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15372U - 一种平面度测试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面度测试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815372U CN216815372U CN202220368300.5U CN202220368300U CN216815372U CN 216815372 U CN216815372 U CN 216815372U CN 202220368300 U CN202220368300 U CN 202220368300U CN 216815372 U CN216815372 U CN 2168153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 columns
- support
- product
- positio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Optical Devices Or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试仪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平面度测试设备,包括支撑模具和检测机构,支撑模具包括底座,底座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三个支撑柱,沿底座的高度方向,所有的支撑柱的高度相同,在所有的支撑柱中,至少有三个支撑柱不在同一直线上,支撑柱用于支撑待测试产品。检测机构被配置为采集设置于支撑柱上的待测试产品表面的多个测量点的坐标。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度测试设备能够确保底座上支撑柱对待测试产品提供一个面支撑效果的同时,还使得待测试产品与支撑模具之间接触为多个点接触,优化了传统测试技术中由于待测试产品底部与支撑部件的接触面太多导致的测量误差,确保测量结果更加准确可靠,提高测量效率,缩短测试作业时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面度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带有摄像头模组的电子产品逐渐趋向精密度更高,成像更清晰,功能更多的方向发展,摄像头模组的质量保证变得更为重要。在生产过程中,加工好的摄像头模组在出货前都要进行一系列的信赖性测试,主要包括温湿度、环境、机械性评价,通过一系列的测试来保证产品的质量可靠。现有技术中针对平面度的测试技术主要是通过把待测试产品直接放在大理石支撑部件上测试平面度,但这种操作因为待测试产品与大理石接触面太多导致待测试产品不平的时候容易出现测量误差,不仅影响测试结果,且需要增加测试次数方可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大大增加了测试作业时间,降低测试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面度测试设备,确保测量结果更加准确可靠,提高测量效率,缩短测试作业时间。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平面度测试设备,包括:
支撑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三个支撑柱,沿所述底座的高度方向,所有的所述支撑柱的高度相同,在所有的所述支撑柱中,至少有三个所述支撑柱不在同一直线上,所述支撑柱用于支撑待测试产品;
检测机构,被配置为采集所述支撑柱上的所述待测试产品表面的多个测量点的坐标。
作为优选,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为平面,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支撑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被配置为定位所述待测试产品。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部件包括多个第一定位柱和多个第二定位柱,多个所述第一定位柱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底座上,多个所述第二定位柱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呈夹角设置,且分别垂直于所述底座的高度方向。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多个所述第一定位柱和多个所述第二定位柱在所述底座上形成一个用于放置所述待测试产品的直角区域,多个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直角区域中。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定位柱和所述第二定位柱分别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柱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柱之间的距离。
作为优选,沿所述底座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定位柱和所述第二定位柱的高度分别大于所述支撑柱的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柱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支撑柱包括一个第一支撑柱和两个第二支撑柱,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柱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沿所述第一方向,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柱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柱间隔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机架和可调节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测试镜头,所述测试镜头被配置为采集多个所述测量点的坐标。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上可调节设置有光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度测试设备,通过在支撑模具的底座上间隔设置高度相同的支撑柱来支撑待测试产品,然后利用检测机构采集支撑柱上的待测试产品表面的多个测量点的坐标,通过对坐标数据处理获得待测试产品的平面度。底座上的支撑柱设置至少有三个,且在所有的支撑柱中,至少具有三个支撑柱不在同一直线上,以确保底座上的多个支撑柱能够提供面支撑效果的同时,还使得待测试产品与支撑模具之间接触为多个点接触,优化了传统测试技术中由于待测试产品底部与大理石支撑部件的接触面积太大导致的测量误差,确保测量结果更加准确可靠,提高测量效率,缩短测试作业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面度测试设备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模具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模具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模具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面度测试设备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待测试产品位于支撑模具上的俯视图。
图中:
100-待测试产品;200-测量点;
1-支撑模具;11-底座;110-直角区域;12-支撑柱;121-第一支撑柱;122-第二支撑柱;
2-检测机构;21-机架;22-测试镜头;23-光源;
