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24489U - 一种窄型出风口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窄型出风口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124489U CN217124489U CN202220631013.9U CN202220631013U CN217124489U CN 217124489 U CN217124489 U CN 217124489U CN 202220631013 U CN202220631013 U CN 202220631013U CN 217124489 U CN217124489 U CN 21712448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ade
- air outlet
- driving
- driving blade
- outlet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窄型出风口总成,属于汽车空调出风口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叶片、第二叶片、主动叶片,所述第一叶片与所述第二叶片分别位于所述主动叶片的上方以及下方,或者所述第一叶片与所述第二叶片分别位于所述主动叶片的左右两侧;轮盘式连杆,所述主动叶片通过所述轮盘式连杆与所述第一叶片以及所述第二叶片联动连接,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具有窄型出风口总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了一种新的窄型出风口结构,在不影响导风效果的前提下,能够有效降低出风口壳体的空间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空调出风口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窄型出风口总成,还涉及一种具有该窄型出风口总成的车辆。
背景技术
正常汽车空调的出风口总成都是通过多片外叶片开调节上下出风风向,其中,叶片的数量一般在三根或者三根以上,随着车辆技术的发展,车辆内部空间结构的演进和变化,留给出风口总成的空间越来越小,进而演化出窄型出风口,其特点是出风口总成的外出风口相比现有直接显露的多外叶片式出风口总成的外出风口宽度或高度更窄,由于单根叶片结构的导风效果不佳,故而内部仍存在上下两片叶片来调节风向,但是出风口总成的外面板实际上是将上下叶片给遮挡住的,,也即上下两侧隐藏叶片运动过程中不外露,从而使得从外部只能看见一片外叶片,形成窄型出风口的独特外观造型。
总之,现有的这类外叶片导风的空调出风口结构,存在着结构不够紧凑,不适用于窄型出风口的缺陷,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窄型出风口总成,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窄型出风口总成,包括外叶片导风机构,所述外叶片导风机构包括:
第一叶片,其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叶片配置为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
第二叶片,其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叶片配置为绕所述第二转轴转动;
主动叶片,其设置有第三转轴,所述主动叶片配置为绕所述第三转轴转动;其中,所述第一叶片与所述第二叶片分别位于所述主动叶片的上方以及下方;
轮盘式连杆,所述主动叶片通过所述轮盘式连杆与所述第一叶片以及所述第二叶片联动连接;
当所述主动叶片从水平位置转动朝上倾斜时,所述第一叶片朝所述主动叶片反向转动,所述第二叶片处于朝上倾斜状态或水平状态;当所述主动叶片从水平位置转动朝下倾斜时,所述第二叶片朝所述主动叶片反向转动,所述第一叶片处于朝下倾斜状态或水平状态。
较佳的,所述第一叶片还设置有第一联动轴,所述第二叶片还设置有第二联动轴,所述主动叶片还设置有第三联动轴,所述轮盘式连杆设置有联动孔、第一运动槽以及第二运动槽,所述第一联动轴与所述第一运动槽连接,所述第二联动轴与所述第二运动槽连接,所述第三联动轴与所述联动孔连接。
较佳的,所述第一运动槽与所述第二运动槽设置为弧形孔或者内弧边三角形孔。
较佳的,还包括壳体,所述第一叶片、所述第二叶片、所述主动叶片以及所述轮盘式连杆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其中,所述第一叶片通过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地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二叶片通过所述第二转轴可转动地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主动叶片通过所述第三转轴可转动地与所述壳体连接。
较佳的,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以及出风口,所述第一转轴位于所述第一叶片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所述第二转轴位于所述第二叶片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
