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66649U - 一种通风管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风管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766649U CN216766649U CN202220019247.8U CN202220019247U CN216766649U CN 216766649 U CN216766649 U CN 216766649U CN 202220019247 U CN202220019247 U CN 202220019247U CN 216766649 U CN216766649 U CN 21676664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nest
- tubes
- pipe
- heat insul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hermal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保温通风管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通风管结构,四个保温板两两连接围合形成一个管组,多个管组首尾相连形成管道,包括设置在所述保温板两侧用于与一个管组中相邻保温板插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为多个插接槽和插接块构成的牙形结构;所述保温板表面的端部凸出设有固定部,两个管组的相邻保温板上的固定部同时与连接件配合形成固定连接。本申请中的保温板之间直接通过连接部中牙形结构的啮合而插接围合形成管组,减少保温板之间连接件的使用,达到通风管道整体的快速安装和轻质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保温通风管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风管结构。
背景技术
通风管道是为了使建筑内空气流通的通风与空调工程用金属或复合材料管道,现有通风管道均采用法兰连接,随着对通风管道各种性能的提升,一些管道需要做保温处理,现有的保温类通风管道大多为在原本管道外包覆保温材料的结构,且法兰连接处需要增加保温包覆材料的厚度或层数,造成保温通风管道安装工时长,成本大等问题。随着材料的进步,开始逐渐使用导热系数低,保温效果好的材料制作保温板,再利用连接件和螺栓配合将保温板连接成管道形状,然而大量连接件和螺栓的使用不仅极大的增加了管道重量,提高了吊装结构的负荷,还降低了管道的安装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保温通风管安装成本高且整体质量重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通风管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通风管结构,四个保温板两两连接围合形成一个管组,多个管组首尾相连形成管道,包括设置在所述保温板两侧用于与一个管组中相邻保温板插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为多个插接槽和插接块构成的牙形结构;所述保温板表面的端部凸出设有固定部,两个管组的相邻保温板上的固定部同时与连接件配合形成固定连接。
现有通风管大多采用在金属管道外包覆保温层的方式来形成保温通风管,安装时,由于需要在管组的连接处首先将通风管中的单个管组固定在安装位置,然后用粘贴或钉入方式固定保温层,随着管组的逐个安装和保温层固定,逐渐形成完整的保温通风管道。需要多个工人分别安装金属管和包覆保温层,其中包覆保温层的工作更加耗费工时,造成了保温通风管道的安装效率低,成本高。随着保温板的出现,开始逐渐将其应用于通风管道领域,如通过成分的调节,生成出导热系数较低的轻质玻璃钢板材可作为保温通风管的基础材料。现有将保温板制成通风管的手段是在板材上打孔,利用连接件和螺栓的配合实现板材之间的固定连接以围合成管组,然而这种方式需要使用大量螺栓增加重量,且打孔的操作容易影响通风管的密封性或保温性。
本方案中保温板之间相互插接围合形成管组,管组之间利用连接件形成通风管道,其中,利用连接部中牙形结构相互啮合插接形成具有一定密封性的管组,插接槽和插接块紧密配合保证保温板之间连接的稳固性,例如现有技术中常用过盈配合的方式来实现紧密配合,取代现有技术中的法兰和螺栓等连接方式,不仅便于快速安装通风管道,还能保证通风管道的整体轻质化。值得说明的是,本申请中保温板为一体成型结构,保温板上的连接部和固定部均可在保温板生产时直接成形或从一个整体上切割形成。此外,本方案中的相邻管组之间的连接依然使用外设的连接件,如现有技术中的螺栓等,固定部凸出设置是对连接处的材料加厚和结构加强,可在保温板生产时直接形成,避免使用螺栓等需要在保温板上打孔的连接件影响保温板本身的强度和保温性能,而使用卡箍等非破坏性连接件时,凸台也能增加与卡箍配合处的刚度,避免卡箍对保温板的挤压引起变形。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在管组外周围合成框形的两个卡箍,所述固定部表面设有卡合槽,所述卡箍上设有与卡合槽配合的卡合台。本方案采用卡箍来连接不同管组,相较于传统通风管常用的法兰结构,能大幅度减少螺栓的用量,从而进一步减少通风管的总重量;且卡合槽与卡合台的配合能使卡箍快速定位,通过精准控制卡箍上两个卡合台之间的距离能保证两个管组之间连接的紧密性。
