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6818925U - 一种连接器插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器插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18925U
CN216818925U CN202220285475.XU CN202220285475U CN216818925U CN 216818925 U CN216818925 U CN 216818925U CN 202220285475 U CN202220285475 U CN 202220285475U CN 216818925 U CN216818925 U CN 2168189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pin
main body
piece
material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8547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豆玉龙
王耀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uangrenshun Yaoda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uangrenshun Yaoda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uangrenshun Yaoda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uangrenshun Yaoda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8547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189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189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189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be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连接器插针装置,属于连接器组装技术领域,其包括操作台及设置在所述操作台上的:上料插针机构,用于将PIN针插接在塑胶件上的对应位置;主体传送机构,一端设置在与所述上料插针机构相邻的位置,另一端向远离所述上料插针机构的方向延伸,所述主体传送机构用于传送塑胶件;主体上料机构,与所述主体传送机构相邻设置,用于将塑胶件转运至所述主体传送机构上;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主体传送机构远离所述上料插针机构的一端,用于对完成插接PIN针的连接器进行检测。本申请具有提高连接器组装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器插针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连接器组装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连接器插针装置。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常见的配件产品,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连接器主要包括塑胶件和插接在塑胶件上的若干根PIN针。
相关技术中为了提高连接器的组装效率,待插接的PIN针往往组装在一条料带上,料带上的PIN针均匀间隔排列成一排,相邻的两跟PIN针相互平行,料带上沿其自身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均匀间隔排列的定位孔;在组装过程中,现将固定有一定数量的PIN针的一段料带从整条料带上裁下,操作人员将整排PIN针插接在塑胶件上,将PIN针上的料带裁下,再将完成插针的连接器放入检测机构中进行检测。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人工组装连接器费时费力,效率低下且人工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连接器组装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器插针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连接器插针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器插针装置,包括操作台及设置在所述操作台上的:
上料插针机构,用于将PIN针插接在塑胶件上的对应位置;
主体传送机构,一端设置在与所述上料插针机构相邻的位置,另一端向远离所述上料插针机构的方向延伸,所述主体传送机构用于传送塑胶件;
主体上料机构,与所述主体传送机构相邻设置,用于将塑胶件转运至所述主体传送机构上;
