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15483U - 一种定线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线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815483U CN216815483U CN202220153100.8U CN202220153100U CN216815483U CN 216815483 U CN216815483 U CN 216815483U CN 202220153100 U CN202220153100 U CN 202220153100U CN 216815483 U CN216815483 U CN 2168154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ser
- support
- dial
- upright
- bea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3550 mark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5 building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定线设备,包括发射系统和接收系统。所述发射系统包括第一立柱和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第一立柱上的激光发射器;所述接收系统包括第二立柱和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第二立柱上的激光接收部,所述激光接收部上设置有激光接收器。本申请的定线设备在照明不足的情况下可通过观察和调整激光的走向进行快速对中,进而对开展定线、放线、定方位角等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放线精准度、减少人工投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线仪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定线设备。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定点放线,目前使用传统经纬仪、全站仪、标线仪定线和转角较为普遍,但上述仪器在操作过程受照明因素影响较大,在如夜间、清晨、地下室等其他照明不足条件下,对点困难,对开展定线、放线、定方位角等工作也带来很大困扰,不仅需要加大人工投入、且效率低下。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定线设备,解决了在照明条件不足条件下对点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在于提供一种定线设备,包括:
发射系统,所述发射系统包括第一立柱和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第一立柱上的激光发射器;
接收系统,所述接收系统包括第二立柱和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第二立柱上的激光接收部,所述激光接收部上设置有激光接收器。
可选的,所述接收部包括靶盘,所述激光接收器设置在所述靶盘的靶心处。
可选的,所述靶盘远离所述第二立柱的一侧设置有标识涂层,所述标识涂层包括圆心位于靶心的多个同心圆涂层和交点位于靶心的多条直线涂层。
可选的,所述激光发射器通过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一立柱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套设在所述第一立柱上,所述激光发射器与所述第一轴承的外环连接;所述激光接收部通过第二轴承与所述第二立柱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套设在所述第二立柱上,所述激光发射器与所述第二轴承的外环连接。
可选的,所述发射系统还包括刻度盘,所述刻度盘中部设置有通孔,包括定位件,所述第一立柱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刻度盘连接,定位件能插入第二轴承的内环和外环之间,以固定刻度盘,所述刻度盘沿周向设置有刻度标识部。
可选的,所述激光发射器上连接有指示杆,所述指示杆具有与所述刻度盘相垂直的指示状态和贴合在所述激光发射器表面的收纳状态,所述指示杆在指示状态下延伸至所述刻度盘。
可选的,所述刻度标识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刻度盘上的多个刻度凹槽,所述指示杆处于指示状态时,所述指示杆可插入所述刻度凹槽内。
可选的,所述刻度盘可以第一立柱为圆心进行旋转,并可在任意位置进行定位。
可选的,所述发射系统还包括第一辅助支撑,所述第一辅助支撑包括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第一立柱上的第一支撑环和两个第一支撑杆,两所述第一支撑杆分设在所述第一支撑环相对的两端,且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环的外端面上;所述接收系统还包括第二辅助支撑,所述第二辅助支撑包括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第二立柱上的第二支撑环和两个第二支撑杆,两所述第二支撑杆分设在所述第二支撑环相对的两端,且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环的外端面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环相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凸耳,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套环,所述第一套环套设在所述第一凸耳上;所述第二支撑环相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凸耳,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套环套设在所述第二凸耳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定线设备使用时,将发射系统和接收系统分别设置在预定线的两个端点,使用激光发射器发射激光,激光接收器接收到激光则定线位置准确,根据激光线进行定线。如此在照明不足的情况下可通过观察和调整激光的走向进行快速对中,进而对开展定线、放线、定方位角等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放线精准度、减少人工投入。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定线设备的发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定线设备的接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定线设备的靶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发射系统1、第一立柱11、激光发射器12、第一轴承13、刻度盘14、刻度凹槽141、指示杆15、第一辅助支撑16、第一支撑环161、第一支撑杆162、第一凸耳163、第一套环164、第一水平标识仪器17、接收系统2、第二立柱21、激光接收部22、靶盘221、同心圆涂层2211、直线涂层2212、激光接收器222、第二轴承23、第二辅助支撑24、第二支撑环241、第二支撑杆242、第二凸耳243、第二套环244、第三轴承25、第二水平标识仪器26。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 “上”、“下”、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 “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定线设备,包括发射系统1和接收系统2。所述发射系统1包括第一立柱11和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第一立柱11上的激光发射器12。所述接收系统2包括第二立柱21和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第二立柱21上的激光接收部22,所述激光接收部22上设置有激光接收器222。激光发射器12可转动连接便于发射器和接收器未对准时对发射器的方向进行调整,激光接收器222可转动的连接便于在端点定位时若第二立柱21已固定情况下还可进行角度调节。本申请的定线设备使用时,将发射系统1和接收系统2分别设置在预定线的两个端点,使用激光发射器12发射激光,激光接收器222接收到激光则定线位置准确,根据激光线进行定线。如此在照明不足的情况下可通过观察和调整激光的走向进行快速对中,进而对开展定线、放线、定方位角等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放线精准度、减少人工投入。
