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59319U - 一种防倒供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倒供电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959319U CN216959319U CN202122822234.2U CN202122822234U CN216959319U CN 216959319 U CN216959319 U CN 216959319U CN 202122822234 U CN202122822234 U CN 202122822234U CN 216959319 U CN216959319 U CN 2169593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 semicircular
- vertical plate
- tube
- buck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倒供电装置,包括:底座固定管、中间活动管以及顶盖固定管。底座固定管包括第一半圆管、第二半圆管以及第一锁扣,第一锁扣以可释放的方式闭合第一半圆管与第二半圆管;中间活动管包括第三半圆管以及第四半圆管,第三半圆管的第一端与第一半圆管铰接,第四半圆管的第一端与第二半圆管铰接,第三半圆管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卡扣,第四半圆管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卡扣;顶盖固定管包括第五半圆管、第六半圆管以及第二锁扣,第二锁扣以可释放的方式闭合第五半圆管与第六半圆管,第五半圆管上设置有第一卡槽,第六半圆管上设置有第二卡槽。本实用新型的防倒供电装置,其操作方便,能对电缆线上的接地裸露部分进行保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倒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电力检修等工作时,须对有可能来电的各侧线路上挂接地线,以防止突然来电或线路中某些用户不当使用自备发电机引起倒供电,伤及作业人员。现有的电缆线设置的接地裸露部分,大多采用电工胶带对接地裸露部分进行缠绕保护,在接地线时需要打开电工胶带,检修完也要重新缠绕电工胶带,操作不便,且由于电工胶带暴露于环境中,易受腐蚀,安全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倒供电装置,其操作方便,能对电缆线上的接地裸露部分进行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倒供电装置,包括:
底座固定管,所述底座固定管包括第一半圆管、第二半圆管以及第一锁扣,所述第一半圆管与第二半圆管铰接,所述第一锁扣以可释放的方式闭合第一半圆管与第二半圆管;
中间活动管,所述中间活动管包括第三半圆管以及第四半圆管,所述第三半圆管的第一端与第一半圆管铰接,所述第四半圆管的第一端与第二半圆管铰接,所述第三半圆管的第一端与第四半圆管的第一端朝向相同,所述第三半圆管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第四半圆管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卡扣;
顶盖固定管,所述顶盖固定管包括第五半圆管、第六半圆管以及第二锁扣,所述第五半圆管与第六半圆管铰接,所述第二锁扣以可释放的方式闭合第五半圆管与第六半圆管,所述第五半圆管上设置有适于与第一卡扣卡接的第一卡槽,所述第六半圆管上设置有适于与第二卡扣卡接的第二卡槽,且当所述第一卡扣与第一卡槽卡接、第二卡扣与第二卡槽卡接时,所述第三半圆管与第四半圆管闭合。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固定管内壁设置有底座防滑胶套。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固定管内壁设置有顶盖防滑胶套。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活动管两端的内壁均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半圆管以及第四半圆管相对的面之间设置有密封条。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半圆管与第三半圆管相对的面上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内设置有所述密封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半圆管上设置有第一竖板以及连接第一竖板的第一横板,所述第一竖板以及第一横板均平行于所述第一半圆管的轴心,所述第二半圆管上设置有第二竖板以及连接第二竖板的第二横板,所述第二竖板以及第二横板均平行于所述第二半圆管的轴心,所述第一半圆管与第二半圆管闭合时,所述第一竖板与第二竖板抵接,所述第一横板与第二横板抵接,且所述第一竖板与第二竖板抵接时、第一横板与第二横板抵接时整体呈T字形,所述第一