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7097542U - 一种夹持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夹持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97542U
CN217097542U CN202220258964.6U CN202220258964U CN217097542U CN 217097542 U CN217097542 U CN 217097542U CN 202220258964 U CN202220258964 U CN 202220258964U CN 217097542 U CN217097542 U CN 2170975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jaw
clamping jaw
tool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5896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海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exin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Yuexin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Yuexin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Yuexin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5896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975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975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975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夹持工具,包括:把手,包括安装端;第一夹爪,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一夹持端,第一夹爪通过第一连接端固定于安装端;第二夹爪,包括第二连接端和第二夹持端,第二夹爪通过第二连接端铰接于安装端,第二夹持端与第一夹持端相对;调节杆,固定于第二连接端,调节杆与第二夹爪位于把手的同一侧;把手与调节杆之间设有弹性件,当弹性件处于第一压缩状态时,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处于张开状态,当弹性件处于第二压缩状态时,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处于夹紧状态。本申请的夹持工具,可以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性,并且夹取待取物品后,弹性件可以自动施加夹紧力,不仅省力,而且夹持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夹持工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手持操作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夹持工具。
背景技术
生产制造过程中,一些场合常常需要辅助的工具进行取放物品。比如,用于半导体量测的TXRF(Total Reflection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全反射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法)设备,在季度保养更换灯丝时,需要拆卸灯丝罩,而灯丝罩需要在内部灯丝完全冷却后(大概一个小时左右),方可手动拆卸,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存在潜在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夹持工具,可以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夹持工具,包括:
把手,包括安装端;
第一夹爪,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一夹持端,所述第一夹爪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端固定于所述安装端;
第二夹爪,包括第二连接端和第二夹持端,所述第二夹爪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端铰接于所述安装端,所述第二夹持端与所述第一夹持端相对;
调节杆,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端,所述调节杆与所述第二夹爪位于所述把手的同一侧;
所述把手与所述调节杆之间设有弹性件,当所述弹性件处于第一压缩状态时,所述第一夹爪与所述第二夹爪处于张开状态,当所述弹性件处于第二压缩状态时,所述第一夹爪与所述第二夹爪处于夹紧状态,其中,所述弹性件在所述第一压缩状态的变形量大于在所述第二压缩状态的变形量。
可选的,所述夹持工具还包括;
第一夹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端;
第二夹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端;
当所述第一夹爪和所述第二夹爪处于夹紧状态时,所述第一夹块和所述第二夹块对待取物品进行夹持;
所述第一夹块相对所述第一夹持端的端面的角度可调;和/或
所述第二夹块相对所述第二夹持端的端面的角度可调。
可选的,所述第一夹块通过第一连接轴铰接于所述第一夹持端,并且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第一夹爪所在的平面垂直;和/或
所述第二夹块通过第二连接轴铰接于所述第二夹持端,并且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第二夹爪所在的平面垂直。
可选的,所述第一夹块通过第一旋转接头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持端;和/或
