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55021U - 锚护系统及多臂锚杆钻车 - Google Patents
锚护系统及多臂锚杆钻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055021U CN217055021U CN202220815781.XU CN202220815781U CN217055021U CN 217055021 U CN217055021 U CN 217055021U CN 202220815781 U CN202220815781 U CN 202220815781U CN 217055021 U CN217055021 U CN 21705502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fting
- anchor
- translation
- telescopic
- ped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73 ancho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412 basement excav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720 hydraulic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65 m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41 tunne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858 star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掘机械化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锚护系统及多臂锚杆钻车。该锚护系统包括前锚护部和后锚护部;前锚护部包括连接于行走底盘且能够升降的第一升降装置、设置于升降装置且能够平移的第一平移装置及连接于第一平移装置的前锚护钻臂;第一平移装置为多级平移装置;后锚护部包括连接于行走底盘且能够平移的第二平移装置、设置于第二平移装置且能够升降的第二升降装置及连接于第二升降装置的后锚护钻臂;第二升降装置为多级升降装置。该多臂锚杆钻车包括上述锚护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锚护系统及多臂锚杆钻车,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多臂锚杆钻车作业不灵活导致作业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掘机械化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锚护系统及多臂锚杆钻车。
背景技术
多臂锚杆钻车,是主要用于地下岩石硐室掘进时钻凿炮孔和锚杆孔等孔眼的一种凿岩台车。每个台车可配置多台钻臂和凿岩机,可根据开挖断面的大小来选择不同等级的钻臂和臂数,并配以相同等级的凿岩机。然而,现有技术中,多臂锚杆钻车作业不灵活导致作业效率较低,影响掘进进尺。
因此,本申请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的锚护系统及多臂锚杆钻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锚护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多臂锚杆钻车作业不灵活导致作业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多臂锚杆钻车,以进一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多臂锚杆钻车作业不灵活导致作业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锚护系统,适用于多臂锚杆钻车,所述多臂锚杆钻车包括行走底盘;所述锚护系统包括均设置于所述行走底盘的前锚护部和后锚护部;
所述前锚护部包括连接于所述行走底盘且能够升降的第一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升降装置且能够平移的第一平移装置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平移装置的前锚护钻臂;其中,所述第一平移装置为多级平移装置;
所述后锚护部包括连接于所述行走底盘且能够平移的第二平移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平移装置且能够升降的第二升降装置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升降装置的后锚护钻臂;其中,所述第二升降装置为多级升降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前锚护部还包括固接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的架体;
所述第一平移装置包括第一平移驱动件、第二平移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架体中的伸缩中筒和设置于所述伸缩中筒中的伸缩内筒;
所述第一平移驱动件安装于所述架体且驱动连接于所述伸缩中筒,能够驱动所述伸缩中筒相对于所述架体向第一方向伸缩;所述第二平移驱动件安装于所述伸缩中筒且驱动连接于所述伸缩内筒,能够驱动所述伸缩内筒相对于所述伸缩中筒向第一方向伸缩;
