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7058030U - 电制冷回流冷凝管 - Google Patents

电制冷回流冷凝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58030U
CN217058030U CN202220290101.7U CN202220290101U CN217058030U CN 217058030 U CN217058030 U CN 217058030U CN 202220290101 U CN202220290101 U CN 202220290101U CN 217058030 U CN217058030 U CN 2170580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frame
fixed
fixing
seted
fixed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9010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辉勇
唐小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ajie Bio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ajie Bio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ajie Bio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ajie Biomed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9010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580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580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580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制冷回流冷凝管,涉及冷凝管领域,包括固定外框,所述固定外框的内侧边均匀对接有冷却立板,所述固定外框的两侧边固定焊接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在远离固定外框的一端固定焊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侧边均匀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外框的顶端水平对接有密封盖板,所述密封盖板的顶面均匀开设有隐藏凹槽,所述隐藏凹槽的内侧边插接有固定螺杆,所述固定外框的顶端开设有固定螺孔,所述固定外框的两侧边对称开设有通接槽道,所述固定外框的内侧底面均匀开设有卡接槽道。本实用新型装置设计分体化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在采用可增添结构下使得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排布安装操作,同时在采用散热片结构使得冷却更加的快速高效。

Description

电制冷回流冷凝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凝管技术领域,具体是电制冷回流冷凝管。
背景技术
制冷机将具有较低温度的被冷却物体的热量转移给环境介质从而获得冷量的机器。从较低温度物体转移的热量习惯上称为冷量。制冷机内参与热力过程变化(能量转换和热量转移)的工质称为制冷剂。制冷的温度范围通常在120K以上,120K以下属深低温技术范围。制冷机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对于现在的制冷中使用的冷凝管,就是采用了裸露式的结构,使得接触的面积固定化使得冷却的效率无法提高,同时在固定的结构下使得不具有调节方式,使得不能够满足多种的环境进行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电制冷回流冷凝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对于现在的制冷中使用的冷凝管,就是采用了裸露式的结构,使得接触的面积固定化使得冷却的效率无法提高,同时在固定的结构下使得不具有调节方式,使得不能够满足多种的环境进行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电制冷回流冷凝管,包括固定外框,所述固定外框的内侧边均匀对接有冷却立板,所述固定外框的两侧边固定焊接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在远离固定外框的一端固定焊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