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7000546U -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瓦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00546U
CN217000546U CN202220808682.9U CN202220808682U CN217000546U CN 217000546 U CN217000546 U CN 217000546U CN 202220808682 U CN202220808682 U CN 202220808682U CN 217000546 U CN217000546 U CN 2170005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plate
photovoltaic
shaped
leve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0868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秋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ju Lezhu Beiji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ju Lezhu Beiji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ju Lezhu Beiji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ju Lezhu Beiji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0868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005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005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005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瓦系统,包括挂瓦条、抗风搭扣、屋面调平支架、排水板调平支架和多个光伏瓦;屋面上由下至上叠加铺设多排光伏瓦,同一排的光伏瓦位于同一高度,左右相邻的光伏瓦拼接连接;上下相邻的光伏瓦中,位于上方的光伏瓦的下端搭设在位于下方的光伏瓦的上端;排水板支架固定在沥青排水板上表面的波峰处,屋面调平支架安装在排水板支架上,屋面调平支架上安装有挂瓦条;上下相邻的光伏瓦交叠处的下方设置有屋面调平支架,挂瓦条与位于下方的光伏瓦相连,挂瓦条上连接的抗风搭扣与位于上方的光伏瓦相连。优点是:具有良好的通风散热能力,能有效的提高光伏瓦转换效率、延长屋面使用年限、施工成本低、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们对新能源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寻找新能源成为当前面临的迫切课题。在传统化石燃料正在面临枯竭的危险,燃烧排出的二氧化碳和硫的氧化物会导致温室效应和酸雨,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恶化地球环境。绿色可持续发展新能源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以及大力发展,太阳能即为重要的新能源技术之一,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洁净能源,而且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安全可靠的,不会受到能源危机和燃料市场不稳定因素影响。现有光伏建筑一体化(BAPV)技术是附着于建筑物的太阳能组件,它不承担建筑物的功能,也破坏或者削弱原有建筑物的功能。而且,现有的BAPV技术就外观、安全性、造价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其需要单独在屋顶铺设支架,成本较高,且其建筑整体性较差;BAPV其属于后安装型太阳能光伏,安装于屋面容破坏原有屋顶的完整性以及屋面的防水层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瓦系统,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瓦系统,所述光伏瓦系统安装在屋面上;所述光伏瓦系统包括挂瓦条、抗风搭扣、屋面调平支架、排水板调平支架和多个光伏瓦;所述屋面由下之上叠加铺设多排光伏瓦,同一排的光伏瓦位于同一高度,且左右相邻的光伏瓦拼接连接;上下两个相邻的光伏瓦中,位于上方的光伏瓦的下端搭设在位于下方的光伏瓦的上端;
所述屋面包括自下而上依次铺设的混凝土结构层、保温层、水泥砂浆保护层和沥青排水板;所述排水板支架固定在所述沥青排水板上表面的波峰处,所述屋面调平支架安装在所述排水板支架的上表面,所述屋面调平支架上安装有挂瓦条;
上下相邻的两个光伏瓦交叠处的下方设置有屋面调平支架,所述挂瓦条与位于下方的光伏瓦的下表面相连,挂瓦条上连接有抗风搭扣,所述抗风搭扣与位于上方的光伏瓦相连。
优选的,所述光伏瓦包括光伏组件、异形搭接边框和L型支架,所述异形搭接边框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光伏组件周向左侧边、右侧边和下侧边的左异形搭接边框、右异形搭接边框和下异形搭接边框;左右相邻的两个光伏瓦中,位于左侧的光伏瓦的右异形搭接边框与位于右侧的光伏瓦的左异性搭接边框对应扣合连接,令左右相邻的两个光伏瓦拼接连接;所述左异形搭接边框和下异形搭接边框之间设置有L型支架,所述L型支架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左异形搭接边框和所述下异形搭接边框中;所述右异形搭接边框和下异形搭接边框之间设置有L型支架,所述L型支架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右异形搭接边框和下异形搭接边框中。
优选的,所述左异形搭接边框包括左组件和左搭接件,所述左组件对应卡接在所述光伏组件的左侧边上,所述左组件下表面远离所述光伏组件的一侧向外凸出延伸形成左延伸板,所述左延伸板的延伸端向上竖直弯折形成左弯折板,所述左延伸板和所述左弯折板构成左搭接件;
