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35537U -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035537U CN217035537U CN202220704398.7U CN202220704398U CN217035537U CN 217035537 U CN217035537 U CN 217035537U CN 202220704398 U CN202220704398 U CN 202220704398U CN 217035537 U CN217035537 U CN 2170355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tching relay
- magnetic latching
- resistor
- switch
- channel mo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lay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及电子设备,属于继电器应用技术领域。其中,该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导通控制模块和关断控制模块;所述导通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自锁开关的导通控制信号和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的电压控制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闭合线圈在所述磁保持继电器导通后断开;所述关断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自锁开关的关断控制信号和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的电压控制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分离线圈在所述磁保持继电器断开后断开。在用户能够感知当前开关状态的同时,磁保持继电器导通和断开状态,其线圈上都没有持续电流通过,从而在降低系统基本功耗的同时,延长了磁保持继电器的寿命,提高了系统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伴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磁保持继电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磁保持继电器在用作电源总开关时,其驱动部分电路的功耗尤为重要,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关机和待机时长。目前,基本使用自复位开关或自锁开关对用作电源总开关的磁保持继电器进行控制,使用自复位开关控制方式无法使用户感知当前的开关状态;而使用自锁开关控制方式又会使磁保持继电器线圈持续工作,增加系统基本功耗,并且降低磁保持继电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目前磁保持继电器控制方式存在的使用自复位开关控制方式无法使用户感知当前的开关状态;而使用自锁开关控制方式又会使磁保持继电器线圈持续工作,增加系统基本功耗,并且降低磁保持继电器寿命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该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导通控制模块和关断控制模块;
所述导通控制模块的控制端、第一电源端、第二电源端和输出端分别与自锁开关的导通控制信号、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线圈电源输入端和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导通控制端连接,所述导通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自锁开关的导通控制信号和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的电压控制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闭合线圈在所述磁保持继电器导通后断开;
所述关断控制模块的控制端、电源端和输出端分别与自锁开关的关断控制信号、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和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断开控制端连接,所述关断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自锁开关的关断控制信号和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的电压控制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分离线圈在所述磁保持继电器断开后断开。
可选地,所述导通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控制端、第一电源端、第二电源端和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自锁开关的导通控制信号、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线圈电源输入端和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导通控制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所述第一开关包括第一P沟道MOS管,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自锁开关的导通控制信号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一P沟道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线圈电源输入端和所述第一P沟道MOS管的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P沟道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负极与所述自锁开关的导通控制信号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二开关、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
所述第二开关包括第一N沟道MOS管,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P沟道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一N沟道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N沟道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导通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N沟道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关断控制模块包括第二控制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控制端、电源端和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自锁开关的关断控制信号、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断开控制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包括第三开关、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
所述第三开关包括第二P沟道MOS管,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自锁开关的关断控制信号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二P沟道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和所述第二P沟道MOS管的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P沟道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负极与所述自锁开关的关断控制信号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四开关、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
