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74515U - 一种五轴线桥梁运输车车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五轴线桥梁运输车车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074515U CN217074515U CN202123410143.4U CN202123410143U CN217074515U CN 217074515 U CN217074515 U CN 217074515U CN 202123410143 U CN202123410143 U CN 202123410143U CN 217074515 U CN217074515 U CN 21707451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ng beam
- axle
- fixedly arranged
- frame
- stee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属于多轴线桥梁运输车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五轴线桥梁运输车车架,转向桥在车架底板靠近左侧底部位置左右纵向平行设置;连接梁一设置有两个呈前后对称设置;前连接梁一呈横向将左右转向桥的前端固定连接,后连接梁一呈横向将左右转向桥的后端固定连接;摆动座设置有两个,前摆动座固定设置在车架底板前侧靠近左端下部位置,后摆动座固定设置在车架底板后侧靠近左端下部位置,摆动座与车架底板底部固定连接;承重桥纵向固定设置在板簧的下部位置。该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1、提高了转向桥对角之间的活动量和左右前后的转向摆动;2、减少了行驶过程中对轮胎的磨损量,提高了行驶通过性;3、提高了驱动桥对角之间的活动量和不打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多轴线桥梁运输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五轴线桥梁运输车车架。
背景技术
五轴线桥梁运输车,可以实现对较大桥梁的运输作业,桥梁运输车车架需要承载较大的重量。五轴线桥梁运输车桥梁运输的过程中,基于运输环境的实际需要(多数的桥梁施工工地,路面是凹凸不平),需要车架具有较好的通过性和桥梁运输车整体的稳定性。
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五轴线桥梁运输车车架主要存在的技术问题是:五轴线桥梁运输车车架,一般是采用双层车架结构,这样就导致桥梁运输车车架高度较高,使整个五轴桥梁运输车的整体稳定性差,同时存在制造成本高的问题。发明人基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研发一种五轴线桥梁运输车车架,能够很好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五轴线桥梁运输车车架,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因双层车架结构车架高度高,整体稳定性差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双层车架结构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五轴线桥梁运输车车架,包括车架底板、车头和轮胎,车架底板为装载桥梁的平板,所述车架底板的左端位置固定设置有车头;转向桥设置有两个,分为左转向桥和右转向桥,转向桥在所述车架底板靠近左侧底部位置左右纵向平行设置;连接梁一设置有两个呈前后对称设置,连接梁一分为前连接梁一和后连接梁一;所述前连接梁一呈横向将左右转向桥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后连接梁一呈横向将左右转向桥的后端固定连接;摆动座设置有两个,摆动座分为前摆动座和后摆动座,所述前摆动座固定设置在所述车架底板前侧靠近左端下部位置,所述后摆动座固定设置在车架底板后侧靠近左端下部位置,所述摆动座与所述车架底板底部固定连接;平衡轴穿过前摆动座、前连接梁一、后连接梁一和后摆动座的中心固定连接;承重桥纵向固定设置在板簧的下部位置,板簧的左右两端通过板簧支座固定设置在车架底板的外侧面上,板簧分为前板簧和后板簧,承重桥的前端与所述前板簧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承重桥的后端与所述后板簧的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支撑板纵向设置在承重桥的底部位置,气动承载装置固定设置在承重桥的两侧位置,气动承载装置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一个固定设置在所述承重桥前端两侧的支撑板上,另一固定设置在所述承重桥后端两侧的支撑板上;驱动桥分为左驱动桥和右驱动桥,左驱动桥和右驱动桥纵向左右平行