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85878U - 门铃 - Google Patents
门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085878U CN217085878U CN202220645042.0U CN202220645042U CN217085878U CN 217085878 U CN217085878 U CN 217085878U CN 202220645042 U CN202220645042 U CN 202220645042U CN 217085878 U CN217085878 U CN 21708587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oorbell
- wireless
- wired
- output end
-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9000003381 stabiliz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Interconnect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tercoms, And Inte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铃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门铃,包括:无线门铃终端、有线门铃终端、无线接收模块、有线接收模块及报警模块;无线接收模块的接收端与无线门铃终端无线通信连接,无线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报警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有线接收模块的输入端与有线门铃终端的输出端连接,有线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报警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设置无线和有线两种方式,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配置,兼容性高,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门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门铃。
背景技术
门铃通常安装在公寓、别墅等的门口,用于提示主任来访者信息。门铃通常分为有线门铃和无线门铃两种,应用于不同的场景
现有技术中,门铃或为无线门铃,或为有线门铃,不能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为无线门铃或有线门铃,兼容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门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门铃无法兼容有线和无线两种门铃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门铃包括:无线门铃终端、有线门铃终端、无线接收模块、有线接收模块及报警模块;
无线接收模块的接收端与无线门铃终端无线通信连接,无线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报警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有线接收模块的输入端与有线门铃终端的输出端连接,有线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报警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可选的,无线门铃终端包括:直流电源、第一门铃按键、第一单向导通元件、第一电源单元及无线发射单元;
直流电源的正极与第一单向导通元件的阳极连接,第一单向导通元件的阴极通过第一门铃按键与第一电源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源单元的输出端与无线发射单元的供电端连接;
直流电源的负极接地。
可选的,第一电源单元包括:第一三端稳压器、第一电容及第二电容;
第一三端稳压器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电源单元的输入端及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一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源单元的输出端及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一三端稳压器的接地端接地;
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及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均接地。
可选的,门铃还包括:开关电源模块;
开关电源模块分别与有线门铃终端、无线接收模块、有线接收模块及报警模块连接,用于为有线门铃终端、无线接收模块、有线接收模块及报警模块供电。
可选的,门铃还包括:电压匹配模块;
电压匹配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无线接收模块的输出端及有线接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电压匹配模块的输出端与报警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可选的,报警模块的输入端包括:第一报警输入端和第二报警输入端;有线接收模块的输出端包括:第一有线输出端和第二有线输出端;第一报警输入端与第一有线输出端连接,第二报警输入端与第二有线输出端连接;有线接收模块包括:两个接入单元;有线门铃终端的数量为两个;
两个接入单元的输入端分别与对应的有线门铃终端的输出端连接,两个接入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有线输出端和第二有线输出端对应连接。
可选的,接入单元包括:第二单向导通元件及第一电阻;
第二单向导通元件的阳极与接入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单向导通元件的阳极还通过第一电阻接地,第二单向导通元件的阴极与接入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可选的,有线门铃终端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二电阻及第二门铃按键;
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有线门铃终端的第一接入端及第二门铃按键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及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第二门铃按键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及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二门铃按键的第二端还与有线门铃终端的第二接入端连接。