所述第四开关包括第二N沟道MOS管,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P沟道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二N沟道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N沟道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断开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N沟道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及电子设备中包括:导通控制模块和关断控制模块;所述导通控制模块的控制端、第一电源端、第二电源端和输出端分别与自锁开关的导通控制信号、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线圈电源输入端和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导通控制端连接,所述导通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自锁开关的导通控制信号和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的电压控制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闭合线圈在所述磁保持继电器导通后断开;所述关断控制模块的控制端、电源端和输出端分别与自锁开关的关断控制信号、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和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断开控制端连接,所述关断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自锁开关的关断控制信号和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的电压控制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分离线圈在所述磁保持继电器断开后断开。在自锁开关控制方式下,通过利用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的电压做判断,使磁保持继电器的闭合线圈在磁保持继电器导通后断开、分离线圈在磁保持继电器主通路断开后断开。如此,在用户能够感知当前的开关状态的同时,磁保持继电器无论是在导通状态还是断开状态,其闭合线圈和分离线圈上都没有持续电流通过,从而在降低系统基本功耗的同时,延长了磁保持继电器的寿命,提高了系统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一种磁保持继电器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通控制模块一种实施方式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关断控制模块一种实施方式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实用新型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实施例一
为了解决目前磁保持继电器控制方式存在的使用自复位开关控制方式无法使用户感知当前的开关状态;而使用自锁开关控制方式又会使磁保持继电器线圈持续工作,增加系统基本功耗,并且降低磁保持继电器寿命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请参考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该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导通控制模块1和关断控制模块2;所述导通控制模块1的控制端、第一电源端、第二电源端和输出端分别与自锁开关的导通控制信号SWITCH-VBAT-ON、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VBAT-OUT、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线圈电源输入端VRELAY-IN和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导通控制端WBAT-CONNECT连接,所述导通控制模块1用于根据所述自锁开关的导通控制信号SWITCH-VBAT-ON和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VBAT-OUT的电压控制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闭合线圈在所述磁保持继电器导通后断开;所述关断控制模块2的控制端、电源端和输出端分别与自锁开关的关断控制信号SWITCH-VBAT-OFF、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VBAT-OUT和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断开控制端VBAT-DISCONNECT连接,所述关断控制模块2用于根据所述自锁开关的关断控制信号SWITCH-VBAT-OFF和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VBAT-OUT的电压控制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分离线圈在所述磁保持继电器断开后断开。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适用于如图1所示的磁保持继电器,其中,引脚3、4为磁保持继电器的主通路,引脚1、2和5为磁保持继电器的线圈通路,具体的,引脚1-5分别为磁保持继电器的导通控制端WBAT-CONNECT、断开控制端VBAT-DISCONNECT、主电源输入端VBAT-IN、主电源输出端VBAT-OUT和线圈电源输入端VRELAY-IN。图1所示为该类型磁保持继电器的常用连接方式,其中,引脚5分别通过起限流作用的第九电阻R1连接到线圈电源输入端VRELAY-IN、通过起滤波作用的电容C1连接到地,主电源输入端VBAT-IN和线圈电源输入端VRELAY-IN之间连接起保护作用的第三二极管D1,具体的,该第三二极管D1的正极与主电源输入端VBAT-IN连接,负极与线圈电源输入端VRELAY-IN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该类型磁保持继电器还可以采用图1以外的其他连接方式,因此,图1所示的连接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具体的,所述导通控制模块1用于根据所述自锁开关的导通控制信号SWITCH-VBAT-ON和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VBAT-OUT的电压控制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闭合线圈在所述磁保持继电器导通后断开包括:所述导通控制模块1在所述自锁开关的导通控制信号SWITCH-VBAT-ON有效时,控制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闭合线圈导通,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VBAT-OUT的电压在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闭合线圈导通后升高为所述磁保持继电器所在的系统的主电源的电压,此时,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VBAT-OUT的电压与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线圈电源输入端VRELAY-IN的电压相同,控制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闭合线圈断开,而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导通状态会持续保持;从而在自锁开关控制方式下,通过对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VBAT-OUT的电压与磁保持继电器的线圈电源输入端VRELAY-IN的电压进行比较判断,在两个电压相同时,断开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闭合线圈,使得磁保持继电器的闭合线圈在磁保持继电器导通后断开。所述关断控制模块2用于根据所述自锁开关的关断控制信号SWITCH-VBAT-OFF和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VBAT-OUT的电压控制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分离线圈在所述磁保持继电器断开后断开包括:所述关断控制模块2在所述自锁开关的关断控制信号SWITCH-VBAT-OFF有效时,控制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分离线圈导通,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VBAT-OUT的电压在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分离线圈导通后降低为零,控制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分离线圈断开,而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断开状态会持续保持;从而在自锁开关控制方式下,通过对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VBAT-OUT的电压进行判断,在该电压降低为零时,断开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分离线圈,使得磁保持继电器的分离线圈在所述磁保持继电器断开后断开。