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69798U - 一种接触式极片除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触式极片除尘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069798U CN217069798U CN202220533570.7U CN202220533570U CN217069798U CN 217069798 U CN217069798 U CN 217069798U CN 202220533570 U CN202220533570 U CN 202220533570U CN 217069798 U CN217069798 U CN 2170697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er
- viscosity
- low
- pole piece
- conta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触式极片除尘装置,包括:第一低粘辊,所述第一低粘辊为主动辊并与极片的上表面接触;第一高粘辊,所述第一高粘辊为主动辊并与所述第一低粘辊接触,所述第一高粘辊与所述第一低粘辊同向旋转;第一支撑辊,所述第一支撑辊为被动辊并与所述第一低粘辊以极片为中线呈镜像分布;第二低粘辊,所述第二低粘辊为主动辊并与极片的下表面接触;第二高粘辊,所述第二高粘辊为主动辊并与所述第二低粘辊接触,所述第二高粘辊与所述第二低粘辊同向旋转;以及第二支撑辊,所述第二支撑辊为被动辊并与所述第二低粘辊以极片为中线呈镜像分布。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清洁极片表面的所有尺寸粉尘和金属屑,清洁效率可达到99%以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接触式极片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极耳裁片等切割工序均会产生大量的金属粉屑,且粒径有5~1000μm 不等。其中,大于300μm的颗粒可以通过CCD检出剔除,但是100~300 μm无法通过现有在线检测仪器进行检出。因此,需要对极片进行除尘。
现有技术中,极片除尘有四种方式:负压吸尘、正压空气吹扫+负压吸尘、静电除尘和毛刷除尘。这四种方式对于漂浮的粉尘或者极片表面100μm以下的金属落尘均有抑制去除作用,但是对于100μm以上较重的或者具有粘性的金属颗粒去除效果差。传统的毛刷除尘为接触式除尘,当极片100沿箭头所示方向行进时,极片100通过两个毛刷4对其正反面进行除尘,但这种除尘方式存在粉尘3二次污染产品(即,除尘时飞溅出来的粉尘3会落到清洁后的极片 100上)的缺陷,如图1所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性高、安全可靠的电芯转运托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接触式极片除尘装置,其可包括:
第一低粘辊,所述第一低粘辊为主动辊并与极片的上表面接触;
第一高粘辊,所述第一高粘辊为主动辊并与所述第一低粘辊接触,所述第一高粘辊与所述第一低粘辊同向旋转;
第一支撑辊,所述第一支撑辊为被动辊并与所述第一低粘辊以极片为中线呈镜像分布;
第二低粘辊,所述第二低粘辊为主动辊并与极片的下表面接触;
第二高粘辊,所述第二高粘辊为主动辊并与所述第二低粘辊接触,所述第二高粘辊与所述第二低粘辊同向旋转;以及
第二支撑辊,所述第二支撑辊为被动辊并与所述第二低粘辊以极片为中线呈镜像分布。
在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低粘辊、所述第一高粘辊、所述第一支撑辊分别与所述第二低粘辊、所述第二高粘辊、所述第二支撑辊大小相同。
在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高粘辊和第二高粘辊的直径分别大于所述第一低粘辊和所述第二低粘辊的直径。
在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高粘辊和第二高粘辊的直径分别是所述第一低粘辊和所述第二低粘辊的直径的1~2倍。
在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低粘辊和所述第二低粘辊之间的距离小于其直径。
在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低粘辊与所述第一高粘辊之间以及所述第二低粘辊与所述第二高粘辊之间的间距可调。
在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低粘辊与所述第一高粘辊之间以及所述第二低粘辊与所述第二高粘辊之间的压力可调。
在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低粘辊与所述第一支撑辊之间以及所述第二低粘辊与所述第二支撑辊之间的间距可调。
在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低粘辊的粘度是所述第一高粘辊的粘度的 1/5~1/20,并且所述第一低粘辊和所述第一高粘辊分别与所述第二低粘辊和所述第二高粘辊粘度相同。
在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辊和所述第二支撑辊为橡胶辊。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清洁极片表面的所有尺寸粉尘和金属屑,清洁效率可达到99%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毛刷除尘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接触式极片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精神。