可选的,报警模块的输入端还包括:第三报警输入端;无线接收模块的输出端包括:第一无线输出端、第二无线输出端和第三无线输出端;第一无线输出端与第一报警输入端连接,第二无线输出端与第二报警输入端连接,第三无线输出端与第三报警输入端连接;无线接收模块包括:无线接收单元及解码单元;
无线接收单元的输入端与无线接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无线接收单元的输出端与解码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解码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无线输出端连接,解码单元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无线输出端连接,解码单元的第三输出端与第三无线输出端连接。
可选的,解码单元包括:解码芯片、匹配按键、第三发光二极管、第三电阻、第三电容、第三单向导通元件及第四单向导通元件;
解码芯片的电源端分别与第一电源端、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及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解码芯片的数据输入端与解码单元的输入端连接,解码芯片的设置端分别与第三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及匹配按键的第一端连接,解码芯片的第一数据输出端与第三单向导通元件的阳极连接,解码芯片的第二数据输出端与第四单向导通元件的阳极连接,解码芯片的第三数据输出端与解码单元的第三输出端连接;
第三单向导通元件的阴极与解码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四单向导通元件的阴极与解码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三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
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及匹配按键的第二端均接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门铃,包括:无线门铃终端、有线门铃终端、无线接收模块、有线接收模块及报警模块;无线接收模块的接收端与无线门铃终端无线通信连接,无线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报警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有线接收模块的输入端与有线门铃终端的输出端连接,有线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报警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铃设置无线和有线两种方式,用户可灵活的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配置有线门铃终端和/或无线门铃终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兼容性,灵活度高,应用场景广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门铃终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电源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发射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警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门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压匹配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线接收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线门铃终端的电路原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接收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解码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电源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三电源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实用新型的描述。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提供了一种门铃包括:无线门铃终端11、有线门铃终端12、无线接收模块13、有线接收模块14及报警模块15;
无线接收模块13的接收端与无线门铃终端11无线通信连接,无线接收模块13的输出端与报警模块15的输入端连接;
有线接收模块14的输入端与有线门铃终端12的输出端连接,有线接收模块14的输出端与报警模块15的输入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铃,包括无线门铃终端11及有线门铃终端12,无线门铃终端11或有线门铃终端12根据需求设置在公寓或别墅的各个门上,有客来访时,无线门铃终端11或有线门铃终端12向对应的无线接收模块13或有线接收模块14发送信号,无线接收模块13或有线接收模块14发送报警信号到报警模块15,报警模块15报警,提示有客户来访。本实用新型的门铃设置无线和有线两种方式,用户可灵活的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配置有线门铃终端12和/或无线门铃终端11,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兼容性,灵活度高,应用场景广泛。
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无线门铃终端11可以包括:直流电源BAT、第一门铃按键SW1、第一单向导通元件D1、第一电源单元111及无线发射单元112;
直流电源BAT的正极与第一单向导通元件D1的阳极连接,第一单向导通元件D1的阴极通过第一门铃按键SW1与第一电源单元11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源单元111的输出端与无线发射单元112的供电端连接;
直流电源BAT的负极接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门铃按键SW1设置在无线发射单元112的供电回路上,通过控制无线发射单元112的供电控制无线信号的发射,电路结构简单,器件少,成本低。例如,当第一门铃按键SW1没有按下时,无线发射单元112没电,不发射无线信号;当第一门铃按键SW1按下时,第一电源单元111得电,为无线发射单元112供电,无法发射单元发送无线信号,报警模块15报警,提示用户有客来访。同时,第一单向导通元件D1单向导通,保证了元件的安全性。