所述左组件包括左连接板以及平行且上下间隔设置的左上连接板和左下连接板,所述左连接板垂直于所述左上连接板和所述左下连接板,所述左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左上连接板和左下连接板的左端,所述左上连接板和所述左下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平行于左连接板且与所述左连接板间隔设置的左中连接板,所述左中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左上连接板的下表面和左下连接板的上表面相连;所述左延伸板连接在所述左下连接板的左侧;所述光伏组件的周向左侧对应伸入所述左上连接板、左下连接板和左中连接板围成的区域内。
优选的,所述右异形搭接边框包括右组件和右搭接件,所述右组件的上表面向远离所述光伏组件的方向延伸形成右延伸板,所述右延伸板的延伸端向下竖直弯折形成右弯折板,所述右延伸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平行于所述右弯折板的右中弯折板,所述右延伸板、右弯折板和右中弯折板构成右搭接件;
所述右组件包括右连接板以及平行且上下间隔设置的右上连接板和右下连接板,所述右连接板垂直于所述右上连接板和所述右下连接板,所述右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右上连接板和右下连接板的右端,所述右上连接板和所述右下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平行于右连接板且与所述右连接板间隔设置的右中连接板,所述右中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右上连接板的下表面和右下连接板的上表面相连;所述右延伸板连接在所述右上连接板的右侧;所述光伏组件的周向右侧对应伸入所述右上连接板、右下连接板和右中连接板围成的区域内;
所述左弯折板对应伸入所述右连接板和右中弯折板之间的间隙中,或者所述左弯折板对应伸入所述右中弯折板和右弯折板之间的间隙中,令所述左异形搭接边框和右异形搭接边框扣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异形搭接边框包括第一连接板以及平行且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一端和第三连接板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平行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第四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板的下表面和第三连接板的上表面相连;所述光伏组件的周向下侧对应伸入所述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围成的区域内;
所述左异形搭接边框与下异形搭接边框之间设置的L型支架的一端伸入所述左上连接板、左下连接板、左连接板和左中连接板围成的口字型区域内,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围成的口字型区域内;
所述右异形搭接边框与下异形搭接边框之间设置的L型支架的一端伸入所述右上连接板、右下连接板、右连接板和右中连接板围成的口字型区域内,另一端伸入所述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围成的口字型区域内。
优选的,所述挂瓦条包括上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相对的两边分别向下倾斜弯折形成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所述左固定板和所述右固定板之间的距离自上而下逐渐增大,令所述挂瓦条呈梯形;所述左固定板和所述右固定板的下端沿平行于所述上固定板的方向相背延伸形成左搭接边和右搭接边。
优选的,所述抗风搭扣包括固定柱和防风搭边,所述防风搭边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固定柱的下端,所述防风搭边的另一端向靠近所述固定柱的方向弯曲形成V 型搭接槽,再向远离所述固定柱的方向斜向上弯曲形成弯折头;所述左搭接边对应伸入所述搭接槽中,所述右搭接边抵触在所述固定柱上,令所述挂瓦条与所述抗风搭扣相连;所述防风搭边与排水板调平支架连接;上下相邻的两个光伏瓦中,位于上方的光伏瓦的左弯折板上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柱经所述固定槽与所述光伏瓦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屋面调平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L型挡扣,所述支架本体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宽度自上而下逐渐收窄;所述安装槽相对两侧的支架本体上表面分别设置有一L型挡扣,两个挡扣相向设置,所述挡扣自所述支架本体的上表面竖直向上延伸并向靠近另一挡扣的方向弯折;挂瓦条的左搭接边和右搭接边分别对应伸入两个挡扣中,紧固件穿过所述安装槽上设置的上固定孔将屋面调平支架与屋面固定连接;
或者,所述屋面调平支架包括下固定板,所述下固定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垂直于所述下固定板向上延伸的左挡板和右挡板,所述左挡板和所述右挡板上分别自上而下间隔设置有多个向靠近对方凸出延伸的挡条,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上的挡条一一对应;所述挂瓦条的左搭接边的右搭接边分别抵触在左挡板和右挡板相互对应的挡条上;紧固件穿过所述下固定板上的下固定孔,将屋面调平支架与屋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排水板调平支架包括上调平板、左调平板、右调平板和下调平板;所述上调平板的下表面间隔设置有垂直于所述上调平板的左调平板和右调平板,所述下调平板呈弧形,所述下调平板的开口朝向远离所述上调平板的方向,所述下调平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左调平板的下端以及右调平板的下端相连,所述下调平板的上端最高点与所述上调平板的下表面相连;