锁扣上开设有T字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五半圆管上设置有第三竖板以及连接第三竖板的第三横板,所述第三竖板以及第三横板均平行于所述第五半圆管的轴心,所述第六半圆管上设置有第四竖板以及连接第四竖板的第四横板,所述第三竖板以及第四横板均平行于所述第六半圆管的轴心,所述第五半圆管与第六半圆管闭合时,所述第三竖板与第四竖板抵接,所述第三横板与第四横板抵接,且所述第三竖板与第四竖板抵接时、第三横板与第四横板抵接时整体呈T字形,所述第二锁扣上开设有T字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半圆管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拉环,所述第一卡扣设置在第一拉环上,所述第四半圆管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拉环,所述第二卡扣设置在第二拉环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槽以及第二卡槽的入口处收窄,且入口处形成有朝内的导向斜面;所述第一卡扣以及第二卡扣的头部扩大,且所述第一卡扣以及第二卡扣均为弹性材质。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防倒供电装置,其安装在电线上的时候非常方便,且在安装完成后,对于是否露出金属段以方便挂接地线的操作也非常方便,即只需控制中间活动管的第三半圆管与第四半圆管闭合与否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防倒供电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倒供电装置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倒供电装置底座固定管去除第一锁扣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倒供电装置顶盖固定管去除第二锁扣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倒供电装置去除第三半圆管以及密封条、密封圈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防倒供电装置去除第三半圆管、第四半圆管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防倒供电装置的爆炸图;
图中:1、底座固定管;11、第一半圆管;111、第一竖板;112、第一横板;12、第二半圆管;121、第二竖板;122、第二横板;13、第一锁扣;14、底座防滑胶套;2、中间活动管;21、第三半圆管;211、第一卡扣;212、第一拉环;22、第四半圆管;221、第二卡扣;222、第二拉环;223、条形槽;2231、密封条;23、环形槽;231、密封圈;3、顶盖固定管;31、第五半圆管;311、第一卡槽;312、第三竖板;313、第三横板;32、第六半圆管;321、第二卡槽;322、第四竖板;323、第四横板;33、第二锁扣;34、顶盖防滑胶套;41、导向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4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倒供电装置,其包括底座固定管1、中间活动管2以及顶盖固定管3。其中,底座固定管1包括第一半圆管11、第二半圆管12以及第一锁扣13,第一半圆管11与第二半圆管12铰接,第一锁扣13以可释放的方式闭合第一半圆管11与第二半圆管12。中间活动管2包括第三半圆管21以及第四半圆管22,第三半圆管21的第一端与第一半圆管11铰接,第四半圆管22的第一端与第二半圆管12铰接,第三半圆管21的第一端与第四半圆管22的第一端朝向相同,第三半圆管21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卡扣211,第四半圆管22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卡扣221。顶盖固定管3包括第五半圆管31、第六半圆管32以及第二锁扣33,第五半圆管31与第六半圆管32铰接,第二锁扣33以可释放的方式闭合第五半圆管31与第六半圆管32,第五半圆管31上设置有适于与第一卡扣211卡接的第一卡槽311,第六半圆管32上设置有适于与第二卡扣221卡接的第二卡槽321,且当第一卡扣211与第一卡槽311卡接、第二卡扣221与第二卡槽321卡接时,第三半圆管21与第四半圆管22闭合。
在使用时,需要在电线上预先剥皮露出金属段,然后在金属段的两端分别套接底座固定管1以及顶盖固定管3,中间活动管2则套在金属段的外部。具体地,底座固定管1的套接具体是通过第一半圆管11与第二半圆管12闭合实现的,这样的方式避免了从电线一端穿设导致的安装困难。同样的,顶盖固定管3的套接具体是通过第五半圆管31与第六半圆管32闭合实现的,当然这种方式也能避免安装困难。当底座固定管1以及顶盖固定管3安装完毕后,中间活动管2也就随之安装完毕。在不需要接地的时候,应使第一卡扣211与第一卡槽311卡接、第二卡扣221与第二卡槽321卡接,此时中间活动管2会将金属段围合封闭,避免因裸露带来触电风险,且此时中间活动管2的两端将分别套设在底座固定管1与顶盖固定管3上。在需要接地的时候,应使第一卡扣211从第一卡槽311脱出、第二卡扣221从第二卡槽321脱出,这样即可露出金属段,从而方便挂接地线。
