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60805U - 文件夹套袋包装机 - Google Patents
文件夹套袋包装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260805U CN217260805U CN202123022154.5U CN202123022154U CN217260805U CN 217260805 U CN217260805 U CN 217260805U CN 202123022154 U CN202123022154 U CN 202123022154U CN 217260805 U CN217260805 U CN 21726080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g
- plate
- lifting
- sealing
- fee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0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0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123 pa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9000011087 paperboar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11 cardboar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65 sag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 Clos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件夹套袋包装机,含制袋机构、装袋机构和给料机构,制袋机构包括放卷装置、过料装置、夹送喂料装置、封切装置和出袋装置;装袋机构包括有托袋平台、压袋装置和开袋装置,给料机构包括有供料输送带、输送升降吸嘴、给料通道和给料推送装置。其结构布局合理,能够直接将卷料制作成袋子,并将供给的文件夹装入袋子中,实现机械化操作,速度更快,效率更高,能够节省人工,且装袋效果较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件夹包装设备,特别涉及文件夹套袋包装机。
背景技术
文件夹常见的办公用品,其常用于装放各类纸质、纸张文件,以便保存、储存文件,方便文件整理、管理和归类等。常见的文件夹为塑料材质(例如PP、PVC等),主要类型包括单夹或双夹等等。
文件夹制作完成后,还需要进行装袋包装,目前装袋包装为人工操作,即人工方式将文件夹装入袋子中进行包装,之后再进行装箱储存、运输等,袋子一般为塑料袋,且具有附离型纸的胶条或双面胶等以便封口,这种人工操作方式较为麻烦,费时费力,效率低。
人工操作,需要将已经制作好的袋子一个个单独取过来,袋子的分离,以及后续更换已经用完的袋子较为麻烦。
一般袋子为正面袋体层和背面袋体层,之间为袋子的容纳空间,背面袋体层比正面袋体层较长,以便背面袋体层较长的部分可以翻折将袋口封住。操作过程中,需要人工把袋子拿稳,开袋(打开袋口),装入文件夹,薄膜制作的袋子开袋和装入人工操作极为不便。
其中,文件夹在人工装袋时,需要单独整理,然后将文件夹装入袋子中,人工操作一个个装袋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旨在提供一种文件夹套袋包装机。用于将文件夹套入袋子中,提高效率,节省人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文件夹套袋包装机,包括有制袋机构、装袋机构和给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制袋机构包括有放卷装置、过料装置、夹送喂料装置、封切装置和出袋装置,放卷装置包括有放卷架,过料装置包括有过料辊轴,放卷装置与过料装置衔接,过料装置与夹送喂料装置衔接,夹送喂料装置与封切装置衔接,出袋装置衔接在封切装置的出口侧;出袋装置包括有托板;装袋机构包括有托袋平台、压袋装置和开袋装置,压袋装置配置在托袋平台的侧方,开袋装置配置在托袋平台的上方;托袋平台的上方配有移料升降吸嘴,移动升降吸嘴与纵向移动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托板与托袋平台由移动升降吸嘴相衔接,给料机构包括有供料输送带、输送升降吸嘴、给料通道和给料推送装置;供料输送带与给料通道之间由输送升降吸嘴衔接,给料通道横向走向设置,给料推送装置包括有推料头,推料头与横向移动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推料头配置在给料通道内,给料通道的出口端衔接在托袋平台的侧方并与压袋装置、开袋装置对应设置。
分别在上述技术方案上还可以进行以下各种优化或补充说明。
比如,夹送喂料装置包括有上夹板和下夹板,上夹板配置在下夹板的上方,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为夹料空间,上夹板以及下夹板连接在移动架上,移动架与前后移动驱动装置传动连接,上夹板和/或下夹板与升降驱动装置传动连接;封切装置包括有封切刀,封切刀与竖移驱动装置传动连接。
另外,过料辊轴包括上夹辊轴和下夹辊轴,上夹辊轴配置在下夹辊轴的上方,上夹辊轴与下夹辊轴相平行设置;放卷架上设有放卷轴,放卷轴和/或过料辊轴配有驱动电机;