优选地,激光发射器12发射的为可视激光,便于对点时进行调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接收部包括靶盘221,所述激光接收器222设置在所述靶盘221的靶心处。设置靶盘221便于在发射器和接收器未对准时观测到激光位置,进而便于对发射器的方向进行调整。
其中,靶盘221中心位置设置有通孔,激光接收器222的激光接收端设置在通孔内朝向激光发射器12设置,激光接收器222的电控设备设置在靶盘221靠近第二立柱21的一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靶盘221远离所述第二立柱21的一侧设置有标识涂层,所述标识涂层包括圆心位于靶心的多个同心圆涂层2211和交点位于靶心的多条直线涂层2212。便于判断偏移位移和角度。优选的,多个同心圆边沿之间的间距相同,包括垂直相交的两个直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激光发射器12通过第一轴承13与所述第一立柱11连接,所述第一轴承13套设在所述第一立柱11上,所述激光发射器12与所述第一轴承13的外环连接;所述激光接收部22通过第二轴承23与所述第二立柱21连接,所述第二轴承23套设在所述第二立柱21上,所述激光发射器12与所述第二轴承23的外环连接。使得激光发射器12和激光接收器222能够与立柱保持垂直状态,同时便于调节激光发射器12和激光接收器222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激光接收部22与所述第二立柱21之间还设置有第三轴承25,所述第二轴承23与所述第三轴承25间隔的套设在所述第二立柱21上,所述靶盘221的上方与所述第二轴承23的外环连接,所述靶盘221的下方与所述第三轴承25的外环连接,如此连接更稳固,调整角度时也更稳定。其中,激光接收部22与第二轴承23和第三轴承25之间为焊接。激光发射部与第一轴承13之间为焊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发射系统1还包括刻度盘14,所述刻度盘14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立柱11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刻度盘14连接,所述刻度盘14沿周向设置有刻度标识部。通过刻度盘14上的刻度可确定激光发射器12发射激光的角度,便于激光发射角度的定角度调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激光发射器12上连接有指示杆15,所述指示杆15具有与所述刻度盘14相垂直的指示状态和贴合在所述激光发射器12表面的收纳状态,所述指示杆15在指示状态下延伸至所述刻度盘14。能够根据情况伸展测定方位角刻度上,便于确定激光发射器12的初始位置和调节后位置是否准确。在不使用时贴合收纳保证人身安全。其中,指示杆15一端与所述激光发生器铰接,另一端可与所述激光发射器12卡接,其中,铰接端靠近所述第一立柱11,卡接端远离所述第一立柱11。如此,更便于向刻度盘14延伸。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刻度标识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刻度盘14上的多个刻度凹槽141,所述指示杆15处于指示状态时,所述指示杆15可插入所述刻度凹槽141内。精确定位,操作方便,凹槽也便于放线时对线进行定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刻度盘14可以第一立柱11为圆心进行旋转,并可在任意位置进行定位。便于调节和固定刻度盘14角度。所述刻度盘14与所述第一立柱11之间设置有旋转件,所述旋转件包括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一立柱11上的内环、固定套设在所述通孔上的外环和设置在内环与外环之间的多个滚珠,所述内环与外环之间可转动,所述滚珠之间具有插接间隙,定位件可插接在插接间隙内将内环与外环之间锁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发射系统1还包括第一辅助支撑16,所述第一辅助支撑16包括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第一立柱11上的第一支撑环161和两个第一支撑杆162,两所述第一支撑杆162分设在所述第一支撑环161相对的两端,且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环161的外端面上;所述接收系统2还包括第二辅助支撑24,所述第二辅助支撑24包括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第二立柱21上的第二支撑环241和两个第二支撑杆242,两所述第二支撑杆242分设在所述第二支撑环241相对的两端,且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环241的外端面上。支撑环与立柱可转动连接,便于对辅助支撑的角度进行调节,使立柱稳固,保持垂直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支撑环161相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凸耳163,所述第一支撑杆162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套环164,所述第一套环164套设在所述第一凸耳163上;所述第二支撑环241相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凸耳243,所述第二支撑杆242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套环244,所述第二套环244套设在所述第二凸耳243上。通过凸耳与支撑环的方式连接,连接便捷,且便于调节辅助支撑杆的支撑角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发射系统1还包括第一水平标识仪器17,所述第一水平标识仪器17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11顶部,接收系统2还包括第二水平标识仪器26,所述第二水平标识仪器26设置在所述第二立柱21顶部。通过水平标识仪器可快速识别立柱是否垂直于水平面,便于对立柱进行垂直度调节。所述第一水平仪和第二水平仪均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油体,所述油体内包裹有气泡。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定线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射系统,所述发射系统包括第一立柱和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第一立柱上的激光发射器;
接收系统,所述接收系统包括第二立柱和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第二立柱上的激光接收部,所述激光接收部上设置有激光接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部包括靶盘,所述激光接收器设置在所述靶盘的靶心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定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靶盘远离所述第二立柱的一侧设置有标识涂层,所述标识涂层包括圆心位于靶心的多个同心圆涂层和交点位于靶心的多条直线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定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发射器通过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一立柱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套设在所述第一立柱上,所述激光发射器与所述第一轴承的外环连接;