所述排水板调平支架固定在沥青排水板上表面的波峰处,所述下调平板的下表面对应贴合在所述排水板的波峰处,所述支架本体或下固定板与所述上调平板固定连接,令所述屋面调平支架连接在与所述排水板调平支架上。
优选的,光伏瓦系统还包括屋面装饰线条和装饰线条固定件,所述屋面装饰线条呈半圆柱筒状结构,所述屋面装饰线条一端周向的两个端点处分别设置有一向外凸出延伸的第一固定片;所述装饰线条固定件包括第二固定片和第三固定片,所述第二固定片的中部沿垂直于其的方向向外凸出延伸形成第三固定片,令所述装饰线条固定件呈T型;所述第三固定片对应贴合在所述左延伸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固定片位于两个第一固定片之间,且所述第二固定片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固定连固定连接,令所述屋面装饰线条对应覆盖在左右两个相邻光伏瓦的拼接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具有良好的通风散热能力,能有效的提高光伏瓦转换效率、延长屋面使用年限、施工成本低、效率高。2、安全性高(无脱落坍塌风险)。3、施工方便简单。4、可取代常规屋面瓦,又可发电,两全其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伏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伏瓦系统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2的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左异形搭接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右异形搭接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异形搭接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左异形搭接边框与下异形搭接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优选方式下左异形搭接边框与下异形搭接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挂瓦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抗风搭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挂瓦条与抗风搭扣的装配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屋面调平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屋面调平支架与挂瓦条的装配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屋面调平支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种另一种屋面调平支架与挂瓦条的装配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排水板调平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屋面装饰线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屋面装饰线条和装饰线条固定件的装配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伏瓦系统的檐口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异形搭接边框;101、左组件;102、左搭接件;103、左上连接板;104、左下连接板;105、左连接板;106、左中连接板;107、左延伸板;108、左弯折板;109、固定槽;2、右异形搭接边框;201、右组件;202、右搭接件; 203、右上连接板;204、右下连接板;205、右连接板;206、右中连接板;207、右延伸板;208、右弯折板;209、右中弯折板;3、挂瓦条;301、上固定板;302、左固定板;303、右固定板;304、左搭接边;305、右搭接边;4、抗风搭扣;401、固定柱;402、防风搭边;403、搭接槽;404、弯折头;5、屋面调平支架;501、支架本体;502、安装槽;503、挡扣;504、下固定板;505、左挡板;506、右挡板;507、挡条;6、下异形搭接边框;601、第一连接板;602、第二连接板; 603、第三连接板;604、第四连接板;7、排水板调平支架;701、上调平板;702、左调平板;703、右调平板;704、下调平板;8、屋面装饰线条;801、第一固定片;802、第二固定片;803、第三固定片;9、光伏组件;10、L型支架;11、混凝土结构层;12、保温层;13、沥青排水板;14、泛水板;15、檐口通风挡篦; 16、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瓦系统,所述光伏瓦系统安装在屋面上;所述光伏瓦系统包括挂瓦条3、抗风搭扣4、屋面调平支架5、排水板调平支架7和多个光伏瓦;所述屋面上由下之上叠加铺设多排光伏瓦,同一排的光伏瓦位于同一高度,且左右相邻的光伏瓦拼接连接;上下两个相邻的光伏瓦中,位于上方的光伏瓦的下端搭设在位于下方的光伏瓦的上端;
所述屋面包括自下而上依次铺设的混凝土结构层11、保温层12、水泥砂浆保护层和沥青排水板13;所述排水板支架固定在所述沥青排水板13上表面的波峰处,所述屋面调平支架5安装在所述排水板支架的上表面,所述屋面调平支架5上安装有挂瓦条3;
上下相邻的两个光伏瓦交叠处的下方设置有屋面调平支架5,所述挂瓦条3与位于下方的光伏瓦的下表面相连,挂瓦条3上连接有抗风搭扣4,所述抗风搭扣4 与位于上方的光伏瓦相连。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光伏瓦包括光伏组件9(即光伏板)和异形搭接边框和L型支架10,所述异形搭接边框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光伏组件9周向左侧边、右侧边和下侧边的左异形搭接边框1、右异形搭接边框2和下异形搭接边框 6;左右相邻的两个光伏瓦中,位于左侧的光伏瓦的右异形搭接边框2与位于右侧的光伏瓦的左异性搭接边框对应扣合连接,令左右相邻的两个光伏瓦拼接连接;所述左异形搭接边框1和下异形搭接边框6之间设置有L型支架10,所述L型支架 10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左异形搭接边框1和所述下异形搭接边框6中;所述右异形搭接边框2和下异形搭接边框6之间设置有L型支架10,所述L型支架10件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右异形搭接边框2和下异形搭接边框6中。