夹料喂送装置处还配有托料板,托料板衔接在过料装置与封切装置之间;上夹板位于托料板上方,下夹板位于托料板的下方或齐平;升降驱动装置连接在移动架上,或者,移动架以及前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升降驱动装置;上夹板以及下夹板在移动架上具有朝前悬出的夹持部位;托板与前后活动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托板上还设有前压料装置,前压料装置位于封切装置的出口侧,前压料装置包括有前压板,前压板配有第一升降运行驱动装置;封切刀采用封热切刀,封切刀下方配有垫刀板或下刀或垫刀转辊;放卷装置与过料装置之间还配有翻折装置;过料装置、夹送喂料装置、封切装置和出袋装置设置在支架上,支架配置机架的纵向轨道上。
再另外,放卷装置与过料装置之间还配有存余装置,存余装置包括有存余浮动辊,存余浮动辊配有位置检测传感器,位置检测传感器与驱动电机联接;过料装置还配有贴胶带装置,贴胶带装置包括有放胶带机构;贴胶带装置还包括有收离型纸膜机构;封切装置的入口侧还配有后压料装置,后压料装置包括有后压板,后压板配有第二升降运行驱动装置;后压板的下方为垫板或托料板;托料板和/或垫板上设有避让下夹板的通道,或者下夹板位于托料板和/或垫板的左右侧方位置。
再比如,压袋装置包括有用于压背面袋口部分的压袋部件,压袋部件与上下活动驱动装置传动连接,压袋部件的上方留有供文件夹通过的活动空间;开袋装置包括有开袋吸嘴,开袋吸嘴与上下运行驱动装置传动连接。
另外,装袋机构还包括有袋口导料装置,袋口导料装置包括有斜插导入板,斜插导入板与斜向运行驱动装置传动连接;压袋部件采用压袋板;上下活动驱动装置设置在托袋平台的下方;
托袋平台采用托袋平板;压袋装置配置在开袋装置的左侧,开袋吸嘴配置在正面袋口的边缘处;装袋机构还包括有封口装置,封口装置配置在开袋装置的前侧。
再另外,斜插导入板位于压袋部件的上方,斜插导入板斜向设置,斜插导入板配置在斜向轨道上;托袋平台上设开口供压袋部件上下活动设置,开口处还配有衬板,衬板位于压袋部件的施压面的下方;压袋部件的施压面具有胶条避让空间;封口装置包括有封口顶板和封口包边板,封口顶板位于托袋平台的下方,封口顶板与上下移动驱动装置传动连接,封口包边板位于顶板的上方,封口包边板升降及左右移动设置;封口装置与开袋装置通过移料升降吸嘴衔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文件夹套袋包装机其结构布局合理,能够直接将卷料制作成袋子,并将供给的文件夹装入袋子中,实现机械化操作,速度更快,效率更高,能够节省人工,且装袋效果较好。因此,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实施例的有关细节及工作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文件夹套袋包装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制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装袋机构、给料机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图6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4中卡纸装配工位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5中卡纸装配工位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制袋机构;200、装袋机构;300、给料机构;
1、放卷装置;2、过料装置;3、夹送喂料装置;4、封切装置;5、出袋装置;6、放卷架;7、过料辊轴;8、上夹板;9、下夹板;10、移动架;11、前后移动驱动装置;12、升降驱动装置;13、封切刀;14、竖移驱动装置;15、托板;16、上夹辊轴;17、下夹辊轴;18、放卷轴;19、驱动电机;20、存余装置;21、存余浮动辊;22、位置检测传感器;23、贴胶带装置;24、放胶带机构;25、收离型纸膜机构;26、托料板;27、前压料装置;28、前压板;29、第一升降运行驱动装置;30、后压料装置;31、后压板;32、第二升降运行驱动装置;33、垫板;34、避让通道;35、垫刀转辊;36、支架;37、纵向轨道。
40、托袋平台;41、压袋装置;42、开袋装置;43、压袋部件;44、上下活动驱动装置;45、升降开袋吸嘴;48、斜插导入板;49、斜向运行驱动装置;51、避让口;52、开口;53、衬板;54、胶条避让空间;55、移料升降吸嘴;56、纵向移动驱动装置;57、封口装置;58、封口顶板;59、封口包边板;60、上下移动驱动装置。
65、供料输送带;66、输送升降吸嘴;67、给料通道;68、给料推送装置;71、推料头;72、托料部件;73、前限位部件;74、后限位部件;75、横向通道;77、纵移驱动装置;78、卡纸装配工位;79、停放平台;80、卡纸库;81、取纸升降吸嘴;82、上折升降顶板;83、卡纸包边板;84、托缘部件;85、立板;86、过口;87、卡纸包边板升降动力;88、包边气缸;89、包边气缸;90、升降施压部件;92、定位挡板;93、前挡板;94、侧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附图,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中文件夹套袋包装机,包括有制袋机构100、装袋机构200和给料机构300。
制袋机构100包括有放卷装置1、过料装置2、夹送喂料装置3、封切装置4和出袋装置5,放卷装置1包括有放卷架6,用于放置薄膜材料的卷料,薄膜卷料可以为已经过翻折的薄膜卷料,后续通过横封形成袋子的两侧边,袋子的底侧为翻折边;当然也可以采用未翻折的薄膜卷料下文另行说明。过料装置2包括有过料辊轴7,用于薄膜材料走料布局过渡。放卷装置1与过料装置2衔接,过料装置2与夹送喂料装置3衔接,夹送喂料装置3与封切装置4衔接,放卷装置1出来的薄膜材料进入到过料装置2中,过料装置2出来的薄膜材料进入到夹送喂料装置3中,夹送喂料装置3将薄膜材料夹住喂送至封切装置4中。出袋装置5衔接在封切装置4的出口侧;出袋装置5包括有托板15;托板15用于托住薄膜材料,避免薄膜材料下垂,让封切装置4封切时更顺利,另可以配合将制作完成的袋子托住以便后续工作。
