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50577U - 插头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插头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850577U CN216850577U CN202122884896.2U CN202122884896U CN216850577U CN 216850577 U CN216850577 U CN 216850577U CN 202122884896 U CN202122884896 U CN 202122884896U CN 216850577 U CN216850577 U CN 2168505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ug connector
- locking
- extension
- housing
- b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3—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two latching arm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3—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disengagement only
- H01R13/6335—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disengagement only comprising a handl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5—Latching arms not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directly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插头连接器包括壳体、内置电路板、线缆、安装于所述壳体中的两个锁扣臂、与所述锁扣臂相配合的驱动件以及与所述驱动件相连的拉带。每一个锁扣臂包括锁扣凸起、抵接部以及枢转部。所述驱动件包括两个驱动臂,其中每一个驱动臂对应于一个所述锁扣臂,每一个驱动臂包括拉动所述抵接部的凸起部。所述锁扣臂能够在外力拉动所述拉带时绕所述枢转部旋转,使所述锁扣凸起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述壳体的内部运动。所述插头连接器还包括两个复位弹簧,其中每一个复位弹簧与一个所述锁扣臂相抵接。所述复位弹簧用以在所述外力被撤销后使所述锁扣臂回位。如此设置,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头连接器,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插头连接器包括壳体、舌板、线缆、锁扣机构以及与所述锁扣机构相连的拉带,其中所述舌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设有若干导电片。
所述锁扣机构包括位于两侧的锁扣臂、连接锁扣臂的连接部以及抵接所述连接部的复位弹簧。所述拉带包括位于前端且与所述连接部相抵接的施力部。当对所述拉带施加向后的拉力时,所述拉带的施力部带动所述锁扣臂一起运动,从而实现解锁。
然而,由于所述复位弹簧仅为一个,在安装时需要确保其被安装在所述连接部的正中位置;一方面,这种设计增加了制造难度;另一方面,一旦所述复位弹簧发生偏移,则可能导致所述锁扣机构产生偏斜,从而导致解锁失效。另外,相关技术中将所述施力部直接抵接所述连接部,由于拉带具有一定的柔性,这容易导致作用到连接部上的力具有其它的分量,容易导致所述施力部与所述连接部发生卡死,从而降低了所述插头连接器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较高的插头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头连接器,包括:
壳体;
内置电路板,所述内置电路板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内置电路板包括舌板以及位于所述舌板上的若干导电片;以及
线缆,所述线缆与所述内置电路板电性连接;
所述插头连接器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壳体中的两个锁扣臂、与所述锁扣臂相配合的驱动件以及与所述驱动件相连的拉带;
每一个锁扣臂包括位于所述锁扣臂的前端的锁扣凸起、位于所述锁扣臂的后端的抵接部以及位于所述锁扣凸起和所述抵接部之间的枢转部,所述锁扣凸起沿所述插头连接器的厚度方向凸出所述壳体;
所述驱动件包括两个驱动臂,其中每一个驱动臂对应于一个所述锁扣臂,每一个驱动臂包括拉动所述抵接部的凸起部;
所述锁扣臂能够在外力拉动所述拉带时绕所述枢转部旋转,使所述锁扣凸起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述壳体的内部运动;
所述插头连接器还包括两个复位弹簧,其中每一个复位弹簧与一个所述锁扣臂相抵接,所述复位弹簧用以在所述外力被撤销后使所述锁扣臂回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两个锁扣臂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两侧,所述两个驱动臂也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两侧,且每一个驱动臂位于相对应的一个所述锁扣臂的后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每一个锁扣臂包括位于所述抵接部和所述枢转部之间的第一凹口以及暴露于所述第一凹口内的内抵接面,每一个驱动臂的凸起部收容于所述第一凹口内,每一个驱动臂包括用以收容所述抵接部的第二凹口,所述凸起部包括与所述内抵接面相抵接的外抵接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内抵接面为倾斜面,所述外抵接面为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枢转部为枢接孔,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与所述枢接孔相配合的枢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每一个驱动臂包括与所述凸起部相连的基部以及自所述基部延伸的固定部,所述拉带包括分别与所述两个锁扣臂的固定部相连的第一结合部以及第二结合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结合部以及所述第二结合部分别沿竖直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拉带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结合部以及所述第二结合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沿水平方向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每一个驱动臂的所述基部设有凸块,所述壳体包括限位滑槽,所述凸块能够在所述外力的作用下在所述限位滑槽中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