固定设置在活动座的下部两侧位置;活动座分为前活动座和后活动座,前活动座固定设置在所述车架底板的右端前侧位置,后活动座固定设置在车架底板的右端后侧位置;连接梁二分为前连接梁二和后连接梁二;所述前活动座的前端固定设置有前连接梁二,后活动座的后端固定设置有后连接梁二;左驱动桥和右驱动桥的前端底部与前连接梁二的左右底部通过关节轴承固定连接,左驱动桥和右驱动桥的后端底部与后连接梁二的左右底部通过关节轴承固定连接;推力杆固定设置有四个,一个将左驱动桥的前端上部与前活动座的左侧上部固定连接,一个将右驱动桥的前端上部与前活动座的右侧上部固定连接,一个将左驱动桥的后端上部与后活动座的左侧上部固定连接,一个将右驱动桥的后端上部与后活动座的右侧上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向桥、承重桥和驱动桥的前后两端固定设置有轮胎。
所述车头包括发动机、行驶操作系统和空气压缩机。
所述左转向桥和右转向桥与连接梁一之间通过轴孔式固定连接,平衡轴前后端与前后连接梁一之间通过轴孔式固定连接。
所述前摆动座和后摆动座呈前后对应设置。
所述气动承载装置包括气囊,气囊设置有四个,两个呈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板靠近前端的两侧位置,另外两个呈左右对称设置在支撑板靠近后端的两侧位置,气囊的下部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气囊的上部通过连接箱体与所述车架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四个气囊位于板簧的内侧。
所述气囊在支撑板的前后端呈左右对称设置,气囊充气孔通过气管与车头上空气压缩机固定连接。
这种五轴线桥梁运输车车架的使用过程为:将所要运输的桥梁固定放置在车架底板上,启动车头的发动机和空气压缩机,然后驾驶人员操作五轴线桥梁运输车行驶,在五轴线桥梁运输车行驶的过程中,利用左转向桥和右转向桥与连接梁一之间通过轴孔式固定连接结构,增加了左转向桥和右转向桥对角的活动量,同时利用平衡轴前后端与前后连接梁一之间通过轴孔式固定连接结构,保障了左转向桥和右转向桥左右前后位置的转向摆动;从而提高了左转向桥、右转向桥、前连接梁一、后连接梁一、前摆动座和后摆动座这部分对凹凸不平路面的通过性;利用左驱动桥和右驱动桥的前端底部与前连接梁二的左右底部通过关节轴承固定连接结构,增大了左驱动桥和右驱动桥对角的活动量,同时在左驱动桥和右驱动桥同活动座采用推力杆连接结构,保证了左驱动桥和右驱动桥遇到凹凸不平路面不打滑,因为在推力杆和活动座的配合下,使左驱动桥和右驱动桥具有较大的横向和纵向摆动。当五轴线桥梁运输车将桥梁运输到目的地处于停止状态时,利用车头的空气压缩机向气动承载装置中的四个气囊中充满气体,利用四个气囊对车架底板的支撑作用,可以分担桥梁的承重载荷,减少桥梁对轮胎的磨损量。
所述转向桥设置有两个,分为左转向桥和右转向桥,转向桥在所述车架底板靠近左侧底部位置左右纵向平行设置;连接梁一设置有两个呈前后对称设置,连接梁一分为前连接梁一和后连接梁一;所述前连接梁一呈横向将左右转向桥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后连接梁一呈横向将左右转向桥的后端固定连接;摆动座设置有两个,摆动座分为前摆动座和后摆动座,所述前摆动座固定设置在所述车架底板前侧靠近左端下部位置,所述后摆动座固定设置车架底板后侧靠近左端下部位置,所述摆动座与所述车架底板底部固定连接;平衡轴穿过前摆动座、前连接梁一、后连接梁一和后摆动座的中心固定连接;左转向桥和右转向桥与连接梁一之间通过轴孔式固定连接,平衡轴前后端与前后连接梁一之间通过轴孔式固定连接。这样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一方面,增加了左转向桥和右转向桥对角的活动量,另一方面,保障了左转向桥和右转向桥左右前后位置的转向摆动;通过左转向桥、右转向桥、前连接梁一、后连接梁一、平衡轴和前摆动座和后摆动座的配合作用,提高了左转向桥和右转向桥这部分对凹凸不平路面的通过性。
所述承重桥纵向固定设置在板簧的下部位置,板簧的左右两端通过板簧支座固定设置在车架底板的外侧面上,板簧分为前板簧和后板簧,承重桥的前端与所述前板簧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承重桥的后端与所述后板簧的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支撑板纵向设置在承重桥的底部位置,气动承载装置固定设置在承重桥的两侧位置,气动承载装置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一个固定设置在所述承重桥前端两侧的支撑板上,另一固定设置在所述承重桥后端两侧的支撑板上。其中,在五轴线桥梁运输车行驶过程中,气动承载装置的气囊处于不充气状态,一方面减少了行驶过程中对轮胎的磨损量,另一方面提高了行驶通过性。其中,当处于停车状态时,利用气动承载装置的四个充满气体的气囊,可以分担桥梁的承轴载荷,同时利用板簧和气囊的配合作用,使五轴线桥梁运输车对桥梁具有很好的减震作用。