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第一电源单元111可以包括:三端稳压器U1、第一电容C1及第二电容C2;
三端稳压器U1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电源单元111的输入端及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三端稳压器U1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源单元111的输出端及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三端稳压器U1的接地端接地;
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及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均接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三端稳压器进行电压变换,将直流电源BAT的电压与无线发射单元112的供电电压相匹配。例如,直流电源BAT的电压可以为12V,三端稳压器U1的输出电压可以为3.3V。
其中,无线发射单元112通电即发送无线信号。将无线门铃终端11布置在用户家种的某一个门上,当有用户来访时按下无线门铃终端11上的第一门铃按键SW1,无线发射单元112得电发送无线信号,进而报警模块15报警,提示有客来访。其中,无线发射单元112的电路原理图参考图4,在此不再赘述。
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5,报警模块15可以包括:播放器BL及驱动单元151;
驱动单元151的输入端与报警模块15的输入端连接,驱动单元151的输出端与播放器BL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播放器BL可以为喇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单元151接收到报警信号后,驱动播放器BL播放提示音,提示用户有客来访。
具体的,驱动单元151的电路原理图参考图6,将报警信号转换为PWM信号,驱动播放器BL播放相应音乐,在此不再赘述。
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7,门铃还可以包括:电压匹配模块16;
电压匹配模块16的输入端分别与无线接收模块13的输出端及有线接收模块14的输出端连接,电压匹配模块16的输出端与报警模块15的输入端连接。
对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可以设计不同功耗的门铃。对于不同功耗门铃,当无线接收模块13或有线接收模块14发送的信号电压与报警模块15的电压不匹配时,可设置电压匹配模块16,将信号电平转换为报警模块15适用的信号电平,实现电压匹配。例如,电压匹配模块16的电路原理图可参考图8,具体不再赘述。
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9,报警模块15的输入端包括:第一报警输入端和第二报警输入端;有线接收模块14的输出端包括:第一有线输出端和第二有线输出端;第一报警输入端与第一有线输出端连接,第二报警输入端与第二有线输出端连接;有线接收模块14包括:两个接入单元141;有线门铃终端12的数量为两个;
两个接入单元141的输入端分别与对应的有线门铃终端12的输出端连接,两个接入单元141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有线输出端和第二有线输出端对应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线门铃终端12可以有两个,例如,可以分别设置在前门和后门,对应的设置两个接入单元141,分别将两个有线门铃终端12产生的有线信号发送给报警模块15的两个输入端,报警模块15可以根据接入端口确定是哪个有线门铃终端12被触发,确定是哪个门有客人来访。同时,报警终端针对第一报警输入端或第二报警输入端接入的信号,驱动播放器BL播放不同的音乐,以便用户区分是哪个门有客来访。
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0,接入单元141包括:第二单向导通元件D2及第一电阻R1;
第二单向导通元件D2的阳极与接入单元141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单向导通元件D2的阳极还通过第一电阻R1接地,第二单向导通元件D2的阴极与接入单元141的输出端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1,有线门铃终端12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第二电阻R2及第二门铃按键SW2;
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与有线门铃终端12的第一接入端及第二门铃按键SW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及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阴极连接;
第二门铃按键SW2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阴极及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阳极连接,第二门铃按键SW2的第二端还与有线门铃终端12的第二接入端连接。
参考图10和图11,接入单元141还可以为有线门铃终端12供电。例如,有线门铃终端12的第一接入端与接入单元141的供电端连接,有线门铃终端12的第二接入端与接入单元141的输入端连接;或,有线门铃终端12的第二接入端与接入单元141的供电端连接,有线门铃终端12的第一接入端与接入单元14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电阻R1为下拉电阻,当第二门铃按键SW2没有按下时,第二电阻R2限流,流过第一电阻R1的电流较小,有线门铃终端12输出低电平,指示灯亮;当第二门铃按键SW2按下时,流过第一电阻R1的电流变大,有线门铃终端12输出高电平。报警模块15根据信号电平高低确定第二门铃按键SW2是否被按下,从而判定是否有客来访。同时,下拉电阻R1可以用于滤除杂波,防止异常响铃。
如图10所示,每个接入单元141均具有一个接地的下拉电阻R1。接入单元141外接有线门铃终端12,并且第二门铃按键SW2被按下时,流经下拉电阻R1的电流变大,下拉电阻R1上的电压相应变大。该电压信号经过二极管传送至报警模块15的K1或K2引脚,触发报警模块15动作。报警模块15进而驱动播放器BL播放对应于K1或K2的音乐。
参考图8,当门铃的功率设置较高,接入单元141的供电电压较高(例如为24V),使得门铃按下时第一电阻R1上的电压较高,超过报警模块15的输入端额定电压(例如5V)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置电压匹配模块16,用于对接入单元141的输出信号进行降压,使之满足报警模块15的电压需求。报警模块15的K1或K2引脚接收到降压后的电压信号,驱动播放器BL播放对应于K1或K2的音乐。