较佳的,还包括面框面板,所述面框面板与所述壳体连接并且盖在所述出风口,所述主动叶片伸出所述面框面板。
较佳的,所述壳体的侧壁开设有行程槽,所述轮盘式连杆设置有行程块,所述行程块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行程槽内并可限制所述轮盘式连杆的移动行程。
较佳的,所述面框面板开设有面板口,所述主动叶片伸出所述面板口,当所述主动叶片朝上倾斜至最大行程时所述主动叶片与所述面板口的上端的间隙大于零,当所述主动叶片朝下倾斜至最大行程时所述主动叶片与所述面板口的下端的间隙大于零。
较佳的,所述主动叶片朝上倾斜时,所述主动叶片与所述第一叶片的间隙以及所述主动叶片与所述面板口的上端的间隙的两个间隙之间的比例为0.8-1.2;
所述主动叶片朝下倾斜时,所述主动叶片与所述第二叶片的间隙以及所述主动叶片与所述面板口的下端的间隙的两个间隙之间的比例为0.8-1.2。
其次,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窄型出风口总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提供了一种新的窄型出风口结构,在不影响导风效果的前提下,能够有效降低出风口壳体的空间需求。
2、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均靠近进风口,所以第一叶片与第二叶片能够绕着靠近进风口的位置转动,这样合理的优化了第一叶片与第二叶片的位置布局,避免在运动过程中叶片外露,并且第一叶片与第二叶片对空间的需求较小,节省了壳体内所需的空间。
3、由于优化了第一叶片与第二叶片的空间排布,所以第一叶片与第二叶片能够隐藏在面框面板的后方,美化了出风口的外观。
4、能够使间隙与间隙的大小相同或者相近似,有利于气流顺畅流出并保持沿主动叶片300的倾斜方向,避免气流堵在壳体内。
5、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窄型出风口总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窄型出风口的外叶片导风结构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窄型出风口的外叶片导风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窄型出风口的外叶片导风结构在主动叶片向上转动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窄型出风口的外叶片导风结构在向上导风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窄型出风口的外叶片导风结构在主动叶片向上转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窄型出风口的外叶片导风结构处于最大向上导风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动叶片向上转动至极限位置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窄型出风口的外叶片导风结构在主动叶片向下转动时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窄型出风口的外叶片导风结构在向下导风状态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窄型出风口的外叶片导风结构在主动叶片向下转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动叶片向下转动至极限位置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动叶片向下转动至极限位置的示意图。
图中,100、第一叶片;110、第一转轴;120、第一联动轴;200、第二叶片;210、第二转轴;220、第二联动轴;300、主动叶片;310、第三转轴;320、第三联动轴;400、轮盘式连杆;410、联动孔;420、第一运动槽;430、第二运动槽;440、行程块;500、壳体;510、进风口;520、出风口;530、行程槽;600、面框面板;610、面板口;620、上间隙;630、下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图8所示,一种窄型出风口总成,包括外叶片导风机构,外叶片导风机构包括:第一叶片100、第二叶片200、主动叶片300以及轮盘式连杆400,第一叶片100与第二叶片200属于从动叶片,所述第一叶片100与所述第二叶片200分别位于所述主动叶片300的上方以及下方,即该导风结构可以选择为上下导风。
其中,第一叶片100或者第二叶片200与主动叶片300之间形成用于出风的开口,即第一叶片100与主动叶片300之间形成的开口以及第二叶片200与主动叶片300之间形成的开口,所以该导风机构结构具有至少两个开口,用于向外吹风。
此处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开口指的是两个零部件之间形成的可供空气通过的最小通风截面。
