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7149066U - 一种焦炉炉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焦炉炉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49066U
CN217149066U CN202220194894.2U CN202220194894U CN217149066U CN 217149066 U CN217149066 U CN 217149066U CN 202220194894 U CN202220194894 U CN 202220194894U CN 217149066 U CN217149066 U CN 2171490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head
brick
air
furn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9489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项诚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steel Equipment and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steel Equipment and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steel Equipment and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steel Equipment and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9489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490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490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490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 Y02P20/129Energy recovery, e.g. by cogeneration, H2recovery or pressure recovery turbines

Landscapes

  • Coke Industr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焦炉炉头,包括炉头立火道,还包括炉头砖煤气道和炉头砖空气道,炉头砖煤气道的进口端与富煤气主管连通,炉头砖煤气道的出口端与炉头立火道连通,富煤气主管通过炉头砖煤气道向炉头立火道输送具有压力的富煤气;炉头砖空气道的进口端与空气主管连通,炉头砖空气道的出口端与炉头立火道连通。本实用新型突破了浮力差较小的局限,通过炉头砖煤气道向炉头立火道内补充具有一定压力的富煤气,通过炉头砖空气道向炉头立火道内补充具有一定压力的空气,如此,便能够确保炉头立火道内具有充足的燃料气体,那么就能够确保炉头立火道内具有较高的温度,从而避免炉头区域出现生焦。

Description

一种焦炉炉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炉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焦炉炉头。
背景技术
为使焦炉达到稳定、高产、优质、低耗的目的,要求各炭化室的焦饼在规定时间(结焦时间)内沿着长向和高向均匀成熟。炉头位于焦炉的侧面,炉头立火道与大气进行热辐射,从而造成炉头立火道内温度降低,从而使炉头立火道内的浮力差变小。
其次,受摘门、推焦等操作的影响焦炉炉头区域温度低且温度波动大,因此会造成炉头立火道内的温度减低,从而使炉头立火道内的浮力差变小。
另外,炉头侧部表面密封不严,外部冷空气会进入到焦炉内,从而不仅会降低炉头立火道的温度,而且还会降低炉头立火道的浮力差变小。
如果炉头立火道内的浮力差变小,那么就会导致炉头立火道供气不足、燃烧不充分,从而导致炉头区域出现炉头生焦。推焦时产生大量烟尘,甚至导致推焦困难,同时还会使炉墙裂缝、剥蚀、变形、加速炉体损坏。
因此,如何确保炉头立火道的进气量,提高炉头立火道内的温度,从而避免炉头区域出现生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确保炉头立火道的进气量,提高炉头立火道内的温度,从而避免炉头区域出现生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焦炉炉头,包括炉头立火道,还包括炉头砖煤气道和炉头砖空气道,所述炉头砖煤气道的进口端与富煤气主管连通,所述炉头砖煤气道的出口端与炉头立火道连通,所述富煤气主管通过所述炉头砖煤气道向所述炉头立火道输送具有压力的富煤气;
所述炉头砖空气道的进口端与空气主管连通,所述炉头砖空气道的出口端与所述炉头立火道连通,所述空气主管通过所述炉头砖空气道向所述炉头立火道输送具有压力的空气。
优选地,所述炉头立火道的底部设置有贫煤气进口和空气进口。
优选地,所述焦炉为富煤气单热式焦炉,或为复热式焦炉,或为贫煤气单热式焦炉。