L型支架10采用柔性材质,不仅能够避免光伏组件9与其他部件之间发生碰撞造成光伏组件9的端角损坏,还能够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保证光伏组件9不受撞击损坏。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左异形搭接边框1包括左组件101和左搭接件 102,所述左组件101对应卡接在所述光伏组件9的左侧边上,所述左组件101下表面远离所述光伏组件9的一侧向外凸出延伸形成左延伸板107,所述左延伸板107 的延伸端向上竖直弯折形成左弯折板108,所述左延伸板107和所述左弯折板108 构成左搭接件102;
所述左组件101包括左连接板105以及平行且上下间隔设置的左上连接板103 和左下连接板104,所述左连接板105垂直于所述左上连接板103和所述左下连接板104,所述左连接板105的两端分别连接左上连接板103和左下连接板104的左端,所述左上连接板103和所述左下连接板104之间设置有平行于左连接板105且与所述左连接板105间隔设置的左中连接板106,所述左中连接板106的两端分别与左上连接板103的下表面和左下连接板104的上表面相连;所述左延伸板107连接在所述左下连接板104的左侧;所述光伏组件9的周向左侧对应伸入所述左上连接板103、左下连接板104和左中连接板106围成的区域内。
左上连接板103、左下连接板104、左连接板105、左中连接板106、左延伸板 107、左弯折板108可以一体成型或分别独立设置并固定连接。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便更好的满足实际需求。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右异形搭接边框2包括右组件201和右搭接件 202,所述右组件201的上表面向远离所述光伏组件9的方向延伸形成右延伸板 207,所述右延伸板207的延伸端向下竖直弯折形成右弯折板208,所述右延伸板 207的下表面设置有平行于所述右弯折板208的右中弯折板209,所述右延伸板 207、右弯折板208和右中弯折板209构成右搭接件202;
所述右组件201包括右连接板205以及平行且上下间隔设置的右上连接板203 和右下连接板204,所述右连接板205垂直于所述右上连接板203和所述右下连接板204,所述右连接板205的两端分别连接右上连接板203和右下连接板204的右端,所述右上连接板203和所述右下连接板204之间设置有平行于右连接板205且与所述右连接板205间隔设置的右中连接板206,所述右中连接板206的两端分别与右上连接板203的下表面和右下连接板204的上表面相连;所述右延伸板207连接在所述右上连接板203的右侧;所述光伏组件9的周向右侧对应伸入所述右上连接板203、右下连接板204和右中连接板206围成的区域内;
所述左弯折板108对应伸入所述右连接板205和右中弯折板209之间的间隙中,或者所述左弯折板108对应伸入所述右中弯折板209和右弯折板208之间的间隙中,令所述左异形搭接边框1和右异形搭接边框2扣合连接。
左弯折板108具体伸展在哪个间隙中,可以根据屋面铺设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以便更好的满足实际需求。
右上连接板203、右下连接板204、右连接板205、右中连接板206、右延伸板 207、右弯折板208、右中弯折板209可以一体成型或分别独立设置并固定连接。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便更好的满足实际需求。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异形搭接边框6包括第一连接板601以及平行且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板602和第三连接板603,所述第一连接板601 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板602和第三连接板603,所述第一连接板60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板602一端和第三连接板603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板602和第三连接板603之间设置有平行于所述第一连接板601的第四连接板604,所述第四连接板60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板602的下表面和第三连接板603的上表面相连;所述光伏组件9的周向下侧对应伸入所述第二连接板602、第三连接板603和第四连接板604围成的区域内;
所述左异形搭接边框1与下异形搭接边框6之间设置的L型支架10的一端伸入所述左上连接板103、左下连接板104、左连接板105和左中连接板106围成的口字型区域内,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连接板601、第二连接板602、第三连接板603和第四连接板604围成的口字型区域内;
所述右异形搭接边框2与下异形搭接边框6之间设置的L型支架10的一端伸入所述右上连接板203、右下连接板204、右连接板205和右中连接板206围成的口字型区域内,另一端伸入所述所述第一连接板601、第二连接板602、第三连接板603 和第四连接板604围成的口字型区域内。
第一连接板601、第二连接板602、第三连接板603和第四连接板604可以一体成型或分别独立设置并固定连接。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便更好的满足实际需求。
如图8所示,为了使异形搭接边框与光伏组件9更好的契合,优选的,可以将左异形搭接边框1、右异形搭接边框2和下异形搭接边框6两两交汇处设置成倾斜的形状,使左异形搭接边框1和下异形搭接边框6与光伏组件9装配后,两者能够对应接触贴合不留缝隙;使右异形搭接边框2和下异形搭接边框6与光伏组件9装配后,两者能够对应接触贴合不留缝隙,不仅能够使光伏组件9与异形搭接边框之间的连接更为契合、更为美观,还能够隐藏L型支架10。
