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23278U - 用于圆筒形钢件套加热扩孔后的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圆筒形钢件套加热扩孔后的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223278U CN217223278U CN202220959440.XU CN202220959440U CN217223278U CN 217223278 U CN217223278 U CN 217223278U CN 202220959440 U CN202220959440 U CN 202220959440U CN 217223278 U CN217223278 U CN 21722327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oling
- conveying belt
- material receiving
- cylindrical steel
- transmission ba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转向用的套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圆筒形钢件套加热扩孔后的冷却装置,包括接料传输带、进料组件、冷却传输带、出料组件和冷却箱,进料组件安装在接料传输带的高处下料端,进料组件由进料气缸和过渡板组成,进料气缸安装在过渡板的其中一端头,冷却传输带的上料端正对于过渡板的另一端头,冷却传输带呈一个环形状,在冷却箱上设有传输带进口和传输带出口,出料组件紧邻于传输带出口安装在冷却箱之外;以上设计将零件自动传输进冷却传输带上,冷却传输带带着零件在冷却箱内进行水雾和风冷降温,与传统水冷相比,其用水量大大减少,而且由于雾化水冷却,十分有效的防止零件缝隙处的有害积水的产生,有效组织零件使用中生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转向用的套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圆筒形钢件套加热扩孔后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一种轮胎转向用的圆筒形钢件套,加工时先切割成如图1左侧所示状的圆柱状,切割后需要将其扩展成鼓状,扩展之前先通过加热降低钢件套的硬度,在通过机器将其扩展成如图1右侧所示的鼓状,加热至600℃过后,在外力作用下让圆筒形钢件套变形,变形后需要冷却,圆筒形钢件套是40Cr钢——合金结构钢材料,冷却过程需要缓冷,不能放任其自然冷却,不然容易造成零件开裂或变形。
现在的冷却方式有水冷和风冷,水冷时需要大量的水,这样造成水资源浪费,还产生很多无法直接排放的废水,造成环境污染,工厂又需要建设废水处理区,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水冷却往往使零件缝隙中存在积水,这样留在缝隙中的积水极易造成零件生锈,即使在涂覆防锈图层以后,也会从内部生锈,从而影响零件的正常使用和使用寿命。
而风冷虽然避免了水冷却存在的浪费水资源、影响环境、易造成构件生锈等缺陷,但又存在冷却效率低下的缺陷,基本冷却时间是水冷时间的数倍。
所以怎么冷却扩孔后的圆筒形钢件套,是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圆筒形钢件套加热扩孔后的冷却装置,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节约水资源,保护了环境,避免零件冷却中裂缝,以及避免了零件冷却过后生锈的问题,确保了零件的使用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圆筒形钢件套加热扩孔后的冷却装置,包括扩孔机,以及接料传输带、进料组件、冷却传输带、出料组件和冷却箱,接料传输带呈倾斜状,接料传输带的低处上料端挨着扩孔机,进料组件垂直于接料传输带的传输方向,安装在接料传输带的高处下料端,
进料组件由进料气缸和过渡板组成,过渡板垂直于接料传输带的传输方向,其高度低于接料传输带的高处下料端,进料气缸安装在过渡板的其中一端头,冷却传输带的上料端正对于过渡板的另一端头,
冷却传输带呈一个环形状,在冷却箱上设有传输带进口和传输带出口,冷却传输带从传输带进口穿进,从传输带出口穿出,所述出料组件紧邻于传输带出口安装在冷却箱之外;
在冷却箱顶部设有若干喷嘴,喷嘴通过水管连接至水箱内的水泵上,在冷却箱的底部或者侧壁上设有冷风机。
进一步限定,所述过渡板至少二分之一宽度的位置处于接料传输带高处下料端的正下方,并且在过渡板宽度方向的边侧设有挡板。
进一步限定,过渡板越接近冷却传输带,其宽度就逐渐减小,但最小处的宽度要大于圆筒形钢件套的最大外径,或者大于圆筒形钢件套的高度。
进一步限定,冷却传输带的进料端处于过渡板下料端的正下方,在冷却传输带上等间距安装有零件架,圆筒形钢件套安置在零件架上。
进一步限定,所述零件架由底板和C形挡板组成,底板固定在冷却传输带的上平面,C形挡板的开口端朝向环形状冷却传输带的环形圈外侧,并且C形挡板开口端对侧的立面还设有出料口。