优选地,所述焦炉为复热式焦炉,所述富煤气主管上设置有富煤气支管,所述富煤气支管能够与所述炉头砖煤气道连通。
优选地,所述炉头立火道的底部设置有废气循环孔,所述废气循环孔用于连通所述炉头立火道和与所述炉头立火道相邻的立火道。
优选地,所述炉头砖煤气道伸入所述炉头立火道内部,所述炉头砖煤气道的煤气灯头砖与炉体中部的砖煤气道的煤气灯头砖等高。
优选地,所述贫煤气进口和所述空气进口相对设置,所述炉头砖煤气道与所述炉头砖空气道相对设置,且所述贫煤气进口与所述炉头砖煤气道分布在所述炉头立火道的不同侧。
优选地,所述贫煤气进口和所述空气进口的开口大小不可调。
优选地,所述炉头立火道为最靠近炉头的一个立火道。
优选地,还包括富煤气调节装置和空气调节装置,所述富煤气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炉头砖煤气道内的富煤气流量,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炉头砖空气道内的空气流量。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由于炉头立火道内的浮力差比较小,因此进气量比较小。本实用新型突破了浮力差较小的局限,通过炉头砖煤气道向炉头立火道内补充具有一定压力的富煤气,通过炉头砖空气道向炉头立火道内补充具有一定压力的空气,如此,便能够确保炉头立火道内具有充足的燃料气体,那么就能够确保炉头立火道内具有较高的温度,从而避免炉头区域出现生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富煤气单热式焦炉的炉头立火道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复热式焦炉的炉头立火道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贫煤气单热式焦炉的炉头立火道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炉头立火道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四联火道废气循环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双联火道废气循环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现有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富煤气单热式焦炉或复热式焦炉的炉头区域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焦炉炉头区域的剖视图。
其中,101为贫煤气进口、102为空气进口、103为调节砖、104为煤气灯头砖、105为炉头立火道、106为废气循环孔、107为砖煤气道;
1为贫煤气进口或为空气进口、2为空气进口、3为煤气灯头砖、4为空气灯头砖、5为炉头立火道、6为废气循环孔、7为炉头砖煤气道、8为炉头砖空气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焦炉炉头,该炉头结构能够确保炉头立火道的进气量,从而提高炉头立火道内的温度,进而避免炉头区域出现生焦。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附图4和附图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炉头立火道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焦炉炉头区域的剖视图。本实用新型中的焦炉炉头包括炉头立火道5,特别地,还包括炉头砖煤气道7和炉头砖空气道8。炉头砖煤气道7的进口端与富煤气主管连通,富煤气主管用于向炉头砖煤气道7内输送具有压力的富煤气。炉头砖煤气道7的出口端与炉头立火道5连通。具有压力的富煤气通过炉头砖煤气道7进入到炉头立火道5内。或者可以理解为通过炉头砖煤气道7向炉头立火道5内输送具有压力的富煤气。炉头砖空气道8的进口端与空气主管连通。空气主管用于向炉头砖空气道8输送具有压力的空气。炉头砖空气道8的出口端与炉头立火道5连通。具有压力的空气通过炉头砖空气道8进入到炉头立火道5内。或者可以理解为通过炉头砖空气道8向炉头立火道5内输送具有压力的空气。
由于炉头立火道5内的浮力差比较小,因此进气量比较小。本实用新型突破了浮力差较小的局限,通过炉头砖煤气道7向炉头立火道5内补充具有一定压力的富煤气,通过炉头砖空气道8向炉头立火道5内补充具有一定压力的空气,如此,便能够确保炉头立火道5内具有充足的燃料气体,那么就能够确保炉头立火道5内具有较高的温度,从而避免炉头区域出现生焦。
炉头砖煤气道7的最高位置为煤气灯头砖3,炉头砖空气道8的最高位置为空气灯头砖4,煤气灯头砖3和空气灯头砖4均位于炉头立火道5内。炉头立火道5的底部还设置有贫煤气进口1和空气进口2。在焦炉为富煤气单热式焦炉时,贫煤气进口1为空气进口1,即炉头立火道5的底部具有两个空气进口,该内容将在下文中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目前国内外焦炉按照加热系统分为富煤气单热式焦炉、复热式焦炉以及贫煤气单热式焦炉。
请参考附图1和附图7,附图1为现有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富煤气单热式焦炉的炉头立火道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现有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富煤气单热式焦炉的炉头区域剖视图。附图1中富煤气单热式焦炉的炉头立火道105的底部设置有两个空气进口102。
