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7142771U - 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42771U
CN217142771U CN202220411711.8U CN202220411711U CN217142771U CN 217142771 U CN217142771 U CN 217142771U CN 202220411711 U CN202220411711 U CN 202220411711U CN 217142771 U CN217142771 U CN 2171427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ding
welded
protection
base
connect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1171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永力
文志华
史云茹
张聪
郭益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1171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427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427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42771U/zh
Priority to EP23157060.7A priority patent/EP4234157A1/en
Priority to US18/114,173 priority patent/US12151317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B23K37/06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for positioning the molten material, e.g. confining it to a desired are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70Auxiliary operations or equipment
    • B23K26/702Auxiliary equipment
    • B23K26/706Protective scre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B23K37/006Safety devices for welding or cut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PSAFETY DEVICES IN GENERAL; SAFETY DEVICES FOR PRESSES
    • F16P1/00Safety de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control and operation of any machine
    • F16P1/06Safety de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control and operation of any machine specially designed for we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20Bonding
    • B23K26/21Bonding by w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01M50/166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s of assembling casings with lids
    • H01M50/169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s of assembling casings with lids by welding, brazing or solde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14Methods for interconnecting adjacent batteries or cells
    • H01M50/516Methods for interconnecting adjacent batteries or cells by welding, soldering or braz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64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nufacturing process
    • H01M50/566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nufacturing process by welding, soldering or braz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Resistance Wel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护装置,该防护装置用于防护待焊接件,待焊接件包括焊接区域,防护装置包括基座和防护机构。基座用于嵌入待焊接件。防护机构与基座连接,防护机构包括焊接孔,焊接孔用于与焊接区域相对设置,防护机构的面向焊接孔的表面设置有导热涂层,导热涂层用于引导在焊接待焊接件时形成的物质沿导热涂层的表面滑落。本申请的防护装置能够提高焊接区域的焊接质量,从而提高待焊接件的性能。

Description

