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45863U - 一种可自调节液位的换热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自调节液位的换热器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845863U CN216845863U CN202123265638.2U CN202123265638U CN216845863U CN 216845863 U CN216845863 U CN 216845863U CN 202123265638 U CN202123265638 U CN 202123265638U CN 216845863 U CN216845863 U CN 21684586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ydrophobic
- outlet
- cooling section
- heat exchanger
- drain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自调节液位的换热器结构,属于换热器制造领域,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大机组的卧式低压加热器所用的疏水阀采购成本昂贵,且需要接入控制系统依靠远传液位的反馈信号来完成液位的调节,导致项目前期的经济投入过大以及机组运行后的管理与控制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自调节液位的换热器结构,当水位过低时,凝水无法进入疏水冷却段;疏水冷却段上方设有凝水出口包壳,当水位低于正常水位范围时,疏水无法从疏水冷却段流出,当水位高于正常水位范围时,疏水流速增大,疏水迅速从疏水冷却段‑疏水出口通道‑疏水出口流出,本装置通过自身的结构实现了自调节液位的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器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自调节液位的换热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电站市场中,低压加热器等换热器均采用疏水阀或气液两相流等液位调节器来实现换热器的液位调节功能。针对大机组的卧式低压加热器,疏水阀的采购成本昂贵,且需要接入控制系统依靠远传液位的反馈信号来完成液位的调节,直接影响了项目前期的经济投入以及机组运行后的管理与控制。因此,研发一种可自调节液位的换热器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是很符合实际需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大机组的卧式低压加热器所用的疏水阀采购成本昂贵,且需要接入控制系统依靠远传液位的反馈信号来完成液位的调节,导致项目前期的经济投入过大以及机组运行后的管理与控制不便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可自调节液位的换热器结构;
一种可自调节液位的换热器结构,所述换热器结构包括凝结水箱、凝水入口管道、疏水冷却段、两个疏水冷却段出口包壳、两个疏水出口管道和T型疏水出口管;
所述凝结水箱设置在换热器的下方,且凝结水箱的顶部固接在换热器的底部,凝水入口管道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凝结水箱中,凝水入口管道的顶端穿过凝结水箱的顶板和换热器的底板并与疏水冷却段上的疏水冷却段凝水入口连通设置,疏水冷却段设置在换热器中,两个疏水冷却段出口包壳沿疏水冷却段的轴线方向对称设置在疏水冷却段的上部,且每个疏水冷却段出口包壳与疏水冷却段通过疏水冷却段疏水出口连通设置,两个疏水出口管道沿疏水冷却段的轴线方向相对设置在疏水冷却段的两侧,每个疏水出口管道的进水端设置在换热器的壳体内,每个疏水出口管道的出水端设置在凝结水箱内,且每个疏水出口管道的进水端与一个疏水冷却段出口包壳连通设置,T型疏水出口管设置在凝结水箱中,且T型疏水出口管的两个进水端分别与一个疏水出口管道的出水口连通设置,T型疏水出口管的出水端穿过凝结水箱的底板并设置在凝结水箱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疏水出口管道包括一个疏水出口管道母管和N个疏水出口管道支管,N为正整数,N个疏水出口管道支管沿疏水冷却段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在一个疏水冷却段出口包壳的侧壁上,且每个疏水出口管道支管的一端与疏水冷却段出口包壳连通设置,疏水出口管道母管沿疏水冷却段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在N个疏水出口管道支管的下方,且每个疏水出口管道支管的另一端与疏水出口管道母管的顶部连通设置,T型疏水出口管的每个进水端与一个疏水出口管道母管侧壁的出水口连通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N的取值范围为3-6个;
进一步地:所述疏水冷却段设置在换热器中正常水位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疏水冷却段出口包壳设置在换热器中正常水位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T型疏水出口管中出口端的外圆面上套设有连接法兰盘,连接法兰盘与疏水出口管一体成形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自调节液位的换热器结构,通过在换热器的壳体下方设置凝结水箱,用于存储凝结后的饱和水;再通过凝结水箱和凝水入口管道,将经过疏水冷却段的凝结水通过单独的通道流至疏水出口。进入疏水冷却段的凝水入口管道设置在凝结水箱的最低侧,当水位过低时,凝水无法进入疏水冷却段;疏水冷却段上方设有凝水出口包壳,当水位低于正常水位范围时,疏水无法从疏水冷却段流出,当水位高于正常水位范围时,疏水流速增大,疏水迅速从疏水冷却段-疏水出口通道-疏水出口流出,本装置通过自身的结构实现了自调节液位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凝结水箱、2凝水入口管道、3疏水冷却段凝水入口、4疏水冷却段、5疏水冷却段疏水出口、6疏水冷却段出口包壳、7疏水出口管道支管、8疏水出口管道母管和9T型疏水出口管。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照图1至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可自调节液位的换热器结构,所述换热器结构包括凝结水箱1、凝水入口管道2、疏水冷却段4、两个疏水冷却段出口包壳6、两个疏水出口管道和T型疏水出口管9;
