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7055676U - 一种风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55676U
CN217055676U CN202121077786.9U CN202121077786U CN217055676U CN 217055676 U CN217055676 U CN 217055676U CN 202121077786 U CN202121077786 U CN 202121077786U CN 217055676 U CN217055676 U CN 2170556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oil
bearing
heat
shaft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7778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龙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iyi Zhi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iyi Zhi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iyi Zhi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iyi Zhi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7778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556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556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556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风扇,所述风扇包括:转子总成,所述转子总成包括轴心;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形成有容纳所述转子总成的容纳空间,所述框架主体上设有可散热的预定区域;含油轴承,固定于所述框架主体上,所述轴心枢设于所述含油轴承内;至少一个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连接所述含油轴承并从所述含油轴承延伸至所述预定区域。在所述风扇中可以将含油轴承与轴心摩擦段视作发热端,散热结构与转子总成的做功散热区域视作冷端,热量从发热端传递至冷端,能够有效降低含油轴承温度从而延长风扇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风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风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扇。
背景技术
风扇作为主动散热元件,其应用非常广泛,包括PC产业、通讯产业、医疗器械以及消费类电子产业。
风扇的使用寿命取决于风扇轴承的选用,目前轴承有滚轴轴承跟含油轴承两种,滚轴轴承风扇的寿命会比含油轴承长,但除价格昂贵之外,滚珠轴承带来的噪音在安静的工作环境中会让人产生听觉不适。含油轴承风扇价格便宜,但使用寿命会比滚珠轴承风扇要短,风扇运行产生的噪音会比滚珠轴承要低,声音品质会比滚珠轴承风扇要好,所以针对应用在室内的产品,很多设计师及个人消费者都首选含油轴承风扇。但如何提升含油轴承风扇的使用寿命,成为风扇行业目前存在的技术瓶颈。
因此需要对风扇结构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风扇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风扇,所述风扇包括:
转子总成,所述转子总成包括轴心;
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形成有容纳所述转子总成的容纳空间,所述框架主体上设有可散热的预定区域;
含油轴承,固定于所述框架主体上,所述轴心枢设于所述含油轴承内;
至少一个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连接所述含油轴承并从所述含油轴承延伸至所述预定区域。
可选地,所述散热结构为片状结构,所述散热结构的一端具有圆孔,所述圆孔套设于所述含油轴承上,所述散热结构的另一端从所述含油轴承延伸至所述预定区域。
可选地,所述风扇包括:
轴管,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上,所述轴管固定套设于所述含油轴承上。
可选地,所述轴管的侧壁上设置有露出所述含油轴承的开孔,所述散热结构嵌入所述开孔并固定于所述含油轴承上。
可选地,所述散热结构固定设置于所述轴管的侧壁上并延伸至所述框架主体的预定区域。
可选地,所述框架主体包括侧板、多个肋条和支撑平台;
其中,所述肋条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肋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侧板,所述支撑平台由多个所述肋条支撑于所述框架主体的中心区域;
所述散热结构从所述轴管的侧壁经所述支撑平台向所述侧板延伸。
可选地,所述散热结构从所述轴管的侧壁经所述支撑平台固定于所述肋条上。
可选地,所述散热结构的连接所述轴管的一端焊接于所述轴管的侧壁上;和/或
所述散热结构的从所述支撑平台和所述肋条延伸的部分焊接或粘贴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上和所述肋条上。
可选地,所述风扇还包括:
定子总成,所述定子总成固定于所述轴管的侧壁上并位于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定子总成和所述支撑平台之间设置有绝缘结构。
可选地,所述转子总成包括:
扇叶框,所述轴心设置于所述扇叶框的中心位置;
多个扇叶,设置于所述扇叶框的外表面上并向幅射方向延伸;
所述散热结构延伸的长度等于或小于所述扇叶的最大外径。
为了解决目前存在的风扇使用寿命较短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风扇,在所述风扇中设置有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设置于含油轴承上并延伸至所述框架主体的预定区域,风扇运转时,所述轴心与含油轴承内壁油膜摩擦产生高温,含油轴承所产生的高温传导至所述散热结构,最后通过转子总成的做功产生的强制对流将热量带走。在所述风扇中可以将含油轴承与轴心摩擦段视作发热端,散热结构与转子总成的做功散热区域视作冷端,热量从发热端传递至冷端,能够有效降低含油轴承温度,缓解因含油轴承高温造成油脂挥发,能够长时间维持油膜强度,延长了含油轴承的使用寿命,从而延长风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风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风扇中所述扇叶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风扇组装后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风扇组装后的平视示意图。
