CN217354757U - 一种用于压缩机的供油装置及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压缩机的供油装置及压缩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354757U CN217354757U CN202221928418.5U CN202221928418U CN217354757U CN 217354757 U CN217354757 U CN 217354757U CN 202221928418 U CN202221928418 U CN 202221928418U CN 217354757 U CN217354757 U CN 21735475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vity
- hole
- oil pump
- section
- compress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tary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缩机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压缩机的供油装置及压缩机。压缩机包括设有安装腔的壳体和曲轴,曲轴的两端通过旋转支撑件与壳体转动连接;供油装置包括位于安装腔内的油泵,油泵套设在曲轴一端上,并将安装腔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油泵的外周面与安装腔的内壁构成第一腔体,油泵的端面与安装腔的内壁构成第二腔体;壳体还设有导入通孔和连接通孔,导入通孔连通第一腔体和油腔,连接通孔连通第二腔体与第一腔体;曲轴设有与第二腔体连通的中心通孔;油泵在曲轴的带动下将油腔中的油液依次带入到导入通孔、第一腔体、连接通孔、第二腔体和中心通孔,对压缩机供油,使压缩机在制冷高速工况和超低温制热低速工况下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压缩机的供油装置及压缩机。
背景技术
压缩机广泛的应用在制冷和空调行业中,是一种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的心脏。
现有的压缩机的结构,一般包括动力部分、压缩部分、控制部分、电气部分、散热部分、结构部分、其他辅件等。为了减小运动部件的磨损,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在安装过程中对运动部件涂抹的方式使运动部件附带一部分润滑油,再进行装配,并通过封装壳体、盖板等部件防止润滑油流失。
然而,运动部件通过上述方式只能附带有限的润滑油,在制冷高速工况和超低温制热低速工况下,容易出现润滑油凝固,导致润滑不良或失效,甚至导致压缩机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压缩机的供油装置及压缩机,使得压缩机在制冷高速工况和超低温制热低速工况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压缩机的供油装置包括油泵,所述壳体设有安装腔,所述油泵套设于所述曲轴一端的外侧并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油泵将所述安装腔隔为互相独立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形成于所述油泵的外周面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之间,所述第二腔体形成于所述油泵的端面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之间;
所述壳体还设有导入通孔和连接通孔,所述第一腔体通过所述导入通孔与所述壳体外部连通,所述第二腔体通过所述连接通孔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曲轴设有中心通孔,所述中心通孔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
所述油泵固设有连接凸起,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凸起插设于所述连接槽,以在所述曲轴的带动下,所述油泵的外周壁能周期性地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抵接,以使外部的油液能依次通过所述导入通孔、所述第一腔体、所述连接通孔、所述第二腔体、所述中心通孔并从所述曲轴的另一端流出。
可选地,所述供油装置还包括密封盖板,所述密封盖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背离所述第二腔体的一端,所述密封盖板设有盖板通孔。
可选地,所述曲轴包括位于所述曲轴端部的第一轴段和与所述第一轴段连接的第二轴段,所述第一轴段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轴段的轴线不重合;所述第二轴段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油泵套设于所述第一轴段外侧。
可选地,沿所述油泵的周向,所述连接槽的宽度a1大于所述连接凸起的宽度a2;沿所述油泵的径向,所述连接槽的深度b1大于所述连接凸起的高度b2。
可选地,所述第二轴段(22)的轴线与所述中心通孔(25)的中心线重合。
可选地,所述连接凸起包括沿所述油泵周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导入通孔靠近所述第一侧设置,所述连接通孔靠近所述第二侧设置。
可选地,所述导入通孔包括:
第一导入孔段,所述第一导入孔段的一端与外部连通;
第二导入孔段,所述第二导入孔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二导入孔段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导入孔段的孔径;
过渡导入孔段,所述过渡导入孔段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入孔段和所述第二导入孔段之间。