进一步限定,所述出料组件由出料气缸和出料板组成,出料气缸固定在环形状冷却传输带的环形圈内侧,出料气缸的缸轴正对于出料口,出料板固定在出料气缸的前端,出料口的口径大小大于出料板的宽度,但小于圆筒形钢件套的最大外径尺寸。
进一步限定,C形挡板开口端对侧的立面,其高度超过过渡板的上平面。
进一步限定,在冷却箱的底部设有蓄水箱,蓄水箱内外接排水管。
进一步限定,在接料传输带的上平面设有至少一片刮片,在接料传输带的上料端下方设有接料箱,接料箱的宽度等于刮片的宽度,刮片每经过接料箱内就带走接料箱内的圆筒形钢件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以上设计将零件自动传输进循环运作的冷却传输带上,冷却传输带带着零件在冷却箱内进行水雾和风冷降温,与传统水冷相比,其用水量大大减少,而且由于雾化水冷却,可以十分有效的防止零件缝隙处的有害积水的产生,有效组织零件使用中生锈。
接料传输带和进料组件的设计,一方面是方便操作者从扩孔机上加持下零件后,随意快速的将零件扔在接料传输带上,无需浪费多余的时间,进料组件的设计是为了让零件整齐的摆放在冷却传输带上,避免堆叠,影响后续的冷却,所以需要将其摆正在冷却传输带上,让每个零件都接受水雾的冷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视图;
图2为进料组件、冷却传输带、出料组件和冷却箱安装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进料组件、冷却传输带、零件架之间安装结构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扩孔之前需要上料管、固态感应加热设备配合加热圆筒形钢件套,具体的,圆筒形钢件套依次排列在上料管内,固态感应加热设备的加热盘管环绕在上料管外壁上,加热圆筒形钢件套至大约 600℃后,输送出去,工人将其夹持放在待扩孔加工位,完成扩孔工作。一分钟之内可完成3-4个零件的扩孔制作,完成扩孔过后将其送入冷却装置中进行水雾冷却。
如图1—图3所示的用于圆筒形钢件套加热扩孔后的冷却装置,包括扩孔机,以及接料传输带1、进料组件2、冷却传输带3、出料组件4和冷却箱5,接料传输带1呈倾斜状,接料传输带1的低处上料端挨着扩孔机,进料组件2垂直于接料传输带1的传输方向,安装在接料传输带1的高处下料端。在接料传输带1上平面的垂直方向设有至少一片刮片1-1,在接料传输带1的上料端下方设有接料箱1-2,接料箱1-2的宽度等于刮片1-1的宽度,刮片1-1每经过接料箱1-2内就带走接料箱1-2内的圆筒形钢件套。零件被扔在接料传输带1上难免有遗漏的零件,接料箱1-2就接住遗漏的零件,每片刮片1-1经过接料箱就将零件带起,由接料传输带1上传至进料组件2上。
进料组件2由进料气缸2-1和过渡板2-2组成,过渡板2-2垂直于接料传输带1的传输方向,其高度低于接料传输带1的高处下料端,进料气缸2-1安装在过渡板2-2的其中一端头,冷却传输带3的上料端正对于过渡板2-2的另一端头,所述过渡板2-2至少二分之一宽度的位置处于接料传输带1高处下料端的正下方,并且在过渡板2-2宽度方向的边侧设有挡板2-3。过渡板2-2越接近冷却传输带3,其宽度就逐渐减小,但最小处的宽度要大于圆筒形钢件套的最大外径,或者大于圆筒形钢件套的高度。接料传输带1上的零件自由落体在过渡板2-2上,过渡板2-2要接住零件,并且要确保零件不会掉落至外面,由挡板2-3挡住,然后进料气缸2-1推出,将零件推出过渡板2-2,落在冷却传输带3上。
冷却传输带3的进料端处于过渡板2-2下料端的正下方,在冷却传输带3上等间距安装有零件架6,圆筒形钢件套安置在零件架6上。零件架6由底板6-1和C形挡板6-2组成,底板6-1固定在冷却传输带3的上平面,C形挡板6-2的开口端朝向环形状冷却传输带3的环形圈外侧,并且C形挡板6-2开口端对侧的立面还设有出料口6-3。C形挡板6-2开口端对侧的立面,其高度超过过渡板2-2的上平面。进料气缸2-1推出零件至C形挡板6-2上,C形挡板6-2较高的里面挡住零件,使得零件落在该位置,不会飞出去。
冷却传输带3是由伺服气缸驱动,每次移动的距离严格控制,每移动一个距离,就保证零件架6刚好处于过渡板2-2正下方,并且移动的间隔时间要与进料气缸2-1的伸出时间对齐,确保进料气缸2-1每次伸出时能将一个零件推送至C形挡板6-2上,C形挡板6-2的侧壁上最好设置多个网状孔,确保内部的通风形,也避免长久接受水雾而造成水珠凝结。基本上扩孔机完成一个零件需要6到10秒,工人将其夹出扔在接料传输带1上,距离下一个零件有间隔时间,这样接料传输带1每次上传的零件就基本只有一个落在过渡板2-2上,不会造成过渡板2-2上堆积零件,也不会造成后续秩序的凌乱。
冷却传输带3呈一个环形状,在冷却箱5上设有传输带进口5-1和传输带出口5-2,冷却传输带3从传输带进口5-1穿进,从传输带出口5-2穿出,所述出料组件4紧邻于传输带出口5-2安装在冷却箱5之外;所述出料组件4由出料气缸和出料板组成,出料气缸固定在环形状冷却传输带3的环形圈内侧,出料气缸的缸轴正对于出料口6-3,出料板固定在出料气缸的前端,出料口6-3的口径大小大于出料板的宽度,但小于圆筒形钢件套的最大外径尺寸。出料气缸每次推出,使得出料板穿过出料口6-3,将零件从C形挡板6-2的开口侧推出,落在下方的储存盒中。
在冷却箱5顶部设有若干喷嘴5-3,喷嘴5-3通过水管连接至水箱5-4内的水泵上,在冷却箱5的底部或者侧壁上设有冷风机5-5。喷嘴5-3正对于下方的零件,在高压喷嘴5-3的压力下,将水雾化,并且将水雾以3ml/s~7 ml/s的流量输出,结合下方的冷风机,改变冷却箱5内的气流,随着冷却传输带3在冷却箱5内的缓慢转动,基本将圆筒形钢件套从600℃冷却至40℃左右,大概需要38秒的时间,合理控制冷却传输带3的传输时间,让每个圆筒形钢件套从进入冷却箱3到出去,所呆的时间在40s 至60之间,循环往复,完成每个零件的快速降温。