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主体传送机构远离所述上料插针机构的一端,用于对完成插接PIN针的连接器进行检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体上料机构自动将塑胶件转运至主体传送机构上,主体传送机构将塑胶件传送至与上料插针机构相邻的位置;上料插针机构将PIN针插接在塑胶件上的对应位置,主体传送机构将完成前序加工的连接器运送至与检测机构相邻的位置,检测机构对连接器上的PIN针进行检测,完成连接器的加工组装;整体加工流程减少了人工参与,自动化更高,提高了连接器的组装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可选的,所述主体传送机构包括主体传送驱动件、物料输送线、滑动设置在所述物料输送线上的传动件及设置在所述传动件上的若干单向阻挡件,若干所述单向阻挡件沿所述物料输送线的长度方向所在直线间隔排布,塑胶件可以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单向阻挡件之间;所述传动件可以沿所述物料输送线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传送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传动件往复运动;当所述传动件往复运动往复运动时,设置在所述传动件上的单向阻挡可以逐步推动塑胶件向靠近所述检测机构的方向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驱动物料输送线上的塑胶件间隔运动,在塑胶件停止运动的间隙可以进行插针、整平、切料或检测的工序,主体传送驱动件无需在塑胶件进行加工时停机,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的同时操作方便简洁。
可选的,所述上料插针机构包括:
夹持插接组件,与所述主体传送机构相邻设置,用于夹持料带并将料带上的PIN针插接在塑胶件上;
料带上料组件,与所述主体传送机构相邻设置,用于将料带运送至所述夹持插接组件处;
料带裁切组件,设置在所述料带上料组件与所述夹持插接组件之间,用于切断料带,
插针裁切组件,设置在所述夹持插接组件与所述检测机构之间,用于将料带与PIN针的连接点切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料带上料组件将料带传送至夹持插接组件处,夹持插接组件夹持一段具有与塑胶件相适配数量PIN针的料带,料带裁切组件将此段料带从整条料带上裁下,夹持插接组件将此段料带上的PIN针同时插接在塑胶件上,提高了连接器组装加工效率;主体传送机构将完成插接PIN针的塑胶件运送至与插针裁切组件相邻的位置,插针裁切组件将料带与PIN针之间的连接点切断,使得料带从塑胶件上脱落,PIN针留在塑胶件上。
可选的,所述上料插针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插针裁切组件与所述夹持插接组件之间的压针组件,所述压针组件包括压针件及压针驱动件,压针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压针件向靠近或远离所述主体传送机构的方向运动,所述压针件用于将插接在塑胶件上的PIN针压紧在塑胶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体传送机构将插接有PIN针的塑胶件运送至与压针组件相邻的位置,压针驱动件驱动整平件将未完全插入塑胶件的PIN针重新压入塑胶件,不易出现配合较为紧密的塑胶件与PIN针出现不能正常配合插接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料带上料组件包括用于放置料带的上料支座、设置在所述上料支座上的上料驱动件、滑动设置在所述上料支座上的滑动块及设置在所述滑动块上的推料件;所述上料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滑动块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夹持插接组件的方向运动;所述推料件活动设置在所述滑动块上,所述推料件靠近所述上料支座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斜面;当所述上料驱动件驱动所述滑动块向靠近所述夹持插接组件的方向运动时,所述推料件靠近所述上料支座的一端可以插接到料带上的定位孔内;当所述上料驱动件驱动所述滑动块向远离所述夹持插接组件的方向运动时,所述导向斜面用于使所述推料件靠近所述上料支座的一端从料带上的定位孔内脱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料驱动件驱动滑动块向靠近夹持插接组件的方向运动时,推料件插接在料带上的定位孔内推动料带向靠近夹持插接组件的方向运动;当上料驱动件驱动滑动块向远离夹持插接组件的方向运动时,推料件从料带上的定位孔内脱离,推料件复位而料带不动,重复此过程即实现了将料带有间隔地运送至夹持插接组件处。
可选的,所述上料支座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料带和PIN针的承料槽,固定有PIN针的料带可以沿所述承料槽的长度方向向靠近所述夹持插接组件的方向滑动;承料槽的槽口边缘处设置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延伸至所述承料槽的槽口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料带和料带上的PIN针限制在承料槽内,承料槽的侧壁和挡料板限制料带发生侧向滑动或上下跳动,提高了料带运送过程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主体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支架、上料驱动件、送料件及主体振动上料盘,送料件上设置有用于临时放置待加工塑胶件的存料孔,所述存料孔内最多只能容纳一个塑胶件,所述存料孔的孔壁上沿其自身的开口方向设置有可供所述单向阻挡件通过的通槽,所述通槽连通所述存料孔的内外空间;
