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14716U - 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114716U CN217114716U CN202123425553.6U CN202123425553U CN217114716U CN 217114716 U CN217114716 U CN 217114716U CN 202123425553 U CN202123425553 U CN 202123425553U CN 217114716 U CN217114716 U CN 21711471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rge capacity
- lid
- capacity battery
- battery
- battery struc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3022 ven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110 cooling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29920002302 Nylon 6,6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822 epoxy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20000647 polyepoxid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5060 rub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178 mono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Lithium ion Chemical compound [Li+]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743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1416 lith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792 electroly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3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86 cumul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39 graphi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804 graph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GELKBWJHTRAYNV-UHFFFAOYSA-K lithium iron phosphate Chemical compound [Li+].[Fe+2].[O-]P([O-])([O-])=O GELKBWJHTRAYNV-UHFFFAOYSA-K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386 neutral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791 soa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属于电池领域,包括壳体、盖体、电池组、导电排和温度管理单元,电池组位于壳体内,盖体为极柱,包括正极盖体和负极盖体,正极盖体和负极盖体分别位于壳体的两个侧面,正极盖体为正极极柱,负极盖体为负极极柱,导电排的两端分别与电池组的极耳以及盖体连接。壳体两侧的盖体作为极柱,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同时节约了电池内部的空间,极大地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也利于极柱散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
背景技术
截至2020年底在各类电化学储能技术中,锂离子电池的累计装机规模最大,约为2.9GW。“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更加推动了我国储能应用的广泛发展,“十四五”期间,我国的电化学储能市场将正式跨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我国在大容量储能电池的研发上基本上是空白,主要受限于生产设备、安全技术、废品率高、量产成本等因素,储能成本的高低是储能系统发展的关键。在现有的锂电池应用中,常涉及超大容量电池的使用。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大容量单体方形锂电池为300Ah,最大容量的单体圆柱电池不大于100Ah,受到单体电池容量的影响,锂电池在储能应用时需要将多个单体电池进行并联来实现所需容量要求的,对于超大容量储能电池系统,为了实现其超大的容量需求,就需要使用大量的单体电池进行并联组成电池模块,再与其他的电池模块串联以提高整体电池系统的电压进行多个单体电池的串并联。大容量锂电池在制作时需要将多组电芯并联,多组电芯在并联过程中如果存在连接、对位不当,很容易出现电芯的容量、电阻、电压等性能参数参差不齐,或者如果其中一个电芯有质量问题,将会影响整个大容量电池的性能,导致各个电芯并联后一致性差,使得大容量电池性能不稳定且废品率高;同时现有的大容量锂电池大都是各自独立充注、使用电解液,导致大容量锂电池整体工作性能差。
