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70567U - 一种瓶盖出液排气一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瓶盖出液排气一体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970567U CN216970567U CN202122675580.2U CN202122675580U CN216970567U CN 216970567 U CN216970567 U CN 216970567U CN 202122675580 U CN202122675580 U CN 202122675580U CN 216970567 U CN216970567 U CN 21697056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outlet
- bottle cap
- holes
- hole
- bott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瓶盖出液排气一体结构,包括用于安装在瓶子的瓶口的瓶盖本体,所述的瓶盖本体上偏心设置有一个出液孔,所述的瓶盖本体在出液孔对侧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疏气孔,所述的出液孔和疏气孔之间设置有连通二者的过渡缝隙,本发明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瓶盖能够保证液体平顺倒出、准确倒到指定位置的出液孔排气结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瓶盖出液排气一体结构。
【背景技术】
液体状的产品通常使用瓶子储存,譬如酱油类、油类产品,瓶子上设有瓶盖,瓶盖上设有出液孔,以便于将瓶内的液体产品倒出。然而现有的瓶盖上的出液孔设计单一,普遍是单孔设计,当液体产品从瓶中倒出时,如果瓶子倾斜角度过大,液体覆盖整个出液孔从而阻挡空气进入瓶内,使得瓶口处的空气以气泡的方式进入瓶口,最终倒出的水柱形成不稳定的波动,导致液体倒出的时候难以对准。
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上述的不足而产生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瓶盖能够保证液体平顺倒出、准确倒到指定位置的出液孔排气结构。
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瓶盖出液排气一体结构,包括用于安装在瓶子的瓶口的瓶盖本体,所述的瓶盖本体上偏心设置有一个出液孔,所述的瓶盖本体在出液孔对侧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疏气孔,所述的出液孔和疏气孔之间设置有连通二者的过渡缝隙。
作为优选,所述的瓶盖出液排气一体结构,所述的过渡缝隙的宽度从疏气孔至出液孔逐渐增大。
如上所述的瓶盖出液排气一体结构,所述的瓶盖本体为圆形结构,所述的出液孔为与瓶盖本体同圆心的弓形结构,所述的疏气孔为与出液孔朝向相反的弓形结构,所述的出液孔的面积比疏气孔的面积大。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瓶盖出液排气一体结构,所述的疏气孔为圆孔。
如上所述的瓶盖出液排气一体结构,所述的出液孔与疏气孔之间还设有若干个过渡孔,过渡孔沿着过渡缝隙分布。
如上所述的瓶盖出液排气一体结构,所述的过渡孔至少设置有两个。
如上所述的瓶盖出液排气一体结构,所述的过渡孔为小端朝向出液孔的V型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瓶盖出液排气一体结构,所述的瓶盖本体包括有用于嵌设在瓶子的瓶口上的塞体以及能够盖在塞体的盖体,所述的出液孔、疏气孔和过渡缝隙设置在塞体上。
如上所述的瓶盖出液排气一体结构,所述的塞体的上表面的边缘设置有条形纹,所述的条形纹与所述的疏气孔设置在同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瓶盖本体在相对的两侧分别偏心设置有出液孔和疏气孔,出液孔和疏气孔之间设置有连通二者的过渡缝隙。倾倒瓶子的时候,液体从出液孔流出,同时瓶外的气体从疏气孔进入。当瓶子倾斜的幅度太小,则液体不能覆盖整个出液孔,液体能够平顺流出;当瓶子倾斜的幅度较大,则液体覆盖整个出液孔的同时,液体会从过渡缝隙中流出;当瓶子倾斜的幅度过大,则液体覆盖出液孔、疏气孔和过渡缝隙,此时气体会从疏气孔中以气泡形式撞入,由于过渡缝隙的阻隔作用,倒出的液体水柱的波动较小。这样无论瓶子的倾斜幅度或大或小都能保证倒出的水柱能够稳定平顺,使得倒出的液体能够准确地倒到指定的位置上。
2、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瓶盖本体在相对的两侧分别偏心设置有出液孔和疏气孔,在瓶内液体倒出的时候,可以选择从出液孔处倒出液体,也可以从疏气孔处倒出液体,从而能够倒出不同大小液柱,适应不同的液体和不同的使用场景。
3、本实用新型的过渡缝隙的宽度从疏气孔至出液孔逐渐增大,这样使得过渡缝隙靠近出液孔的部分较大,有利于液体能够从过渡缝隙倒出,过渡缝隙靠近疏气孔的部分较小,当疏气孔处产生气泡时,进气的波动对倒出的液体水柱的干扰较小。