制袋机构100中,能够将连卷膜料材料通过机械化自动加工制作成袋子,以便后续用于文件夹套入包装,在袋子制作过程中,通过夹送喂料方式喂送薄膜材料进入封切装置4,由托板15托住,以便在封切装置4中顺利完成封切(即将薄膜封住以及弄断),结构布局合理、紧凑,制作效率相对较高,能够形成配合参与文件夹套袋实现包装。
装袋机构200包括有托袋平台40、压袋装置41和开袋装置42。压袋装置41配置在托袋平台40的侧方(图中为左侧方),开袋装置42配置在托袋平台40的上方;工作状态上,袋子位于托袋平台40上,袋子具有正面袋体部分和反面袋体部分,正面袋体部分的袋口边对应正面袋口,反面袋体部分的袋口边对应反面袋口,袋子的袋口朝向侧方位置,朝向压袋装置41的方向。压袋装置41用于压背面袋口部分,开袋装置42用于打开袋口。
其中,压袋装置41包括有用于压背面袋口部分的压袋部件43,压袋部件43与上下活动驱动装置44传动连接,由上下活动驱动装置44带动压袋部件43上下活动,配合压住袋子的背面袋口部分,即袋子的背面袋体部分在袋口处被压住固定,从而让袋子被固定。压袋部件43的上方留有供文件夹通过的活动空间,以便文件夹能够从压袋部件43的上方横向通过进入到袋子中,从袋子的袋口处套入袋子。袋子被压袋装置41固定后也确保袋口顺利、稳定打开,以便后续开袋装置42实现开袋。上下活动驱动装置44可以采用电机或气缸等作为动力驱动,图中采用气缸驱动。
其中,开袋装置42包括有开袋吸嘴,开袋吸嘴与上下运行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由上下运行驱动装置带动开袋吸嘴上下运行动作,向下可以将正面袋口部分吸住,向上则可以将正面袋体向上移,从而让正面袋体与背面袋体在袋口处分开,实现开袋。上下运行驱动装置可以采用电机或气缸等作为动力驱动,图中采用气缸驱动。
托袋平台40的上方配有移料升降吸嘴55,移动升降吸嘴与纵向移动驱动装置56传动连接,托板15与托袋平台40由移动升降吸嘴相衔接。纵向移动驱动装置56可以采用电机或气缸等作为动力驱动,图中采用电机配模组等方式驱动。由纵向移动驱动装置56带动移动升降吸嘴进行纵向移动,以便将袋子吸住提升后纵向移动至相应位置再下落释放袋子。移料升降吸嘴55可以设置多组,实现多个位置的袋子纵向转移,在多个位置之间移动,比如,其中一组将袋子从托板15上取过来放置在托袋平台40的开袋工位处(完成开袋供文件夹装入),另一组将开袋工位处袋子以及袋内的文件件取走放置在托袋平台40的封口工位(完成袋子封口),再一组将封口工位处完成封口的袋子取走收集。将袋子移送至托袋平台40以及完成文件夹装入后的袋子取走。
装袋机构200中能够将放置在托袋平台40上的袋子的袋口顺利稳定打开,配合后续文件夹套入,让装袋更方便,效率相对更高,结构布局合理,相对紧凑,更实用。
给料机构300包括有供料输送带65、输送升降吸嘴66、给料通道67和给料推送装置68;用于配合将文件夹推送供给出来,以便套入袋口打开的袋子中。
供料输送带65与给料通道67之间由输送升降吸嘴66衔接,通过输送升降吸嘴66将供料输送带65上供应过来的文件夹吸住、提升再移动至给料通道67中下降、释放文件夹。输送升降吸嘴66在供应输送带与给料通道67之间来回移动设置,输送升降吸嘴66的升降可以由气缸69或电机等驱动,输送升降吸嘴66的来回移动可以由气缸或电机作为动力等驱动,图中采用电机70配模组方式。
给料推送装置68包括有推料头71,推料头71与横向移动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推料头71可以设置一组或两组或多组,每组推料头71可以设置一个或两个或多个,推料头71与横向移动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给料通道67横向走向设置,当给料通道67中被输送升降吸嘴66送入文件夹后,可由推料头71横向前进,将文件夹在横向走向的给料通道67中向前推送,配合将文件夹推送供给出来,以便套入袋口打开的袋子中。横向移动驱动装置可以采用气缸或电机作为动力驱动,比如采用电机配模组方式。推料头71配置在给料通道67内,以便推送给料通道67中的文件夹横向前进。
给料通道67的出口端衔接在托袋平台40的侧方并与压袋装置41、开袋装置42对应设置。给料通道67中出来的文件夹将进入到托袋平台40上的袋子中,袋子于托袋平台40上在压袋装置41、开袋装置42处被袋口打开,袋口朝向给料通道67的出口端。
给料机构300中,结构布局合理,给料效率高,操作相对简便,仅需将文件夹放置在供料输送带65上即可,后续机械化进行操作运行,文件夹在输送给料过程中运行稳定性高,由输送升降吸嘴66将供料输送带65上的文件夹转移输送至给料通道67中,再由推料头71将给料通道67中的文件夹推出供给后续工序,比如直接推入袋口打开的袋子中,人工成本更省。
该文件夹套袋包装机的结构布局合理,能够直接将卷料制作成袋子,并将供给的文件夹装入袋子中,实现机械化操作,速度更快,效率更高,能够节省人工,且装袋效果较好。
分别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以下优化或进一步说明。
其中,夹送喂料装置3包括有上夹板8和下夹板9,上夹板8配置在下夹板9的上方,上夹板8与下夹板9之间为夹料空间,夹料空间供薄膜材料进入,上夹板8与下夹板9靠拢夹住薄膜材料,上夹板8与下夹板9分开释放薄膜材料,上夹板8以及下夹板9连接在移动架10上,移动架10与前后移动驱动装置11传动连接,由前后移动驱动装置11带动移动架10前后移动(即纵向移动),上夹板8与下夹板9将随移动架10前后移动,以便夹住薄膜材料时能够向前喂送,前后移动驱动装置11可以采用电机或气缸等作为动力驱动,图中采用带电机的模组,另外为了移动架10前后移动顺利、稳定,还可以额外配置导向结构(如导轨)供移动架10前后移动。
