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81827U - 光伏组件支架 - Google Patents
光伏组件支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981827U CN216981827U CN202220765703.3U CN202220765703U CN216981827U CN 216981827 U CN216981827 U CN 216981827U CN 202220765703 U CN202220765703 U CN 202220765703U CN 216981827 U CN216981827 U CN 21698182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
- unit
- rod
- vertical support
- photovoltaic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3351 stiffen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2585 b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2430 Fibre-reinforced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513 alkali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151 fibre-reinforced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FAPWRFPIFSIZLT-UHFFFAOYSA-M Sodium chloride Chemical compound [Na+].[Cl-] FAPWRFPIFSIZLT-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780 sodium chlor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452 restrai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3839 salt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支架,包括横梁、主支撑杆、竖向支撑杆、加强杆、腿部组件,横梁与主支撑杆固定,竖向支撑杆的一端与主支撑杆固定,加强杆的一端与主支撑杆固定,腿部组件还包括:一端用于与基础固定的连接单元,连接单元的另一端与竖向支撑杆固定;与基础配合后对拉拔力形成抵抗的抗拉拔单元,抗拉拔单元设置在连接单元上。本实用新型具有抗拉拔能力强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组件支架。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通常是通过支架进行支撑的,支架通俗称作光伏组件支架,光伏组件支架通常是由横梁、主支撑杆、竖向支撑杆以及加强杆组成,横梁用于连接并支撑光伏组件,横梁与主支撑杆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在主支撑杆和竖向支撑杆上均配置有第二连接件,竖向支撑杆的一端与主支撑杆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竖向支撑杆的另一端通常与基础连接,基础可以是水泥墩,或者地基等,加强杆的一端与主支撑杆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加强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竖向支撑杆连接。
上述结构中,第二连接件需通过螺钉与竖向支撑杆固定,以及第二连接件需通过螺钉与主支撑杆固定,对于这种结构,需要在竖向支撑杆和主支撑杆上设置多个装配孔,这样导致的问题是,一方面降低了竖向支撑杆和主支撑杆的强度,另一方面,装配孔的位置需要根据实际安装位置决定,例如,加强杆的长度或倾斜角度等因素,因此,往往需要在现场安装时钻孔,导致装配费时费力。
另外,对于上述结构的支架,其中的基础由于是水泥墩或地基等,对于水泥墩而言,通常是以浇注的形式与竖向支撑杆紧固为一体,而地基通常是在挖坑后,将竖向支撑杆插入到坑中,并以填埋物回埋的形式使竖向支撑杆固定。对于上方两种固定竖向支撑杆的方式而言,竖向支撑杆能承受的拉拔力比较小,在风力比较大的时候,容易导致竖向支撑杆被拔出。此外,由于目前的竖向支撑杆基本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在盐碱腐蚀中、重度的区域,非常容易使竖向支撑杆腐蚀,导致竖向支撑杆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拉拔能力强的光伏组件支架。
光伏组件支架,包括横梁、主支撑杆、竖向支撑杆、加强杆、腿部组件,横梁与主支撑杆固定,竖向支撑杆的一端与主支撑杆固定,加强杆的一端与主支撑杆固定,腿部组件还包括:
一端用于与基础固定的连接单元,连接单元的另一端与竖向支撑杆固定;
