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7225986U - 一种边模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边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25986U
CN217225986U CN202220351674.6U CN202220351674U CN217225986U CN 217225986 U CN217225986 U CN 217225986U CN 202220351674 U CN202220351674 U CN 202220351674U CN 217225986 U CN217225986 U CN 2172259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locking member
main body
lower mold
upper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5167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宏哲
高军
陈加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ipinju Construction Industrializ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ipinju Construction Industrializ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ipinju Construction Industrializ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ipinju Construction Industrializ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5167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259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259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2598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边模,涉及建筑施工领域。边模包括下模、上模及锁紧组件。上模用于沿其厚度方向层叠布置于下模的上方。锁紧组件包括第一锁紧件及第二锁紧件。第一锁紧件可转动地连接于上模,第一锁紧件相对上模转动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第二锁紧件固定于下模,第二锁紧件用于阻止位于第一位置的第一锁紧件沿厚度方向向背离下模的方向移动,以将上模与下模锁紧。第二锁紧件还用于允许位于第二位置的第一锁紧件沿厚度方向向背离下模的方向移动,以将上模与下模解锁。该边模的上模与下模通过锁紧组件可拆卸地连接,机械手可通过转动第二锁紧件实现将上模与下模锁紧或解锁,简单方便,成本低廉。

Description

一种边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边模。
背景技术
出筋叠合板生产时,需要将多个边模放置于模台面上,多个边模拼合形成的框架结构与模台面共同形成浇筑空间。现有边模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角钢焊接的边模,需要开设出筋孔。另一种边模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与下模通过磁盒连接,不用开出筋孔。但是,磁盒的成本较高,上模与下模采用磁盒连接提高了边模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边模,其旨在改善相关技术中边模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边模,所述边模包括下模、上模及锁紧组件;所述上模用于沿其厚度方向层叠布置于所述下模的上方;所述锁紧组件包括第一锁紧件及第二锁紧件,所述第一锁紧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上模,所述第一锁紧件相对所述上模转动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第二锁紧件固定于所述下模,所述第二锁紧件用于阻止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第一锁紧件沿所述厚度方向向背离所述下模的方向移动,以将上模与所述下模锁紧;所述第二锁紧件还用于允许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第一锁紧件沿所述厚度方向向背离所述下模的方向移动,以将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解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该边模的上模与下模通过锁紧组件可拆卸地连接,机械手可通过转动第二锁紧件以阻止位于第一位置的第一锁紧件沿厚度方向向背离下模的方向移动或允许位于第二位置的第一锁紧件沿厚度方向向背离下模的方向移动,以将上模与下模锁紧或解锁,简单方便,成本低廉。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锁紧件包括主体部及止挡部,所述主体部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上模;所述止挡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底端;所述第二锁紧件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下模之间形成容纳间隙,所述限位部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止挡部用于在所述第一锁紧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与所述通孔对齐以允许所述止挡部经所述通孔进入或退出所述容纳间隙,所述止挡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锁紧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与所述通孔错开并抵持于所述限位部的背离所述上模的一侧,以于阻止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第一锁紧件沿所述厚度方向向背离所述下模的方向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主体部可相对于上模转动,以带动止挡部相对于上模转动。