进一步的,接入单元141还可以包括接线端子,通过接线端子与有线门铃终端12连接。由于接线端子接口数量有限,接入单元141还可以用于级联,扩展接入数量。门铃具备菊花链功能(Daisy Chain Capability),并能够通过该功能级联多个门铃。图10所示的两个接入单元141,均具有4个接口。左侧的接入单元141具有CON2-1至CON2-4共4个接口,右侧的接入单元141具有CON1-1至CON1-4共4个接口。其中CON2-1和CON2-2可以与前门的有线门铃终端连接,CON1-1和CON1-2可以与后门的有线门铃终端连接。CON2-3和CON2-4可以与菊花链网络中的前一门铃连接,CON1-3和CON1-4可以与菊花链网络中的后一门铃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2,报警模块15的输入端还可以包括:第三报警输入端;无线接收模块13的输出端包括:第一无线输出端、第二无线输出端和第三无线输出端;第一无线输出端与第一报警输入端连接,第二无线输出端与第二报警输入端连接,第三无线输出端与第三报警输入端连接;无线接收模块13可以包括:无线接收单元131及解码单元132;
无线接收单元131的输入端与无线接收模块13的输入端连接,无线接收单元131的输出端与解码单元132的输入端连接;
解码单元132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无线输出端连接,解码单元132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无线输出端连接,解码单元132的第三输出端与第三无线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无线接收模块13还可以包括解码单元132,用于对无线接收单元131发送的信号进行解码,并发送给报警模块15报警。例如,无线门铃终端11可以为多个,解码单元132可对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进行解码,确定是哪个门上的无线门铃终端11发来的信号,进而通过三个输出端中的一个通道或多个通道发送给驱动单元151报警。例如,可以通过三个输出端中的一个通道发送给驱动单元151,驱动单元151根据不同的导通信号对应播放不同的音乐。
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3,解码单元132可以包括:解码芯片U2、匹配按键SW3、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第三电阻R3、第三电容C3、第三单向导通元件D3及第四单向导通元件D4;
解码芯片U2的电源端分别与第一电源端、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及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解码芯片U2的数据输入端与解码单元132的输入端连接,解码芯片U2的设置端分别与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阴极及匹配按键SW3的第一端连接,解码芯片U2的第一数据输出端与第三单向导通元件D3的阳极连接,解码芯片U2的第二数据输出端与第四单向导通元件D4的阳极连接,解码芯片U2的第三数据输出端与解码单元132的第三输出端连接;
第三单向导通元件D3的阴极与解码单元132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四单向导通元件D4的阴极与解码单元132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阳极连接;
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及匹配按键SW3的第二端均接地。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源端可以为3.3V。
参考图13,解码单元132还可以设置有匹配按键SW3,用于不同的无线门铃终端11与无线接收模块13配对,建立无线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配对方法,配对方法应用于解码芯片U2,上述方法包括:
S101:当检测到匹配按键按下预设时长时,获取无线门铃终端的配对信号;
S102:若在第一预设时间内获取得到无线门铃终端的配对信号,则根据配对信号确定无线门铃终端的编码,并将该编码对应的无线门铃终端的音乐设置为第一音乐;其中,第一音乐为预设曲库中的任意一首。
S103:若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没有获取得到无线门铃终端的配对信号,则经过第二预设时间后重复执行S101至S103的步骤。
一些实施例中,预设时长可以为1s。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时间和第二预设时间可以均为20s。
例如,当匹配按键SW3按下时,若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某一个无线门铃终端11发送的无线信号,则该无线门铃终端11与无线接收模块13配对成功。其中,当匹配按键SW3按下预设时长,例如长按1s才启动配对,以防止日常使用中误触碰进入配对模式。
进一步的,还可以通过匹配按键SW3为不同的无线门铃终端11设置不同的音乐。例如,第一次长按匹配按键SW3时播放第一首音乐,若预设时间接收到某无线门铃终端11发送的无线信号,则将该无线门铃终端11的报警音乐设置为第一首音乐。若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无线信号,预设时间后再次长按匹配按键SW3时播放第二首音乐,等待接收无线信号,若接收到,则将对应无线门铃终端11的音乐设置为第二首音乐,否则重复上述步骤,依次类推,匹配完成。
一些实施例中,门铃还可以包括:开关电源模块;
开关电源模块分别与有线门铃终端、无线接收模块、有线接收模块及报警模块连接,用于为有线门铃终端、无线接收模块、有线接收模块及报警模块供电。
一些实施例中,开关电源模块包括:整流单元、充电控制芯片、开关元件及变压器,具体的参考图14及图16,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开关电源模块,相对于传统的工频变压器电源,重量轻,效率高,驱动稳定。
开关电源模块直接为有线门铃终端提供直流电,相比传统的工频变压器电源,电流较小。即使有线门铃终端的按键持续按下时,也不会有大电流流过损坏门铃,相较于传统的工频变压器供电,有效的保护了门铃不被损坏。
开关电源模块还可直接为物联网门铃供电,兼容物联网门铃,扩大了门铃的应用场景。举例说明,物联网门铃可能具有摄像头、蓝牙装置或对讲装置等。开关电源模块可以为摄像头、蓝牙装置和对讲装置供电,不必额外提供电源。
进一步的,开关电源模块采用整流单元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输入端零线及火线可以正接,也可反接,不会因错误接线导致供电异常,引起异常响铃(例如连续响铃)。
