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89936U - 板料加工装置 - Google Patents
板料加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989936U CN216989936U CN202220768505.2U CN202220768505U CN216989936U CN 216989936 U CN216989936 U CN 216989936U CN 202220768505 U CN202220768505 U CN 202220768505U CN 216989936 U CN216989936 U CN 2169899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drilling
- driving
- module
- sheet proces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板料加工装置,包括:机架、钻孔机构和对正机构,所述钻孔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对正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对正机构具有用于容置板料的放料台,所述对正机构用于调整所述板料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上的位置,所述放料台与所述钻孔机构在第三方向上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不同。由此,一方面,无需在板料运输过程中,进行板料的位置校准,可以节省传送时间,提高加工效率,另一方面,板料在放料台上的位置精度更高,可以提高加工精度,降低出现加工异常的概率,提高板料的良品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板料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在电路板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把几片覆铜板叠放后,进行钻孔加工,由于电路板上设计的线路越来越精细,微小的损伤也会出现不良影响,甚至导致电路板报废,因此为了提高良品率,需要在覆铜板的底部垫设,上表面覆盖铝片后进行钻孔加工,以有效地对覆铜板进行保护。
然而,在使用前需要在与覆铜板对应的位置进行钻孔,由于是逐个被传送至钻孔工位,在钻孔前需要进行位置的校准以保证同一批板料的孔位相同,现有的叠板线一般是通过设置具有整板机构的输送线完成对的位置校准,一方面增加了的传送时间,影响加工效率,另一方面,不能完全保证在钻孔前处于标准位置,有加工异常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板料加工装置,所述板料加工装置可以实现自动板料加工,加工效率高,且能保证加工精度。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板料加工装置,包括机架、钻孔机构和对正机构,所述钻孔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对正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对正机构具有用于容置板料的放料台,所述对正机构用于调整所述板料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上的位置,所述放料台与所述钻孔机构在第三方向上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不同。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板料加工装置,通过设置对正机构以及钻孔机构,可以通过对正机构实现板料在放料台上的四面对正,提高板料的位置精度,一方面,无需在板料运输过程中,进行板料的位置校准,可以节省传送时间,提高加工效率,另一方面,板料在放料台上的位置精度更高,可以提高加工精度,降低出现加工异常的概率,提高板料的良品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钻孔机构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钻孔组件和第二钻孔组件,所述第一钻孔组件与所述第二钻孔组件结构相同且均包括:模块固定板,所述模块固定板设于所述机架;钻孔模块,所述钻孔模块可运动地设置在所述模块固定板上,所述钻孔模块包括第一驱动模组和钻孔机,所述第一驱动模组设置在模块固定板上,所述第一驱动模组用于驱动所述钻孔机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使得所述第一钻孔组件与所述第二钻孔组件相对靠近或远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钻孔模块还包括:滑动梁,所述滑动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模组可运动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模块固定板通过第一滑轨和第一滑块可运动地连接,钻孔机设置在所述滑动梁上。
进一步地,所述钻孔机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滑动梁连接;机体,所述机体可运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且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机体在所述第三方向上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的下方设有用于支撑所述板料的放置板,所述机体位于所述放置板的上方,所述机体的下方设有上吸尘罩,所述放置板的下方设有下吸尘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正机构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第一对正组件,和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二对正组件,所述第一对正组件和所述第二对正组件之间限定出所述放料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对正组件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两个对正组,两个所述对正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第二驱动模组,所述第二驱动模组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与所述第二驱动模组动力连接,且所述移动板设置有对正