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焊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金属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站设备、石油化工设备以及桥梁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焊接技术作为设备制造领域的共性技术,已经成为影响金属在设备制造领域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
因此,如何提高产品的焊接质量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护装置,旨在提高产品的焊接质量。
本申请提出的一种防护装置用于防护待焊接件,待焊接件包括焊接区域,防护装置包括基座和防护机构。基座用于嵌入待焊接件。防护机构与基座连接,防护机构包括焊接孔,焊接孔用于与焊接区域相对设置,防护机构的面向焊接孔的表面设置有导热涂层,导热涂层用于引导在焊接待焊接件时形成的物质沿导热涂层的表面滑落。
由此,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防护机构的面向焊接孔的表面设置有导热涂层,焊接过程形成的飞溅物等物质与导热涂层接触后,能够将热量传递至导热涂层并迅速冷却凝固,冷却凝固后的物质在重力作用下,能够沿表面较为光滑的导热涂层滑落,从而降低飞溅物等物质粘附于导热涂层的风险,延长防护机构的使用寿命;飞溅物基本不会对焊接设备的焊接过程造成干涉,能够提高焊接效果;再者由于物质滑落至焊接区域,滑落的物质继续作为焊接原料进行焊接,降低了虚焊发生的可能性,能够进一步提高焊接区域的焊接质量,从而提高待焊接件的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涂层为金属陶瓷涂层或非金属陶瓷涂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陶瓷涂层的导热系数较高,能够使得飞溅物等物质迅速冷却凝固;其耐高温性能较为优异,能够承受焊接过程中的高温,在焊接过程中不易发生变形,且能够对防护机构的其他部件起到防护作用,降低防护装置更换的频率;并且陶瓷涂层具有优异的自洁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护机构包括防护本体和连接构件。防护本体设置有焊接孔。连接构件包括连接件和连接于基座的驱动机构,连接件与防护本体连接,且与基座可移动连接,驱动机构与连接件驱动连接,且用于驱动连接件相对基座移动,以带动防护本体朝向或远离待焊接件的方向移动。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驱动机构驱动连接件带动防护本体移动,能够精准控制防护本体的移动距离,在焊接前,驱动防护本体朝向待焊接件的方向移动并与待焊接件相接触,在焊接完成后,驱动防护本体朝向远离待焊接件的方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护本体包括本体部和限位部。本体部包括彼此相对的两个端部和位于两个端部之间的焊接孔,焊接孔贯通本体部。限位部连接并凸出于端部,限位部用于对待焊接件进行限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限位部凸出于端部,对待焊接件进行限位,能够降低待焊接件发生移动的风险,从而提高待焊接件焊接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待焊接件包括凸出于焊接区域的凸出部;本体部包括避让部,避让部用于与凸出部相对设置,以使凸出部的至少部分嵌入避让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避让部用于与凸出部相对设置,以使凸出部的至少部分嵌入避让部。本体部能够与待焊接件的表面更靠近,凸出部基本不会对焊接过程造成干涉,大部分飞溅物等物质飞溅至焊接孔并滑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两个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防护本体连接,第一连接件与驱动机构驱动连接。两个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分别连接于第一连接件的两端,两个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基座可移动连接,且驱动机构位于两个第二连接件之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驱动机构位于两个第二连接件之间,且第一连接件的两端通过两个第二连接件与基座可移动连接,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连接件移动的过程中,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给予两个第二连接件以作用力,相应地,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受到两个第二连接件的反作用力,第一连接件在移动过程中,其两端受力较为均衡,移动更平稳,能够进一步提高移动距离的精确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于基座的彼此相对的两个外表面;驱动机构设置于基座内。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驱动机构设置于基座内,能够降低第二连接件的移动对驱动机构的干涉。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包括导轨,第二连接件包括与导轨相对设置的移动槽。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能够沿导轨移动,移动过程更平稳,从而提高移动距离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包括主体部和朝向同一方向凸出于主体部的三个延伸件。