其中,上夹板8和/或下夹板9与升降驱动装置12传动连接,由升降驱动装置12带动进行相应上下升降,配合相互靠拢和分开,升降驱动装置12可以采用电机或气缸等作为动力驱动,图中采用气缸。
其中,封切装置4包括有封切刀13,封切刀13与竖移驱动装置14传动连接,竖移驱动装置14带动封切刀13进行相应上下升降,竖移驱动装置14可以采用电机或气缸等作为动力驱动,图中采用气缸。封切装置4用于薄膜材料的封合以及弄断,为成熟技术。
过料辊轴7主要包括上夹辊轴16和下夹辊轴17,上夹辊轴16配置在下夹辊轴17的上方,上夹辊轴16与下夹辊轴17相平行设置,上夹辊轴16与下夹辊轴17配合夹住薄膜材料,上夹辊轴16与下夹辊轴17转动过程中将配合薄膜材料输送走料;由过料辊轴7对薄膜材料过渡走料,以便衔接和绕转薄膜材料走向,特别是由上夹辊轴16与下夹辊轴17夹住薄膜走料,让薄膜稳定输出,输出位置稳定。 另外,放卷架6上设有放卷轴18,放卷轴18供薄膜卷料放置。放卷轴18和/或过料辊轴7配有驱动电机19,由驱动电机19带动进行相应转动;可由过料辊轴7转动进行主动牵引,也可以由放卷轴18转动进行主动放卷。
还可以在放卷装置1与过料装置2之间还配有存余装置20,存余装置20包括有存余浮动辊21,存余浮动辊21配有位置检测传感器22(如光电眼),位置检测传感器22与驱动电机19联接,可以通过检测存余浮动辊21的位置进行放卷配合,比如当检测存余浮动辊21浮动至存储位置时,可以减少放卷量,让驱动电机19配合输出的薄膜量减少,当检测存余浮动辊21浮动至释放位置时,则可以增加放卷量,让驱动电机19配合输出的薄膜量增加。特别是放卷轴18主动放卷时(即放卷轴18配驱动电机19时),利用存余装置20进行薄膜材料存余(存储)和释放,形成储料架(存余架)的结构。还额外优化,放卷装置1与过料装置2之间还可以设有纠偏传感器(如光电眼)配合设置纠偏装置进行纠偏,图未示出。
再额外优化,过料装置2还配有贴胶带装置23,用于贴胶带(如双面胶带),贴胶带装置23包括有放胶带机构24,用于放置胶带,放胶带机构24通常包括有胶带放卷盘;贴胶带装置23还包括有收离型纸膜机构25,用于将胶带上的离型纸或离型膜剥离收卷,直接剥离后续封口更方便,当然可以不剥离,后续包装封口时再剥离,收离型纸膜机构25通常包括有收卷盘(可额外配置电机驱动)。直接在薄膜上贴上胶带,以便后续袋子封口。使用时,将放胶带机构24中的胶带拉出贴在薄膜材料上,随薄膜材料进入到过料装置2中,如进入到上夹辊轴16与下夹辊轴17之间。如果,配置收离型纸膜机构25,则胶带的离型纸或膜绕过料装置2后出来由收离型纸膜机构25收集(如收卷)。
再比如,夹料喂送装置处还配有托料板26,托料板26衔接在过料装置2与封切装置4之间,即过料装置2的出口与托料板26衔接,托料板26与封切装置4的入口衔接;由托料板26将薄膜托住,避免薄膜下垂,让薄膜更平整,制袋效果更好。上夹板8位于托料板26上方,下夹板9位于托料板26的下方或齐平;以便上夹板8与下夹板9配合将托料板26上的薄膜夹住向前输送,且输送过程中不让薄膜起伏,薄膜可以处于同水平位置前进至封切装置4中,封切相对更稳定,袋子制作后更平整。
另外例如,升降驱动装置12连接在移动架10上,上夹板8和/或下夹板9将在移动架10上升降,装配相对方便,升降负载相对较少;或者,当然也可以将移动架10与前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升降驱动装置12,移动架10与前后驱动装置整体升降。
又例如,上夹板8以及下夹板9在移动架10上具有朝前悬出的夹持部位,能够将制作袋子的单元整体夹住输送,且结构布局更合理,安装相对方便,运行干涉少。
其中再优化,托板15还可与前后活动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由前后活动驱动装置带动托板15前后移动,可以配置滑轨供托板15前后活动,前后活动驱动装置可以采用电机或气缸等作为动力驱动,比如采用气缸(图中在托板15下方,未示出),托板15前后移动以便袋子制作完成后分离、输出更顺利,主动输出以便后续被输送效率更高。托板15上还设有前压料装置27,前压料装置27位于封切装置4的出口侧,由前压料装置27在封切装置4的出口侧将薄膜材料压在托板15上固定。前压料装置27包括有前压板28,前压板28配有第一升降运行驱动装置29,第一升降运行驱动装置29带动前压板28升降运行,第一升降运行驱动装置29可以采用电机或气缸等作为动力驱动,图中采用气缸,前压板28配合将制作完成的袋子压住,以便封切时顺利,不易发生移位,而且将袋子压在托板15上移动,确保袋子在托板15上移动不会发生位置变化,且确保制作完成袋子从封切装置4处分离呈单独的袋子,避免出现袋子连接不断的情况。当夹送喂料装置3将薄膜材料夹住往前输送至封切装置4时,对应袋子袋体的部分位于封切装置4的出口侧由托板15托住,再由封切装置4封切对袋子的侧边封边和弄断。
另外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封切装置4的入口侧也可以额外配有后压料装置30,后压料装置30包括有后压板31,后压板31配有第二升降运行驱动装置32,由第二升降运行驱动装置32带动后压板31升降运行,第二升降运行驱动装置32可以采用电机或气缸等作为动力驱动,图中采用气缸,后压板31升降运行配合将位于封切装置4处(入口侧位置)的薄膜材料压住,让封切更顺利,不易发生薄膜材料移位,且后续制作完成的袋子分离时,固定压住薄膜材料,让袋子分离更顺利。前压板28在封切装置4的出口侧压住固定薄膜材料,后压板31在封切装置4的入口侧压住固定薄膜材料,托板15朝前移动,将确保制作的袋子分离。后压板31的下方为垫板33或托料板26,后压板31将薄膜材料压在垫板33或托料板26上固定。垫板33可以作为托料板26的一部分,也可以单独设置。