所述第二夹块通过第二旋转接头连接于所述第二夹持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夹块的夹持面设有防滑结构;和/或
所述第二夹块的夹持面设有防滑结构。
可选的,所述防滑结构包括凸起、齿条、防滑涂层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第一夹块相对所述第一夹持端的距离可调节;和/或
所述第二夹块相对所述第二夹持端的距离可调节。
可选的,所述第一夹块和所述第二夹块采用硅胶材料制作。
可选的,所述第一夹爪与所述把手一体化成型。
可选的,所述第二夹爪与所述调节杆一体化成型。
本申请实施例的夹持工具,包括:把手,包括安装端;第一夹爪,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一夹持端,第一夹爪通过第一连接端固定于安装端;第二夹爪,包括第二连接端和第二夹持端,第二夹爪通过第二连接端铰接于安装端,第二夹持端与第一夹持端相对;调节杆,固定于第二连接端,调节杆与第二夹爪位于把手的同一侧;把手与调节杆之间设有弹性件,当弹性件处于第一压缩状态时,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处于张开状态,当弹性件处于第二压缩状态时,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处于夹紧状态,其中,弹性件在第一压缩状态的变形量大于在第二压缩状态的变形量。通过使用本实施例的夹持工具,可以直接夹取灯丝罩进行拆卸,不需要等到灯丝罩完全冷却,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安全性。此外,相对于V形夹持工具或者类似老虎钳结构的夹持工具需要人为施加持续的夹紧力,夹持不稳定,本实施例的夹持工具夹取待取物品后,弹性件可以自动施加夹紧力,不仅省力,而且夹持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持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夹持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夹块与第一夹爪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夹块与第一夹爪的另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夹块的夹持面的正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夹块与第一夹爪的又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示,其中相同的组件符号代表相同的组件。以下的说明是基于所例示的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其不应被视为限制本申请未在此详述的其它具体实施例。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持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爆炸图。该夹持工具100可以包括:把手10、第一夹爪20、第二夹爪30、调节杆40和弹性件50。把手10可以是杆,杆可以实心也可以是空心的,杆的中间位置可以设置防滑结构,把手10的横截面可以是圆柱形、长方形、椭圆形、多边形等等,可以是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把手10包括安装端11,另一端可以是未连接任何结构的自由端。
第一夹爪20、第二夹爪30可以是折线形,也可以是弧形,例如弯钩状,第一夹爪20和第二夹爪30可以互为对称形状。第一夹爪20包括第一连接端21和第一夹持端22,第一夹爪20通过第一连接端21固定于安装端11;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固定”可以理解为第一夹爪20固定于把手10的安装端11后,相对把手10不可运动,例如可以通过螺栓或螺钉锁紧。较佳地,第一夹爪20与把手10可以是一体化成型,可以简化夹持工具100的制作。第二夹爪30,包括第二连接端31和第二夹持端32,第二夹爪30通过第二连接端31铰接于安装端11,第二夹持端32与第一夹持端22相对;即第二夹爪30可以相对于把手10的安装端11做旋转运动,从而可以使第二夹爪30的第二夹持端32靠近或远离第一夹爪20的第一夹持端22。
调节杆40,固定于第二连接端31,调节杆40与第二夹爪30位于把手10的同一侧。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固定”可以理解为调节杆40固定于第二夹爪30的第二连接端31后,相对第二夹爪30不可运动,例如可以通过螺栓或螺钉锁紧。较佳地,第二夹爪30与调节杆40可以是一体化成型,可以简化夹持工具100的制作。通过向调节杆40施加作用力,可以控制第二夹爪30绕把手10的安装端11转动,从而可以控制夹持工具100的开合程度。
把手10与调节杆40之间设有弹性件50,弹性件50可以是弹簧,也可以是具有弹性的实体,例如具有预设弹性变形能力的橡胶块。当弹性件50处于第一压缩状态时,第一夹爪20与第二夹爪30处于张开状态,当弹性件50处于第二压缩状态时,第一夹爪20与第二夹爪30处于夹紧状态,其中,弹性件50在第一压缩状态的变形量大于在第二压缩状态的变形量。需要说明的是,张开状态可以理解为第一夹爪20与第二夹爪30之间的距离足够大,以使待取物品101可以置于第一夹爪20与第二夹爪30之间,当弹性件50处于第二压缩状态时,第一夹爪20与第二夹爪30处于夹紧状态,夹紧状态可以理解为第一夹爪20与第二夹爪30之间的距离减小,以使第一夹爪20与第二夹爪30将待取物品101夹紧,根据夹紧程度的不同,第二压缩状态的变形量可以趋近于零。
本实施例的夹持工具100的工作原理为:当按压外力F作用在调节杆40将调节杆40向把手10的一侧按压时,第二夹爪30向远离第一夹爪20的方向运动,夹持工具100处于张开状态,此时弹性件50被压缩,提供反向的力,限制张开的程度;当释放按压外力F时,弹性件50推动调节杆40向远离把手10的方向运动,从而使第二夹爪30向靠近第一夹爪20的方向运动,直至夹持工具100的第二夹爪30和第一夹爪20将待取物品101夹紧。