进一步的,两个卡箍相互配合处设有耳座,所述耳座上设有用于与螺栓配合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相对于保温板表面倾斜,所述插接槽和插接块设置在倾斜表面上且相对于保温板表面垂直或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外表面的倾斜面上设有边槽,一个管组中两个相邻保温板的边槽同时与边条插接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边条上固定设有与边槽配合的L型凸条。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中的保温板之间直接通过连接部中牙形结构的啮合而插接围合形成管组,减少保温板之间连接件的使用,达到通风管道整体的快速安装和轻质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中的保温板配合形成管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保温板与卡箍配合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中保温板之间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中保温板与边条配合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中卡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组;2卡箍;201-卡合台;202-耳座;3-保温板;301-连接部;302-固定部;303-边槽;4-边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通风管结构,四个保温板两两连接围合形成一个管组1,多个管组1首尾相连形成管道,包括设置在所述保温板3两侧用于与一个管组1中相邻保温板3插接的连接部301,所述连接部301为多个插接槽和插接块构成的牙形结构;所述保温板3表面的端部凸出设有固定部302,两个管组1的相邻保温板3上的固定部302同时与连接件配合形成固定连接。
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中利用四个保温板3围合形成矩形的一个管组1,管组1之间连接形成管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相互连接的保温板3之间通过连接部301插接,如图4所示,其中一个保温板3的插接块与另一个保温板3的插接槽配合,从而两个保温板3上的牙形结构啮合。本实施例中的保温板3之间直接插接配合,避免额外使用连接配件时造成的连接处变形或缝隙造成的保温性能和封闭性。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管组1之间的连接依然使用外设的连接件,利用连接件同时与两个管组1配合来起到连接的作用。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螺栓等连接件,当连接件为螺栓时,所述固定部302则是为螺栓提供安装位置的法兰等结构。固定部302的凸出设置不仅是为连接件提供安装条件,亦是对保温板3端部结构的加强设置。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管组1之间的连接方式进行了进一步优化与限定。
如图2和图7所示,所述连接件为在管组1外周围合成框形的两个卡箍2,所述固定部302表面设有卡合槽,所述卡箍2上设有与卡合槽配合的卡合台201。两个卡箍2相互配合处设有耳座202,所述耳座202上设有用于与螺栓配合的通孔。
如图5-图6所示,板材的端部向一个方向做加厚处理形成固定部302,加厚处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卡合槽,当两个管组1配合时,两个管组1中相邻保温板3上的卡合槽有一定距离,从而卡箍2上的卡合台201实际有两个,其间距与相邻保温板3上卡合槽的间距相同,卡合台201与卡合槽的配合不仅使得卡箍2快速定位安装,还增加了卡箍2与保温板3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管组1之间连接的紧密性,同时,相较于法兰结构,卡箍2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对管组1之间缝隙的封闭作用,以提高通风管道的封闭性。需要注意的是,如图所示的卡合槽和卡合台201的形状仅是一种示例,基于本申请的构思,卡合槽还可以设置为宽度较小的条形,卡合槽的数量亦可设置为多个,卡合台201的形状与数量与之对应。
值得说明的是,卡箍2的使用还有利于通风管道本身的安装,耳座202与螺栓的配合不仅可以连接两个卡箍2,耳座202上的通孔还可以直接与吊装通风管道的螺栓配合,连接卡箍2的同时固定通风管道。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优化与限定。
如图3-图4所示,所述连接部301相对于保温板3表面倾斜,所述插接槽和插接块设置在倾斜表面上且相对于保温板3表面垂直或平行。将保温板3围合形成管组1时,首先固定第一个保温板3,第二个保温板3水平移动将插接块插入到插接槽中,然后将与第一个保温板3平行的第三个保温板3水平移动插入到第二个保温板3中,最后插入第四个保温板3。连接部301的倾斜起到分散连接处应力的作用,生产时还可对连接处做加厚处理,从而保证管组1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避免连接处老化或疲劳损坏过快。
优选的,如图5-图6所示,为了加强管组1中保温板3之间连接的稳固性,所述连接部301外表面的倾斜面上设有边槽303,一个管组1中两个相邻保温板3的边槽303同时与边条4插接配合。所述边条4上固定设有与边槽303配合的L型凸条。如图所示,保温板3之间连接围合成管组1后,将边条4上的L型凸条插入到边槽303中,由于凸条与边条4一体化成型,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管组1的整体性。此外,边条4还可以长于保温板3,从而一个边条4同时与多个管组1中的保温板3配合,进一步提高管道的整体性和管道安装的便捷性。值得说明的是,边条4仅起到优化加固的作用,其材料的选择可以是较为轻质的高分子聚合物,如树脂、橡胶等材料。而凸台设置为L型是为了利用其弯折的形状提高边条4与保温板3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为了保证边条4的可安装性,L型凸条应具备一定的弹性或韧性,从而能够被压缩和弯曲后插入到边槽303中,然后恢复形状。