所述驱动桥分为左驱动桥和右驱动桥,左驱动桥和右驱动桥纵向左右平行固定设置在活动座的下部两侧位置;活动座分为前活动座和后活动座,前活动座固定设置在所述车架底板的右端前侧位置,后活动座固定设置在车架底板的右端后侧位置;连接梁二分为前连接梁二和后连接梁二;所述前活动座的前端固定设置有前连接梁二,后活动座的后端固定设置有后连接梁二;左驱动桥和右驱动桥的前端底部与前连接梁二的左右底部通过关节轴承固定连接,左驱动桥和右驱动桥的后端底部与后连接梁二的左右底部通过关节轴承固定连接;推力杆固定设置有四个,一个将左驱动桥的前端上部与前活动座的左侧上部固定连接,一个将右驱动桥的前端上部与前活动座的右侧上部固定连接,一个将左驱动桥的后端上部与后活动座的左侧上部固定连接,一个将右驱动桥的后端上部与后活动座的右侧上部固定连接。这样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一方面,增大了左驱动桥和右驱动桥对角的活动量,另一方面,在左驱动桥和右驱动桥同活动座采用推力杆连接结构,保证了左驱动桥和右驱动桥遇到凹凸不平路面不打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五轴线桥梁运输车车架,其有益效果为:1、提高了转向桥对角之间的活动量,保证了转向桥左右前后的转向摆动;2、在气动承载装置的气囊处于不充气状态,一方面减少了行驶过程中对轮胎的磨损量,另一方面提高了行驶通过性;在处于停车状态时,利用气动承载装置的四个充满气体的气囊,可以分担桥梁的承轴载荷,同时利用板簧和气囊的配合作用,使五轴线桥梁运输车对桥梁具有很好的减震作用;3、提高了驱动桥对角之间的活动量,保证了驱动桥遇到凹凸不平路面不打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向桥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承重桥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驱动桥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记:1、车架底板,2、车头,3、轮胎,4、转向桥,5、连接梁一,6、平衡轴,7、摆动座,8、承重桥,9、板簧,10、板簧支座,11、支撑板,12、气动承载装置,121、气囊,122、连接箱体,13、驱动桥,14、连接梁二,15、活动座,16、推力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五轴线桥梁运输车车架,包括车架底板1、车头2和轮胎3,车架底板1为装载桥梁的平板,所述车架底板1的左端位置固定设置有车头2;转向桥4设置有两个,分为左转向桥4和右转向桥4,转向桥4在所述车架底板1靠近左侧底部位置左右纵向平行设置;连接梁一5设置有两个呈前后对称设置,连接梁一5分为前连接梁一5和后连接梁一5;所述前连接梁一5呈横向将左右转向桥4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后连接梁一5呈横向将左右转向桥4的后端固定连接;摆动座7设置有两个,摆动座7分为前摆动座7和后摆动座7,所述前摆动座7固定设置在所述车架底板1前侧靠近左端下部位置,所述后摆动座7固定设置在车架底板1后侧靠近左端下部位置,所述摆动座7与所述车架底板1底部固定连接;平衡轴6穿过前摆动座7、前连接梁一5、后连接梁一5和后摆动座7的中心固定连接;承重桥8纵向固定设置在板簧9的下部位置,板簧9的左右两端通过板簧支座10固定设置在车架底板1的外侧面上,板簧9分为前板簧9和后板簧9,承重桥8的前端与所述前板簧9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承重桥8的后端与所述后板簧9的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支撑板11纵向设置在承重桥8的底部位置,气动承载装置12固定设置在承重桥8的两侧位置,气动承载装置12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一个固定设置在所述承重桥8前端两侧的支撑板11上,另一固定设置在所述承重桥8后端两侧的支撑板11上;驱动桥13分为左驱动桥13和右驱动桥13,左驱动桥13和右驱动桥13纵向左右平行固定设置在活动座15的下部两侧位置;活动座15分为前活动座15和后活动座15,前活动座15固定设置在所述车架底板1的右端前侧位置,后活动座15固定设置在车架底板1的右端后侧位置;连接梁二14分为前连接梁二14和后连接梁二14;所述前活动座15的前端固定设置有前连接梁二14,后活动座15的后端固定设置有后连接梁二14;左驱动桥13和右驱动桥13的前端底部与前连接梁二14的左右底部通过关节轴承固定连接,左驱动桥13和右驱动桥13的后端底部与后连接梁二14的左右底部通过关节轴承固定连接;推力杆16固定设置有四个,一个将左驱动桥13的前端上部与前活动座15的左侧上部固定连接,一个将右驱动桥13的前端上部与前活动座15的右侧上部固定连接,一个将左驱动桥13的后端上部与后活动座15的左侧上部固定连接,一个将右驱动桥13的后端上部与后活动座15的右侧上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向桥4、承重桥8和驱动桥13的前后两端固定设置有轮胎3。
所述车头2包括发动机、行驶操作系统和空气压缩机。
