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7100268U - 一种双电机驱动的智能电动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电机驱动的智能电动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00268U
CN217100268U CN202220712420.2U CN202220712420U CN217100268U CN 217100268 U CN217100268 U CN 217100268U CN 202220712420 U CN202220712420 U CN 202220712420U CN 217100268 U CN217100268 U CN 2171002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ssis
rod
electric bicycle
swing rod
slid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1242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春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Zixin Bicycl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Zixin Bicyc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Zixin Bicycl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Zixin Bicyc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1242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002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002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002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电机驱动的智能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架,车架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前车轮和后车轮;车架中部设有底盘,底盘的两侧开设有伸缩开口,底盘内部设有横移腔体,横移腔体内设有对称设置的一对横向驱动组件,横向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螺杆、限位导轨和滑块,驱动电机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螺杆,滑块螺接在螺杆上,滑块滑动连接在限位导轨上;滑块上端固定有联动杆,联动杆一端固定有辅助行驶组件,包括固定件、拉伸弹簧、摆杆和辅助轮,固定件固定连接联动杆,摆杆可转动地连接固定件,拉伸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固定件和摆杆,辅助轮可转动地连接摆杆。本实用新型提升了电动自行车的车身稳定性和易通过性。

Description

一种双电机驱动的智能电动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自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电机驱动的智能电动自行车。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需要依靠电机来驱动行驶。目前,现有的电动自行车一般都是只有前后两个驱动轮,在行驶过程中,只有前后两个驱动轮的电动自行车容易发生侧翻,结构稳定性不佳。市面上存在有在后驱动轮两侧安装辅助轮的电动自行车,但是这种电动自行车的横向宽度较大,不利于通过较窄的路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电机驱动的智能电动自行车,用于同时提升电动自行车的车身稳定性和易通过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电机驱动的智能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前车轮和后车轮,所述前车轮和所述后车轮均为带电机的电动车轮;
所述车架的中部设有底盘,所述底盘的两侧开设有伸缩开口,所述底盘内部设有横移腔体,所述伸缩开口连通所述横移腔体,所述横移腔体内设有对称设置的一对横向驱动组件,所述横向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螺杆、限位导轨和滑块,一对所述驱动电机远离输出轴一端相抵,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螺杆,所述限位导轨与所述螺杆平行且位于所述螺杆正下方,所述滑块螺接在所述螺杆上,所述滑块还滑动连接在所述限位导轨上;
所述滑块上端还固定设置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与所述螺杆平行,所述联动杆贯穿所述伸缩开口并伸出至所述底盘外部,所述联动杆远离所述滑块一端固定有辅助行驶组件,所述辅助行驶组件包括固定件、拉伸弹簧、摆杆和辅助轮,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联动杆,所述摆杆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固定件,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的侧端顶部,所述拉伸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摆杆侧端中部,所述辅助轮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摆杆远离所述固定件的一端;