与基础配合后对拉拔力形成抵抗的抗拉拔单元,抗拉拔单元设置在连接单元上。
光伏组件支架,包括横梁、主支撑杆、竖向支撑杆、加强杆,横梁与主支撑杆固定,竖向支撑杆的一端与主支撑杆固定,加强杆的一端与主支撑杆固定,竖向支撑杆上设有与基础配合后对拉拔力形成抵抗的抗拉拔单元,抗拉拔单元由凸出抗拉部件和/或抗拉盘组成。
本实用新型中,当腿部组件与基础结合后,当连接单元受拉拔力时,由于基础与抗拉拔单元的配合作用,使得腿部组件整体能够对抗拉拔力,从而使光伏组件支架处于稳固地状态。从而,本实用新型具有抗拉拔能力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光伏组件支架的立体图;
图2为在图1的基础上隐藏了一部分零件后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P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的Q部放大图;
图5为第二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6为第一种腿部组件与基础结合的示意图;
图7为第一种腿部组件的示意图;
图8为第二种腿部组件与基础结合的示意图;
图9为第二种腿部组件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
横梁1,主支撑杆2,竖向支撑杆3,加强杆4,第一连接件5,第二连接件6,紧固部件6a,开口套本体6b,夹持臂6c,连接部6d,压块7,拉紧螺栓8,夹角α,连接杆10、套管11,凸出抗拉部件12,抗拉盘13,光伏组件A,基础B。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组件支架,包括横梁1、主支撑杆2、竖向支撑杆3、加强杆4、第一连接件5、第二连接件6、腿部组件,横梁1用于支撑光伏组件A,当光伏组件A布置在横梁1上之后,通过压块7与拉紧螺栓8将光伏组件A压紧在横梁上,具体操作为,压块7的一端压在光伏组件A上,压块7与拉紧螺栓8的一端连接,拉紧螺栓8的另一端与横梁1上的沟槽配合,并拧紧拉紧螺栓8上的螺母时,拉紧螺栓8带动压块7直线运动,从而使压块7压紧或者松开光伏组件A。
横梁1与主支撑杆2通过第一连接件5固定,在主支撑杆2和竖向支撑杆3以及加强杆4上均配置有第二连接件6,竖向支撑杆3的一端与主支撑杆2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6连接,加强杆4的一端与主支撑杆2通过第二连接件6连接,加强杆4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6与竖向支撑杆3连接,加强杆4分别与主支撑杆2和竖向支撑杆3形成连接后,在加强杆4与主支撑杆2和竖向支撑杆3之间形成三角形的结构,三角形的结构有助于增加支撑装置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连接件6包括紧固部件6a、开口套,开口套包括具有开口的开口套本体6b以及间隔布置在开口套本体6b上的多个夹持臂6c,优选地,每两个呈相对布置的夹持臂6c的端部相向延伸,开口套本体6b和夹持臂6c与主支撑杆2或竖向支撑杆3或加强杆4配合后被胀开,开口套本体6b和夹持臂6c在胀开后产生的弹性回复力,使开口套本体6b和夹持臂6c夹紧主支撑杆2或竖向支撑杆3或加强杆4;开口套与主支撑杆2或竖向支撑杆3或加强杆4连接时,将主支撑杆2或竖向支撑杆3或加强杆4穿过开口套,主支撑杆2或竖向支撑杆3或加强杆4与开口套形成过度配合。
通过开口套本体6b和夹持臂6c形成的夹持力,一方面使开口套与主支撑杆2或竖向支撑杆3或加强杆4形成的紧固,这样,避免在开口套与主支撑杆2或竖向支撑杆3或加强杆4的夹持部位钻孔,通过螺钉的方式来使开口套与主支撑杆2或竖向支撑杆3或加强杆4形成固定,因此,这种结构既形成了固定作用,又避免降低了开口套、主支撑杆2、竖向支撑杆3、加强杆4的强度,以及提升了装配的效率。
夹持臂6c沿着开口套本体6b的周向延伸到开口套6b的开口中。由于夹持臂6c的设置,使得开口套与主支撑杆2或竖向支撑杆3或加强杆4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增加开口套对主支撑杆2或竖向支撑杆3或加强杆4的夹持力,使开口套与主支撑杆2或竖向支撑杆3或加强杆4的配合可靠。另外,这种结构的开口套上由于不需要钻安装孔,在主支撑杆2或竖向支撑杆3或加强杆4上也不需要钻安装孔,因此,可以将开口套移动到主支撑杆2或竖向支撑杆3或加强杆4上需要的安装部位,从而根据需要调整上述三角形相应内角的角度,以满足在不同位置根据需要来定义加强杆4的倾斜角度。
连接部6d的一端与开口套本体6b或者夹持臂6c的外周面固定,连接部6d的另一端沿着开口套本体6b或者夹持臂6c的径向延伸后,在夹持臂6c与连接部6d之间形成夹角α。这种结构,使得连接部6d位于夹持臂6c的外侧,当连接部6d通过紧固部件6a与支撑杆3或者加强杆4锁紧后,连接部6d对夹持臂6c形成约束作用,即连接部6d对夹持臂6c形成的作用力,使夹持臂6c对支撑杆3或者加强杆4的夹持力进一步提升,从而夹持臂6c对支撑杆3或者加强杆4的夹紧更加可靠。