可选地,所述过渡导入孔段为锥形孔,所述锥形孔的大径端与所述第一导入孔段连接,所述锥形孔的小径端与所述第二导入孔段连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通孔为开设于所述安装腔侧壁上的通槽。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壳体和曲轴,所述曲轴的两端分别通过旋转支撑件与壳体转动连接;以及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压缩机的供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的供油装置,可利用油泵将吸气侧冷冻油通过导入通孔、第一腔体、连接通孔、第二腔体、中心通孔并从曲轴的另一端流出,通过供油装置的主动供油,使得压缩机的轴承及涡旋侧,无论是在制冷高速工况或超低温制热低速工况下均可获得充足的油量,保证润滑,从而避免了轴承及涡旋盘因为缺少供油而发生磨损卡死的问题,提高了压缩机在制冷高速工况或在超低温制热低速工况下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油泵端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凸起与连接槽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偏心端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壳体;11、导入通孔;111、第一导入孔段;112、第二导入孔段;113、过渡导入孔段;12、连接通孔;
2、曲轴;21、第一轴段;22、第二轴段;23、安装轴段;24、连接轴段;25、中心通孔;
3、旋转支撑件;
41、油泵;411、连接凸起;4111、第一侧;4112、第二侧;42、密封盖板;
5、动涡旋盘;
6、偏心组件;61、安装部;62、偏心部;
7、连接组件;71、连接销;72、连接套;
8、第一腔体;81、连接槽;
9、第二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现有的压缩机往往通过装配时对部件涂抹油脂的方式来对压缩机内部的运动部件进行润滑,涂抹的油脂十分有限,无法在持续的工况下稳定供油,继而造成压缩机内部的运动部件因缺油而发生磨损,降低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缩机的供油装置,压缩机以涡旋式压缩机进行举例,涡旋压缩机包括壳体1、曲轴2、动涡旋盘5、静涡旋盘和偏心组件6。曲轴2两端分别通过旋转支撑件3与壳体1转动连接,为了便于描述,将曲轴2的两端分别记为第一端和第二端,示例性的,旋转支撑件3可为轴承。
具体地,如图1、图2所示,供油装置包括油泵41,壳体1设有安装腔,油泵41套设于曲轴2第一端的外侧并位于安装腔内,油泵41将安装腔隔为互相独立的第一腔体8和第二腔体9,第一腔体8形成于油泵41的外周面与安装腔的内壁之间,第二腔体9形成于油泵41的端面与安装腔的内壁之间;壳体1还设有导入通孔11和连接通孔12,第一腔体8通过导入通孔11与壳体1外部连通,第二腔体9通过连接通孔12与第一腔体8连通;曲轴2设有中心通孔25,中心通孔25与第二腔体9连通;油泵41固设有连接凸起411,第一腔体8的内壁设有连接槽81,连接凸起411插设于连接槽81,在曲轴2的带动下,油泵41的外周壁能周期性地与第一腔体8的内壁抵接,以使外部的油液能依次通过导入通孔11、第一腔体8、连接通孔12、第二腔体9、中心通孔25并从曲轴2的第二端流出,对连接在曲轴2第二端上的运动部件进行润滑,减少运动部件之间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具体地,曲轴2与电机的转子固定连接,随转子一同旋转,在曲轴2的带动下,油泵41在第一腔体8内运动,将油液通过导入通孔11吸入到第一腔体8,第一腔体8的油液在油泵41的带动下从连接通孔12进入到第二腔体9,再通过与第二腔体9连通的中心通孔25对连接在曲轴2第二端上的运动部件进行润滑。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供油装置还包括密封盖板42,密封盖板42设置在安装腔中,与油泵41设置在不同的阶梯层上,位于第一腔体8背离第二腔体9的一端,用于跟油泵41的外周面与安装腔的内圆面共同构成第一腔体8,保证第一腔体8的密闭性,密封盖板42设有盖板通孔,使油液能通过盖板通孔对曲轴2第一端进行润滑,但盖板通孔的范围与第一腔体8不交涉,既保证第一腔体8的密闭性,又使得油液通过第二腔体9和曲轴2上的中心通孔25流出。
本实施例中,曲轴2包括设于第一端的第一轴段21及与第一轴段21连接的第二轴段22,第二轴段22的轴线与中心通孔25的中心线重合,而第一轴段21的轴线与第二轴段22的轴线不重合;因此中心通孔25偏心开设于第一轴段21,使第一轴段21内壁厚度不一致。第二轴段22与壳体1转动连接,具体地,轴承等旋转支撑件3套设于第二轴段22,油泵41套设于第一轴段21外侧。因为第一轴段21的孔壁厚度不一致,所以当曲轴2旋转时,会驱动油泵41做圆周运动。
具体的,油泵41套设在第一轴段21的外侧,油泵41的内径大于第一轴段21的外径,当电机驱动曲轴2旋转时,第一轴段21进行自转,因为第一轴段21的内壁厚度不一致,内壁较厚的部分会推动油泵41靠向第一腔体8的内壁,当第一轴段21旋转一周时,孔壁较厚的部分就推动油泵41沿第一腔体8的内壁完成了一圈圆周运动。
更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沿油泵41的周向,连接槽81的宽度a1大于连接凸起411的宽度a2;沿油泵41的径向,连接槽81的深度b1大于连接凸起411的高度b2。既连接槽81与连接凸起411之间存在间隙,保证油泵41在第一腔体8实现圆周运动,同时对油泵41进行制约,避免油泵41随第一轴段21进行自转。