再优化,托料板26和/或垫板33上设有避让下夹板9的通道,或者下夹板9位于托料板26和/或垫板33的左右侧方位置,让下夹板9运行时不会干扰被托住的薄膜材料,薄膜材料处于同一水平面中被输送。让下夹板9在前后移动时,甚至升降动作(如果有)时,不会造成托料板26和/或垫板33上的薄膜材料起伏,下夹板9与上夹板8配合夹住的薄膜向前(封合装置)输送时,不会造成薄膜起伏,薄膜可以处于同水平位置前进至封切装置4中,封切相对更稳定,袋子制作后更平整,有利于后续包装,以及袋子表面平整美观。
例如,封切刀13采用封热切刀,采用热封断(即熔断)方式进行封合、断料,技术成熟,装配、成本、维修方便。另外,封切刀13下方配有垫刀板或下刀或垫刀转辊35,可以在垫刀板或下刀或垫刀转辊35上配置高温烫布,其中垫刀转辊35转动,则可以让配合面切换转动,避免配合温度过高。
再补充,放卷装置1与过料装置2之间还配有翻折装置。翻折装置可以将连卷薄膜材料进行翻折形成袋体结构,后续通过封切将翻折的袋体制作一个个袋子。以便放卷装置1中除了采用已经翻折好的连卷薄膜材料外,也可以采用未翻折的连卷薄膜材料。翻折装置为成熟技术,在制作袋子时较为常用。
此外,过料装置2、夹送喂料装置3、封切装置4和出袋装置5设置在支架36上,支架36配置机架的纵向轨道37上。可以调整支架36在机架上的前后(纵向)位置,让支架36在机架上的纵向轨道37上前后移动调整,其设置在机架上的结构则整体前后位置得到调整,进行调试和满足不同规格制袋需求和后续装袋需求,更实用,更方便。调整时,可以人工通过丝杆丝母机构调整,也可以配置电机调整。
装袋机构200还包括有袋口导料装置,由袋口导料装置配合在文件夹送入、套入袋子的过程中,能够顺利将文件夹导入袋子的袋口。其中,袋口导料装置包括有斜插导入板48,斜插导入板48与斜向运行驱动装置49传动连接,由斜向运行驱动装置49带动斜插导入板48进行斜向运行移动,斜向运行驱动装置49可以采用电机或气缸等作为动力驱动,图中采用气缸驱动。当袋子的袋口被打开实现开袋口,斜插导入板48斜插入袋口,让文件夹进入时可以顺着导入,以便文件夹套入、进入袋子时更顺利,避免文件夹进入袋子时卡住、或导致袋子破裂、或出现袋口歪斜无法套入等情况。
例如,将斜插导入板48位于压袋部件43的上方。斜插导入板48位于压袋部件43的上方,斜插导入板48斜向设置,斜插导入板48配置在斜向轨道上,移动更顺利、稳定。
再例如,压袋部件43采用压袋板。进一步优化,其中压袋板可采用C型弯曲板、倒L型板等,当然也可以采用普通压袋板;上下活动驱动装置44设置在托袋平台40的下方。结构合理,在确保顺利压袋(压背面袋体的袋口)的同时,不影响文件夹移动套入袋子,以及驱动结构连接安装方便。还可额外在压袋板的左侧具有避让口51,以便后续文件被推料头71推送入避让推料头71,推送更到位。
另外,托袋平台40上设开口52供压袋部件43上下活动设置;可以让压袋部件43下降至开口52中,开口52处还配有衬板53,衬板53位于压袋部件43的施压面的下方,压袋部件43施压时可以在开口52处,可以让压袋部件43施压时处于托袋平台40的下方,让文件夹从压袋部件43上方通过更顺利。当然也可以不用设置开口52。此外还有优化,压袋板的施压面具有胶条避让空间54。胶条避让空间54可以设置为凹槽或凹台或镂空等结构,用于避让袋子上已经贴有的胶带。
例如其中,压袋装置41配置在开袋装置42的左侧,开袋吸嘴配置在正面袋口的边缘处。开袋稳定,确保袋口打开。托袋平台40可以采用托袋平板。
装袋机构200还包括有封口装置57,用于袋口封住,将背面袋体部分在袋口处翻折至正面袋体,其中,封口装置57配置在开袋装置42的一侧(如前侧),在开袋装置42的为位置开袋完成文件夹套入之后,再转移至封口装置57处进行袋口封住(即封口)。
封口装置57的结构较多,比如封口装置57包括有封口顶板58和封口包边板59,封口顶板58位于托袋平台40的下方,封口顶板58与上下移动驱动装置60传动连接,上下移动驱动装置60可以采用电机或气缸等作为动力驱动,图中采用气缸驱动。封口包边板59位于顶板的上方,封口包边板59升降及左右移动设置,升降及左右移动可以分别采用电机或气缸等作为动力驱动,图中均采用气缸驱动。封口顶板58先上升将上折部分背面袋体(用于封口部分),然后封口包边板59向右(向文件夹)方向移动,将上折部分的背面袋体向右折,完成翻折,然后封口包边板59下降施压。
封口装置57与开袋装置42通过移料升降吸嘴55衔接,由移料升降吸嘴55将套入文件夹的袋子进行移动,从开袋装置42移动至封口装置57处,以及从封口装置57移出收集。
给料机构300中,给料通道67包括有托料部件72、前限位部件73和后限位部件74,给料通道67横向走向,则前限位部件73和后限位部件74也将横向走向布置,前限位部件73与后限位部件74将限位在文件夹前进路径的两旁,让文件夹前进时从两旁进行限位,让文件夹在给料通道67中被推送前进更稳定。托料部件72则托住文件夹被推送。推料头71配置在前限位部件73和后限位部件74之间,前限位部件73和后限位部件74横向走向设置,前限位部件73以及后限位部件74位于托料部件72上方。
横向移动驱动装置位于托料部件72的下方,托料部件72处设有横向通道75(如横向槽孔),推料头71配置在横向通道75处,即推料头71将在横向通道75处运行,配合推送文件夹前进。结构布局更合理,将横向移动驱动装置藏在下方,腾出上方位置,优化空间,以便移送文件夹。
例如,推料头71为单向推头或升降推头。能够在推料头71前进时进行推送文件夹,回退时能够不推送或下降,效率更高,能够在回退过程中不影响新的待推送的文件夹放入给料通道67中。比如,采用升降推头,可以采用气缸或电机等驱动升降,上升处于推送状态,升降推头横向前进,则能够推送给料通道67中的文件夹横向前进;回退时,升降推头将下降,避免与给料通道67中其他文件夹干涉,回退到位后再上升等待下次推送。
另外,给料通道67的上方还额外配有升降压料部件,升降压料部件可以配置电机或气缸76等动力驱动升降运行,升降压料部件顺着给料通道67走向的方向设置,以便在文件夹在给料通道67中被推送时能够尽量压住。通过升降压料部件的升降,升降压料部件并没有将文件夹压实固定不动,而是在推送时可以下降压平文件夹,避免文件夹在推送过程中起伏、弯曲等的情况,让文件夹推送给料更稳定,后续套入袋子的袋口更顺利。
