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6877538U - 一种腹透导管保护套 - Google Patents

一种腹透导管保护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77538U
CN216877538U CN202122646740.0U CN202122646740U CN216877538U CN 216877538 U CN216877538 U CN 216877538U CN 202122646740 U CN202122646740 U CN 202122646740U CN 216877538 U CN216877538 U CN 2168775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itoneal dialysis
protective sleeve
dialysis catheter
protective
sleev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4674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育明
陈冬平
叶朝阳
蒋宇峰
蔡晓菁
吴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gu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Original Assignee
Shugu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gu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filed Critical Shugu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Priority to CN20212264674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775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775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7753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腹透导管保护套,包括保护套本体,所述保护套本体其两端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周围为软垫结构,使所述保护套本体两端与腹透导管密闭相连;所述保护套本体上设有抽气设备,所述抽气设备包括与外界气体进行交互的抽气筒,所述抽气筒其上设有活塞杆,通过活塞杆在抽气筒内的抽拉,形成相对无菌的真空环境;所述抽气筒还可与负压设备或正压设备相连,利用仪器进行抽吸或向内填充无菌气体,可维持持续的负压或正压;所述保护套本体上还设有离型贴,可将保护套本体与腹部导管一同贴于患者腹部;其优点表现在:可使腹透导管末端得到有效固定及保护,减少感染的发生,提供无菌、可视、防水的密闭环境,能进行全程、持续无间断防护。

Description

一种腹透导管保护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腹透导管保护套。
背景技术
腹透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成熟技术。腹腔感染是腹透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根据医疗常规,腹透要求无菌操作。目前临床上在引流腹透液时,腹透短管与腹透液袋引流管衔接处有长约2厘米暴露在外,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在腹透间歇期,碘伏帽与腹透短管衔接处有缝隙,不能完全阻隔灰尘及微生物,更有甚者,由于外力的磨蹭,导致碘伏帽松动及脱落的情况时有发生,一方面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另一方面可能导致腹透短管因污染而不能继续使用必须更换新的短管,则增加了医疗支出。为了固定腹透导管,患者常常自制腰带,腰带上附有一个口袋,不进行腹透液引流时,腹透导管末端置于口袋内。使用腰带的弊端在于一方面导致患者日常洗浴时的不便,另一方面,由于口袋非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容易积聚微生物,同样增加了感染的风险。中国专利申请:CN205994790U 公开了一种防污染腹透短管保护结构,所述防污染腹透短管保护结构包括护套短管和套接于所述护套短管上的护套保护壳,所述护套保护壳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Y形管路的连接端的外螺纹相匹配以实现螺纹连接,所述护套保护壳的内壁上附着用于消毒清理和增强连接密闭性的环形碘伏棉。本申请仅仅适合腹膜透析引流时使用,避免了腹透液引流时细菌从短管与Y型管路连接处进入腹腔,降低了感染风险,但是其仅提供隔离式防护,在腹透间歇期,碘伏帽衔接处未能得到保护,因此其缺陷还在于未能提供全程的、持续有效的防护。
中国专利申请:CN208574064U公开了腹膜透析短管,包括短管本体、透析液连接管和保护套,短管本体一端有连接头,连接头上设有外螺纹,透析液连接管的一端有与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接口;保护套展开时为平面结构,平面结构包括保护套本体和一端的卡舌,保护套本体上设有与卡舌适配的卡口;卡舌通过连接部与保护套本体连接,保护套本体和连接部均为长方形,卡口的长边与连接部的长边平行,连接部的长度小于卡口的长边,卡舌与连接部连接的一端为与连接部长边平行的直边。本申请中的保护套可套在透析液连接管与连接头的连接处,避免连接头的外螺纹或短管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导致细菌或异物粘附于其壁;保护套通过卡口与卡舌的形式卡接,操作方便,并可稳稳的套在短管上,但是其同样是提供隔离式防护,在腹透间歇期,碘伏帽衔接处未能得到保护,同样未能提供全程的、持续有效的防护。