板,所述对正板适于推动所述板料在第二方向上运动以调整所述板料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对正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第一放料板和第二放料板,所述第一放料板和所述第二放料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放料板和所述第二放料板适于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带动下朝向彼此或远离彼此运动,且所述第一放料板、所述第二放料板以及所述对正板限定出所述放料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放料板和所述第二放料板上还设有凸块,所述凸块用于对所述板料的边缘形成止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动力源,所述第一动力源通过支撑板固定于所述机架上;与所述第一动力源动力连接的第一丝杠,与所述第一丝杠啮合传动的第一推动块和第二推动块,所述第一推动块与所述第一放料板连接,所述第二推动块与所述第二放料板连接,所述第一推动块和所述第二推动块的旋向相反。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板料加工装置还包括上料机构和移栽机构,所述上料机构与所述钻孔机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依次排布,所述上料机构用于供应所述板料,所述移栽机构适于取放所述板料,且适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运动,以在与所述上料机构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相对的取料位置、与所述对正机构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相对的放料位置之间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安装板;上料平台,所述上料平台用于放置所述板料,且所述上料平台可运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并用于带动所述上料平台和所述板料沿所述第三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平台上还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为多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料平台朝向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或两侧和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平台与所述安装板通过第二滑轨和第二滑块可运动地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动力源、啮合传动的第二丝杠和第三推动块,所述第二动力源与所述第二丝杠动力连接,所述第二丝杠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二推动块设置在所述上料平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平台朝向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具有沿远离所述安装板的方向延伸的调整槽,所述限位杆可运动地设置在所述调整槽内,所述上料平台上具有调整件,所述调整件与所述限位杆连接,并用于调整所述限位杆在所述调整槽内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件构造为撑杆,所述撑杆的自由端上设置有与所述上料平台滑动配合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与所述限位杆连接,并适于拉动所述限位杆在所述调整槽内滑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移栽机构可滑动地设置在与所述台架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相对的横梁上,以在所述取料位置和所述放料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移栽机构包括:移动架,所述移动架设在所述横梁上,并与设置在所述横梁上的第三驱动模组动力连接;取放模块,所述取放模块可运动地设置在所述移动架上;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移动架上,且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取放模块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取放模块包括:底板;吸盘固定板,所述吸盘固定板位于所述底板在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第三驱动组件,所述第三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吸盘固定板上,并用于带动所述吸盘固定板相对所述底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运动,所述底板以及所述吸盘固定板的端部上均设置有吸盘。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第三动力源、啮合传动的第三丝杠和第四推动块,所述第三动力源固定在所述底板上并与所述第三丝杠动力连接,所述第四推动块固定在所述吸盘固定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和/或所述吸盘固定板上还设置有抖动气缸。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板料加工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台架、对正机构以及钻孔机构的配合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上料机构的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上料机构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钻孔机构的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钻孔机构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对正机构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对正机构的第二对正组件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移栽机构与机架的配合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移栽机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板料加工装置100,