上述的设置方式中,第一锁扣13以可释放的方式闭合第一半圆管11与第二半圆管12,这样可以方便底座固定管1的安装以及后续的维修更换,同样,第二锁扣33以可释放的方式闭合第五半圆管31与第六半圆管32,也可以方便顶盖固定管3的安装以及后续的维修更换。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防倒供电装置,其安装在电线上的时候非常方便,且在安装完成后,对于是否露出金属段以方便挂接地线的操作也非常方便(只需控制中间活动管2的第三半圆管21与第四半圆管22闭合与否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底座固定管1、中间活动管2以及顶盖固定管3均为绝缘材质。
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参照图3,底座固定管1内壁设置有底座防滑胶套14。通过设置底座防滑胶套14,可以使得底座固定管1与电线连接的更加可靠,不会轻易滑动。
优选地,参照图4,顶盖固定管3内壁设置有顶盖防滑胶套34。同样,通过设置顶盖防滑胶套34,也可以使顶盖固定管3与电线连接的更加可靠,不会轻易滑动。
优选地,参照图6-7,中间活动管2两端的内壁均开设有环形槽23,环形槽23内设置有密封圈231。通过开设环形槽23以及在环形槽23内设置密封圈231,可以增强本实用新型防倒供电装置的防水性能,即在不需要挂接地线时,底座固定管1与中间活动管2之间通过密封圈231密封,顶盖固定管3与中间活动管2之间通过密封圈231密封,从而减少雨水从底座固定管1与中间活动管2连接处,以及减少雨水从顶盖固定管3与中间活动管2连接处流入电线的金属段的可能,进而减少雨水或其他杂质腐蚀电线的可能,起到保护电线的作用。
优选地,参照图5-6,第三半圆管21以及第四半圆管22相对的面之间设置有密封条2231,具体地,第四半圆管22与第三半圆管21相对的面上开设有条形槽223,条形槽223内设置有密封条2231。同样,通过设置密封条2231,可以减少雨水从第三半圆管21与第四半圆管22的连接处进入中间活动管2的可能,从而也能起到保护电线的作用。
优选地,参照图1-3,第一半圆管11上设置有第一竖板111以及连接第一竖板111的第一横板112,第一竖板111以及第一横板112均平行于第一半圆管11的轴心,第二半圆管12上设置有第二竖板121以及连接第二竖板121的第二横板122,第二竖板121以及第二横板122均平行于第二半圆管12的轴心,第一半圆管11与第二半圆管12闭合时,第一竖板111与第二竖板121抵接,第一横板112与第二横板122抵接,且第一竖板111与第二竖板121抵接时、第一横板112与第二横板122抵接时整体呈T字形,第一锁扣13上开设有T字形凹槽。即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第一锁扣13可以直接套在第一横板112、第二横板122、第一竖板111以及第二竖板121形成的T字形结构上以完成第一半圆管11与第二半圆管12的闭合,而当需要释放时,只需将第一锁扣13滑出T字形结构即可,非常的方便。
优选地,参照图1-2以及图4,第五半圆管31上设置有第三竖板312以及连接第三竖板312的第三横板313,第三竖板312以及第三横板313均平行于第五半圆管31的轴心,第六半圆管32上设置有第四竖板322以及连接第四竖板322的第四横板323,第三竖板312以及第四横板323均平行于第六半圆管32的轴心,第五半圆管31与第六半圆管32闭合时,第三竖板312与第四竖板322抵接,第三横板313与第四横板323抵接,且第三竖板312与第四竖板322抵接时、第三横板313与第四横板323抵接时整体呈T字形,第二锁扣33上开设有T字形凹槽。同样地,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第二锁扣33可以直接套在第三横板313、第四横板323、第三竖板312以及第四竖板322形成的T字形结构上以完成第五半圆管31与第六半圆管32的闭合,而当需要释放时,只需将第二锁扣33从T字形结构上滑出即可,非常的方便。
优选地,参照图1-4,第三半圆管21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拉环212,第一卡扣211设置在第一拉环212上,第四半圆管22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拉环222,第二卡扣221设置在第二拉环222上。通过设置第一拉环212以及第二拉环222,可以方便使用者进行操作。具体地说,是可以方便将第一卡扣211与第一卡槽311脱开,以及方便第二卡口与第二卡槽321脱开。
