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21226U - 一种便携式瓶口提环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瓶口提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321226U CN217321226U CN202120796762.2U CN202120796762U CN217321226U CN 217321226 U CN217321226 U CN 217321226U CN 202120796762 U CN202120796762 U CN 202120796762U CN 217321226 U CN217321226 U CN 2173212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ing
- ring body
- lifting
- bottle
- lifting 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瓶口提环,包括瓶体,环体,环体套装在第一提环上侧,环体下侧设有且远离瓶体中心侧延伸的第二提环,第二提环外侧设有且远离瓶体中心侧延伸第一提环,第一提环与第二提环之间设有第一拆分部;将处于瓶盖下侧的密封环作为环体,进一步在环体下侧设置多个直径不一组成的提环,在提环连接处设置多组贯穿孔组成的拆分部,有利于提环之间的分离,提高使用效率;再者,提环上设置使用后复位连接结构,以实现提环之间拆分后还能保持原有连接,从而满足不使用提环时,也不影响对瓶体的存放;整体装置将原有存在的瓶口上用以密封的环体利用,解决在外接带有提环的环体,从而减低制造成本,提高使用上的方便携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瓶口提环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瓶口提环。
背景技术
目前存放实用水的设置,用到频繁的为小型瓶体,如农夫山泉之类的,体形小方便携带,因此使用上广泛。但是,在携带的同时,也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日常出行时,习惯性的一只手拿手机,另一只手拿水平,在遇到其他需要出手的情况下,只能将水瓶放下或者手臂夹住;再者,夏天的时候,冰冻过的水,手掌直接握住,不利于携带;现有技术之中,在瓶体与瓶口连接处外加提环,首先提环难以收回,不利于存放,其次,外接一个带有提手的环体,增加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便携式瓶口提环,解决了小型瓶体不利于携带,外接一个带有提手的环体,增加制造成本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瓶口提环,包括所述环体套装在瓶体上侧,所述环体上设有且远离所述瓶体中心侧延伸的第一提环,所述第一提环与所述环体之间设有第一拆分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拆分部上设有起始端A端与末尾端B端,所述起始端A端与末尾端B端之间互不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起始端A端上侧设有且位于所述环体上多组的第二拆分部,所述第二拆分部包括呈圆弧状的惯穿孔为贯穿的线型连接部,所述第二拆分部右侧端呈圆弧状的惯穿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拆分部左侧且位下侧设有向外凸起的第二底柱,所述第二底柱朝外端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侧且靠近所述环体中心侧设有向内侧延伸的第二插销,所述第二插销靠近所述环体中心侧且位于所述环体上设有开口朝外的第一插孔。
进一步地,所述环体还包括位第二提环,所述第二提环位于所述第一拆分部内侧且固定连接于所述环体下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提环与所述第二提环之间且位于所述起始端A端相对面设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提环且靠近所述瓶体中心侧设有向内侧延伸的耳部,所述耳部上端面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底柱,所述第一底柱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下端面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插销;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提环上端面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二插孔,所述第二插孔内侧配合插接有所述第一插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软质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处于瓶盖下侧的密封环作为环体,进一步在环体下侧设置多个直径不一组成的提环,在提环连接处设置多组贯穿孔组成的拆分部,有利于提环之间的分离,提高使用效率;再者,提环上设置使用后复位连接结构,以实现提环之间拆分后还能保持原有连接,从而满足不使用提环时,也不影响对瓶体的存放;整体装置将原有存在的瓶口上用以密封的环体利用,解决在外接带有提环的环体,从而减低制造成本,提高使用上的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提环装置结构图;
图3为图2中D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F处的放大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图中,第一提环-11;第一拆分部-12;环体-13;第二拆分部-14;第二提环-15;第一插销-16;第一连接部-17;第一底柱-19;耳部-20;第二插销-21;第二连接部-22;第一插孔-23;第二底柱-24;第二插孔-25;起始端-A;末尾端-B;瓶体-1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 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瓶口提环,包括环体13,所述环体13套装在瓶体101上侧,所述环体13上设有且远离所述瓶体101中心延伸的第一提环11,所述第一提环11与所述环体13之间设有第一拆分部12,在传统瓶体上侧设置的环体上设置所述第一提环11,并且之间设置第一拆分部12,以满足所述第一提环11与所述环体13可分离,从而实现使用者对第一提环11提带,从而将整个瓶体101提带。
具体的,所述第一拆分部12上设有起始端A端与末尾端B端,所述起始端A端与末尾端B端之间互不连接,将所述第一拆分部12上设置起始端A和末尾端B不相连的两端,在使用时,所述第一提环11与所述第二提环15分离,不想通设置的所述第一拆分部12区域用以使整个提环处于整体,不间断。
具体的,所述起始端A端上侧设有且位于所述环体13上多组的第二拆分部14,所述第二拆分部14包括呈圆弧状的惯穿孔为贯穿的线型连接部,所述第二拆分部14右侧端呈圆弧状的惯穿孔,采用圆弧设置,防止所述第二提环15与所述环体13之间撕裂开时,裂痕过度扩展,从而以保证所述环体13上未设置有所述第二拆分部14部位的完整性。
具体的,所述第二拆分部14左侧且位下侧设有向外凸起的第二底柱24,所述第二底柱24朝外端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部22,所述第二连接部22上侧且靠近所述环体13中心侧设有向内侧延伸的第二插销21,所述第二插销21靠近所述环体13中心侧且位于所述环体13上设有开口朝外的第一插孔23,用以实现被所述第二拆分部14分为两个区域的环体13,复位后能保持稳定连接状态。
具体的,所述环体还包括位第二提环15,所述第二提环15位于所述第一拆分部12内侧且固定连接于所述环体13下侧,在第一拆分部12和环体13之间设置第二提环15,可在最大程度上增加手提瓶体环体的长度。
具体的,所述第一提环11与所述第二提环15之间且位于所述起始端A端相对面设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提环11且靠近所述瓶体101中心侧设有向内侧延伸的耳部20,所述耳部20上端面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底柱19,所述第一底柱19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部17,所述第一连接部17下端面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插销16;