件包括将两个所述驱动臂的所述基部连接起来的连接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每一个驱动臂还包括安装柱,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套接在所述安装柱上,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相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基部以及自所述第一基部延伸的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基部以及自所述第二基部延伸的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基部与所述第二基部相对应,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相对应,所述内置电路板至少部分被夹持在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包括对接面,所述第一壳体包括沿所述插头连接器的对接方向自所述第一延伸部延伸的延伸板,所述舌板以及所述延伸板均沿所述对接方向延伸凸出所述对接面,其中所述延伸板沿所述对接方向延伸凸出所述舌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延伸板沿所述对接方向凸出所述对接面的长度为L1,所述舌板沿所述对接方向凸出所述对接面的长度为L2,其中L1≥2×L2。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延伸部包括第一表面以及沿所述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表面的开口,所述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两侧,所述锁扣凸起位于所述开口内且沿所述厚度方向凸出所述第一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后端设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沿所述厚度方向凸伸入所述开口内,且所述限位凸块沿所述插头连接器的宽度方向位于所述锁扣凸起的外侧,以对所述锁扣凸起进行限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插头连接器还包括将所述第一基部与所述第二基部组装固定的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延伸部包括卡持部,所述第二延伸部包括卡槽;所述卡持部固定于所述卡槽中,以防止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相互脱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延伸部包括位于两侧的定位柱,所述内置电路板的两侧包括与所述定位柱相配合的定位缺口;所述若干导电片位于所述舌板相对设置的两个表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结合部以及所述第二结合部均呈L型。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拉带通过所述驱动件间接驱动所述锁扣臂,降低了所述锁扣臂被卡死的机率;另外,本实用新型设置分别对应于每一个锁扣臂的复位弹簧,使所述锁扣臂的受力更均匀,提高了所述锁扣臂移动的平稳性;最终提高了所述插头连接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图4是图1的左视图。
图5是图1中画圈部分A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3中画圈部分B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1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8是图7另一角度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9是图7进一步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10是图9另一角度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11是图9中复位弹簧、锁扣臂以及驱动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12是图11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13是沿图1中C-C线的剖面示意图,其中所述锁扣臂位于锁扣位置。
图14是图13另一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其中所述锁扣臂位于解锁位置。
图15是图13中画框部分D的局部放大图。
图16是图14中画框部分E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地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果存在若干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冲突的情况下,这些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当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说明,不同附图中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内容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与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产品和/或方法的例子。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或“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例如“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特征的命名。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除非另行指出,本实用新型中出现的“前”、“后”、“上”、“下”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某一特定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是一种开放式的表述方式,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的元件及其等同物,这并不排除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还可以包含其他元件。本实用新型中如果出现“若干”,其含义是指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请参照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插头连接器100,包括壳体1、部分位于所述壳体1内的内置电路板2、与所述内置电路板2电性连接的线缆3、安装于所述壳体1中的锁扣机构4以及与所述锁扣机构4相连的拉带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头连接器100为高速互联插头连接器,包括但不限于,基于SFP、QSFP、OSFP、QSFP-DD、SFP-DD或者DSFP的插头连接器;所述插头连接器100用以沿着对接方向M与插座连接器(未图示)相配合,以实现数据的高速传输;相应地,所述插座连接器为基于SFP、QSFP、OSFP、QSFP-DD、SFP-DD或者DSFP的插座连接器。