当所述摆杆与所述底盘处于同一水平面时,所述拉伸弹簧收缩至最小长度;当所述摆杆转动至与所述底盘垂直时,所述拉伸弹簧被拉伸至最大长度,所述辅助轮与地面相抵。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驱动组件还包括支撑件、夹持件和滑轮,所述支撑件可拆卸地套接在所述联动杆上,所述夹持件固定夹持所述支撑件的下端,所述滑轮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夹持件下端,所述横移腔体内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螺杆平行,所述滑轮滚动连接在所述滑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上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联动杆上均匀贯穿设置有若干第二螺孔,所述第一螺孔与所述第二螺孔之间螺接有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底盘的上端开设有清洁开口,所述清洁开口连通所述横移腔体,所述清洁开口内可转动地设置有清洁转门,所述清洁转门的侧端设有若干卡扣,所述底盘上端围绕所述清洁开口开设有若干槽口,所述卡扣扣接在所述槽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清洁开口的内侧壁上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由柔性密封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的侧端底部设有转动限位块,当所述摆杆转动至与所述底盘垂直时,所述摆杆的上端与所述转动限位块相抵。
进一步地,所述摆杆与底盘之间具有一夹角,所述夹角的角度在15°至45°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盘内设置横向驱动组件,实现了在不需要使用辅助轮的时候利用驱动电机驱动摆杆向横移腔体内收缩,有效提升了电动自行车在较窄路段的易通过性;同时在底盘的侧端设置辅助行驶组件,实现了需要使用辅助轮的时候可以用脚部将摆杆摆动至与底盘垂直,使得辅助轮与地面相抵,有效提升了电动自行车的车身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底盘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2、车架;21、前车轮;22、后车轮;3、底盘;32、横移腔体;33、清洁开口;34、清洁转门;4、横向驱动组件;41、驱动电机;42、螺杆;43、限位导轨;44、滑块;45、联动杆;451、第二螺孔;452、螺栓;46、支撑件;461、第一螺孔;47、夹持件;48、滑轮;5、辅助行驶组件;51、固定件;52、拉伸弹簧;53、摆杆;54、辅助轮;55、转动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双电机驱动的智能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架2,车架2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前车轮21和后车轮22,前车轮21和后车轮22均为带电机的电动车轮;
车架2的中部设有底盘3,底盘3的两侧开设有伸缩开口,底盘3内部设有横移腔体32,伸缩开口连通横移腔体32,横移腔体32内设有对称设置的一对横向驱动组件4,横向驱动组件4包括驱动电机41、螺杆42、限位导轨43和滑块44,一对驱动电机41远离输出轴一端相抵,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螺杆42,限位导轨43与螺杆42平行且位于螺杆42正下方,滑块44螺接在螺杆42上,滑块44还滑动连接在限位导轨43上;
滑块44上端还固定设置有联动杆45,联动杆45与螺杆42平行,联动杆45贯穿伸缩开口并伸出至底盘3外部,联动杆45远离滑块44一端固定有辅助行驶组件5,辅助行驶组件5包括固定件51、拉伸弹簧52、摆杆53和辅助轮54,固定件51固定连接联动杆45,摆杆53可转动地连接固定件51,拉伸弹簧52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件51的侧端顶部,拉伸弹簧5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摆杆53侧端中部,辅助轮54可转动地连接在摆杆53远离固定件51的一端;
当摆杆53与底盘3处于同一水平面时,拉伸弹簧52收缩至最小长度;当摆杆53转动至与底盘3垂直时,拉伸弹簧52被拉伸至最大长度,辅助轮54与地面相抵。
本技术方案通过在底盘3内设置横向驱动组件4,实现了在不需要使用辅助轮54的时候利用驱动电机41驱动摆杆53向横移腔体32内收缩,有效提升了电动自行车在较窄路段的易通过性;同时在底盘3的侧端设置辅助行驶组件5,实现了需要使用辅助轮54的时候可以用脚部将摆杆53摆动至与底盘3垂直,使得辅助轮54与地面相抵,有效提升了电动自行车的车身稳定性。
优选的,横向驱动组件4还包括支撑件46、夹持件47和滑轮48,支撑件46可拆卸地套接在联动杆45上,夹持件47固定夹持在支撑件46的下端,滑轮48可转动地连接在夹持件47下端,横移腔体32内设有滑槽,滑槽与螺杆42平行,滑轮48滚动连接在滑槽内。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联动杆45上设置支撑件46、夹持件47和滑轮48,使得联动杆45在滑块44的横向拉动时夹持件47上的滑轮48能够伴随滑动,同时夹持件47为支撑件46提供竖直朝上的支撑力,从而提升了联动杆45的结构稳定性。