在下文的描述中,出于说明各种公开的实施例的目的阐述了某些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各种公开实施例的透彻理解。但是,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在无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个或多个细节的情况来实践实施例。在其它情形下,与本申请相关联的熟知的装置、结构和技术可能并未详细地示出或描述从而避免不必要地混淆实施例的描述。
除非语境有其它需要,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词语“包括”和其变型,诸如“包含”和“具有”应被理解为开放的、包含的含义,即应解释为“包括,但不限于”。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的提及表示结合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包括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的出现无需全都指相同实施例。另外,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可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何方式组合。
如该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用的单数形式“一”和“所述”包括复数指代物,除非文中清楚地另外规定。应当指出的是术语“或”通常以其包括“和 /或”的含义使用,除非文中清楚地另外规定。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清楚展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工作方式,将借助诸多方向性词语进行描述,但是应当将“前”、“后”、“左”、“右”、“外”、“内”、“向外”、“向内”、“上”、“下”等词语理解为方便用语,而不应当理解为限定性词语。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2,图2示出了一种接触式极片除尘装置,其中,箭头表示运动方向。该接触式极片除尘装置可包括至少一组用于清洁极片100的上表面的第一除尘组件1和至少一组用于清洁极片100的下表面的第二除尘组件2。第一除尘组件1和第二除尘组件2的结构相同。具体地,第一除尘组件1包括第一低粘辊11、第一高粘辊12和第一支撑辊13。其中,第一低粘辊11为主动辊并与极片100的上表面接触,其线速度与极片100的走带速度相同,且同向(例如,从右向左);第一高粘辊12为主动辊并与第一低粘辊11接触,第一高粘辊12与第一低粘辊11同向旋转(例如,顺时针旋转),线速度相同;第一支撑辊13为被动辊并与第一低粘辊11以极片为中线呈镜像分布。同样地,第二除尘组件2包括第二低粘辊21、第二高粘辊22和第二支撑辊23。其中,第二低粘辊21为主动辊并与极片100的下表面接触,其线速度与极片100的走带速度相同,且同向;第二高粘辊12为主动辊并与第二低粘辊21接触,第二高粘辊22与第二低粘辊21同向旋转(例如,逆时针旋转),线速度相同;第二支撑辊23为被动辊并与第二低粘辊21以极片为中线呈镜像分布。通过第一低粘辊11和第二低粘辊21接触极片100的表面,黏附极片表面粉尘,再利用第一高粘辊12和第二高粘辊22接触第一低粘辊11和第二低粘辊21实时清洁第一低粘辊11和第二低粘辊21,这样可以有效清洁极片表面的所有尺寸粉尘和金属屑,清洁效率可达到99%以上。
优选地,第一低粘辊11、第一高粘辊12、第一支撑辊13分别与第二低粘辊21、第二高粘辊22、第二支撑辊23大小相同,以减少规格种类,节省成本。
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高粘辊12和第二高粘辊22的直径分别大于第一低粘辊11和第二低粘辊21的直径。例如,第一高粘辊12和第二高粘辊22的直径分别大于第一低粘辊11和第二低粘辊21的直径的1~2倍。
优选地,第一低粘辊11和第二低粘辊21之间的距离小于其直径,以基本上同时去除极片100的上下表面灰尘。
第一低粘辊11与第一高粘辊12之间以及第二低粘辊21与第二高粘辊22 之间的间距可调,以方便更换。同样地,第一低粘辊11与第一高粘辊12之间以及第二低粘辊21与第二高粘辊22之间的压力可调,以调节黏附效果。第一低粘辊11与第一支撑辊13之间以及第二低粘辊21与第二支撑辊23之间的间距可调,可兼容不同厚度的极片100并便于人工穿带。
第一低粘辊11、第一高粘辊12、第二低粘辊21和第二高粘辊22都是在光辊上贴附一层胶带,使用一段时间后,胶带需要更换,以确保清洁效果。胶带的宽度不小于极片100的宽度,以确保覆盖极片表面。通常,第一低粘辊11 和第一高粘辊12分别与第二低粘辊21和第二高粘辊22粘度相同。低粘辊(第一低粘辊11和第二低粘辊21)的粘度可以是高粘辊(第一高粘辊12和第二高粘辊22)的粘度的1/5~1/20。即,低粘辊所贴的胶带的粘度是高粘辊所贴的胶带的粘度的1/5~1/20。
第一低粘辊11、第一高粘辊12、第二低粘辊21和第二高粘辊22的光辊可以是钢辊或橡胶辊。优选地,第一支撑辊13和第二支撑辊23为橡胶辊。
以上已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应理解到,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接触式极片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低粘辊,所述第一低粘辊为主动辊并与极片的上表面接触;
第一高粘辊,所述第一高粘辊为主动辊并与所述第一低粘辊接触,所述第一高粘辊与所述第一低粘辊同向旋转;
第一支撑辊,所述第一支撑辊为被动辊并与所述第一低粘辊以极片为中线呈镜像分布;
第二低粘辊,所述第二低粘辊为主动辊并与极片的下表面接触;
第二高粘辊,所述第二高粘辊为主动辊并与所述第二低粘辊接触,所述第二高粘辊与所述第二低粘辊同向旋转;以及