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多臂锚杆钻车的宽度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平移装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平移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架体沿第一方向的两侧,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平移装置的伸缩内筒设置有第三级平移机构;
所述第三级平移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伸缩内筒的第三级平移滑动件和安装于所述伸缩内筒且驱动连接于所述第三级平移滑动件的第三平移驱动件,所述第三级平移滑动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三级平移滑动件相对于所述伸缩内筒向第一方向滑动;
所述前锚护钻臂设置于所述第三级平移滑动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通过升降动力件连接于所述行走底盘,所述升降动力件能够驱动所述升降平台相对所述行走底盘升降,且所述升降平台与所述行走底盘之间设置有能够支撑所述升降平台的四连杆机构;所述第一平移装置设置于所述升降平台;
所述前锚护部还包括第一翻转装置;
所述第一翻转装置包括第一踏板翻转驱动件、伸缩驱动件、连接于所述升降平台的第一翻转踏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翻转踏板内的伸缩踏板;所述第一踏板翻转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升降平台并驱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翻转踏板,能够驱动所述第一翻转踏板相对所述升降平台翻转;所述伸缩驱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翻转踏板并驱动连接于所述伸缩踏板,能够驱动所述伸缩踏板相对所述第一翻转踏板伸缩。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升降驱动件、第二升降驱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平移装置的第一升降滑架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升降滑架的第二升降滑架;
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平移装置且驱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升降滑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升降滑架升降;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升降滑架且驱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升降滑架,能够驱动所述第二升降滑架升降;
所述后锚护钻臂设置于所述第二升降滑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平移装置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行走底盘的基础架和安装于所述行走底盘且能够驱动所述基础架相对所述行走底盘前后滑动的后锚护平移驱动件;
所述后锚护部还包括第二翻转装置;
所述第二翻转装置包括第二踏板翻转驱动件及连接于所述基础架的第二翻转踏板,所述第二踏板翻转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基础架并驱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翻转踏板,能够驱动所述第二翻转踏板相对所述基础架翻转。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锚护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行走底盘为多臂锚杆钻车的安装基础,且能够行走移动。多臂锚杆钻车通过锚护系统进行施工作业,具体而言,设置于行走底盘的前锚护部和后锚护部配合下共同进行锚杆锚索支护作业,以提高施工效率。
其中,前锚护部中,通过第一升降装置相对行走底盘升降以带动前锚护钻臂升降,实现不同高度的锚杆锚索支护作业,通过第一平移装置相对于升降装置平移以带动前锚护钻臂平移;通过第二平移装置相对于行走底盘平移以带动后锚护钻臂平移,通过第二升降装置相对第二平移装置升降以带动后锚护钻臂升降。这样的设置,使前锚护钻臂和后锚护钻臂既能够升降又能够平移,提高了多臂锚杆钻车作业的灵活性和精准性,提高了多臂锚杆钻车的找孔定位速度,因此提高了作业效率;另外,通过第一平移装置为多级平移装置,使前锚护钻臂能够多级平移,通过第二升降装置为多级升降装置,使后锚护钻臂能够多级升降,进一步提高了多臂锚杆钻车作业的灵活性和精准性,因此提高了作业效率。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臂锚杆钻车,包括行走底盘和所述的锚护系统,所述锚护系统的前锚护部和后锚护部均设置于所述行走底盘。
进一步地,所述多臂锚杆钻车还包括临时支护;
所述临时支护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的二级升降机构和设置于所述二级升降机构的支护顶棚;