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通风管结构,四个保温板(3)两两连接围合形成一个管组(1),多个管组(1)首尾相连形成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所述保温板(3)两侧用于与一个管组(1)中相邻保温板(3)插接的连接部(301),所述连接部(301)为多个插接槽和插接块构成的牙形结构;所述保温板(3)表面的端部凸出设有固定部(302),两个管组(1)的相邻保温板(3)上的固定部(302)同时与连接件配合形成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在管组(1)外周围合成框形的两个卡箍(2),所述固定部(302)表面设有卡合槽,所述卡箍(2)上设有与卡合槽配合的卡合台(2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风管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卡箍(2)相互配合处设有耳座(202),所述耳座(202)上设有用于与螺栓配合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通风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01)相对于保温板(3)表面倾斜,所述插接槽和插接块设置在倾斜表面上且相对于保温板(3)表面垂直或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通风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01)外表面的倾斜面上设有边槽(303),一个管组(1)中两个相邻保温板(3)的边槽(303)同时与边条(4)插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通风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条(4)上固定设有与边槽(303)配合的L型凸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019247.8U CN216766649U (zh) | 2022-01-06 | 2022-01-06 | 一种通风管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019247.8U CN216766649U (zh) | 2022-01-06 | 2022-01-06 | 一种通风管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766649U true CN216766649U (zh) | 2022-06-17 |
Family
ID=81977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01924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766649U (zh) | 2022-01-06 | 2022-01-06 | 一种通风管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766649U (zh) |
-
2022
- 2022-01-06 CN CN202220019247.8U patent/CN21676664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246722A (zh) | 空调及空调箱体 | |
CN113235830B (zh) | 一种多功能抗风金属板系统 | |
CN216766649U (zh) | 一种通风管结构 | |
KR20180032047A (ko) | 무개공 외부코너 브라켓 | |
KR100821971B1 (ko) | 단위패널과 이를 이용한 조립식패널 | |
CN205037443U (zh) | 空调器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EP1901019A2 (en) | Bearing construction for high power liquid condensers and coolers | |
CN209876169U (zh) | 一种可更换的空调管路装配密封固定结构 | |
CN215949066U (zh) | 一种装配式墙体连接角码 | |
CN100473932C (zh) | 一种改进的冷却塔塔体结构 | |
CN206094474U (zh) | 导风板及具有导风板的空调器 | |
CN211118049U (zh) | 一种拼接式玻璃钢风管 | |
CN213963150U (zh) | 一种卫浴的底盘模块及底盘结构 | |
CN210395842U (zh) | 连接结构及蜂窝复合板 | |
CN202993496U (zh) | 型材拼接结构 | |
CN2658525Y (zh) | 卡扣式异型槽钢风管法兰型材 | |
CN215897203U (zh) | 一种一体成型的高分子合金电缆桥架 | |
CN221525840U (zh) | 一种新型风管 | |
CN219548384U (zh) | 一种免焊接阴角模板 | |
CN217355907U (zh) | 非金属玻璃纤维复合板风管 | |
CN222183833U (zh) | 一种大跨度天花板及其安装结构 | |
CN221278766U (zh) | 一种金属矩形风管薄刚板法兰连接结构 | |
CN202220923U (zh) | 复合风管无冷桥外置内插法兰 | |
CN222503029U (zh) | 一种装配式抗压通风风管 | |
CN217503940U (zh) | 一种便于组装的镀锌风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6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