如此,在用户能够感知当前的开关状态的同时,磁保持继电器无论是在导通状态还是断开状态,其闭合线圈和分离线圈上都没有持续电流通过,从而在降低系统基本功耗的同时,延长了磁保持继电器的寿命,提高了系统安全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通控制模块1包括第一控制单元11和第一开关单元12,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1的控制端、第一电源端、第二电源端和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自锁开关的导通控制信号SWITCH-VBAT-ON、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VBAT-OUT、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线圈电源输入端VRELAY-IN和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2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2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导通控制端WBAT-CONNECT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控制单元11在所述自锁开关的导通控制信号SWITCH-VBAT-ON有效时,控制第一开关单元12导通,进一步地,通过与所述第一开关第一连接的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导通控制端WBAT-CONNECT控制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闭合线圈导通,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VBAT-OUT的电压在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闭合线圈导通后升高为所述主电源的电压,此时,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VBAT-OUT的电压与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线圈电源输入端VRELAY-IN的电压相同,控制第一开关单元12断开,进而控制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闭合线圈断开,从而使得磁保持继电器的闭合线圈在磁保持继电器导通后断开。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1包括第一开关、第一电阻R4和第二电阻R2;所述第一开关包括第一P沟道MOS管Q1,所述第一电阻R4的一端与所述自锁开关的导通控制信号SWITCH-VBAT-ON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VBAT-OUT、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和所述第一P沟道MOS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线圈电源输入端VRELAY-IN和所述第一P沟道MOS管Q1的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P沟道MOS管Q1的漏极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2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关可以但不限于采用第一P沟道MOS管Q1。当所述自锁开关的导通控制信号SWITCH-VBAT-ON为低电平有效时,所述第一P沟道MOS管Q1的栅极被拉低而导通,进而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2导通,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2通过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导通控制端WBAT-CONNECT控制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闭合线圈导通,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VBAT-OUT的电压在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闭合线圈导通后升高为所述主电源的电压,此时,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VBAT-OUT的电压与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线圈电源输入端VRELAY-IN的电压相同,即所述第一P沟道MOS管Q1的栅极和源极电压相同,使得所述第一P沟道MOS管Q1截止,从而控制第一开关单元12断开,进而控制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闭合线圈断开,从而使得磁保持继电器的闭合线圈在磁保持继电器导通后断开。其中,所述第一电阻R4为限流电阻,第二电阻R2用于保证所述第一P沟道MOS管Q1安全工作。
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1还包括第一二极管D2,所述第一二极管D2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电阻R4的一端连接、负极与所述自锁开关的导通控制信号SWITCH-VBAT-ON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2为保护二极管。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一二极管D2为肖特基二极管。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2包括第二开关、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5;所述第二开关包括第一N沟道MOS管Q2,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P沟道MOS管Q1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R5的一端和所述第一N沟道MOS管Q2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N沟道MOS管Q2的漏极与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导通控制端WBAT-CONNECT连接,所述第一N沟道MOS管Q2的源极和所述第四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开关可以但不限于采用第一N沟道MOS管Q2。当所述第一P沟道MOS管Q1导通时,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线圈电源输入端VRELAY-IN的电压经所述第三电阻R3和所述第四电阻R5分压,使得所述第一N沟道MOS管Q2因栅极电压高于源极电压而导通,从而将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导通控制端WBAT-CONNECT下拉到地,使得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闭合线圈导通,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VBAT-OUT的电压在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闭合线圈导通后升高为所述主电源的电压,此时,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VBAT-OUT的电压与其线圈电源输入端VRELAY-IN的电压的电压相同,也即所述第一P沟道MOS管Q1的栅极和源极电压相同,使得所述第一P沟道MOS管Q1截止,所述第一N沟道MOS管Q2随之截止,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导通控制端WBAT-CONNECT被释放,不再有电流通过,从而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闭合线圈断开。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关断控制模块2包括第二控制单元21和第二开关单元22,所述第二控制单元21的控制端、电源端和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自锁开关的关断控制信号SWITCH-VBAT-OFF、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VBAT-OUT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22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22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断开控制端VBAT-DISCONNECT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控制单元21在所述自锁开关的关断控制信号SWITCH-VBAT-OFF有效时,控制第二开关单元22导通,进一步地,通过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22连接的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断开控制端VBAT-DISCONNECT控制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分离线圈导通,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VBAT-OUT的电压在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分离线圈导通后降低为零,控制第二开关单元22断开,进而控制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分离线圈断开,从而使得磁保持继电器的分离线圈在所述磁保持继电器断开后断开。