优选地,第一卡槽311以及第二卡槽321的入口处收窄,且入口处形成有朝内的导向斜面41;第一卡扣211以及第二卡扣221的头部扩大,且第一卡扣211以及第二卡扣221均为弹性材质。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保证第一卡扣211与第一卡槽311连接时的可靠性,以及第二卡扣221与第二卡扣221连接时的可靠性,不会轻易松脱。具体而言,在使用时,由于第一卡槽311以及第二卡槽321的入口处形成有朝内的导向斜面41(即第一卡槽311的入口以及第二卡槽321的入口均形成有朝向其各自内部的导向斜面41),所以可以方便第一卡扣211以及第二卡口的插入,而又因为第一卡槽311以及第二卡槽321的入口处收窄,所以第一卡扣211以及第二卡口在插入后不会轻易脱出,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而第一卡扣211以及第二卡扣221均为弹性材质可以保证其在受力的作用下能变形脱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防倒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固定管(1),所述底座固定管(1)包括第一半圆管(11)、第二半圆管(12)以及第一锁扣(13),所述第一半圆管(11)与第二半圆管(12)铰接,所述第一锁扣(13)以可释放的方式闭合第一半圆管(11)与第二半圆管(12);
中间活动管(2),所述中间活动管(2)包括第三半圆管(21)以及第四半圆管(22),所述第三半圆管(21)的第一端与第一半圆管(11)铰接,所述第四半圆管(22)的第一端与第二半圆管(12)铰接,所述第三半圆管(21)的第一端与第四半圆管(22)的第一端朝向相同,所述第三半圆管(21)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卡扣(211),所述第四半圆管(22)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卡扣(221);
顶盖固定管(3),所述顶盖固定管(3)包括第五半圆管(31)、第六半圆管(32)以及第二锁扣(33),所述第五半圆管(31)与第六半圆管(32)铰接,所述第二锁扣(33)以可释放的方式闭合第五半圆管(31)与第六半圆管(32),所述第五半圆管(31)上设置有适于与第一卡扣(211)卡接的第一卡槽(311),所述第六半圆管(32)上设置有适于与第二卡扣(221)卡接的第二卡槽(321),且当所述第一卡扣(211)与第一卡槽(311)卡接、第二卡扣(221)与第二卡槽(321)卡接时,所述第三半圆管(21)与第四半圆管(22)闭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倒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固定管(1)内壁设置有底座防滑胶套(1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倒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固定管(3)内壁设置有顶盖防滑胶套(3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倒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活动管(2)两端的内壁均开设有环形槽(23),所述环形槽(23)内设置有密封圈(23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倒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半圆管(21)以及第四半圆管(22)相对的面之间设置有密封条(223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倒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半圆管(22)与第三半圆管(21)相对的面上开设有条形槽(223),所述条形槽(223)内设置有所述密封条(223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倒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圆管(11)上设置有第一竖板(111)以及连接第一竖板(111)的第一横板(112),所述第一竖板(111)以及第一横板(112)均平行于所述第一半圆管(11)的轴心,所述第二半圆管(12)上设置有第二竖板(121)以及连接第二竖板(121)的第二横板(122),所述第二竖板(121)以及第二横板(122)均平行于所述第二半圆管(12)的轴心,所述第一半圆管(11)与第二半圆管(12)闭合时,所述第一竖板(111)与第二竖板(121)抵接,所述第一横板(112)与第二横板(122)抵接,且所述第一竖板(111)与第二竖板(121)抵接时、第一横板(112)与第二横板(122)抵接时整体呈T字形,所述第一锁扣(13)上开设有T字形凹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倒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半圆管(31)上设置有第三竖板(312)以及连接第三竖板(312)的第三横板(313),所述第三竖板(312)以及第三横板(313)均平行于所述第五半圆管(31)的轴心,所述第六半圆管(32)上设置有第四竖板(322)以及连接第四竖板(322)的第四横板(323),所述第三竖板(312)以及第四横板(323)均平行于所述第六半圆管(32)的轴心,所述第五半圆管(31)与第六半圆管(32)闭合时,所述