所述凝结水箱1设置在换热器的下方,且凝结水箱1的顶部固接在换热器的底部,凝水入口管道2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凝结水箱1中,凝水入口管道2的顶端穿过凝结水箱1的顶板和换热器的底板并与疏水冷却段4上的疏水冷却段凝水入口3连通设置,疏水冷却段4设置在换热器中,两个疏水冷却段出口包壳6沿疏水冷却段4的轴线方向对称设置在疏水冷却段4的上部,且每个疏水冷却段出口包壳6与疏水冷却段4通过疏水冷却段疏水出口5连通设置,两个疏水出口管道沿疏水冷却段4的轴线方向相对设置在疏水冷却段4的两侧,每个疏水出口管道的进水端设置在换热器的壳体内,每个疏水出口管道的出水端设置在凝结水箱1内,且每个疏水出口管道的进水端与一个疏水冷却段出口包壳6连通设置,T型疏水出口管9设置在凝结水箱1中,且T型疏水出口管9的两个进水端分别与一个疏水出口管道的出水口连通设置,T型疏水出口管9的出水端穿过凝结水箱1的底板并设置在凝结水箱1的外部。
本实施方式中主要利用连通器原理,通过自身结构对换热器内的液面水位进行有效调节,结构内部组成简单,成本低廉,不需要应用昂贵的疏水阀组件进行辅助液位调节,减少了项目前期的费用投入,同时也简化了机组后期运行的管理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二:参照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疏水出口管道作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疏水出口管道包括一个疏水出口管道母管8和N个疏水出口管道支管7,N为正整数,N个疏水出口管道支管7沿疏水冷却段4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在一个疏水冷却段出口包壳6的侧壁上,且每个疏水出口管道支管7的一端与疏水冷却段出口包壳6连通设置,疏水出口管道母管8沿疏水冷却段4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在N个疏水出口管道支管7的下方,且每个疏水出口管道支管7的另一端与疏水出口管道母管8的顶部连通设置,T型疏水出口管9的每个进水端与一个疏水出口管道母管8侧壁的出水口连通设置。其它组成及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疏水出口管道通过疏水出口管道支管7将位于疏水冷却段出口包壳6中的水引入到疏水出口管道母管8中,提高了引水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三:参照图1至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二所述的疏水出口管道支管7的个数作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N的取值范围为3-6个。其它组成及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如此设置,疏水出口管道支管7的个数不易过多,个数过多容易影响每根疏水出口管道支管7中的水流压力,影响流速,同时疏水出口管道支管7的个数不易过少,疏水出口管道支管7个数过少,导致每根支管内的水流冲量过大,影响支管7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四:参照图1至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疏水冷却段4作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疏水冷却段4设置在换热器中正常水位的下方。其它组成及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如此设置,保证当水位过低时,凝水不能进入疏水冷却段4中。
具体实施方式五:参照图1至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四所述的疏水冷却段出口包壳6作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疏水冷却段出口包壳6设置在换热器中正常水位的上方。其它组成及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如此设置,当水位低于正常水位范围时,疏水无法从疏水冷却段4流出,当水位高于正常水位范围时,疏水流速增大,疏水迅速流经疏水冷却段4、疏水出口通道和T型疏水出口管9流出。
具体实施方式六:参照图1至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T型疏水出口管9作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T型疏水出口管9中出口端的外圆面上套设有连接法兰盘,连接法兰盘与T型疏水出口管9一体成形设置。其它组成及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如此设置,便于通过连接法兰盘在T型疏水出口管9上安装过滤网,便于过滤从T型疏水出口管9流出的水。
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案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结构及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案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案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换热器结构在工作时,通过在换热器的壳体下方设置凝结水箱1存储凝结后的饱和水;再通过凝结水箱1和凝水入口管道2,将经过疏水冷却段4的凝结水通过单独的通道流至T型疏水出口管9,从而排除结构外部。进入疏水冷却段的凝水入口管道2设置在凝结水箱1的最低侧,当水位过低时,凝水无法进入疏水冷却段4;疏水冷却段4上方设有凝水出口包壳6,当水位低于正常水位范围时,疏水无法从疏水冷却段4流出,当水位高于正常水位范围时,疏水流速增大,疏水迅速从疏水冷却段4-疏水出口通道-T型疏水出口管9流出,本装置通过自身的结构实现了自调节液位的功能。
Claims (6)
1.一种可自调节液位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结构包括凝结水箱(1)、凝水入口管道(2)、疏水冷却段(4)、两个疏水冷却段出口包壳(6)、两个疏水出口管道和T型疏水出口管(9);