第二支撑辊,所述第二支撑辊为被动辊并与所述第二低粘辊以极片为中线呈镜像分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式极片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粘辊、所述第一高粘辊、所述第一支撑辊分别与所述第二低粘辊、所述第二高粘辊、所述第二支撑辊大小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触式极片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粘辊和第二高粘辊的直径分别大于所述第一低粘辊和所述第二低粘辊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式极片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粘辊和第二高粘辊的直径分别大于所述第一低粘辊和所述第二低粘辊的直径的1~2倍。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式极片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粘辊和所述第二低粘辊之间的距离小于其直径。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式极片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粘辊与所述第一高粘辊之间以及所述第二低粘辊与所述第二高粘辊之间的间距可调。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式极片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粘辊与所述第一高粘辊之间以及所述第二低粘辊与所述第二高粘辊之间的压力可调。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式极片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粘辊与所述第一支撑辊之间以及所述第二低粘辊与所述第二支撑辊之间的间距可调。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式极片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粘辊的粘度是所述第一高粘辊的粘度的1/5~1/20,并且所述第一低粘辊和所述第一高粘辊分别与所述第二低粘辊和所述第二高粘辊粘度相同。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式极片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辊和所述第二支撑辊为橡胶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533570.7U CN217069798U (zh) | 2022-03-11 | 2022-03-11 | 一种接触式极片除尘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533570.7U CN217069798U (zh) | 2022-03-11 | 2022-03-11 | 一种接触式极片除尘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069798U true CN217069798U (zh) | 2022-07-29 |
Family
ID=82546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533570.7U Active CN217069798U (zh) | 2022-03-11 | 2022-03-11 | 一种接触式极片除尘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069798U (zh) |
-
2022
- 2022-03-11 CN CN202220533570.7U patent/CN21706979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358381U (zh) | 光学透镜膜涂布前的除尘系统 | |
CN207116581U (zh) | 锂离子电池极片碾压装置 | |
JP5964587B2 (ja) | 洗浄用表面構造 | |
CN111715461B (zh) | 一种锂/钠离子电池通用电极涂布系统 | |
JP2011092846A (ja) | 配線基板の異物除去装置および異物除去方法 | |
CN106981622A (zh) | 极片去毛刺除尘去静电的设备 | |
CN217069798U (zh) | 一种接触式极片除尘装置 | |
CN214865475U (zh) | 具有双面除尘处理的锂带收卷清洁装置 | |
CN216036767U (zh) | 一种定子生产用运输带 | |
CN216037701U (zh) | 一种快速贴背胶装置 | |
CN212768064U (zh) | 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片传送装置 | |
CN207413702U (zh) | 一种兼具清洗功能的喷涂机 | |
CN205816516U (zh) | 高质量极片模切机 | |
CN210732078U (zh) | 一种钢管氧化皮剥离辊道 | |
CN107195978A (zh) | 一种去除电池极片涂层的方法 | |
CN104438152B (zh) | 一种圆辊清洁机 | |
CN206276502U (zh) | 一种高压电极旋转放电装置 | |
CN210022950U (zh) | 一种极箔的刷灰吸尘装置 | |
CN211408859U (zh) | 一种外墙玻璃清洗机器人用吸附装置 | |
CN108465683B (zh) | 一种静电型的电雕制版用表面除尘装置 | |
CN213558889U (zh) | 一种隔膜表面的除尘装置 | |
CN114361397B (zh) | 一种锂膜两用的极片条形间隔预锂化方法和装置 | |
CN219745694U (zh) | 带箔材表面清理装置 | |
CN218531517U (zh) | 一种薄膜涂布机 | |
CN221537507U (zh) | 一种锂电池隔膜表面清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