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34241U - 一种粘合式电池壳体及其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粘合式电池壳体及其电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334241U CN217334241U CN202220854394.7U CN202220854394U CN217334241U CN 217334241 U CN217334241 U CN 217334241U CN 202220854394 U CN202220854394 U CN 202220854394U CN 217334241 U CN217334241 U CN 21733424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 shell
- cover body
- case
- adhesi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粘合式电池壳体,包括设置有内腔的外壳和用于盖合外壳的盖体;盖体设置有用于供电池芯正负极导针穿过的两个引出孔和用于与外壳内壁贴合的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与外壳内壁粘合连接。还涉及一种粘合式电池,包括设置有正极导针和负极导针的电池芯和上述的粘合式电池壳体,电池芯装入外壳内,盖体盖合在外壳上并与外壳粘合连接;正极导针和负极导针分别穿过两个引出孔。盖体通过第一延伸部与外壳内壁粘合连接,盖体和外壳所形成的能够用于容纳电池芯的空间的高度为外壳底面至盖体底面的高度,可以尽可能容纳大容量的电池。同时使用该结构装配为电池,不会受到胶塞的限制,可以做成纽扣型电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粘合式电池壳体及其电池。
背景技术
电池基于应用需求,外壳大致使用金属硬壳和软包两种材质,金属外壳的材质包括:不锈钢、铝、耐腐蚀合金等,软包则以铝塑膜为主;电池在外型上有纽扣式、圆柱、矩形等,为因应不同材质和外型于是发展出各种封装型式,其中外壳使用金属材质并设置正负极引脚的导针式电池,可利用导针的焊接性质,与电路印刷板和负载线路直接焊接,以达到固定电池和调整电池放置空间的目的。
在现有的方案中,设置正负极引脚的金属外壳电池,包括外壳以及外壳中的电池芯,外壳的上部设有电池芯的封口束腰,于外壳的封口束腰和外壳上端掩口之间装有封口胶塞,封口胶塞设有电池芯正负极导针的两个导针引出孔。通过封口胶塞达到电池的密封要求以防止外壳内的电解液逸失和外部空气的侵入,但是这样结构的封口胶塞往往需要4mm以上的厚度才能够与外壳的壁身具有足够的接触面积,从而实现电池的密封。
而在上述的方案中,采用胶塞密封会出现至少两个问题,一是胶塞厚度太厚,占用金属罐内的体积,降低电池内部有效的储存空间,导致只能放置容量较小的电池芯,对于长度越小的电池,体积容量密度越差,特别是此种胶塞结构,无法做成扁平形状的钮扣型电池;二是胶塞材质为耐酸性橡胶,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气温和湿度等环境影响,及内部电解液的化学反应,胶塞与外壳的密封程度逐渐变差,使得电解液逸失,甚至外部空气物质的侵入,造成电池使用寿命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使用封口胶塞密封电池导致的电池容量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粘合式电池壳体及其电池,在实现电池外壳密封的同时,壳体内能够放置容量更大的电池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粘合式电池壳体,包括设置有内腔的外壳和用于盖合所述外壳的盖体;所述盖体设置有用于供电池芯正负极导针穿过的两个引出孔和用于与所述外壳内壁贴合的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外壳内壁粘合连接。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盖体的第一延伸部伸入外壳的内腔后与外壳的内壁贴合并且通过粘合的方式与外壳内壁连接,其中粘合的方式可以是通过粘胶粘合两者,通过粘合的方式令第一延伸部与外壳内壁粘连接,令外壳和盖体之间实现密封,同时由于粘合的方式,本身密封性良好,使得第一延伸部做成薄壁形状也不会对密封性产生影响,保证了外壳的内腔有更加充裕的空间能够容纳电池芯。
优选的,所述盖体的外边缘与所述外壳的外边缘平齐,盖体与外壳连接后外壳的顶面可以与盖体的底面抵接,增强盖体和外壳之间的密封强度。而且盖体的底面和外壳的顶面也可以通过粘胶实现粘合连接。另外,盖体的外边缘与外壳的外边缘平齐,使得整个电池的壳体外表面平整,更加美观。
优选的,所述盖体的外边缘设置有与所述外壳外表面贴合的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外壳外表面粘合连接。第二延伸部与外壳外表面通过粘胶连接后,令外壳和盖体连接处的内外侧均通过粘胶进行粘合连接从而实现密封,进一步提高盖体和外壳之间的密封性能。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设置有容纳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凹槽部。凹槽部的侧面和底面均可以与第二延伸部进行粘合连接,盖体和外壳的连接处形成迷宫结构且两者有多个面通过粘胶连接,连接强度更高,密封性更好。
优选的,所述外壳和所述盖体均为圆柱形。盖体上的结构和外盖上的结构均呈圆形状,在盖体盖合外壳的时候,盖体可以相对于外壳进行旋转,从而在涂抹粘胶后,通过转动盖体令粘胶均匀涂覆在盖体和外壳接触的接触面上,从而令盖体和外壳之间的粘合更加紧密。
