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18357U - 一种利用建筑内部结构的吊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建筑内部结构的吊装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918357U CN216918357U CN202122621302.9U CN202122621302U CN216918357U CN 216918357 U CN216918357 U CN 216918357U CN 202122621302 U CN202122621302 U CN 202122621302U CN 216918357 U CN216918357 U CN 21691835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el wire
- pulley
- building
- holes
- hois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建筑内部结构的吊装装置,包括若干V型钢丝绳、若干滑轮组,若干卷扬机,在大型设备预留吊装口上方的楼板设置若干通孔,大型设备预留吊装口位于首层楼板上,若干通孔的中心连线与大型设置位于大型设备预留吊装口的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重合,且若干通孔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对所述大型设备预留吊装口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对称设置,所述V型钢丝绳的两端分别与通孔所在楼板上方的楼板上方的周边强度较高的内部结构连接,V型钢丝绳的中部穿越对应的通孔与楼板下方的对应的滑轮组连接,每一滑轮组与对应的卷扬机通过对应的牵拉钢丝绳连接工作,其解决了目前室内结构无法使用吊装设备进行大型设备吊装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建筑内部结构的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许多重量大,体积大的大型设备,在建筑外部区域吊装时,可利用汽车吊、塔吊等大型吊装设备进行吊装,完成吊装工作。但遇到需在建筑内部区域进行吊装大型设备的情况下,大型吊装设备无法进入建筑内部,进行吊装。
因此,针对这种,需要建筑结构内部将大型设备吊装至相应位置,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建筑内部结构的吊装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建筑内部区域中大型设备吊装困难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建筑内部结构的吊装装置,包括若干V型钢丝绳、若干滑轮组,若干卷扬机,在大型设备预留吊装口上方的楼板设置若干通孔,所述大型设备预留吊装口位于首层楼板上,所述若干通孔等间距排列设置,所述若干通孔的中心连线与大型设备位于大型设备预留吊装口的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重合,且若干通孔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对所述大型设备预留吊装口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对称设置,所述V型钢丝绳的数量为三个以上,所述滑轮组、卷扬机以及通孔的数量均与所述V型钢丝绳的数量相同,所述V型钢丝绳的两端分别与通孔所在楼板上方的楼板上方的周边强度较高的内部结构连接,所述V型钢丝绳的中部穿越对应的通孔与楼板下方的对应的滑轮组连接,每一滑轮组与对应的卷扬机通过对应的牵拉钢丝绳连接工作,卷扬机固定于首层楼板上。
优选的,在上述的利用建筑内部结构的吊装装置中,所述周边强度较高的内部结构包括砼柱和/或核心筒承力墙。
优选的,在上述的利用建筑内部结构的吊装装置中,所述V型钢丝绳的两端分别与通孔所在楼板上方的楼板上方的周边强度较高的内部结构通过捆绑方式连接固定。
优选的,在上述的利用建筑内部结构的吊装装置中,在捆绑方式连接固定前,加垫硬度较小的材料进行固定,以免V型钢丝绳产生磨损,断裂。
优选的,在上述的利用建筑内部结构的吊装装置中,所述硬度较小的材料为木方或者木板或者塑料。
优选的,在上述的利用建筑内部结构的吊装装置中,所述滑轮组包括定滑轮和动滑轮,所述定滑轮于动滑轮的上下端分别设有挂钩,所述定滑轮的挂钩与V型钢丝绳的中部连接,牵拉钢丝绳上远离对应卷扬机的一端,依次绕经定滑轮的上半部分和动滑轮的下半部分后与定滑轮的下端挂钩固定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的利用建筑内部结构的吊装装置中,所述卷扬机利用砼柱做受力固定。
优选的,在上述的利用建筑内部结构的吊装装置中,所述砼柱上设有转向轮,所述牵拉钢丝绳中远离滑轮组的一端绕经所述转向轮后与卷扬机固定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的利用建筑内部结构的吊装装置中,所述V型钢丝绳的数量为三个。
由以上公开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解决了目前室内结构无法使用吊装设备进行大型设备吊装的问题。
2)由于只对建筑内部进行一定的通孔操作,通过钢丝绳连接核心筒等强度较高的建筑内部结构,承受大型设备的重力,以免楼板受力过大,造成坍塌,因而该吊装方法,不对建筑造成破坏,保证建筑内部结构的强度不受影响。
3)本实用新型使用简单可靠,操作可行,节省了吊装成本,并且降低了吊装过程中所可能带来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利用建筑内部结构的吊装装置的整体结构透视图。
图2为滑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吊装过程的起吊工作透视图。
图4为吊装过程的起吊过渡透视图。
图5为吊装过程的垂直吊装透视图。
图6为吊装过程的设备入口透视图。