其中,供料输送带65横向走向设置,输送升降吸嘴66与横移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或者,如图示,供料输送带65纵向走向设置,输送升降吸嘴66与纵移驱动装置77传动连接。横移驱动装置以及纵移驱动装置77均可以采用电机70或气缸等作为动力驱动,以便带动输送升降吸嘴66进行水平来回移动。横向或纵向的布局可以根据空间需求布置。
再优化,供料输送带65与给料通道67之间还额外设有卡纸装配工位78,以便让一些文件夹包装时需要将标签等信息的卡纸包在文件夹上进行包装。
其中,供料输送带65与卡纸装配工位78、以及卡纸装配工位78与给料通道67之间均由输送升降吸嘴66衔接。即由输送升降吸嘴66先将供料输送带65上的文件夹转移输送到卡纸装配工位78,完成卡纸装配后,在将文件夹从卡纸装配工位78转移输送到给料通道67中。其结构布局方便布置卡纸装配工位78,相对更合理,更实用。输送升降吸嘴66可以设置多组,效率更高,比如图中设置两组,其中一组在供料输送带65与卡纸装配工位78之间输送衔接,另一组在卡纸装配工位78与给料通道67之间输送衔接。
其中,卡纸装配工位78配有卡纸装配装置,由卡纸装配装置进行卡纸与文件夹组装。
例如,卡纸装配装置包括有供文件夹停放的停放平台79、卡纸库80、取纸升降吸嘴81、上折升降顶板82以及卡纸包边板83。
卡纸库80用于层叠放置卡纸,卡纸库80位于停放平台79的上方;卡纸库80与停放平台79之间留有供输送升降吸嘴66使用的操作空间,以便输送升降吸嘴66运行;
卡纸库80具有下纸口,卡纸将从下纸口处被取纸升降吸嘴81吸住扯出,
下纸口的周边设有托纸边缘的托缘部件84(如托缘板),层叠放置的卡纸的边缘被托缘部件84托住,方便卡纸被吸住扯出,卡纸库80上还具有立板85围成的存纸空间;取纸升降吸嘴81位于下纸口的下方,取纸升降吸嘴81的升降可以由电机或气缸95等驱动带动,停放平台79上设有过口86,取纸升降吸嘴81配置在过口86处,取纸升降吸嘴81上升并吸住最下层的卡纸,然后取纸升降吸嘴81下降,通过卡纸形变将卡纸从托缘部件84上扯下来,下降带动卡纸放到停放平台79上;之后,由输送升降吸嘴66将文件夹移动至卡纸的上方,卡纸的一部分超出文件夹的边缘;
上折升降顶板82以及卡纸包边板83配置在取纸升降吸嘴81的一侧,图中供料输送带65纵向设置,上折升降顶板82以及卡纸包边板83配置在取纸升降吸嘴81的右侧;上折升降顶板82的升降可以电机或气缸87驱动进行运行;卡纸包边板83升降及水平来回移动设置,即卡纸包边板83可以升降动作以及水平来回移动动作,升降动作以及水平来回动作可以分别由气缸或电机驱动,图中分别采用气缸88、89带动。上折升降顶板82上升,将卡纸超出文件夹边缘的部分向上折,之后上折升降顶板82下降,卡纸包边板83朝上折的卡纸部分移动,将上折部分的卡纸折向文件夹,之后卡纸包边板83再下降下压,把折向文件夹的卡纸进一步压实。
再优化,卡纸装配装置还包括有升降施压部件90(如压盘),升降施压部件90的升降可以采用电机或气缸91等驱动,升降施压部件90配置在停放平台79的上方,通过升降施压部件90下降压住固定文件夹,让卡纸在上折、以及将上折部分的卡纸折向文件夹的过程中更稳定。效率更高,此时,无需输送升降吸嘴66下降压着文件夹,输送升降吸嘴66可以移动至其他工位。
此外优化,供料输送带65的前进方向上设有定位装置,以便放置在供料输送带65上的文件夹被输送前进时,能够由定位装置进行定位,让文件夹处于预设的位置。
比如,定位装置包括有定位挡板92。定位挡板92的方式较多,可以如挡在前进方向上的前挡板93,以及顺着前进方向的侧挡板94等。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对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的同等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或等同替换,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文件夹套袋包装机,包括有制袋机构(100)、装袋机构(200)和给料机构(300),其特征在于:
制袋机构(100)包括有放卷装置(1)、过料装置(2)、夹送喂料装置(3)、封切装置(4)和出袋装置(5),放卷装置(1)包括有放卷架(6),过料装置(2)包括有过料辊轴(7),
放卷装置(1)与过料装置(2)衔接,过料装置(2)与夹送喂料装置(3)衔接,夹送喂料装置(3)与封切装置(4)衔接,出袋装置(5)衔接在封切装置(4)的出口侧,出袋装置(5)包括有托板(15);
装袋机构(200)包括有托袋平台(40)、压袋装置(41)和开袋装置(42),压袋装置(41)配置在托袋平台(40)的侧方,开袋装置(42)配置在托袋平台(40)的上方;压袋装置(41)包括有用于压背面袋口部分的压袋部件(43),压袋部件(43)与上下活动驱动装置(44)传动连接,压袋部件(43)的上方留有供文件夹通过的活动空间;开袋装置(42)包括有升降开袋吸嘴(45)和/或斜插导入板(48),托袋平台(40)的上方配有移料升降吸嘴(55),移动升降吸嘴与纵向移动驱动装置(56)传动连接,
所述出袋装置(5)的托板(15)与托袋平台(40)由移动升降吸嘴相衔接,
给料机构(300)包括有供料输送带(65)、输送升降吸嘴(66)、给料通道(67)和给料推送装置(68);供料输送带(65)与给料通道(67)之间由输送升降吸嘴(66)衔接,给料通道(67)横向走向设置,给料推送装置(68)包括有推料头(71),推料头(71)与横向移动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推料头(71)配置在给料通道(67)内,给料通道(67)的出口端衔接在托袋平台(40)的侧方并与压袋装置(41)、开袋装置(42)对应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夹套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