更进一步地,如图2、图3所示,连接凸起411包括沿油泵41周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4111和第二侧4112,导入通孔11靠近第一侧4111设置,连接通孔12靠近第二侧4112设置。将导入通孔11和连接通孔12布置在连接凸起411的两侧,并尽可能的靠近连接凸起411,可以使得油泵41在靠近连接通孔12运动的过程中,将第一腔体8内的油液通过连接通孔12压入第二腔体9;并在油泵41与连接通孔12附近的第一腔体8内壁贴合时,油泵41与导入通孔11之间形成较大的间隙,便于将壳体1外部的油液吸入第一腔体8。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导入通孔11包括第一导入孔段111、第二导入孔段112和过渡导入孔段113,其中第一导入孔段111的一端与外部连通;第二导入孔段112的一端与第一腔体8连通;第二导入孔段112的孔径小于第一导入孔段111的孔径;过渡导入孔段113为锥形孔,锥形孔的大径端与第一导入孔段111连接,锥形孔的小径端与第二导入孔段112连接。因为第一导入孔段111的孔径大于第二导入孔段112的孔径所以使得外界油液更容易流入到第一腔体8中,并且当油液因为气压差的原因被吸入第一导入孔段111时,冲击会比较大,因此在通过锥形的过渡导入孔段113时会缓解这种冲击,使油液更平稳的流入到第一腔体8中。
进一步地,连接通孔12设置在壳体1的内壁上,为一贯通第一腔体8和第二腔体9的通槽,用于将第一腔体8内的油液导入到第二腔体9中。示例性的通槽可为半圆形或多边形。
本实施例中,曲轴2还包括设于第二端的安装轴段23和与安装轴段23连接的连接轴段24。偏心组件6套设于安装轴段23,位于第二端的旋转支撑件3套设于偏心组件6的安装部61外侧,动涡旋盘5套设于该旋转支撑件3的外侧,偏心组件6的偏心部62位于曲轴2的一侧。
压缩机还存在在启动、停止过程中偏心组件6的偏心部62会有撞向曲轴2的趋势,导致金属碰撞金属产生噪音;并且偏心组件6在运动过程中沿曲轴2径向摆动幅度过大,使压缩机运行不平稳,影响压缩机的性能。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缩机的连接组件7,压缩机以涡旋式压缩机进行举例。
如图4所示,连接组件7包括连接销71和连接套72。连接销71的一端与曲轴2的连接轴段24连接,另一端连接偏心组件6,偏心组件6上沿曲轴2轴向的方向设有与连接销71对应设置的销孔。而连接套72则位于销孔内壁与连接销71之间,并套设于连接销71的外侧,连接套72能产生弹性形变,以沿曲轴2径向为偏心组件6提供支撑力。这样在偏心组件6撞向曲轴2的时候,连接套72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对偏心组件6进行缓冲,通过连接套72的径向弹性形变从而对偏心组件6进行径向柔性补偿,从而保证动涡旋盘5在高低速全转速周期内都具有合适的涡卷径向接触力,保证动涡旋盘5在理论的正确啮合轨道上。
进一步地,连接套72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示例性地,可采用尼龙或橡胶。使得连接套72在受力时可以产生弹性形变,进而起到缓冲的效果。
更近一步地,连接套72的外周面布设有多个凸起,增强连接套72的缓冲效果。优选地,多个凸起均布于连接套72的外周面。
进一步地,在曲轴2轴向方向,销孔的深度大于连接套72的长度,为连接套72产生形变预留空间,还能使得连接套72在装配时留有一定的装配余地,避免因为连接套72长度比销孔深度长而导致无法装配。
更近一步地,连接销71的一端穿过连接套72并伸出于连接套72外。连接销71的一端与曲轴2的连接轴段24连接,另一端在曲轴2连接轴段24的外部,位于曲轴2连接轴段24外部的一端穿过连接套72并伸出于连接套72外,即使连接套72产生一定的形变而变长,也可通过连接销71对连接套72起到支撑作用,还可以防止连接套72在运动的过程中从连接销71上脱落的问题。
更进一步地,连接销71与连接轴段24螺纹连接,连接销71的与连接轴段24连接的一端上设有外螺纹,而连接轴段24上设有与之匹配的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可以便捷地将连接销71固定在曲轴2的连接轴段24上,并且便于调整。
进一步地,偏心组件6与连接轴段24的侧壁之间设有间隙。由于压缩机在启动、停止过程中偏心组件6会有撞向曲轴2的趋势,所以在偏心组件6与连接轴段24的侧壁之间留有间隙可以增加一段缓冲距离,从而避免偏心组件6撞到曲轴2上。
更进一步地,连接销71设有限位部,限位部用于阻止连接套72从连接销71的端部脱出。沿曲轴2的轴向,连接轴段24与偏心组件6之间设有间隙,便于中心通孔25中的油液能通过该间隙对第二端的各个运动部件进行润滑。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压缩机的供油装置,所述压缩机包括壳体(1)和曲轴(2),所述曲轴(2)的两端分别通过旋转支撑件(3)与壳体(1)转动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压缩机的供油装置包括油泵(41),所述壳体(1)设有安装腔,所述油泵(41)套设于所述曲轴(2)一端的外侧并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油泵(41)将所述安装腔隔为互相独立的第一腔体(8)和第二腔体(9),所述第一腔体(8)形成于所述油泵(41)的外周面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之间,所述第二腔体(9)形成于所述油泵(41)的端面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之间;
所述壳体(1)还设有导入通孔(11)和连接通孔(12),所述第一腔体(8)通过所述导入通孔(11)与所述壳体(1)外部连通,所述第二腔体(9)通过所述连接通孔(12)与所述第一腔体(8)连通;所述曲轴(2)设有中心通孔(25),所述中心通孔(25)与所述第二腔体(9)连通;
所述油泵(41)固设有连接凸起(411),所述第一腔体(8)的内壁设有连接槽(81),所述连接凸起(411)插设于所述连接槽(8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装置还包括密封盖板(42),所述密封盖板(42)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8)背离所述第二腔体(9)的一端,所述密封盖板(42)设有盖板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2)包括位于所述曲轴(2)端部的第一轴段(21)和与所述第一轴段(21)连接的第二轴段(22),所述第一轴段(21)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轴段(22)的轴线不重合;所述第二轴段(22)与所述壳体(1)转动连接,所述油泵(41)套设于所述第一轴段(