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57701U - 一种天花机和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天花机和空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057701U CN217057701U CN202220337840.7U CN202220337840U CN217057701U CN 217057701 U CN217057701 U CN 217057701U CN 202220337840 U CN202220337840 U CN 202220337840U CN 217057701 U CN217057701 U CN 21705770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channel
- fresh air
- return
- air chan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41000700647 Variola virus Specie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749 cleanli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Chemical compound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天花机和空调,包括天花机本体,设置有分别与室内连通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以及新风组件,包括壳体和导热件,壳体设置于天花机本体上,壳体内设置有与第一风道连通的新风通道以及与第二风道连通的回风通道,新风通道用于引入新风,回风通道用于将室内的空气导出。导热件设置于壳体内,新风通道内的空气和回风通道内的空气流经导热件,新风通道内的空气和回风通道内的空气之间能够通过导热件进行热交换。在导热件的导热作用下,使得从回风通道排出至室外的空气可以在导热件处将部分能量(热量或者冷量)交换给新风通道内的新风,有效地回收在换气过程中回风通道内气体的能量,减少能量损失,使得在换气过程中更加节能环保。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花机和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作为一种常用的生活电器,被越来越多人所使用,空调一般包括了安装在室外的空调器室外机以及安装在室内的室内机,通过室外机与室内机的协同工作,使得室内机可以根据需要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其中,天花机,也即天花板嵌入式室内机,作为室内机的一种,由于其可以安装在天花板上,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因此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办公室、会议室、餐馆和居家客厅等场所。
传统的天花机在制冷或者制热模式下的空气循环以室内为主,仅仅是将室内空气吸入天井机内部进行换热后再排出至室内,室内空气的反复循环造成空气质量差,对人的健康有一定威胁,开窗通风又会影响室内温度,并且更加费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花机和空调,可以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同时减少能量损失。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花机,包括:
天花机本体,设置有分别与室内连通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以及
新风组件,所述新风组件包括壳体和导热件,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天花机本体上,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的新风通道以及与所述第二风道连通的回风通道,所述新风通道用于引入新风,所述回风通道用于将室内的空气导出;
所述导热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新风通道内的空气和所述回风通道内的空气流经所述导热件,所述新风通道内的空气和所述回风通道内的空气之间能够通过所述导热件进行热交换。
可选地,所述导热件上设置有第一换热道和第二换热道,所述第一换热道和所述第二换热道之间热导通,所述第一换热道与所述新风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换热道与所述回风通道连通。
可选地,所述新风通道包括第一新风分道和第二新风分道,所述第一新风分道和所述第二新风分道沿着新风流动的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新风分道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所述第二新风分道与室外连通,所述导热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新风分道和所述第二新风分道之间,所述第一换热道贯通所述导热件以将所述第一新风分道和所述第二新风分道连通。
可选地,所述回风通道包括第一回风分道和第二回风分道,所述第一回风分道和所述第二回风分道沿着回风流动的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回风分道与所述第二风道连通,所述第二回风分道与室外连通,所述导热件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回风分道和所述第二回风分道之间,所述第二换热道贯通所述导热件以将所述第一回风分道和所述第二回风分道连通。
可选地,所述新风组件还包括新风风机和排风风机,所述新风风机设置于所述新风通道内,所述排风风机设置于所述回风通道内。
可选地,所述新风组件还包括过滤模块,所述过滤模块设置于所述新风通道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风道包括新风出风口和新风进风口,所述新风出风口与室内连通,所述新风进风口与所述新风通道连通,所述新风进风口设置成敲落孔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二风道包括第一回风口和第二回风口,所述第一回风口与室内连通,所述第二回风口与所述回风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回风口设置成敲落孔结构。