通过使用本实施例的夹持工具100,可以直接夹取灯丝罩进行拆卸,不需要等到灯丝罩完全冷却,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安全性。此外,相对于V形夹持工具或者类似老虎钳结构的夹持工具需要人为施加持续的夹紧力,夹持不稳定,本实施例的夹持工具100夹取待取物品后,弹性件50可以自动施加夹紧力,不仅省力,而且夹持稳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夹持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夹持工具100还包括第一夹块61和第二夹块62。第一夹块61设置于第一夹持端22,第二夹块62设置于第二夹持端32;当第一夹爪20和第二夹爪30处于夹紧状态时,第一夹块61和第二夹块62对待取物品101进行夹持;第一夹块61相对第一夹持端22的端面的角度可调;和/或第二夹块62相对第二夹持端32的端面的角度可调。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夹块61和第二夹块62至少一个是可活动地设置在对应夹爪的夹持端,即夹块可以随着待取物品101的夹持面的倾斜程度不同而适应性改变角度,使夹块与待取物品101的夹持面更好地贴合,夹持更稳定。比如,作为一个示例,第一夹块61可以固定于第一夹持端22,角度不可调节,第二夹块62可活动地设置于第二夹持端32,角度可以调节,当待取物品101的两个相对夹持面不平行时,比如,待取物品101的横截面是梯形时,第二夹块62可以自适应改变角度,使夹持工具100可以稳定夹持梯形的待取物品101。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夹块61通过第一连接轴71铰接于第一夹持端22,并且第一连接轴71与第一夹爪20所在的平面垂直,第一夹爪20所在的平面可以理解为第一夹爪20进行张开或合拢运动的平面。作为一个示例,如图4所示,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夹块与第一夹爪的连接结构示意图,第一夹爪20的夹持端22设有凹槽,第一连接轴71架设在凹槽内,第一夹块61上设有凸起,形成T形结构,凸起设置在凹槽内,并连接在第一连接轴71上,从而使第一夹块61可以转动,实现在一个平面内角度的调节。作为另一个示例,如图5所示,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夹块与第一夹爪的另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第一夹块61通过第一连接轴71连接在第一夹爪20的夹持端22的侧面。在另一个示例中,第一夹块61还可以通过第一旋转接头连接于第一夹持端22,第一旋转接头可以是万向旋转接头,从而可以使第一夹块61实现三维空间内的角度调节,提高夹持工具100的适用范围。万向旋转接头为常用的连接结构,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夹块62可以是固定设置于第二夹持端32,也可以是通过第二连接轴铰接于第二夹持端32,并且第二连接轴与第二夹爪30所在的平面垂直,具体的铰接结构可以参照图4和图5所示结构的实施例。第二夹块62还可以是通过第二旋转接头连接于第二夹持端32,第二旋转接头可以是万向旋转接头。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夹块61的夹持面设有防滑结构,防滑结构可以是设置在表面的防滑涂层。通过设置防滑结构可以增加第一夹块61与待取物品101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夹持稳定性。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夹块朝向第二夹块的一面的正视图,防滑结构601还可以是凸起,也可以是齿条,或者两者的结合。凸起可以是圆形、锥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可以理解的是,防滑结构601也可以同时设置在第二夹块62朝向第一夹块61的一面,本实施例不作特别限定。
为了提高防滑性能,第一夹块61和第二夹块62可以采用硅胶材料制作。硅胶材料选用常用材料即可。硅胶材料不仅摩擦力较大,而且具有一定的可变形性,可以提高夹持工具100的夹持稳定性,第一夹块61和第二夹块62还可以选用耐高温和/或耐腐蚀的硅胶材料制作,以提高夹持工具100的耐用性,并使夹持工具100能够在高温环境中应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夹块61相对第一夹持端22的距离可调节。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夹块与第一夹爪的又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第一夹块61通过万向旋转接头72与第一夹持端22连接,万向旋转接头72螺纹连接在第一夹持端22,从而可以通过螺纹结构调节第一夹块61到第一夹持端22的距离,实现对不同大小的待取物品101的夹持,也可以调节对同一待取物品101的夹紧力。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夹块62也可以通过万向旋转接头72与第二夹持端32连接。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夹持工具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侧面”、“端”、“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另外,对于特性相同或相似的结构,本申请可采用相同或者不相同的标号进行标识。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

Claims (10)

1.一种夹持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把手,包括安装端;
第一夹爪,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一夹持端,所述第一夹爪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端固定于所述安装端;
第二夹爪,包括第二连接端和第二夹持端,所述第二夹爪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端铰接于所述安装端,所述第二夹持端与所述第一夹持端相对;
调节杆,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端,所述调节杆与所述第二夹爪位于所述把手的同一侧;