优选的,支撑件46上开设有第一螺孔461,联动杆45上均匀贯穿设置有若干第二螺孔451,第一螺孔461与第二螺孔451之间螺接有螺栓452。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联动杆45上均匀设置第二螺孔451,以及在支撑件46上开设第一螺孔461,便于支撑件46在联动杆45上寻找合适位置进行安装固定,根据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改变固定位置。
优选的,底盘3的上端开设有清洁开口33,清洁开口33连通横移腔体32,清洁开口33内可转动地设置有清洁转门34,清洁转门34的侧端设有若干卡扣,底盘3上端围绕清洁开口33开设有若干槽口,卡扣扣接在槽口内。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清洁开口33内设置清洁转门34,以及在清洁转门34上设置卡扣,使得需要开启清洁转门34对横移腔体32内进行清洁时,先将卡扣与槽口脱扣,然后转开清洁转门34;需要关闭清洁转门34时,先将清洁转门34转动至合拢,然后将卡扣扣接在槽口内,完成扣接。
优选的,清洁开口33的内侧壁上设有密封圈,密封圈由柔性密封材料制成。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清洁开口33的内侧壁上设置密封圈,有效提升了清洁开口33的密封性,该柔性密封材料可以为硅胶。
优选的,固定件51的侧端底部设有转动限位块55,当摆杆53转动至与底盘3垂直时,摆杆53的上端与转动限位块55相抵。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转动限位块55,实现了对摆杆53转动角度的限定,限制摆杆53最多只能转动90°。
优选的,摆杆53与底盘3之间具有一夹角,夹角的角度在15°至45°之间。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摆动与底盘3之间的夹角的角度为44°。通过在摆杆53与底盘3之间设置夹角,并对夹角的角度进行限制,使得辅助轮54与地面接触时地面、辅助轮54和电动车轮呈三角形的结构,从而提升了电动自行车的结构稳定性。
工作原理:
当电动自行车需要使用辅助轮54时,驱动电机41正向运行,驱动滑块44在限位导轨43内向外滑动,带动联动杆45向外运动,进而带动辅助行驶组件5向外伸出,当辅助行驶组件5伸出至最大程度时,使用者通过用脚部推动底盘3两侧的摆杆53向下转动,使得两摆杆53与底盘3垂直,此时底盘3两侧的辅助轮54均与地面相抵,提升了电动自行车的结构稳定性;当电动自行车需要经过狭窄路段时,使用者通过用脚部推动底盘3两侧的摆杆53向上转动,使得两摆杆53与底盘3处于同一水平面,然后驱动电机41反向运行,驱动滑块44在限位导轨43内向内滑动,带动联动杆45向内运动,进而带动辅助行驶组件5向内收缩,直至辅助行驶组件5收缩至最大程度,此时电动自行车的宽度得到有效减小,因此提升了电动自行车在狭窄路段的易通过性。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双电机驱动的智能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2),所述车架(2)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前车轮(21)和后车轮(22),所述前车轮(21)和所述后车轮(22)均为带电机的电动车轮;
所述车架(2)的中部设有底盘(3),所述底盘(3)的两侧开设有伸缩开口,所述底盘(3)内部设有横移腔体(32),所述伸缩开口连通所述横移腔体(32),所述横移腔体(32)内设有对称设置的一对横向驱动组件(4),所述横向驱动组件(4)包括驱动电机(41)、螺杆(42)、限位导轨(43)和滑块(44),一对所述驱动电机(41)远离输出轴一端相抵,所述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螺杆(42),所述限位导轨(43)与所述螺杆(42)平行且位于所述螺杆(42)正下方,所述滑块(44)螺接在所述螺杆(42)上,所述滑块(44)还滑动连接在所述限位导轨(43)上;
所述滑块(44)上端还固定设置有联动杆(45),所述联动杆(45)与所述螺杆(42)平行,所述联动杆(45)贯穿所述伸缩开口并伸出至所述底盘(3)外部,所述联动杆(45)远离所述滑块(44)一端固定有辅助行驶组件(5),所述辅助行驶组件(5)包括固定件(51)、拉伸弹簧(52)、摆杆(53)和辅助轮(54),所述固定件(51)固定连接所述联动杆(45),所述摆杆(53)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固定件(51),所述拉伸弹簧(5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51)的侧端顶部,所述拉伸弹簧(5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摆杆(53)侧端中部,所述辅助轮(54)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摆杆(53)远离所述固定件(51)的一端;