所述左转向桥4和右转向桥4与连接梁一5之间通过轴孔式固定连接,平衡轴6前后端与前后连接梁一5之间通过轴孔式固定连接。
所述前摆动座7和后摆动座7呈前后对应设置。
所述气动承载装置12包括气囊121,气囊121设置有四个,两个呈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板11靠近前端的两侧位置,另外两个呈左右对称设置在支撑板11靠近后端的两侧位置,气囊121的下部与支撑板11固定连接,气囊121的上部通过连接箱体122与所述车架底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四个气囊121位于板簧9的内侧。
所述气囊121在支撑板11的前后端呈左右对称设置,气囊121充气孔通过气管与车头2上空气压缩机固定连接。
这种五轴线桥梁运输车车架的使用过程为:将所要运输的桥梁固定放置在车架底板1上,启动车头2的发动机和空气压缩机,然后驾驶人员操作五轴线桥梁运输车行驶,在五轴线桥梁运输车行驶的过程中,利用左转向桥4和右转向桥4与连接梁一5之间通过轴孔式固定连接结构,增加了左转向桥4和右转向桥4对角的活动量,同时利用平衡轴6前后端与前后连接梁一5之间通过轴孔式固定连接结构,保障了左转向桥4和右转向桥4左右前后位置的转向摆动;从而提高了左转向桥4、右转向桥4、前连接梁一5、后连接梁一5、前摆动座7和后摆动座7这部分对凹凸不平路面的通过性;利用左驱动桥13和右驱动桥13的前端底部与前连接梁二14的左右底部通过关节轴承固定连接结构,增大了左驱动桥13和右驱动桥13对角的活动量,同时在左驱动桥13和右驱动桥13同活动座15采用推力杆连接结构,保证了左驱动桥13和右驱动桥13遇到凹凸不平路面不打滑,因为在推力杆16和活动座15的配合下,使左驱动桥13和右驱动桥13具有较大的横向和纵向摆动。当五轴线桥梁运输车将桥梁运输到目的地处于停止状态时,利用车头2的空气压缩机向气动承载装置12中的四个气囊121中充满气体,利用四个气囊121对车架底板1的支撑作用,可以分担桥梁的承重载荷,减少桥梁对轮胎的磨损量。
对上述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五轴线桥梁运输车车架,包括车架底板、车头和轮胎,车架底板为装载桥梁的平板,所述车架底板的左端位置固定设置有车头;其特征在于:转向桥设置有两个,分为左转向桥和右转向桥,转向桥在所述车架底板靠近左侧底部位置左右纵向平行设置;连接梁一设置有两个呈前后对称设置,连接梁一分为前连接梁一和后连接梁一;所述前连接梁一呈横向将左右转向桥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后连接梁一呈横向将左右转向桥的后端固定连接;摆动座设置有两个,摆动座分为前摆动座和后摆动座,所述前摆动座固定设置在所述车架底板前侧靠近左端下部位置,所述后摆动座固定设置在车架底板后侧靠近左端下部位置,所述摆动座与所述车架底板底部固定连接;平衡轴穿过前摆动座、前连接梁一、后连接梁一和后摆动座的中心固定连接;承重桥纵向固定设置在板簧的下部位置,板簧的左右两端通过板簧支座固定设置在车架底板的外侧面上,板簧分为前板簧和后板簧,承重桥的前端与所述前板簧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承重桥的后端与所述后板簧的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支撑板纵向设置在承重桥的底部位置,气动承载装置固定设置在承重桥的两侧位置,气动承载装置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一个固定设置在所述承重桥前端两侧的支撑板上,另一固定设置在所述承重桥后端两侧的支撑板上;驱动桥分为左驱动桥和右驱动桥,左驱动桥和右驱动桥纵向左右平行固定设置在活动座的下部两侧位置;活动座分为前活动座和后活动座,前活动座固定设置在所述车架底板的右端前侧位置,后活动座固定设置在车架底板的右端后侧位置;连接梁二分为前连接梁二和后连接梁二;所述前活动座的前端固定设置有前连接梁二,后活动座的后端固定设置有后连接梁二;左驱动桥和右驱动桥的前端底部与前连接梁二的左右底部通过关节轴承固定连接,左驱动桥和右驱动桥的后端底部与后连接梁二的左右底部通过关节轴承固定连接;推力杆固定设置有四个,一个将左驱动桥的前端上部与前活动座的左侧上部固定连接,一个将右驱动桥的前端上部与前活动座的右侧上部固定连接,一个将左驱动桥的后端上部与后活动座的左侧上部固定连接,一个将右驱动桥的后端上部与后活动座的右侧上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向桥、承重桥和驱动桥的前后两端固定设置有轮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轴线桥梁运输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包括发动机、行驶操作系统和空气压缩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轴线桥梁运输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转向桥和右转向桥与连接梁一之间通过轴孔式固定连接,平衡轴前后端与前后连接梁