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可使腹透导管末端得到有效固定及保护,减少感染的发生,提供无菌、可视、防水的密闭环境,能进行全程、持续无间断防护的腹透导管保护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使腹透导管末端得到有效固定及保护,减少感染的发生,提供无菌、可视、防水的密闭环境,能进行全程、持续无间断防护的腹透导管保护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腹透导管保护套,包括保护套本体,所述保护套本体为中空结构,其两端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中心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周围为软垫结构;所述保护套本体其上设有抽气设备,用于吸排所述保护套本体其内的空气。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抽气设备包括抽气筒,所述抽气筒用于与外界气体的交互。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处抽气筒内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用于气体的抽吸;所述抽气筒还可与负压设备或正压设备相连。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通孔其周围的软垫结构由若干独立软垫紧贴组成。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保护套本体其上还设有离型贴。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保护套本体其上还包括贴合平台,所述贴合平台为用于设置离型贴的平面。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保护套本体包括第一保护套和第二保护套;所述第一保护套与所述第二保护套可拆卸相连。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保护套与所述第二保护套通过插销可拆卸相连。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保护套与所述第二保护套其连接处设有密封垫。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所述腹透导管保护套其保护套本体为中空结构,两端设有密封盖,密封盖中心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周围为软垫结构,可将腹透导管的连接处置于保护套本体的腔体内,形成密闭的保护空间,使其在引流腹透液时,可使腹透导管衔接处得到有效保护,减少感染的发生;在腹透间歇期不进行腹透液引流时,同样可提供腹透导管末端的保护,防止碘伏帽与螺纹连接部衔接处的感染发生。
2、所述保护套本体其上设有抽气设备,可以吸排保护套本体内的气体,使上述保护空间内形成无菌的真空环境;所述抽气设备包括抽气筒,所处抽气筒内设有活塞杆,操作方便,使用灵活;所述抽气筒还可与负压设备或正压设备相连,可实现无菌环境的持续维持,如向其内部持续输入经净化处理的气体,使被污染的气体更加难以通入,以确保不会因引流腹透液时的接口污染而造成腹腔感染;
3、所述通孔其周围的软垫结构由若干独立软垫紧贴组成,其软垫可以任意产生形变,能灵活适配现有腹透导管的形状,有效地封闭保护套其内腔,从而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无需提供配套的腹透导管。
4、所述保护套本体分为第一保护套和第二保护套,可以从外部直接套接,因此,没有使用顺序的限制,可随时拆卸更换,极大地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
5、所述保护套本体为透明、防水材质所制成的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能提供无菌、可视、防水的密闭环境。
6、所述保护套本体其上还设有离型贴,可以与皮肤直接贴合,利于导管的妥善固定。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腹透导管保护套立体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腹透导管保护套与腹透导管连接示意图。
附图3是现有腹透导管及Y型连接管部分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腹透导管保护套其独立软垫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腹透导管保护套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腹透导管保护套示意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腹透导管保护套又一种开合方式示意图。
附图8是实用新型一种腹透导管保护套所述贴合平台示意图。
附图9是实用新型一种腹透导管保护套所述贴合平台另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保护套本体 2.腹透导管 3.外部连接设备
11.密封盖 12.通孔 24.碘伏帽
14.抽气设备 15.独立软垫 16.第一保护套
17.第二保护套 18.插销 19.密封垫
21.防滑柄 22.握持部 23.螺纹连接部
141.抽气筒 142.活塞杆 25.铰接装置
10.贴合平台
实施例1
请参看附图1,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腹透导管保护套立体示意图。一种腹透导管保护套,包括保护套本体1;所述保护套本体1可采用透明、防水材质制成,能提供无菌、可视、防水的密闭环境;所述保护套本体1为中空结构,其两端设有密封盖11,所述密封盖 11中心设有通孔12,所述通孔12周围为软垫结构;所述保护套本体1其上设有抽气设备 14,用于吸排所述保护套本体1其内的空气。请参看附图2,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腹透导管保护套与腹透导管连接示意图。将所述保护套本体1套接于腹透导管2的连接处,并通过抽气设备14对保护套本体1的气体进行排空,可有效防止腹透导管2连接处受污染,提供相对无菌的环境。