3-基座;31-支撑面;
4-定位部件;41-第一定位柱;42-第二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零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零部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面度测试设备,包括支撑模具1和检测机构2,支撑模具1包括底座11,底座11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三个支撑柱12,沿底座11的高度方向,所有的支撑柱12的高度相同,其中,所有的支撑柱12的高度公差不大于50微米;在所有的支撑柱12中,至少有三个支撑柱12不在同一直线上,支撑柱12用于支撑待测试产品100。检测机构2被配置为采集设置在支撑柱12上的待测试产品100表面的多个测量点200的坐标。
本实施例的平面度测试设备,通过在支撑模具1的底座11上间隔设置高度相同的支撑柱12来支撑待测试产品100,确保所有的支撑柱12的顶部在同一平面上,然后利用检测机构2采集设置于支撑柱12上的待测试产品100表面的多个测量点200的坐标,通过对坐标数据处理获得待测试产品100的平面度。底座11上的支撑柱12设置至少有三个,且在所有的支撑柱12中,至少具有三个支撑柱12不在同一直线上,以确保底座11上的多个支撑柱12能够提供面支撑效果的同时,还使得待测试产品100与支撑模具1之间接触为多个点接触,优化了传统测试技术中由于待测试产品100底部与大理石支撑部件的接触面积太大导致的测量误差,确保测量结果更加准确可靠,提高测量效率,缩短测试作业时间。
可选地,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平面度测试设备还包括基座3,基座3上设置有支撑面31,支撑面31为平面,底座11设置于支撑面31上。通过基座3与支撑模具1配合,确保底座11放置在一个平整的支撑件上,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本实施中的底座11的顶面和底面均为平面,底座11的底面与支撑面31相贴靠,支撑柱12设置于底座11的顶面上。
可选地,参见图2,底座11上设置有定位部件4,定位部件4被配置为定位待测试产品100。通过在底座11上设置定位部件4,待测试产品100放在支撑模具1上面的位置基本被固定,便于后续检测机构2作业时建立坐标系,缩短了作业时间,提升测量效率。
可选地,参见图2,定位部件4包括多个第一定位柱41和多个第二定位柱42,多个第一定位柱41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底座11上,多个第二定位柱42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于底座11上,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呈夹角设置,且分别垂直于底座11的高度方向,其中,第一方向如图2所示箭头ab所示方向,第二方向如图1所示箭头cd所示方向。通过沿不同的方向分别间隔布置多个第一定位柱41和多个第二定位柱42,多个第一定位柱41贴靠待测试产品100的一侧边,多个第二定位柱42贴靠待测试产品100的另一侧边,使得待测试产品100的位置被定位在底座11上。
可选地,参见图2,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多个第一定位柱41和多个第二定位柱42在底座11上形成一个用于放置待测试产品100的直角区域110,多个支撑柱12位于直角区域110中。通过将多个第一定位柱41和多个第二定位柱42沿相互垂直的方向分布,且多个第一定位柱41和多个第二定位柱42形成一个直角区域110,使得待测试产品100被定位于一个直角区域110中,方便检测机构2测量作业时建立坐标系,以及便于快速选取待测试产品100上的测量点200,相比直接放在大理石支撑部件上操作更加规范,提升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
可选地,参见图2和图6,第一定位柱41和第二定位柱42分别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定位柱41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第二定位柱42之间的距离,其中,一个第一定位柱41和一个第二定位柱42靠近直角区域110的直角角点。通过合理设置两个第一定位柱41之间的距离以及两个第二定位柱42之间的距离,测试作业过程中,可通过两个第一定位柱41定位待测试产品100较长的一侧边,通过两个第二定位柱42定位待测试产品100较短的一侧边,既保证了对待测试产品100的定位效果,也能节省定位部件4的材料用量。
可选地,参见图3和图4,沿底座11的高度方向,第一定位柱41和第二定位柱42的高度分别大于支撑柱12的高度,即第一定位柱41和第二定位柱42分别通过侧壁贴靠待测试产品100的侧边,防止对待测试产品100的平面度测试产生影响,进而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可选地,参见图2,支撑柱12设置有三个,三个支撑柱12包括一个第一支撑柱121和两个第二支撑柱122,两个第二支撑柱122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沿第一方向,两个第二支撑柱122分别与第一支撑柱121间隔设置,对待测试产品100的提供稳定的支撑。其中,两个第二支撑柱122与第一支撑柱121之间的连线的夹角可为锐角、直角或钝角,可根据不同规格的待测试产品100确定。
可选地,参见图1和图5,检测机构2包括机架21和可调节设置于机架21上的测试镜头22,测试镜头22位于待测试产品100的上方,被配置为采集多个测量点200的坐标。测试过程中,根据多个测量点200的位置,移动机架21上的测试镜头22的位置依次采集每个测量点200的坐标,然后将测试镜头22采集的坐标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仪进行计算处理,获得待测试产品100的平面度。
可选地,参见图1和图5,机架21上可调节设置有光源23,打开光源23,待测试产品100表面亮度提升,测试镜头22进行测量点200的位置捕捉,确保测试镜头22采集的坐标数据更加精确。
为获得待测试产品100表面的平面度,本实施例的平面度测试设备通过检测机构2需在待测试产品100上采集至少四个测量点200,该四个测量点200不在同一直线上,具体可根据待测试产品100的外表面积和测试精度确定测量点200的个数和位置。以采集九个测量点200的坐标数据为例进行说明,即参见图6,九个测量点200在待测试产品100表面上呈三排三列分布,即九个测量点200可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为三排,每排的三个测量点200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数据处理仪对九个测量点200的坐标数据进行处理,采用最小二乘法将九个测量点200的Z轴坐标数据作线性回归,拟合得出平面度结果,其中,上述Z轴的方向为沿底座11的高度方向。原理上,平面度为包容所有测量点200的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这两个平行平面平行于拟合的最小二乘平面,因此测量点200的Z轴坐标数据必须尽可能真实才能反映待测试产品100的平面度。相比传统的技术方案中将待测试产品100直接放在大理石支撑部件上,本实施例采取将待测试产品100放在支撑模具1上,使用三个支撑柱12将待测试产品100顶起,根据三个点确定一个平面的原理,减少待测试产品100底部与支撑模具1接触面积太大导致的测试误差,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平面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模具(1),包括底座(11),所述底座(11)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三个支撑柱(12),沿所述底座(11)的高度方向,所有的所述支撑柱(12)的高度相同,在所有的所述支撑柱(12)中,至少有三个所述支撑柱(12)不在同一直线上,所述支撑柱(12)用于支撑待测试产品(100);