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控制单元21包括第三开关、第五电阻R8和第六电阻R6;所述第三开关包括第二P沟道MOS管Q3,所述第五电阻R8的一端与所述自锁开关的关断控制信号SWITCH-VBAT-OFF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和所述第二P沟道MOS管Q3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VBAT-OUT和所述第二P沟道MOS管Q3的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P沟道MOS管Q3的漏极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22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开关可以但不限于采用第二P沟道MOS管Q3。当所述自锁开关的关断控制信号SWITCH-VBAT-OFF为低电平有效时,所述第二P沟道MOS管Q3的栅极被拉低而导通,进而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单元22导通,所述第二开关单元22通过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断开控制端VBAT-DISCONNECT控制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分离线圈导通,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VBAT-OUT的电压在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分离线圈导通后降低为零,使得所述第二P沟道MOS管Q3截止,从而控制第二开关单元22断开,进而控制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分离线圈断开,从而使得磁保持继电器的分离线圈在所述磁保持继电器断开后断开。其中,所述第五电阻R8为限流电阻,第六电阻R6用于保证所述第二P沟道MOS管Q3安全工作。
可选地,所述第二控制单元21还包括第二二极管D3,所述第二二极管D3的正极与所述第五电阻R8的一端连接、负极与所述自锁开关的关断控制信号SWITCH-VBAT-OFF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3为保护二极管。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二二极管D3为肖特基二极管。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开关单元22包括第四开关、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9;所述第四开关包括第二N沟道MOS管Q4,所述第七电阻R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P沟道MOS管Q3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八电阻R9的一端和所述第二N沟道MOS管Q4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N沟道MOS管Q4的漏极与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断开控制端VBAT-DISCONNECT连接,所述第二N沟道MOS管Q4的源极和所述第八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开关可以但不限于采用第二N沟道MOS管Q4。当所述第二P沟道MOS管Q3导通时,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VBAT-OUT的电压经所述第七电阻R7和所述第八电阻R9分压,使得所述第二N沟道MOS管Q4因栅极电压高于源极电压而导通,从而将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断开控制端VBAT-DISCONNECT下拉到地,使得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分离线圈导通,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VBAT-OUT的电压在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分离线圈导通后降低为零,使得所述第二P沟道MOS管Q3截止,所述第二N沟道MOS管Q4随之截止,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断开控制端VBAT-DISCONNECT被释放,不再有电流通过,从而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分离线圈断开。
本实施例中的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导通控制模块1和关断控制模块2;所述导通控制模块1的控制端、第一电源端、第二电源端和输出端分别与自锁开关的导通控制信号SWITCH-VBAT-ON、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VBAT-OUT、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线圈电源输入端VRELAY-IN和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导通控制端WBAT-CONNECT连接,所述导通控制模块1用于根据所述自锁开关的导通控制信号SWITCH-VBAT-ON和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VBAT-OUT的电压控制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闭合线圈在所述磁保持继电器导通后断开;所述关断控制模块2的控制端、电源端和输出端分别与自锁开关的关断控制信号SWITCH-VBAT-OFF、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VBAT-OUT和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断开控制端VBAT-DISCONNECT连接,所述关断控制模块2用于根据所述自锁开关的关断控制信号SWITCH-VBAT-OFF和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VBAT-OUT的电压控制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分离线圈在所述磁保持继电器断开后断开。在自锁开关控制方式下,通过利用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VBAT-OUT的电压做判断,使磁保持继电器的闭合线圈在磁保持继电器导通后断开、分离线圈在磁保持继电器主通路断开后断开。如此,在用户能够感知当前的开关状态的同时,磁保持继电器无论是在导通状态还是断开状态,其闭合线圈和分离线圈上都没有持续电流通过,从而在降低系统基本功耗的同时,延长了磁保持继电器的寿命,提高了系统安全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一的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能够在自锁开关控制方式下,通过利用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的电压做判断,使磁保持继电器的闭合线圈在磁保持继电器导通后断开、分离线圈在磁保持继电器主通路断开后断开。如此,在用户能够感知当前的开关状态的同时,磁保持继电器无论是在导通状态还是断开状态,其闭合线圈和分离线圈上都没有持续电流通过,从而在降低系统基本功耗的同时,延长了磁保持继电器的寿命,提高了系统安全性。其中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的具体结构如上述实施例一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的对应的技术特征在不导致方案矛盾或不可实施的前提下,可以相互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导通控制模块和关断控制模块;