目前现有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大多数是通过将多个小容量电池并联形成一个大容量锂离子电池,而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在使用时,又需要通过串联之后才能满足用电需求,从而使得联接零配件种类繁多,联接步骤复杂繁琐,耗时耗力,电池管理系统和线材、电池箱的用量巨大,造成储能成本居高不下,而且这种连接方式因其连接线繁杂,内阻不同,造成电流差异,非常容易引起电池发热,长期使用后电池的一致性会越来越差,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而且严重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
CN101931098A公开了一种方形电池,包括壳体,在壳体的顶部设有安全阀,在壳体内设有极片和极耳,极片的正负极分别与极耳的正端和负端连接,极耳正端的另一端和负端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正极柱和负极柱,正极柱和负极柱设置为水平极柱,正极柱和负极柱分别与极耳的正端和负端为水平连接。但是,该专利的极柱并未直接伸出壳体,散热效果不好,且无法实现多个电池串联。
CN107658489A公开了一种一种安装、拆卸方便的燃料电池模组,包括流体分布器、前后挡板、燃料电池软包、电池软包连接条及捆扎带;燃料电池软包包括Ⅰ型燃料电池软包和Ⅱ型燃料电池软包;分别与前挡板、后挡板集成后,用捆扎带固定;并且n块燃料电池软包依次按照Ⅰ型燃料电池软包与Ⅱ型燃料电池软包间隔叠加,进行串联,然后在前挡板前面安装流体分布器;并用捆扎带捆扎成一体,组合成燃料电池模组。但是,该专利仅是电极伸出了壳体,无法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且并不能节省电池内的空间,能量密度低;虽然实现了串联,但其串联结构不够稳定,也不利于散热。
CN 211957777 U提供了一种大容量电池,是将30个磷酸铁锂正极-石墨负极卷芯体做成3.2V,450Ah的卷芯组,加入吸液板和吸液棒后做成卷芯簇,而后将4个卷芯簇并联为卷芯堆,由此制造出3.2V1800Ah的超大容量电池。本实用新型直接并联多个40Ah单体电池,具有安装工艺简单,连接件少,电池组温度可控,质量可靠,成本低等特点。
CN 104883861A公开了一种具有散热装置的大容量电池,是将多个带有夹片的散热片塞在并联的若干圆柱型电池间的夹缝处,散热片与圆柱电池单体紧贴,提高电池散热效率,确保电池内部温度一致。本实用新型大容量电池散热结构简单,单体池数量少,故障率小,成品率高,依靠电池组外部半导体模块半导体制冷散热模块管控制电池内部温度,通带有空腔和外壁通孔的极柱设计,空腔内设有均热排,加热片,外壁通孔内嵌入导热灭火管,兼备散热降温功能,加热升温功能,热量均衡功能。其在散热功能方面与本专利差距明显。
CN 202695665U公开了一种公用电解液的并联大容量电池,至少6个单体大容量电芯组合封装在同一个大的塑胶壳中,各单体电芯之间用含微孔的隔板隔开,各电池之间电解液是共享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包括壳体、盖体、电池组、导电排和温度管理单元,所述电池组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盖体为极柱,包括正极盖体和负极盖体,所述正极盖体和所述负极盖体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两个侧面,所述正极盖体为正极极柱,所述负极盖体为负极极柱,所述导电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池组的极耳以及所述盖体连接。
进一步限定,所述电池组由至少一个电芯组成,所述电池组的正、负极耳位于电池组的同侧,与所述导电排连接。
进一步限定,所述导电排为Z形导电排,所述Z形导电排的一面长边上设有多组通槽,所述电池组的正、负极耳穿过所述通槽并垂直折弯后焊接于所述Z形导电排的上端面。
进一步限定,所述极柱上有焊接槽,所述焊接槽与所述导电排的形状相对应。
进一步限定,所述导电排包括正极导电排和负极导电排,所述正极盖体与所述正极导电排焊接,所述负极盖体与所述负极导电排焊接。
进一步限定,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绝缘密封圈。
进一步限定,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连接处和所述螺栓表面涂覆有绝缘层。
进一步限定,所述壳体四周焊接有金属板,所述金属板和壳体之间组成空腔回路,所述空腔内填充有冷却液。
进一步限定,所述金属板焊点在壳体四周棱边和加强筋上,焊接方式为满焊。
进一步限定,所述金属板侧面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冷却液循环装置连接。
进一步限定,所述导电排的材料为铝合金或纯铜。
进一步限定,所述盖体的材料为铝合金或紫铜。
进一步限定,所述盖体为中空结构,所述温度管理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侧的半导体模块和设置在所述盖体内的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的一端伸出所述极柱,与所述半导体模块连接。
进一步限定,所述半导体模块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双层绝缘垫。
进一步限定,所述双层绝缘垫包括上层绝缘垫和下层绝缘垫,所述下层绝缘垫上设有与所述热管相匹配的四个通孔。
进一步限定,所述上层绝缘垫的材料为导热硅胶片、导热PPS、导热尼龙66中的一种,耐受温度260℃以上。
进一步限定,所述下层绝缘垫的材料为橡胶、PP、环氧树脂材质中的一种,耐受温度130℃以上。
进一步限定,所述壳体侧面设有注液泄爆口。
进一步限定,所述注液泄爆口上设有压力阀或泄压膜。
进一步限定,所述注液泄爆口上设置带有抽真空、注液、泄爆功能的三通阀或四通阀。
进一步限定,所述壳体上设有加强筋。