例如,对于3W门铃,接入单元141和驱动单元151的供电电压为+5V,无线接收模块13的供电电压为3.3V,则开关电源模块可以包括第二电源单元及第三电源单元。第二电源单元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5V直流电,第三电源单元用于将+5V直流电转换为3.3V直流电,为各个模块提供合适电压。第二电源单元为开关电源,将交流电转换为+5V直流电,为部分电路供电,电路原理图可以参考图14。第三电源单元采用三端稳压器将+5V直流电转换为+3.3V直流电,为部分电路供电,电路原理图可以参考图15,具体不再赘述。
又例如,对于12W门铃,接入单元141的供电电压为+24V,无线接收模块13的供电电压为3.3V,驱动单元151的供电电压为+5V,同时参考图6及图8,12W门铃还设置有匹配模块,电压匹配模块16的供电电压为+5V,具体电路原理图参考图16,在此不再赘述。对于12W门铃,因为接入单元141的供电电压较大(24V),所以可以大幅减轻有线门铃终端的取电动作导致的电压波动,从而防止异常响铃。例如,当上述有线门铃终端为具有摄像头的物联网门铃时,摄像头打开的瞬间,摄像头从接入单元141取电,接入单元141有可能因电压波动产生异常响铃的风险。使用12W门铃可有效减小该风险。
进一步的,本方案可提供大功率门铃,避免喇叭声音过大(功率大)影响门铃的稳定性。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门铃,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门铃终端、有线门铃终端、无线接收模块、有线接收模块及报警模块;
所述无线接收模块的接收端与所述无线门铃终端无线通信连接,所述无线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报警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有线接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有线门铃终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有线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报警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铃,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门铃终端包括:直流电源、第一门铃按键、第一单向导通元件、第一电源单元及无线发射单元;
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与所述第一单向导通元件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单向导通元件的阴极通过所述第一门铃按键与所述第一电源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无线发射单元的供电端连接;
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接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单元包括:第一三端稳压器、第一电容及第二电容;
所述第一三端稳压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源单元的输入端及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源单元的输出端及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端稳压器的接地端接地;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均接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铃,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铃还包括:开关电源模块;
所述开关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有线门铃终端、所述无线接收模块、所述有线接收模块及所述报警模块连接,用于为所述有线门铃终端、所述无线接收模块、所述有线接收模块及所述报警模块供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铃,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铃还包括:电压匹配模块;
所述电压匹配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无线接收模块的输出端及所述有线接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匹配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报警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门铃,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的输入端包括:第一报警输入端和第二报警输入端;所述有线接收模块的输出端包括:第一有线输出端和第二有线输出端;所述第一报警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有线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报警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有线输出端连接;所述有线接收模块包括:两个接入单元;所述有线门铃终端的数量为两个;
两个接入单元的输入端分别与对应的有线门铃终端的输出端连接,两个接入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有线输出端和所述第二有线输出端对应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铃,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单元包括:第二单向导通元件及第一电阻;
所述第二单向导通元件的阳极与所述接入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单向导通元件的阳极还通过所述第一电阻接地,所述第二单向导通元件的阴极与所述接入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门铃,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线门铃终端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二电阻及第二门铃按键;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有线门铃终端的第一接入端及所述第二门铃按键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及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所述第二门铃按键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及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门铃按键的第二端还与所述有线门铃终端的第二接入端连接。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铃,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的输入端还包括:第三报警输入端;所述无线接收模块的输出端包括:第一无线输出端、第二无线输出端和第三无线输出端;所述第一无线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报警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无线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报警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无线输出端与所述第三报警输入端连接;所述无线接收模块包括:无线接收单元及解码单元;