三个延伸件包括第一延伸板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延伸板,第一延伸板设置于两个第二延伸板之间,其中,主体部、第一延伸板和两个第二延伸板围合形成具有开口的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容纳待焊接件,连接件盖合于开口。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三个延伸件朝向同一方向凸出于主体部,有利于将待焊接件嵌入容纳腔内。且第一延伸板和两个第二延伸板均为板状结构,其结构形式简单,便于装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焊接孔的截面积在朝向焊接区域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其中,朝向焊接区域的方向平行于截面积的法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朝向焊接区域的方向上焊接孔的截面积逐渐减小,一方面,焊接孔与焊接设备的焊接头相适配;另一方面,该种形式的焊接孔能够防止对非焊接区域的干涉。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单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防护装置的应用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防护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防护装置的防护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防护装置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未必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防护装置;
10、基座;11、导轨;12、主体部;13、延伸件;131、第一延伸板;132、第二延伸板;133、容纳腔;
20、防护机构;201、焊接孔;21、导热涂层;
22、防护本体;221、本体部;2211、端部;222、限位部;223、避让部;
23、连接构件;
231、连接件;2311、第一连接件;2312、第二连接件;23121、移动槽;
232、驱动机构;
2、电池单体;210、外壳组件;211、壳体、212、端盖、213、电极端子;220、电极组件;
3、焊接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申请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即本申请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垂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垂直,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平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平行,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中出现的“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
本申请中,电池单体可以包括锂离子二次电池单体、锂离子一次电池单体、锂硫电池单体、锂钠离子电池单体、钠离子电池单体或镁离子电池单体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电池单体可呈圆柱体、扁平体、长方体或其它形状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限定。电池单体一般按封装的方式分成三种:柱形电池单体、方体方形电池单体和软包电池单体,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限定。
本申请的实施例所提到的电池是指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以提供更高的电压和容量的单一的物理模块。例如,本申请中所提到的电池可以包括电池模块或电池包等。电池一般包括用于封装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的箱体。箱体可以避免液体或其他异物影响电池单体的充电或放电。
发明人发现,在设备例如电池单体生产过程中,为了连接设备中的部件,不可避免地会采用焊接设备进行焊接,例如焊接电池单体的端盖。在焊接过程中,受到高温和外界气体的影响,金属的局部温度急剧上升发生熔化,并产生飞溅物等物质,飞溅物容易四处飞溅并在散落、冷却后可能粘附于电池单体的表面,甚至掉落至壳体内,对电池单体的性能造成不利影响。为了降低飞溅物对端盖的影响,发明人考虑在焊接设备和端盖之间设置防护装置,防护装置的一端与电池单体相对设置,另一端与焊接设备相对设置。但是在焊接过程中,飞溅物会粘附于防护装置的表面,从而造成飞溅物在防护装置上积聚,飞溅物会恶化焊接效果,例如阻挡焊接设备的激光束导致激光束无法发射至端盖表面,从而使得电池单体的焊接性能较差。
基于发明人发现的上述问题,发明人对防护装置的结构进行改进,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进一步描述。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图1至图6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护装置1用于防护待焊接件,待焊接件包括焊接区域。防护装置1包括基座10和防护机构20。基座10用于嵌入待焊接件;以及防护机构20与基座10连接,防护机构20包括焊接孔201,焊接孔201用于与焊接区域相对设置,防护机构20的面向焊接孔201的表面设置有导热涂层21,导热涂层21用于引导在焊接待焊接件时形成的物质沿导热涂层21的表面滑落。