第三竖板(312)与第四竖板(322)抵接,所述第三横板(313)与第四横板(323)抵接,且所述第三竖板(312)与第四竖板(322)抵接时、第三横板(313)与第四横板(323)抵接时整体呈T字形,所述第二锁扣(33)上开设有T字形凹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倒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半圆管(21)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拉环(212),所述第一卡扣(211)设置在第一拉环(212)上,所述第四半圆管(22)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拉环(222),所述第二卡扣(221)设置在第二拉环(222)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倒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311)以及第二卡槽(321)的入口处收窄,且入口处形成有朝内的导向斜面(41);所述第一卡扣(211)以及第二卡扣(221)的头部扩大,且所述第一卡扣(211)以及第二卡扣(221)均为弹性材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822234.2U CN216959319U (zh) | 2021-11-17 | 2021-11-17 | 一种防倒供电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822234.2U CN216959319U (zh) | 2021-11-17 | 2021-11-17 | 一种防倒供电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959319U true CN216959319U (zh) | 2022-07-12 |
Family
ID=82304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822234.2U Active CN216959319U (zh) | 2021-11-17 | 2021-11-17 | 一种防倒供电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959319U (zh) |
-
2021
- 2021-11-17 CN CN202122822234.2U patent/CN21695931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285725B1 (en) | Weatherproof and restraining apparatus for electrical plugs | |
CN105846266B (zh) | 一种电气配电箱用电缆接地转接装置 | |
EP3573206B1 (en) | Self-locking cable fastening holder | |
US3781461A (en) | Cable splice assembly and method | |
DE102011119173B4 (de) | Generatoranschlusskasten fürPhotovoltaikanlagen und Eingangsmodule | |
CN210985617U (zh) | 一种电缆连接接头 | |
CN110226265A (zh) | 一种用于密封线缆的连接装置及通信终端盒 | |
CN216959319U (zh) | 一种防倒供电装置 | |
KR101794324B1 (ko) | 지중 배전선로의 보호형 접속 장치구조 | |
CN106340751B (zh) | 一种防水电缆接头 | |
CN205123131U (zh) | 绝缘护罩安装工具 | |
CN206727244U (zh) | 销接式电表接线夹 | |
CN106410447B (zh) | 一种计量引线装置 | |
MX2011003830A (es) | Conector cable coaxial. | |
KR20150004828A (ko) | 신속 일방향 연결 시스템 | |
EP0728377B1 (en) | Cable closure | |
KR101920193B1 (ko) | 가공배전용 애자설치를 위한 쇄클기구 | |
CN106848645B (zh) | 一种销接式电表接线夹 | |
CN106972291A (zh) | 一种插接式电表接线夹 | |
CN217281446U (zh) | 一种可以快速安装的电缆防水接头 | |
CN212908921U (zh) | 三分封闭罩 | |
CN214542699U (zh) | 一种线缆连接装置 | |
CN217883691U (zh) | 通用型配线架 | |
CN207697522U (zh) |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插座带线总成 | |
CN219321660U (zh) | 一种重载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