所述物料输送线靠近所述上料支架的一侧设置有可供所述送料件进入的上料口,所述上料支架上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所述上料口连通;所述送料件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孔内,并且所述存料孔的孔口边缘所在的侧面与所述导向孔的侧壁贴合,所述上料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送料件在所述导向孔内滑动;所述上料支架设置有与所述导向孔连通的进料口,所述存料孔可以通过所述进料口与所述上料支架的外部空间连通;
所述主体振动上料盘的出料口与所述进料口连通,所述主体振动上料盘用于将待加工的塑胶件从所述进料口运送至所述存料孔内;当所述送料件运动时,所述送料件的侧面将所述主体振动上料盘的出料口封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体振动上料盘将一个塑胶件运送至存料孔内,导向孔的孔壁限制挡限制存料孔内的塑胶件从存料孔内被推出,从而限制下一个待加工的塑胶件进入存料孔内,上料驱动件驱动送料件向靠近主体传送机构的方向运动,送料件的侧面将主体振动上料盘的出料口封闭,当送料件上的存料孔从导向孔内滑出并运动至主体传送机构上时,主体传送机构中的单向阻挡件通槽将存料孔内的塑胶件推出至物料输送线上,实现塑胶件的上料;上料驱动件驱动送料件复位,主体振动上料盘的出料口与存料孔连通,将下一个待加工的塑胶件运送至存料孔内,重复此过程即可实现在主体振动上料盘不停机的情况下,将主体振动上料盘持续上料的上料方式转换为间隔上料。
可选的,所述上料插针机构设置有多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主体传送机构驱动待加工的塑胶件经过多组上料插针机构,可以实现多组PIN针的插接。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中设置有PIN针的料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种连接器插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主体传送机构中一段导向轨与一段传动杆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种连接器插针装置中导向轨的A-A剖面图。
图5是本申请一种连接器插针装置中主体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凸显本申请一种连接器插针装置中上料插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上料插针机构中料带上料组件、料带裁切组件及夹持插接组件三者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展示料带上料组件中滑动块与推料件配合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料带裁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上料插针机构中压针组件和插针裁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插针裁切组件中的裁针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一种连接器插针装置中组装稳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主体传送机构;11、物料输送线;111、导向轨;112、传送槽;113、顶盖板;114、传送通道;115、操作口;116、传动定向孔;117、传动通道;118、限位件;1181、限位块;1182;限位挡块;1183、限位部;1184、阻挡部;12、主体传送驱动件;13、传动件;131、传动杆;14、单向阻挡件;
2、主体上料机构;21、上料支架;211、导向孔;212、进料口;22、主体上料驱动件;23、送料件;231、存料孔;24、主体振动上料盘;
3、检测机构;31、连接器检测器;32、排不良组件;321、排料气缸;322、排料轨;323、排废孔;
4、上料插针机构;41、料带上料组件;411、上料支座;4111、承料槽;4112、挡料板;412、料带上料驱动件;413、滑动块;4131、安装槽;414、推料件;4141、转动块;4142、三角挡板;a1、导向斜面;42、料带裁切组件;421、裁料支架;422、裁料刀;4221、裁料槽;423、裁料驱动件;4231、裁料气缸;4232、裁料驱动杆;4233、杆架;43、夹持插接组件;431、料带夹具;b1、上夹板;b11、第一夹持部;b2、下夹块;b21、第二夹持部;b3、夹持气缸;432、夹具支架;433、夹具驱动件;44、压针组件;441、压针驱动件;442、压针支架;443、压针头;4431、压针槽;45、插针裁切组件;451、裁针滑块;452、裁针刀头;453、裁针驱动件;4531、电机;4532、传动块;4533、偏心块;4534、传动轴;5、组装稳定件;51、稳定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相关技术中的料带上沿其自身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一排定位孔,PIN针沿料带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排列,并且相邻的两个PIN针互相平行;料带本身具备一定弹性,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弹性形变。本实施例以设置有双排插针的连接器为例进行介绍,连接器包括塑胶件和通过插接卡扣固定在塑胶件对应位置上的两排相互平行的PIN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连接器插针装置。参照图2,连接器插针装置包括操作台及设置在所述操作台上的主体传送机构1、主体上料机构2、检测机构3及两组上料插针机构4,两组上料插针机构4和检测机构3沿主体传送机构1长度方向依次排布在主体传送机构1的一侧,主体上料机构2将待组装的塑胶件运送至主体传送机构1上,主体传送机构1将塑胶件从一组上料插针机构4经另一组上料插针机构4运送至检测机构3处,两组上料插针机构4的设置可以实现在一条流水加工线上完成两排PIN的插接组装,完成插接PIN的连接器运送至检测机构3处进行检测。