如图1-12所示,在具体结构中,第一叶片100设置有第一转轴110,所述第一叶片100配置为绕所述第一转轴110转动;第二叶片200设置有第二转轴210,所述第二叶片200配置为绕所述第二转轴210转动;主动叶片300设置有第三转轴310,所述主动叶片300配置为绕所述第三转轴310转动,所述主动叶片300通过所述轮盘式连杆400与所述第一叶片100以及所述第二叶片200联动连接;所以第一叶片100、第二叶片200以及主动叶片300均可以进行转动,主动叶片300在转动时能够通过轮盘式连杆400带动第一叶片100和/或第二叶片200动作,从而调节导风方向。
所述轮盘式连杆400配置为使所述第一叶片100或者所述第二叶片200随所述主动叶片300的转动而转动;具体来说,当主动叶片300从水平位置转动朝上倾斜时,轮盘式连杆400驱动第一叶片100朝着主动叶片300反向转动,并且所述第二叶片200处于朝上倾斜状态或水平状态,此时风沿着倾斜向上的主动叶片300朝上吹;当主动叶片300从水平位置转动朝下倾斜时,轮盘式连杆400驱动第二叶片200朝着主动叶片300反向转动,此时风沿着倾斜向下的主动叶片300朝下吹,所述第一叶片100处于朝下倾斜状态或水平状态。
如图1-7所示,当主动叶片300向上转动时,第一叶片100向下转动,第二叶片200小幅度向上倾斜,此时位于主动叶片300上方第一叶片100朝向下倾斜,并且两者逐渐合拢,从而使主动叶片300与第一叶片100之间的开口变小,第二叶片200先向上转动,优选的,等其转动至极限时可以小幅度的向下转动,所以第二叶片200与主动叶片300之间的开口变大;由于第二叶片200朝向主动叶片300方向倾斜,所以第二叶片200与主动叶片300之间形成的开口也是朝上倾斜的,从而能够实现向上导风的效果。
如图1、图2、图8-12所示,当主动叶片300向下转动时,第二叶片200向上转动,第一叶片100向下小幅度转动,优选的,当第一叶片100转动至极限时可以小幅度的向上转动,总之,在此过程中,主动叶片300与第一叶片100之间的开口变大,第二叶片200朝上倾斜,并且两者逐渐合拢,从而使主动叶片300与第二叶片200之间的开口变小,由于第一叶片100朝下倾斜,所以第一叶片100与主动叶片300之间形成的开口也是朝下倾斜的,从而能够实现向下导风的效果。
如图1、图2、图5所示,所述第一叶片100还设置有第一联动轴120,所述第二叶片200还设置有第二联动轴220,所述主动叶片300还设置有第三联动轴320,所述轮盘式连杆400设置有联动孔410、第一运动槽420以及第二运动槽430,所述第一联动轴120与所述第一运动槽420连接,所述第二联动轴220与所述第二运动槽430连接,所述第三联动轴320与所述联动孔410连接。
由于第一叶片100、第二叶片200以及主动叶片300都是绕着靠近进风口510的一端转动(下文称内侧端),所以主动叶片300朝第一叶片100转动时,第一叶片100反向转动,且两者之间的开口变小,同理,主动叶片300朝第二叶片100转动时,两者之间的通风截面变小。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运动槽420与所述第二运动槽430设置为弧形孔或者内弧边三角形孔。第一运动槽420与第二运动槽430的轨迹设计为按照主动叶片300的转动方向以及角度使第一叶片100与第二叶片200转动至相应位置。
以第一运动槽420与第二运动槽430设置为内弧边三角形孔为例,该三角形孔的三条边为向内弯曲的弧形,这样就能够驱动第一叶片100以及第二叶片200动作。
如图1、图2所示,在实际的结构中,该窄型出风口的外叶片导风结构还包括壳体500,所述第一叶片100、所述第二叶片200、所述主动叶片300以及所述轮盘式连杆400均设置在所述壳体500内,其中,所述第一叶片100通过所述第一转轴110可转动地与所述壳体500连接,所述第二叶片200通过所述第二转轴210可转动地与所述壳体500连接,所述主动叶片300通过所述第三转轴310可转动地与所述壳体500连接。
其中,所述壳体500具有进风口510以及出风口520,所述第一转轴110位于所述第一叶片100靠近所述进风口510的一端,所述第二转轴210位于所述第二叶片200靠近所述进风口510的一端。
在实际的结构中,第一转轴110与第二转轴210均靠近进风口510,所以第一叶片100与第二叶片200能够绕着靠近进风口510的位置转动,这样合理的优化了第一叶片100与第二叶片200的位置布局,避免在运动过程中叶片外露,并且第一叶片100与第二叶片200对空间的需求较小,节省了壳体500内所需的空间。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还包括面框面板600,所述面框面板600与所述壳体500连接并且盖在所述出风口520,所述主动叶片300伸出所述面框面板600;其中,面框面板600开设有开口,出风口520与开口对应,由于优化了第一叶片100与第二叶片200的空间排布,所以第一叶片100与第二叶片200能够隐藏在面框面板600的后方,美化了出风口520的外观。
所述面框面板600开设有面板口610,所述主动叶片300伸出所述面板口610,当所述主动叶片300朝上倾斜至最大行程时所述主动叶片300与所述面板口610的间隙大于零;当所述主动叶片300朝下倾斜至最大行程时所述主动叶片300与所述面板口610的下端的间隙大于零;通过该结构,能够避免气流被堵在壳体内。
所述主动叶片300朝上倾斜时所述主动叶片300与所述第一叶片100的间隙以及所述主动叶片300与所述面板口610的上端的间隙两个间隙之间的比例为0.8-1.2,所述主动叶片300朝下倾斜时所述主动叶片300与所述第二叶片200的间隙以及所述主动叶片300与所述面板口610的下端的间隙两个间隙之间的比例为0.8-1.2,这样能够使间隙与间隙的大小相同或者相近似,有利于气流顺畅流出并保持沿主动叶片300的倾斜方向,避免气流堵在壳体内。