图中:101.第一通孔;102.第二通孔102;103.第三通孔;2.转向轮;301. 第一卷扬机;302.第二卷扬机;303.第三卷扬机;4.大型设备;5.大型设备预留吊装口;601.第一滑轮组;602.第二滑轮组;603.第三滑轮组;6.1定滑轮;6.2 动滑轮;7.砼柱;800.首层楼板;801.第一楼板;802.第二楼板;803.第三楼板;9.牵拉钢丝绳;10.V型钢丝绳;11.木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将由所列举之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特征。需另外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上”、“下”与附图的上、下的方向一致,但这不能成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利用建筑内部结构的吊装装置,包括若干V型钢丝绳10、若干滑轮组,若干卷扬机,在大型设备预留吊装口 5上方的楼板即第一楼板801设置若干通孔,所述大型设备预留吊装口5位于首层楼板800上,所述若干通孔等间距排列设置,所述若干通孔的中心连线与大型设备位于大型设备预留吊装口5的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重合,且若干通孔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对所述大型设备预留吊装口5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对称设置,所述V型钢丝绳10的数量为三个以上,所述滑轮组、卷扬机以及通孔的数量均与所述V型钢丝绳10的数量相同,所述V型钢丝绳10的两端分别与通孔所在楼板上方的楼板即第二楼板802上方的周边强度较高的内部结构连接,第三楼板803位于第二楼板802的上方,所述V型钢丝绳10的中部穿越对应的通孔与楼板下方的对应的滑轮组连接,每一滑轮组与对应的卷扬机通过对应的牵拉钢丝绳9连接工作,卷扬机固定于首层楼板800上。本实用新型使用简单可靠,操作可行,节省了吊装成本,并且降低了吊装过程中所可能带来的风险,能够解决了目前室内结构无法使用吊装设备进行大型设备4 吊装的问题。由于只对建筑内部进行一定的通孔操作,通过钢丝绳连接核心筒等强度较高的建筑内部结构,承受大型设备4的重力,以免楼板受力过大,造成坍塌,因而该吊装方法,不对建筑造成破坏,保证建筑内部结构的强度不受影响。
优选的,在上述的利用建筑内部结构的吊装装置中,所述周边强度较高的内部结构包括砼柱7和/或核心筒承力墙。
优选的,在上述的利用建筑内部结构的吊装装置中,所述V型钢丝绳的两端分别与通孔所在楼板上方的楼板上方的周边强度较高的内部结构通过捆绑方式连接固定。
优选的,在上述的利用建筑内部结构的吊装装置中,在捆绑方式连接固定前,加垫硬度较小的材料进行固定,以免V型钢丝绳产生磨损,断裂。
优选的,在上述的利用建筑内部结构的吊装装置中,所述硬度较小的材料为木方11或者木板或者塑料,木方11或者木板或者塑料均取材方便。
优选的,在上述的利用建筑内部结构的吊装装置中,所述滑轮组包括定滑轮6.1和动滑轮6.2,所述定滑轮6.1于动滑轮6.2的上下端分别设有挂钩,所述定滑轮的挂钩与V型钢丝绳的中部连接,牵拉钢丝绳9上远离对应卷扬机的一端,依次绕经定滑轮6.1的上半部分和动滑轮6.2的下半部分后与定滑轮 6.1的下端挂钩固定连接。由于定滑轮6.1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很省力地拉动大型设备4,动滑轮6.2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能很省力地拉动大型设备4。滑轮组结合了定滑轮6.1和动滑轮6.2的优点,既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又能很省力地拉动大型设备4。
优选的,在上述的利用建筑内部结构的吊装装置中,所述卷扬机利用砼柱 7做受力固定。具体的,所述砼柱7上设有转向轮2,所述牵拉钢丝绳9中远离滑轮组的一端绕经所述转向轮2后与卷扬机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利用砼柱7 做为受力固定,保护卷扬机,防止卷扬机位移,确保卷扬机提供稳定支撑。
优选的,在上述的利用建筑内部结构的吊装装置中,所述V型钢丝绳的数量为三个。
优选的,在上述的利用建筑内部结构的吊装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如图3所示,将第一滑轮组601以及第二滑轮组602与大型设备 4前端连接,启动第一卷扬机301及第二卷扬机302,使第一、二滑轮组进行收绳,将大型设备4前端吊离原地,使之向大型设备预留吊装口5缓慢平稳滑行;
步骤2,如图4所示,大型设备4滑行一定距离后,将第三滑轮组603与设备前端进行挂设,启动第三卷扬机303进行收绳,使之与大型设备4前端稳定连接;并将第一滑轮组601松绳,与大型设备4前端脱离,进而与大型设备 4后端进行挂设,收绳稳定大型设备4;
步骤3,如图5所示,开启第一、第二、第三卷扬机,使第一、第二、第三滑轮组进行收绳,通过控制收绳量将设备缓慢过渡到大型设备预留吊装口5 中央,并使大型设备4水平稳定;
步骤4,如图6所示,大型设备4吊入大型设备预留吊装口5后,解开第二滑轮组602,启动第一卷扬机301及第三卷扬机303,使第一滑轮组601、第三滑轮组603同时松绳,使大型设备4在大型设备预留吊装口5缓慢降至指定楼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室内结构无法使用吊装设备进行大型设备吊装的问题。由于只对建筑内部进行一定的通孔操作,通过钢丝绳连接核心筒等强度较高的建筑内部结构,承受大型设备的重力,以免楼板受力过大,造成坍塌,因而该吊装方法,不对建筑造成破坏,保证建筑内部结构的强度不受影响。本实用新型使用简单可靠,操作可行,节省了吊装成本,并且降低了吊装过程中所可能带来的风险。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利用建筑内部结构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V型钢丝绳、若干滑轮组,若干卷扬机,在大型设备预留吊装口上方的楼板设置若干通孔,所述大型设备预留吊装口位于首层楼板上,所述若干通孔等间距排列设置,所述若干通孔的中心连线与大型设备位于大型设备预留吊装口的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重合,且若干通孔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对所述大型设备预留吊装口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对称设置,所述V型钢丝绳的数量为三个以上,所述滑轮组、卷扬机以及通孔的数量均与所述V型钢丝绳的数量相同,所述V型钢丝绳的两端分别与通孔所在楼板上方的楼板上方的周边强度较高的内部结构连接,所述V型钢丝绳的中部穿越对应的通孔与楼板下方的对应的滑轮组连接,每一滑轮组与对应的卷扬机通过对应的牵拉钢丝绳连接工作,卷扬机固定于首层楼