所述激光接收部通过第二轴承与所述第二立柱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套设在所述第二立柱上,所述激光发射器与所述第二轴承的外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定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系统还包括刻度盘,所述刻度盘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立柱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刻度盘连接,所述刻度盘沿周向设置有刻度标识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定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发射器上连接有指示杆,所述指示杆具有与所述刻度盘相垂直的指示状态和贴合在所述激光发射器表面的收纳状态,所述指示杆在指示状态下延伸至所述刻度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定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标识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刻度盘上的多个刻度凹槽,所述指示杆处于指示状态时,所述指示杆可插入所述刻度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定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盘可以第一立柱为圆心进行旋转,并可在任意位置进行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定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系统还包括第一辅助支撑,所述第一辅助支撑包括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第一立柱上的第一支撑环和两个第一支撑杆,两所述第一支撑杆分设在所述第一支撑环相对的两端,且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环的外端面上;
所述接收系统还包括第二辅助支撑,所述第二辅助支撑包括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第二立柱上的第二支撑环和两个第二支撑杆,两所述第二支撑杆分设在所述第二支撑环相对的两端,且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环的外端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定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环相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凸耳,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套环,所述第一套环套设在所述第一凸耳上;
所述第二支撑环相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凸耳,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套环套设在所述第二凸耳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153100.8U CN216815483U (zh) | 2022-01-20 | 2022-01-20 | 一种定线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153100.8U CN216815483U (zh) | 2022-01-20 | 2022-01-20 | 一种定线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815483U true CN216815483U (zh) | 2022-06-24 |
Family
ID=82066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15310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815483U (zh) | 2022-01-20 | 2022-01-20 | 一种定线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815483U (zh) |
-
2022
- 2022-01-20 CN CN202220153100.8U patent/CN21681548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486704B2 (en) | Intelligent positioning module | |
US7987605B2 (en) | Reflector target tripod for survey system with light emitter and pivoting bracket for enhanced ground marking accuracy | |
US5159760A (en) | Device for aligning a geodetic instrument over a defined position mark | |
US5754287A (en) | Beam projecting plumb apparatus | |
US4803784A (en) | Portable stand for a surveyor's rod | |
US7079234B2 (en) |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spatial location and position of a reflector rod in relation to a marked ground point | |
CA2583924C (en) | Geodesic position determining system | |
US4988192A (en) | Laser theodolite | |
EP0051913A1 (en) | Remote control surveying | |
US3195234A (en) | Range rod assembly | |
US4441812A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alignment of an angle-measuring instrument | |
CN102620710A (zh) | 测算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 |
KR101791955B1 (ko) | 측량정보의 오차발생 범위를 최소화하는 수준 측지측량 장치 | |
JP2001227950A (ja) | 測量用位置決めマーキング装置 | |
CN216815483U (zh) | 一种定线设备 | |
US6266628B1 (en) | Surveying system with an inertial measuring device | |
US3188739A (en) | Multi-directional optical target | |
US6640453B2 (en) | Clinometer | |
CN213956353U (zh) | 一种公路勘测装置 | |
CN110108265B (zh) | 一种自主获取地理纬度并自动寻北的陀螺测量仪器 | |
CN117824604A (zh) | 无线电罗盘快速校准方法 | |
US7200946B2 (en) | Alignment apparatus | |
CN113607186B (zh) | 一种消除机载瞄准吊舱安装误差的校准方法 | |
US3307264A (en) | Grading instruments | |
JPS58191917A (ja) | 経緯儀対による対象測定のための校正法及び校正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6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