所述无线接收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无线接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无线接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解码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解码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无线输出端连接,所述解码单元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无线输出端连接,所述解码单元的第三输出端与所述第三无线输出端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门铃,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码单元包括:解码芯片、匹配按键、第三发光二极管、第三电阻、第三电容、第三单向导通元件及第四单向导通元件;
所述解码芯片的电源端分别与第一电源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解码芯片的数据输入端与所述解码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解码芯片的设置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及所述匹配按键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解码芯片的第一数据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单向导通元件的阳极连接,所述解码芯片的第二数据输出端与所述第四单向导通元件的阳极连接,所述解码芯片的第三数据输出端与所述解码单元的第三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三单向导通元件的阴极与所述解码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单向导通元件的阴极与所述解码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
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及所述匹配按键的第二端均接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645042.0U CN217085878U (zh) | 2022-03-22 | 2022-03-22 | 门铃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645042.0U CN217085878U (zh) | 2022-03-22 | 2022-03-22 | 门铃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085878U true CN217085878U (zh) | 2022-07-29 |
Family
ID=82550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645042.0U Active CN217085878U (zh) | 2022-03-22 | 2022-03-22 | 门铃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085878U (zh) |
-
2022
- 2022-03-22 CN CN202220645042.0U patent/CN21708587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292233B1 (en) | Device controller with low power standby mode | |
US6700334B2 (en) | RF wireless remote-control brightness-adjustable energy-saving lamp | |
JPH11284577A (ja) | 赤外線通信機能を有する携帯情報端末 | |
CN217085878U (zh) | 门铃 | |
CN105517262A (zh) | 一种多功能磁悬浮led灯的控制系统 | |
CN107690813B (zh) | 耳机及耳机的供电电路 | |
CN108427309A (zh) |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 |
CN219834164U (zh) | 一种自适应poe供电的网络化播放终端及广播设备 | |
CN212484514U (zh) | 平板智能报警器 | |
CN215897882U (zh) | 无线会议系统 | |
CN101110710A (zh) | 移动系统网元声光报警系统 | |
CN114172502A (zh) | 一种单火双控开关及其控制负载的方法 | |
CN110738811B (zh) | 门铃转换装置及门铃总成 | |
CN110168468A (zh) | 一种供电的通信设备 | |
CN108091026B (zh) | 一种两线制门禁控制系统 | |
CN206844836U (zh) | 一种实现便捷开灯的电子门锁系统 | |
CN219740456U (zh) | 一种个性化定制语音和紧急呼叫的门铃系统 | |
US20230115773A1 (en) | Doorbell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oorbell system | |
CN219227593U (zh) | 通信控制电路及供电设备 | |
CN222996719U (zh) | 入墙式调光设备和调光系统 | |
CN217521505U (zh) | 一种两线通信及供电系统 | |
CN114187717A (zh) | 电铃系统 | |
CN220401767U (zh) | 一种poe供电系统 | |
CN216451576U (zh) | 基于有源以太网供电的驱动电路、驱动装置以及poe灯 | |
CN219016818U (zh) | 基于逆变电源的多功能应用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