所述凝结水箱(1)设置在换热器的下方,且凝结水箱(1)的顶部固接在换热器的底部,凝水入口管道(2)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凝结水箱(1)中,凝水入口管道(2)的顶端穿过凝结水箱(1)的顶板和换热器的底板并与疏水冷却段(4)上的疏水冷却段凝水入口(3)连通设置,疏水冷却段(4)设置在换热器中,两个疏水冷却段出口包壳(6)沿疏水冷却段(4)的轴线方向对称设置在疏水冷却段(4)的上部,且每个疏水冷却段出口包壳(6)与疏水冷却段(4)通过疏水冷却段疏水出口(5)连通设置,两个疏水出口管道沿疏水冷却段(4)的轴线方向相对设置在疏水冷却段(4)的两侧,每个疏水出口管道的进水端设置在换热器的壳体内,每个疏水出口管道的出水端设置在凝结水箱(1)内,且每个疏水出口管道的进水端与一个疏水冷却段出口包壳(6)连通设置,T型疏水出口管(9)设置在凝结水箱(1)中,且T型疏水出口管(9)的两个进水端分别与一个疏水出口管道的出水口连通设置,T型疏水出口管(9)的出水端穿过凝结水箱(1)的底板并设置在凝结水箱(1)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可自调节液位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出口管道包括一个疏水出口管道母管(8)和N个疏水出口管道支管(7),N为正整数,N个疏水出口管道支管(7)沿疏水冷却段(4)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在一个疏水冷却段出口包壳(6)的侧壁上,且每个疏水出口管道支管(7)的一端与疏水冷却段出口包壳(6)连通设置,疏水出口管道母管(8)沿疏水冷却段(4)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在N个疏水出口管道支管(7)的下方,且每个疏水出口管道支管(7)的另一端与疏水出口管道母管(8)的顶部连通设置,T型疏水出口管(9)的每个进水端与一个疏水出口管道母管(8)侧壁的出水口连通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可自调节液位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N的取值范围为3-6个。
4.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可自调节液位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冷却段(4)设置在换热器中正常水位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可自调节液位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冷却段出口包壳(6)设置在换热器中正常水位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一种可自调节液位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疏水出口管(9)中出口端的外圆面上套设有连接法兰盘,连接法兰盘与疏水出口管(9)一体成形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265638.2U CN216845863U (zh) | 2021-12-23 | 2021-12-23 | 一种可自调节液位的换热器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265638.2U CN216845863U (zh) | 2021-12-23 | 2021-12-23 | 一种可自调节液位的换热器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845863U true CN216845863U (zh) | 2022-06-28 |
Family
ID=82111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265638.2U Active CN216845863U (zh) | 2021-12-23 | 2021-12-23 | 一种可自调节液位的换热器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845863U (zh) |
-
2021
- 2021-12-23 CN CN202123265638.2U patent/CN21684586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04067B (zh) | 一种太阳能和空气源并用的供热系统 | |
CN108895858B (zh) | 一种锅炉定排扩容器的乏汽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及回收利用方法 | |
CN216845863U (zh) | 一种可自调节液位的换热器结构 | |
CN209978086U (zh) | 一种三段式蒸汽空气预热器疏水系统 | |
CN109916758A (zh) | 一种用于快速冷热冲击测试的温控装置 | |
CN214619487U (zh) | 冬季空预器防污堵的暖风器疏水结构 | |
CN217329752U (zh) | 电极锅炉蒸汽补水控制系统 | |
CN107631341B (zh) | 膨胀型恒温热水系统 | |
CN201988206U (zh) | 一种保证并控制冷凝水排出的装置 | |
CN203376647U (zh) | 液位自调节装置 | |
CN209978084U (zh) | 一种四段式蒸汽空气预热器疏水系统 | |
CN2380785Y (zh) | 均压连续排水式蒸汽疏水阀 | |
CN202521213U (zh) | 节能型两相流疏水器 | |
CN102506295B (zh) | 节能型两相流疏水器 | |
CN2255031Y (zh) | 波纹管折流杆型换热器 | |
CN206831645U (zh) | 一种高背压供热机组凝结水防超温冷却系统 | |
CN106402988B (zh) | 蒸汽采暖和水暖系统 | |
CN216556438U (zh) | 一种电磁换向蒸汽管道疏水装置 | |
CN219589024U (zh) | 一种恒温混水装置 | |
CN219219239U (zh) | 一种聚乙烯管材用冷却装置 | |
CN217873220U (zh) | 机封水闭式循环装置 | |
CN216172214U (zh) | 一种高效混合式热水循环模块 | |
CN219572352U (zh) | 一种用于控制降低空调蒸汽疏水耗能的机构 | |
CN220038415U (zh) | 一种锅炉排污余热回收系统 | |
CN222336157U (zh) | 一种工业蒸汽回收利用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