可选地,所述壳体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天花机本体上。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如上所述的天花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花机和空调,通过在天花机本体上设置与室内连通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并通过第一风道与新风组件中的新风通道配合,第二风道与新风组件中的回风通道配合,从而可以实现将室外的新风引入室内,将室内的空气排出至室外,使得天花机具备和室外进行通风换气的功能,保证了室内的空气质量。并且,在新风组件的壳体内设置导热件,新风通道内的空气和回风通道内的空气流经导热件,在导热件的导热作用下,使得流经导热件的空气,即新风通道内流经导热件的空气和回风通道内流经导热件的空气两者之间能够实现热交换,也即需要从回风通道排出至室外的空气可以在导热件处将部分能量(热量或者冷量)交换给新风通道内的新风,有效地回收在换气过程中回风通道内气体的能量,减少能量损失,使得在换气过程中更加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申请及其有益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进行以下说明,其中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部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花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风组件安装在天花机本体上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新风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图2中新风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图1所示的天花机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天花机的爆炸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天花机;
10、天花机本体;11、第一风道;111、新风出风口;112、新风进风口;12、第二风道;121、第一回风口;122、第二回风口;
20、新风组件;21、壳体;
22、新风通道;221、第一新风分道;222、第二新风分道;
23、回风通道;231、第一回风分道;232、第二回风分道;
24、导热件;241、第一换热道;242、第二换热道;
25、新风风机;26、排风风机;27、过滤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花机,可以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同时减少能量损失。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此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花机可应用于空调中,可以理解的,空调通常包括了安装在室外的空调器室外机以及安装在室内的室内机,通过室外机与室内机的协同工作,使得室内机可以根据需要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本申请的天花机可以作为室内机使用。其中,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花机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花机100可以安装在天花板上,室内空气可以从天花机100的进风口进入天花机100内并进行换热,换热后的空气可以从天花机100的出风口吹出,从而调节室内的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传统的天花机在制冷或者制热模式下的空气循环以室内为主,仅仅是将室内空气吸入天井机内部进行换热后再排出至室内,室内空气的反复循环造成空气质量差,对人的健康有一定威胁。
基于此,请参阅图1、图2和图5,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风组件安装在天花机本体上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天花机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花机100包括天花机本体10和新风组件20,天花机本体10设置有分别与室内连通的第一风道11和第二风道12,其中,第一风道11可以作为室外新风流进室内的通道,第二风道12可以作为室内空气排出室外的通道。
新风组件20包括壳体21,壳体21设置于天花机本体10上,壳体21内设置有与第一风道11连通的新风通道22以及与第二风道12连通的回风通道23,新风通道22用于引入新风,可以理解的,室外的新风可以通过新风通道22流通至第一风道11,并通过第一风道11流通至室内,从而实现将室外的新风引入室内。回风通道23用于将室内的空气导出,可以理解的,室内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二风道12流通至回风通道23,并通过回风通道23导出至室外,从而可以实现将室内的空气排出至室外。在新风组件20的作用下,使得天花机100具备了和室外进行通风换气的功能,保证了室内的空气质量。
为了提高天花机100的实用性,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新风组件20可以设置成可拆卸的结构,即新风组件20可拆卸地安装于天花机本体10上,具体为新风组件20的壳体21可拆卸地安装于天花机本体10上,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是否安装新风组件20。示例性的,壳体21可以通过螺钉紧固的方式可拆卸地安装在天花机本体10上。
可以理解的,请参阅图5和图6并结合图2,图6为图1所示的天花机的爆炸图。天花机本体10上的第一风道11包括新风出风口111和新风进风口112,新风出风口111与室内连通,新风进风口112与新风通道22连通,其中,新风进风口112设置成敲落孔结构。天花机本体10上的第二风道12包括第一回风口121和第二回风口122,第一回风口121与室内连通,第二回风口122与回风通道23连通,第二回风口122设置成敲落孔结构,当需要安装新风组件20时,可以将新风进风口112处和第二回风口122处的遮挡片敲落,使得第一风道11和第二风道12可以正常通风,当不需要安装新风组件20时,则敲落孔保持原样即可。通过敲落孔结构,可以增加零件的通用性。
其中,为了减少在通风换气时能量的损失,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新风组件20还包括了导热件24,导热件24设置于壳体21内,新风通道22内的空气和回风通道23内的空气流经导热件24,新风通道22内的空气和回风通道23内的空气之间能够通过导热件24进行热交换。可以理解的,在导热件24的导热作用下,使得流经导热件24的空气,即新风通道22内流经导热件24的空气和回风通道23内流经导热件24的空气两者之间能够实现热交换,也即从回风通道23排出至室外的空气可以在导热件24处将部分能量(热量或者冷量)交换给新风通道22内的新风,有效地回收在换气过程中回风通道23内气体的能量,减少能量损失,使得在换气过程中更加节能环保。