待焊接件可以是电池单体2(例如电池单体2的端盖212焊接),也可以是电池(例如电池的汇流部件和电极端子的焊接)等。当然,待焊接件也可以是除了电池领域外的其他领域的设备焊接,例如船舶、桥梁等领域的设备。上述示例仅为待焊接件的举例性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
电池单体2包括外壳组件210和电极组件220以及电极端子213,外壳组件210包括壳体211和端盖212,壳体211具有开口,电极组件220容纳于壳体211内,端盖212盖合于开口。电极端子213安装于端盖212。
基座10用于嵌入待焊接件,给予待焊接件以容纳空间。
防护机构20包括焊接孔201,焊接孔201用于与焊接区域相对设置,且也用于与外部的焊接设备3相对设置。示例性地,焊接设备3为激光焊接设备,激光焊接设备发射激光并经焊接孔201传递至焊接区域。焊接孔201不会阻挡激光传递路径。且防护机构20除了焊接孔201位置,其余部位可以对待焊接件起到防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激光对非焊接区域造成干扰。换言之,防护机构20通过设置焊接孔201,可以提高焊接区域焊接的精确度。
在焊接待焊接件的过程中,熔化金属可能会产生飞溅物等物质,为了降低该类物质粘附于防护机构20的面向焊接孔201的表面的风险,本申请实施例在防护机构20的面向焊接孔201的表面设置有导热涂层21,导热涂层21的导热系数较高。飞溅物等飞溅至导热涂层21时,飞溅物所携带的热量能够迅速经导热涂层21传导,由此飞溅物冷却凝固为固态或半固态。并且由于导热涂层21的表面较为光滑,该类物质不易粘附于导热涂层21,将会在重力作用下沿导热涂层21的表面滑落,并滑落至焊接区域作为焊接原料,与待焊接件熔合,提高焊接原料的利用率。
本申请实施例的防护装置1包括防护机构20,防护机构20的面向焊接孔201的表面设置有导热涂层21,焊接过程形成的飞溅物等物质与导热涂层21接触后,能够将热量传递至导热涂层21并迅速冷却凝固,冷却凝固后的物质在重力作用下,能够沿表面较为光滑的导热涂层21滑落,从而降低飞溅物等物质粘附于导热涂层21的风险,延长防护机构20的使用寿命;飞溅物基本不会对焊接设备3的焊接过程造成干涉,能够提高焊接效果;再者由于物质滑落至焊接区域,滑落的物质继续作为焊接原料进行焊接,降低了虚焊发生的可能性,能够进一步提高焊接区域的焊接质量,从而提高待焊接件的性能。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导热涂层21金属陶瓷涂层或非金属陶瓷涂层。上述陶瓷涂层的导热系数较高,能够使得飞溅物等物质迅速冷却凝固;其耐高温性能较为优异,能够承受焊接过程中的高温,在焊接过程中不易发生变形,且能够对防护机构20的其他部件起到防护作用,降低防护装置1更换的频率;并且陶瓷涂层具有优异的自洁功能。
作为金属陶瓷涂层的示例性说明,金属陶瓷涂层可以为氮化铝AlN陶瓷涂层或氧化铍BeO陶瓷涂层,该类金属陶瓷涂层的导热系数较高、自洁性能较为优异。
作为非金属陶瓷涂层的示例性说明,非金属陶瓷涂层可以为碳化硅SiC陶瓷涂层或氮化硅SiN陶瓷涂层,该类非金属陶瓷涂层的导热系数较高、耐高温性能较为优异。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5所示,防护机构20包括防护本体22和连接构件23。防护本体22设置有焊接孔201。连接构件23包括连接件231和连接于基座10的驱动机构232,连接件231与防护本体22连接,且与基座10可移动连接,驱动机构232与连接件231驱动连接,且用于驱动连接件231相对基座10移动,以带动防护本体22朝向或远离待焊接件的方向移动。驱动机构232连接于基座10,换言之,基座10为驱动机构232提供安装基础。连接件231作为中间媒介,驱动机构232通过驱动连接件231带动防护本体22移动。示例性地,驱动机构232为气缸或电缸等。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驱动机构232驱动连接件231带动防护本体22移动,能够精准控制防护本体22的移动距离,在焊接前,驱动防护本体22朝向待焊接件的方向移动并与待焊接件相接触,在焊接完成后,驱动防护本体22朝向远离待焊接件的方向移动。
防护本体22可以覆盖包含焊接区域的整个表面,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焊接过程对非焊接区域的不利影响,例如降低飞溅物等物质飞溅至非焊接区域的风险。防护本体22可以根据待焊接件的轮廓进行适配式设置,例如,待焊接件为电池单体的端盖,防护本体22可以设置为板状结构,以此覆盖端盖;当然防护本体22也可以设置为其他结构。
请继续参阅图4和图5,作为一些示例,防护本体22包括本体部221和限位部222。本体部221包括彼此相对的两个端部2211和位于两个端部2211之间的焊接孔201,焊接孔201贯通本体部221。限位部222连接并凸出于端部2211,限位部222用于对待焊接件进行限位。本体部221可以与待焊接件相对设置,用于覆盖包含焊接区域的表面。限位部222凸出于端部2211,对待焊接件进行限位,能够降低待焊接件发生移动的风险,从而提高待焊接件焊接精度。
限位部222的数量可根据待焊接件的结构进行相应设置,例如,待焊接件为电池单体,焊接区域位于电池单体的端盖,端盖为长方体结构,可沿端盖的长度方向设置两个限位部222,两个限位部222和本体部221之间能够形成一容纳空间,端盖容纳于该容纳空间中,两个限位部222能够对端盖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进行限位,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端盖沿长度方向发生移动。当然限位部222的数量也可以为三个或四个等,如在端盖的宽度方向上也设置限位部222,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端盖沿宽度方向发生移动。
待焊接件可以包括凸出于焊接区域的凸出部,在此情况下,凸出部会对防护本体22造成干涉,防护本体22与焊接区域之间存在一定间距,该间距可能会导致飞溅物等飞溅至防护本体22的面向待焊接件的表面、甚至飞溅至待焊接件的非焊接区域,对待焊接件和防护装置1均造成不利影响。
为了进一步提高待焊接件的焊接质量,可选地,本体部221还可以包括避让部223,避让部223用于与凸出部相对设置,以使凸出部的至少部分嵌入避让部223。本体部221能够与待焊接件的表面更靠近,凸出部基本不会对焊接过程造成干涉,大部分飞溅物等物质飞溅至焊接孔201并滑落。
