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76787U - 一种料理锅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料理锅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776787U CN216776787U CN202122600248.XU CN202122600248U CN216776787U CN 216776787 U CN216776787 U CN 216776787U CN 202122600248 U CN202122600248 U CN 202122600248U CN 216776787 U CN216776787 U CN 21677678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mission
- shaft
- positioning
- pot body
-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9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0347 spindle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料理锅组件,包括锅本体(1)和具有伸出轴(21)的转轴装置(2),可拆卸安装于伸出轴(21)的搅拌刀组件(3);其特征在于:伸出轴(21)包括定位部(211)和传动部(212),定位部(211)的外径小于传动部(212)外径,传动部(212)的外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传动凸起(212a);搅拌刀组件(3)上设有允许伸出轴(21)插入的插孔(31)或插槽,该插孔(31)或插槽内设有与定位部(211)配合的定位区(311),以及与传动部(212)配合的传动区(312),传动区(312)内壁设有与允许传动凸起(212a)插入或卡入的传动凹陷(312a)。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转轴装置与搅拌刀组件之间的传动不易出现卡死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易拆洗的搅拌刀。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料理锅中的传动轴与搅拌刀之间的传动方式,多采用的结构为:在传动轴外部设置卡位凸起,在搅拌刀上设置运行传动轴插入的轴孔,轴孔内加工与轴孔配合的卡位槽,一般传动轴的横截面为六角形或D型,传动轴轴向外形上下保持一致,即传动轴为一根横截面为六角形或D型的通轴;搅拌刀内的轴孔横截面为内六角形穿孔或D 型穿孔,且轴孔内部上下保持一致。这种传动轴与刀组之间的配合方式存在的缺点有:1、横向面为六角形或D型的传动轴,横截面为内六角形穿孔或D型穿孔的轴孔,要保证两者的同轴度,加工精度高,加工难度大,如果不能保证两者的同轴度,容易出现定位不准的问题;2、传动轴与轴孔配合时,如果传动出现大扭力时,两者容易被卡死,搅拌刀将会难以拆卸清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料理锅组件,其对传动轴与刀组上轴孔加工精度要求较低,能有效保证两者精准定位,也两者传动不易出现卡死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料理锅组件,包括内部设有容纳空间的锅本体,装配于所述锅本体上的转轴装置,转轴装置包括位于锅本体容纳空间内的伸出轴;设置在锅本体的容纳空间内的搅拌刀组件,搅拌刀组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伸出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轴包括用于与搅拌刀组件进行同轴定位的定位部和用于与搅拌刀组件进行动力传递的传动部,定位部的外径小于传动部外径,传动部的外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传动凸起;所述搅拌刀组件上设有允许所述伸出轴插入的插孔或插槽,该插孔或插槽内设有与定位部配合的定位区,以及与传动部配合的传动区,传动区内壁设有与允许传动凸起插入或卡入的传动凹陷。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部位于靠近锅本体内壁一侧的伸出轴上,而定位部则远离传动部设置。
定位部呈圆柱状,传动部也呈圆柱状,传动部与定位部之间形成有台阶;定位区和传动区则相应呈圆孔形,且传动区的圆孔内径大于定位区的圆孔内径。
作为优选,所述转轴装置装配于所述锅本体底部中心位置,所述定位部位于伸出轴的上部,传动部位于伸出轴的下部且与定位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部上的传动凸起设有两个,且对称设置;所述插孔或插槽内传动区内壁的传动凹陷则设有四个,且两两对称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伸出轴包括上传动轴,定位部和传动部直接在上传动轴上加工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伸出轴包括上传动轴和固定套设在上传动轴外的传动帽,定位部和传动部设置在传动帽上。
作为优选,所述转轴装置还包括转轴座和可转动安装于转轴座的传动轴,所述锅本体上设有贯穿轴孔,所述转轴座安装于锅本体上且至少部分密封穿设于贯穿轴孔,而传动轴的一侧穿出贯穿轴孔向锅本体内部延伸形成所述伸出轴,传动轴的另一侧位于锅本体外部、并与上离合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刀组件的插孔或插槽外围设有刀组定位磁体,所述伸出轴外围的锅本体上设有与刀组定位磁体吸合的金属或磁体。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刀组件的插孔或插槽外围设有卡槽,刀组定位磁体镶嵌在卡槽内,且卡槽外部设有密封固定片。