当第一锁紧件相对于上模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止挡部与通孔对齐,使得止挡部能够经过通孔进入或退出容纳间隙。当止挡部位于容纳间隙内且第一锁紧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止挡部与通孔错开并抵持于限位部的背离上模的一侧,以限制第一锁紧件沿厚度方向向背离下模的方向移动,限制上模与下模分离。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主体部沿所述厚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上模,所述锁紧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作用于所述第一锁紧件及所述上模之间,所述弹性件用于在所述第一锁紧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驱动所述止挡部经所述通孔退出所述容纳间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主体部沿着厚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上模,便于在第一锁紧件处于第二位置时通过下压主体部使得止挡部进入到容纳间隙内,而不必整体移动上模。通过设置弹性件,弹性件可以在主体部沿厚度方向向朝向下模的方向移动时蓄积弹性力,该弹性力可以在第一锁紧件处于第一位置时驱动止挡部抵持于限位部,增大止挡部挤压于限位部的正压力,降低第一锁紧件误触而发生转动的可能。另外,该弹性力还可以在第一锁紧件处于第二位置时驱动主体部复位,也即驱动止挡部通过通孔退出容纳间隙。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固定于所述上模,所述导向套沿着所述厚度方向延伸,所述主体部穿设于所述导向套,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导向套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导向套,一方面可以为主体部沿着厚度方向的移动导向,避免主体部错位移动。另一方面,由于弹性件位于主体部与导向套之间,导向套与主体部可以共同对弹性部的弹性形变进行限制,防止弹性部在弹性形变时发生错位扭曲。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锁紧件包括夹持部,所述夹持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顶端,当所述第一锁紧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夹持部及所述止挡部分别位于所述上模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夹持部用于供机械手夹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夹持部,便于机械手夹持,便于机械手调节第一锁紧件的转动位置,以便于机械手将上模与下模锁紧或解锁。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部罩设于所述导向套,所述弹性件作用于所述上模和所述夹持部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夹持部罩设于导向套,当主体部沿着厚度方向相对于上模移动时,夹持部可以被上模止挡,以限制主体部沿着厚度方向相对于上模移动的距离。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部的外周包括两个相对的平面段和两个相对的弧面段,所述弧面段和所述平面段沿着所述夹持部的周向交替分布。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夹持部外周的弧面段较为光滑圆润,不易伤人。夹持部外周的平面段可供机械手夹持,以提升机械手夹持夹持部时的稳定性,便于机械手通过转动夹持部调节第一锁紧件的转动位置。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模的靠近所述下模的一侧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止挡部的容纳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容纳槽,便于在上模与下模分离时容纳止挡部,使得止挡部不凸出于上模,以便于安放上模。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止挡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主体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止挡部可拆卸地连接于主体部,一方面便于将主体部连接于上模,另一方面,当止挡部出现损坏时,可以通过更换止挡部进行维修。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边模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用于在所述第一锁紧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密封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密封件,便于安放钢筋网片,在上模与下模锁紧时,密封件密封上模与下模,防止浇筑时漏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边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模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A位置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B位置的放大图。
图标:10-边模;100-下模;110-下模主体;120-定位件;200-上模;210-上模主体;211-容纳槽;220-定位孔;230-夹取块;240-凸出部;300-锁紧组件;310-第一锁紧件;311-主体部;312-止挡部;313-夹持部;314-平面段;315-弧面段;320-第二锁紧件;321-通孔;330-弹性件;340-导向套;400-密封件;500-磁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配合参照图2和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边模10,边模10包括下模100、上模200及锁紧组件300。上模200用于沿其厚度方向层叠布置于下模100的上方。锁紧组件300包括第一锁紧件310及第二锁紧件320。第一锁紧件310可转动地连接于上模200,第一锁紧件310相对上模200转动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第二锁紧件320固定于下模100,第二锁紧件320用于阻止位于第一位置的第一锁紧件310沿厚度方向向背离下模100的方向移动,以将上模200与下模100锁紧。第二锁紧件320还用于允许位于第二位置的第一锁紧件310沿厚度方向向背离下模100的方向移动,以将上模200与下模100解锁。