附图标示
1、转子总成
11、扇叶框
12、扇叶
13、轴心
2、定子总成
3、风扇框架
31、框架主体
32、轴管
33、轴承
4、散热结构
5、绝缘结构
6、肋条
7、风口
8、侧板
9、支撑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申请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申请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申请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能够以不同形式实施,而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将使公开彻底和完全,并且将本申请的范围完全地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层和区的尺寸以及相对尺寸可能被夸大。自始至终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应当明白,尽管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层和/或部分,这些元件、部件、区、层和/或部分不应当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仅用来区分一个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因此,在不脱离本申请教导之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可表示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
空间关系术语例如“在...下”、“在...下面”、“下面的”、“在...之下”、“在...之上”、“上面的”等,在这里可为了方便描述而被使用从而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明白,除了图中所示的取向以外,空间关系术语意图还包括使用和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
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例并且不作为本申请的限制。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明白术语“组成”和/或“包括”,当在该说明书中使用时,确定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更多其它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此使用时,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
这里参考作为本申请的理想实施例(和中间结构)的示意图的横截面图来描述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这样,可以预期由于例如制造技术和/或容差导致的从所示形状的变化。因此,本申请的实施例不应当局限于在此所示的区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由于例如制造导致的形状偏差。因此,图中显示的区实质上是示意性的,它们的形状并不意图显示器件的区的实际形状且并不意图限定本申请的范围。
目前滚轴轴承风扇的寿命会比含油轴承风扇长,但滚珠轴承带来的噪音会让人产生听觉不适。含油轴承风扇价格便宜,但使用寿命会比滚珠轴承风扇要短。为了提升含油轴承的使用寿命,申请人对所述含油轴承的使用寿命短的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发现含油轴承风扇与滚珠轴承风扇的区别在于轴承结构的差异,含油轴承风扇使用寿命短的原因在于:含油轴承内壁与转子总成的轴心之间会形成油膜,油膜的存在能保障风扇的正常运转。含油轴承风扇运行过程中,轴心与轴承之间由于摩擦温度升高,所述轴心与轴承内壁之间的油膜温度也会升高,油脂受高温会慢慢挥发掉,所以含油轴承风扇在运行到一定时间后,油脂会被挥发掉,轴心与轴承内壁之间无法形成油膜,会导致风扇异响甚至被卡死,从而使风扇的寿命变短。
在查找到所述含油轴承风扇使用寿命短的原因之后,对含油轴承风扇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风扇包括:
转子总成,所述转子总成包括轴心;
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形成有容纳所述转子总成的容纳空间,所述框架主体上设有可散热的预定区域;
含油轴承,固定于所述框架主体上,所述轴心枢设于所述含油轴承内;
至少一个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连接所述含油轴承并从所述含油轴承延伸至所述预定区域。
为了解决目前存在的风扇使用寿命较短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风扇,在所述风扇中设置有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设置于含油轴承上并延伸至所述框架主体的预定区域,风扇运转时,所述轴心与含油轴承内壁油膜摩擦产生高温,含油轴承所产生的高温传导至所述散热结构,最后通过转子总成的做功产生的强制对流将热量带走。在所述风扇中可以将含油轴承与轴心摩擦段视作发热端,散热结构与转子总成的做功散热区域视作冷端,热量从发热端传递至冷端,能够有效降低含油轴承温度,缓解因含油轴承高温造成油脂挥发,能够长时间维持油膜强度,延长了含油轴承的使用寿命,从而延长风扇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一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耳机进行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风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风扇中所述扇叶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风扇组装后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风扇组装后的平视示意图。
如图1所示,风扇包括:
转子总成1,转子总成1包括轴心13;
风扇框架3,包括:
框架主体31,框架主体31形成有容纳转子总成1的容纳空间,所述框架主体上设有可散热的预定区域;
含油轴承33,固定设置于框架主体31上,轴心13枢设于轴承33内;
至少一个散热结构4,散热结构4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含油轴承33上,散热结构4的另一端从含油轴承33延伸至框架主体31的预定区域,预定区域与转子总成1的做功散热区域至少部分地重叠。
所述风扇还进一步包括:
轴管32,固定设置于风扇框架3上,其中含油轴承33设置于轴管32内,轴管32固定套设在含油轴承33上。
其中,转子总成1通过做功产生空气对流,以作为冷源,将含油轴承33产生的热量带走。
具体地,转子总成1包括:
轴心13,轴心13的一端固定于扇叶框11上,用于将动力传动至扇叶框11,带动扇叶框11和扇叶12转动做功,从而产生空气对流,以形成冷端;
扇叶框11,用于固定扇叶12,同时与轴心13固定连接,在一示例中,所述扇叶框11呈管状结构,但并不局限于该示例;
多个扇叶12,设置于扇叶框11的外表面上并向幅射方向延伸。辐射方向是指扇叶12自扇叶框11外缘侧向外延伸。
其中,风扇框架3的材质可为金属或者塑胶。轴管32与扇叶框11结合方式可以为铆合或者包射一体成型,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示例。
其中,轴管32的材质为铜,但并不局限于铜。
其中,转子总成1的轴心13插设于轴承33中,转子总成1包括一永久磁铁33(即所谓之磁框),扇叶12为从磁框内缘向转子轴心13的方向延伸形成若干片状。
风扇还包括定子总成2,定子总成2固定于风扇框架3中央凸出的轴管32外缘,轴管32内置有轴承33供转子总成1的轴心13插入,进而将轴心13定位。在一实施例中,定子总成2套设于风扇框架3中央凸出的轴管32外缘。
该定子总成2由一电路板、及一设置于电路板上的线圈所构成,该线圈包括中央处具有穿孔的铁芯,可套设于上述轴管32的侧壁上,该定子总成2还设置有导线,用于将线圈引出形成电连接。
扇叶框11内含有永久磁铁,当定子在通电后产生磁场,在永久磁铁受到定子总成2产生的磁场感应时产生运转,以连动扇叶12、轴心13通过轴承33定位进行旋转,再以扇叶12导引气流产生风量。
框架主体31还包括支撑平台9和侧板8,其中,支撑平台9和侧板8可以一体成型或者固定连接,以形成容纳空间用于容纳转子总成1。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支撑平台9设置于框架主体31的中心区域,在支撑平台9上设置轴管32,用于结合轴心13,从而对定子总成2定位。
其中,框架主体31还包括多个肋条6,肋条6的一端固定于支撑平台9,肋条6的另一端延伸至侧板8,支撑平台9通过多个肋条6固定于和支撑于风扇框架3的中心区域,如图3和图4所示。其中支撑平台和肋条之外的其他区域为镂空区域,以作为风口7,在一示例中,所述风口7为出风口,例如风扇出风口。
其中,支撑平台9的形状、肋条6的数目以及宽度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并不局限于某一示例或数值范围。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支撑平台9呈方形结构,肋条6设置于其四条边的延伸方向上。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支撑平台9呈圆形结构,多个肋条6均匀分布于支撑平台9的四周并且肋条6的延伸方向与支撑平台9的侧壁相切。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从风扇框架的轴管32延伸出4条片状的散热结构4,其中4条片状的散热结构4均匀分布于风扇框架上。
其中,前文对风扇的结构进行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风扇的构成并不局限于上述所列举的各个结构,还可以包含其他常规结构,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在查找到含油轴承33风扇寿命短是因为轴心13与轴承33之间由于摩擦温度升高,轴心13与轴承33内壁之间的油膜温度也会升高,油脂受高温会慢慢挥发掉,油脂受高温会慢慢挥发掉之后,为了解决该问题,在风扇中设置至少一个散热结构4,散热结构4的一端设置于轴管32的侧壁上,如图2所示,散热结构4的另一端从轴管32延伸至框架主体31的预定区域,并且预定区域与转子总成1的做功散热区域至少部分地重叠,通过转子总成1旋转产生的气流将轴心13与轴承33之间产生的热量传导出去,从而起到降温的作用。
具体地,散热结构4的形状并不局限于某一种,以更加有利于将热导出为优选。其中,散热结构4的形状可以为片状结构、管状结构或柱状结构中的一种。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散热结构4为一端具有圆孔的片状结构,其中圆孔的大小与含油轴承33的大小相匹配,以使散热结构4通过圆孔套设于含油轴承33上,从而实现散热结构4和含油轴承33之间的连接,散热结构4的另一端从含油轴承33延伸至框架主体的预定区域。
可选地,含油轴承33设置于轴管32内并露出部分长度,散热结构4的圆孔套设于露出的含油轴承33上。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散热结构4的形状为片状结构,片状结构的散热结构4的一端平贴于轴管32外侧壁面上,以此尽可能增加散热结构4和轴管32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将轴管32上热量导出的效率,降低轴管32和轴承33的温度,进一步提高风扇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可以节省风扇的空间,进而使风扇更加小型化,提升其应用灵活性和广泛性。
其中,其中散热结构4和轴管32之间的连接结构选用热传导效率高的材料,以提高热量传导的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散热结构4的连接所述轴管的一端与轴管3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进一步,焊料选用传导效率的焊接材料。
其中,轴管32呈圆柱形,散热结构4的形状与轴管32相匹配,以部分包覆轴管32的侧壁。
散热结构4从轴管32的顶部延伸至轴管32的下部至支撑平台9,然后经支撑平台9向外延伸,散热结构4同样平贴于支撑平台9上,以提高接触面积。
可选地,散热结构4从轴管32的侧壁经支撑平台9延伸至预定区域,以增加散热结构4的散热面积。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散热结构4从轴管32的侧壁经支撑平台9延伸至肋条6上,散热结构4平贴于肋条6上。
其中,散热结构4的从所述支撑平台和所述肋条延伸的部分可以焊接于支撑平台9和肋条6上,此外,散热结构4还可以粘贴于支撑平台9和肋条6上,例如通过胶粘的方式将散热结构4平贴于支撑平台9和肋条6上。