现有的这类窄型出风口的外面板对上下叶片的遮挡尺寸其实仅略微超出上下叶片的厚度,故而现有结构中的上下叶片这种转动结构可以正常出风。但是现在某些厂家对窄型出风口的宽度要求更加严苛,要求宽度的尺寸需要做的更小,这时外面板对上下叶片的遮挡尺寸超过了上下叶片的厚度达到2倍厚度甚至更多,继续沿用现有的上下叶片结构,那么外面板本身就会产生拦截气流的负面效果,进而导致出风口处的气流紊乱,最终导致出风量和出风方向发生问题。
在窄型出风口总成中外面板对上下叶片的遮挡尺寸超出上下叶片厚度很多的情况下,如何改进结构就成了当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而通过上述结构,既能够满足窄型出风口隐蔽上下叶片的效果,又不会拦截气流的负面效果。
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500的侧壁开设有行程槽530,所述轮盘式连杆400设置有行程块440,所述行程块44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行程槽530内并可限制所述轮盘式连杆400的移动行程。
使行程块与行程槽530配合能够起到限制轮盘式连杆400转动行程的作用,避免转动时各部件发生干涉,还能够起到让轮盘式连杆400可转动的与壳体500连接。
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窄型出风口总成。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窄型出风口总成,包括外叶片导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叶片导风机构包括:
第一叶片(100),其设置有第一转轴(110),所述第一叶片(100)配置为绕所述第一转轴(110)转动;
第二叶片(200),其设置有第二转轴(210),所述第二叶片(200)配置为绕所述第二转轴(210)转动;
主动叶片(300),其设置有第三转轴(310),所述主动叶片(300)配置为绕所述第三转轴(310)转动;其中,所述第一叶片(100)与所述第二叶片(200)分别位于所述主动叶片(300)的上方以及下方;
轮盘式连杆(400),所述主动叶片(300)通过所述轮盘式连杆(400)与所述第一叶片(100)以及所述第二叶片(200)联动连接;
当所述主动叶片(300)从水平位置转动朝上倾斜时,所述第一叶片(100)朝所述主动叶片(300)反向转动,所述第二叶片(200)处于朝上倾斜状态或水平状态;当所述主动叶片(300)从水平位置转动朝下倾斜时,所述第二叶片(200)朝所述主动叶片(300)反向转动,所述第一叶片(100)处于朝下倾斜状态或水平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窄型出风口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100)还设置有第一联动轴(120),所述第二叶片(200)还设置有第二联动轴(220),所述主动叶片(300)还设置有第三联动轴(320),所述轮盘式连杆(400)设置有联动孔(410)、第一运动槽(420)以及第二运动槽(430),所述第一联动轴(120)与所述第一运动槽(420)连接,所述第二联动轴(220)与所述第二运动槽(430)连接,所述第三联动轴(320)与所述联动孔(410)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窄型出风口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动槽(420)与所述第二运动槽(430)设置为弧形孔或者内弧边三角形孔。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窄型出风口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500),所述第一叶片(100)、所述第二叶片(200)、所述主动叶片(300)以及所述轮盘式连杆(400)均设置在所述壳体(500)内,其中,所述第一叶片(100)通过所述第一转轴(110)可转动地与所述壳体(500)连接,所述第二叶片(200)通过所述第二转轴(210)可转动地与所述壳体(500)连接,所述主动叶片(300)通过所述第三转轴(310)可转动地与所述壳体(500)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窄型出风口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00)具有进风口(510)以及出风口(520),所述第一转轴(110)位于所述第一叶片(100)靠近所述进风口(510)的一端,所述第二转轴(210)位于所述第二叶片(200)靠近所述进风口(510)的一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窄型出风口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面框面板(600),所述面框面板(600)与所述壳体(500)连接并且盖在所述出风口(520),所述主动叶片(300)伸出所述面框面板(600)。