机架10,横梁11,
上料机构20,安装板21,上料平台22,调整槽221,第二动力源231,第二丝杠232,第二滑轨24,第二滑块25,限位杆26,调整件27,移动板28,
钻孔机构30,第一钻孔组件30a,第二钻孔组件30b,支撑柱31,模块固定板32,钻孔模块33,第一驱动模组331,滑动梁332,钻孔机333,机体3331,上吸尘罩334,下吸尘罩335,第二滑块336,第二滑轨337,第一驱动装置338,固定架339,放置板3391,
对正机构40,第一对正组件41,连接板411,第二驱动模组412,移动板413,对正板414,第二对正组件42,支撑板421,第一驱动组件422,第一动力源4221,第一丝杠4222,第一推动块4223,第二推动块4224,第一放料板423,第二放料板424,凸块425,
移栽机构50,移动架51,第三驱动模组52,取放模块53,底板531,导向杆532,吸盘固定板533,滑槽5331,第三驱动组件534,第三动力源5341,第三丝杠5342,第四推动块5343,吸盘535,抖动气缸536,第二驱动装置5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10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板料加工装置100。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板料加工装置100,包括:机架10、钻孔机构30、对正机构40。
其中,钻孔机构30设置在机架10上,对正机构40设置在机架10上,对正机构40具有用于容置板料的放料台,对正机构40用于调整板料在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上的位置,放料台与钻孔机构30在第三方向上相对设置;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第三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且第一方向与第三方向不同。
本申请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并非为具体的方向限定,应当根据使用需求以及板料加工装置100的安装位置,确定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
示例性的,以第一方向可以是左右方向、对应第二方向为前后方向,第三方向为高度方向,对板料加工装置100的结构进行具体描述。
具体而言,钻孔机构30以及对正机构40均位于钻孔工位上,钻孔机构30可以对板料进行钻孔作业,对正机构30可以对放置在放料台上的板料进行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的对正,即对位于钻孔工位上的板料进行对正,并在对正完毕后,通过钻孔机构30进行钻孔作业。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板料加工装置100,通过设置对正机构40以及钻孔机构30,可以通过对正机构40实现板料在放料台上的四面对正,提高板料的位置精度,一方面,无需在板料运输过程中,进行板料的位置校准,可以节省传送时间,提高加工效率,另一方面,板料在放料台上的位置精度更高,可以提高加工精度,降低出现加工异常的概率,提高板料的良品率。
如图2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钻孔机构30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钻孔组件30a和第二钻孔组件30b,第一钻孔组件30a与第二钻孔组件30b结构相同且均包括:模块固定板32,模块固定板32设于机架10;钻孔模块33,钻孔模块33可运动地设置在模块固定板32上,钻孔模块33包括第一驱动模组331和钻孔机333,第一驱动模组331设置在模组固定板32上,第一驱动模组331用于驱动钻孔机333沿第二方向运动,使得第一钻孔组件30a和第二钻孔组件30b相对靠近或远离。
具体而言,第一钻孔组件30a和第二钻孔组件30b分别在板料位于第二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对板料进行钻孔作业,可以进一步提高对板料的加工效率。
可选地,模组固定板32通过支撑柱31固定在机架10上,支撑柱31在第二方向上成两列排布,两列支撑柱31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每列支撑柱31的上方设置一个模块固定板32,两个模块固定板32在第一方向上相对,并用于固定钻孔模块33,实现钻孔模块33的多点固定,可以降低钻孔模块33的振动,以提高钻孔精度。
如图5所示,进一步地,钻孔模块33还包括:滑动梁332,滑动梁332的一端与第一驱动模组331可运动地连接、另一端与模块固定板32通过第一滑轨337和第一滑块226可运动地连接。
也就是说,滑动梁332可以在模块固定板32上滑动,以使钻孔机333可以运动至预定位置进行钻孔作业,而钻孔机333相对模块固定板32的运动,通过第一驱动模组331推动滑动梁332实现,滑动梁332的一端设置第二滑块336,而第一驱动模组331固定在一个模块固定板32上,第一驱动模块331的自由端与滑动梁332连接以推动滑动梁332,另一个模块固定板32上设置第二滑轨337,另一端的第二滑块336与第二滑轨337滑动配合,以提高滑动梁332和钻孔机333的运动平稳性,确保滑动梁332两端可以同步运动,以提高对板料的加工精度。
优选地,第一驱动模组331可以构造为直线电机。
如图6所示,钻孔机333包括:固定架339,固定架339与滑动梁332连接;机体3331,机体3331可运动地设置在固定架339上;第一驱动装置338,第一驱动装置338固定在固定架339上,且第一驱动装置338用于带动机体3331在第三方向上运动。
具体而言,固定架339构造为框架结构,并设置在滑动梁332上,机体3331可以通过滑轨、滑块结构与固定架339滑动配合,而第一驱动装置338固定在固定架339上,第一驱动装置338的撑杆对应伸出或缩回第一驱动装置338的缸体,以控制机体3331朝向或远离板料运动,机体3331上具有钻孔头,朝向板料实现钻孔,钻孔完毕后远离板料运动,可以实现自动钻孔,提高加工效率。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驱动装置338可以构造为气压缸、液压缸、电撑杆、直线电机等可以实现直线运动的部件,或采用如上述动力源与丝杠螺母组件配合的驱动总成。
如图5和图6所示,进一步地,固定架339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板料的放置板3391,机体3331的下方设有上吸尘罩334,放置板3391的下方设有下吸尘罩335。