所述支护顶棚上设置有左展护板、右展护板和前展护板,所述左展护板与所述右展护板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护顶棚沿第一方向的两侧,所述前展护板设置于所述支护顶棚的前侧;
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多臂锚杆钻车的宽度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临时支护还包括左伸缩驱动件、右伸缩驱动件和前伸缩驱动件;
所述左伸缩驱动件安装于所述支护顶棚并驱动连接于所述左展护板,能够驱动所述左展护板相对所述支护顶棚伸缩;所述右伸缩驱动件安装于所述支护顶棚并驱动连接于所述右展护板,能够驱动所述右展护板相对所述支护顶棚伸缩;所述前伸缩驱动件安装于所述支护顶棚并驱动连接于所述前展护板,能够驱动所述前展护板相对所述支护顶棚伸缩。
进一步地,所述支护顶棚铰接于所述二级升降机构,且所述支护顶棚与所述二级升降机构之间设置有能够调节所述支护顶棚的角度的第三角度调节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多臂锚杆钻车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多臂锚杆钻车内设置上述锚护系统,相应的,该多臂锚杆钻车具有上述锚护系统的所有优势,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的是,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臂锚杆钻车的结构示意图之一(作业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臂锚杆钻车的结构示意图之一(整车收回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走底盘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锚护系统的前锚护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锚护系统的前锚护钻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平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锚护系统的后锚护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锚护系统的后锚护钻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临时支护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行走底盘;
2-前锚护部;211-升降平台;212-升降动力件;213-四连杆机构;
22-第一平移装置;221-第一平移驱动件;222-第二平移驱动件;223-伸缩中筒;224-伸缩内筒;225-第三级平移滑动件;226-第三平移驱动件;
23-前锚护钻臂;231-安装架;232-第一推进器;233-第一角度调节件;
24-架体;
251-第一踏板翻转驱动件;252-第一翻转踏板;253-伸缩踏板;
3-后锚护部;311-基础架;312-后锚护平移驱动件;
321-第一升降驱动件;322-第二升降驱动件;323-第一升降滑架;324-第二升降滑架;
33-后锚护钻臂;331-回转架;332-第二推进器;333-第二角度调节件;
341-第二踏板翻转驱动件;342-第二翻转踏板;
4-临时支护;
41-二级升降机构;411-支护外筒;412-支护中筒;413-支护内筒;
42-支护顶棚;43-左展护板;44-右展护板;45-前展护板;
46-第三角度调节件;
5-电气系统;6-液压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锚护系统,该锚护系统适用于多臂锚杆钻车,多臂锚杆钻车包括行走底盘1;锚护系统包括均设置于行走底盘1的前锚护部2和后锚护部3。
请继续参见图4及图7,前锚护部2包括连接于行走底盘1且能够升降的第一升降装置、设置于升降装置且能够平移的第一平移装置22及连接于第一平移装置22的前锚护钻臂23;第一平移装置22为多级平移装置。后锚护部3包括连接于行走底盘1且能够平移的第二平移装置、设置于第二平移装置且能够升降的第二升降装置及连接于第二升降装置的后锚护钻臂33;第二升降装置为多级升降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行走底盘1为多臂锚杆钻车的安装基础,且能够行走移动。多臂锚杆钻车通过锚护系统进行施工作业,具体而言,设置于行走底盘1的前锚护部2和后锚护部3配合下共同进行锚杆锚索支护作业,以提高施工效率。
其中,前锚护部2中,通过第一升降装置相对行走底盘1升降以带动前锚护钻臂23升降,实现不同高度的锚杆锚索支护作业,通过第一平移装置22相对于升降装置平移以带动前锚护钻臂23平移;通过第二平移装置相对于行走底盘1平移以带动后锚护钻臂33平移,通过第二升降装置相对第二平移装置升降以带动后锚护钻臂33升降。这样的设置,使前锚护钻臂23和后锚护钻臂33既能够升降又能够平移,提高了多臂锚杆钻车作业的灵活性和精准性,提高了多臂锚杆钻车的找孔定位速度,因此提高了作业效率;另外,通过第一平移装置22为多级平移装置,使前锚护钻臂23能够多级平移,通过第二升降装置为多级升降装置,使后锚护钻臂33能够多级升降,进一步提高了多臂锚杆钻车作业的灵活性和精准性,因此提高了作业效率。