参照图2和图3,主体传送机构1包括由两个导向轨111依次拼接而成的物料输送线11。
参照图3和图4,导向轨111上表面沿物料输送线1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用于放置塑胶件的传送槽112,相邻的两个导向轨111上的传送槽112相互连通;导向轨111上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一个顶盖板113,顶盖板113覆盖在传送槽112的上方,并且顶盖板113与传送槽112之间围成一个容置空间,两个导向轨111的容置空间相互连通形成一条用于供塑胶件通过的传送通道114;在顶盖板113和导向轨111之间沿传送通道114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开设有操作口115,操作口115与传送通道114连通,并且操作口115沿导向轨111的长度方向贯穿导向轨111和顶盖板113;塑胶件可以在传送通道114内沿物料输送线11的传送方向滑动,传送槽112限制了塑胶件的侧向滑动,顶盖板113限制塑胶件在传送通道114内上下里跳动,通过操作口115可以对传送通道114内的塑胶件进行插针、检测等操作。
参照图2和图3,主体传送机构1还包括主体传送驱动件12、传动件13及若干单向阻挡件14。
参照图3和图4,沿导向轨111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导向轨111的传动定向孔116,物料输送线11中相邻的两个导向轨111上的传动定向孔116相互连通;在传送槽112的槽底开设有连通传送通道114与传动定向孔116的传动通道117,传动通道117沿导向轨111的长度方向贯穿传送槽112的槽底;传动件13由若干和传动杆131依次拼接而成,每个传动杆131上设置有若干单向阻挡件14,每个单向阻挡件14的单向阻挡方向一致,传送件上的若干单向阻挡件14依次均匀间隔排列并且所有单向阻挡件14的单向阻挡方向所在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传动件13可以插接在传动定向孔116内并且沿物料输送线11的长度方向滑动;主体传送驱动件12为一个气缸,能够驱动传动件13在传动定向孔116内滑动,传动件13上的若干单向阻挡件14由传动通道117延伸至传送通道114内,并且跟随传动件13一同运动,将塑胶件放置在两个单向传动件13之间,单向传动件13推动塑胶件运动一段距离后复位,不断重复此动作,即可实现推动物料输送线11上的塑胶件沿固定的方向间隔运动,在塑胶件停止运动的间隙可以对其进行加工操作,而主体传送驱动件12无需在塑胶件进行加工时停机。
参照图3和图4,顶盖板113上设置有若干限位件118,限位件118沿物料输送线11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排列,限位件118包括限位块1181和限位挡块1182,限位块1181包括限位部1183和阻挡部1184,阻挡部1184一体固定在限位部1183的一端,限位部1183远离阻挡部1184的一端贯穿顶盖板113延伸至传送通道114内,阻挡部1184与顶盖板113表面抵接限制限位部1183完全进入传送通道114内;限位挡块1182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顶盖板113上,限位挡块1182与限位块1181相邻设置,限位挡块1182远离顶盖板113的一端延伸至限位块1181的上方,并且限位挡块1182位于限位块1181上方的部分与限位块1181之间有间隙,限位块1181可以在竖直方向上滑动;限位块1181位于传送通道114内的一端沿物料输送线11的长度方向相互远离的两侧设置有导向面,限位挡块1182位于限位块1181上方的部分与限位块1181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具有驱使限位块1181向远离限位挡块1182的方向运动的弹性势能;运送至传送通道114内的塑胶件与限位块1181接触将限位块1181向上挤压,弹簧压缩使得限位块1181将塑胶件压紧在传送槽112内,提高了在对塑胶件进行加工时塑胶件的稳定性;导向面的设置使得限位块1181不易阻碍塑胶件在传送通道114内正常运动。
参照图2和图5,主体上料机构2包括固定设置在操作台上料支架21、主体上料驱动件22、送料件23与操作台相邻设置的主体振动上料盘24,送料件23上开设有与待加工塑胶件的形状相适配的存料孔231,存料孔231用于临时放置待加工塑胶件的塑胶件存料孔231内最多只能容纳一个塑胶件,存料孔231的孔壁上沿其自身的开口方向设置有可供单向阻挡件14通过的通槽,通槽连通存料孔231的内外空间;与主体上料机构2相邻的一段导向轨111与主体上料机构2相对的一侧开设有可供送料件23进入的上料口,送料件23上的存料孔231和通槽可以分别同时与物料输送线11的传送通道114连通和传动通道117对应连通,上料支架21上设置有导向孔211,导向孔211与上料口连通;送料件23滑动设置在导向孔211内,并且存料孔231的孔口边缘所在的侧面与导向孔211的侧壁贴合,主体上料驱动件22为一个气缸,能够驱动送料件23在导向孔211内滑动;上料支架21设置有与导向孔211连通的进料口212,存料孔231可以通过进料口212与上料支架21的外部空间连通。
参照图2和图5,主体振动上料盘24的出料口与进料口212连通,主体振动上料盘24可以将待加工的塑胶件从进料口212运送至存料孔231内;主体振动上料盘24将一个塑胶件运送至存料孔231内,导向孔211的孔壁限制挡限制存料孔231内的塑胶件从存料孔231内被推出,从而限制下一个待加工的塑胶件进入存料孔231内,主体上料驱动件22驱动送料件23向靠近主体传送机构1的方向运动,送料件23的侧面将主体振动上料盘24的出料口封闭,当送料件23上的存料孔231从导向孔211内滑出并运动至传送通道114处时,单向阻挡件14经通槽将存料孔231内的塑胶件推出至物料输送线11上,实现塑胶件的上料;主体上料驱动件22驱动送料件23复位,主体振动上料盘24的出料口与存料孔231连通,将下一个待加工的塑胶件运送至存料孔231内,重复此过程即可实现在主体振动上料盘24不停机的情况下,将主体振动上料盘24持续上料的上料方式转换为间隔上料。