具体而言,上吸尘罩334和下吸尘罩335在机体3331的轴向上间隔设置,放置板3391上具有避让钻孔头的通孔,钻孔头可以穿过通孔以对位于放置板3391下方的板料进行钻孔作业,而上吸尘罩334和下吸尘罩335分别位于固定机体3331的放置板3391的两侧,以抽吸钻孔过程中,放置板3391两侧产生的粉尘,使板料加工装置100加工完毕后更加整洁,且可以减少粉尘,以避免板料加工装置100内的传动组、电器件等受粉尘影响出现故障,提高板料加工装置100的工作稳定性。
如图7所示,对正机构40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对正组件41,和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对正组件42,第一对正组件41和第二对正组件42之间限定出放料台。
其中,第一方向上的第一对正组件41,第二对正组件42在第二方向上,以限定出放料台的前后(第二方向)以及左右(第一方向)侧边,板料放置到对正机构40后,可以进行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进行调整,并使调整后板料位于合适位置,而放置不同尺寸板料时,则对应调整两个第一对正组件41和两个第二对正组件42的相对位置即可,可以实现板料的自动对正,满足钻孔机构30的精度要求,提高钻孔精度。
参照图7所示,进一步地,第一对正组件41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两个对正组,两个对正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第二驱动模组412,第二驱动模组412固定在机架10上;移动板413,移动板413与第二驱动模组412动力连接,且移动板413设置有对正板414,对正板414适于推动板料在第二方向上运动以调整板料的位置。
具体而言,两个对正组在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以通过调整两个对正组的对正板414的相对距离,即可实现板料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置调整,而对正组通过连接板411固定在机架10上,第二驱动模组412(可以构造为直线电机)设置在连接板411上,并可以推动移动板413运动,移动板413上设置的对正板414可以同步运动,以实现位置调整,可以提高对板料在左右方向上的调整便利性,也可以实现对放料台在左右方向上的尺寸进行调整,满足不同宽度的板料的加工要求。
需要指出的是,在第一方向上对正的两个对正板414在完成对板料的左右位置调整后,限定出放料台的左右两个侧边,并夹紧板料,避免板料在钻孔过程中出现窜动,而在调整过程中,两个对正板414可以推动板料进行位置调整,即放料台是动态的。
如图8所示,第二对正组件42包括:第一驱动组件422,第一驱动组件422设置在机架10上;第一放料板423和第二放料板424,第一放料板423和第二放料板424在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一放料板423和第二放料板424适于在第二驱动组件422的带动下朝向彼此或远离彼此运动,且第一放料板423、第二放料板424以及对正板414限定出放料台。
具体而言,第一驱动组件422通过支撑板421固定在机架10上,第一驱动组件422用于带动第一放料板423和第二放料板424朝向或远离彼此运动,而第一放料板423和第二放料板424用于承载板料,并调整板料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以与第一对正组件421配合,实现对板料的对正处理。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放料板423和第二放料板424上还设置有凸块425,凸块425用于对板料的边缘形成止挡,即第一放料板423和第二放料板424的端部上可以设置凸块425,凸块425与对正板414均可以推动板料运动,以实现板料的位置调整,而对正板414、第一放料板423和第二放料板424限定出尺寸可调的放料台,实现对不同规格、尺寸的板料的固定以及对正,实现对板料的四面对正,提高板料的放置位置精度,以提高钻孔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方向上对正的两个凸块425在完成对板料的前后位置调整后,限定出放料台的前后两个侧边,并夹紧板料(即形成止挡),避免板料在钻孔过程中出现窜动,而在调整过程中,两个凸块425可以推动板料进行位置调整,即放料台是动态的。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驱动组件422包括:第一动力源4221,第一动力源4221通过支撑板421固定与台架10上;与第一动力源4221动力连接的第一丝杠4222,与第一丝杠4222啮合传动的第一推动块4223和第二推动块4224,第一推动块4223与第一放料板423连接,第二推动块4224与第二放料板424连接,第一推动块4223和第二推动块4224的旋向相反。
也就是说,第一动力源4221构造为转动电机,第一动力源4221通过变速器、皮带等与第一丝杠4222连接,带动第一丝杠4222转动,第一丝杠4222上穿设有第一推动块4223和第二推动块4224,第一推动块4223上固定第一放料板423,第二推动块4224上固定第二放料板424,第一推动块4223与第二推动块4224一个构造为左旋、一个构造为右旋,以在第一丝杠4222正转时,使第一推动块4223与第二推动块4224朝向彼此运动,在第一丝杠4222反转时,使第一推动块4223与第二推动块4224背离彼此运动,以使第二对正组件42对板料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调整更加简单、方便。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丝杠4222可以为多个,对应第一放料板423、第二放料板424、第一推动块4223和第二推动块4224均为多个,以提高放料台对板料的承载效果。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板料加工装置100还包括:上料机构20和移栽机构50,上料机构20与钻孔机构30在第一方向上依次排布,上料机构20用于供应板料,移栽机构50适于取放板料,且适于在第一方向上运动,以在与上料机构20在第三方向上相对的取料位置、与对正机构40在第三方向上相对的放料位置之间移动。
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的板料加工装置100,在可以实现板料的自动对正以及钻孔作业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上料机构20和移栽机构50进行板料供应,即上料机构20上放置一定数量的板料,移栽机构50在取料位置和放料位置之间切换,并适于将上料机构20上的一块板料移动至放料台,进而对正机构40进行对正后,钻孔机构30进行钻孔作业,而移栽机构50每完成依次移栽作业后,上料机构20控制其上的板料上升一块板料的厚度,以确保板料地稳定供给,有效提高板料加工装置100的自动化程度,提高板料加工效率。
