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7329875U - 一种高效发热的取暖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发热的取暖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29875U
CN217329875U CN202221011926.7U CN202221011926U CN217329875U CN 217329875 U CN217329875 U CN 217329875U CN 202221011926 U CN202221011926 U CN 202221011926U CN 217329875 U CN217329875 U CN 2173298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mbustion chamber
heat
collecting
heating st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1192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通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Jigu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Jigu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Jigu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Jigu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1192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298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298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2987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Landscapes

  • Solid-Fuel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发热的取暖炉,涉及到取暖火炉领域,通过在炉膛主体与燃烧室之间设置储气舱,外界的空气仅通过空气导流柱进入储气舱后再进入燃烧室时,空气会在储气舱内被燃烧室被加热,因此使得进入到燃烧室中的空气已经被预热,即提高了空气的初始温度,空气进入到燃烧室后不会造成热量损失,提高了热量使用率。同时,燃烧室底部外侧壁上包覆有聚热保温层,当柴火燃烧完毕生成炭火时,聚热保温层可以减少燃烧室内部炭火的热量损失,可以更持久向周围辐射热量。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发热的取暖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取暖火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发热的取暖炉。
背景技术
火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主要是用作加热水、烹饪食物、升高室内温度等。现有技术中,城市里面多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由于农村地区可就地取材,故农村地区还有相当大的家庭使用柴火作为燃料。
柴火炉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燃烧器具,主要由一个炉体和炉体底部的添柴口构成,炉体上端可以放置水壶和锅等炊具,用于烹煮食物,有的炉子上端还设有上盖用于罩住炉火,避免炉火火苗四处喷射。同时,柴火取暖在农村是常用的取暖方式,在用于烹煮食物时还可同时对室内进行升温,其取暖效果更直接,效率更高,可就地取材,因此,对于农村来说也是更为高效和节省成本的方式。
现有用于冬季取暖的柴火炉的热量发散较快,且无法长时间保持内部温度,存在大量的热量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用于烧火的柴火炉的热量发散较快,且无法长时间保持内部温度,存在大量热量浪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发热的取暖炉。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效发热的取暖炉,包括炉膛主体,炉膛主体内腔包括燃烧室、储气舱、聚热保温层和若干空气导流柱,储气舱、聚热保温层和若干空气导流柱均设置在炉膛主体的侧壁与燃烧室之间,储气舱位于聚热保温层的上方;空气导流柱的一端与储气舱内部连通,另一端与炉膛主体外部连通,且聚热保温层用于对若干空气导流柱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炉膛主体一侧设置有燃料进料口,燃料进料口与燃烧室内部连通。通过在炉膛主体与燃烧室之间设置储气舱,外界的空气经由储气舱进入燃烧室时,会在储气舱内被燃烧室加热,因此使得进入到燃烧室中的空气已经被预热,即提高了空气的初始温度,空气进入到燃烧室后不会造成热量损失,提高了热量使用率。同时,燃烧室底部外侧壁上包覆有聚热保温层,当柴火燃烧完毕生成炭火时,聚热保温层可以减少燃烧室内部炭火的热量损失,可以更持久向周围辐射热量。
作为可选的,燃烧室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设置有两组锥形壁,两组锥形壁均与炉膛主体的侧壁连接且在将炉膛主体的顶部和底部侧壁之间分别形成储气舱和聚热保温层。锥形壁可以使得储气舱以及聚热保温层与燃烧室有更大的接触面积,增加储气舱内的空气加热效率。锥形壁的顶部开口,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从开口中逸出。
作为可选的,炉膛主体顶部的锥形壁上开设有若干第一进气孔,若干第一进气孔均匀分布在锥形壁上,储气舱通过第一进气孔向燃烧室内部提供空气,第一进气孔用于储气舱和燃烧室的空气和热量对流。
作为可选的,聚热保温层包覆在炉膛主体底部的锥形壁外部,炉膛主体底部的锥形壁呈漏斗设置,可以将炉膛主体底部锥形壁内的燃料集中起来,同时也可以增加燃烧室与聚热保温层的接触面积,能够提高保温效果。