所述导通控制模块的控制端、第一电源端、第二电源端和输出端分别与自锁开关的导通控制信号、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线圈电源输入端和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导通控制端连接,所述导通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自锁开关的导通控制信号和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的电压控制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闭合线圈在所述磁保持继电器导通后断开;
所述关断控制模块的控制端、电源端和输出端分别与自锁开关的关断控制信号、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和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断开控制端连接,所述关断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自锁开关的关断控制信号和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的电压控制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分离线圈在所述磁保持继电器断开后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控制端、第一电源端、第二电源端和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自锁开关的导通控制信号、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线圈电源输入端和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导通控制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所述第一开关包括第一P沟道MOS管,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自锁开关的导通控制信号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一P沟道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线圈电源输入端和所述第一P沟道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P沟道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负极与所述自锁开关的导通控制信号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二开关、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
所述第二开关包括第一N沟道MOS管,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P沟道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一N沟道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N沟道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导通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N沟道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关断控制模块包括第二控制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控制端、电源端和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自锁开关的关断控制信号、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断开控制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包括第三开关、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
所述第三开关包括第二P沟道MOS管,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自锁开关的关断控制信号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二P沟道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主电源输出端和所述第二P沟道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P沟道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负极与所述自锁开关的关断控制信号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四开关、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
所述第四开关包括第二N沟道MOS管,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P沟道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二N沟道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N沟道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断开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N沟道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704398.7U CN217035537U (zh) | 2022-03-29 | 2022-03-29 |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704398.7U CN217035537U (zh) | 2022-03-29 | 2022-03-29 |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035537U true CN217035537U (zh) | 2022-07-22 |
Family
ID=82411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704398.7U Active CN217035537U (zh) | 2022-03-29 | 2022-03-29 |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035537U (zh) |
-
2022
- 2022-03-29 CN CN202220704398.7U patent/CN21703553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307797C (zh) | 输出mos晶体管的过电压保护电路 | |
CN108718193B (zh) | 一种功率半导体元件的驱动保护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
SK31196A3 (en) | A.c. controller | |
JPH10150354A (ja) | 電力fet及び短絡認識部を有するスイツチ装置 | |
JP4792636B2 (ja) | 誘導性負荷駆動回路 | |
CN114421946A (zh) | 一种低反向导通压降的耗尽型功率器件的直驱电路 | |
WO2018131307A1 (ja) | アーク抑制装置 | |
CN210745102U (zh) | 双向电子开关以及供电电路 | |
CN112398464A (zh) | 一种供电电路及开关装置 | |
CN217035537U (zh) |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及电子设备 | |
CN213846644U (zh) | 一种供电电路及开关装置 | |
US20020075617A1 (en) | Overvoltage protection circuit for bidirectional transmission gate | |
EP3522374B1 (en) | A switch circuit, corresponding device and method | |
CN113647021B (zh) | 用于操控换流器的电路装置 | |
CN108696268A (zh) | 一种常开型GaN FET的直接驱动电路 | |
CN112534668A (zh) | 升压转换器短路保护 | |
CN210110647U (zh) | 一种直流继电控制电路 | |
CN219406357U (zh) | 新能源电动车及其开关控制电路 | |
CN215299137U (zh) | 一种主功率回路的控制装置 | |
CN213906650U (zh) | 一种电源输出开关控制电路 | |
CN209787138U (zh) | 一种感性负载驱动电路 | |
CN214227943U (zh) | 一种用于电源切换时负载保护的电路、电源和电子设备 | |
JP2001238348A (ja) | 誘導負荷用電源装置の保護回路 | |
CN212304777U (zh) | 一种单路电池放电电路 | |
CN110176856B (zh) | 一种零静态电流、带过流保护的功率开关电路及实现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