进一步限定,所述壳体为方形金属结构,材料为铝合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包括壳体、盖体、电池组、导电排和温度管理单元,所述电池组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盖体为极柱,包括正极盖体和负极盖体,所述正极盖体和所述负极盖体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两个侧面,所述正极盖体为正极极柱,所述负极盖体为负极极柱,所述导电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池组的极耳以及所述盖体连接。壳体两侧的盖体作为极柱,节省了材料,使电池的制作成本大幅降低,同时节约了电池内部的空间,极大地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且将盖体作为极柱有利于极柱热量的及时有效散出,提升了电池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2、通过将导电排的两端分别与极柱和电池组的极耳焊接,增大了导流排、极柱、极耳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过流能力,且增强了连接的稳定性,有效防止了虚连接,大幅增强了电池的安全性能。
3、极柱上有焊接槽,所述焊接槽与所述导电排的形状相对应,使焊接更紧密,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
4、正极盖体和负极盖体结构相同,可以使用一个模板加工制造,工艺简便。
5、盖体与壳体之间之间设有绝缘密封圈,二者通过螺栓连接,连接处和所述螺栓表面涂覆有绝缘层,确保盖体与壳体的绝缘密封,极大地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能。
6、壳体四周焊接有金属板,所述金属板和壳体之间组成空腔回路,所述空腔内填充有冷却液,金属板侧面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冷却液循环装置连接,构成一个液冷循环装置,可以及时有效地散出电池产生的热量,也具有一定的防爆功能,可防止电池发生热失控,确保电池的安全性。
7、导电排的材料为铝合金或纯铜,体的材料为铝合金或紫铜,在保证电池性能的同时,可以节约成本。
8、盖体为中空结构,所述温度管理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侧的半导体模块和设置在所述盖体内的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的一端伸出所述极柱,与所述半导体模块连接。极柱为中空结构,将散热组件设置于极柱内,既节约了空间,又提升了极柱散热效果;散热组件的一端伸出极柱与半导体模块连接,可以使电池温度保持平衡。
9、半导体模块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双层绝缘垫,上层绝缘垫的材料为导热硅胶片、导热PPS、导热尼龙66中的一种,耐受温度260℃以上;下层绝缘垫的材料为橡胶、PP、环氧树脂材质中的一种,耐受温度130℃以上。绝缘效果良好,极大地提高了电池安全性能。
10、壳体侧面设有注液泄爆口,注液泄爆口上设置带有抽真空、注液、泄爆功能的三通阀或四通阀,多个功能可以通过同一结构实现,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制造。
11、壳体为方形金属结构,材料为铝合金,壳体上设置有加强筋,结构稳定,不易形变,且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整体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半导体模块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层绝缘垫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电排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极盖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负极盖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挤压板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密封圈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金属板结构示意图。
其中,1-正极盖体,11-连接孔,12-焊接槽,13-通孔,2-负极盖体,21-连接孔,22-通孔,23-连接孔,3-壳体,31-连接孔,32-加强筋,33-连接孔,4-半导体模块,5-热管,6-电池组,61-电芯,62-导电排,63-连接件,64-挤压板,65-钢带,7-下层绝缘垫,8-密封圈,9-金属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上”“下”等方向名词,是根据说明书附图进行说明的,以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包括壳体3、盖体1/2、电池组6、导电排62和温度管理单元,电池组6位于壳体3内,盖体1/2为极柱,包括正极盖体1和负极盖体2,正极盖体1和负极盖体2分别位于壳体3的两个侧面,正极盖体1为正极极柱,负极盖体2为负极极柱,导电排62的两端分别与电池组6的极耳以及盖体连接。电池组6由至少一个电芯组成,电池组6的正、负极耳位于电池组6的同侧,与导电排62连接。导电排62为Z形导电排62,Z形导电排62的一面长边上设有多组通槽,电池组6的正、负极耳穿过通槽并垂直折弯后焊接于Z形导电排62的上端面。极柱上有焊接槽12,焊接槽12与导电排62的形状相对应。导电排62包括正极导电排和负极导电排,正极盖体1与正极导电排焊接,负极盖体2与负极导电排焊接。盖体1/2与壳体3之间设有绝缘密封圈8。盖体1/2与壳体3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连接处和螺栓表面涂覆有绝缘层。