异形搭接边框采用6063-T5铝合金挤压成型,6063-T5铝合金广泛应用于建筑铝门窗、幕墙框架等,具有较高的抗风性能、装配性能、耐腐蚀性能,铝合金型材综合性能的要求远远高于工业型材标准。主要合金元素为镁和硅,加工性能极佳,优良的可焊接性、挤出性和良好的抗腐蚀能力,是典型的挤压合金。
异形搭接边框可以依据建筑要求调整颜色,做到真正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左延伸板107的尺寸可以依据屋面结构大小要求来调整,实现以光伏组件9模块化的设计安装,避免出现屋面出现多种规格样式光伏组件9,保证屋面整体性。左组件101和右组件201设计为口字形腔体,其结构设计不仅可以增加整体结构的强度,此腔体还能起到固定下沿装饰线条的作用。
左弯折板108上设置有固定槽109,利用抗风搭扣4与固定槽109的配合将光伏组件9与挂瓦条3固定,此结构设计安装灵活对光伏瓦可以起到有效固定作用,提高整个屋面的安全性能。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挂瓦条3包括上固定板301,所述上固定板301 相对的两边分别向下倾斜弯折形成左固定板302和右固定板303,所述左固定板 302和所述右固定板303之间的距离自上而下逐渐增大,令所述挂瓦条3呈梯形;所述左固定板302和所述右固定板303的下端沿平行于所述上固定板301的方向相背延伸形成左搭接边304和右搭接边305。
上固定板301、左固定板302、右固定板303、左搭接边304和右搭接边305一体成型,或分别独立设置并固定连接,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便更好的满足实际需求。
挂瓦条3采用的一种合金镀层钢板的镀铝锌钢,镀铝锌钢是在钢板表面进行铝锌合金覆盖处理,由55%铝、43.4%锌与1.6%硅在600℃高温下凝固而组成,其整体结构由铝-硅-锌等合金元素,形成致密的四元结晶体的一种合金镀层钢。镀铝锌钢表面呈特有的光滑、平坦和华丽的锌花,基色为银白色,该产品最能发挥铝所具有的长期耐腐蚀性以及耐热性和锌的电化学(牺牲阳极)性能,使用寿命长。镀铝锌钢板超强耐腐蚀性,是纯镀锌板的3倍,表面有漂亮的锌花,美化屋面。挂瓦条3是将镀铝锌钢卷经过特制高精度设备辊压成型,依据科学的力学性能设计为几字形结构,可以使其满足各种瓦型的荷载强度要求。
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抗风搭扣4包括固定柱401和防风搭边 402,所述防风搭边402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固定柱401的下端,所述防风搭边402的另一端向靠近所述固定柱401的方向弯曲形成V型搭接槽403,再向远离所述固定柱401的方向斜向上弯曲形成弯折头404;所述左搭接边304对应伸入所述搭接槽 403中,所述右搭接边305抵触在所述固定柱401上,令所述挂瓦条3与所述抗风搭扣4相连;所述防风搭边402与排水板调平支架7连接;上下相邻的两个光伏瓦中,位于上方的光伏瓦的左弯折板108上设置有固定槽109,所述固定柱401经所述固定槽109与所述光伏瓦固定连接。弯折头404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能够按压弯折头404改变搭接槽403的大小,使挂瓦条3能够为顺利地伸入搭接槽403中,保证挂瓦条3与抗风搭扣4之间的顺利装配。
固定柱401和防风搭边402一体成型或分别独立设置并固定连接,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便更好的满足实际需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屋面调平支架5存在两种形式,屋面调平支架5的第一种形式为:如图12和图13所示,包括支架本体501和L型挡扣503,所述支架本体501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安装槽502,所述安装槽502的宽度自上而下逐渐收窄;所述安装槽502相对两侧的支架本体501上表面分别设置有一L型挡扣503,两个挡扣503相向设置,所述挡扣503自所述支架本体501的上表面竖直向上延伸并向靠近另一挡扣503的方向弯折;挂瓦条3的左搭接边304和右搭接边305分别对应伸入两个挡扣503中,紧固件16穿过所述安装槽502上设置的上固定孔将屋面调平支架5与屋面固定连接;
支架本体501和挡扣503一体成型或分别独立设置并固定连接,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便更好的满足实际需求。
屋面调平支架5采用6063-T5金属材料挤压成型,其具有极佳的抗腐蚀能力、抗风压性能等,其性能标准远远高于工业型材标准。
根据现场混凝土面板的平整度要求可以通过在排水板上安装调平底座,再将屋面调平支架5通过卡扣的方式与排水板调平支架77固定,叠加不同高度的屋面调平支架5可以达到最优。
屋面调平支架5可以通过卡扣方式叠加,来满足所有复杂混凝土屋面板浇筑不平整的状况。
屋面调平支架5的凹字设计,可以最优的杜绝固定组合所用自攻钉顶帽外漏影响固定于其之上产品的平整度以及在组合叠加时的平整。
屋面调平支架5的第二种形式为:如图14和图15所示,包括下固定板504,所述下固定板504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垂直于所述下固定板504向上延伸的左挡板505和右挡板506,所述左挡板505和所述右挡板506上分别自上而下间隔设置有多个向靠近对方凸出延伸的挡条507,所述左挡板505和右挡板506上的挡条 507一一对应;所述挂瓦条3的左搭接边304的右搭接边305分别抵触在左挡板505 和右挡板506相互对应的挡条507上;紧固件16穿过所述下固定板504上的下固定孔,将屋面调平支架5与屋面固定连接;
下固定板504、左挡板505、右挡板506和挡条507一体成型或分别独立设置并固定连接,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便更好的满足实际需求。
现场混凝土面板的平整度落差超过20mm,将使用屋面调平支架5的第二种形式,其设计方案可解决由于屋面坡度大因多个叠加组合而带来的不稳定性。结合其材料自身的抗风性能和种屋面调平支架5结构设计,可以满足任何复杂屋面的调平铺设,施工简单。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水板调平支架7包括上调平板701、左调平板702、右调平板703和下调平板704;所述上调平板701的下表面间隔设置有垂直于所述上调平板701的左调平板702和右调平板703,所述下调平板704呈弧形,所述下调平板704的开口朝向远离所述上调平板701的方向,所述下调平板704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左调平板702的下端以及右调平板703的下端相连,所述下调平板 704的上端最高点与所述上调平板701的下表面相连;