侧边均匀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外框的顶端水平对接有密封盖板,所述密封盖板的顶面均匀开设有隐藏凹槽,所述隐藏凹槽的内侧边插接有固定螺杆,所述固定外框的顶端开设有固定螺孔,所述固定外框的两侧边对称开设有通接槽道,所述固定外框的内侧底面均匀开设有卡接槽道,所述卡接槽道的内侧边对称开设有通接孔,所述通接孔的内侧边固定卡接有密封胶板,所述通接孔的侧边水平开设有连通槽,所述密封盖板的底面均匀开设有贯穿孔,所述冷却立板的内侧边插接有冷凝盘管,所述冷却立板的顶面和底面对称焊接有卡接端条,所述卡接端条的一侧边固定卡接有密封对板,所述密封对板的一端固定插接有插接管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外框的顶面呈开口式设置,冷却立板的个数为多块,且多块冷却立板相互之间平行设置,多块冷却立板均等距排布设置在固定外框的内侧底面位置,多块冷却立板的底端垂直向上对接设置在卡接槽道的开口端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管道的个数为两根,且两根连接管道的一端均固定设置在通接槽道的开口端位置,两根连接管道的内部与通接槽道的内部保持通接设置,固定孔呈环状排布设置在连接环的侧边靠近边缘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密封盖板的底面靠近两端位置对接设置在固定外框的顶开口端位置,隐藏凹槽分别开设在密封盖板的顶面靠近四边角位置,且隐藏凹槽的内部与贯穿孔的内部保持通接设置,固定螺杆贯穿隐藏凹槽和贯穿孔对应插接设置在固定螺孔的内部保持螺纹固定连接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螺孔分别开设在固定外框的顶端靠近边角位置,且固定螺孔的顶开口端均一一对应对接设置在贯穿孔的底端保持通接设置,通接槽道分别对称开设在固定外框的两侧边靠近底面位置,且通接槽道的一端与连通槽保持通接设置,卡接槽道分别平行排布设置在固定外框和密封盖板的侧边位置,通接孔对称开设在卡接槽道的内侧边靠近两端位置,通接孔通过连通槽相互之间保持通接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冷凝盘管呈S状贯穿式排布设置在冷却立板的内侧边位置,且冷凝盘管的两端均与插接管道的内部保持通接设置,卡接端条分别对应卡接设置在卡接槽道的内侧边位置,且插接管道的一端分别对应贯穿密封胶板延伸插接设置在通接孔的内侧边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多块冷却立板的分别对应插接设置在固定外框的内侧底面位置,使得卡接端条对应卡接设置在卡接槽道内部稳定住,同时将密封盖板盖接设置在固定外框的顶开口端位置,通过固定螺杆和固定螺孔相互之间的螺纹固定连接后,使得密封盖板盖接在多块冷却立板的顶端位置,使得插接管道对应贯穿密封胶板插接到通接孔的内部,然后在连接管道的一端连接环对接在管道端位置,通过螺栓与固定孔固定连接后使得连接管道固定在管道端位置,在冷却液通过连接管道进入到通接槽道的内部,同时在连通槽的连接下使得冷却液进入到冷凝盘管的内部,在多块冷却立板的内侧边传输作用进行散热冷却处理,最后在冷却后的冷却液从另一根连接管道进行排出形成回流操作,装置设计分体化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在采用了可增添结构下使得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排布安装操作,同时在采用了散热片结构使得冷却更加的快速高效。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电制冷回流冷凝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制冷回流冷凝管的固定外框正视剖面连接细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电制冷回流冷凝管的密封盖板正视剖面连接细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电制冷回流冷凝管的密封盖板侧视剖面连接细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电制冷回流冷凝管的冷却立板侧视剖面连接细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外框;2、冷却立板;3、连接管道;4、连接环;5、固定孔;6、密封盖板;7、隐藏凹槽;8、固定螺杆;9、固定螺孔;10、通接槽道;11、卡接槽道;12、通接孔;13、密封胶板;14、连通槽;15、贯穿孔;16、冷凝盘管;17、卡接端条;18、密封对板;19、插接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制冷回流冷凝管,包括固定外框1,固定外框1的内侧边均匀对接有冷却立板2,固定外框1的顶面呈开口式设置,冷却立板2的个数为多块,且多块冷却立板2相互之间平行设置,多块冷却立板2均等距排布设置在固定外框1的内侧底面位置,多块冷却立板2的底端垂