优选地,请参见图4及图6,本实施例中,前锚护部2还包括固接于第一升降装置的架体24;第一平移装置22包括第一平移驱动件221、第二平移驱动件222、设置于架体24中的伸缩中筒223和设置于伸缩中筒223中的伸缩内筒224;第一平移驱动件221安装于架体24且驱动连接于伸缩中筒223,能够驱动伸缩中筒223相对于架体24向第一方向伸缩;第二平移驱动件222安装于伸缩中筒223且驱动连接于伸缩内筒224,能够驱动伸缩内筒224相对于伸缩中筒223向第一方向伸缩;第一方向为多臂锚杆钻车的宽度方向。
这样的设置,通过第一平移驱动件221驱动伸缩中筒223相对于架体24向第一方向伸缩实现了前锚护钻臂23的第一级平移,通过第二平移驱动件222驱动伸缩内筒224相对于伸缩中筒223向第一方向伸缩实现了前锚护钻臂23的第二级平移,从而使第一平移装置22为二级平移装置,实现了前锚护钻臂23的二级平移。
可选地,第一平移驱动件221与第二平移驱动件222为气缸、油缸或者电缸等。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架体24上还设置有前锚护操作台。前锚护操作台安装于架体24,位于前锚护钻臂23的后方,前锚护操作台设有用于控制前锚护钻臂23各个动作的多路阀及控制手柄。
优选地,请参见图6,第一平移装置22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平移装置22分别设置于架体24沿第一方向的两侧,且至少一个第一平移装置22的伸缩内筒224设置有第三级平移机构;第三级平移机构包括连接于伸缩内筒224的第三级平移滑动件225和安装于伸缩内筒224且驱动连接于第三级平移滑动件225的第三平移驱动件226,第三级平移滑动件225能够驱动第三级平移滑动件225相对于伸缩内筒224向第一方向滑动;前锚护钻臂23设置于第三级平移滑动件225。
其中,两个第一平移装置22的设置,使多臂锚杆钻车两侧的前锚护钻臂23均能够实现二级平移。可选地,两个第一平移装置22中的一个第一平移装置22的伸缩内筒224设置有第三级平移机构,或者两个第一平移装置22的伸缩内筒224均设置有第三级平移机构。
这样的设置,通过第三平移驱动件226驱动第三级平移滑动件225相对于伸缩内筒224向第一方向伸缩实现了前锚护钻臂23的第三级平移,使第一平移装置22为三级平移装置,从而实现了前锚护钻臂23的三级平移。
可选地,第三平移驱动件226为气缸、油缸或者电缸等。
优选地,请参见图3及图4,第一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平台211,升降平台211通过升降动力件212连接于行走底盘1,升降动力件212能够驱动升降平台211相对行走底盘1升降,且升降平台211与行走底盘1之间设置有能够支撑升降平台211的四连杆机构213;第一平移装置22设置于升降平台211。
前锚护部2还包括第一翻转装置;第一翻转装置包括第一踏板翻转驱动件251、伸缩驱动件、连接于升降平台211的第一翻转踏板252和设置于第一翻转踏板252内的伸缩踏板253;第一踏板翻转驱动件251安装于升降平台211并驱动连接于第一翻转踏板252,能够驱动第一翻转踏板252相对升降平台211翻转;伸缩驱动件安装于第一翻转踏板252并驱动连接于伸缩踏板253,能够驱动伸缩踏板253相对第一翻转踏板252伸缩。
这样的设置,通过升降动力件212驱动升降平台211相对行走底盘1升降,从而使设置于升降平台211的第一平移装置22能够升降,最终实现了前锚护钻臂23的升降。其中,四连杆机构213用于支撑升降平台211,从而使升降平台211的升降动作更平稳、稳定。
可选地,升降动力件212为气缸、油缸或者电缸等。
另外,前锚护部2中,通过第一踏板翻转驱动件251驱动第一翻转踏板252相对升降平台211翻转,以使第一翻转踏板252相对升降平台211放平或者收起;通过伸缩驱动件驱动伸缩踏板253相对第一翻转踏板252伸缩,以使伸缩踏板253相对第一翻转踏板252伸出或缩回。
这样的设置,使作弊锚杆钻车能够根据实际作业情况自由拓展操作空间,使得前、后锚护部3各锚护钻臂操作台操作空间更大,方便支护作业。
可选地,第一踏板翻转驱动件251及伸缩驱动件为气缸、油缸或者电缸等。
优选地,请参见图7,第二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升降驱动件321、第二升降驱动件322、连接于第二平移装置的第一升降滑架323和连接于第一升降滑架323的第二升降滑架324;第一升降驱动件321安装于第二平移装置且驱动连接于第一升降滑架323,能够驱动第一升降滑架323升降;第二升降驱动件322安装于第一升降滑架323且驱动连接于第二升降滑架324,能够驱动第二升降滑架324升降;后锚护钻臂33设置于第二升降滑架324。
这样的设置,通过第一升降驱动件321驱动第一升降滑架323相对于第二平移装置升降实现了后锚护钻臂33的第一级升降,通过第二升降驱动件322驱动第二升降滑架324相对于第一升降滑架323升降实现了后锚护钻臂33的第二级升降,从而使第二升降装置为二级升降装置,实现了后锚护钻臂33的二级升降。
可选地,第一升降驱动件321与第二升降驱动件322为气缸、油缸或者电缸等。
优选地,请参见图5,前锚护钻臂23包括连接于第一平移装置22的安装架231和铰接于安装架231的第一推进器232,安装架231与第一推进器232之间设置有能够调节第一推进器232的角度的第一角度调节件233。
可选地,第一角度调节件233为气缸、油缸或者电缸等。其一端铰接于安装架231,驱动端铰接于第一推进器232,从而第一角度调节件233能够调节第一推进器232的角度。
优选地,请参见图8,后锚护钻臂33包括连接于第二升降装置的回转架331和铰接于回转架331的第二推进器332,回转架331与第二推进器332之间设置有能够调节第二推进器332的角度的第二角度调节件333。
可选地,第二角度调节件333为气缸、油缸或者电缸等。其一端铰接于回转架331,驱动端铰接于第二推进器332,从而第二角度调节件333能够调节第二推进器332的角度。
其中,第一推进器232能够实现钻孔作业,第一角度调节件233用于实现第一推进器232的角度和位置微调。第二推进器332能够实现钻孔作业,第二角度调节件333用于实现第二推进器332的角度和位置微调。