参照图2和图4,物料输送线11上的操作口115朝向上料插针机构4。
参照图2和图6,上料插针机构4包括沿物料运输线上塑胶件的运送方向依次排布的料带上料组件41、料带裁切组件42、夹持插接组件43、压针组件44及插针裁切组件45;料带上料组件41将料带运送至夹持插接组件43处,夹持插接组件43夹持固定一段料带,料带裁切组件42将此段料带从整条料带上切下,夹持插接组件43将此段料带上的PIN针插接在塑胶件上,压针组件44将未完全插入塑胶件的PIN针重新压入塑胶件,插针裁切组件45将料带与PIN针的连接点切断,即完成了将一排PIN针同时插接在塑胶件上,提高了连接器组装加工效率。
参照图6和图7,料带上料组件41包括用于放置料带的上料支座411、设置在上料支座411上的料带上料驱动件412、滑动设置在上料支座411上的滑动块413及设置在滑动块413上的推料件414;料带上料驱动件412能够驱动滑动块413向靠近或远离夹持插接组件43的方向运动;上料支座411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料带和PIN针的承料槽4111,固定有PIN针的料带可以沿承料槽4111的长度方向向靠近夹持插接组件43的方向滑动;承料槽4111的槽口边缘处通过螺栓固定有挡料板4112,挡料板4112延伸至所述承料槽4111的槽口上方,承料槽4111的侧壁和挡料板4112限制料带发生侧向滑动或上下跳动,提高了料带运送过程的稳定性。
参照图7和图8,滑动块413在挡料板4112的上方滑动,滑动块413靠近挡料板4112的一侧侧面上开设有一个用于安装推料件414的安装槽4131,安装槽4131长度方向所在直线与承料槽4111长度方向所在直线平行;推料件414包括一端铰接在安装槽4131内的两个相对的槽壁之间的转动块4141及一体固定在转动块4141另一端的三角挡板4142,转动块4141的转动轴线位于安装槽4131远离夹持插接组件43的一端,转动块4141的转动平面竖直设置且与安装槽4131的长度方向所在直线平行;三角挡板4142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定义三角挡板4142与转动块4141一体固定连接的一侧侧面为固定面,与固定面相邻的两侧侧面分别为导向斜面a1和推料面,导向斜面a1朝向远离夹持插接组件43的方向,使得当三角挡板4142向远离夹持插接组件43的方向运动时,导向斜面a1可以促使三角挡板4142从料带上的定位孔内滑出;挡料板4112上沿安装槽413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一个截面形状为腰形的长通孔,推料面竖直设置并且三角挡板4142远离固定面的一端贯穿长通孔抵接在安装槽4131的槽底,使得三角挡板4142远离远离固定面的一端可以插接在料带上的定位孔中;转动块4141与安装槽4131的槽底之间有间隙,在转动块4141与安装槽4131的槽底之间设置有弹簧(图中由于遮挡未示出),弹簧具有驱动转动块4141向靠近安装槽4131的方向运动的弹性势能。
参照图6和图7,当主体上料驱动件22驱动滑动块413向靠近夹持插接组件43的方向运动时,推料件414推动料带向靠近夹持插接组件43的方向运动;当主体上料驱动件22驱动滑动块413向远离夹持插接组件43的方向运动时,推料件414从料带上的定位孔内滑出,推料件414复位而料带不动,重复此过程即实现了将料带有间隔地运送至夹持插接组件43处。
参照图6和图7,夹持插接组件43包括料带夹具431、夹具支架432及夹具驱动件433,料带夹具431包括上夹板b1、下夹块b2及夹持气缸b3,上夹板b1靠近物料输送线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夹持部b11,下夹块b2靠近物料输送线1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夹持部b21,上夹板b1与下夹块b2铰接,上夹板b1与下夹块b2铰接转动时,第一夹持部b11与第二夹持部b21可以相互靠近或远离,夹持气缸b3固定在上夹板b1远离第一夹持部b11的一端,夹持气缸b3的输出端贯穿上夹板b1抵接在下夹块b2远离第二夹持部b21的一端;夹持气缸b3驱动上夹板b1远离第一夹持部b11的一端向远离下夹块b2远离第二夹持部b21的一端运动,第一夹持部b11即可向靠近第二夹持部b21的方向运动并与第二夹持部b21夹紧;下夹块b2滑动设置在夹具支架432上,夹具驱动件433为一个固定在夹具支架432上的气缸,夹具驱动件433驱动料带夹具431向靠近物料输送线11的方向运动。
参照图7和图9,料带裁切组件42包括裁料支架421、裁料刀422及裁料驱动件423,包括裁料刀422竖直滑动在裁料支架421上,裁料刀422上水平开设有一个可供料带水平穿过的裁料槽4221,裁料刀422与料带夹具431相邻设置并且裁料刀422靠近料带夹具431的一侧侧面与料带夹具431靠近裁料刀422的一侧侧面贴合,当料带夹具431夹持固定料带时,料带位于裁料槽4221中;裁料驱动件423包括一个裁料气缸4231、裁料驱动杆4232,杆架4233及复位弹簧,裁料驱动杆4232铰接在杆架4233上,裁料驱动杆4232的转动平面垂直设置,裁料气缸4231的输出端抵接在裁料驱动杆4232的一端下方,裁料气缸4231驱动裁料驱动杆4232靠近裁料气缸4231的一端向上转动;裁料驱动杆4232远离裁料气缸4231的一端设置在裁料刀422上方,复位弹簧设置在裁料刀422下方,当裁料刀422向下运动时,复位弹簧具有驱使裁料刀422向上运动的弹性势能;裁料气缸4231驱动裁料驱动杆4232转动,裁料驱动杆4232向靠近裁料刀422的方向运动,并驱使裁料刀422向下运动,将料带从裁料槽4221靠近料带夹具431的一端裁断,裁料气缸4231取消驱动,复位弹簧驱动裁料刀422复位。裁料驱动杆4232的转动轴设置在靠近裁料刀422的一侧,使得在裁料气缸4231未推动裁料驱动杆4232转动时,裁料驱动杆4232靠近裁料刀422的一端可以向上翘起尽量避免对裁料刀422施加压力,使得位于裁料槽4221内的料带可以顺利进入第一夹持部b11和第二夹持部b21进夹持固定。