4、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的出液孔与疏气孔之间还设有若干个过渡孔,过渡孔沿着过渡缝隙分布,这样当瓶子倾斜幅度较大的时候,液体能够优先通过过渡孔倒出,使得倒出的液体不易封堵疏气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瓶盖出液排气一体结构的横截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瓶盖本体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瓶盖本体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瓶盖本体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瓶盖本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用新型说明书所述的方位,如“上”、“下”、“左”、“右”、“前”、“后”等均为以附图的方位为基准,并以便于描述各个零部件之间关系为目的,并非指示各个零部件之间唯一或者绝对的位置关系,仅为实现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并不是对其实施方式的一种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瓶盖出液排气一体结构,包括用于安装在瓶子的瓶口的瓶盖本体1,所述的瓶盖本体1上偏心设置有一个出液孔11,所述的瓶盖本体1在出液孔11对侧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疏气孔12,所述的出液孔11和疏气孔12之间设置有连通二者的过渡缝隙13。倾倒瓶子的时候,液体从出液孔11流出,同时瓶外的气体从疏气孔12进入。当瓶子倾斜的幅度太小,则液体不能覆盖整个出液孔11,液体能够平顺流出;当瓶子倾斜的幅度较大,则液体覆盖整个出液孔11的同时,液体会从过渡缝隙13中流出;当瓶子倾斜的幅度过大,则液体覆盖出液孔11、疏气孔12和过渡缝隙13,此时气体会从疏气孔12中以气泡形式撞入,由于过渡缝隙13的阻隔作用,倒出的液体水柱的波动较小。这样无论瓶子的倾斜幅度或大或小都能保证倒出的水柱能够稳定平顺,使得倒出的液体能够准确地倒到指定的位置上。
如图2所示,所述的过渡缝隙13的宽度从疏气孔12至出液孔11逐渐增大,这样使得过渡缝隙13靠近出液孔11的部分较大,有利于液体能够从过渡缝隙13倒出,过渡缝隙13靠近疏气孔12的部分较小,当疏气孔12处产生气泡时,进气的波动对倒出的液体水柱的干扰较小。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如图2所示,所述的瓶盖本体1为圆形结构,所述的出液孔11为与瓶盖本体1同圆心的弓形结构,出液孔11设置在靠近瓶盖本体1边缘的位置,有利于液体倒出的效率,弓形结构使得液体倒出的时候水柱比较集中,所述的疏气孔12为与出液孔11朝向相反的弓形结构,所述的出液孔11的面积比疏气孔12的面积大,这样可以使得倒出的水柱比较集中的同时尽量保证出液孔11和疏气孔12具有较大的口径。
更加详细地讲,如图1所示,所述的瓶盖本体1包括有用于嵌设在瓶子的瓶口上的塞体101以及能够盖在塞体101的盖体102,所述的出液孔11、疏气孔12和过渡缝隙13设置在塞体101上。
优选地,所述的塞体101的上表面的边缘设置有条形纹15,所述的条形纹15与所述的疏气孔12设置在同一侧,这样,当盖体102被打开之后,人们能够从条形纹15的位置识别到疏气孔12的位置,从而使出液孔11置于下方而疏气孔12置于上方,再将瓶内液体倒出。
另外,如图2所示,也可以在出液孔11的同一侧设置有条状标识17。
实施例二:
一种瓶盖出液排气一体结构,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疏气孔12为圆孔,生产便捷。
实施例三:
作为更优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一种瓶盖出液排气一体结构,与实施例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出液孔11与疏气孔12之间还设有若干个过渡孔14,过渡孔14沿着过渡缝隙13分布,这样当瓶子倾斜幅度较大的时候,液体能够优先通过过渡孔14倒出,使得液体能够顺畅排出,不易封堵疏气孔12。
如图4所示,所述的过渡孔14至少设置有两个。
作为更优的实施方式,所述的过渡孔14为小端朝向出液孔11的V型孔,如图4所示,出液孔11设置在下侧,V型孔的两脚倾斜向上,这样随着瓶子倾斜的角度逐渐增加,过渡孔14的口径面积逐渐增大,使得整个倒出的水柱保持稳定平顺的状态。
实施例四:
如图5所示,一种瓶盖出液排气一体结构,与实施例二不同之处在于,V型孔的两脚的边缘为圆弧形,有利于倒出的水柱更加集中、更加平滑。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9)
1.一种瓶盖出液排气一体结构,包括用于安装在瓶子的瓶口的瓶盖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盖本体(1)上偏心设置有一个出液孔(11),所述的瓶盖本体(1)在出液孔(11)对侧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疏气孔(12),所述的出液孔(11)和疏气孔(12)之间设置有连通二者的过渡缝隙(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出液排气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缝隙(13)的宽度从疏气孔(12)至出液孔(11)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出液排气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盖本体(1)为圆形结构,所述的出液孔(11)为与瓶盖本体(1)同圆心的弓形结构,所述的疏气孔(12)为与出液孔(11)朝向相反的弓形结构,所述的出液孔(11)的面积比疏气孔(12)的面积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出液排气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疏气孔(12)为圆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瓶盖出液排气