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提环15上端面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二插孔25,所述第二插孔25内侧配合插接有所述第一插销16,通过设有带有第一连接部17的耳部20,在于内侧带有第二插孔25的第二提环15,两者相互配合,用以实现所述第一提环11与所述第二提环15分开使用后,可复位稳定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部17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2为软质材料制成,如塑胶、橡胶、尼龙等,采用软质材料制成,以方便带有的第一插销16更加方便插接与所述第二插孔25内侧。
初始时,环体套装在瓶体上端瓶口处,设置在环体下侧的两个内径不一的第一提环和第二提环处于同一平面,连接处设置多组的第一拆分部之间设置的直线型处于完整状态,设置在第一提环且带有第一连接部的耳部,并且耳部带有第一插销插接与设置在带有第二插孔的第二提环上;在环体上的设置的第二连接部,并且带有的第二插销插接与第一插孔内侧。
使用时,首先将带有第一连接部的第一插销拿出第二插孔内侧,转动第一连接部位于第一提环上侧;其次再将带有第二连接部的第二插销从第一插孔内侧拿出;最后,再将第一提环向上提起,通过向上的撕裂力将第一拆分部和第二提环分开,开口路线沿着第一拆分部分开,到末尾端B端时停止,当到起始端A端时,继续扩展,持续转接到第二拆分部上,将环体部分区域分为两个部分,进一步提高手提环的长度方便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便携式瓶口提环,包括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体套装在瓶体上侧,所述环体上设有且远离所述瓶体中心侧延伸的第一提环,所述第一提环与所述环体之间设有第一拆分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瓶口提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拆分部上设有起始端A端与末尾端B端,所述起始端A端与末尾端B端之间互不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瓶口提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始端A端上侧设有且位于所述环体上多组的第二拆分部,所述第二拆分部包括呈圆弧状的惯穿孔为贯穿的线型连接部,所述第二拆分部右侧端呈圆弧状的惯穿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瓶口提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拆分部左侧且位下侧设有向外凸起的第二底柱,所述第二底柱朝外端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侧且靠近所述环体中心侧设有向内侧延伸的第二插销,所述第二插销靠近所述环体中心侧且位于所述环体上设有开口朝外的第一插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瓶口提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体还包括位第二提环,所述第二提环位于所述第一拆分部内侧且固定连接于所述环体下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瓶口提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环与所述第二提环之间且位于所述起始端A端相对面设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提环且靠近所述瓶体中心侧设有向内侧延伸的耳部,所述耳部上端面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底柱,所述第一底柱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下端面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插销;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提环上端面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二插孔,所述第二插孔内侧配合插接有所述第一插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瓶口提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软质材料制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796762.2U CN217321226U (zh) | 2021-04-19 | 2021-04-19 | 一种便携式瓶口提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796762.2U CN217321226U (zh) | 2021-04-19 | 2021-04-19 | 一种便携式瓶口提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321226U true CN217321226U (zh) | 2022-08-30 |
Family
ID=82944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796762.2U Active CN217321226U (zh) | 2021-04-19 | 2021-04-19 | 一种便携式瓶口提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32122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78021A (zh) * | 2021-04-19 | 2021-06-18 | 陈昊 | 一种便携式瓶口提环 |
-
2021
- 2021-04-19 CN CN202120796762.2U patent/CN21732122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78021A (zh) * | 2021-04-19 | 2021-06-18 | 陈昊 | 一种便携式瓶口提环 |
CN112978021B (zh) * | 2021-04-19 | 2024-07-09 | 陈昊 | 一种便携式瓶口提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7321226U (zh) | 一种便携式瓶口提环 | |
CN112978021A (zh) | 一种便携式瓶口提环 | |
CN206719485U (zh) | 一种可折叠跳板 | |
CN114132624B (zh) | 一种便于携带的瓶盖提环 | |
USD499647S1 (en) | Collapsible/flexible pouring attachment | |
CN214650287U (zh) | 一种可折叠的便捷式储物袋 | |
CN216568731U (zh) | 一种伞用挂钩 | |
CN214029930U (zh) | 一种提手上置式油料容器袋 | |
CN213744198U (zh) | 一种提手下置式油料容器袋 | |
CN207917530U (zh) | 组合式塑料瓶盖结构 | |
CN106454578A (zh) | 一种蓝牙耳机挂绳、使用方法以及蓝牙耳机 | |
CN215737436U (zh) | 一种折叠水杯 | |
CN214567525U (zh) | 刺穿盖 | |
CN210810521U (zh) | 一种折叠电热水壶 | |
CN203047735U (zh) | 一种易拉开瓶盖 | |
CN210611273U (zh) | 一种自带密封收纳装置的折叠雨伞 | |
CN207645041U (zh) | 一种冰淇淋盖 | |
CN206004875U (zh) | 一种蓝牙耳机挂绳以及蓝牙耳机 | |
CN213414777U (zh) | 一种3格折叠收纳袋 | |
CN217049739U (zh) | 一种新型的盒盖 | |
CN211767455U (zh) | 一种多功能铝箔纸包装袋 | |
CN216861705U (zh) | 一种折叠把手 | |
CN216835113U (zh) | 一种弹出式伸缩瓶嘴 | |
CN210853408U (zh) | 一种便于收纳的折叠盆 | |
CN221439010U (zh) | 一种双重防盗的可单手打开挤瓶盖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