参照图6和图10,压针组件44包括固定在操作架上的压针驱动件441、贯穿并滑动设置在导向轨111上的压针支架442及固定设置在压针支架442上的压针头443,压针头443靠近物料输送线11的一端开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与连接器上的两排PIN针相适配的压针槽4431,压针驱动件441为一个气缸,驱动压针支架442沿与物料输送线11垂直的方向滑动,使得压针头443可以向靠近或远离导向轨111的方向运动;压针头443可以穿过操作口115直接与传送通道114内的塑胶件抵接,塑胶件上插接的PIN针及料带可以插接在压针槽4431内,并且使料带抵接在压针槽4431的槽底,压针头443将未完全插入塑胶件的PIN针重新压入塑胶件;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连接器的规格型号不同,可以更换不同深度的压针槽4431的压针头443,从而实现对不同规格型号的连接器加工过程中的压针。
参照图10和图11,插针裁切组件45包括竖向滑动在导向轨111上的裁针滑块451、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裁切滑块顶端的裁针刀头452及设固定设置在操作台内部的裁针驱动件453,裁针刀头452靠近导向轨111的一侧侧面与导向轨111贴合,裁针刀头452靠近导向轨111的一侧侧面水平开设有可供料带通过的裁针口,裁针口上下相对的两侧均为用于裁切料带与PIN针连接点的刀锋;裁针驱动件453用于驱动裁针滑块451上下运动,当连接有料带的一排PIN针运送至裁针口内时,裁针驱动件453驱动裁针刀头452上下运动,使得裁刀口的两个刀锋不断地对料带与PIN针的连接点进行弯折和冲切,从而实现将料带从PIN针上裁下。
参照图10和图11,裁针驱动件453包括一个电机4531、与电机4531的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的传动块4532、滑动设置在滑动块413上的偏心块4533及转动连接在偏心块4533中心的传动轴4534,传动轴4534远离偏心块4533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裁针滑块451上;滑动块413上开设有一个导向槽,偏心块4533被限制在导向槽内滑动,贯穿导向槽沿其自身长度方向相对的两侧槽壁螺纹连接有两个螺栓,将偏心块4533滑动至导向槽的一端并通过螺栓将偏心块4533的位置固定,即可实现电机4531驱动传动块4532转动时,传动轴4534与偏心块4533相连的一端进行偏心转动,从而实现裁针滑块451的上下往复运动;通过调节偏心块4533在导向槽内的位置,可以实现调节裁针滑块451上下运动的幅度。
参照图2,两组上料插针机构4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料带运送至夹持插接组件43处的传送方向相反;夹持插接组件43中的夹具支架432高度略有不同,以实现将上下两排PIN针插接在塑胶件上;两组上料插针机构4中的各部分组件之间的相对安装位置稍有不同,在其他实施例中,也不对上料插针机构4中的各部分组件之间的位置及距离做限定,可根据实际工况进行适应性调整,以保证料带和PIN针在上料插针机构4中的流转加工方向依次为:料带上料组件41、料带裁切组件42、夹持插接组件43、压针组件44及插针裁切组件45即可。
参照图2和图12,操作台上设置有两个组装稳定件5,两个组装稳定件5设置在物料输送线11背离上料插针机构4的一侧,两个组装稳定件5分别设置在与两组上料插针机构4中的两组夹持插接组件43相对的位置,组装稳定件5包括固定在操作台上的气缸和固定在气缸输出端的稳定夹51,稳定夹51够贯穿导向轨111并夹持固定导向轨111上的塑胶件,气缸能够推动稳定夹51向靠近或远离导向轨111的方向运动;组装稳定件5的设置可以在将PIN针插接在塑胶件的过程中对塑胶件起到定位和稳定的作用,提升了插针的质量。
参照图2,检测机构3包括用于对完成组装的连接器进行检测的连接器检测器31及设置在物料输送线11末端的排不良组件32,排不良组件32包括一个固定设置在操作台上的排料气缸321及固定设置在排料气缸321输出端的排料轨322,排料轨322的一端与物料输送线11末端相对,排料轨322的另一端向下倾斜并延伸至操作台外;操作台在排料轨322下方的位置开设有一个排废孔323,在操作台内部排废孔323的正下方放置有废料盒(图中未示出),经检验合格的连接器由排料轨322正常运送至操作台外完成出料,若有不合格的产品,排料气缸321驱动排料轨322从物料输送线11末端移走,不合格的产品从排废孔323落入废料盒内。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连接器插针装置的实施原理为:主体上料机构2将待组装的塑胶件运送至主体传送机构1上,主体传送机构1将塑胶件从一组上料插针机构4经另一组上料插针机构4运送至检测机构3处,两组上料插针机构4的设置可以实现在一条流水加工线上完成两排PIN的插接组装、料带裁切、压针及脱料带等工序,完成插接PIN针的连接器运送至检测机构3处进行检测并排废。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连接器插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及设置在所述操作台上的:
上料插针机构(4),用于将PIN针插接在塑胶件上的对应位置;
主体传送机构(1),一端设置在与所述上料插针机构(4)相邻的位置,另一端向远离所述上料插针机构(4)的方向延伸,所述主体传送机构(1)用于传送塑胶件;
主体上料机构(2),与所述主体传送机构(1)相邻设置,用于将塑胶件转运至所述主体传送机构(1)上;