优选地,请继续参见图7,第二平移装置包括滑动连接于行走底盘1的基础架311和安装于行走底盘1且能够驱动基础架311相对行走底盘1前后滑动的后锚护平移驱动件312。
后锚护部3还包括第二翻转装置;第二翻转装置包括第二踏板翻转驱动件341及连接于基础架311的第二翻转踏板342,第二踏板翻转驱动件341安装于基础架311并驱动连接于第二翻转踏板342,能够驱动第二翻转踏板342相对基础架311翻转。
这样的设置,通过后锚护平移驱动件312驱动基础架311相对行走底盘1前后滑动,从而使设置于基础架311的第二升降装置能够滑动,最终实现了后锚护钻臂33的滑动,以适应锚杆锚索不同的排距要求。
可选地,后锚护平移驱动件312为气缸、油缸或者电缸等,第二踏板翻转驱动件341为气缸、油缸或者电缸等。
另外,后锚护部3中,通过第二踏板翻转驱动件341驱动第二翻转踏板342相对基础架311翻转,以使第二翻转踏板342相对基础架311放平或者收起。这样的设置,使多臂锚杆钻车能够根据实际作业情况自由拓展操作空间,使得前、后锚护部3各锚护钻臂操作台操作空间更大,方便支护作业。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基础架311上设置有后锚护操作台,后锚护操作台设有用于控制后锚护钻臂33各个动作的多路阀及控制手柄。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多臂锚杆钻车,多臂锚杆钻车包括实施例一的锚护系统,实施例一所公开的锚护系统的技术特征也适用于该实施例,实施例一已公开的锚护系统的技术特征不再重复描述。下面结合附图对多臂锚杆钻车的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及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多臂锚杆钻车包括行走底盘1和上述锚护系统,锚护系统的前锚护部2和后锚护部3均设置于行走底盘1。
优选地,请参见图1及图9,多臂锚杆钻车还包括临时支护4;临时支护4包括设置于第一升降装置的二级升降机构41和设置于二级升降机构41的支护顶棚42。
支护顶棚42上设置有左展护板43、右展护板44和前展护板45,左展护板43与右展护板44分别设置于支护顶棚42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前展护板45设置于支护顶棚42的前侧;第一方向为多臂锚杆钻车的宽度方向。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请参见图9,二级升降机构41包括设置于第一升降装置的支护外筒411、设置于支护外筒411内的支护中筒412和设置于支护中筒412内的支护内筒413,其中,支护中筒412通过第一支护驱动件连接于支护外筒411,能够使支护中筒412相对于支护外筒411伸缩升降,支护内筒413通过第二支护驱动件连接于支护中筒412,能够使支护内筒413相对于支护中筒412伸缩升降,这样的设置,实现了二级升降机构41能够带动支护顶棚42二级升降。
可选地,第一支护驱动件与第二支护驱动件为气缸、油缸或者电缸等。
优选地,临时支护4还包括左伸缩驱动件、右伸缩驱动件和前伸缩驱动件;左伸缩驱动件安装于支护顶棚42并驱动连接于左展护板43,能够驱动左展护板43相对支护顶棚42伸缩;右伸缩驱动件安装于支护顶棚42并驱动连接于右展护板44,能够驱动右展护板44相对支护顶棚42伸缩;前伸缩驱动件安装于支护顶棚42并驱动连接于前展护板45,能够驱动前展护板45相对支护顶棚42伸缩。
这样的设置,通过左展护板43相对支护顶棚42伸缩、右展护板44相对支护顶棚42伸缩及前展护板45相对支护顶棚42伸缩,可实现前、后、左、右的位置调整,方便锚杆、锚索孔的施工作业。
优选地,请参见图9,支护顶棚42铰接于二级升降机构41,且支护顶棚42与二级升降机构41之间设置有能够调节支护顶棚42的角度的第三角度调节件46。
可选地,第三角度调节件46为气缸、油缸或者电缸等。其一端铰接于支护顶棚42,驱动端铰接于二级升降机构41,从而第三角度调节件46能够调节支护顶棚42的角度。
优选地,请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多臂锚杆钻车还包括电气系统5和液压系统6。电气系统5包括矿用语音灯光信号装置、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真空电磁启动器及矿用照明灯等,为该钻车各执行部件提供电能。液压系统6包含有油箱、液压油泵、马达、液压油缸、平衡阀、接头、液压管路、冷却器以及位于液压管路上的控制阀等。液压管路包括连接油箱出口与液压油泵以及连接液压油泵出口与行走底盘1、临时支护4、钻臂等之间的管路。该钻车从液压油泵获得动力,然后通过液压管路把动力传递到各执行机构,与各执行机构相对应的控制阀配合完成行走、钻孔、临时支护4等动作。
综上所述,该多臂锚杆钻车进行锚杆锚索支护施工的实施如下:
锚杆钻车停在作业位置后,将前锚护部2及后锚护部3上的第一翻转装置及第二翻转装置放平,以使第一翻转踏板252、伸缩踏板253及第二翻转踏板342伸出;操作人员将前锚护部2整体升起至合适高度,同时升起临时支护4对巷道顶板进行临时支撑,可提高支护作业安全性;横向移动前锚护部2中前锚护钻臂23及对第一推进器角度微调进行锚杆锚索支护作业,纵向移动后锚护钻臂33及对第二推进器332角度微调进行锚杆锚索支护作业。
本实施例的多臂锚杆钻车具有实施例一锚护系统的优点,该优点已在实施例一中详细说明,在此不再重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锚护系统,适用于多臂锚杆钻车,所述多臂锚杆钻车包括行走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护系统包括均设置于所述行走底盘的前锚护部和后锚护部;