壳体3四周焊接有金属板9,金属板9和壳体3之间组成空腔回路,空腔内填充有冷却液。金属板9的焊点在壳体3四周棱边和加强筋32上,焊接方式为满焊。金属板9侧面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冷却液循环装置连接。导电排62的材料为铝合金或纯铜。盖体1/2的材料为铝合金或紫铜。盖体为中空结构,温度管理单元包括设置在壳体3外侧的半导体模块和设置在盖体内的散热组件,散热组件的一端伸出极柱,与半导体模块连接。半导体模块4与壳体3之间设有双层绝缘垫7。双层绝缘垫7包括上层绝缘垫和下层绝缘垫,下层绝缘垫上设有与热管5相匹配的四个通孔。上层绝缘垫的材料为导热硅胶片、导热PPS、导热尼龙66中的一种,耐受温度260℃以上。下层绝缘垫的材料为橡胶、PP、环氧树脂材质中的一种,耐受温度130℃以上。壳体3侧面设有注液泄爆口。注液泄爆口上设有压力阀或泄压膜。注液泄爆口上设置带有抽真空、注液、泄爆功能的三通阀或四通阀。壳体3上设有加强筋32。壳体3为方形金属结构,材料为铝合金。
实施例1
参见图1,本实施例示出了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其包括壳体3、盖体1/2、电池组6、导电排62和温度管理单元,电池组6位于壳体3内,盖体1/2为极柱,包括正极盖体1和负极盖体2,正极盖体1和负极盖体2分别位于壳体3的两个侧面,正极盖体1为正极极柱,负极盖体2为负极极柱,导电排62的一端与电池组6的极耳焊接,另一端与盖体1/2焊接。导电排62、壳体3和盖体1/2的材料均为铝合金。
优选的,导电排62的材料可以为铝合金或纯铜。
优选的,盖体1/2的材料可以为铝合金或紫铜。
优选的,壳体3沿水平和竖直方向设置有加强筋32。
优选的,壳体3为方形金属结构,材料为铝合金。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将壳体3两侧的盖体1/2作为极柱,节省了材料,使电池的制作成本大幅降低,同时节约了电池内部的空间,极大地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且将盖体作为极柱有利于极柱热量的及时有效散出,提升了电池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正极盖体1和负极盖体2结构相同,可以使用一个模板加工制造,工艺简便。
实施例2
参见图2,本实施例示出了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其电池组6由2个电芯61组成,电池组6的正、负极耳位于电池组6的同侧,与导电排62的一端焊接。电池组6之间通过连接件63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组成电池组6的电芯61数量可以为1个、2个、3个或更多,具体数量可以根据电池的电容量要求设置。组成电池组6的电芯61结构完好,没有破损,且内阻和电压一致。
实施例3
参见图2、图5、图6、图7,本实施例示出了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导电排62为Z形导电排,Z形导电排的一面长边上设有多组通槽,电池组6的正、负极耳穿过通槽并垂直折弯后焊接于Z形导电排的上端面。导电排62包括正极导电排和负极导电排,正极盖体1与正极导电排焊接,负极盖体2与负极导电排焊接。
优选的,极柱上有焊接槽12,焊接槽12与导电排62的形状相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导电排62的一侧设有多个连接槽,用激光焊接机把导电排62相对于连接槽的一端与极柱焊接槽12连接焊接;用激光焊接机把连接槽一端与电池一极焊接;也就是在制作电池组6时,先将方形电池单元并排依次卡紧,然后在电池正负极上焊接L型导电排62,形成并联电池组6;在组装电池组6时,电池排列方向一致,不能把正负极焊接在一根导电排62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通过将导电排62的两端分别与极柱和电池组6的极耳焊接,增大了导流排、极柱、极耳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过流能力,且增强了连接的稳定性,有效防止了虚连接,大幅增强了电池的安全性能。
实施例4
参见图6、图7、图9,本实施例示出了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盖体1/2与壳体3之间设有绝缘密封圈8,盖体1/2与壳体3以及电池组6之间通过连接孔21/23/31/33进行螺栓连接,连接处和螺栓表面涂覆有绝缘层。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使电池整体结构更加稳定,提高了安全性。
实施例5
参见图11,本实施例示出了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壳体3四周焊接有金属板9,金属板9和壳体3之间组成空腔回路,空腔内填充有冷却液,冷却液为水。
优选的,金属板9焊点在壳体3四周棱边和加强筋32上,焊接方式为满焊。
优选的,金属板9侧面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冷却液循环装置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通过焊接金属板9在壳体3外侧构成了一个液冷循环装置,可以及时有效地散出电池产生的热量,也具有一定的防爆功能,可防止电池发生热失控,确保电池的安全性。
实施例6
参见图3、图4、图6、图7,本实施例示出了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盖体1/2为中空结构,温度管理单元包括设置在壳体3外侧的半导体模块4和设置在盖体1/2内的散热组件,散热组件的一端伸出极柱,与半导体模块连接。半导体模块4与壳体3之间设有双层绝缘垫7,双层绝缘垫7包括上层绝缘垫和下层绝缘垫,上层绝缘垫的材料为导热硅胶片,下层绝缘垫的材料为橡胶。
优选的,下层绝缘垫上设有与热管5相匹配的四个通孔13/22。