在冷却箱5的底部设有蓄水箱,蓄水箱内外接排水管。水雾的水凝结成液体后,储存在蓄水箱内,可通过水管排除,定期排放。
整个冷却装置的运行过程是,零件被扔在接料传输带1上,接料传输带1传送至高处的下料端,过渡板2-2接住零件,由进料气缸2-3将零件推至C形挡板6-2上,随着冷却传输带3的环形运动,零件进入冷却箱5中,冷却箱5内持续喷出水雾和吹风,改变气流,来达到快速冷却零件的目的,整个过程配合井然有序,就算偶尔有遗漏至接料箱1-2内的零件,导致C形挡板6-2的空位,也不影响整体装置的运行。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圆筒形钢件套加热扩孔后的冷却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用于圆筒形钢件套加热扩孔后的冷却装置,包括扩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料传输带、进料组件、冷却传输带、出料组件和冷却箱,接料传输带呈倾斜状,接料传输带的低处上料端挨着扩孔机,进料组件垂直于接料传输带的传输方向,安装在接料传输带的高处下料端,
进料组件由进料气缸和过渡板组成,过渡板垂直于接料传输带的传输方向,其高度低于接料传输带的高处下料端,进料气缸安装在过渡板的其中一端头,冷却传输带的上料端正对于过渡板的另一端头,
冷却传输带呈一个环形状,在冷却箱上设有传输带进口和传输带出口,冷却传输带从传输带进口穿进,从传输带出口穿出,所述出料组件紧邻于传输带出口安装在冷却箱之外;
在冷却箱顶部设有若干喷嘴,喷嘴通过水管连接至水箱内的水泵上,在冷却箱的底部或者侧壁上设有冷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圆筒形钢件套加热扩孔后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板至少二分之一宽度的位置处于接料传输带高处下料端的正下方,并且在过渡板宽度方向的边侧设有挡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圆筒形钢件套加热扩孔后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渡板越接近冷却传输带,其宽度就逐渐减小,但最小处的宽度要大于圆筒形钢件套的最大外径,或者大于圆筒形钢件套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圆筒形钢件套加热扩孔后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传输带的进料端处于过渡板下料端的正下方, 在冷却传输带上等间距安装有零件架,圆筒形钢件套安置在零件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圆筒形钢件套加热扩孔后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零件架由底板和C形挡板组成,底板固定在冷却传输带的上平面,C形挡板的开口端朝向环形状冷却传输带的环形圈外侧,并且C形挡板开口端对侧的立面还设有出料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圆筒形钢件套加热扩孔后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组件由出料气缸和出料板组成,出料气缸固定在环形状冷却传输带的环形圈内侧,出料气缸的缸轴正对于出料口,出料板固定在出料气缸的前端,出料口的口径大小大于出料板的宽度,但小于圆筒形钢件套的最大外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圆筒形钢件套加热扩孔后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C形挡板开口端对侧的立面,其高度超过过渡板的上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圆筒形钢件套加热扩孔后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冷却箱的底部设有蓄水箱,蓄水箱内外接排水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圆筒形钢件套加热扩孔后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接料传输带的上平面设有至少一片刮片,在接料传输带的上料端下方设有接料箱,接料箱的宽度等于刮片的宽度,刮片每经过接料箱内就带走接料箱内的圆筒形钢件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959440.XU CN217223278U (zh) | 2022-04-25 | 2022-04-25 | 用于圆筒形钢件套加热扩孔后的冷却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959440.XU CN217223278U (zh) | 2022-04-25 | 2022-04-25 | 用于圆筒形钢件套加热扩孔后的冷却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223278U true CN217223278U (zh) | 2022-08-19 |