对于富煤气单热式焦炉,富煤气从富煤气单热式焦炉正下部地下室经过各个砖煤气道进入到对应的立火道内。空气经过焦炉侧面的蓄热室、两个空气进口102进入到对应的立火道内。为了解决炉头立火道温度低的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增大了炉头砖煤气道107的富煤气的进气量。但是申请人发现通过增大富煤气进气量的方式并不能明显改善富煤气单热式焦炉的炉头立火道温度低的问题。申请人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虽然增大了富煤气的进气量,但是由于通过空气进口102流入炉头立火道内的空气与大气连通,压力比较小,而炉头立火道内的浮力差比较小,因此会导致空气进气量不足,富煤气燃烧不充分,从而导致炉头立火道内的温度提升受限。并且,如果炉头立火道内的富煤气增加过多而造成富煤气过量,燃烧不充分,那么炉头立火道会冒黑烟,如此既浪费富煤气,又造成环境污染。
请参考附图4和附图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炉头立火道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看作是富煤气单热式焦炉的炉头立火道的底部结构示意图。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焦炉炉头区域的剖视图,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看作是富煤气单热式焦炉炉头区域的剖视图。富煤气单热式焦炉具有砖煤气道,靠近炉头的砖煤气道为炉头砖煤气道7。本实用新型在原有富煤气单热式焦炉的基础上增设了炉头砖空气道8。在炉头立火道5的底部设置有空气进口1和空气进口2,炉头立火道5内还设置有煤气灯头砖3和空气灯头砖4。在正常作业时,空气进口1、空气进口2向炉头立火道5内输入空气。空气灯头砖4向炉头立火道5内输入具有压力的空气。煤气灯头砖3向炉头立火道5内输入具有压力的富煤气。
炉头砖空气道8与空气主管连通,空气主管用于向炉头砖空气道8输送具有压力的空气。在炉头立火道5内的温度较低时,加大炉头砖煤气道7的进气量,同时加大炉头砖空气道8的进气量,直到炉头立火道5内的温度达到预设要求。
复热式焦炉和富煤气单热式焦炉的炉体结构相同,请参考附图2和附图7,图2为现有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复热式焦炉的炉头立火道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现有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复热式焦炉的炉头区域剖视图。从附图2可以看出在复热式焦炉的炉头立火道的底部设置有贫煤气进口101和空气进口102。复热式焦炉的加热介质主要为贫煤气,富煤气为备用加热介质。当复热式焦炉启动贫煤气加热时,贫煤气和空气分别通过贫煤气进口101和空气进口102进入到对应的立火道内。当复热式焦炉在启用富煤气后,富煤气通过砖煤气道进入到对应的立火道内,而此时的贫煤气进口101和空气进口102一样通入的都是空气,此时的加热情况与富煤气单热式焦炉完全相同。
为了解决复热式焦炉炉头立火道温度低的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采取了如下手段:如果复热式焦炉启用的是富煤气,那么如富煤气单热式焦炉一样提高富煤气的进气量,但是出现了与富煤气单热式焦炉一样的问题,即炉头立火道温度提升不明显,其原因也与富煤气单热式焦炉一样,都是因为空气的进气量不足。
如果复热式焦炉启用的是贫煤气,那么启用炉头砖煤气道107,通过炉头砖煤气道107向炉头立火道内输送富煤气。但是经过验证发现向炉头立火道内输送富煤气并不能够明显改善炉头立火道内的温度。申请人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贫煤气加热时,由于炉头立火道内的浮力差比较小,而经由空气进口102进入到炉头立火道内的空气的压力比较小,因此影响空气进口102的进气量,同时因为空气进口102仅仅为一个,因此进一步限制了空气的进气量,那么就会导致煤气(富煤气和贫煤气)无法充分燃烧,因此无法明显改善炉头立火道内的温度。
请参考附图4和附图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炉头立火道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看作是复热式焦炉的炉头立火道的底部结构示意图。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焦炉炉头区域的剖视图,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看作是复热式焦炉炉头区域的剖视图。复热式焦炉具有砖煤气道,靠近炉头的砖煤气道为炉头砖煤气道7。本实用新型在原有复热式焦炉的基础上增设了炉头砖空气道8,炉头砖空气道8与空气主管连通,空气主管用于向炉头砖空气道8输送具有压力的空气,具有压力的空气再通过炉头砖空气道8进入到炉头立火道5中。在炉头立火道5内的温度较低时,加大炉头砖煤气道7的进气量,同时加大炉头砖空气道8的进气量,直到炉头立火道5内的温度达到预设要求。