示例性的,请参阅图3和图4,图3为图2中新风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之一,图4为图2中新风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之二。为了便于新风通道22内的空气和回风通道23内的空气两者之间的换热,导热件24上设置有第一换热道241和第二换热道242,第一换热道241和第二换热道242之间热导通,第一换热道241与新风通道22连通,第二换热道242与回风通道23连通,当新风通道22内的新风流经第一换热道241,回风通道23的空气流经第二换热道242时,由于第一换热道241和第二换热道242之间热导通,从而两股气流能实现热量交换,诸如在夏天时,室内空气由于天花机100的降温作用,其温度比室外的空气低,此时流进回风通道23内的空气的温度比室外新风的温度低,从而回风通道23的空气流经第二换热道242时,能与流经第一换热道241的新风实现热交换,使得流进室内的新风温度不会太高,不会由于新风进入室内而极大的改变室内的温度,减少能量损失,使得在换气过程中更加节能环保。
可以理解的,第一换热道241和第二换热道242之间热导通指的是流经第一换热道241的空气和流经第二换热道242的空气可以实现热量的交换,其中,第一换热道241与第二换热道242可以通过共用的热道壁进行热传导。
其中,为了便于安装导热件24以及提高新风组件20整体的紧凑性,请参阅图3并结合图2和图5,新风通道22包括第一新风分道221和第二新风分道222,第一新风分道221和第二新风分道222沿着新风流动的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新风分道221与第一风道11连通,第二新风分道222与室外连通,导热件24设置于第一新风分道221和第二新风分道222之间,第一换热道241贯通导热件24以将第一新风分道221和第二新风分道222连通。请继续参阅图3,图3中的粗实线箭头方向表示的是新风通道22内新风的流动方向,此时,新风可以从室外流进第二新风分道222,由第二新风分道222流进第一换热道241,并从第一换热道241流进第一新风分道221后流进第一风道11,最终通过第一风道11流通至室内,实现将新风引进室内。
请参阅图4并结合图2和图5,回风通道23包括第一回风分道231和第二回风分道232,第一回风分道231和第二回风分道232沿着回风流动的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回风分道231与第二风道12连通,第二回风分道232与室外连通,导热件24一部分位于第一回风分道231和第二回风分道232之间,第二换热道242贯通导热件24以将第一回风分道231和第二回风分道232连通。请继续参阅图4,图4中的粗实线箭头方向表示的是回风通道23内空气的流动方向,此时,室内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二风道12流通至第一回风分道231,并流通至第二换热道242,室内的空气从第二换热道242处与第一换热道241处的新风进行热交换,并流通至第二回风分道232,最后流通至室外,实现将室内的空气排出至室外。
可以理解的,可以在新风组件20的壳体21内设置多个隔板,通过隔板分隔出第一新风分道221、第二新风分道222、第一回风分道231和第二回风分道232。
其中,导热件24可以采用板翅式全热交换芯体,板翅式全热交换芯体主要内部结构为一个板翅式换热器,间隔设置的板翅之间即可以形成供气体流过的换热道(第一换热道241和第二换热道242),诸如板翅采用一种特殊材料的薄纸,具有良好的传热和透湿性,而不透气。当进排气的两侧存在湿差和水蒸气压力差时会产生热湿交换从而实现全热回收。
示例性的,导热件24可以设置成棱柱结构或者是长方体结构,第一换热道241可以设置成多个并间隔设置,多个第一换热道241贯通导热件24的其中一对相对的侧面,第二换热道242可以设置成多个并间隔设置,多个第二换热道242贯通导热件24的另一对相对的侧面。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热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中的粗实线箭头表示的是新风通道22内的新风流经导热件24的第一换热道241的气流流向,图7中的粗虚线箭头表示的是回风通道23内的空气流经导热件24的第二换热道242的气流流向。
当然,导热件24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制。
可以理解的,新风的引入以及室内空气的排出可以通过风机进行送风。示例性的,请参阅图3,新风组件20还包括新风风机25和排风风机26,新风风机25设置于新风通道22内,排风风机26设置于回风通道23内。通过新风风机25实现新风的引入,通过排风风机26实现室内空气的排出。
其中,请继续参阅图3,为了让新风能更好的吹进第一风道11,可以将新风风机25设置在第一新风分道221处,由于第一新风分道221与第一风道11连通,设置于第一新风分道221处的新风风机25将新风吹进第一风道11的效果更佳。
可以理解的,为了让室内空气能更好的排出室外,可以将排风风机26设置在第二回风分道232处,由于第二回风分道232与室外连通,设置于第二回风分道232处的排风风机26将室内空气吹出室外的效果更佳。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流进室内的新风的洁净度,请参阅图3,可以在新风通道22内设置过滤模块27,诸如,过滤模块27可以设置在第二新风分道222内,从室外输入的新风可以被过滤模块27过滤净化,从而保证了输入的新风的洁净度,达到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效果。可以理解的,过滤模块27可以采用具有过滤功能的过滤器,诸如,过滤模块27包括安装架和过滤网,过滤网安装在安装架上并通过安装架安装在新风通道22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天花机和空调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天花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天花机本体,设置有分别与室内连通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以及
新风组件,所述新风组件包括壳体和导热件,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天花机本体上,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的新风通道以及与所述第二风道连通的回风通道,所述新风通道用于引入新风,所述回风通道用于将室内的空气导出;