检测机构(2),被配置为采集所述支撑柱(12)上的所述待测试产品(100)表面的多个测量点(200)的坐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座(3),所述基座(3)上设置有支撑面(31),所述支撑面(31)为平面,所述底座(11)设置于所述支撑面(3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上设置有定位部件(4),所述定位部件(4)被配置为定位所述待测试产品(1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面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件(4)包括多个第一定位柱(41)和多个第二定位柱(42),多个所述第一定位柱(41)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底座(11)上,多个所述第二定位柱(42)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底座(11)上,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呈夹角设置,且分别垂直于所述底座(11)的高度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面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多个所述第一定位柱(41)和多个所述第二定位柱(42)在所述底座(11)上形成一个用于放置所述待测试产品(100)的直角区域(110),多个所述支撑柱(12)位于所述直角区域(110)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面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柱(41)和所述第二定位柱(42)分别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柱(41)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柱(42)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面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底座(11)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定位柱(41)和所述第二定位柱(42)的高度分别大于所述支撑柱(12)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面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2)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支撑柱(12)包括一个第一支撑柱(121)和两个第二支撑柱(122),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柱(122)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沿所述第一方向,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柱(122)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柱(121)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2)包括机架(21)和可调节设置于所述机架(21)上的测试镜头(22),所述测试镜头(22)被配置为采集多个所述测量点(200)的坐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平面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1)上可调节设置有光源(2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368300.5U CN216815372U (zh) | 2022-02-23 | 2022-02-23 | 一种平面度测试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368300.5U CN216815372U (zh) | 2022-02-23 | 2022-02-23 | 一种平面度测试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815372U true CN216815372U (zh) | 2022-06-24 |
Family
ID=82041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368300.5U Active CN216815372U (zh) | 2022-02-23 | 2022-02-23 | 一种平面度测试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815372U (zh) |
-
2022
- 2022-02-23 CN CN202220368300.5U patent/CN21681537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050039342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ement of thickness and warpage of substrates | |
CN102809355B (zh) | 一种产品的垂直度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 |
CN103954241A (zh) | 一种基于结构光的ic引脚共面度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 | |
JPH11316112A (ja) | 集積回路の交差光軸検査システム | |
CN106679595B (zh) | 楔角球面透镜的中心偏差和楔角的测量方法 | |
JP2010510519A (ja) | ガラスシートの歪を測定するためのゲージ | |
CN111735401A (zh) | 一种针对大尺寸物体的高精度厚度测量方法及装置 | |
US7012680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quantitative quality inspection of substrate such as wafer | |
CN104236487A (zh) | 一种平面度检测装置及方法 | |
CN216815372U (zh) | 一种平面度测试设备 | |
CN203587047U (zh) | 斜孔检测装置 | |
CN114171421B (zh) | 光伏晶硅电池片se工艺视觉检测系统及方法 | |
CN107422241A (zh) | 使用探针卡的方法、系统及其探针卡装置 | |
CN203587048U (zh) | 一种应用在多斜孔工件中斜孔位置度检测装置 | |
CN116336940A (zh) | 一种靶材尺寸及缺陷的视觉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
CN203981135U (zh) | 一种基于结构光的ic引脚共面度测量系统 | |
CN210833445U (zh) | 一种封装模块翘曲变形及缺陷立体在线监测装置 | |
TW201734436A (zh) | 視覺檢測方法 | |
CN207798031U (zh) | 一种摄像头平台平行度检测装置 | |
JPH0649958U (ja) | 半導体ウェハ厚さ測定機 | |
CN105987668A (zh) |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手机壳内部尺寸测量装置 | |
CN105627914B (zh) | 一种干涉测量系统成像畸变标定装置 | |
CN215418104U (zh) | 一种晶片翘曲测试装置 | |
TWI616664B (zh) | 使用探針卡之方法、系統及其探針卡裝置 | |
CN219433990U (zh) | 一种新型pcb高度测量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