在炉头立火道5的底部设置有贫煤气进口1和空气进口2,炉头立火道5内还设置有煤气灯头砖3和空气灯头砖4。在复热式焦炉启用富煤气加热时,贫煤气进口1和空气进口2向炉头立火道5内输入空气,空气灯头砖4向炉头立火道5内输入具有压力的空气。煤气灯头砖3向炉头立火道5内输入具有压力的富煤气。在复热式焦炉启用贫煤气加热时,贫煤气进口1向炉头立火道5内输入贫煤气,空气进口2向炉头立火道5内输入空气,空气灯头砖4向炉头立火道5内输入具有压力的空气。煤气灯头砖3向炉头立火道5内输入具有压力的富煤气。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还在复热式焦炉的富煤气主管上连接了富煤气支管,该富煤气支管与炉头砖煤气道7连通。当复热式焦炉工作在富煤气模式时,如果要提高炉头立火道5内的温度,那么就加大炉头砖煤气道7中富煤气的进气量,同时加大炉头砖空气道8中空气的进气量。当复热式焦炉工作在贫煤气模式时,如果要提高炉头立火道5内的温度,那么就开启富煤气支管,通过富煤气支管向炉头砖煤气道7内输入富煤气,并加大炉头砖空气道8中空气的进气量。
对于贫煤气单热式焦炉,未设置有砖煤气道,因此贫煤气单热式焦炉的炉头温度低的问题一直无法解决,请参考附图3,附图3为现有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贫煤气单热式焦炉的炉头立火道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请参考附图4和附图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炉头立火道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看作是贫煤气单热式焦炉的炉头立火道的底部结构示意图。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焦炉炉头区域的剖视图,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看作是贫煤气但热式焦炉炉头区域的剖视图。本实用新型在原有贫煤气单热式焦炉的基础上设置了炉头砖煤气道7和炉头砖空气道8。炉头砖煤气道7与富煤气主管连通。炉头砖空气道8与空气主管连通。在贫煤气单热式焦炉的炉头立火道5内部的温度较低时,启用炉头砖煤气道7和炉头砖空气道8,以增大炉头立火道5内的进气量。
在炉头立火道5的底部设置有贫煤气进口1和空气进口2,炉头立火道5内还设置有煤气灯头砖3和空气灯头砖4。在正常作业时,贫煤气进口1向炉头立火道5内输入贫煤气,空气进口2向炉头立火道5内输入空气,空气灯头砖4向炉头立火道5内输入具有压力的空气。煤气灯头砖3向炉头立火道5内输入具有压力的富煤气。
请参考附图5,图5为现有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四联火道废气循环孔的结构示意图。在现有技术中,由于炉头立火道105的温度较低,因此在炉头立火道105和与之相邻的立火道之间未设置废气循环孔106,以避免发生回火爆炸。由于未设置废气循环孔106,因此废气无法流入到炉头立火道105内,那么炉头立火道105内的可燃气体的浓度较高,燃烧速率较快,从而导致火焰较低,那么就不利于焦炉高向加热的均匀性。
另外,由于未设置废气循环孔106,热量无法流通,对于富煤气单热式焦炉和复热式焦炉,无法将炉头砖煤气道的煤气灯头砖104设置的过高,否则炉头立火道105的底部温度会偏低。需要说明的是,煤气灯头砖位于砖煤气道的最高位置,空气灯头砖位于砖空气道的最高位置。请参考附图7,图7为现有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富煤气单热式焦炉或者复热式焦炉的炉头区域剖视图。在现有技术中,炉头立火道105内的煤气灯头砖104低于炉体中部立火道内的煤气灯头砖。如果煤气灯头砖104的高度较低,那么就会进一步导致火焰较低,从而不利于高向加热的均匀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无论是富煤气单热式焦炉、复热式焦炉,还是贫煤气单热式焦炉,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炉头砖空气道8的方式,或者是同时设置炉头砖煤气道7和炉头砖空气道8的方式,增大了炉头立火道5的进气量,从而提高了炉头立火道5内的温度。因此,炉头立火道5和与之相邻的立火道之间的温差较小,因此本实用新型在炉头立火道5的底部设置了废气循环孔6,该废气循环孔6用于连通炉头立火道5和与之相邻的立火道。请参考附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双联火道废气循环孔的结构示意图。废气循环孔6的设置能够使废气进入到炉头立火道5内,从而稀释了炉头立火道5内的可燃气体的浓度,减缓了燃烧速率,升高了火焰,从而利于焦炉高向加热的均匀性。
废气循环孔6供废气流通,那么就能够确保炉头立火道5的底部具有较高的温度,那么就可以将煤气灯头砖3的位置抬高,以提高炉头立火道5内的火焰,从而利于焦炉高向加热的均匀性。具体地,可以将炉头立火道5内的煤气灯头砖3设置为与炉体中部其它立火道内的煤气灯头砖的高度一致。空气灯头砖4的高度与煤气灯头砖3的高度一致。请参考附图8,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焦炉炉头区域的剖视图。