当所述摆杆(53)与所述底盘(3)处于同一水平面时,所述拉伸弹簧(52)收缩至最小长度;当所述摆杆(53)转动至与所述底盘(3)垂直时,所述拉伸弹簧(52)被拉伸至最大长度,所述辅助轮(54)与地面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驱动的智能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驱动组件(4)还包括支撑件(46)、夹持件(47)和滑轮(48),所述支撑件(46)可拆卸地套接在所述联动杆(45)上,所述夹持件(47)固定夹持所述支撑件(46)的下端,所述滑轮(48)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夹持件(47)的下端,所述横移腔体(32)内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螺杆(42)平行,所述滑轮(48)滚动连接在所述滑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机驱动的智能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46)上开设有第一螺孔(461),所述联动杆(45)上均匀贯穿设置有若干第二螺孔(451),所述第一螺孔(461)与所述第二螺孔(451)之间螺接有螺栓(45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驱动的智能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3)的上端开设有清洁开口(33),所述清洁开口(33)连通所述横移腔体(32),所述清洁开口(33)内可转动地设置有清洁转门(34),所述清洁转门(34)的侧端设有若干卡扣,所述底盘(3)上端围绕所述清洁开口(33)开设有若干槽口,所述卡扣扣接在所述槽口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电机驱动的智能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开口(33)的内侧壁上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由柔性密封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驱动的智能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51)的侧端底部设有转动限位块(55),当所述摆杆(53)转动至与所述底盘(3)垂直时,所述摆杆(53)的上端与所述转动限位块(55)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驱动的智能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53)与底盘(3)之间具有一夹角,所述夹角的角度在15°至45°之间。
CN202220712420.2U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双电机驱动的智能电动自行车 Active CN2171002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12420.2U CN217100268U (zh)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双电机驱动的智能电动自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12420.2U CN217100268U (zh)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双电机驱动的智能电动自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00268U true CN217100268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77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12420.2U Active CN217100268U (zh)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双电机驱动的智能电动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002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06748A (zh) 一种特种机器人的行走机构
CN217100268U (zh) 一种双电机驱动的智能电动自行车
CN113022511B (zh) 一种车辆脱困装置
CN205836989U (zh) 轮履双功能分合式驱动装置及机动车
CN208602491U (zh) 一种行走机构
CN208264373U (zh) 泊车机器人超薄全向轮组
CN112385332A (zh) 一种轮式园林工具高度调节机构
CN218055353U (zh) 清洁车四轮转向机构
CN214112721U (zh) 一种特种车辆用橡胶履带驱动结构
CN215943587U (zh) 一种电池盒注塑用取出装置
CN114537041B (zh) 一种抗冲击型电动三轮车后桥
CN209958857U (zh) 一种用于自动停车装置的停车位
CN214396973U (zh) 一种汽车前轮眉
CN208306779U (zh) 一种履带式的减震底盘
CN208264438U (zh) 一种便于携乘儿童的电动车
CN201980305U (zh) 四轮电动站立车
CN210737370U (zh) 用于铁路桥梁护栏的行走机构及其检修平台
CN222496488U (zh) 一种双轴轮式拖拉机
CN221534430U (zh) 一种轮距可调式折叠轮椅的专用辅具
CN220662617U (zh) 一种新型车辆转向机构
CN218577959U (zh) 一种电动车转向装置
CN203666246U (zh) 一种履带轮
CN221318985U (zh) 一种三轮摩托车组装用吊具
CN219214686U (zh) 一种观光车的吸塑车门
CN213735261U (zh) 一种液压混合动力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