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74916U - 制冷机组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制冷机组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274916U CN217274916U CN202123204880.9U CN202123204880U CN217274916U CN 217274916 U CN217274916 U CN 217274916U CN 202123204880 U CN202123204880 U CN 202123204880U CN 217274916 U CN217274916 U CN 21727491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ttom wall
- chamber
- wall
- side wall
- evapor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refrigeration units with respect to devices or objects to be refrigerated, e.g. infrared detec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制冷机组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该制冷机组包括机座、设置于机座内并通过管路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所述机座包括安装蒸发器的保温部件,所述保温部件具有容置蒸发器的第一腔室、连通第一腔室且竖直深度大于第一腔室的第二腔室,所述制冷机组还包括沿竖向设置于第二腔室内的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具有朝向第一腔室开放设置的吸风口,所述蒸发器沿横向设置于第一腔室内并正对于所述吸风口;通过在保温部件内形成第一腔室以及竖直深度大于第一腔室的第二腔室,将蒸发器沿横向设置于第一腔室内、将离心风机沿竖向设置于第二腔室,合理利用保温部件的内部空间,以降低整个制冷机组的体积,从而提升制冷设备内储物空间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机组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制冷设备按照制冷方式不同,分为直冷式和风冷式。针对风冷式制冷设备而言,通常将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集成于机座内形成制冷机组,然后将制冷机组安装于柜体底部的机组仓内,并通过制冷机组内的风机,持续不断地将冷量送入储物间室内,以对储物间室进行供冷。但是,为了隔开冷凝机及压缩机等散热元件产生的热量,需要将风机与蒸发器共同安装于保温部件内,这样就导致保温部件的体积较大,整个制冷机组的体积也随之增大,造成制冷设备内储物空间的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约保温部件内部空间的制冷机组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制冷机组,包括机座、设置于机座内并通过管路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所述机座包括安装蒸发器的保温部件,所述保温部件具有容置蒸发器的第一腔室、连通第一腔室且竖直深度大于第一腔室的第二腔室,所述制冷机组还包括沿竖向设置于第二腔室内的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具有朝向第一腔室开放设置的吸风口,所述蒸发器沿横向设置于第一腔室内并正对于所述吸风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温部件具有位于第一腔室底部的第一底壁、位于第二腔室底部的第二底壁、连接第一底壁与第二底壁的第三底壁、合围于第一底壁、第二底壁和第三底壁周围的保温外壁,所述蒸发器设置于第一底壁上,所述离心风机匹配设置于保温外壁内并与第三底壁相对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底壁自连接第三底壁的一端朝向远离第三底壁的一端竖直高度逐渐增加,所述蒸发器沿第一底壁平行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温外壁具有连接第二底壁并与第三底壁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连接于第一侧壁两端的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所述离心风机还具有风机叶片、安装风机叶片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固定于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上并沿第一侧壁平行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温外壁还具有设于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上并朝向第一腔室内凸起的抵接凸台,所述抵接凸台位于第一底壁靠近第三底壁的一侧,以抵接于蒸发器相邻离心风机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温外壁还具有连接第二侧壁与第三侧壁的第四侧壁,所述第一底壁上设有自上端面向下凹陷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沿第四侧壁朝向第三底壁方向延伸设置,并沿第二侧壁朝向第三侧壁方向间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离心风机还具有连接安装座并形成吸风口的风机罩,所述第三底壁上设置朝向第一底壁方向凹陷并与风机罩相匹配的汇流槽,所述汇流槽与导流槽的一端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槽自第四侧壁朝向第三底壁凹陷深度逐渐增大。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底壁上设有与安装座相匹配的定位凸台,在第二底壁上于相邻定位凸台之间设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内设有贯穿第二底壁的排水孔。