所述排水板调平支架7固定在沥青排水板13上表面的波峰处,所述下调平板 704的下表面对应贴合在所述排水板的波峰处,所述支架本体501或下固定板504 与所述上调平板701固定连接,令所述屋面调平支架5连接在与所述排水板调平支架7上。
上调平板701、左调平板702、右调平板703和下调平板704一体成型或分别独立设置并固定连接,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便更好的满足实际需求。
排水板调平支架7采用6063-T5金属材料挤压成型,其具有极佳的抗腐蚀能力、抗风压性能等,其性能标准远远高于工业型材标准。
排水板调平支架7起到衔接挂瓦条3与沥青排水板13的调平固定功能,是整理达到平整度最优。固定方式:先将排水板调平支架77通过自攻螺丝穿透沥青排水板13的波峰位置固定于水泥砂浆保护层,依据屋面的平整度要求将不同高度的屋面调平支架5固定于排水板调平支架7之上。最后通过自攻螺丝将挂瓦条3固定于屋面调平支架5之上。
如图17和图18所示,本实施例中,光伏瓦系统还包括屋面装饰线条8和装饰线条固定件,所述屋面装饰线条8呈半圆柱筒状结构,所述屋面装饰线条8一端周向的两个端点处分别设置有一向外凸出延伸的第一固定片801;所述装饰线条固定件包括第二固定片802和第三固定片803,所述第二固定片802的中部沿垂直于其的方向向外凸出延伸形成第三固定片803,令所述装饰线条固定件呈T型;所述第三固定片803对应贴合在所述左延伸板107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固定片802位于两个第一固定片801之间,且所述第二固定片80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固定连固定连接,令所述屋面装饰线条8对应覆盖在左右两个相邻光伏瓦的拼接连接处。
屋面装饰线条8和第一固定片801一体成型或分别独立设置并固定连接,第二固定片802和第三固定片803一体成型或分别独立设置并固定连接,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便更好的满足实际需求。
屋面装饰线条8可以依据建筑要求使最新的光伏发电组件与建筑体系集成。是一种BIPV的高级形式,实现建筑屋顶不仅能满足光伏发电的功能同时还能兼顾建筑的功能,完美的实现建筑的特色美。
屋面装饰线条8可任意匹配不同建筑设计要求,屋面装饰线条88可依据建筑设计要求制作出不同造型。
屋面装饰线条8的安装方式为通过螺栓将装饰线条固定件固定于左延伸板 107的下表面上,再放置屋面装饰线条8,最后通过拉铆钉将屋面装饰线条8与装饰线条固定件连接。
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中,在檐口位置设置有檐口通风挡篦15,檐口通风挡篦15的一端固定在混凝土结构层11上,沥青排水板13的下端抵触在檐口通风挡篦15上。沥青排水板13的下端的下表面设置有泛水板14。
从附图19可以看出,为了更好的保证光伏瓦与屋面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和平整性,除了在上下两个光伏瓦交叠处设置挂瓦条3,还可以在每个光伏瓦下方设置一个挂瓦条3,将挂瓦条3与屋面调平支架5相连,屋面调平支架5与排水板调平支架7相连,实现光伏瓦与屋面之间的固定连接。
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瓦系统的屋面施工步骤为:
1、在保温层12之上附上一层水泥砂浆保护层;
2、在水泥砂浆保护层之上铺设沥青排水板13,固定点需要在沥青排水板13 的波峰处。在膨胀螺丝穿透处需要使用防水材料进行二次防水保护。沥青排水板 13能起到通风散热作用。
3、将排水板调平支架7通过膨胀螺栓穿透沥青排水板13固定于混凝土结构层 11之上;
4、在排水板支架上固定屋面调平支架5;
5、按照屋面调平支架5位置横向固定挂瓦条3,屋面调平支架5与挂瓦条3使用自攻螺丝将屋面调平支架5与挂瓦条3固定锁死。
6、使用带防水胶垫的自攻螺丝将光伏组件9固定在挂瓦条3上,固定点在异形搭接边框上;
7、依据屋面光伏瓦排布间距安装上屋面装饰线条8;
8、从檐口往屋脊方向铺设,在铺设每块光伏瓦时安装抗风搭扣4,直至完成最后铺设。
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上述技术方案,得到了如下有益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瓦系统,具有良好的通风散热能力,能有效的提高光伏瓦转换效率、延长屋面使用年限、施工成本低、效率高。安全性高(无脱落坍塌风险)。施工方便简单。可取代常规屋面瓦,又可发电,两全其美。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瓦系统,所述光伏瓦系统安装在屋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瓦系统包括挂瓦条、抗风搭扣、屋面调平支架、排水板调平支架和多个光伏瓦;所述屋面由下之上叠加铺设多排光伏瓦,同一排的光伏瓦位于同一高度,且左右相邻的光伏瓦拼接连接;上下两个相邻的光伏瓦中,位于上方的光伏瓦的下端搭设在位于下方的光伏瓦的上端;
所述屋面包括自下而上依次铺设的混凝土结构层、保温层、水泥砂浆保护层和沥青排水板;所述排水板支架固定在所述沥青排水板上表面的波峰处,所述屋面调平支架安装在所述排水板支架的上表面,所述屋面调平支架上安装有挂瓦条;
上下相邻的两个光伏瓦交叠处的下方设置有屋面调平支架,所述挂瓦条与位于下方的光伏瓦的下表面相连,挂瓦条上连接有抗风搭扣,所述抗风搭扣与位于上方的光伏瓦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瓦包括光伏组件、异形搭接边框和L型支架,所述异形搭接边框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光伏组件周向左侧边、右侧边和下侧边的左异形搭接边框、右异形搭接边框和下异形搭接边框;左右相邻的两个光伏瓦中,位于左侧的光伏瓦的右异形搭接边框与位于右侧的光伏瓦的左异性搭接边框对应扣合连接,令左右相邻的两个光伏瓦拼接连接;所述左异形搭接边框和下异形搭接边框之间设置有L型支架,所述L型支架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左异形搭接边框和所述下异形搭接边框中;所述右异形搭接边框和下异形搭接边框之间设置有L型支架,所述L型支架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右异形搭接边框和下异形搭接边框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异形搭接边框包括左组件和左搭接件,所述左组件对应卡接在所述光伏组件的左侧边上,所述左组件下表面远离所述光伏组件的一侧向外凸出延伸形成左延伸板,所述左延伸板的延伸端向上竖直弯折形成左弯折板,所述左延伸板和所述左弯折板构成左搭接件;