需要指出的是,上料机构20位于上料工位,钻孔机构30以及对正机构40位于钻孔工位,而移栽机构50可以在钻孔工位和上料工位之间移动,钻孔机构20、上料机构20、钻孔机构30以及移栽机构50可以设置在同一个台架10上,以提高板料加工装置100的集成度,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板料加工的需求,也可以将上料机构20、钻孔机构30以及移栽机构50设置在合适的位置上,此时上料机构20、移栽机构50可以不与钻孔机构30共用同一个台架10(即上料机构20、移栽机构50与钻孔机构30分开设置在合适位置上)。
参照图3和图4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上料机构20包括:基座,基座上设置有安装板21,基座可以固定在台架10上,或固定在上料机构20可以稳定与移栽机构50配合的合适位置上;上料平台22,上料平台22用于放置板料,且上料平台22可运动地设置在安装板21上;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设置在安装板21上,并用于带动上料平台22沿第三方向运动。
具体而言,安装板21位于基座上并沿高度方向延伸,可以设置在机架10上,而上料平台22构造为悬臂结构,一端可运动地设置在安装板21上,另一端远离安装板21设置,以形成悬臂,叠置的多个板料可以放置在上料平台22上,而第二驱动组件与上料平台22动力连接,可以带动上料平台22沿高度方向运动,从而移栽机构50每取走一片板料,对应可以控制上料平台22向上运动一个板料的高度,可以实现板料的稳定供给,且板料总是位于固定高度上,等待移栽机构50拿取,也可以提高板料加工装置100的加工精度。
可以理解的是,上料平台22上可以设置检测传感器(例如:光学传感器),用于在上料平台22上的板料全部完成加工后,发出指示,使操作人员可以及时补充待加工的板料。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上料平台22与安装板21通过第一滑轨24和第一滑块25可运动地连接,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动力源231、啮合传动的第二丝杠232和第三推动块,第二动力源231与第二丝杠232动力连接,第二丝杠232设置在安装板21上,第三推动块设置在上料平台22上。
其中,第二动力源231构造为转动电机,转动电机通过减速器、皮带等传动结构与第二丝杠232动力连接,转动电机带动第二丝杠232转动,第三推动块与第二丝杠232啮合转动,并可以将第二丝杠232的转动转变为第三推动块的直线运动,第三推动块固定在上料平台22上,以通过第三推动块带动上料平台22运动,即通过第二驱动组件,可以提高上料平台22的运动平稳性。
当然,第二动力源231也可以构造为直线电机,而直线电机直接带动上料平台22运动即可。
进而,可以在安装板21上设置第一滑轨24,对应在上料平台22朝向安装板21的侧面上设置第一滑块25;或在上料平台22上设置第一滑轨24,对应在安装板21上设置第一滑块25,第一滑轨24与第一滑块25滑动配合,以实现上料平台22在安装板21上的可运动设置,而第一滑轨24与第一滑块25的滑动配合,可以提高安装板21与上料平台22的配合稳定性,并可以实现对上料平台22运动的限位,避免上料平台22出现抖动。
当然,基于悬臂结构的支撑效果,可以在上料平台22的下侧设置三角形的支撑架,通过支撑架提高上料机构20的结构强度,提高上料平台22对板料的托举效果。
参照图3,上料平台22上还设置有限位杆26,限位杆26为多个,且分别设置在上料平台22朝向安装板21的一侧或两侧和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上。
具体而言,上料平台22构造为矩形板,在矩形板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和第二方向上的一侧或两侧设置限位杆26,每侧的限位杆26可以为多个,以通过限位杆26对板料进行限位,使板料的放置更加规整、划一,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板料的拿取精度。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二方向的一侧和第一方向上的一侧或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和第一方向上的两侧设置限位杆26,使上料平台22可以用来承载、放置不同规格尺寸的板料,进而使板料加工装置100可以实现多种不同规格、尺寸的板料加工,提高板料加工装置100的适用范围以及通用性。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上料平台22朝向安装板21的一侧具有沿远离安装板21的方向延伸的调整槽221,限位杆26可运动地设置在调整槽221内。
也就是说,调整槽221沿第二方向延伸,可以通过调整限位杆26在调整槽221内的位置,实现对上料平台22上方用于承载板料的空间的尺寸进行调整,以使上料平台22可以对多种不同规格、尺寸的板料进行承载,且不同规格、尺寸的板料均可以整齐的排列在上料平台22上。
优选地,上料平台22上具有调整件27,调整件27与限位杆26连接,并用于调整限位杆26在调整槽221内的位置。
具体而言,调整件27构造为撑杆,撑杆的自由端上设置有与上料平台22配合的移动板28,移动板28与限位杆26连接,并适于拉动限位杆26在调整槽221内滑动。
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调整件27调整限位杆26在调整槽221内的位置,调整件27可以是撑杆结构,通过调整撑杆的自由端的伸出长度,实现对限位杆26在调整槽221内的位置调整,而位于第二方向一侧上的多个限位杆26均设置在移动板28上,可以实现多个限位杆26在对应的调整槽221内位置的同步调整,以进一步提高板料加工装置100的自动化程度。如图9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移栽机构50可滑动地设置在与台架10在第三方向上相对的横梁11上(横梁11可以固定在台架10上或地面上,且跨设在钻孔工位和上料工位之间),移栽机构50可滑动地设置在横梁11上,以在取料位置和放料位置之间移动。
其中,横梁11通过两根立柱固定在机架10或地面(跨设在钻孔工位和上料工位之间)上,以使横梁11与钻孔机构30、对正机构40以及上料机构20在第三方向上具有高度差,进而将移栽机构50设置在横梁11上,以使移栽机构50在取料位置和放料位置之间移动时,不会与周围部件干涉,提高运动平稳性,并使移栽机构50与上料机构20、钻孔机构30、对正机构40在高度方向上相对,可以提高板料的取放便利性,进一步提高板料的加工效率。
如图9所示,移栽机构50包括:移动架51,移动架51设在横梁11上,并与设置在横梁11上的第三驱动模组52动力连接;取放模块53,取放模块53可运动地设置在移动架51上;第二驱动装置54,第二驱动装置54固定在移动架51上,且第二驱动装置54的撑杆与取放模块53连接以带动取放模块53在第一方向上运动。