为实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如上述的制冷机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保温部件内形成第一腔室以及竖直深度大于第一腔室的第二腔室,将蒸发器沿横向设置于第一腔室内、将离心风机沿竖向设置于第二腔室,合理利用保温部件的内部空间,以降低整个制冷机组的体积,从而提升制冷设备内储物空间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制冷设备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制冷机组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保温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2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2中B-B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应该理解,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下、”“外”、“内”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
设备可以以其他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其他朝向),并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描述语。如在本实用新型中,为方便描述,在制冷设备正常使用时,朝向地面的方向为向下,背离地面的方向为朝上;平行于地面的方向为水平方向,而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为竖直方向;靠近用户的一侧为前侧,远离用户的一侧为后侧。
参考图1到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制冷设备200,可以设置为冰箱、立式冷藏柜、酒柜、冷柜、冰柜等多种制冷设备,尤其适用于立式冷藏柜。而且,该制冷设备200中的制冷机组100还可以整体进行更换,适用于商业场景下的快速更换维修。其中,制冷设备200的底部形成有机组仓201,制冷机组100沿着图1中箭头方向匹配安装于机组仓201后,出风口102和回风口101与制冷设备200内的储物间室连通,以实现对储物间室供冷。
参考图1到图6所示,如前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提供的制冷机组100,其包括压缩机20、冷凝器30、蒸发器40等,并整体安装于机座10中,方便后期维修和更换时,无需将整个制冷设备200搬走。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制冷机组100,包括机座10、设置于机座10内并通过管路连接的压缩机20、冷凝器30、蒸发器40,所述机座10包括安装蒸发器40的保温部件11。本实施例中,机座10还包括覆盖于保温部件11外部的罩壳(图中未示出),以提高整个制冷组件100的密封性能,并在罩壳上开设出风口102和回风口101,以连通制冷设备200内的储物间室。
进一步的,配合参照图3所示,所述保温部件11具有容置蒸发器40的第一腔室11a、连通第一腔室11a且竖直深度大于第一腔室11a的第二腔室11b。本实施例中,保温部件11内部的储物空间横截面形状呈倒置“L”的型,由于保温部件11采用该特殊形状,压缩机20及给冷凝器30散热的风扇等高度相对较大的元件,可以设置于竖直深度较小的第一空间11a的正下方,从而充分利用机座10内部空间,节约制冷机组100的占用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机组100还包括沿竖向设置于第二腔室11b内的离心风机50,所述离心风机50具有朝向第一腔室11a开放设置的吸风口51,所述蒸发器40沿横向设置于第一腔室11a内并正对于所述吸风口51。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保温部件11内形成第一腔室11a以及竖直深度大于第一腔室11a的第二腔室11b,将蒸发器40沿横向设置于第一腔室11a内、将离心风机50沿竖向设置于第二腔室11b,合理利用保温部件11的内部空间,以降低整个制冷机组100的体积,从而提升制冷设备内储物空间的利用率。
而且,由于蒸发器40正对于离心风机50的吸风口51,使得经蒸发器40降温后的气流直接被离心风机50抽入制冷设备200的储物间室内,避免冷量在保温部件11滞留而造成冷量的损耗,提升制冷设备的制冷效率。
具体的,所述保温部件11具有位于第一腔室11a底部的第一底壁11c、位于第二腔室11b底部的第二底壁11d、连接第一底壁11c与第二底壁11d的第三底壁11e、合围于第一底壁11c、第二底壁11d和第三底壁11e周围的保温外壁11f,所述蒸发器40设置于第一底壁11c上,所述离心风机50匹配设置于保温外壁11f内并与第三底壁11e相对设置。
本实施例中,蒸发器40贴合于第一底壁11c上,离心风机50除了吸风口51以外的外壁均贴合于保温外壁11f上,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保温部件11的占用空间。由于离心风机50的外侧除了吸风口51以外均匹配抵接于保温外壁11f内,从而避免离心风机50因工作时产生的振动而在保温部件11内发生水平方向的偏移,也利于离心风机50定位安装于保温部件11内。而且,第三底壁11e沿竖向设置,与离心风机50相对设置,从而提供给离心风机50吸风口51一侧作用力,进一步抵消离心风机50工作时产生的振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壁11c自连接第三底壁11e的一端朝向远离第三底壁11e的一端竖直高度逐渐增加,所述蒸发器40沿第一底壁11c平行设置。
本实施例中,如图3,蒸发器40沿第一底壁11c倾斜设置,使得同等前后距离下蒸发器40的散热体积更大,气流与蒸发器40换热时间较长,换热效果好,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保温部件11的前后空间。而且,回风口101与第一腔室11a相连通,出风口102与离心风机50的排风口相对接,储物间室内的回风从第一腔室11a水平高度较高处进入,经过蒸发器40充分换热后,从第一腔室11a水平高度较低处进入吸风口,这样一来,确保下沉的冷空气能够被离心风机50充分地送入储物间室内。
另外,由于第一底壁11c的倾斜设置,还能够利于蒸发器40上的化霜水流动,不会积聚于第一底壁11c上。
进一步的,配合参照图4所示,所述保温外壁11f具有连接第二底壁11d并与第三底壁11e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1f1、连接于第一侧壁11f1两端的第二侧壁11f2和第三侧壁11f3。本实施例中,第三底壁11e与第一侧壁11f1相互平行设置,第二侧壁11f2与第三侧壁11f3相互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配合参照图5所示,所述离心风机50还具有风机叶片53、安装风机叶片53的安装座55。本实施例中,整个离心风机50具有三组风机叶片53,并安装于同一个安装座55,提升离心风机50的功率的同时,节约整个离心风机50的占用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55固定于第二侧壁11f2和第三侧壁11f3上并沿第一侧壁11f1平行设置。本实施例中,安装座55同时抵接于第二侧壁11f2和第三侧壁11f3,并且通过紧固件固定于第二侧壁11f2和第三侧壁11f3的顶部,便于操作人员的安装。