直向上对接设置在卡接槽道11的开口端位置,固定外框1的两侧边固定焊接有连接管道3,连接管道3在远离固定外框1的一端固定焊接有连接环4,连接环4的侧边均匀开设有固定孔5,连接管道3的个数为两根,且两根连接管道3的一端均固定设置在通接槽道10的开口端位置,两根连接管道3的内部与通接槽道10的内部保持通接设置,固定孔5呈环状排布设置在连接环4的侧边靠近边缘位置,固定外框1的顶端水平对接有密封盖板6,密封盖板6的顶面均匀开设有隐藏凹槽7,隐藏凹槽7的内侧边插接有固定螺杆8,密封盖板6的底面靠近两端位置对接设置在固定外框1的顶开口端位置,隐藏凹槽7分别开设在密封盖板6的顶面靠近四边角位置,且隐藏凹槽7的内部与贯穿孔15的内部保持通接设置,固定螺杆8贯穿隐藏凹槽7和贯穿孔15对应插接设置在固定螺孔9的内部保持螺纹固定连接设置;
请参阅图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制冷回流冷凝管,其中固定外框1的顶端开设有固定螺孔9,固定外框1的两侧边对称开设有通接槽道10,固定外框1的内侧底面均匀开设有卡接槽道11,卡接槽道11的内侧边对称开设有通接孔12,通接孔12的内侧边固定卡接有密封胶板13,通接孔12的侧边水平开设有连通槽14,固定螺孔9分别开设在固定外框1的顶端靠近边角位置,且固定螺孔9的顶开口端均一一对应对接设置在贯穿孔15的底端保持通接设置,通接槽道10分别对称开设在固定外框1的两侧边靠近底面位置,且通接槽道10的一端与连通槽14保持通接设置,卡接槽道11分别平行排布设置在固定外框1和密封盖板6的侧边位置,通接孔12对称开设在卡接槽道11的内侧边靠近两端位置,通接孔12通过连通槽14相互之间保持通接设置,密封盖板6的底面均匀开设有贯穿孔15,冷却立板2的内侧边插接有冷凝盘管16,冷却立板2的顶面和底面对称焊接有卡接端条17,卡接端条17的一侧边固定卡接有密封对板18,密封对板18的一端固定插接有插接管道19,冷凝盘管16呈S状贯穿式排布设置在冷却立板2的内侧边位置,且冷凝盘管16的两端均与插接管道19的内部保持通接设置,卡接端条17分别对应卡接设置在卡接槽道11的内侧边位置,且插接管道19的一端分别对应贯穿密封胶板13延伸插接设置在通接孔12的内侧边位置。
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将多块冷却立板2的分别对应插接设置在固定外框1的内侧底面位置,使得卡接端条17对应卡接设置在卡接槽道11内部稳定住,同时将密封盖板6盖接设置在固定外框1的顶开口端位置,通过固定螺杆8和固定螺孔9相互之间的螺纹固定连接后,使得密封盖板6盖接在多块冷却立板2的顶端位置,使得插接管道19对应贯穿密封胶板13插接到通接孔12的内部,然后在连接管道3的一端连接环4对接在管道端位置,通过螺栓与固定孔5固定连接后使得连接管道3固定在管道端位置,在冷却液通过连接管道3进入到通接槽道10的内部,同时在连通槽14的连接下使得冷却液进入到冷凝盘管16的内部,在多块冷却立板2的内侧边传输作用进行散热冷却处理,最后在冷却后的冷却液从另一根连接管道3进行排出形成回流操作。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电制冷回流冷凝管,包括固定外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外框(1)的内侧边均匀对接有冷却立板(2),所述固定外框(1)的两侧边固定焊接有连接管道(3),所述连接管道(3)在远离固定外框(1)的一端固定焊接有连接环(4),所述连接环(4)的侧边均匀开设有固定孔(5),所述固定外框(1)的顶端水平对接有密封盖板(6),所述密封盖板(6)的顶面均匀开设有隐藏凹槽(7),所述隐藏凹槽(7)的内侧边插接有固定螺杆(8),所述固定外框(1)的顶端开设有固定螺孔(9),所述固定外框(1)的两侧边对称开设有通接槽道(10),所述固定外框(1)的内侧底面均匀开设有卡接槽道(11),所述卡接槽道(11)的内侧边对称开设有通接孔(12),所述通接孔(12)的内侧边固定卡接有密封胶板(13),所述通接孔(12)的侧边水平开设有连通槽(14),所述密封盖板(6)的底面均匀开设有贯穿孔(15),所述冷却立板(2)的内侧边插接有冷凝盘管(16),所述冷却立板(2)的顶面和底面对称焊接有卡接端条(17),所述卡接端条(17)的一侧边固定卡接有密封对板(18),所述密封对板(18)的一端固定插接有插接管道(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制冷回流冷凝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外框(1)的顶面呈开口式设置,冷却立板(2)的个数为多块,且多块冷却立板(2)相互之间平行设置,多块冷却立板(2)均等距排布设置在固定外框(1)的内侧底面位置,多块冷却立板(2)的底端垂直向上对接设置在卡接槽道(11)的开口端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制冷回流冷凝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道(3)的个数为两根,且两根连接管道(3)的一端均固定设置在通接槽道(10)的开口端位置,两根连接管道(3)的内部与通接槽道(10)的内部