避让部223可以设置为避让孔或者避让槽,具体的结构形式可根据具体产品需求设置。当避让部223设置为避让孔时,还可以进一步在避让孔上设置盖板,以降低外界环境对待焊接件的不利影响,例如降低外界的粉尘等飘落至避让孔所对应的待焊接件的区域的风险。
示例性地,待焊接件为端盖,焊接区域为端盖上的注液口区域,端盖上设置有两个电极端子,电极端子凸出于注液口区域。本体部221设置有与电极端子对应的两个避让部223,以避让电极端子。其中一个避让部223与注液口区域之间的间距相对较大,该避让部223可设置为避让孔或避让槽;由于另一个避让部223与注液口区域之间的间距较小,而注液口区域与焊接孔201相对设置,如果将另一个避让部223设置为通孔形式,可能会使得该避让部223与焊接孔201连通,从而相当于导致扩大了焊接孔201区域,对非焊接区域造成不利影响,故,可将另一个避让部223设置为避让槽,从而降低对非焊接区域造成不利影响的风险。
防护本体22和连接件231连接,以使驱动机构232能够通过连接件231驱动防护本体22移动。防护本体22和连接件231可以为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防护本体22和连接件231为固定连接时,防护本体22和连接构件23组成的整体的结构稳定性较高,驱动机构232驱动连接件231和防护机构20移动的过程更平稳,能够进一步提高移动距离的精确度。
防护本体22上设置的焊接孔201分别与焊接设备和焊接区域相对设置,由此也会导致防护本体22更容易受到焊接设备或待焊接件的影响,使得防护本体22更容易成为易损件;相较于连接构件23而言,防护本体22的使用寿命相对较短,更换频率较高。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防护本体22和连接件231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可将防护本体22与连接构件23分离,仅更换防护本体22,无需更换连接构件23,从而降低连接构件23的更换频率,延长连接构件23的使用寿命。并且防护本体22可根据待焊接件的尺寸规格进行灵活选择,无需更换防护装置1的整体结构。示例性地,在焊接前,选择与待焊接件相匹配的防护本体22,将该防护本体22与连接件231连接;连接完成后,在驱动机构232的驱动作用下,防护本体22靠近待焊接件;焊接结束后,将该防护本体22与连接件231分离,以备下一次焊接。
请继续参阅图4和图5,作为一些示例,连接件231包括第一连接件2311和两个第二连接件2312。第一连接件2311与防护本体22连接,且与驱动机构232驱动连接。两个第二连接件2312的一端分别连接于第一连接件2311的两端,两个第二连接件2312的另一端与基座10可移动连接,且驱动机构232位于两个第二连接件2312之间。示例性地,第一连接件2311和第二连接件2312均可以设置为板状结构,其结构形式较为简单,容易装配。第一连接件2311和第二连接件2312之间可以采用螺纹连接,当然也可以进行焊接。
驱动机构232位于两个第二连接件2312之间,且第一连接件2311的两端通过两个第二连接件2312与基座10可移动连接,驱动机构232驱动第一连接件2311移动的过程中,第一连接件2311的两端分别给予两个第二连接件2312以作用力,相应地,第一连接件2311的两端受到两个第二连接件2312的反作用力,第一连接件2311在移动过程中,其两端受力较为均衡,移动更平稳,能够进一步提高移动距离的精确度。
可选地,两个第二连接件2312的另一端连接于基座10的彼此相对的两个外表面;驱动机构232设置于基座10内。将驱动机构232设置于基座10内,能够降低第二连接件2312的移动对驱动机构232的干涉。
可选地,基座10包括导轨11,第二连接件2312包括与导轨11相对设置的移动槽23121。第二连接件2312通过移动槽23121与导轨11适配连接,第二连接件2312能够沿导轨11移动,移动过程更平稳,从而提高移动距离的准确性。
导轨11对应第二连接件2312可设置为两个,两个导轨11相对设置于基座10外,能够降低导轨11和驱动机构232之间发生干涉的风险。
请继续参阅图4和图5,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焊接孔201的截面积在朝向焊接区域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其中,朝向焊接区域的方向平行于截面积的法线。
在朝向焊接区域的方向上焊接孔201的截面积逐渐减小,一方面,焊接孔201与焊接设备的焊接头相适配;另一方面,该种形式的焊接孔201能够防止对非焊接区域的干涉。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基座10包括主体部12和三个延伸件13。三个延伸件13朝向同一方向凸出于主体部12,三个延伸件13包括第一延伸板131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延伸板132,第一延伸板131设置于两个第二延伸板132之间,其中,主体部12、第一延伸板131和两个第二延伸板132围合形成具有开口的容纳腔133,容纳腔133用于容纳待焊接件,连接件231盖合于开口。容纳腔133与待焊接件的轮廓形状相适应,三个延伸件13朝向同一方向凸出于主体部12,有利于将待焊接件嵌入容纳腔133内。且第一延伸板131和两个第二延伸板132均为板状结构,其结构形式简单,可通过粘接、焊接等方式进行连接。
示例性地,待焊接件为电池单体,焊接区域位于端盖。电池单体的壳体包括底面和侧面,底面与端盖相对设置,侧面位于底面和端盖之间。电池单体位于容纳腔133内,底面与第一延伸板131相对设置,侧面与第二延伸板132相对设置,端盖与防护本体22相对设置。
如图1至图6所示,作为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防护装置1包括基座10和防护机构20。基座10包括容纳腔133。防护机构20包括设置有焊接孔201的防护本体22和连接构件23。连接构件23包括与防护本体22连接的连接件231和连接于基座10的驱动机构232。防护本体22与连接件231可拆卸连接。防护本体22还包括避让部223。