请结合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1以及第二壳体12。所述壳体1包括对接面10以及位于所述插头连接器100的两侧(例如左右两侧)且贯穿所述对接面10的开槽13。所述开槽13能够用以与所述插座连接器的定位凸起(未图示)相配合,有利于提高所述插头连接器100的插入可靠性。
请结合图7以及图8所示,所述第一壳体11包括第一基部111、自所述第一基部111延伸的第一延伸部112以及自所述第一延伸部112延伸的延伸板113。所述第一延伸部112包括第一表面1121(例如上表面)以及沿所述插头连接器100的厚度方向T-T贯穿所述第一表面1121的开口1122。所述开口1122位于沿所述插头连接器100的宽度方向W-W位于所述第一延伸部112的两侧(例如左右两侧)。请参照图7所示,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接方向M为从后向前的方向,所述宽度方向W-W为左右方向,所述厚度方向为上下方向,其中所述对接方向M、所述宽度方向W-W以及所述厚度方向T-T两两垂直。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延伸部112包括沿所述厚度方向T-T向下凸出且位于所述第一延伸部112的两侧(例如左右两侧)的凸条114。每一个凸条114沿所述对接方向M延伸。所述凸条114包括第一前端面1140以及位于前端的卡持部1141。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前端面1140为竖直面,所述卡持部1141呈U型。
所述第二壳体12包括第二基部121以及自所述第二基部121延伸的第二延伸部122。所述第一基部111与所述第二基部121相对应,其中所述第一基部111整体上位于所述第二基部121的上面,且所述第一基部111与所述第二基部121在竖直方向上相对齐;所述第一延伸部112与所述第二延伸部122相对应,其中所述第一延伸部112整体上位于所述第二延伸部122的上面,且所述第一延伸部112与所述第二延伸部122在竖直方向上相对齐。所述第二延伸部122包括第二前端面1220,所述第一前端面1140以及所述第二前端面1220在所述厚度方向T-T上相互对齐以共同形成所述对接面10。所述第二延伸部122包括第二表面1221(例如下表面),所述第一表面1121与所述第二表面1221沿所述厚度方向T-T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延伸部122的前端包括卡槽1222。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槽1222呈U型。所述卡持部1141固定于所述卡槽1222中,以防止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在所述厚度方向T-T上相互脱离。所述第二延伸部122还包括位于两侧的定位柱1223,所述定位柱1223用以定位所述内置电路板2。所述第二延伸部122的后端还设有限位凸块1224,所述限位凸块1224沿所述厚度方向T-T凸伸入所述开口1122内。
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头连接器100还包括将所述第一基部111与所述第二基部121组装固定的螺栓14。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可以通过相互的卡扣结构(例如卡扣臂与卡扣槽)实现组装。
请结合图7、图9以及图10所示,所述内置电路板2包括至少部分被夹持在所述第一延伸部112与所述第二延伸部122之间的基板21以及自所述基板21向前延伸的舌板22。所述基板21的两侧包括与所述定位柱1223相配合的定位缺口211。所述基板21的至少一个表面设有若干焊接片212,所述焊接片212用以与所述线缆3焊接固定。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21相对设置的两个表面(例如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有所述焊接片212,这有利于尽可能最大化地使用所述基板21的空间。所述舌板22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设有若干导电片221,所述导电片221用以与所述插座连接器的导电端子(未图示)相接触,以实现数据传输。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舌板22相对设置的两个表面(例如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有所述导电片221,这有利于尽可能最大化地使用所述舌板22的空间。
请结合图3以及图6所示,所述舌板22以及所述延伸板113均沿所述对接方向M延伸凸出所述对接面10,其中所述延伸板113沿所述对接方向M延伸凸出所述舌板22。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延伸板113沿所述对接方向M凸出所述对接面10的长度为L1,所述舌板22沿所述对接方向M凸出所述对接面的长度为L2,其中L1≥2×L2。如此设置,通过适当增加所述延伸板113的长度,有利于当所述插头连接器100插入所述插座连接器时,尽可能早地使所述延伸板113接触所述插座连接器,以实现预定位;这也有利于对所述舌板22进行保护,避免由于插入角度错误或者插入不匹配的插座连接中对所述舌板22可能造成的损坏;另外,这种设计也有利于增加所述插头连接器100的插入深度,提高当所述插头连接器100插入到位时与所述插座连接器的对接稳定性。
所述开槽13设于所述第一延伸部112;或者所述开槽13设于所述第二延伸部122;或者所述开槽13在所述插头连接器100的厚度方向T-T上形成在所述第一延伸部112与所述第二延伸部122之间。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开槽13设于所述凸条114上,且所述开槽13向后延伸至与相应的所述开口1122连通。所述开槽13在所述厚度方向T-T上与所述第一表面1121之间的距离小于与所述第二表面1221之间的距离;即,所述开槽13偏上设置。
请参照图9至图16所示,所述锁扣机构4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12的两侧(例如内侧)的锁扣臂41、与所述锁扣臂41相配合的驱动件42以及与所述锁扣臂41相配合的复位弹簧43。
每一个锁扣臂41包括位于所述锁扣臂41的前端的锁扣凸起411、位于所述锁扣臂41的后端的抵接部412以及位于所述锁扣凸起411和所述抵接部412之间的枢转部413。所述锁扣臂41能够绕所述枢转部413旋转。所述开槽13向后延伸至靠近所述锁扣凸起411;如此设置,增大了所述开槽13的长度,有利于提高所述插头连接器100的插入深度,从而提高所述插头连接器100的插入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复位弹簧43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锁扣臂41的顶部,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延伸部112的下表面。所述锁扣凸起411以及所述复位弹簧43与所述锁扣臂41的接触位置分别位于所述枢转部413的两侧。如此设置,所述锁扣臂41相当于是一个跷跷板,所述枢转部413为所述跷跷板的支点。当未施加外力时,所述锁扣臂41在所述压缩弹簧的作用下,所述锁扣凸起411位于所述开口1122内且沿向上凸出所述第一表面1121。此时,所述锁扣凸起411能够与所述插座连接器的相应锁扣结构相配合,即该状态为所述插头连接器100的锁扣状态。