所述前锚护部包括连接于所述行走底盘且能够升降的第一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升降装置且能够平移的第一平移装置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平移装置的前锚护钻臂;其中,所述第一平移装置为多级平移装置;
所述后锚护部包括连接于所述行走底盘且能够平移的第二平移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平移装置且能够升降的第二升降装置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升降装置的后锚护钻臂;其中,所述第二升降装置为多级升降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锚护部还包括固接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的架体;
所述第一平移装置包括第一平移驱动件、第二平移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架体中的伸缩中筒和设置于所述伸缩中筒中的伸缩内筒;
所述第一平移驱动件安装于所述架体且驱动连接于所述伸缩中筒,能够驱动所述伸缩中筒相对于所述架体向第一方向伸缩;所述第二平移驱动件安装于所述伸缩中筒且驱动连接于所述伸缩内筒,能够驱动所述伸缩内筒相对于所述伸缩中筒向第一方向伸缩;
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多臂锚杆钻车的宽度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移装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平移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架体沿第一方向的两侧,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平移装置的伸缩内筒设置有第三级平移机构;
所述第三级平移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伸缩内筒的第三级平移滑动件和安装于所述伸缩内筒且驱动连接于所述第三级平移滑动件的第三平移驱动件,所述第三级平移滑动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三级平移滑动件相对于所述伸缩内筒向第一方向滑动;
所述前锚护钻臂设置于所述第三级平移滑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通过升降动力件连接于所述行走底盘,所述升降动力件能够驱动所述升降平台相对所述行走底盘升降,且所述升降平台与所述行走底盘之间设置有能够支撑所述升降平台的四连杆机构;所述第一平移装置设置于所述升降平台;
所述前锚护部还包括第一翻转装置;
所述第一翻转装置包括第一踏板翻转驱动件、伸缩驱动件、连接于所述升降平台的第一翻转踏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翻转踏板内的伸缩踏板;所述第一踏板翻转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升降平台并驱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翻转踏板,能够驱动所述第一翻转踏板相对所述升降平台翻转;所述伸缩驱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翻转踏板并驱动连接于所述伸缩踏板,能够驱动所述伸缩踏板相对所述第一翻转踏板伸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升降驱动件、第二升降驱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平移装置的第一升降滑架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升降滑架的第二升降滑架;
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平移装置且驱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升降滑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升降滑架升降;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升降滑架且驱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升降滑架,能够驱动所述第二升降滑架升降;
所述后锚护钻臂设置于所述第二升降滑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锚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移装置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行走底盘的基础架和安装于所述行走底盘且能够驱动所述基础架相对所述行走底盘前后滑动的后锚护平移驱动件;
所述后锚护部还包括第二翻转装置;
所述第二翻转装置包括第二踏板翻转驱动件及连接于所述基础架的第二翻转踏板,所述第二踏板翻转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基础架并驱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翻转踏板,能够驱动所述第二翻转踏板相对所述基础架翻转。