待焊接件为电池单体2,焊接区域位于电池单体2的端盖212,设置于端盖212的电极端子213与避让部223相对设置。在焊接前,选取与电池单体2规格相适配的防护本体22,将防护本体22与连接件231连接;然后将电池单体2设置于容纳腔133内。在驱动机构232的驱动作用下,连接件231带动防护本体22朝向电池单体2的方向移动,以使防护本体22与端盖213靠近。焊接设备3发射激光并通过焊接孔201传递至焊接区域。焊接结束后,在驱动机构232的驱动作用下,连接件231带动防护本体22朝向远离电池单体2的方向移动,将电池单体2取出,完成焊接。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防护装置,用于防护待焊接件,所述待焊接件包括焊接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装置包括:
基座,用于嵌入所述待焊接件;以及
防护机构,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防护机构包括焊接孔,所述焊接孔用于与所述焊接区域相对设置,所述防护机构的面向所述焊接孔的表面设置有导热涂层,所述导热涂层用于引导在焊接所述待焊接件时形成的物质沿所述导热涂层的表面滑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涂层为金属陶瓷涂层或非金属陶瓷涂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包括:
防护本体,设置有所述焊接孔;以及
连接构件,包括连接件和连接于所述基座的驱动机构,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防护本体连接,且与所述基座可移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连接件驱动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连接件相对所述基座移动,以带动所述防护本体朝向或远离所述待焊接件的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本体包括:
本体部,包括彼此相对的两个端部和位于两个所述端部之间的所述焊接孔,所述焊接孔贯通所述本体部;以及
限位部,连接并凸出于所述端部,所述限位部用于对所述待焊接件进行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待焊接件包括凸出于所述焊接区域的凸出部;
所述本体部包括避让部,所述避让部用于与所述凸出部相对设置,以使所述凸出部的至少部分嵌入所述避让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
与所述防护本体连接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连接;以及
两个第二连接件,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可移动连接,且所述驱动机构位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基座的彼此相对的两个外表面;
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包括导轨,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与所述导轨相对设置的移动槽。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
主体部;以及
朝向同一方向凸出于主体部的三个延伸件,所述三个延伸件包括第一延伸板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延伸板,所述第一延伸板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延伸板之间,
其中,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一延伸板和两个所述第二延伸板围合形成具有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待焊接件,所述连接件盖合于所述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焊接孔的截面积在朝向所述焊接区域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其中,
朝向所述焊接区域的方向平行于所述截面积的法线。
CN202220411711.8U 2022-02-28 2022-02-28 防护装置 Active CN2171427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11711.8U CN217142771U (zh) 2022-02-28 2022-02-28 防护装置
EP23157060.7A EP4234157A1 (en) 2022-02-28 2023-02-16 Protective apparatus
US18/114,173 US12151317B2 (en) 2022-02-28 2023-02-24 Protective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11711.8U CN217142771U (zh) 2022-02-28 2022-02-28 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42771U true CN217142771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92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11711.8U Active CN217142771U (zh) 2022-02-28 2022-02-28 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2151317B2 (zh)
EP (1) EP4234157A1 (zh)
CN (1) CN217142771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7142771U (zh) * 2022-02-28 2022-08-0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护装置