Family
ID=82820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959440.XU Active CN217223278U (zh) | 2022-04-25 | 2022-04-25 | 用于圆筒形钢件套加热扩孔后的冷却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22327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372097A (zh) * | 2023-03-23 | 2023-07-04 | 江苏万恒铸业有限公司 | 一种精铸蝶阀体防变形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2022
- 2022-04-25 CN CN202220959440.XU patent/CN21722327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372097A (zh) * | 2023-03-23 | 2023-07-04 | 江苏万恒铸业有限公司 | 一种精铸蝶阀体防变形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16372097B (zh) * | 2023-03-23 | 2023-12-15 | 江苏万恒铸业有限公司 | 一种精铸蝶阀体防变形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0752479B1 (de) | Verfahren zum Zwischenabschrecken von von aus einem Lösungs-Glühofen kommenden Leichtmetall-Gussstücken | |
CN217223278U (zh) | 用于圆筒形钢件套加热扩孔后的冷却装置 | |
CN105945074B (zh) | 一种冷轧带钢无酸除鳞系统及除鳞方法 | |
EP1920853B1 (de) | Vorrichtung zum Behandeln von Werkstücken oder dergleichen | |
DE102010020619A1 (de)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Reinigen von metallischen oder nichtmetallischen Oberflächen unter Einsatz von Druckluft, einem kalten Strahlmittel, in Kombination mit einem festen Strahlmittel und/oder einem Strahlmittelgemisch | |
EP3530364A1 (de) | Hochdruckreinigungsvorrichtung für endlosmaterial | |
CN107617590A (zh) | 一种螺母清洗设备 | |
EP1964617B1 (de) | Anlage zum Beschichten von Werkstücken, insbesondere Lackieranlage | |
DE102009034730A1 (de) | Nebelkühlung | |
CN107999748B (zh) | 一种用于钨钢烧结垫板的清理系统 | |
CN208717381U (zh) | 自动去油的无缝钢管的加热设备 | |
CN110951961A (zh) | 一种轴承钢管冷却装置 | |
CN108908054B (zh) | 一种冷轧机除锈装置 | |
CN212988041U (zh) | 一种镀锌带钢冷却结构 | |
CN113044570B (zh) | 一种刹车盘加工生产线及其工艺流程 | |
CN215314282U (zh) | 一种轴类零件自动清洗机 | |
CN210115283U (zh) | 一种天然橡胶初加工笼式清洗机 | |
CN221248434U (zh) | 一种钢管内外壁抛丸一体机 | |
CN210801220U (zh) | 一种冷渣排渣机 | |
CN109013991B (zh) | 一种替代轴承表面磷皂化处理的环保加工工艺 | |
CN219880478U (zh) | 一种轴承甩干装置 | |
CN216938265U (zh) | 一种锻造加工冷却装置 | |
DE3323839A1 (de) | Verfahren zum kuehlen von heissen gussteilen sowie vorrichtung zur durchfuehrung des verfahrens | |
CN212008571U (zh) | 一种倒角孔复合刀生产用检测装置 | |
CN210816497U (zh) | 一种带钢清洗生产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