该边模10的上模200与下模100通过锁紧组件300可拆卸地连接,机械手可通过转动第二锁紧件320以阻止位于第一位置的第一锁紧件310沿厚度方向向背离下模100的方向移动或允许位于第二位置的第一锁紧件310沿厚度方向向背离下模100的方向移动,以将上模200与下模100锁紧或解锁,简单方便,成本低廉。
请参照图2,下模100包括下模主体110及定位件120,定位件120连接于下模主体110的朝向上模200的一侧,定位件120用于定位上模200与下模100的相对位置。第二锁紧件320连接于下模主体110的朝向上模200的一侧,以便于第二锁紧件320与第一锁紧件310相配合,以将上模200与下模100锁紧或解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边模10包括密封件400,密封件400用于在第一锁紧件310处于第一位置时密封上模200与下模100。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件400连接于下模100。具体来说,密封件400连接于下模主体110。例如,密封件400可通过螺钉连接于下模主体110,也可以粘接于下模主体110。定位件120的一端连接于下模主体110,定位件120的另一端穿过密封件400凸出于下模主体110。通过设置密封件400,便于安放钢筋网片,在上模200与下模100锁紧时,密封件400密封上模200与下模100,防止浇筑时漏浆。
可选地,密封件400沿着下模100的长度方向布置于下模100。这样,密封件400可适用于制造不同出筋间距的出筋叠合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件400为橡胶条,橡胶条不但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也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能和耐用性能,可以缓冲上模200叠放于下模100时的冲击力,寿命较长。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密封件400连接于上模200,在上模200与下模100锁紧时,密封件400同样可以密封上模200与下模100。
在一些实施例中,边模10还包括磁盒500,磁盒500连接于下模100,具体来说是连接于下模主体110上。通过设置磁盒500,当机械手将下模100放置在模台面时,可通过磁盒500吸附于模台面,以将下模100定位于模台面。
请参照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模200包括上模主体210及夹取块230,夹取块230连接于上模主体210的远离下模100的一侧,夹取块230用于供机械手夹取,以便于机械手移送上模200。上模主体210上开设有定位孔220,定位孔220用于与定位件120配合,以定位上模200与下模100的相对位置。上模主体210的一侧形成浇筑面,浇筑面上凸设有多个凸出部240。通过在浇筑面上凸设多个凸出部240,使得出筋叠合板的侧面在浇筑时形成毛面,解决出筋叠合板侧面拉毛的问题。第一锁紧件310连接于上模主体210,第一锁紧件310可与第二锁紧件320相配合,以将上模200与下模100锁紧或解锁。
请参照图1~图6,第一锁紧件310包括主体部311及止挡部312,主体部311可转动地连接于上模200,止挡部312连接于主体部311的底端。第二锁紧件320包括限位部,限位部与下模100之间形成容纳间隙。限位部上开设有通孔321。止挡部312用于在第一锁紧件310处于第二位置时与通孔321对齐以允许止挡部312经通孔321进入或退出容纳间隙。止挡部312还用于在第一锁紧件310处于第一位置时与通孔321错开并抵持于限位部的背离上模200的一侧,以于阻止位于第一位置的第一锁紧件310沿厚度方向向背离下模100的方向移动。
主体部311可相对于上模200转动,以带动止挡部312相对于上模200转动。当第一锁紧件310相对于上模200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止挡部312与通孔321对齐,使得止挡部312能够经过通孔321进入或退出容纳间隙。当止挡部312位于容纳间隙内且第一锁紧件310处于第一位置时,止挡部312与通孔321错开并抵持于限位部的背离上模200的一侧,以限制第一锁紧件310沿厚度方向向背离下模100的方向移动,限制上模200与下模100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311呈杆状,主体部311穿设于上模200,以实现主体部311与上模200的可转动连接。止挡部312连接于主体部311的靠近下模100的一端。限位部呈板状,限位部上开设有通孔321。可选地,通孔321为长形孔,止挡部312的形状与通孔321的形状相适应。这样,当第一锁紧件310相对于上模200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止挡部312与通孔321对齐,使得止挡部312能够经过通孔321进入或退出容纳间隙。而当第一锁紧件310相对于上模200转动至第一位置时,止挡部312与通孔321错开,使得止挡部312止挡于限位部,止挡部312无法脱离容纳间隙,上模200与下模100无法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311沿厚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上模200。锁紧组件300还包括弹性件330,弹性件330作用于第一锁紧件310及上模200之间。弹性件330用于在第一锁紧件310处于第二位置时驱动止挡部312经通孔321退出容纳间隙。通过将主体部311沿着厚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上模200,便于在第一锁紧件310处于第二位置时通过下压主体部311使得止挡部312进入到容纳间隙内,而不必整体移动上模200。通过设置弹性件330,弹性件330可以在主体部311沿厚度方向向朝向下模100的方向移动时蓄积弹性力,该弹性力可以在第一锁紧件310处于第一位置时驱动止挡部312抵持于限位部,增大止挡部312挤压于限位部的正压力,降低第一锁紧件310误触而发生转动的可能。另外,该弹性力还可以在第一锁紧件310处于第二位置时驱动主体部311复位,也即驱动止挡部312通过通孔321退出容纳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330为弹簧。