请结合图5所示,所述限位凸块1224沿所述插头连接器100的宽度方向W-W位于所述锁扣凸起411的外侧,以对所述锁扣凸起411进行限位。
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好的固定所述压缩弹簧,每一个锁扣臂41还包括安装柱414,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套接在所述安装柱414上,以防止所述压缩弹簧在受力后脱离原先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枢转部413为枢接孔,所述第一壳体11包括与所述枢接孔相配合的枢轴116。所述枢轴116一体成型在所述第一壳体11上。所述锁扣臂41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绕所述枢轴116旋转。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枢轴116也可以一体成型在所述第二壳体12上,或者所述枢轴116是一根组装到所述第一壳体11和/或所述第二壳体12上的单独的轴。
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复位弹簧43也可以是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锁扣臂41,所述拉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1。
此外,每一个锁扣臂41还包括位于所述抵接部412与所述枢转部413之间的第一凹口415以及暴露于所述第一凹口415内的内抵接面412a。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口415位于所述安装柱414的下方,且在竖直方向上与所述安装柱414对齐。所述内抵接面412a设于所述抵接部412上。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抵接面412a为倾斜面。
所述驱动件42与所述拉带5相连。所述驱动件42包括位于两侧的驱动臂421以及将两个所述驱动臂421连接起来的连接杆422。每一个驱动臂421位于相应的所述锁扣臂41的后端,且与所述锁扣臂41相抵接。每一个驱动臂421包括收容于所述第一凹口415内的凸起部4211、用以收容所述抵接部412的第二凹口4212、与所述凸起部4211相连的基部4213以及向后凸出所述基部4213的固定部4214。所述凸起部4211包括与所述内抵接面412a相抵接的外抵接面4211a。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抵接面4211a为弧面。通过所述弧面与所述倾斜面的配合,有利提高所述驱动臂421与所述锁扣臂41相互作用的平稳性。请结合图15以及图16所示,所述基部4213设有向上延伸的凸块4213a,所述第一壳体11包括限位滑槽115,所述凸块4213a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在所述限位滑槽115中移动。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部4214嵌入成型在所述拉带5中。所述连接杆422将两个所述驱动臂421的基部4213连接起来,以加强所述驱动件42的结构、提高所述驱动件42移动时的平稳性以及提高两个所述锁扣臂41运动的同步性。
请结合图9所示,所述拉带5包括分别与所述两个锁扣臂41的固定部4214相连的第一结合部51以及第二结合部52。所述第一结合部51以及所述第二结合部52分别沿竖直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结合部51以及所述第二结合部52均呈L型。所述拉带5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结合部51以及所述第二结合部52的连接部53,所述连接部53沿水平方向延伸。
所述拉带5能够在外力的拉动下沿与所述对接方向M相反的方向移动,以直接或者间接驱动所述锁扣凸起411沿所述厚度方向T-T远离所述第一表面1121运动。具体地,请参照图14以及图1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拉带5在外力的拉动下沿与所述对接方向M相反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凸起部4211的外抵接面4211a抵接所述抵接部412的内抵接面412a,并在所述内抵接面412a上滑动。此时,产生向上的作用力,使所述抵接部412向上运动,并压缩所述压缩弹簧。与此同时,所述锁扣凸起411向下运动,以远离所述第一表面1121,此时该状态为所述插头连接器100的解锁状态。
当所述外力被撤销后,所述复位弹簧43释放弹力,使所述抵接部412向下运动。与此同时,所述锁扣凸起411向上运动,所述锁扣臂41回位。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复位弹簧43,使所述锁扣臂41的受力更均匀,提高了所述锁扣臂41移动的平稳性。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插头连接器(100),包括:
壳体(1);
内置电路板(2),所述内置电路板(2)部分位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内置电路板(2)包括舌板(22)以及位于所述舌板(22)上的若干导电片(221);以及
线缆(3),所述线缆(3)与所述内置电路板(2)电性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连接器(100)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壳体(1)中的两个锁扣臂(41)、与所述锁扣臂(41)相配合的驱动件(42)以及与所述驱动件(42)相连的拉带(5);
每一个锁扣臂(41)包括位于所述锁扣臂(41)的前端的锁扣凸起(411)、位于所述锁扣臂(41)的后端的抵接部(412)以及位于所述锁扣凸起(411)和所述抵接部(412)之间的枢转部(413),所述锁扣凸起(411)沿所述插头连接器(100)的厚度方向(T-T)凸出所述壳体(1);
所述驱动件(42)包括两个驱动臂(421),其中每一个驱动臂(421)对应于一个所述锁扣臂(41),每一个驱动臂(421)包括拉动所述抵接部(412)的凸起部(4211);
所述锁扣臂(41)能够在外力拉动所述拉带(5)时绕所述枢转部(413)旋转,使所述锁扣凸起(411)沿所述厚度方向(T-T)所述壳体(1)的内部运动;