保持通接设置,固定孔(5)呈环状排布设置在连接环(4)的侧边靠近边缘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制冷回流冷凝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板(6)的底面靠近两端位置对接设置在固定外框(1)的顶开口端位置,隐藏凹槽(7)分别开设在密封盖板(6)的顶面靠近四边角位置,且隐藏凹槽(7)的内部与贯穿孔(15)的内部保持通接设置,固定螺杆(8)贯穿隐藏凹槽(7)和贯穿孔(15)对应插接设置在固定螺孔(9)的内部保持螺纹固定连接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制冷回流冷凝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孔(9)分别开设在固定外框(1)的顶端靠近边角位置,且固定螺孔(9)的顶开口端均一一对应对接设置在贯穿孔(15)的底端保持通接设置,通接槽道(10)分别对称开设在固定外框(1)的两侧边靠近底面位置,且通接槽道(10)的一端与连通槽(14)保持通接设置,卡接槽道(11)分别平行排布设置在固定外框(1)和密封盖板(6)的侧边位置,通接孔(12)对称开设在卡接槽道(11)的内侧边靠近两端位置,通接孔(12)通过连通槽(14)相互之间保持通接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制冷回流冷凝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盘管(16)呈S状贯穿式排布设置在冷却立板(2)的内侧边位置,且冷凝盘管(16)的两端均与插接管道(19)的内部保持通接设置,卡接端条(17)分别对应卡接设置在卡接槽道(11)的内侧边位置,且插接管道(19)的一端分别对应贯穿密封胶板(13)延伸插接设置在通接孔(12)的内侧边位置。
CN202220290101.7U 2022-02-14 2022-02-14 电制冷回流冷凝管 Active CN2170580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90101.7U CN217058030U (zh) 2022-02-14 2022-02-14 电制冷回流冷凝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90101.7U CN217058030U (zh) 2022-02-14 2022-02-14 电制冷回流冷凝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58030U true CN217058030U (zh) 2022-07-26

Family

ID=82484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90101.7U Active CN217058030U (zh) 2022-02-14 2022-02-14 电制冷回流冷凝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580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84987U (zh) 一种承压能力强的芯片冷却器
CN217058030U (zh) 电制冷回流冷凝管
CN211261430U (zh) 节能的工艺设备冷却水系统
CN212205145U (zh) 换热器及风冷无霜冰箱的制冷系统
CN116231174B (zh) 一种电池温度冷热调节装置
CN107270751B (zh) 板式冷却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16132327U (zh) 一种多介质多温度模块式换热器
CN214382024U (zh) 平行流冷板
CN212006841U (zh) 一种高效换热装置
CN210741196U (zh) 热超导换热板
CN210922304U (zh) 一种冷却液通道带有铆边设计的油冷器
CN221238205U (zh) 一种双排扁管的锅炉辅机用平行流换热器
CN110986643A (zh) 一种毛细管换热器在空气源热泵系统中的应用
CN219223370U (zh) 一种模块化冷凝器
CN210922305U (zh) 一种多通道组合型油冷器
CN213631712U (zh) 一种承压高的板式换热器
CN216744743U (zh) 一种分体式热回收新风机组
CN222073691U (zh) 一种用于水冷制冷机的水冷散热器
CN219977181U (zh) 一种热交换用节能铜铝管
CN212179652U (zh) 一种卧式壳管高效换热器
CN221376383U (zh) 一种可调节式多风道换热器
CN115332203B (zh) 一种均温式铜管液冷板及其加工方法
CN220541805U (zh) 一种化工用高效换热器
CN218523982U (zh) 一种组合式换热设备
CN222257882U (zh) 一种斜插管翅片式蒸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