7.一种多臂锚杆钻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底盘和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锚护系统,所述锚护系统的前锚护部和后锚护部均设置于所述行走底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臂锚杆钻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臂锚杆钻车还包括临时支护;
所述临时支护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的二级升降机构和设置于所述二级升降机构的支护顶棚;
所述支护顶棚上设置有左展护板、右展护板和前展护板,所述左展护板与所述右展护板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护顶棚沿第一方向的两侧,所述前展护板设置于所述支护顶棚的前侧;
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多臂锚杆钻车的宽度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臂锚杆钻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支护还包括左伸缩驱动件、右伸缩驱动件和前伸缩驱动件;
所述左伸缩驱动件安装于所述支护顶棚并驱动连接于所述左展护板,能够驱动所述左展护板相对所述支护顶棚伸缩;所述右伸缩驱动件安装于所述支护顶棚并驱动连接于所述右展护板,能够驱动所述右展护板相对所述支护顶棚伸缩;所述前伸缩驱动件安装于所述支护顶棚并驱动连接于所述前展护板,能够驱动所述前展护板相对所述支护顶棚伸缩。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臂锚杆钻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顶棚铰接于所述二级升降机构,且所述支护顶棚与所述二级升降机构之间设置有能够调节所述支护顶棚的角度的第三角度调节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815781.XU CN217055021U (zh) | 2022-04-08 | 2022-04-08 | 锚护系统及多臂锚杆钻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815781.XU CN217055021U (zh) | 2022-04-08 | 2022-04-08 | 锚护系统及多臂锚杆钻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055021U true CN217055021U (zh) | 2022-07-26 |
Family
ID=82471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815781.XU Active CN217055021U (zh) | 2022-04-08 | 2022-04-08 | 锚护系统及多臂锚杆钻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055021U (zh) |
-
2022
- 2022-04-08 CN CN202220815781.XU patent/CN21705502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30383651A1 (en) | Six-Arm Tunneling and Anchoring Machine | |
CN210317160U (zh) | 一种锚杆钻车 | |
CN212337158U (zh) | 多臂锚杆钻车 | |
CN110130965B (zh) | 一种综合机械化掘进的超前支护支架及使用方法 | |
CN109899095B (zh) | 一种多平台架拱车 | |
CN111594048A (zh) | 一种具有分体式操作平台的掩护式锚杆台车 | |
CN111927317A (zh) | 锚杆钻车 | |
CN116181393A (zh) | 综采液压支架回撤工艺 | |
CN113650688A (zh) | 一种矿用应急排水车 | |
CN217055021U (zh) | 锚护系统及多臂锚杆钻车 | |
CN214660154U (zh) | 六臂掘锚机 | |
CN214576745U (zh) | 一种多臂锚杆钻车 | |
CN212642590U (zh) | 锚杆钻车 | |
CN109798136A (zh) | 隧道支护车 | |
CN213505665U (zh) | 轨道式液压支柱搬运机器人 | |
CN216665502U (zh) | 一种轮式单臂锚杆锚索钻车 | |
CN212508065U (zh) | 一种具有分体式操作平台的掩护式锚杆台车 | |
CN116201582A (zh) | 综采液压支架回撤系统 | |
RU145811U1 (ru) | Установка разведочного бурения "урб-12.zbt" | |
CN212105727U (zh) | 一种帮锚杆钻车 | |
CN113653503A (zh) | 一种地铁隧道施工用的多功能作业平台 | |
CN114673518B (zh) | 掘锚护一体机及巷道锚护施工方法 | |
JPH0813488A (ja) | 杭打機 | |
CN214273497U (zh) | 一种多功能煤矿用液压锚杆钻车 | |
CN218816418U (zh) | 一种隧道作业平台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