所述把手与所述调节杆之间设有弹性件,当所述弹性件处于第一压缩状态时,所述第一夹爪与所述第二夹爪处于张开状态,当所述弹性件处于第二压缩状态时,所述第一夹爪与所述第二夹爪处于夹紧状态,其中,所述弹性件在所述第一压缩状态的变形量大于在所述第二压缩状态的变形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夹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端;
第二夹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端;
当所述第一夹爪和所述第二夹爪处于夹紧状态时,所述第一夹块和所述第二夹块对待取物品进行夹持;
所述第一夹块相对所述第一夹持端的端面的角度可调;和/或
所述第二夹块相对所述第二夹持端的端面的角度可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块通过第一连接轴铰接于所述第一夹持端,并且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第一夹爪所在的平面垂直;和/或
所述第二夹块通过第二连接轴铰接于所述第二夹持端,并且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第二夹爪所在的平面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块通过第一旋转接头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持端;和/或
所述第二夹块通过第二旋转接头连接于所述第二夹持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块的夹持面设有防滑结构;和/或
所述第二夹块的夹持面设有防滑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结构包括凸起、齿条、防滑涂层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块相对所述第一夹持端的距离可调节;和/或
所述第二夹块相对所述第二夹持端的距离可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块和所述第二夹块采用硅胶材料制作。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夹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爪与所述把手一体化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夹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爪与所述调节杆一体化成型。
CN202220258964.6U 2022-02-08 2022-02-08 一种夹持工具 Active CN2170975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58964.6U CN217097542U (zh) 2022-02-08 2022-02-08 一种夹持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58964.6U CN217097542U (zh) 2022-02-08 2022-02-08 一种夹持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97542U true CN217097542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98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58964.6U Active CN217097542U (zh) 2022-02-08 2022-02-08 一种夹持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975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418996B2 (zh)
CN217097542U (zh) 一种夹持工具
US6311589B1 (en) Locking pliers
CA1238671A (en) Self-pivoting robotic gripper tool
WO1986002873A1 (en) Clamp with multi-modal mounting
CN209394548U (zh) 铸件夹具
US5765822A (en) Clamping apparatus for securely holding objects
CN216759923U (zh) 用于机械设计运动配合装置的抓手机构
US20090039582A1 (en) Pipe Vise and Pipe Vise Adapter for Level Surface
AU2008253839A1 (en) A connector
CN217192371U (zh) 一种锻坯夹持机构
CN210968924U (zh) 一种管件固定夹具、搬运机器人及加工生产线
CN203350596U (zh) 三脚架头
CN222163929U (zh) 一种防螺母掉落的卡件
CN218138068U (zh) 一种基于视觉采集的抓取机械臂
CN216888279U (zh) 用于木箱打包的横条加固装置
CN219582679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可调多功能夹具
CN208034534U (zh) 扳手
CN112774903B (zh) 一种夹钳及喷涂装置
CN220264961U (zh) 一种棒材热处理用吊具
CN220671733U (zh) 一种望远镜转接装置
CN217413780U (zh) 固定装置
CN217571818U (zh) 一种便携式固定钳
CN219362161U (zh) 一种耐火砖夹持器
CN222680209U (zh) 一种模具零件自适应压力夹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0700 No. 28, Fenghuang fifth road,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Yuexin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555 No. 28, Fenghuang fifth road,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Yuexin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