第一侧壁11f1平行于竖直方向设置,安装座55与第一侧壁11f1平行设置,能够节约离心风机50占用的前后空间,从而降低整个保温部件11的前后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外壁11f还具有设于第二侧壁11f2和第三侧壁11f3上并朝向第一腔室11a内凸起的抵接凸台11f4,所述抵接凸台11f4位于第一底壁11c靠近第三底壁11e的一侧,以抵接于蒸发器40相邻离心风机50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蒸发器40的左右两侧抵接于第二侧壁11f2和第三侧壁11f3上,限制蒸发器40沿左右方向的偏移。蒸发器40放置于倾斜设置的第一底壁11c上,利用抵接凸台11f4抵接于蒸发器40,从而抵消蒸发器40受重力沿平行于第一底壁11c的分力,使得蒸发器40稳定地设置于第一底壁11c上。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外壁11f还具有连接第二侧壁11f2与第三侧壁11f3的第四侧壁11f5。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四侧壁11f5的外壁与第一侧壁11f1相互平行设置,第四侧壁11f5的内壁则沿前后方向倾斜设置,有利于回风气流平顺地进入第一腔室11a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壁11c上设有自上端面向下凹陷的导流槽11c1,所述导流槽11c1沿第四侧壁11f5朝向第三底壁11e方向延伸设置,并沿第二侧壁11f2朝向第三侧壁11f3方向间隔设置。
本实施例中,导流槽11c1的设置,有利于蒸发器40形成的化霜水往第二腔室11b流动,避免蒸发器40底部与第一底壁11c相互冻结在一起。而且,由于导流槽11c1位于蒸发器40底部的第一底壁11c上,有利于气流从蒸发器40底部进行换热,提高换热效率。
具体的,所述导流槽11c1自第四侧壁11f5朝向第三底壁11e凹陷深度逐渐增大。本实施例中,回风气流从第四侧壁11f5处进入导流槽11c1,由于第四侧壁11f5处的导流槽11c1深度较浅,刚进入的回风气流只能少量地通过导流槽11c1,这样可以避免回风气流未经蒸发器40换热,直接从导流槽11c1流向吸风口51。而随着气流流向吸风口51的过程中,导流槽11c1的深度逐渐增大,能够加快气流被吸风口51吸入,从而提高保温部件11内气流的流动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离心风机50还具有连接安装座55并形成吸风口51的风机罩57,所述第三底壁11e上设置朝向第一底壁11c方向凹陷并与风机罩57相匹配的汇流槽11e1,所述汇流槽11e1与导流槽11c1的一端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三底壁11e上设置有与汇流槽11e1相匹配的风机罩57,一方面便于离心风机50定位安装于保温部件11内,另一方面使得保温部件11内部空间更加紧凑。另外,汇流槽11e1能够将多个导流槽11c1内的气流进行汇聚,从而便于吸风口51吸入,进一步加速保温部件11内气流的流动。
进一步的,配合参照图6所示,所述第二底壁11d上设有与安装座55相匹配的定位凸台11d1。本实施例中,定位凸台11d1抵接于安装座55的底部,从而避免离心风机50因工作时产生的振动而在保温部件11内发生竖直方向的偏移。而且,还方便离心风机50与保温部件11定位安装,在离心风机50安装后,保温部件11的内部更加紧凑,进一步降低保温部件11的体积。
进一步的,在第二底壁11d上于相邻定位凸台11d1之间设有引流槽11d2,所述引流槽11d2内设有贯穿第二底壁11d的排水孔11d3。本实施例中,如图6,引流槽11d2的截面呈“V”型结构,便于第二底壁11d上液体的集聚,最终通过排水孔11d3排出保温部件11。第一腔室11a和第二腔室11b内产生的液体受重力后,均通过排水孔11d3排出保温部件11,并流向机座10内的接水盒,在接水盒内受热蒸发排出机座10。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制冷机组,包括机座、设置于机座内并通过管路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包括安装蒸发器的保温部件,所述保温部件具有容置蒸发器的第一腔室、连通第一腔室且竖直深度大于第一腔室的第二腔室,所述制冷机组还包括沿竖向设置于第二腔室内的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具有朝向第一腔室开放设置的吸风口,所述蒸发器沿横向设置于第一腔室内并正对于所述吸风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部件具有位于第一腔室底部的第一底壁、位于第二腔室底部的第二底壁、连接第一底壁与第二底壁的第三底壁、合围于第一底壁、第二底壁和第三底壁周围的保温外壁,所述蒸发器设置于第一底壁上,所述离心风机匹配设置于保温外壁内并与第三底壁相对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壁自连接第三底壁的一端朝向远离第三底壁的一端竖直高度逐渐增加,所述蒸发器沿第一底壁平行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外壁具有连接第二底壁并与第三底壁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连接于第一侧壁两端的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所述离心风机还具有风机叶片、安装风机叶片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固定于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上并沿第一侧壁平行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外壁还具有设于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上并朝向第一腔室内凸起的抵接凸台,所述抵接凸台位于第一底壁靠近第三底壁的一侧,以抵接于蒸发器相邻离心风机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外壁还具有连接第二侧壁与第三侧壁的第四侧壁,所述第一底壁上设有自上端面向下凹陷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沿第四侧壁朝向第三底壁方向延伸设置,并沿第二侧壁朝向第三侧壁方向间隔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机还具有连接安装座并形成吸风口的风机罩,所述第三底壁上设置朝向第一底壁方向凹陷并与风机罩相匹配的汇流槽,所述汇流槽与导流槽的一端相连通。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机组,其特征利于,所述导流槽自第四侧壁朝向第三底壁凹陷深度逐渐增大。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壁上设有与安装座相匹配的定位凸台,在第二底壁上于相邻定位凸台之间设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内设有贯穿第二底壁的排水孔。