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建筑内部结构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强度较高的内部结构包括砼柱和/或核心筒承力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建筑内部结构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钢丝绳的两端分别与通孔所在楼板上方的楼板上方的周边强度较高的内部结构通过捆绑方式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建筑内部结构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捆绑方式连接固定前,加垫木方或者木板或者塑料进行固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建筑内部结构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包括定滑轮和动滑轮,所述定滑轮于动滑轮的上下端分别设有挂钩,所述定滑轮的挂钩与V型钢丝绳的中部连接,牵拉钢丝绳上远离对应卷扬机的一端,依次绕经定滑轮的上半部分和动滑轮的下半部分后与定滑轮的下端挂钩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建筑内部结构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扬机利用砼柱做受力固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建筑内部结构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砼柱上设有转向轮,所述牵拉钢丝绳中远离滑轮组的一端绕经所述转向轮后与卷扬机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建筑内部结构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钢丝绳的数量为三个。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621302.9U CN216918357U (zh) | 2021-10-29 | 2021-10-29 | 一种利用建筑内部结构的吊装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621302.9U CN216918357U (zh) | 2021-10-29 | 2021-10-29 | 一种利用建筑内部结构的吊装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918357U true CN216918357U (zh) | 2022-07-08 |
Family
ID=82248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621302.9U Active CN216918357U (zh) | 2021-10-29 | 2021-10-29 | 一种利用建筑内部结构的吊装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91835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365108A (zh) * | 2023-10-26 | 2024-01-09 |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大直径构筑物中心支撑立柱的安装方法 |
-
2021
- 2021-10-29 CN CN202122621302.9U patent/CN21691835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365108A (zh) * | 2023-10-26 | 2024-01-09 |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大直径构筑物中心支撑立柱的安装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734560A (zh) | 高耸构筑物施工内爬塔吊高空拆除工法 | |
CN216918357U (zh) | 一种利用建筑内部结构的吊装装置 | |
CN202926333U (zh) | 全圆整体倒悬挂模板悬挂系统 | |
CN105110205B (zh) | 一种塔式起重机的逆向拆卸方法 | |
CN108946475B (zh) | 一种用于卧式设备的翻转吊装系统及吊装方法 | |
CN107161879B (zh) | 塔式起重机后侧附墙拆卸装置及其拆卸方法 | |
CN206051364U (zh) | 一种幕墙型材起吊装置 | |
CN212050185U (zh) | 一种带有缓冲底座的管材吊篮 | |
CN113353832A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现浇筑墙板的钢制模板吊装装置 | |
CN210193239U (zh) | 一种辅助拆除施工塔吊平衡重的龙门架装置 | |
CN201507113U (zh) | 一种建筑施工用电动爬模设备 | |
CN2599134Y (zh) | 高耸烟囱升脚手架翻模板的施工装置 | |
CN218027231U (zh) | 一种用于下放挂篮底篮的简易装置 | |
CN218758804U (zh) | 一种导轨架拆装辅助装置 | |
CN114684714A (zh) | 一种利用建筑内部结构的吊装方法 | |
CN214462524U (zh) | 钢结构建筑现浇楼板吊模系统 | |
CN217810515U (zh) | 一种t梁湿接缝免高空作业翻模的装置 | |
CN217264258U (zh) | 一种袋装混凝土起吊架装置 | |
CN215291319U (zh) | 一种多点位电梯井施工提升平台 | |
CN202000647U (zh) | 电梯井提升脚手架的底座装置 | |
CN201857225U (zh) | 桥式起重机车架吊装装置 | |
CN214305566U (zh) | 一种超大直径grp管道陆上安装施工体系 | |
CN212612488U (zh) | 一种可移动的水下混凝土灌注导管台车 | |
CN210759347U (zh) | 一种安装设备 | |
CN211283445U (zh) | 一种缆载吊机安装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