所述插头连接器(100)还包括两个复位弹簧(43),其中每一个复位弹簧(43)与一个所述锁扣臂(41)相抵接,所述复位弹簧(43)用以在所述外力被撤销后使所述锁扣臂(41)回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锁扣臂(41)分别位于所述壳体(1)的两侧,所述两个驱动臂(421)也分别位于所述壳体(1)的两侧,且每一个驱动臂(421)位于相对应的一个所述锁扣臂(41)的后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每一个锁扣臂(41)包括位于所述抵接部(412)和所述枢转部(413)之间的第一凹口(415)以及暴露于所述第一凹口(415)内的内抵接面(412a),每一个驱动臂(421)的凸起部(4211)收容于所述第一凹口(415)内,每一个驱动臂(421)包括用以收容所述抵接部(412)的第二凹口(4212),所述凸起部(4211)包括与所述内抵接面(412a)相抵接的外抵接面(4211a)。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头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抵接面(412a)为倾斜面,所述外抵接面(4211a)为弧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部(413)为枢接孔,所述插头连接器(100)包括与所述枢接孔相配合的枢轴(11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每一个驱动臂(421)包括与所述凸起部(4211)相连的基部(4213)以及自所述基部(4213)延伸的固定部(4214),所述拉带(5)包括分别与所述两个锁扣臂(41)的固定部(4214)相连的第一结合部(51)以及第二结合部(5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头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部(51)以及所述第二结合部(52)分别沿竖直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头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带(5)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结合部(51)以及所述第二结合部(52)的连接部(53),所述连接部(53)沿水平方向延伸。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头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每一个驱动臂(421)的所述基部(4213)设有凸块(4213a),所述壳体(1)包括限位滑槽(115),所述凸块(4213a)能够在所述外力的作用下在所述限位滑槽(115)中移动。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头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42)包括将两个所述驱动臂(421)的所述基部(4213)连接起来的连接杆(422)。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每一个驱动臂(421)还包括安装柱(414),所述复位弹簧(43)的一端套接在所述安装柱(414)上,所述复位弹簧(43)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1)相抵接。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1)以及第二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1)包括第一基部(111)以及自所述第一基部(111)延伸的第一延伸部(112),所述第二壳体(12)包括第二基部(121)以及自所述第二基部(121)延伸的第二延伸部(122),所述第一基部(111)与所述第二基部(121)相对应,所述第一延伸部(112)与所述第二延伸部(122)相对应,所述内置电路板(2)至少部分被夹持在所述第一延伸部(112)与所述第二延伸部(122)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插头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对接面(10),所述第一壳体(11)包括沿所述插头连接器(100)的对接方向(M)自所述第一延伸部(112)延伸的延伸板(113),所述舌板(22)以及所述延伸板(113)均沿所述对接方向(M)延伸凸出所述对接面(10),其中所述延伸板(113)沿所述对接方向(M)延伸凸出所述舌板(22)。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插头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113)沿所述对接方向(M)凸出所述对接面(10)的长度为L1,所述舌板(22)沿所述对接方向(M)凸出所述对接面(10)的长度为L2,其中L1≥2×L2。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插头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112)包括第一表面(1121)以及沿所述厚度方向(T-T)贯穿所述第一表面(1121)的开口(1122),所述开口(1122)位于所述第一延伸部(112)的两侧,所述锁扣凸起(411)位于所述开口(1122)内且沿所述厚度方向(T-T)凸出所述第一表面(1121)。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插头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伸部(122)的后端设有限位凸块(1224),所述限位凸块(1224)沿所述厚度方向(T-T)凸伸入所述开口(1122)内,且所述限位凸块(1224)沿所述插头连接器(100)的宽度方向(W-W)位于所述锁扣凸起(411)的外侧,以对所述锁扣凸起(411)进行限位。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插头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连接器(100)还包括将所述第一基部(111)与所述第二基部(121)组装固定的螺栓(14)。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插头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112)包括卡持部(1141),所述第二延伸部(122)包括卡槽(1222);所述卡持部(1141)固定于所述卡槽(1222)中,以防止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在所述厚度方向(T-T)上相互脱离。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插头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伸部(122)包括位于两侧的定位柱(1223),所述内置电路板(2)的两侧包括与所述定位柱(1223)相配合的定位缺口(211);所述若干导电片(221)位于所述舌板(22)相对设置的两个表面上。
2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头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部(51)以及所述第二结合部(52)均呈L型。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884896.2U CN216850577U (zh) | 2021-11-22 | 2021-11-22 | 插头连接器 |