检测机构(3),设置在所述主体传送机构(1)远离所述上料插针机构(4)的一端,用于对完成插接PIN针的连接器进行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插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传送机构(1)包括主体传送驱动件(12)、物料输送线(11)、滑动设置在所述物料输送线(11)上的传动件(13)及设置在所述传动件(13)上的若干单向阻挡件(14),若干所述单向阻挡件(14)沿所述物料输送线(11)的长度方向所在直线间隔排布,塑胶件可以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单向阻挡件(14)之间;所述传动件(13)可以沿所述物料输送线(11)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传送驱动件(12)用于驱动所述传动件(13)往复运动;当所述传动件(13)往复运动往复运动时,设置在所述传动件(13)上的单向阻挡可以逐步推动塑胶件向靠近所述检测机构(3)的方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插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插针机构(4)包括:
夹持插接组件(43),与所述主体传送机构(1)相邻设置,用于夹持料带并将料带上的PIN针插接在塑胶件上;
料带上料组件(41),与所述主体传送机构(1)相邻设置,用于将料带运送至所述夹持插接组件(43)处;
料带裁切组件(42),设置在所述料带上料组件(41)与所述夹持插接组件(43)之间,用于切断料带,
插针裁切组件(45),设置在所述夹持插接组件(43)与所述检测机构(3)之间,用于将料带与PIN针的连接点切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接器插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插针机构(4)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插针裁切组件(45)与所述夹持插接组件(43)之间的压针组件(44),所述压针组件(44)包括压针驱动件(441)及压针头(443),压针驱动件(441)用于驱动所述压针头(443)向靠近或远离所述主体传送机构(1)的方向运动,所述压针头(443)用于将插接在塑胶件上的PIN针压紧在塑胶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接器插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带上料组件(41)包括用于放置料带的上料支座(411)、设置在所述上料支座(411)上的料带上料驱动件(412)、滑动设置在所述上料支座(411)上的滑动块(413)及设置在所述滑动块(413)上的推料件(414);所述料带上料驱动件(412)用于驱动所述滑动块(413)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夹持插接组件(43)的方向运动;所述推料件(414)活动设置在所述滑动块(413)上,所述推料件(414)靠近所述上料支座(411)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斜面(a1);当所述料带上料驱动件(412)驱动所述滑动块(413)向靠近所述夹持插接组件(43)的方向运动时,所述推料件(414)靠近所述上料支座(411)的一端可以插接到料带上的定位孔内;当所述料带上料驱动件(412)驱动所述滑动块(413)向远离所述夹持插接组件(43)的方向运动时,所述导向斜面(a1)用于使所述推料件(414)靠近所述上料支座(411)的一端从料带上的定位孔内脱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连接器插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支座(411)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料带和PIN针的承料槽(4111),固定有PIN针的料带可以沿所述承料槽(4111)的长度方向向靠近所述夹持插接组件(43)的方向滑动;承料槽(4111)的槽口边缘处设置有挡料板(4112),所述挡料板(4112)延伸至所述承料槽(4111)的槽口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接器插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料机构(2)包括上料支架(21)、主体上料驱动件(22)、送料件(23)及主体振动上料盘(24),送料件(23)上设置有用于临时放置待加工塑胶件的存料孔(231),所述存料孔(231)内最多只能容纳一个塑胶件,所述存料孔(231)的孔壁上沿其自身的开口方向设置有可供所述单向阻挡件(14)通过的通槽(232),所述通槽(232)连通所述存料孔(231)的内外空间;
所述物料输送线(11)靠近所述上料支架(21)的一侧设置有可供所述送料件(23)进入的上料口,所述上料支架(21)上设置有导向孔(211),所述导向孔(211)与所述上料口连通;所述送料件(23)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孔(211)内,并且所述存料孔(231)的孔口边缘所在的侧面与所述导向孔(211)的侧壁贴合,所述主体上料驱动件(22)用于驱动所述送料件(23)在所述导向孔(211)内滑动;所述上料支架(21)设置有与所述导向孔(211)连通的进料口(212),所述存料孔(231)可以通过所述进料口(212)与所述上料支架(21)的外部空间连通;