作为优选,所述锅本体的底部设有金属加热盘。
作为优选,所述伸出轴的传动部上设有防脱卡槽,所述搅拌刀组件的插孔或插槽内传动区设有防脱卡扣,防脱卡扣与防脱卡槽配合,防止搅拌刀组件从伸出轴上脱离。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刀组件中传动区内壁与伸出轴上的传动部外壁之间具有间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伸出轴设置为包括定位部和直径大于定位部的传动部,在传动部外表面设置至少一个传动凸起,在搅拌刀组件上设置插孔或插槽,该插孔或插槽内设置与定位部配合的定位区,以及与传动部配合的传动区,在传动区内壁设有与允许传动凸起插入或卡入的传动凹陷,使得传动轴与刀组上轴孔加工精度要求较低,能有效保证两者精准定位,又由于定位部的外径小于传动部外径,也使得两者传动不易出现卡死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料理锅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料理锅组件局部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搅拌刀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搅拌刀组件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搅拌刀组件的剖视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转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转轴装置的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转轴装置的剖视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搅拌刀组件安装在转轴装置上的剖视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转轴装置的剖视结构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搅拌刀组件安装在转轴装置上的剖视结构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搅拌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I部放大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转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搅拌刀组件安装在转轴装置上的剖视结构图(锁定状态)。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搅拌刀组件安装在转轴装置上的剖视结构图(解锁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的料理锅组件,包括内部设有容纳空间的锅本体1,装配于所述锅本体1上的转轴装置2,转轴装置2包括位于锅本体1容纳空间内的伸出轴21;设置在锅本体1的容纳空间内的搅拌刀组件3,搅拌刀组件3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伸出轴21。锅本体1的底部设有金属加热盘4,锅本体1底部中心位置设有贯穿轴孔,转轴装置2装配于所述锅本体1底部中心位置;锅本体1顶部具有开口,开口处设有锅盖6。
参见图3~9所示,所述伸出轴21包括用于与搅拌刀组件3进行同轴定位的定位部211和用于与搅拌刀组件3进行动力传递的传动部212,定位部211位于传动部212上方,定位部211呈圆柱状,传动部也呈圆柱状,定位部211的外径小于传动部212外径,定位部211与传动部212与之间形成有台阶,该台阶并非直角台阶,而是具有一定倾斜角,即定位部211与传动部212之间通过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斜角过渡连接;传动部212 的外表面设置有传动凸起212a,传动凸起212a的个数也可以为一个或更多个;本实施例中传动凸起212a为两个,且对称设置;所述搅拌刀组件3上设有允许所述伸出轴21 插入的插孔31,该插孔31内设有与定位部211配合的定位区311,以及与传动部212 配合的传动区312,定位区311和传动区312相应呈圆柱孔形,且传动区312的内径大于定位区311的内径,传动区312与定位区311之间也是通过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斜角过渡连接;传动区312内壁设有允许传动凸起212a插入传动凹陷312a,本实施例中传动凹陷312a的个数为四个,四个传动凹陷312a两两对称设置。
本实施例中,转轴装置2包括转轴座22和可转动安装于转轴座22的传动轴,转轴座22安装于锅本体1上且至少部分密封穿设于贯穿轴孔,而传动轴的一端穿出贯穿轴孔向锅本体内部延伸形成上传动轴21a,传动轴21的另一端穿出贯穿轴孔向锅本体底部外延伸形成下传动轴21c,下传动轴21c上连接有上离合器5,上离合器5可以与料理机上的下耦合器耦合连接,料理机上的下耦合器则与料理机上的驱动电机连接。