所述左组件包括左连接板以及平行且上下间隔设置的左上连接板和左下连接板,所述左连接板垂直于所述左上连接板和所述左下连接板,所述左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左上连接板和左下连接板的左端,所述左上连接板和所述左下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平行于左连接板且与所述左连接板间隔设置的左中连接板,所述左中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左上连接板的下表面和左下连接板的上表面相连;所述左延伸板连接在所述左下连接板的左侧;所述光伏组件的周向左侧对应伸入所述左上连接板、左下连接板和左中连接板围成的区域内。
4.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异形搭接边框包括右组件和右搭接件,所述右组件的上表面向远离所述光伏组件的方向延伸形成右延伸板,所述右延伸板的延伸端向下竖直弯折形成右弯折板,所述右延伸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平行于所述右弯折板的右中弯折板,所述右延伸板、右弯折板和右中弯折板构成右搭接件;
所述右组件包括右连接板以及平行且上下间隔设置的右上连接板和右下连接板,所述右连接板垂直于所述右上连接板和所述右下连接板,所述右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右上连接板和右下连接板的右端,所述右上连接板和所述右下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平行于右连接板且与所述右连接板间隔设置的右中连接板,所述右中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右上连接板的下表面和右下连接板的上表面相连;所述右延伸板连接在所述右上连接板的右侧;所述光伏组件的周向右侧对应伸入所述右上连接板、右下连接板和右中连接板围成的区域内;
所述左弯折板对应伸入所述右连接板和右中弯折板之间的间隙中,或者所述左弯折板对应伸入所述右中弯折板和右弯折板之间的间隙中,令所述左异形搭接边框和右异形搭接边框扣合连接。
5.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异形搭接边框包括第一连接板以及平行且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一端和第三连接板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平行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第四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板的下表面和第三连接板的上表面相连;所述光伏组件的周向下侧对应伸入所述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围成的区域内;
所述左异形搭接边框与下异形搭接边框之间设置的L型支架的一端伸入所述左上连接板、左下连接板、左连接板和左中连接板围成的口字型区域内,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围成的口字型区域内;
所述右异形搭接边框与下异形搭接边框之间设置的L型支架的一端伸入所述右上连接板、右下连接板、右连接板和右中连接板围成的口字型区域内,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围成的口字型区域内。
6.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瓦条包括上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相对的两边分别向下倾斜弯折形成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所述左固定板和所述右固定板之间的距离自上而下逐渐增大,令所述挂瓦条呈梯形;所述左固定板和所述右固定板的下端沿平行于所述上固定板的方向相背延伸形成左搭接边和右搭接边。
7.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风搭扣包括固定柱和防风搭边,所述防风搭边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固定柱的下端,所述防风搭边的另一端向靠近所述固定柱的方向弯曲形成V型搭接槽,再向远离所述固定柱的方向斜向上弯曲形成弯折头;所述左搭接边对应伸入所述搭接槽中,所述右搭接边抵触在所述固定柱上,令所述挂瓦条与所述抗风搭扣相连;所述防风搭边与排水板调平支架连接;上下相邻的两个光伏瓦中,位于上方的光伏瓦的左弯折板上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柱经所述固定槽与所述光伏瓦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调平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L型挡扣,所述支架本体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宽度自上而下逐渐收窄;所述安装槽相对两侧的支架本体上表面分别设置有一L型挡扣,两个挡扣相向设置,所述挡扣自所述支架本体的上表面竖直向上延伸并向靠近另一挡扣的方向弯折;挂瓦条的左搭接边和右搭接边分别对应伸入两个挡扣中,紧固件穿过所述安装槽上设置的上固定孔将屋面调平支架与屋面固定连接;