US17/892,428 US20230163522A1 (en) | 2021-11-22 | 2022-08-22 | Plug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reliability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884896.2U CN216850577U (zh) | 2021-11-22 | 2021-11-22 | 插头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850577U true CN216850577U (zh) | 2022-06-28 |
Family
ID=82102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884896.2U Active CN216850577U (zh) | 2021-11-22 | 2021-11-22 | 插头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30163522A1 (zh) |
CN (1) | CN216850577U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317692A (zh) * | 2022-04-11 | 2023-12-29 |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 连接器组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746264B1 (en) * | 2000-09-25 | 2004-06-08 | Jds Uniphase Corporation | Pull type latch mechanism for removable small form factor electronic modules |
WO2013030093A2 (de) * | 2011-08-26 | 2013-03-07 | Leoni Kabel Holding Gmbh | Steckerelement |
CN106159564B (zh) * | 2016-07-18 | 2018-08-28 | 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组件 |
US10916887B2 (en) * | 2019-05-08 | 2021-02-09 |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 Plug connector having a housing module with two housings interlocked by deformed tongue having two legs |
US11283218B2 (en) * | 2019-09-05 | 2022-03-22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
US11777256B2 (en) * | 2020-06-28 | 2023-10-03 | Amphenol Commercial Products (Chengdu) Co.,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mating and unmating the same |
US11876315B2 (en) * | 2021-05-05 | 2024-01-16 | Mellanox Technologies, Ltd. | Mechanical shielding for circuit components of a pluggable network interface device |
CN216850470U (zh) * | 2021-11-22 | 2022-06-28 |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 插头连接器 |
CN117317692A (zh) * | 2022-04-11 | 2023-12-29 |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 连接器组件 |
-
2021
- 2021-11-22 CN CN202122884896.2U patent/CN216850577U/zh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8-22 US US17/892,428 patent/US20230163522A1/en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30163522A1 (en) | 2023-05-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08298C (zh) | 收发器模块组件的释放机构 | |
JP3142283U (ja) | ラッチを備えたコネクタガイド及びそのためのコネクタ | |
TW202130067A (zh) | 電連接器 | |
US9093784B2 (en) | Connector with locking structure | |
US20040023559A1 (en) | Electrical adapter | |
US20140148021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 |
CN113078510A (zh) | 连接器组件 | |
US20240222910A1 (en) | Plug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capable of achieving miniaturization | |
TW202224284A (zh) | 拉帶連接器及其組件 | |
US6468108B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board locks | |
US20250023265A1 (en) | Mating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low mating height | |
CN114784552B (zh) | 电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 |
CN216850577U (zh) | 插头连接器 | |
TW202224280A (zh) | 電連接器組合及其板端連接器、線端連接器 | |
CN216850470U (zh) | 插头连接器 | |
CN216413414U (zh) | 拉带连接器及拉带连接器组件 | |
TWM627362U (zh) | 拉帶連接器及其組件 | |
TWI801957B (zh) | 電連接器 | |
US20050176291A1 (en) | Cable assembly floatably mounted on a panel | |
US20250087938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high unlocking reliability | |
TW202310504A (zh) | 第一連接器以及連接器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