作为可选的,燃烧室与炉膛主体之间设置有至少三根空气导流柱,若干空气导流柱均匀设置在炉膛主体的内侧壁上。
作为可选的,空气导流柱上开设有若干第二进气孔,第二进气孔用于将炉膛主体外部的空气导入到储气舱中,且外界的空气仅通过第二进气孔计入到储气舱后再进入到燃烧室内部。
作为可选的,燃烧室顶部开设有出气口,底部开设有控氧去灰口。
作为可选的,聚热保温层选用硅酸铝耐火纤维,硅酸铝耐火纤维或称陶瓷纤维,是以优质焦宝石、高纯氧化铝、二氧化硅、锆英沙等为原料,选择适当的工艺处理,经电阻炉熔融喷吹或甩丝,使化学组成与结构相同与不同的分散材料进行聚合纤维化制得的无机材料。具有性能稳定,纤维长、抗拉强度大,渣球少等特点。产品广泛应用于纤维纺织制品原料、纤维喷涂、浇筑料、涂抹料原料、水法产品原材料、设备高温区域缝隙填充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发热的取暖炉,包括炉膛主体和燃烧室,燃烧室设置在炉膛主体内部,炉膛主体与燃烧室之间设置有储气舱,储气舱用于给燃烧室内提供氧气,储气舱与外界连通,炉膛主体内部还设置有聚热保温层,聚热保温层包覆在燃烧室底部,炉膛主体一侧设置有燃料进料口,燃料进料口与燃烧室连通;通过在炉膛主体与燃烧室之间设置储气舱,外界的空气仅通过空气导流柱进入储气舱后再进入燃烧室时,空气会在储气舱内被燃烧室被加热,因此使得进入到燃烧室中的空气已经被预热,即提高了空气的初始温度,空气进入到燃烧室后不会造成热量损失,提高了热量使用率。同时,燃烧室底部外侧壁上包覆有聚热保温层,当柴火燃烧完毕生成炭火时,聚热保温层可以减少燃烧室内部炭火的热量损失,可以更持久向周围辐射热量。
2)本实用新型的的空气导流柱上开设有若干第二进气孔,炉膛主体底部和顶部封死,仅通过第二进气孔向储气舱内部提供空气(氧气),使得进入到燃烧室中空气均会在储气舱内被预热,减少了燃烧过程的热量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半剖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正视图的半剖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示意图。
图5是空气导流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膛主体,2-储气舱,21-第一进气孔,3-燃烧室,4-锥形壁,5-燃料进料口,6-聚热保温层,7-空气导流柱,71-第二进气孔,8-控氧去灰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一种高效发热的取暖炉,包括炉膛主体1,炉膛主体1内腔包括燃烧室3、储气舱2、聚热保温层6和若干空气导流柱7,储气舱2、聚热保温层6和若干空气导流柱7均设置在炉膛主体1的侧壁与燃烧室3之间,储气舱2位于聚热保温层6的上方;空气导流柱7的一端与储气舱2内部连通,另一端与炉膛主体1外部连通,且聚热保温层6用于对若干空气导流柱7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炉膛主体1一侧设置有燃料进料口5,燃料进料口5与燃烧室3内部连通。通过在炉膛主体1与燃烧室3之间设置储气舱2,外界的空气经由储气舱2进入燃烧室3时,会在储气舱2内被燃烧室3加热,因此使得进入到燃烧室3中的空气已经被预热,即提高了空气的初始温度,空气进入到燃烧室后不会造成热量损失,提高了热量使用率。同时,燃烧室3底部外侧壁上包覆有聚热保温层6,当柴火燃烧完毕生成炭火时,聚热保温层6可以减少燃烧室内部炭火的热量损失,可以更持久向周围辐射热量。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燃烧室3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设置有两组锥形壁4,两组锥形壁4均与炉膛主体1的侧壁连接且在将炉膛主体1的顶部和底部侧壁之间分别形成储气舱2和聚热保温层6。锥形壁4可以使得储气舱2以及聚热保温层6与燃烧室3有更大的接触面积,增加储气舱2内的空气加热效率。锥形壁4的顶部开口,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从开口中逸出。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炉膛主体1顶部的锥形壁4上开设有若干第一进气孔21,若干第一进气孔21均匀分布在锥形壁4上,储气舱2通过第一进气孔21向燃烧室3内部提供空气。第一进气孔21用于储气舱2和燃烧室3的空气和热量对流。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聚热保温层6包覆在炉膛主体1底部的锥形壁4外部。炉膛主体1底部的锥形壁4呈漏斗设置,可以使聚集在炉膛主体1底部锥形壁4内的燃料集中起来,同时也可以增加燃烧室3与聚热保温层6的接触面积,能够提高保温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其特征在于,燃烧室3与炉膛主体1之间设置有至少三根空气导流柱7,若干空气导流柱7均匀设置在炉膛主体1的内侧壁上。具体的,空气导流柱7上开设有若干第二进气孔71,第二进气孔71用于将炉膛主体1外部的空气导入到储气舱2中,且外界的空气仅通过第二进气孔71计入到储气舱2后再进入到燃烧室3内部。使得进入到燃烧室3中空气均会在储气舱2内被预热,减少了燃烧过程的热量损失。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燃烧室3顶部开设有出气口,底部开设有控氧去灰口8,控氧去灰口8可全部打开后清理聚集在燃烧室3中的灰烬,也可部分打开,从控氧去灰口8向燃烧室3中通入部分空气来调节燃烧室3内部的火力大小。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聚热保温层6选用硅酸铝耐火纤维。硅酸铝耐火纤维或称陶瓷纤维,是以优质焦宝石、高纯氧化铝、二氧化硅、锆英沙等为原料,选择适当的工艺处理,经电阻炉熔融喷吹或甩丝,使化学组成与结构相同与不同的分散材料进行聚合纤维化制得的无机材料。具有性能稳定,纤维长、抗拉强度大,渣球少等特点。产品广泛应用于纤维纺织制品原料、纤维喷涂、浇筑料、涂抹料原料、水法产品原材料、设备高温区域缝隙填充料。是理想的聚热保温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高效发热的取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膛主体(1),所述炉膛主体(1)内腔包括燃烧室(3)、储气舱(2)、聚热保温层(6)和若干空气导流柱(7),所述储气舱(2)、聚热保温层(6)和若干空气导流柱(7)均设置在炉膛主体(1)的侧壁与燃烧室(3)之间,所述储气舱(2)位于聚热保温层(6)的上方;