对于富煤气单热式焦炉和复热式焦炉,本实用新型在炉头立火道5内增设了炉头砖空气道8,对于贫煤气单热式焦炉,本实用新型在炉头立火道5内不仅增设了炉头砖空气道8,还增设了炉头砖煤气道7。因此,需要考虑如何合理设置才能够在炉头立火道5内同时设置贫煤气进口1、空气进口2、炉头砖煤气道7和炉头砖空气道8。
首先,本实用新型将贫煤气进口1和空气进口2对立设置,将炉头砖煤气道7和炉头砖空气道8对立设置,并且,贫煤气进口1和炉头砖煤气道7分布在炉头立火道5的不同侧。请参考附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炉头立火道的底部结构示意图。贫煤气进口1和空气进口2的连线与炉头砖煤气道7和炉头砖空气道8的连线相互垂直。
另外,请继续参考附图1、附图2及附图3,在现有技术中,炉头立火道105的空气进口102和贫煤气进口101的宽度较大。为了实现对空气进气量和贫煤气进气量的调节,在空气进口102和贫煤气进口101处设置了调节砖103。调节砖103会在长向上阻挡住空气进口102或者贫煤气进口101的一部分。但是,申请人发现:进入到炉头立火道105内的空气和贫煤气远远不够,所以没有调节的必要。另外,随着焦炉不断加高,调节砖103的调节变得非常困难,甚至基本无法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取消了空气进口和贫煤气进口处的调节砖。请继续参考附图4,贫煤气进口1和空气进口2的开口变为固定不可调式。如此,在长向上空气进口2和贫煤气进口1的长度变大。同时,本实用新型还缩减了空气进口2和贫煤气进口1的宽度尺寸。如此,在宽度方向上具有足够的空间来设置炉头砖煤气道7和炉头砖空气道8。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贫煤气进口1和空气进口2的宽度尺寸均减小了20-40mm。另外,为了设置炉头砖空气道8和炉头砖煤气道7还可以适当加大炉头区域的尺寸。
虽然取消了调节砖103,但是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富煤气调节装置和空气调节装置。富煤气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砖煤气道7内的富煤气流量。空气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砖空气道8内的空气流量。通过富煤气调节装置和空气调节装置来精准调节炉头立火道内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中的炉头立火道5是指最靠近炉头的一个立火道,本实用新型仅仅对最靠近炉头的立火道的结构进行了改进。次靠近炉头的立火道虽然也比炉体中部的立火道的温度低,但是申请人发现,次靠近炉头的立火道主要是受到了最靠近炉头的立火道的影响而温度降低,次靠近炉头的立火道并不受炉体侧面密封性的影响,热辐射造成的损失和焦炉操作对其影响性很小。因此,如果最靠近炉头的立火道的温度升高,那么次靠近炉头的立火道的温度自然就会升高,焦炉横向加热均匀性必然会增强。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焦炉的炉头通常包括两个,分别为机侧炉头和焦侧炉头,两侧炉头都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炉头结构,也可单独一侧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炉头结构。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焦炉炉头,包括炉头立火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炉头砖煤气道和炉头砖空气道,所述炉头砖煤气道的进口端与富煤气主管连通,所述炉头砖煤气道的出口端与炉头立火道连通,所述富煤气主管通过所述炉头砖煤气道向所述炉头立火道输送具有压力的富煤气;
所述炉头砖空气道的进口端与空气主管连通,所述炉头砖空气道的出口端与所述炉头立火道连通,所述空气主管通过所述炉头砖空气道向所述炉头立火道输送具有压力的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立火道的底部设置有贫煤气进口和空气进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焦炉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焦炉为富煤气单热式焦炉,或为复热式焦炉,或为贫煤气单热式焦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焦炉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焦炉为复热式焦炉,所述富煤气主管上设置有富煤气支管,所述富煤气支管能够与所述炉头砖煤气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焦炉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立火道的底部设置有废气循环孔,所述废气循环孔用于连通所述炉头立火道和与所述炉头立火道相邻的立火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焦炉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砖煤气道伸入所述炉头立火道内部,所述炉头砖煤气道的煤气灯头砖与炉体中部的砖煤气道的煤气灯头砖等高。