所述主体振动上料盘(24)的出料口与所述进料口(212)连通,所述主体振动上料盘(24)用于将待加工的塑胶件从所述进料口(212)运送至所述存料孔(231)内;当所述送料件(23)运动时,所述送料件(23)的侧面将所述主体振动上料盘(24)的出料口封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插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插针机构(4)设置有多组。
CN202220285475.XU 2022-02-11 2022-02-11 一种连接器插针装置 Active CN2168189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85475.XU CN216818925U (zh) 2022-02-11 2022-02-11 一种连接器插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85475.XU CN216818925U (zh) 2022-02-11 2022-02-11 一种连接器插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18925U true CN216818925U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41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85475.XU Active CN216818925U (zh) 2022-02-11 2022-02-11 一种连接器插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1892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65423A (zh) * 2022-02-11 2022-08-05 深圳市创仁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端子组装装置
CN116315980A (zh) * 2023-05-12 2023-06-23 南京航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航空连接器用自动插针机及其方法
CN116632620A (zh) * 2023-07-20 2023-08-22 深圳市众智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生产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65423A (zh) * 2022-02-11 2022-08-05 深圳市创仁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端子组装装置
CN116315980A (zh) * 2023-05-12 2023-06-23 南京航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航空连接器用自动插针机及其方法
CN116315980B (zh) * 2023-05-12 2023-07-21 南京航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航空连接器用自动插针机及其方法
CN116632620A (zh) * 2023-07-20 2023-08-22 深圳市众智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生产设备
CN116632620B (zh) * 2023-07-20 2024-01-19 深圳市众智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生产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818925U (zh) 一种连接器插针装置
CN206259601U (zh) 一种带后盖的连接器针座的自动组装机
CN114313513A (zh) 一种料带裁切机构及包括该机构的自动焊接编带机
CN114865423A (zh) 一种连接器端子组装装置
CN109390837B (zh) 一种端子插头上料与流转的自动装配设备
US4395818A (en) Block loader
KR0143907B1 (ko) 와이어 하니스의 제조방법 및 장치
CN110581427A (zh) 在线冲裁装配sim卡连接器之铁壳的组装机
CN210245934U (zh) 在线冲裁装配sim卡连接器之铁壳的组装机
CN216289446U (zh) 一种连接器自动组装装置
CN214411741U (zh) 一种插件机
CN212311357U (zh) 接线盒插片自动安装机
US5067607A (en) Intermittent feed system
CN116191166A (zh) 一种异性端子插针机构
CN209948303U (zh) 一种用于多种端子共料带的分步组装设备
US5590576A (en) Feed assembly for connector termination apparatus
CN114952234A (zh) 一种生产效率高的扎带组装设备
US5123808A (en) Apparatus for loading connectors into connector applicators
CN108127049B (zh) 前后门内外水切冲切专机
CN118683932B (zh) 输料装置及生产设备
CN114055170A (zh) 一种铁壳的自动组装设备
CN221658101U (zh) 一种送料系统
CN116598865B (zh) 一种凸轮切割插针机及端子切插方法
CN220029291U (zh) 一种微型阀料带插脚机
CN218770505U (zh) 连接器引脚自动插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