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窄型出风口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00)的侧壁开设有行程槽(530),所述轮盘式连杆(400)设置有行程块(440),所述行程块(44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行程槽(530)内并可限制所述轮盘式连杆(400)的移动行程。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窄型出风口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框面板(600)开设有面板口(610),所述主动叶片(300)伸出所述面板口(610),当所述主动叶片(300)朝上倾斜至最大行程时所述主动叶片(300)与所述面板口(610)的上端的间隙大于零,当所述主动叶片(300)朝下倾斜至最大行程时所述主动叶片(300)与所述面板口(610)的下端的间隙大于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窄型出风口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叶片(300)朝上倾斜时,所述主动叶片(300)与所述第一叶片(100)的间隙以及所述主动叶片(300)与所述面板口(610)的上端的间隙的两个间隙之间的比例为0.8-1.2;
所述主动叶片(300)朝下倾斜时,所述主动叶片(300)与所述第二叶片(200)的间隙以及所述主动叶片(300)与所述面板口(610)的下端的间隙的两个间隙之间的比例为0.8-1.2。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窄型出风口总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631013.9U CN217124489U (zh) | 2022-03-22 | 2022-03-22 | 一种窄型出风口总成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631013.9U CN217124489U (zh) | 2022-03-22 | 2022-03-22 | 一种窄型出风口总成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124489U true CN217124489U (zh) | 2022-08-05 |
Family
ID=82644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631013.9U Active CN217124489U (zh) | 2022-03-22 | 2022-03-22 | 一种窄型出风口总成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124489U (zh) |
-
2022
- 2022-03-22 CN CN202220631013.9U patent/CN21712448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25783B (zh) | 空气调节机 | |
CN109882932A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14604062A (zh) | 一种窄型出风口总成及车辆 | |
JPH0158425B2 (zh) | ||
CN217124489U (zh) | 一种窄型出风口总成及车辆 | |
CN110103675B (zh) | 一种集成拨钮的空调出风口结构及机动车 | |
CN212511466U (zh) |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0601949U (zh) |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112484147B (zh) | 空调器 | |
CN208108283U (zh) |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 |
CN103398461B (zh) | 空调排风窗 | |
CN112648238B (zh) | 导风结构、风扇 | |
CN212299360U (zh) | 出风装置及移动空调 | |
CN210463240U (zh) | 空调器 | |
CN218864346U (zh) | 一种空调器室外机及空调系统 | |
CN222210535U (zh) | 空调柜机 | |
JP2000193301A (ja) | 空気調和機の風向調整装置 | |
CN113803797A (zh) |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9415172U (zh) | 一种具有双弧结构的导风装置 | |
CN221762211U (zh) | 轴流风机和空调室外机、空调器 | |
CN219889654U (zh) | 空调器 | |
CN213273153U (zh) | 空气处理设备的百叶组件和空气处理设备 | |
CN211575261U (zh) |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9427897U (zh) | 用于车辆的出风口组件和车辆 | |
CN221005422U (zh) | 出风组件及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