一之间通过轴孔式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轴线桥梁运输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承载装置包括气囊,气囊设置有四个,两个呈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板靠近前端的两侧位置,另外两个呈左右对称设置在支撑板靠近后端的两侧位置,气囊的下部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气囊的上部通过连接箱体与所述车架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四个气囊位于板簧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五轴线桥梁运输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在支撑板的前后端呈左右对称设置,气囊充气孔通过气管与车头上空气压缩机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410143.4U CN217074515U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一种五轴线桥梁运输车车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410143.4U CN217074515U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一种五轴线桥梁运输车车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074515U true CN217074515U (zh) | 2022-07-29 |
Family
ID=82539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410143.4U Active CN217074515U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一种五轴线桥梁运输车车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074515U (zh) |
-
2021
- 2021-12-31 CN CN202123410143.4U patent/CN21707451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494700B (zh) | 轮梁式无桥车架 | |
CA2725346C (en) | A monorail bogie assembly comprising a linking member | |
US3880445A (en) | Integral trailer suspension crossmember support - air reservoir structure | |
CN1008990B (zh) | 公路挂车列车用的接合器 | |
JP2908015B2 (ja) | 大型ダンプトラック | |
WO2015067104A1 (zh) | 气囊提升桥结构板簧悬架系统和具有其的汽车 | |
JPH10181330A (ja) |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機構 | |
CN2270642Y (zh) | 汽车摆动半轴的弹簧支座 | |
CN209833631U (zh) | 一种铁路驮背运输车及其底架 | |
CN217074515U (zh) | 一种五轴线桥梁运输车车架 | |
CN109435968B (zh) | 集装箱运输设备 | |
CN102019960B (zh) | 凹体型轮胎式运梁车 | |
CN205652129U (zh) | 一种驮背式运输用新型铁路货车 | |
CN201366919Y (zh) | 大型客车专用a型架式空气弹簧后悬挂 | |
CN210062597U (zh) | 一种多功能的抗震和抗翻车机动车辆悬挂结构 | |
CN206938575U (zh) | 一种可实现大吨位非对称整孔箱梁梁上双向运梁的运梁车 | |
CN201506574U (zh) | 轿车包装可回收货架 | |
CN2538641Y (zh) | 管片运输车 | |
CN110816564B (zh) | 一种用于转运转向架构架的工艺转向架 | |
CN2936810Y (zh) | 一种全浮式轻型客车四气囊后空气悬架结构 | |
CN200957814Y (zh) | 铁路集装箱车用翻转锁闭装置 | |
CN219382286U (zh) | 整体侧翻卸料半挂车 | |
CN110509943A (zh) | 车架及平车 | |
KR100579220B1 (ko) | 후륜 2축식 상용차량의 후륜 슬립 저감장치 | |
CN222310815U (zh) | 一种具有翻转结构的电动货运三轮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