此外,在本申请中散热结构4辐射的半径与扇叶12辐射方向上的最大外径要至少部分地重叠,以保证能够将散热结构4导出的热量散发出去。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散热结构4延伸的长度等于或小于扇叶12的最大外径,以保证预定区域小于或等于扇叶12的做功散热区域,从而使散热结构4的全部区域均可以被扇叶12的做功散热区域覆盖,以提高散热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肋条6延伸的长度对齐扇叶12的最大外径,扇叶12的做功散热区域覆盖散热结构4。
进一步,轴管32的侧边上设置有散热结构4,当定子总成2的铁芯套设于风扇框架3中央凸出的轴管32的侧壁上时,线圈中央处的铁芯环绕包裹散热结构4,与散热结构4直接接触,当定子总成2上的线圈产生热量时,线圈产生的热量会直接传导至散热结构4上,并通过散热结构4传导出去,有效降低了定子总成2的温升,延长定子总成2的使用寿命。
其中,散热结构选用高热传导效率的材料,例如可以选用铜或者热管等。
可选地,定子总成2和支撑平台9之间设置有绝缘结构5,特别是当散热结构4选用金属材料时,通过设置绝缘结构5可以防止散热结构4对转子总成1和定子总成2造成电磁干扰或短路,以保证风扇的正常运行。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在轴管32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露出含油轴承33,所述散热结构4嵌入所述开孔并固定于含油轴承33上,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散热结构4与含油轴承33直接接触以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其中开孔的形状和大小并不局限于某一种,在此不做限定。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与前文所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设置了开孔并通过开孔使散热结构4与含油轴承33直接接触,在与本实施例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前文实施例中对于轴管、含油轴承、支撑结构、肋条等结构的描述均可引入该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所述风扇可以应用各个领域,包括并不局限于PC产业、通讯产业、医疗器械以及消费类电子产业。其中风扇框架上设置有安装结构,用于固定安装于目标设备上,所述安装结构例如可以为螺纹孔等。
下面结合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风扇的结构对风扇的工作方式进行说明,其中风扇包括定子总成2、转子总成1、含油轴承33、绝缘结构5、风扇框架3和散热结构4,风扇框架3的轴管32材质为铜,含油轴承33置于铜轴管32内,散热结构4通过焊接方式平贴于轴管32外侧壁面,再通过胶粘或者焊接方式平贴于风扇框架3的肋条6,散热结构4长度延伸至扇叶12最大外径处,保证散热结构4在风扇叶12做功散热区域范围内。其中,当风扇运转时,轴心13与轴承33内壁油膜摩擦产生高温,轴承33与轴管32紧密贴合,轴承33所产生的高温传导至轴管32,热量再由轴管32壁面传导至散热结构4,再通过风扇强制对流将热量带走。在风扇中可以将含油轴承33与轴心13摩擦段视作发热端,散热结构4与扇叶做功散热区域重叠区视作冷端。在风扇中增加散热结构4之后,能够有效降低含油轴承33温度,缓解因轴承33高温造成油脂挥发,能够长时间维持油膜强度,延长了轴承33的使用寿命。
此外,在风扇运转时,定子总成2的铁芯与轴管32紧密贴合,铁芯上线圈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结构4传递至冷端,通过设置散热结构4对定子总成2温升也有很大帮助,有效降低了定子总成2温升,延长定子总成2使用寿命,加长了风扇的整体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目前存在的风扇使用寿命较短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风扇,在所述风扇中设置有散热结构4,所述散热结构4设置于轴管32的侧壁上并延伸至所述框架主体31的预定区域,风扇运转时,所述轴心13与含油轴承33内壁油膜摩擦产生高温,含油轴承33与轴管32紧密贴合,含油轴承33所产生的高温传导至轴管32,热量再由轴管32的侧壁面传导至所述散热结构4,最后通过转子总成的做功产生的强制对流将热量带走。通过所述改进可以将含油轴承33与轴心13摩擦段视作发热端,散热结构4与转子总成的做功散热区域视作冷端,热量从发热端传递至冷端,能够有效降低含油轴承33温度,缓解因含油轴承33高温造成油脂挥发,能够长时间维持油膜强度,延长了含油轴承33的使用寿命。
尽管这里已经参考附图描述了示例实施例,应理解上述示例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意图将本申请的范围限制于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偏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所有这些改变和修改意在被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所要求的本申请的范围之内。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设备,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申请并帮助理解各个实用新型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申请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本申请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相应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其发明点在于可以用少于某个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的特征来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申请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了特征之间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申请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申请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Claims (10)

1.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包括:
转子总成,所述转子总成包括轴心;
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形成有容纳所述转子总成的容纳空间,所述框架主体上设有可散热的预定区域;