所述伸出轴21则包括上述上传动轴21a及套设在上传动轴21a外的传动帽21b,本实施例中,上传动轴21a和传动帽21b之间的固定方式可以为焊接、铆接或螺纹连接。传动帽21b用于与搅拌刀组件3接触。伸出轴21上的定位部211和传动部212则设置在传动帽21b上。在上传动轴21a外设置传动帽21b,将定位部211和传动部212设置在传动帽21b上的好处为:当搅拌刀组件的插孔31内传动区312的传动凹陷312a为金属时,传动帽21b可设置为金属材料,耐磨损,当搅拌刀组件的插孔31内传动区312 的传动凹陷312a为塑胶时,传动帽21b也可设置为塑胶件,同时即便传动帽21b出现磨损,只需要更换传动帽21b即可,不需要更换整个传动轴。
另外,搅拌刀组件3的插孔31外围设有卡槽32,卡槽32内镶嵌有刀组定位磁体 33,卡槽外部设有密封固定片34,转轴装置2的转轴座22可以设置为铁质不锈钢,金属加热盘4也为铁质不锈钢,这样搅拌刀组件3装配时,刀组定位磁体33会吸附到锅本体的底盘上,有效的解决了当锅本体往外倒食材时,搅拌刀自行脱离的问题,同时实现了易拆洗的功能。
由于伸出轴21的定位部211和传动部212为整圆,易进行精度加工,搅拌刀组件3中定位区311和传动区312为圆柱孔形,也易于精度加工,搅拌刀组件3中传动区312 内壁与伸出轴21上的传动部212外部之间具有间隙,由于该间隙的存在,搅拌刀组件3 与伸出轴21不容易卡死,有效的解决了传动刀组同轴度定位不准和刀组卡死的问题。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伸出轴21仅包含上传动轴21a,上传动轴21a外没有设置传动帽21b,伸出轴21上的定位部211和传动部212直接加工在上传动轴21a上,参见图 10、11所示。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搅拌刀组件3的插孔31传动区312内设有防脱卡扣312b,参见图12、13所示;伸出轴21的传动部212上设有防脱卡槽212b,参见图14所示。装配时,防脱卡扣312b与防脱卡槽212b配合,可防止搅拌刀组件3从伸出轴21上脱离。当机器工作完成时,搅拌刀组件3会被伸出轴21带动超一个方向运动,这样,搅拌刀组件3上的防脱卡扣312b可以卡入伸出轴21上的防脱卡槽212b内,参见图15所示,有效的防止刀组自行脱落的风险。需要拆卸搅拌刀组件3时,只需要反方向转动搅拌刀组件3,使搅拌刀组件3上的防脱卡扣312b脱离防脱卡槽212b,参见图16所示,此时即可取放搅拌刀组件3。
Claims (13)
1.一种料理锅组件,包括
内部设有容纳空间的锅本体(1),
装配于所述锅本体(1)上的转轴装置(2),转轴装置(2)包括位于锅本体(1)容纳空间内的伸出轴(21);
设置在锅本体(1)的容纳空间内的搅拌刀组件(3),搅拌刀组件(3)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伸出轴(21);
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轴(21)包括用于与搅拌刀组件(3)进行同轴定位的定位部(211)和用于与搅拌刀组件(3)进行动力传递的传动部(212),定位部(211)的外径小于传动部(212)外径,传动部(212)的外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传动凸起(212a);所述搅拌刀组件(3)上设有允许所述伸出轴(21)插入的插孔(31)或插槽,该插孔(31)或插槽内设有与定位部(211)配合的定位区(311),以及与传动部(212)配合的传动区(312),传动区(312)内壁设有与允许传动凸起(212a)插入或卡入的传动凹陷(312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理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212)位于靠近锅本体(1)内壁一侧的伸出轴(21)上,而定位部(211)则远离传动部(212)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理锅组件,其特征在于:定位部(211)呈圆柱状,传动部(212)也呈圆柱状,传动部(212)与定位部(211)之间形成有台阶;定位区(311)和传动区(312)则相应呈圆孔形,且传动区(312)的圆孔内径大于定位区(311)的圆孔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料理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装置(2)装配于所述锅本体(1)底部中心位置,所述定位部(211)位于伸出轴(21)的上部,传动部(212)位于伸出轴(21)的下部且与定位部(21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理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212)上的传动凸起(212a)设有两个,且对称设置;所述插孔(31)或插槽内传动区(312)内壁的传动凹陷(312a)则设有四个,且两两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理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轴(21)包括上传动轴(21a),定位部(211)和传动部(212)直接在上传动轴(21a)上加工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理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轴(21)包括上传动轴(21a)和固定套设在上传动轴(21a)外的传动帽(21b),定位部(211)和传动部(212)设置在传动帽(21b)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理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