连接部6d与开口套本体6b或者夹持臂6c连接,紧固部件6a穿过连接部6d以及竖向支撑杆3或者加强杆4并锁紧,使竖向支撑杆3或者加强杆4与连接部6d固定成一体。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在开口套本体6b上间隔布置有两个相对的连接部6d,竖向支撑杆3或者加强杆4的端部位于两个连接部6d之间的间隔空间中后,紧固部件6a穿过并锁紧连接部6d以及竖向支撑杆3或者加强杆4,使竖向支撑杆3或者加强杆4与连接部6d固定成一体,紧固部件6a优先采用螺栓。
如图1、图6至9,腿部组件还包括连接单元、抗拉拔单元,连接单元的一端用于与基础固定,连接单元的另一端与竖向支撑杆3固定;抗拉拔单元与基础B配合后对拉拔力形成抵抗,抗拉拔单元设置在连接单元上。
本实用新型中,当腿部组件与基础B结合后,当连接单元受拉拔力时,由于基础B与抗拉拔单元的配合作用,使得腿部组件整体能够对抗拉拔力,从而使光伏组件支架处于稳固地状态。
连接单元和/或抗拉拔单元的材质为FRP(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制备的连接单元和/或抗拉拔单元具有抗盐碱腐蚀作用好的优点,光伏组件支架安装在盐碱地时,不会受到在盐碱的腐蚀。
本实施例的连接单元包括连接杆10、套管11,连接杆10的一端用于与基础B固定,套管11的一端套在连接杆10上并与连接杆10固定,套管11的另一端与竖向支撑杆3固定。优选地,连接杆10与套管11过盈配合、螺栓、销钉或者通过粘结剂中的一种固定,套管11与竖向支撑杆3过盈配合、螺栓、销钉或者通过粘结剂中的一种固定。
例如,套管11的内径为60mm,竖向支撑杆3和连接杆10的外径均为60mm,在竖向支撑杆3和连接杆10的周面上均涂上粘结剂后,将竖向支撑杆3和连接杆10分别插入到套管11两端的内孔中,通过粘结剂的粘结作用,使套管11分别与支撑杆3和连接杆10形成固定。套管11两端的内孔为台阶孔,当竖向支撑杆3和连接杆10在插接时,分别顶住台阶时,代表竖向支撑杆3和连接杆10插接到位。
所述抗拉拔单元包括凸出抗拉部件12,凸出抗拉部件12与连接单元固定,凸出抗拉部件12的一端延伸到连接单元外侧。本实施例中,凸出抗拉部件12优先采用销钉,在连接单元上设有通孔,凸出抗拉部件12穿过通孔,凸出抗拉部件12与通孔的配合方式可以是过度也可以是过盈,本实施例中,通孔设置在连接杆10的周面上。
凸出抗拉部件12为多个,相邻两个凸出抗拉部件12之间的轴向不行平。通过沿不同方向布置的凸出抗拉部件12,当凸出抗拉部件12与基础B结合后,可以形成各个方向的抗拉拔作用,从而能更好的抵抗拉拔力。本实施例中,凸出抗拉部件12为两个,两个凸出抗拉部件12的轴向呈90度的夹角布置。
对于有多个凸出抗拉部件12的抗拉拔单元来说,这种结构更适合与混凝土浇铸形成一个整体,但对于埋在土坑中的腿部组件来说,为了更好地抵抗拉拔力,抗拉拔单元还包括用于抗拉拔的抗拉盘13,抗拉盘13与连接单元固定,抗拉盘13可以增加与基础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抗拉拔效果。抗拉盘13上设有装配孔,连接单元中的连接杆10穿过抗拉盘13。
优选的方式是,抗拉盘13位于两个相邻的抗拉部件12之间,通过凸出抗拉部件12对抗拉盘13形成轴向限位,以限制抗拉盘13的轴向移动,因此,通过这种方式,不需要采用另外的紧固方式来紧固抗拉盘13与连接杆10。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例如:
(a),腿部组件中的连接单元包括一端用于与基础固定的连接杆10,连接杆10的另一端与竖向支撑杆3插接。即这种结构是直接将竖向支撑杆3与连接杆进行连接并固定,优选的方式是,连接杆10的另一端设有装配孔,所述竖向支撑杆3插入到装配孔中后,竖向支撑杆3与连接杆10过盈配合、螺栓、销钉或者通过粘结剂中的一种固定。
(b),又如,上述腿部组件可以改进由竖向支撑杆3直接与基础B配合来代替,并且在竖向支撑杆3上设有与基础配合后对拉拔力形成抵抗的抗拉拔单元,抗拉拔单元由凸出抗拉部件12和/或抗拉盘13组成。凸出抗拉部件12和/或抗拉盘13与竖向支撑杆3的连接方式,与上述凸出抗拉部件12和/或抗拉盘13与连接单元的连接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Claims (10)
1.光伏组件支架,包括横梁(1)、主支撑杆(2)、竖向支撑杆(3)、加强杆(4)、腿部组件,横梁(1)与主支撑杆(2)固定,竖向支撑杆(3)的一端与主支撑杆(2)固定,加强杆(4)的一端与主支撑杆(2)固定,其特征在于,腿部组件包括:
一端用于与基础固定的连接单元,连接单元的另一端与竖向支撑杆(3)固定;
与基础配合后对拉拔力形成抵抗的抗拉拔单元,抗拉拔单元设置在连接单元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连接单元包括一端用于与基础固定的连接杆(10)、套管(11),套管(11)的一端套在连接杆(10)上并与连接杆(10)固定,套管(11)的另一端与竖向支撑杆(3)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连接杆(10)与套管(11)过盈配合、螺栓固定、销钉固定或者通过粘结剂固定,套管(11)与竖向支撑杆(3)过盈配合、螺栓固定或者通过粘结剂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连接单元包括一端用于与基础固定的连接杆(10),连接杆(10)的另一端与竖向支撑杆(3)插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连接杆(10)的另一端设有装配孔,所述竖向支撑杆(3)插入到装配孔中后,竖向支撑杆(3)与连接杆(10)过盈配合、螺栓固定、销钉固定或者通过粘结剂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拔单元包括凸出抗拉部件(12),凸出抗拉部件(12)与连接单元固定,凸出抗拉部件(12)的一端延伸到连接单元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凸出抗拉部件(12)为多个,相邻两个凸出抗拉部件(12)之间的轴向不行平。