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焦炉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贫煤气进口和所述空气进口相对设置,所述炉头砖煤气道与所述炉头砖空气道相对设置,且所述贫煤气进口与所述炉头砖煤气道分布在所述炉头立火道的不同侧。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焦炉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贫煤气进口和所述空气进口的开口大小不可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立火道为最靠近炉头的一个立火道,所述炉头为焦侧炉头,或为机侧炉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炉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富煤气调节装置和空气调节装置,所述富煤气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炉头砖煤气道内的富煤气流量,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炉头砖空气道内的空气流量。
CN202220194894.2U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焦炉炉头 Active CN2171490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94894.2U CN217149066U (zh)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焦炉炉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94894.2U CN217149066U (zh)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焦炉炉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49066U true CN217149066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88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94894.2U Active CN217149066U (zh)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焦炉炉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490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557028B2 (ja) 燃焼バーナ及びその炉内燃焼方法
CN107075379A (zh) 在次级加热室中具有改进的废气输送的炼焦炉
CN106196056A (zh) 烟气回流与分级预混燃烧的控温低氮节能的燃烧装置
CN102759130A (zh) 余热回收高效燃气灶
CN105570890A (zh) 热烟气自循环型超低nox燃烧器
CN105925276B (zh) 一种焦炉燃烧室分段供气加热装置及其方法
CN204786396U (zh) 一种用于富氧燃烧的自身预热式明火烧嘴
CN217149066U (zh) 一种焦炉炉头
CN210855967U (zh) 一种具有多段出口的灯头砖
CN206234819U (zh) 一种可以实现二次混合燃烧的加热炉喷口装置
CN214528831U (zh) 一种焦炉燃烧室顶部补充加热结构
CN215049884U (zh) 一种采用正压烘炉技术的焦炉负压烘炉设备
CN108795449B (zh) 一种加热均匀的热回收焦炉四联火道结构及其工作方法
CN204006000U (zh) 一种陶瓷梭式窑用蓄热燃烧器
CN109737402B (zh) 一种高温炉膛用u形火焰低氧化氮燃烧器
CN219141449U (zh) 一种半隔焰的高效节能辊道窑
CN113215393A (zh) 烧结混合料预热干燥点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5002846U (zh) 用于烧制建盏的窑炉
CN205957173U (zh) 超低NOx火焰燃烧技术蓄热式烧嘴
CN214664403U (zh) 一种鼓风式正压燃烧低氮燃烧器
WO2018094943A1 (zh) 燃烧器和具有其的燃气热水器
CN219244291U (zh) 一种点火保温炉和包含该点火保温炉的煤矸石烧结机
RU2811610C1 (ru) Новая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коксовой печи и способ её горения с секционным нагревом
CN221129656U (zh) 一种燃气披萨炉
CN214370935U (zh) 一种短距离低温热风发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