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50567U - 一种防返味复合型密封地漏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返味复合型密封地漏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150567U CN217150567U CN202220601701.0U CN202220601701U CN217150567U CN 217150567 U CN217150567 U CN 217150567U CN 202220601701 U CN202220601701 U CN 202220601701U CN 217150567 U CN217150567 U CN 21715056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floor drain
- water seal
- inner core
- sm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Sink And Installation For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返味复合型密封地漏,涉及地漏技术领域,包括预埋地漏主体,排水端,带过水孔水封承体,地漏水封内芯,带过水孔盖板,空心鹅卵石形浮球,所述带过水孔水封承体呈喇叭口状,位于所述预埋地漏主体中,所述地漏水封内芯位于带过水孔水封承体中,构成的水封水体呈上大下小的结构,所述空心鹅卵石形浮球为空心塑料球体,能放于所述带过水孔水封承体内,大于所述地漏水封内芯,在水封水体的浮力作用下,紧贴所述地漏水封内芯下端,形成自动气密装置;本实用新型水封承体呈上大下小的结构可以有效地解决管道负压产生的水封失效,以及空心鹅卵石形浮球密封装置可以解决因较长时间不使用导致由水分蒸发产生的反味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返味复合型密封地漏。
背景技术
地漏作为住宅建筑排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将室内废水通过排水管道排走的作用。排水管道一般具有一定的臭味,或者可以成为虫子的活动空间。一个好的密封地漏便成为隔绝臭味以及防止虫子通过排水系统进入室内的作用。
常用的地漏采用水封的密封原理较多,但普通的水封地漏容易由于管道负压或者是长期不使用导致水分蒸发,破坏了水封水体而失效。专利CN101748784B提出了一种自动密闭型深水封地漏,该地漏在深水封的同时增加了一组弹簧装置实现自动密封功能。专利CN113529908A提出了一种卫生间防反味水封地漏设计结构,实则是一种易清理毛发装置。
采用机械式密封装置的地漏,其机械密封装置容易因疲劳损坏而密封失效。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简单实用,既能防止反味又能防虫的双重复合型密封地漏。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并且有效针对返味和耐用性的防返味密封地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考虑水封式和机械式密封装置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返味复合型密封地漏,以同时解决防返味和防虫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返味复合型密封地漏,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地漏主体,排水端,带过水孔水封承体,地漏水封内芯,带过水孔盖板,空心鹅卵石形浮球;预埋地漏主体内部构成空腔,所述预埋地漏主体的侧壁设置有排水端,将室内污水排出,所述预埋地漏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带过水孔盖板,污水由此流入地漏,并过滤较大杂质,盖板形状匹配预埋地漏主体的顶部形状,所述地漏水封内芯,将污水引入所述带过水孔水封承体,形成水封水体,所述空心鹅卵石形浮球设置在带过水孔水封承体内部,在水封水体浮力作用下紧贴所述地漏水封内芯下端,形成自动气密装置。
可选地,所述预埋地漏主体的顶部与地漏水封内芯以及带过水孔水封承体采用搭接、卡接或者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可选地,预埋地漏主体可选地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形、圆锥形、锥台形等结构,预埋地漏主体侧壁排水端与排水系统相连接,排水端可选地设置为管道连接或者法兰连接,排水系统为下水管道或者其他排水系统。
可选地,所述地漏水封内芯为上部具有扩大部,下部具有缩小部的管状部件,所述扩大部用于引流从带过水孔盖板流通下来的污水,所述缩小部用于引流污水导入带过水孔水封承体中。
可选地,所述带过水孔水封承体呈上大下小的喇叭状,上部侧壁带过水孔,与所述地漏水封内芯组成水封装置,所形成的水封水体呈上大下小的类倒圆锥体状,所述带过水孔水封承体最下方为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结构,用于容纳所述空心鹅卵石形浮球。