所述空气导流柱(7)的一端与储气舱(2)内部连通,另一端与炉膛主体(1)外部连通,且所述聚热保温层(6)用于对若干空气导流柱(7)内的空气进行加热;
所述炉膛主体(1)一侧设置有燃料进料口(5),所述燃料进料口(5)与燃烧室(3)内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发热的取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3)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设置有两组锥形壁(4),两组所述锥形壁(4)均与炉膛主体(1)的侧壁连接且在将炉膛主体(1)的顶部和底部侧壁之间分别形成储气舱(2)和聚热保温层(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发热的取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主体(1)顶部的锥形壁(4)上开设有若干第一进气孔(21),若干第一进气孔(21)均匀分布在锥形壁(4)上,所述储气舱通过第一进气孔(21)向燃烧室(3)内部提供空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发热的取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热保温层(6)包覆在炉膛主体(1)底部的锥形壁(4)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发热的取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3)与炉膛主体(1)之间设置有至少三根空气导流柱(7),若干所述空气导流柱(7)均匀设置在炉膛主体(1)的内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发热的取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流柱(7)上开设有若干第二进气孔(71),所述第二进气孔(71)用于将炉膛主体(1)外部的空气导入到储气舱(2)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发热的取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3)顶部开设有出气口,底部开设有控氧去灰口(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发热的取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热保温层(6)选用硅酸铝耐火纤维。
CN202221011926.7U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高效发热的取暖炉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3298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11926.7U CN217329875U (zh)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高效发热的取暖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11926.7U CN217329875U (zh)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高效发热的取暖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29875U true CN217329875U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48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11926.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329875U (zh)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高效发热的取暖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298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69692Y (zh) 一种高效低氧化烧损高铝水质量铝合金熔化保温炉
CN217329875U (zh) 一种高效发热的取暖炉
WO2019042266A1 (zh) 一种余热回收高效节能灶具系统
CN205917326U (zh) 海绵钛还原炉通风管结构
CN208949336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天然气退火炉
CN220437090U (zh) 一种用于碳还原钒铁的隧道窑
CN201933108U (zh) 罩式退火炉
CN110285671A (zh) 一种铝屑熔炼系统
CN205655329U (zh) 一种节能炉
CN204830042U (zh) 采暖炉
CN101157863B (zh) 一种高效环保节能炭化炉
CN109059559A (zh) 一种立式电加热热风循环预热炉
CN2744697Y (zh) 硅单晶炉热系统装置
CN209101791U (zh) 一种节能环保小型金属熔炉
CN206786766U (zh) 一种燃烧废气强排式中餐灶
CN207486852U (zh) 一种自然通风的侧边添料生物质炉
CN201497019U (zh) 节能家用灶
CN101988737A (zh) 气化、液化全封闭采暖炉
CN109341334A (zh) 一种节能环保小型金属熔炉
CN206814883U (zh) 一种多晶硅铸锭炉
CN212538767U (zh) 一种保温加热炉
CN201123699Y (zh) 节能锅
CN209541156U (zh) 一种大功率高效率的热风炉
CN223106092U (zh) 一种耐高温炉芯
CN211060174U (zh) 一种易于聚热的生物质燃料炊事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8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