CN117206770B (zh) * 2023-11-09 2024-01-23 山西建投晋东南建筑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塔筒筒节焊接辅助装置
CN118720308B (zh) * 2024-08-04 2024-12-03 重庆科技大学 一种微细丝连接多股导线的精密焊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028851U (zh) * 2011-03-31 2011-11-09 安徽理士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盖防护罩
KR20130131658A (ko) * 2012-05-24 2013-12-04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용 레이저 용접 지그 및 그 용접 방법
JP2014136254A (ja) * 2013-01-18 2014-07-2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レーザ溶接用治具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レーザ溶接方法
CN103612028A (zh) 2013-06-29 2014-03-05 烟台恒鑫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焊接防飞溅剂
KR101799563B1 (ko) * 2015-02-27 2017-11-2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지팩용 레이저 용접 지그
JP6930352B2 (ja) 2017-10-04 2021-09-01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保護板溶接装置
FR3079765B1 (fr) * 2018-04-04 2021-11-26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soudage laser d'une premiere piece sur une seconde piece
JP7250407B2 (ja) * 2018-12-05 2023-04-03 林 美子 レーザー溶接用ワーク押さえ冶具およびその作製方法
CN111378360A (zh) 2019-01-01 2020-07-07 中环海化(厦门)船舶智能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防焊渣飞溅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39371B (zh) * 2019-05-16 2023-10-27 蜻蜓能源公司 用于电化学电池的干粉涂层的系统和方法
CN217142691U (zh) * 2022-02-28 2022-08-0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焊接设备及电池焊接设备
CN217142771U (zh) * 2022-02-28 2022-08-0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34157A1 (en) 2023-08-30
US12151317B2 (en) 2024-11-26
US20230271280A1 (en) 2023-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142771U (zh) 防护装置
JP7235221B2 (ja) 絶縁及び放熱性能に優れたバスバー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
US7759899B2 (en) Battery pack, and assembly of battery pack and motor-driven tool or charger
CN103227311B (zh) 密闭型二次电池
JP6459207B2 (ja) 蓄電装置
KR20150096883A (ko) 배터리 팩용 케이스
CN112868129B (zh) 电池模组
EP3920259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power battery pack
JP2020123540A (ja) 蓄電池モジュール
EP4145607A1 (en) Vehicle and battery pack thereof
CN113193264A (zh)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EP3787060B1 (en) Battery module
KR20150087515A (ko) 배터리 팩의 열교환부재
JP2012028007A (ja) 電池パック
CN215184196U (zh)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06370460U (zh) 电池芯连接组件及电池包连接器
CN117525697B (zh) 电芯壳体、电芯和用电装置
US11876249B2 (en) Conductive module
JP2013247100A (ja) リードピン付き回路基板
CN219017729U (zh) 防护机构
CN117254213B (zh) 电芯结构、汇流排以及液冷电池包
CN119069970B (zh) 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EP4358249A1 (en) Battery module
EP4274000A1 (en) Battery pack and assembly method for battery pack
CN221805790U (zh) 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