10.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制冷机组。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204880.9U CN217274916U (zh) | 2021-12-17 | 2021-12-17 | 制冷机组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
PCT/CN2022/138669 WO2023109807A1 (zh) | 2021-12-17 | 2022-12-13 | 制冷机组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204880.9U CN217274916U (zh) | 2021-12-17 | 2021-12-17 | 制冷机组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274916U true CN217274916U (zh) | 2022-08-23 |
Family
ID=82889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204880.9U Active CN217274916U (zh) | 2021-12-17 | 2021-12-17 | 制冷机组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274916U (zh) |
WO (1) | WO2023109807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109807A1 (zh) * | 2021-12-17 | 2023-06-22 |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 制冷机组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69582A (zh) * | 2017-04-27 | 2017-07-21 | 上海普锐通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售货机制冷模块新型出风结构 |
CN208920639U (zh) * | 2018-08-28 | 2019-05-31 |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蒸发器组件、制冷机组及自动售货机 |
KR102707541B1 (ko) * | 2018-12-19 | 2024-09-1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냉장고 |
CN112146318A (zh) * | 2019-06-27 | 2020-12-29 |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 制冷设备 |
CN211953368U (zh) * | 2019-09-06 | 2020-11-17 | 青岛凯创电器有限公司 | 立式冷藏柜 |
CN110470093A (zh) * | 2019-09-11 | 2019-11-19 | 四川尖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用于自动售货机的整体制冷机组 |
CN217005032U (zh) * | 2021-10-13 | 2022-07-19 |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 制冷设备 |
CN217274916U (zh) * | 2021-12-17 | 2022-08-23 |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 制冷机组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
-
2021
- 2021-12-17 CN CN202123204880.9U patent/CN217274916U/zh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12-13 WO PCT/CN2022/138669 patent/WO2023109807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109807A1 (zh) * | 2021-12-17 | 2023-06-22 |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 制冷机组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3109807A1 (zh) | 2023-06-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431687B1 (en) | Refrigerator | |
RU2741527C1 (ru) | Холодильник | |
CN113154750B (zh) | 风冷卧式冷柜 | |
CN210832691U (zh) | 冰箱 | |
KR101635647B1 (ko) | 냉장고 | |
CN113154749B (zh) | 风冷卧式冷柜 | |
JP2013019623A (ja) | 冷蔵庫 | |
CN217274916U (zh) | 制冷机组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 |
CN216557837U (zh) | 制冷机组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 |
KR20100124114A (ko) | 냉장고 | |
CN111609627A (zh) | 具有u型冷凝器的冰箱 | |
CN102102928A (zh) | 制冷器具以及用于制冷器具的风扇组件 | |
CN209893735U (zh) | 排水口设置有过滤板的冰箱 | |
CN209893745U (zh) | 具有u型冷凝器的冰箱 | |
KR101645731B1 (ko) | 냉장고 | |
WO2022037718A1 (zh) | 将冷凝器布置于压机舱内的冰箱 | |
CN114076462B (zh) | 嵌入式冰箱 | |
CN215930224U (zh) | 制冷设备 | |
EP4174406A1 (en) | Liquid accumulator and refrigerator used for refrigeration system | |
CN212109072U (zh) | 一种蒸发器及卧式风冷冷柜 | |
CN113108524B (zh) | 风冷卧式冷柜 | |
CN210036004U (zh) | 移动式风冷蓄冷箱 | |
CN111609628B (zh) | 排水口设置有过滤板的冰箱 | |
CN113154751B (zh) | 风冷卧式冷柜 | |
JP2012255638A (ja) | 冷蔵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