优选的,所述盖体和所述外壳均为塑料。外壳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塑料,当盖体和外壳均为塑料,能够使用超声波熔接的方式将外壳和盖体粘合在一起。
一种粘合式电池,包括设置有正极导针和负极导针的电池芯和上述的粘合式电池壳体,所述电池芯装入所述外壳内,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外壳上并与所述外壳粘合连接;所述正极导针和所述负极导针分别穿过两个所述引出孔。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通过盖体和外壳的粘合连接,将电池芯密封在外壳的内腔中,而电池芯的高度能够接近外壳的高度,在相同体积的外壳下,本电池的电池芯的体积更大,其容量更大。
优选的,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设置有供所述正极导针和所述负极导针分别穿过的贯穿孔;所述垫片放置于所述盖体和所述电池芯之间。垫片的作用仅在于令盖体能够压紧电池芯且减少盖体和电池芯的之间的摩擦,因为垫片的厚度可以很薄,1mm甚至更更薄,不会占用太多空间。
优选的,所述盖体的顶面设置有两个分别与所述引出孔同轴心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的内径大于所述引出孔的内径;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部。通过密封部将引出孔和导针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将电池芯完全密封在外壳和盖体所形成的腔体内。
优选的,所述密封部为通过向所述密封槽内填充粘胶形成。密封槽内填充粘胶,粘胶能够将盖体和导针粘合,两者之间不留下任何缝隙,密封效果最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盖体通过第一延伸部与外壳内壁粘合连接,盖体和外壳所形成的能够用于容纳电池芯的空间的高度为外壳底面至盖体底面的高度,可以尽可能容纳大容量的电池。同时使用该结构装配为电池,不会受到胶塞的限制,可以做成纽扣型电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粘合式电池壳体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粘合式电池壳体的实施例1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粘合式电池壳体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粘合式电池壳体的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粘合式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现有的具有封口胶塞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长”“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为一种粘合式电池壳体的实施例,包括设置有内腔101的外壳1和用于盖合外壳1的盖体2;盖体2设置有用于供电池芯正负极导针穿过的两个引出孔201和用于与外壳1内壁贴合的第一延伸部202,第一延伸部202与外壳1内壁粘合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粘合连接通过粘胶实现,具体的,胶粘可以为环氧胶粘剂和UV胶,两者均为现有的粘胶剂,具有抗酸性不会与电解液产生化学反应,可以避免长时间使用后,盖体2和外壳1的粘合连接处的密封性下降。
具体的,盖体2的外边缘与外壳1的外边缘平齐,盖体2与外壳1连接后外壳1的顶面可以与盖体2的底面抵接,增强盖体2和外壳1之间的密封强度。而且盖体2的底面和外壳1的顶面也可以通过粘胶实现粘合连接。另外,盖体2的外边缘与外壳1的外边缘平齐,使得整个电池的壳体外表面平整,更加美观。
盖体2和外壳1均为圆柱形,第一延伸部202为圆环形,在盖体2盖合外壳1的时候,盖体2可以相对于外壳1进行旋转,从而在涂抹粘胶后,通过转动盖体2令粘胶均匀涂覆在盖体2和外壳1接触的接触面上,从而令盖体2和外壳1之间的粘合更加紧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或工作流程:盖体2的第一延伸部202伸入外壳1的内腔101后与外壳1的内壁贴合并且通过粘合的方式与外壳1内壁连接,其中粘合的方式可以是通过粘胶粘合两者,通过粘合的方式令第一延伸部202与外壳1内壁粘连接,令外壳1和盖体2之间实现密封,同时由于粘合的方式,本身密封性良好,使得第一延伸部202做成薄壁形状也不会对密封性产生影响,保证了外壳1的内腔101有更加充裕的空间能够容纳电池芯。
对于普通形状的电池,以外壳1的内腔101直径为16mm,高度为37mm为例,扣除胶塞4mm厚度后,可容纳电芯长度只剩33mm。而采用本实施例的电池壳体,同样体积的内腔101,可容纳电池芯的高度有37mm,较有胶塞的结构的容纳空间多了增多12%。
对于扁平的钮扣型或铜板型电池,以外壳1的内腔101直径为14mm,高度为7mm,为例,扣除胶塞4mm厚度后,可容纳电芯长度只剩3mm,而采用本实施例的电池壳体,同样体积的内腔101,可容纳电池芯的高度有7mm,较有胶塞的结构的容纳空间多了增多133%。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盖体2通过第一延伸部与外壳1内壁粘合连接,盖体2和外壳1所形成的能够用于容纳电池芯的空间的高度为外壳1底面至盖体2底面的高度,可以尽可能容纳大容量的电池。同时使用该结构装配为电池,不会受到胶塞的限制,可以做成纽扣型电池。