具体而言,移动架51构造为框架机构,且具有过孔,横梁11穿设过孔,第三驱动模组52可以构造为直线电机或直线模组,第三驱动模组52设置在横梁11上,第三驱动模组52的自由端可以推动移动架51远离上料机构20运动或拉动移动架51朝向上料机构20运动,以实现取放模块53在取料位置和放料位置之间的切换,而取放模块53在取料位置时,第二驱动装置54可以推动取放模块53朝向上料机构20运动以拿取板料,并在拿取完毕后远离上料机构20运动,取放模块53在放料位置时,第二驱动装置54可以推动取放模块53朝向放料台运动以放置板料至放料台,放置完毕后远离放料台运动,以实现板料的自动取放,提高板料加工装置100的加工效率。
需要指出的是,第二驱动装置54也可以构造为气压缸、液压缸、电撑杆、直线电机等可以实现直线运动的部件,或采用如上述动力源与丝杠螺母组件配合的驱动总成。
如图10所示,进一步地,取放模块53包括:底板531,吸盘固定板533,吸盘固定板533位于底板531在第二方向的两侧;第三驱动组件534,第三驱动组件534设置在底板531上,并用于带动吸盘固定板533在第二方向上运动,底板531以及吸盘固定板533的端部上均设置有吸盘535。
由此,通过吸盘535吸取板料,可以提高拿取稳定性,且吸盘535质地软,可以避免划伤板料,可以提高良品率,而吸盘固定板533与底板531上均设置吸盘535,可以提高取放模块53取放板料时的稳定性,且吸盘固定板533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置可调,对应可以针对板料位置,调整吸盘固定板533底板531的位置,在可以取放不同规格板料的同时,可以针对板料进行吸盘固定板533的位置调整,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板料的拿取精度以及拿取效率。
此外,底板531上设置有导向杆532,第二驱动装置54的撑杆推抵底板531,且导向杆532穿设移动架51,并与移动架51导向配合。
也就是说,第二驱动装置54固定在移动架51上,第二驱动装置54的撑杆伸出并可以推动底板531远离移动架51运动或朝向移动架51运动,而导向杆532为多个,且围设在第二驱动装置54周侧,以对底板531的运动进行导向,提高底板531的运动稳定性,从而确保取放模块53对板料的进行取放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进一步地,第三驱动组件534包括:第三动力源5341、啮合传动的第三丝杠5341和第四推动块5343,第三动力源5341固定在底板531上并与第三丝杠5341动力连接,第四推动块5343固定在吸盘固定板533上。
也就是说,第三动力源5341构造为转动电机,第三动力源5341通过变速器、皮带等与第三丝杠5341连接,带动第三丝杠5341转动,第三丝杠5341为两根,分别位于第三动力源5341的两端,第三动力源5341带动两个第三丝杠5341同步转动,第三丝杠5341上穿设有第四推动块5343,第四推动块5343上固定吸盘固定板533,以在第三丝杠5341转动时,带动两个吸盘固定板533朝向底板531运动,或两个吸盘固定板533远离底板531运动,以实现对取放模块53上多个吸盘535的相对位置的调整,使取放模块53可以取放不同规格、尺寸的板料,提高板料加工装置100的通用性。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推动块、第二推动块4223、第三推动块4224以及第四推动块5343均具有内螺纹结构,通过内螺纹与对应的丝杠啮合传动,而上述第二推动块4223与第三推动块4224的旋向不同,即两者的内螺旋向不同。
可选地,第三驱动组件534还可构造为双杆气缸或直线电机等直线驱动装置。
进一步地,吸盘固定板533上设置有滑槽5331,吸盘535设置在滑槽5331内。由此,吸盘固定板533上的吸盘535在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可以通过手动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底板531和/或吸盘固定板533上还设置有抖动气缸536。这样,可以通过抖动气缸536进行抖动,以避免拿取两块板料,提高取放板料的取放精度。
如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板料加工装置100,上料机构20位于上料工位,且上料机构20可以相对机架10上下运动,以带动放置在上料机构20上的板料运动,移栽机构50位于机架10的上方,且移栽机构50在取料位置时,位于上料机构20的上方,以使移栽机构50可以在上料机构20上拿取板料,进而控制移栽机构50运动至放料位置,在放料位置,移栽机构50可以将板料放置到对正机构40上,通过对正机构40对板料的位置进行调整后,通过钻孔机构30在板料上钻孔,以实现板料的自动加工。
需要指出的是,可以通过上料小车将叠置的多个板料运动至上料机构20,而移栽机构50每完成一次板料的拿取后,上料机构20可以带动位于上料机构20上的板料向上运动一定的高度(即向上运动一块板料的厚度),移栽机构50完成拿取板料后,沿左右方向运动,以将板料放置到对正机构40上,对正机构40可以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对板料的位置进行调整,以使板料的位置满足需求,进而通过钻孔机构30进行钻孔。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板料加工装置100,通过上料机构20、钻孔机构30、对正机构40以及移栽机构50的设置,可以实现板料的自动加工,即放置多片板料在上料机构20后,可以实现对多个板料的依次钻孔作业,可以有效地提高板料的加工效率,提高自动化程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0)
1.一种板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钻孔机构,所述钻孔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对正机构,所述对正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对正机构具有用于容置板料的放料台,所述对正机构用于调整所述板料在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上的位置,所述放料台与所述钻孔机构在第三方向上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机构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钻孔组件和第二钻孔组件,所述第一钻孔组件与所述第二钻孔组件结构相同且均包括:
模块固定板,所述模块固定板设于所述机架;