所述导热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新风通道内的空气和所述回风通道内的空气流经所述导热件,所述新风通道内的空气和所述回风通道内的空气之间能够通过所述导热件进行热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上设置有第一换热道和第二换热道,所述第一换热道和所述第二换热道之间热导通,所述第一换热道与所述新风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换热道与所述回风通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通道包括第一新风分道和第二新风分道,所述第一新风分道和所述第二新风分道沿着新风流动的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新风分道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所述第二新风分道与室外连通,所述导热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新风分道和所述第二新风分道之间,所述第一换热道贯通所述导热件以将所述第一新风分道和所述第二新风分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通道包括第一回风分道和第二回风分道,所述第一回风分道和所述第二回风分道沿着回风流动的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回风分道与所述第二风道连通,所述第二回风分道与室外连通,所述导热件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回风分道和所述第二回风分道之间,所述第二换热道贯通所述导热件以将所述第一回风分道和所述第二回风分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组件还包括新风风机和排风风机,所述新风风机设置于所述新风通道内,所述排风风机设置于所述回风通道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组件还包括过滤模块,所述过滤模块设置于所述新风通道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包括新风出风口和新风进风口,所述新风出风口与室内连通,所述新风进风口与所述新风通道连通,所述新风进风口设置成敲落孔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道包括第一回风口和第二回风口,所述第一回风口与室内连通,所述第二回风口与所述回风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回风口设置成敲落孔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天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天花机本体上。
10.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天花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337840.7U CN217057701U (zh) | 2022-02-18 | 2022-02-18 | 一种天花机和空调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337840.7U CN217057701U (zh) | 2022-02-18 | 2022-02-18 | 一种天花机和空调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057701U true CN217057701U (zh) | 2022-07-26 |
Family
ID=82487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337840.7U Active CN217057701U (zh) | 2022-02-18 | 2022-02-18 | 一种天花机和空调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057701U (zh) |
-
2022
- 2022-02-18 CN CN202220337840.7U patent/CN21705770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413500B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
WO2018129797A1 (zh) | 一种一体式换新风空调器 | |
CN212511461U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2081440U (zh) | 新风空调 | |
WO2022037167A1 (zh) | 一种一体式空调机及机房散热系统 | |
CN212511503U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217057701U (zh) | 一种天花机和空调 | |
CN211716713U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111396994B (zh) | 一体式智能厨卫空调器 | |
CN220355556U (zh) | 空调器 | |
CN223138018U (zh) | 一种空调新风一体机 | |
CN217636101U (zh) | 环境控制一体机的热回收及旁通结构 | |
CN218884132U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216114510U (zh) | 一种双向全热型新风壁挂机 | |
CN219868312U (zh) | 新风调湿机 | |
CN217785401U (zh) | 一种全热交换新风机 | |
CN217503803U (zh) | 风管机空调器 | |
CN218915207U (zh) | 一种室内与室外气体交换器 | |
CN220506982U (zh) | 墙角空调室内机及柜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7357165U (zh) | 空调机组 | |
CN221237925U (zh) | 一种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7876159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9389986U (zh) | 一种新风机 | |
CN219433393U (zh) | 一种布置于室外的新风机组 | |
CN219693467U (zh) | 新风调湿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