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液孔(11)与疏气孔(12)之间还设有若干个过渡孔(14),过渡孔(14)沿着过渡缝隙(13)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瓶盖出液排气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孔(14)至少设置有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瓶盖出液排气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孔(14)为小端朝向出液孔(11)的V型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出液排气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盖本体(1)包括有用于嵌设在瓶子的瓶口上的塞体(101)以及能够盖在塞体(101)的盖体(102),所述的出液孔(11)、疏气孔(12)和过渡缝隙(13)设置在塞体(10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瓶盖出液排气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塞体(101)的上表面的边缘设置有条形纹(15),所述的条形纹(15)与所述的疏气孔(12)设置在同一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675580.2U CN216970567U (zh) | 2021-10-29 | 2021-10-29 | 一种瓶盖出液排气一体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675580.2U CN216970567U (zh) | 2021-10-29 | 2021-10-29 | 一种瓶盖出液排气一体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970567U true CN216970567U (zh) | 2022-07-15 |
Family
ID=82343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675580.2U Active CN216970567U (zh) | 2021-10-29 | 2021-10-29 | 一种瓶盖出液排气一体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97056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98304A (zh) * | 2021-10-29 | 2022-02-01 | 广东汇伟塑胶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瓶盖出液孔排气结构 |
-
2021
- 2021-10-29 CN CN202122675580.2U patent/CN21697056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98304A (zh) * | 2021-10-29 | 2022-02-01 | 广东汇伟塑胶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瓶盖出液孔排气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6970567U (zh) | 一种瓶盖出液排气一体结构 | |
US20020100741A1 (en) | Hermetically sealed container with improved closure | |
WO2008024774A2 (en) | Container having improved pouring characteristics | |
CN101238036A (zh) | 液体容器 | |
RU2001135836A (ru) | Формованное укупорочное средство (варианты) | |
US4726897A (en) | Flotation container or cell | |
CA1250817A (en) | Liquid dispenser | |
CN113998304A (zh) | 一种瓶盖出液孔排气结构 | |
JPH0637157U (ja) | 流速調整注出具 | |
JPH09118338A (ja) | 吸気口を備えた壜およびその補助口 | |
JP2004525040A5 (zh) | ||
US6135367A (en) | Atomizing boards with asymmetrically distributed atomizing holes | |
CN211337076U (zh) | 一种便于倒出液体的容器 | |
CN2546381Y (zh) | 可混调液体包装瓶 | |
JP2003054606A (ja) | 整流栓 | |
CN218023094U (zh) | 一种多开口组合盖 | |
CN218199820U (zh) | 任意角度翻转定位式直饮杯盖 | |
CN204963929U (zh) | 测流用堰箱 | |
CN2523707Y (zh) | 带回流装置的瓶嘴 | |
JPS6340461Y2 (zh) | ||
JPH02137903U (zh) | ||
CN217041360U (zh) | 一种新型高效导向浮动阀片塔盘 | |
JPS6311096Y2 (zh) | ||
JP3075362U (ja) | 容器の上蓋 | |
JPS6016560Y2 (ja) | ピンチバルブ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