夹送喂料装置(3)包括有上夹板(8)和下夹板(9),上夹板(8)配置在下夹板(9)的上方,上夹板(8)与下夹板(9)之间为夹料空间,上夹板(8)以及下夹板(9)连接在移动架(10)上,移动架(10)与前后移动驱动装置(11)传动连接,上夹板(8)和/或下夹板(9)与升降驱动装置(12)传动连接;
封切装置(4)包括有封切刀(13),封切刀(13)与竖移驱动装置(14)传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文件夹套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
过料辊轴(7)包括上夹辊轴(16)和下夹辊轴(17),上夹辊轴(16)配置在下夹辊轴(17)的上方,上夹辊轴(16)与下夹辊轴(17)相平行设置;放卷架(6)上设有放卷轴(18),放卷轴(18)和/或过料辊轴(7)配有驱动电机(19);
夹料喂送装置处还配有托料板(26),托料板(26)衔接在过料装置(2)与封切装置(4)之间;上夹板(8)位于托料板(26)上方,下夹板(9)位于托料板(26)的下方或齐平;
升降驱动装置(12)连接在移动架(10)上,或者,移动架(10)以及前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升降驱动装置(12);上夹板(8)以及下夹板(9)在移动架(10)上具有朝前悬出的夹持部位;
托板(15)与前后活动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托板(15)上还设有前压料装置(27),前压料装置(27)位于封切装置(4)的出口侧,前压料装置(27)包括有前压板(28),前压板(28)配有第一升降运行驱动装置(29);
封切刀(13)采用封热切刀,封切刀(13)下方配有垫刀板或下刀或垫刀转辊(35);
放卷装置(1)与过料装置(2)之间还配有翻折装置;过料装置(2)、夹送喂料装置(3)、封切装置(4)和出袋装置(5)设置在支架(36)上,支架(36)配置机架的纵向轨道(37)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文件夹套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
放卷装置(1)与过料装置(2)之间还配有存余装置(20),存余装置(20)包括有存余浮动辊(21),存余浮动辊(21)配有位置检测传感器(22),位置检测传感器(22)与驱动电机(19)联接;
过料装置(2)还配有贴胶带装置(23),贴胶带装置(23)包括有放胶带机构(24);贴胶带装置(23)还包括有收离型纸膜机构(25);
封切装置(4)的入口侧还配有后压料装置(30),后压料装置(30)包括有后压板(31),后压板(31)配有第二升降运行驱动装置(32);后压板(31)的下方为垫板(33)或托料板(26);
托料板(26)和/或垫板(33)上设有避让下夹板(9)的通道,或者下夹板(9)位于托料板(26)和/或垫板(33)的左右侧方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夹套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升降开袋吸嘴(45)和/或斜插导入板(48)位于托袋平台(40)的上方,
升降开袋吸嘴(45)与上下运行驱动装置传动连接;
斜插导入板(48)与斜向运行驱动装置(49)传动连接;
斜插导入板(48)位于压袋部件(43)的上方,斜插导入板(48)斜向设置,斜插导入板(48)配置在斜向轨道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夹套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
压袋部件(43)采用压袋板;上下活动驱动装置(44)设置在托袋平台(40)的下方;
托袋平台(40)采用托袋平板;
压袋装置(41)配置在开袋装置(42)的左侧,开袋吸嘴配置在正面袋口的边缘处;
装袋机构(200)还包括有封口装置(57),封口装置(57)配置在开袋装置(42)的前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文件夹套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
托袋平台(40)上设开口(52)供压袋部件(43)上下活动设置,开口(52)处还配有衬板(53),衬板(53)位于压袋部件(43)的施压面的下方;压袋部件(43)的施压面具有胶条避让空间(54);
封口装置(57)包括有封口顶板(58)和封口包边板(59),封口顶板(58)位于托袋平台(40)的下方,封口顶板(58)与上下移动驱动装置(60)传动连接,封口包边板(59)位于顶板的上方,封口包边板(59)升降及左右移动设置;
封口装置(57)与开袋装置(42)通过移料升降吸嘴(55)衔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夹套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
输送升降吸嘴(66)在供应输送带与给料通道(67)之间来回移动设置,