弹簧套设于主体部311且作用于第一锁紧件310及上模200之间。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330为橡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模200的靠近下模100的一侧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止挡部312的容纳槽211。弹性件330用于在第一锁紧件310处于第二位置时驱动止挡部312经通孔321退出容纳间隙并卡入容纳槽211。通过设置容纳槽211,便于在上模200与下模100分离时容纳止挡部312,使得止挡部312不凸出于上模200,以便于安放上模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锁紧组件300包括导向套340,导向套340固定于上模200。导向套340沿着厚度方向延伸。主体部311穿设于导向套340,弹性件330位于主体部311与导向套340之间。
导向套340为筒状结构。导向套340的一端连接于上模200。导向套340的另一端沿着厚度方向向背离下模100的方向延伸。主体部311穿设于上模200后伸入导向套340内,并从导向套340的另一端伸出。弹性件330套设于主体部311,且部分容纳于导向套340内。
通过设置导向套340,一方面可以为主体部311沿着厚度方向的移动导向,避免主体部311错位移动。另一方面,由于弹性件330位于主体部311与导向套340之间,导向套340与主体部311可以共同对弹性部的弹性形变进行限制,防止弹性部在弹性形变时发生错位扭曲。
在一些实施例中,锁紧件包括夹持部313,夹持部313连接于主体部311的顶端。当第一锁紧件310处于第一位置时,夹持部313及止挡部312分别位于上模200在厚度方向上的两侧,夹持部313用于供机械手夹持。通过设置夹持部313,便于机械手夹持,便于机械手调节第一锁紧件310的转动位置,以便于机械手将上模200与下模100锁紧或解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部313罩设于导向套340,弹性件330作用于上模200和夹持部313之间。通过将夹持部313罩设于导向套340,当主体部311沿着厚度方向相对于上模200移动时,夹持部313可以被上模200止挡,以限制主体部311沿着厚度方向相对于上模200移动的距离。
可选地,夹持部313包括板体和围体,板体连接于主体部311的顶端,围体围设于板体的边缘。板体的外径大于导向套340的外径。围体沿着厚度方向向着朝向下模100的方向延伸,以将导向套340罩设于夹持部313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部313的外周包括两个相对的平面段314和两个相对的弧面段315,弧面段315和平面段314沿着夹持部313的周向交替分布。夹持部313外周的弧面段315较为光滑圆润,不易伤人。夹持部313外周的平面段314可供机械手夹持,以提升机械手夹持夹持部313时的稳定性,便于机械手通过转动夹持部313调节第一锁紧件310的转动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止挡部312可拆卸地连接于主体部311。通过将止挡部312可拆卸地连接于主体部311,一方面便于将主体部311连接于上模200,另一方面,当止挡部312出现损坏时,可以通过更换止挡部312进行维修。
在一些实施例中,止挡部312通过螺钉螺纹连接于主体部31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止挡部312卡接于主体部311。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增加上模200与下模100连接的稳定性,边模10包括多个锁紧组件300,多个锁紧组件300的第一锁紧件310沿着上模200的长度方向排布,多个锁紧组件300的第二锁紧件320沿着下模100的长度方向排布。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边模10是这样使用的:
首先通过机械手抓取下模100摆放在模台面上,按压磁盒500以将下模100固定在模台面上。之后机械手抓取上模200,通过定位销及定位孔220将上模200与下模100对正定位,防止偏移。机械手抓取夹持部313并驱动其沿厚度方向向下模100所在的方向移动,使得夹持部313压着弹性件330及主体部311一同移动。之后,机械手转动夹持部313,通过主体部311传动,带动止挡部312旋转,以将第一锁紧件310从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最后,机械手松开夹持部313即可完成上模200与下模100的锁紧。
解锁时,机械手抓取夹持部313并驱动其沿厚度方向向下模100所在的方向移动,使得夹持部313压着弹性件330及主体部311一同移动。之后,机械手转动夹持部313,通过主体部311传动,带动止挡部312旋转,以将第一锁紧件310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最后,机械手松开夹持部313即可完成上模200与下模100的解锁。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边模,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模;
上模,用于沿其厚度方向层叠布置于所述下模的上方;
锁紧组件,包括:
第一锁紧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上模,所述第一锁紧件相对所述上模转动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第二锁紧件,固定于所述下模,所述第二锁紧件用于阻止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第一锁紧件沿所述厚度方向向背离所述下模的方向移动,以将上模与所述下模锁紧;所述第二锁紧件还用于允许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第一锁紧件沿所述厚度方向向背离所述下模的方向移动,以将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件包括:
主体部,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上模;
止挡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底端;