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套本体1为圆柱形腔体结构,其两端设有通孔12,所述通孔 12设于所述轴线上,所述通孔12的直径小于腹透导管2的直径,且所述通孔12周围为软垫结构,如弹性泡棉等,使所述保护套本体1两端与腹透导管2密闭相连,覆盖腹透导管2 的连接处以提供相对无菌的环境;所述保护套本体1上设有抽气设备14,所述抽气设备14 包括与外界气体进行交互的抽气筒141,优选的,所述抽气筒141其上设有活塞杆142,通过活塞杆142在抽气筒141内的抽拉,形成相对无菌的真空环;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抽气筒141还可与负压设备或正压设备相连,即将负压设备或正压设备与抽气筒141 相连,此时的抽气筒141为通气接口,可以与一些输气导管相连,利用仪器进行抽吸或向内填充无菌气体,如经空气过滤设施净化处理的气体等,有效杜绝保护套本体内腔气体与外部大气的自由交互,从而进一步地降低腹透导管2的衔接处被外部污染的可能性,确保不会因引流腹透液时的接口污染而造成腹腔感染,其优点还在于可维持持续的负压或正压,进一步地保证了无菌环境的有效性;所述保护套本体1其表面附着有离型贴(图中未示出),可将所述保护套本体1与腹部导管一同贴合于患者腹部皮肤,需要说明的是,配合所述保护套本体1的保护效能,在不进行腹透液引流时,亦不会使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腹透导管保护套进行保护的腹透导管的衔接处直接暴露于空气中,既能简化操作步骤,又不影响对污染源的隔绝能力,解决了将腹透导管存放口袋时,可能带来的污染问题,但在实际应用中,为尽最大可能降低感染的风险,依然可以采用无菌袋对腹透导管及保护套整体进行封装,固定在腹部,此使用方式并不意味着本实用新型一种腹透导管保护套不具备足够的防护能力。
请参见附图3,附图3是现有腹透导管及Y型连接管部分示意图。由于现有的腹透导管2其握持部22上设有防滑柄21,使握持部22表面并不规则,为了更适用于现有的腹透导管2,增加使用的灵活性,请参见附图4,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腹透导管保护套其独立软垫结构示意图,所述通孔12其周围的软垫结构由若干独立软垫15紧贴组成,即完整的软垫结构由若干小的独立软垫15组成,当保护套本体1与握持部22相连时,当遇到不规则的凸起或凹陷时,其独立软垫15产生适应性的形变,且不会影响相邻的软垫结构,保证良好的密封性,这仅是解决气密性的方案之一,还可以选择避免与不规则面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将腹透导管2从本实用新型所述腹透导管保护套一端的通孔 12穿入,从另一端的通孔12穿出,令一端位于腹透导管2的握持部22,另一端位于碘伏帽24上,且握持部22与碘伏帽24皆有一部分位于腹透导管保护套外,便于拆卸操作,在安装前,还可对通孔12边缘进行消毒,如涂抹碘伏等;在利用腹透导管2进行引流操作时,直接握住碘伏帽24暴露于外的一端,旋出,请参见附图5,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腹透导管保护套使用状态示意图,再将外部连接设备3如腹透液袋Y型连接管直接从通孔12穿入与腹透导管2的螺纹连接部23相连,此时,所述腹透导管保护套一端位于外部连接设备 3即腹透液袋Y型管的表面,同样使腹透导管2的连接处处于保护套本体1内腔内;将所述腹透导管保护套安装完毕后,即可利用抽气设备14对其内的空气进行抽吸,为腹透导管2的连接处提供无菌的环境,避免其受污染。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腹透导管保护套其保护套本体1为中空结构,两端设有密封盖11,密封盖11中心设有通孔12,所述通孔12周围为软垫结构,可将腹透导管2的连接处覆盖于保护套本体1的腔体内,形成密闭的保护空间,所述保护套本体1其上设有抽气设备14,可以吸排保护套本体1内的气体,使上述保护空间内形成无菌的真空环境;所述抽气设备 14包括抽气筒141,所处抽气筒141内设有活塞杆142,操作方便,使用灵活;所述抽气筒 141还可与负压设备或正压设备相连,可实现无菌环境的持续维持,更加安全;所述通孔 12其周围的软垫结构由若干独立软垫15紧贴组成,更适用于不同形状的现有腹透导管2,有效降低了使用成本,提高了使用灵活性;所述保护套本体1其上还设有离型贴,可以与皮肤直接贴合便于导管的固定。
实施例2
请参见附图6,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腹透导管保护套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 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保护套本体1包括第一保护套16、第二保护套17,所述第一保护套16与所述第二保护套17通过六组插销18可拆卸相连,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护套16与所述第二保护套17其连接处还可沿结合边设置密封垫(图中未示出),该密封垫为现有常规密封技术,使用时,无需从一端通孔12穿到另一端,可直接利用第一保护套16、第二保护套17对腹透导管2进行扣合,其连接处的密封垫19能够保障第一保护套16、第二保护套17连接后的密封性,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保护套本体1分为第一保护套16、第二保护套17,可以从外部直接套接,因此,没有使用顺序的限制,可随时拆卸更换,极大地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
请参见附图7,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腹透导管保护套又一种开合方式示意图。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保护套16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保护套17其一侧边通过铰接装置25活动相连,如通过合页铰接,再如直接通过具有弹性可折叠的塑料边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套16与第二保护套17之间亦无需插销进行两者间的固定,如可在外部设置卡扣等常规的固定相合的方式,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垫亦可取消,如在第一保护套16与第二保护套17的结合边上覆盖双面胶等粘合剂,直接实现二者的黏合与密封。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1-2所记载的实施方案及列举的可能的实施方式其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替换组合,因此也应在本实用新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3