给料通道(67)包括有托料部件(72)、前限位部件(73)和后限位部件(74),推料头(71)配置在前限位部件(73)和后限位部件(74)之间,前限位部件(73)和后限位部件(74)横向走向设置,前限位部件(73)以及后限位部件(74)位于托料部件(72)上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文件夹套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
横向移动驱动装置位于托料部件(72)的下方,托料部件(72)处设有横向通道(75),推料头(71)配置在横向通道(75)处;
推料头(71)为升降推头;
给料通道(67)的上方还配有升降压料部件,升降压料部件顺着给料通道(67)走向的方向设置;
供料输送带(65)横向走向设置,输送升降吸嘴(66)与横移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或者,供料输送带(65)纵向走向设置,输送升降吸嘴(66)与纵移驱动装置(77)传动连接;
供料输送带(65)的前进方向上设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包括有定位挡板(92)。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文件夹套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
供料输送带(65)与给料通道(67)之间还设有卡纸装配工位(78);
供料输送带(65)与卡纸装配工位(78)、以及卡纸装配工位(78)与给料通道(67)之间均由输送升降吸嘴(66)衔接;
卡纸装配工位(78)配有卡纸装配装置,卡纸装配装置包括有供文件夹停放的停放平台(79)、卡纸库(80)、取纸升降吸嘴(81)、上折升降顶板(82)以及卡纸包边板(83),
卡纸库(80)位于停放平台(79)的上方,卡纸库(80)与停放平台(79)之间留有供输送升降吸嘴(66)使用的操作空间,卡纸库(80)具有下纸口,下纸口的周边设有托纸边缘的托缘部件(84),卡纸库(80)上还具有立板(85)围成的存纸空间;
取纸升降吸嘴(81)位于下纸口的下方,停放平台(79)上设有过口(86),取纸升降吸嘴(81)配置在过口(86)处,
上折升降顶板(82)以及卡纸包边板(83)配置在取纸升降吸嘴(81)的一侧,
卡纸包边板(83)升降及水平来回移动设置;
卡纸装配装置还包括有升降施压部件(90),升降施压部件(90)配置在停放平台(79)的上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022154.5U CN217260805U (zh) | 2021-12-04 | 2021-12-04 | 文件夹套袋包装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022154.5U CN217260805U (zh) | 2021-12-04 | 2021-12-04 | 文件夹套袋包装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260805U true CN217260805U (zh) | 2022-08-23 |
Family
ID=82881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022154.5U Active CN217260805U (zh) | 2021-12-04 | 2021-12-04 | 文件夹套袋包装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260805U (zh) |
-
2021
- 2021-12-04 CN CN202123022154.5U patent/CN21726080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803110B (zh) | 用于烟盒纸板垛的捆扎机及捆扎系统 | |
CN109178384B (zh) | 一种印制品打包机 | |
CN110963116A (zh) | 一种网络终端的自动包装线 | |
CN217260805U (zh) | 文件夹套袋包装机 | |
CN111216962B (zh) | 一种盒垛自动对齐捆扎生产线 | |
CN214356906U (zh) | 一种袜子腰包机 | |
CN112722406A (zh) | 文具宣纸分包机 | |
CN115465528B (zh) | 一种tray盘自动包装线及其tray盘装袋机构 | |
CN209064417U (zh) | 一种印制品打包机 | |
CN219339865U (zh) | 制袋包装机 | |
CN112849556A (zh) | 一种雪梨纸包装机设备 | |
CN217864895U (zh) | 一种全自动纸箱闭口装置 | |
CN217260804U (zh) | 文件夹套袋包装机的制袋机构 | |
CN212862058U (zh) | 一种烟盒纸板成品的自动包装装置 | |
CN216709781U (zh) | 文件夹套袋包装机的给料机构 | |
CN212501446U (zh) | 一种三面贴标签机 | |
CN211711172U (zh) | 一种网络终端的自动包装线 | |
CN214325472U (zh) | 半成品胶纸自动打包装置 | |
CN115231066A (zh) | 一种自动包装机 | |
CN210942614U (zh) | 一种自动包装机 | |
CN217575855U (zh) | 一种印制品打包机的贴胶纸机构 | |
JP2005008215A (ja) | 充填包装装置 | |
CN217863052U (zh) | 纸质在线上胶预开口袋制袋机 | |
CN217918566U (zh) | 一种结构新型紧凑的捆扎机 | |
CN217863066U (zh) | 纸质局部上胶预开口连卷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