所述第二锁紧件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下模之间形成容纳间隙,所述限位部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止挡部用于在所述第一锁紧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与所述通孔对齐以允许所述止挡部经所述通孔进入或退出所述容纳间隙,所述止挡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锁紧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与所述通孔错开并抵持于所述限位部的背离所述上模的一侧,以于阻止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第一锁紧件沿所述厚度方向向背离所述下模的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沿所述厚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上模,所述锁紧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作用于所述第一锁紧件及所述上模之间,所述弹性件用于在所述第一锁紧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驱动所述止挡部经所述通孔退出所述容纳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固定于所述上模,所述导向套沿着所述厚度方向延伸,所述主体部穿设于所述导向套,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导向套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包括夹持部,所述夹持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顶端,当所述第一锁紧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夹持部及所述止挡部分别位于所述上模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夹持部用于供机械手夹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罩设于所述导向套,所述弹性件作用于所述上模和所述夹持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的外周包括两个相对的平面段和两个相对的弧面段,所述弧面段和所述平面段沿着所述夹持部的周向交替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的靠近所述下模的一侧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止挡部的容纳槽。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主体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模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用于在所述第一锁紧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密封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
CN202220351674.6U 2022-02-21 2022-02-21 一种边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2259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51674.6U CN217225986U (zh) 2022-02-21 2022-02-21 一种边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51674.6U CN217225986U (zh) 2022-02-21 2022-02-21 一种边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25986U true CN217225986U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35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5167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225986U (zh) 2022-02-21 2022-02-21 一种边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259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63370B1 (en)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CN217225986U (zh) 一种边模
CN201143767Y (zh) 拉伸薄膜生产线的链铗
CN115789368A (zh) 一种双面法兰管道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CN210318627U (zh) 一种常闭式气动隔膜阀
CN204647566U (zh) 一种同轴电缆的漏缆夹具
WO2023202379A1 (zh) 密封装置和机械设备
CN115334805A (zh) 一种智能终端壳体组装结构及组装方法
CN222334527U (zh) 一种新型蝶阀结构
CN214989516U (zh) 一种电梯导轨固定专用螺栓定位压导板
CN212562847U (zh) 锁具以及具有该锁具的自动泄压开关柜
US2963068A (en) Die for bellows or corrugating machine
CN108756563B (zh) 一种推拉旋转复合门的门约束装置及复合门
CN210888641U (zh) 一种高密封性的门
CN105545183B (zh) 一种双插式防盗门
CN210127639U (zh) 一种建筑模板缝隙密封件
TWI540277B (zh) 連桿閘板閥
CN210976951U (zh) 一种内外离合可换向的锁体
CN218708016U (zh) 一种柔性材料滑槽快速夹紧装置
CN222919977U (zh) 一种自锁拆卸阻尼器机构
CN211573234U (zh) 设备用检查门
CN201125009Y (zh) 商场防盗用保护盒
CN105666659A (zh) 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菱镁砖的模具
CN210819230U (zh) 夹紧装置
CN218401798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弧形钢化玻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