实施例2
一种粘合式电池壳体的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3所示,盖体2的外边缘设置有与外壳1外表面贴合的第二延伸部203,第二延伸部203与外壳1外表面粘合连接。第二延伸部203与外壳1外表面通过粘胶连接后,令外壳1和盖体2连接处的内外侧均通过粘胶进行粘合连接从而实现密封,进一步提高盖体2和外壳1之间的密封性能。
第二外延部也为圆环形,在盖体2盖合外壳1的时候,盖体2依旧可以相对于外壳1进行旋转,从而在涂抹粘胶后,通过转动盖体2令粘胶均匀涂覆在盖体2和外壳1接触的接触面上,从而令盖体2和外壳1之间的粘合更加紧密。
本实施例的其余特征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一致。
实施例3
一种粘合式电池壳体的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如图4所示,外壳1的设置有容纳第二延伸部203的凹槽部102。凹槽部102的侧面和底面均可以与第二延伸部203进行粘合连接,盖体2和外壳1的连接处形成迷宫结构且两者有多个面通过粘胶连接,连接强度更高,密封性更好。
在本实施例中,凹槽部102的宽度等于第二延伸部203的厚度,盖体2在盖合在外壳1后之后,整体外形不会形成凸起面,更加美观。
本实施例的其余特征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4
一种粘合式电池壳体的实施例4,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盖体2和外壳1均为塑料,能够使用超声波熔接的方式将外壳1和盖体2粘合在一起。
在本实施的其余特征和工作原理与上述任一实施例一致。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为一种粘合式电池,包括设置有正极导针301和负极导针302的电池芯3、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粘合式电池壳体和垫片4,电池芯3装入外壳1内,盖体2盖合在外壳1上并与外壳1粘合连接;正极导针301和负极导针302分别穿过两个引出孔201。垫片4设置有供正极导针301和负极导针302分别穿过的贯穿孔;垫片4放置于盖体2和电池芯3之间。垫片4的作用仅在于令盖体2能够压紧电池芯3且减少盖体2和电池芯3的之间的摩擦,因为垫片4的厚度可以很薄,1mm甚至更更薄,不会占用太多空间。
具体的,盖体2的顶面设置有两个分别与引出孔201同轴心的密封槽204,密封槽204的内径大于引出孔201的内径;密封槽204内设置有密封部205。通过密封部205将引出孔201和导针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将电池芯3完全密封在外壳1和盖体2所形成的腔体内。在本实施例中,密封槽204内填充粘胶,粘胶能够将盖体2和导针粘合,两者之间不留下任何缝隙,密封效果最好。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或工作流程:通过盖体2和外壳1的粘合连接,将电池芯3密封在外壳1的内腔101中,而电池芯3的高度能够接近外壳1的高度,在相同体积的外壳1下,本电池的电池芯3的体积更大,其容量更大。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电池内部能够装入更大体积更大容量电池芯3,且可以将该结构的电池做成纽扣型电池。对于普通形状的电池,如图6所示为现有的具有封口胶塞的电池,包括封口胶塞5、金属外壳6和电,芯7,以外壳1的内腔101直径为16mm,高度为37mm为例,扣除胶塞4mm厚度后,可容纳电芯长度只剩33mm。而采用本实施例的电池壳体,同样体积的内腔101,可容纳电池芯3的高度有37mm,可以放入接近37mm高的电池芯3,较有胶塞的结构的电池芯3的电容量增加了接近12%。
对于扁平的钮扣型或铜板型电池,以外壳1的内腔101直径为14mm,高度为7mm,为例,扣除胶塞4mm厚度后,可容纳电芯长度只剩3mm,而采用本实施例的电池壳体,同样体积的内腔101,可容纳电池芯3的高度有7mm,可以放入接近7mm高的电池芯3,较有胶塞的结构的电池芯3的电容量增多了接近133%。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粘合式电池壳体,包括设置有内腔(101)的外壳(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盖合所述外壳(1)的盖体(2);所述盖体(2)设置有用于供电池芯正负极导针(302)穿过的两个引出孔(201)和用于与所述外壳(1)内壁贴合的第一延伸部(202),所述第一延伸部(202)与所述外壳(1)内壁粘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式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的外边缘与所述外壳(1)的外边缘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合式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的外边缘设置有与所述外壳(1)外表面贴合的第二延伸部(203),所述第二延伸部(203)与所述外壳(1)外表面粘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粘合式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设置有容纳所述第二延伸部(203)的凹槽部(102)。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粘合式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盖合在所述外壳(1)上之后可相对于所述外壳(1)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粘合式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和所述外壳(1)均为塑料。