可选地,所述空心鹅卵石形浮球质量轻,刚度好,在水封承体内的水体的浮力承托下,能很好的封住所述地漏水封内芯下端,防止水分蒸发,防止污水处理系统中气味的返味,与水封装置形成复合型密封地漏;当所述地漏水封内芯下水时,水的重量能较易压下所述空心鹅卵石形浮球,形成良好的排水通道。
可选地,所述带过水孔盖板可呈圆形或方形,一般采用不锈钢、聚合物材料制备而成,能快速让水通过,耐腐蚀寿命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水封水体呈上大下小的结构可以有效地解决管道负压产生的水封失效。
2、空心鹅卵石形浮球密封装置可以解决因较长时间不使用导致由水分蒸发产生的返味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返味复合型密封地漏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预埋地漏主体,2、排水端,3带过水孔水封承体,4地漏水封内芯,5带过水孔盖板,6空心鹅卵石形浮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
一种防返味复合型密封地漏,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地漏主体1,排水端2,带过水孔水封承体3,地漏水封内芯4,带过水孔盖板5,空心鹅卵石形浮球6;预埋地漏主体1内部构成空腔,所述预埋地漏主体1的侧壁设置有排水端2,将室内污水排出,所述预埋地漏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带过水孔盖板5,污水由此流入地漏,并过滤较大杂质,带过水孔盖板5形状匹配预埋地漏主体1的顶部形状,所述地漏水封内芯4,将污水引入所述带过水孔水封承体3,形成水封水体,所述空心鹅卵石形浮球6设置在带过水孔水封承体3内部,在水封水体浮力作用下紧贴所述地漏水封内芯下端,形成自动气密装置。
所述预埋地漏主体1的顶部与地漏水封内芯4以及带过水孔水封承体3采用卡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所述预埋地漏主体1为圆柱体结构,预埋地漏主体1侧壁排水端2与排水系统相连接,排水端2设置为管道连接,排水系统为下水管道。
所述地漏水封内芯4为上部具有扩大部,下部具有缩小部的管状部件,所述扩大部用于引流从带过水孔盖板流通下来的污水,所述缩小部用于引流污水导入带过水孔水封承体3中。
所述带过水孔水封承体3呈上大下小的喇叭状,上部侧壁带过水孔,与所述地漏水封内芯4组成水封装置,所形成的水封水体呈上大下小的类倒圆锥体状,所述带过水孔水封承体最下方为圆柱体结构,用于容纳所述空心鹅卵石形浮球6。
所述空心鹅卵石形浮球6质量轻,刚度好,在带过水孔水封承体3内的水体的浮力承托下,能很好的封住所述地漏水封内芯下端,防止水分蒸发,防止污水处理系统中气味的返味,与水封装置形成复合型密封地漏;当所述地漏水封内芯4下水时,水的重量能较易压下所述空心鹅卵石形浮球6,形成良好的排水通道。
所述带过水孔盖板5呈圆形采用不锈钢制备而成,能快速让水通过,耐腐蚀寿命长。
具体工作过程:当室内污水进入地漏时,流经带过水孔盖板5,并过滤掉较大杂质,污水经过地漏水封内芯4进入带过水孔水封承体3中,此时带过水孔水封承体3中水位上升,空心鹅卵石形浮球6在浮力作用下紧贴所述地漏水封内芯4下端,形成自动气密装置。此时地漏水封内芯4中水位上升,当地漏水封内芯4中水位超过带过水孔水封承体3时,空心鹅卵石形浮球6下沉,污水流入带过水孔水封承体3中,当带过水孔水封承体3中水位达到过水孔时,污水流入预埋地漏主体1中,且过水孔水封承体3与地漏水封内芯4中水体形成水封水体,预埋地漏主体1中水位上升至排水端2时,污水流出室内,进入排水系统。
当管道负压时,预埋地漏主体1中气体被吸出,使地漏空腔内气压低于外界气压,在气压作用下,空心鹅卵石形浮球6下沉,外界气体进入地漏中,地漏内气压回归正常,空心鹅卵石形浮球6上浮,形成自动气密装置,且水孔水封承体3与地漏水封内芯4中水体形成水封水体,排水管道内气体无法回流,可以有效防止气体返味,水封水体和空心鹅卵石形浮球6形成的自动气密装置可以预防管道内有虫子爬入室内。
当地漏装置长时间不使用时,所述空心鹅卵石形浮球6在水封水体的浮力承托下,能很好的封住所述地漏水封内芯4下端,防止水分蒸发,与水封装置形成复合型密封地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防返味复合型密封地漏,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地漏主体(1),排水端(2),带过水孔水封承体(3),地漏水封内芯(4),带过水孔盖板(5),空心鹅卵石形浮球(6),所述预埋地漏主体(1)构成防返味复合型密封地漏的主体结构,排水端(2)用于排出污水,带过水孔水封承体(3)用于容纳地漏水封内芯(4)且和地漏水封内芯(4)之间形成水封,带过水孔盖板(5)用于过滤污水,空心鹅卵石形浮球(6)用于密封地漏水封内芯(4)形成防返味结构,带过水孔盖板(5),设置在预埋地漏主体(1)顶部,排水端(2)设置在预埋地漏主体(1)侧壁,带过水孔水封承体(3)设置在预埋地漏主体(1)内部,地漏水封内芯(4)布置在带过水孔水封承体(3)内部,空心鹅卵石形浮球(6)设置于带过水孔水封承体(3)下部空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返味复合型密封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地漏主体(1)结构形成空腔,并在预埋地漏主体(1)的一侧设置所述排水端(2),所述排水端与下水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