优选的,上层绝缘垫的材料也可以为导热PPS、导热尼龙66中的一种,耐受温度260℃以上。
优选的,下层绝缘垫的材料也可以为PP、环氧树脂中的一种,耐受温度130℃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盖体1/2内嵌有热管55,热管55与半导体模块4连接;当电池温度过高时,热管55将盖体1/2的温度的传导至半导体模块4,通过半导体模块4进行散热。当电池温度过低时,也可对电池进行加热。也就是说,大容量电池无论是处于高温环境中还是低温环境中,都可以有效地控制电池内部温度,确保电池始终处于一个最佳工作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下层绝缘垫上设有与热管5匹配的四个通孔13/22,将从盖体1、2伸出的热管55延伸至此通孔13/22内,用螺丝将上/下绝缘层拧紧,紧密配合,固定在壳体33的侧壁,可以控制壳体3内部的电池组6的温度,确保电池高效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极柱为中空结构,将散热组件设置于极柱内,既节约了空间,又提升了极柱散热效果;散热组件的一端伸出极柱与半导体模块连接,可以使电池温度保持平衡。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示出了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壳体3侧面设有注液泄爆口,注液泄爆口上设有压力阀。
优选的,注液泄爆口上设置带有抽真空、注液、泄爆功能的三通阀或四通阀。
需要说明的是,注液泄爆口上也可以设置泄压膜。本实施例将抽真空、注液、泄爆等多个功能可以通过同一结构实现,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制造。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示出了一种大容量电池的组装方式,将多个单体电芯的电极同向设置进行排列,使电芯的正极和负极分别在同一侧,用挤压板64进行固定并用钢带65进行捆扎,形成电池组6;将电池组6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分别与导电排62进行连接,然后将任意一极导电排62与盖体1/2连接,通过挤压板64的连接孔用螺栓将电池模组固定在盖体1/2上;将盖体的一个端面朝下,套上壳体3并固定;进行另一极盖体的放置固定;在盖体的通孔13/22内嵌入热管5,形成两组散热组件;将两个散热组件通过双层绝缘垫7与半导体模块4连接。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22)
1.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包括壳体、盖体、电池组、导电排和温度管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盖体为极柱,包括正极盖体和负极盖体,所述正极盖体和所述负极盖体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两个侧面,所述正极盖体为正极极柱,所述负极盖体为负极极柱,所述导电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池组的极耳以及所述盖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由至少一个电芯组成,所述电池组的正、负极耳位于电池组的同侧,与所述导电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排为Z形导电排,所述Z形导电排的一面长边上设有多组通槽,所述电池组的正、负极耳穿过所述通槽并垂直折弯后焊接于所述Z形导电排的上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上有焊接槽,所述焊接槽与所述导电排的形状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排包括正极导电排和负极导电排,所述正极盖体与所述正极导电排焊接,所述负极盖体与所述负极导电排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绝缘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连接处和所述螺栓表面涂覆有绝缘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四周焊接有金属板,所述金属板和壳体之间组成空腔回路,所述空腔内填充有冷却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焊点在壳体四周棱边和加强筋上,焊接方式为满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侧面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冷却液循环装置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排的材料为铝合金或纯铜。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材料为铝合金或紫铜。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为中空结构,所述温度管理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侧的半导体模块和设置在所述盖体内的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的一端伸出所述极柱,与所述半导体模块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模块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双层绝缘垫;所述散热组件为热管。