7.一种粘合式电池,包括设置有正极导针(301)和负极导针(302)的电池芯(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粘合式电池壳体,所述电池芯(3)装入所述外壳(1)内,所述盖体(2)盖合在所述外壳(1)上并与所述外壳(1)粘合连接;所述正极导针(301)和所述负极导针(302)分别穿过两个所述引出孔(20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粘合式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片(4),所述垫片(4)设置有供所述正极导针(301)和所述负极导针(302)分别穿过的贯穿孔;所述垫片(4)放置于所述盖体(2)和所述电池芯(3)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粘合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的顶面设置有两个分别与所述引出孔(201)同轴心的密封槽(204),所述密封槽(204)的内径大于所述引出孔(201)的内径;所述密封槽(204)内设置有密封部(20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粘合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205)为通过向所述密封槽(204)内填充粘胶形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854394.7U CN217334241U (zh) | 2022-04-13 | 2022-04-13 | 一种粘合式电池壳体及其电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854394.7U CN217334241U (zh) | 2022-04-13 | 2022-04-13 | 一种粘合式电池壳体及其电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334241U true CN217334241U (zh) | 2022-08-30 |
Family
ID=82946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854394.7U Active CN217334241U (zh) | 2022-04-13 | 2022-04-13 | 一种粘合式电池壳体及其电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334241U (zh) |
-
2022
- 2022-04-13 CN CN202220854394.7U patent/CN21733424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730981B2 (ja) | フィルム外装電池および組電池 | |
CN100524929C (zh) | 碱性蓄电池 | |
US4582767A (en) | Lead storage battery | |
RU2007132172A (ru) | Аккумуляторный источник питания очень малой толщины | |
CN104685661B (zh) | 具有在壳体中通过粘入来固定的盖板的电池单元 | |
JP2003323869A (ja) | 電池および電池モジュール | |
KR20190090153A (ko) | 이차전지용 파우치 및 그 이차전지용 파우치를 성형하기 위한 금형 다이 | |
CN110190340A (zh) | 二次电池 | |
CN209232828U (zh) | 铝壳锂离子电池及其壳体及其顶盖 | |
CN209401784U (zh) | 二次电池 | |
CN211654875U (zh) | 纽扣电池 | |
KR101082870B1 (ko) | 금속 소재의 전지팩 케이스 | |
CN100514709C (zh) | 锂离子电池盖板组件、电池壳及电池 | |
US20250096379A1 (en) | Housing, housing assembly and battery | |
CN217334241U (zh) | 一种粘合式电池壳体及其电池 | |
CN212648339U (zh) | 锂离子电池 | |
CN213816269U (zh) | 电池 | |
TWI458156B (zh) | Lithium ion battery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 |
CN111584773A (zh) | 锂离子电池 | |
CN218648036U (zh) | 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结构 | |
CN215988959U (zh) | 一种纽扣电池 | |
CN216213979U (zh) | 钢壳扣式电池 | |
CN213150882U (zh) | 用于扣式电池的塑料型外壳 | |
CN113809486A (zh) | 钢壳扣式电池 | |
CN221486564U (zh) | 二次电池及电池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