返味复合型密封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过水孔水封承体(3),呈上大下小的喇叭状,侧壁带过水孔,与所述地漏水封内芯(4)组成水封装置,所形成的水封水体呈上大下小的类倒圆锥体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返味复合型密封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水封内芯(4)固定在所述带过水孔水封承体(3)内,上下两端均开孔可让水通过,且上端开孔大于下端开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返味复合型密封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鹅卵石形浮球(6)为空心塑料球体,能放于所述带过水孔水封承体(3)内,大于所述地漏水封内芯(4)下端开孔,在水封水体内液体的浮力作用下,紧贴所述地漏水封内芯(4)下端开孔,形成自动气密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返味复合型密封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过水孔盖板(5)可呈圆形或方形,能快速让水通过。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返味复合型密封地漏,其特征在于预埋地漏主体(1),带过水孔水封承体(3)、地漏水封内芯(4),带过水孔盖板(5)采用搭接、卡接或者螺纹任一种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返味复合型密封地漏,其特征在于预埋地漏主体(1)为正方体、长方体或圆柱形任一形状,预埋地漏主体(1)侧壁排水端(2)与排水系统相连接,排水端(2)设置为管道连接或者法兰连接,排水系统为下水管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601701.0U CN217150567U (zh) | 2022-03-19 | 2022-03-19 | 一种防返味复合型密封地漏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601701.0U CN217150567U (zh) | 2022-03-19 | 2022-03-19 | 一种防返味复合型密封地漏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150567U true CN217150567U (zh) | 2022-08-09 |
Family
ID=82695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601701.0U Active CN217150567U (zh) | 2022-03-19 | 2022-03-19 | 一种防返味复合型密封地漏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150567U (zh) |
-
2022
- 2022-03-19 CN CN202220601701.0U patent/CN21715056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577499U (zh) | 防臭地漏 | |
WO2017032171A1 (zh) | 一种虹吸式深水封防臭地漏 | |
KR20170022309A (ko) | 부력에 의해 개폐되는 배수트랩 | |
FI64427C (fi) | Lattiakaivo tai muu kuppimainen vesilukko. | |
CN217150567U (zh) | 一种防返味复合型密封地漏 | |
CN208792475U (zh) | 一种地漏 | |
SE1551364A1 (en) | Valve device | |
CN107905339B (zh) | 防气塞地漏及其工作方法 | |
CN201273003Y (zh) | 防臭地漏 | |
JP4252553B2 (ja) | 建造物内の排水設備 | |
CN202248229U (zh) | 一种下水道防倒灌、防异味的水漏 | |
JPH06306908A (ja) | 排水トラップ | |
JPH0853910A (ja) | 床排水用のトラップ | |
JP3681688B2 (ja) | 排水配管の継手装置 | |
CN201043288Y (zh) | 防臭防虫防返水地漏 | |
KR200187244Y1 (ko) | 악취 방지용 배수트랩 | |
CN211973784U (zh) | 一种防水封干涸的水封防臭地漏芯 | |
CN206591608U (zh) | 自然盖地漏 | |
JP2001262655A (ja) | 排水用通気装置 | |
JP6805423B2 (ja) | 排水装置 | |
KR200273523Y1 (ko) | 건축물에서 부력을 이용한 유해가스 역류방지용 배수트랩 | |
CN2168141Y (zh) | 排水横管气、水单向阀 | |
CN209975679U (zh) | 一种防臭防反水地漏 | |
CN207794255U (zh) | 一种水封地漏 | |
CN109868887B (zh) | 一种水封地漏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