21)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油泵(41)的周向,所述连接槽(81)的宽度a1大于所述连接凸起(411)的宽度a2;沿所述油泵(41)的径向,所述连接槽(81)的深度b1大于所述连接凸起(411)的高度b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段(22)的轴线与所述中心通孔(25)的中心线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凸起(411)包括沿所述油泵(41)周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4111)和第二侧(4112),所述导入通孔(11)靠近所述第一侧(4111)设置,所述连接通孔(12)靠近所述第二侧(4112)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通孔(11)包括:
第一导入孔段(111),所述第一导入孔段(111)的一端与外部连通;
第二导入孔段(112),所述第二导入孔段(1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腔体(8)连通;所述第二导入孔段(112)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导入孔段(111)的孔径;
过渡导入孔段(113),所述过渡导入孔段(113)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入孔段(111)和所述第二导入孔段(112)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导入孔段(113)为锥形孔,所述锥形孔的大径端与所述第一导入孔段(111)连接,所述锥形孔的小径端与所述第二导入孔段(112)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孔(12)为开设于所述安装腔侧壁上的通槽。
10.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压缩机的供油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928418.5U CN217354757U (zh) | 2022-07-26 | 2022-07-26 | 一种用于压缩机的供油装置及压缩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928418.5U CN217354757U (zh) | 2022-07-26 | 2022-07-26 | 一种用于压缩机的供油装置及压缩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354757U true CN217354757U (zh) | 2022-09-02 |
Family
ID=83038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928418.5U Active CN217354757U (zh) | 2022-07-26 | 2022-07-26 | 一种用于压缩机的供油装置及压缩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354757U (zh) |
-
2022
- 2022-07-26 CN CN202221928418.5U patent/CN21735475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039388B2 (en) | Hermetic compressor | |
CN110360117B (zh) | 一种供油控制结构、压缩机和空调器 | |
EP1630421B1 (en) | Lubricant pump of a compressor | |
CN217354757U (zh) | 一种用于压缩机的供油装置及压缩机 | |
EP3705723B1 (en) | Scroll compressor | |
WO2014051102A1 (ja) |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 |
CN216714700U (zh) | 一种涡旋压缩机曲轴、涡旋压缩机和调温设备 | |
CN108730192B (zh) | 一种供油机构和涡旋压缩机 | |
CN110701044A (zh) | 压缩机、空调器 | |
CN217381261U (zh) | 一种用于压缩机的连接组件及压缩机 | |
CN113482932B (zh) | 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
CN112943616B (zh) |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3331450U (zh) | 压缩机 | |
CN211116581U (zh) | 一种车用压缩机 | |
CN209414145U (zh) | 一种用于涡旋空气压缩机的泵头及涡旋空气压缩机 | |
CN110966200B (zh) |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WO2021258585A1 (zh) | 涡旋压缩机构和涡旋压缩机 | |
CN118088451B (zh) | 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
CN220168148U (zh) | 压缩机 | |
KR100299589B1 (ko) | 유체기계 | |
CN209704848U (zh) | 一种电动涡旋压缩机的径向补偿结构 | |
CN114607610B (zh) | 泵体组件、压缩机以及具有的空调器 | |
JP2013500415A (ja) | 密閉圧縮機 | |
CN112412792A (zh) | 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冷冻循环装置 | |
CN211230819U (zh) | 压缩机、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