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抗拉拔单元还包括用于抗拉拔的抗拉盘(13),抗拉盘(13)与连接单元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连接单元和/或抗拉拔单元的材质为FRP。
10.光伏组件支架,包括横梁(1)、主支撑杆(2)、竖向支撑杆(3)、加强杆(4),横梁(1)与主支撑杆(2)固定,竖向支撑杆(3)的一端与主支撑杆(2)固定,加强杆(4)的一端与主支撑杆(2)固定,其特征在于,竖向支撑杆(3)上设有与基础配合后对拉拔力形成抵抗的抗拉拔单元,抗拉拔单元由凸出抗拉部件(12)和/或抗拉盘(13)组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765703.3U CN216981827U (zh) | 2022-04-05 | 2022-04-05 | 光伏组件支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765703.3U CN216981827U (zh) | 2022-04-05 | 2022-04-05 | 光伏组件支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981827U true CN216981827U (zh) | 2022-07-15 |
Family
ID=82342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765703.3U Active CN216981827U (zh) | 2022-04-05 | 2022-04-05 | 光伏组件支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981827U (zh) |
-
2022
- 2022-04-05 CN CN202220765703.3U patent/CN21698182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6981827U (zh) | 光伏组件支架 | |
CN216981826U (zh) | 光伏组件的支撑装置 | |
CN212772380U (zh) | 钢管锚锭板桩基坑支护系统 | |
CN110984177A (zh) | 一种可回收的快速锚固锚杆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9403314A (zh) | 一种抗拔桩钢筋笼以及抗拔桩的施工方法 | |
KR20240000213A (ko) | 태양광 발전을 위한 태양광 패널 지지 구조체 | |
JP4451491B1 (ja) | アンカー装置及びその設置方法 | |
CN111305589B (zh) | 一种钢结构连接件用便于安装的加固机构 | |
CN214219560U (zh) |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的防护结构 | |
CN214401763U (zh) | 一种回收式粗钢筋锚杆 | |
CN110863489B (zh) | 一种压力型减震消能预应力锚杆结构及构造方法 | |
KR200245405Y1 (ko) | 강관말뚝 두부 결합구 | |
CN217517681U (zh) |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 |
CN220725161U (zh) | 一种沉井位于硬质土层段的加固结构 | |
CN217629710U (zh) | 一种节能型生态护坡加固结构 | |
CN112901232A (zh) | 一种补偿预应力损失的多级让压锚杆 | |
CN222701009U (zh) | 一种生态袋固定钢筋锚索 | |
CN212896159U (zh) | 一种防护效果好的水利工程用护坡网 | |
CN219948492U (zh) | 一种系泊旋转卸扣 | |
CN220059107U (zh) | 一种超高强度的5g输电塔钢结构支架 | |
CN216892376U (zh) | 应用于温室大棚的可反复拆装的桩基础结构 | |
CN221567125U (zh) | 一种混凝土管桩 | |
CN219157666U (zh) | 一种气承膜式建筑地面锚固结构 | |
CN220057806U (zh) | 一种水利施工用边坡加固装置 | |
CN220266421U (zh) | 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坡网的固定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