请参见附图8,附图8是实用新型一种腹透导管保护套所述贴合平台示意图。所述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为了配合离型贴的使用,所述保护套本体1 其上设有贴合平台10,所述贴合平台10为离型贴的设置提供贴合平面,即可以使离型贴便于粘贴;优选的,所述离型贴其本体亦相当于贴合平台10,即所述离型贴具一定厚度,其一贴合面为弧形面与所述保护套本体1相贴合,其另一贴合面则为平面,用于与皮肤相贴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述离型贴的结构设置,针对具有弧面结构的保护套本体1,而当所述保护套本体1为长方体,即其形成的内腔为长方体腔时,其外表面即为平面结构,因此其本身相当于所述贴合平面10,可以为离型贴提供贴合平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腹透导管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套本体,所述保护套本体为中空结构,其两端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中心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周围为软垫结构;所述保护套本体其上设有抽气设备,用于吸排所述保护套本体其内的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透导管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设备包括抽气筒,所述抽气筒用于与外界气体的交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腹透导管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处抽气筒内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用于气体的抽吸;所述抽气筒还可与负压设备或正压设备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透导管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其周围的软垫结构由若干独立软垫紧贴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透导管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本体其上还设有离型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腹透导管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本体其上还包括贴合平台,所述贴合平台为用于设置离型贴的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透导管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本体包括第一保护套和第二保护套;所述第一保护套与所述第二保护套可拆卸相连。
CN202122646740.0U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腹透导管保护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8775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46740.0U CN216877538U (zh)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腹透导管保护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46740.0U CN216877538U (zh)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腹透导管保护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77538U true CN216877538U (zh) 2022-07-05

Family

ID=82201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4674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877538U (zh)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腹透导管保护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775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L176913B1 (pl) Urządzenie do odsysania wydzieliny
CN104661693A (zh) 医用抽吸系统和一次性容器
CA1168539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roducing fluid into and removing fluid from a living subject
CN216877538U (zh) 一种腹透导管保护套
CN202096522U (zh) 用于腹透的便携式灭菌箱
CN206777560U (zh) 一种自冲洗吸痰管
CN111939339B (zh) 一种高安全性的吸痰装置
CN215938459U (zh) 一种吸痰连接管防污染消毒盖
CN114887138B (zh) 一种普外科临床用创面消毒装置
CN209137355U (zh) 一种体腔灌注治疗用装置
CN214912101U (zh) 一种氧气装置的改良结构
CN105903093A (zh) 一种胆汁收集回输一体袋
CN214911287U (zh) 一种吸痰冲洗器
CN219354176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包
CN219307514U (zh) 一种一次性吸痰器
CN212522271U (zh) 专用于患者全身麻醉及气管插管的负压防护装置
CN215082918U (zh) 安全型吸痰装置
CN212416507U (zh) 一种痰液吸收器及系统
CN213099740U (zh) 吸痰装置的连接管保护器
CN217030464U (zh) 一种用于三通管道的保护罩
CN218356910U (zh) 一种便于连接在引流瓶上的引流管
CN220370148U (zh) 一次性使用吸痰包
CN205612781U (zh) 一种便携式口腔负压吸引瓶
CN210844526U (zh) 一种高效清洗的密闭式吸痰管
CN216257416U (zh) 一种一次性多功能内镜防污染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7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