钻孔模块,所述钻孔模块可运动地设置在所述模块固定板上,所述钻孔模块包括第一驱动模组和钻孔机,所述第一驱动模组设置在模块固定板上,所述第一驱动模组用于驱动所述钻孔机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使得所述第一钻孔组件与所述第二钻孔组件相对靠近或远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模块还包括:滑动梁,所述滑动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模组可运动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模块固定板通过第一滑轨和第一滑块可运动地连接,钻孔机设置在所述滑动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机包括:
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滑动梁连接;
机体,所述机体可运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
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且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机体在所述第三方向上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的下方设有用于支撑所述板料的放置板,所述机体位于所述放置板的上方,所述机体的下方设有上吸尘罩,所述放置板的下方设有下吸尘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正机构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第一对正组件,和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二对正组件,所述第一对正组件和所述第二对正组件之间限定出所述放料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正组件包括: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两个对正组,两个所述对正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
第二驱动模组,所述第二驱动模组固定在所述机架上;
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与所述第二驱动模组动力连接,且所述移动板设置有对正板,所述对正板适于推动所述板料在第二方向上运动以调整所述板料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正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第一放料板和第二放料板,所述第一放料板和所述第二放料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放料板和所述第二放料板适于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带动下朝向彼此或远离彼此运动,且所述第一放料板、所述第二放料板以及所述对正板限定出所述放料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料板和所述第二放料板上还设有凸块,所述凸块用于对所述板料的边缘形成止挡。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动力源,所述第一动力源通过支撑板固定于所述机架上;
与所述第一动力源动力连接的第一丝杠,与所述第一丝杠啮合传动的第一推动块和第二推动块,所述第一推动块与所述第一放料板连接,所述第二推动块与所述第二放料板连接,所述第一推动块和所述第二推动块的旋向相反。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板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料机构和移栽机构,所述上料机构与所述钻孔机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依次排布,所述上料机构用于供应所述板料,所述移栽机构适于取放所述板料,且适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运动,以在与所述上料机构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相对的取料位置、与所述对正机构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相对的放料位置之间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板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安装板;
上料平台,所述上料平台用于放置所述板料,且所述上料平台可运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
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并用于带动所述上料平台和所述板料沿所述第三方向运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板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平台上还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为多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料平台朝向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或两侧,和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板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平台与所述安装板通过第二滑轨和第二滑块可运动地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动力源、啮合传动的第二丝杠和第三推动块,所述第二动力源与所述第二丝杠动力连接,所述第二丝杠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三推动块设置在所述上料平台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板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平台朝向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具有沿远离所述安装板的方向延伸的调整槽,所述限位杆可运动地设置在所述调整槽内,所述上料平台上具有调整件,所述调整件与所述限位杆连接,并用于调整所述限位杆在所述调整槽内的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板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件构造为撑杆,所述撑杆的自由端上设置有与所述上料平台滑动配合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与所述限位杆连接,并适于拉动所述限位杆在所述调整槽内滑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板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栽机构可滑动地设置在与所述机架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相对的横梁上,以在所述取料位置和所述放料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移栽机构包括:
移动架,所述移动架设在所述横梁上,并与设置在所述横梁上的第三驱动模组动力连接;
取放模块,所述取放模块可运动地设置在所述移动架上;
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移动架上,且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取放模块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运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板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放模块包括:
底板;
吸盘固定板,所述吸盘固定板位于所述底板在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
第三驱动组件,所述第三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吸盘固定板上,并用于带动所述吸盘固定板相对所述底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运动,所述底板以及所述吸盘固定板的端部上均设置有吸盘。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板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第三动力源、啮合传动的第三丝杠和第四推动块,所述第三动力源固定在所述底板上并与所述第三丝杠动力连接,所述第四推动块固定在所述吸盘固定板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板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和/或所述吸盘固定板上还设置有抖动气缸。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768505.2U CN216989936U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板料加工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768505.2U CN216989936U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板料加工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989936U true CN216989936U (zh) | 2022-07-19 |
Family
ID=82374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768505.2U Active CN216989936U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板料加工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98993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01675A (zh) * | 2021-07-27 | 2021-09-17 | 深圳市普仕曼科技有限公司 | 自动上下料机构 |
-
2022
- 2022-03-31 CN CN202220768505.2U patent/CN21698993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01675A (zh) * | 2021-07-27 | 2021-09-17 | 深圳市普仕曼科技有限公司 | 自动上下料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01773B (zh) | 一种适用于自动设备中叠堆硅片自动上料的系统 | |
CN109748104B (zh) | 一种双工位聚合物锂电池上料方法 | |
US20050133346A1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veying and holding plate-like member | |
CN109516197A (zh) | 一种板材自动拆分上下料装置 | |
CN112719854B (zh) | 一种发光器件的压装机 | |
CN112466797A (zh) | 一种芯片组装上下料机 | |
CN108081842A (zh) | 自动上下料装置和玻璃精雕机 | |
CN108274133A (zh) | 一种用于pcb板的上料装置及加工系统 | |
CN213691982U (zh) | 一种芯片组装上下料机 | |
CN216989936U (zh) | 板料加工装置 | |
CN116924078A (zh) | 板料加工线体 | |
CN217626262U (zh) | 一种用于pcb板检测的自动上料装置 | |
CN113023328B (zh) | 工件自动送料组件 | |
CN214421761U (zh) | 一种自动上下料设备 | |
CN118387608A (zh) | 一种取放料一体的自动上料机 | |
CN220330302U (zh) | 一种fpc激光加工用自动上下料装置 | |
CN116100092B (zh) | 一种用于齿轮铣床的自动上下料设备 | |
CN209427703U (zh) | 一种板材自动拆分上下料装置 | |
CN216747973U (zh) | 一种柔性化自动测试线 | |
CN217229292U (zh) | 夹纸收放板机 | |
CN210173772U (zh) | 一种全自动冲孔机 | |
CN114346740A (zh) | 自动上下料机以及自动上下料加工系统 | |
CN222450659U (zh) | 一种自动冲裁设备 | |
CN216328787U (zh) | 方便pcb板钻孔的自动上料装置 | |
CN113843391B (zh) | 一种多角度双连接片自动旋铆检测一体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