含油轴承,固定于所述框架主体上,所述轴心枢设于所述含油轴承内;
至少一个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连接所述含油轴承并从所述含油轴承延伸至所述预定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为片状结构,所述散热结构的一端具有圆孔,所述圆孔套设于所述含油轴承上,所述散热结构的另一端从所述含油轴承延伸至所述预定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包括:
轴管,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上,所述轴管固定套设于所述含油轴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管的侧壁上设置有露出所述含油轴承的开孔,所述散热结构嵌入所述开孔并固定于所述含油轴承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固定设置于所述轴管的侧壁上并延伸至所述框架主体的预定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主体包括侧板、多个肋条和支撑平台;
其中,所述肋条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肋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侧板,所述支撑平台由多个所述肋条支撑于所述框架主体的中心区域;
所述散热结构从所述轴管的侧壁经所述支撑平台向所述侧板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从所述轴管的侧壁经所述支撑平台固定于所述肋条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的连接所述轴管的一端焊接于所述轴管的侧壁上;和/或
所述散热结构的从所述支撑平台和所述肋条延伸的部分焊接或粘贴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上和所述肋条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还包括:
定子总成,所述定子总成固定于所述轴管的侧壁上并位于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定子总成和所述支撑平台之间设置有绝缘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总成包括:
扇叶框,所述轴心设置于所述扇叶框的中心位置;
多个扇叶,设置于所述扇叶框的外表面上并向辐射方向延伸;
所述散热结构延伸的长度等于或小于所述扇叶的最大外径。
CN202121077786.9U 2021-05-19 2021-05-19 一种风扇 Active CN2170556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77786.9U CN217055676U (zh) 2021-05-19 2021-05-19 一种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77786.9U CN217055676U (zh) 2021-05-19 2021-05-19 一种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55676U true CN217055676U (zh) 2022-07-26

Family

ID=82465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77786.9U Active CN217055676U (zh) 2021-05-19 2021-05-19 一种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556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7185A (zh) * 2021-05-19 2021-09-07 深圳海翼智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7185A (zh) * 2021-05-19 2021-09-07 深圳海翼智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52226B (zh) 直流无刷马达
CN101064454B (zh) 具有用于电路元件的散热结构的马达及包括该马达的风扇装置
RU90945U1 (ru) Бесщеточный электродвигатель и кондиционер, имеющий такой электродвигатель
JP6653011B2 (ja) アキシャルギャップ型回転電機
US7586228B2 (en) Stator of an electric motor
EP1627459B1 (en) Brushless motor
US6369485B1 (en) Rotor structure
US20180338374A1 (en) Motor, circuit board, and engine cooling module including the motor
JP2008148367A (ja) 回転電機
CN217055676U (zh) 一种风扇
US11121606B2 (en) Motor, circuit board, and engine cooling module including the motor
EP3573219B1 (en) Electric motor,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ic motor
CN213367503U (zh) 电机散热结构和电机
CN113357185A (zh) 一种风扇
CN112290701B (zh) 一种定子绕组线圈散热结构、定子结构以及电机
JPWO2018159472A1 (ja) ポンプ装置
JP5805233B2 (ja)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JP6255566B2 (ja) 電動機および電気機器
US20060022551A1 (en) Stator for electrical motor
CN216489947U (zh) 电机的定子座、定子单元、电机和交通工具
KR102612356B1 (ko) 모터 장치
CN209823617U (zh) 电机、散热装置及可移动平台
CN112436640A (zh) 电机散热结构和电机
EP3456982A1 (en) Blower comprising a holder for receiving and cool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CN214069716U (zh) 马达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