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绝缘垫包括上层绝缘垫和下层绝缘垫,所述下层绝缘垫上设有与所述热管相匹配的四个通孔。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绝缘垫的材料为导热硅胶片、导热PPS、导热尼龙66中的一种,耐受温度260℃以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绝缘垫的材料为橡胶、PP、环氧树脂中的一种,耐受温度130℃以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侧面设有注液泄爆口。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泄爆口上设有压力阀或泄压膜。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泄爆口上设置带有抽真空、注液、泄爆功能的三通阀或四通阀。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加强筋。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方形金属结构,材料为铝合金。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425553.6U CN217114716U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425553.6U CN217114716U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114716U true CN217114716U (zh) | 2022-08-02 |
Family
ID=82593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425553.6U Active CN217114716U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11471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12776A (zh) * | 2021-12-31 | 2022-05-17 | 陕西奥林波斯电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以及大容量电池的组装方法 |
-
2021
- 2021-12-31 CN CN202123425553.6U patent/CN21711471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12776A (zh) * | 2021-12-31 | 2022-05-17 | 陕西奥林波斯电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以及大容量电池的组装方法 |
CN114512776B (zh) * | 2021-12-31 | 2024-12-27 | 陕西奥林波斯电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以及大容量电池的组装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377335B (zh) | 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包 | |
CN108336283A (zh) | 一种超大容量单体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1900511A (zh) | 一种通过极片散热的锂离子电池 | |
CN114512776B (zh) | 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以及大容量电池的组装方法 | |
CN108134141A (zh) | 一种无隔膜静态锌溴电池 | |
CN217114716U (zh) | 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 | |
CN219832765U (zh) | 一种液冷储能电池包 | |
CN218472082U (zh) | 一种浸没式液冷储能电池模组 | |
CN216872194U (zh) | 一种大容量电池 | |
CN216389649U (zh) | 一种电池模组 | |
CN216850214U (zh) | 一种矩阵式软包电池及电池包 | |
CN208045617U (zh) | 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 | |
CN207909939U (zh) | 一种新型结构的铝壳电芯 | |
CN114388876A (zh) | 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 | |
CN218123562U (zh) | 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 | |
CN208637547U (zh) | 一种动力电池组散热结构 | |
CN117712410A (zh) | 一种带有局部吸热腔的储能电池包结构 | |
CN216648460U (zh) | 单体壳体、储能单体、储能簇和储能装置 | |
CN105845967A (zh) | 一种散热型锂离子电池模块 | |
CN212695222U (zh) | 通过极片散热的锂离子电池 | |
CN217114690U (zh) | 一种软包大容量电池电芯与极柱的连接结构 | |
CN215896482U (zh) | 一种锂浆料电池 | |
CN116487832A (zh) | 一种极板为多极耳结构水平放置蓄电池 | |
CN109449479A (zh) | 一种动力电池装置 | |
CN220753540U (zh) | 锂离子二次电池及电动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