装置(2)还包括转轴座(22)和可转动安装于转轴座(22)的传动轴,所述锅本体(1)上设有贯穿轴孔,所述转轴座(22)安装于锅本体(1)上且至少部分密封穿设于贯穿轴孔,而传动轴的一侧穿出贯穿轴孔向锅本体(1)内部延伸形成所述伸出轴(21),传动轴的另一侧位于锅本体(1)外部、并与上离合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理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刀组件(3)的插孔(31)或插槽外围设有刀组定位磁体,所述伸出轴(21)外围的锅本体(1)上设有与刀组定位磁体吸合的金属或磁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料理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刀组件(3)的插孔(31)或插槽外围设有卡槽,刀组定位磁体镶嵌在卡槽内,且卡槽外部设有密封固定片。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料理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本体(1)的底部设有金属加热盘。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理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轴(21)的传动部(212)上设有防脱卡槽,所述搅拌刀组件(3)的插孔(31)或插槽内传动区(312)设有防脱卡扣,防脱卡扣与防脱卡槽配合,防止搅拌刀组件(3)从伸出轴(21)上脱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理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刀组件(3)中传动区(312)内壁与伸出轴(21)上的传动部(212)外壁之间具有间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600248.XU CN216776787U (zh) | 2021-10-27 | 2021-10-27 | 一种料理锅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600248.XU CN216776787U (zh) | 2021-10-27 | 2021-10-27 | 一种料理锅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776787U true CN216776787U (zh) | 2022-06-21 |
Family
ID=82003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600248.XU Active CN216776787U (zh) | 2021-10-27 | 2021-10-27 | 一种料理锅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776787U (zh) |
-
2021
- 2021-10-27 CN CN202122600248.XU patent/CN21677678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462694A (en) | Agitator assembly for use in blender appliance | |
CN103565302B (zh) | 食物搅拌机 | |
CN216776787U (zh) | 一种料理锅组件 | |
CN207561827U (zh) | 搅拌刀组件及具有其的食物处理机 | |
CN116019372A (zh) | 一种料理锅组件 | |
CN209300900U (zh) | 食物料理机 | |
KR20110003131U (ko) | 음식 처리기용 블레이드 조립체 | |
CN219331380U (zh) | 搅拌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3757862U (zh) | 搅拌杯组件和料理机 | |
CN212234214U (zh) | 刀组件、搅拌刀盘组件和料理机 | |
CN208926012U (zh) | 一种料理机 | |
CN217565814U (zh) | 搅拌电机结构和食物料理机 | |
CN217066149U (zh) | 搅拌座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08925789U (zh) | 杯盖组件及包括该杯盖组件的料理机 | |
CN214964794U (zh) | 一种便于拆卸的汤锅搅拌刀结构 | |
CN215383420U (zh) | 一种优化配合结构的食品加工机 | |
CN215383510U (zh) | 一种优化配合结构的食品加工机 | |
CN219249948U (zh) | 搅拌杯组件及料理机 | |
CN214549094U (zh) | 料理机 | |
CN213787025U (zh) | 搅拌组件及食物料理设备 | |
CN217959737U (zh) | 搅拌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3757872U (zh) | 搅拌刀组件及料理机 | |
CN216602487U (zh) | 一种豆浆机过滤网与桶底的联接结构 | |
CN220109599U (zh) | 一种便于拆卸的冰沙机刀座结构 | |
CN212232879U (zh) | 和面桶及和面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