或者,所述屋面调平支架包括下固定板,所述下固定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垂直于所述下固定板向上延伸的左挡板和右挡板,所述左挡板和所述右挡板上分别自上而下间隔设置有多个向靠近对方凸出延伸的挡条,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上的挡条一一对应;所述挂瓦条的左搭接边的右搭接边分别抵触在左挡板和右挡板相互对应的挡条上;紧固件穿过所述下固定板上的下固定孔,将屋面调平支架与屋面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板调平支架包括上调平板、左调平板、右调平板和下调平板;所述上调平板的下表面间隔设置有垂直于所述上调平板的左调平板和右调平板,所述下调平板呈弧形,所述下调平板的开口朝向远离所述上调平板的方向,所述下调平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左调平板的下端以及右调平板的下端相连,所述下调平板的上端最高点与所述上调平板的下表面相连;
所述排水板调平支架固定在沥青排水板上表面的波峰处,所述下调平板的下表面对应贴合在所述排水板的波峰处,所述支架本体或下固定板与所述上调平板固定连接,令所述屋面调平支架连接在与所述排水板调平支架上。
10.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瓦系统,其特征在于:光伏瓦系统还包括屋面装饰线条和装饰线条固定件,所述屋面装饰线条呈半圆柱筒状结构,所述屋面装饰线条一端周向的两个端点处分别设置有一向外凸出延伸的第一固定片;所述装饰线条固定件包括第二固定片和第三固定片,所述第二固定片的中部沿垂直于其的方向向外凸出延伸形成第三固定片,令所述装饰线条固定件呈T型;所述第三固定片对应贴合在所述左延伸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固定片位于两个第一固定片之间,且所述第二固定片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固定连固定连接,令所述屋面装饰线条对应覆盖在左右两个相邻光伏瓦的拼接连接处。
CN202220808682.9U 2022-04-08 2022-04-08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瓦系统 Active CN2170005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08682.9U CN217000546U (zh) 2022-04-08 2022-04-08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08682.9U CN217000546U (zh) 2022-04-08 2022-04-08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瓦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00546U true CN217000546U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75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08682.9U Active CN217000546U (zh) 2022-04-08 2022-04-08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005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5077640A1 (zh) * 2023-10-09 2025-04-17 邓海涛 用于bipv光伏屋面的瓦片式安装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5077640A1 (zh) * 2023-10-09 2025-04-17 邓海涛 用于bipv光伏屋面的瓦片式安装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39354B (zh) 一种集电光伏瓦、连接结构、屋面结构及屋面施工方法
US12348177B2 (en) Interlocking BIPV roof tile with backer
CN101680228B (zh) 防风雨的建筑物外罩
CN110005139B (zh) 一种屋顶结构
CN113482252A (zh) 一种坡屋面光伏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17000546U (zh)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瓦系统
CN210067243U (zh) 一种屋顶结构
CN215407014U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坡屋面与建筑一体化施工结构
CN214423787U (zh) 一种光伏一体化的通风隔热屋面
CN220848382U (zh) 一种彩钢板屋面的光伏板与天沟衔接节点结构
CN213477441U (zh) 一种光伏瓦及智慧型光伏发电一体化屋面
CN112663877B (zh) 一种屋面结构
CN221031057U (zh) 一种曲形光伏屋顶压型板及屋面光伏组合的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
CN218958859U (zh) 光伏组件、光伏组件之间搭接式防水结构及发电屋顶
CN217027807U (zh) 建筑光伏一体化采光屋面及房屋
CN205976243U (zh) 一种构件式光伏瓦防水屋面
CN2788357Y (zh) 屋面太阳能光伏电池装置
AU2015203159A1 (en) Photovoltaic assembly
CN109750796A (zh) 一种光伏瓦的安装结构及光伏系统
CN211473092U (zh) 一种光伏瓦
CN209277409U (zh) 一种集电光伏瓦、连接结构及屋面结构
CN222356261U (zh) 一种彩钢瓦屋面的光伏安装支架
CN111446906A (zh) 太阳能光伏屋顶装置
JPH10317620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等の屋上設備機器を設置した屋根の換気構造
CN220521787U (zh) 抗风防水的bipv屋面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