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6720171U - 储能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储能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20171U
CN216720171U CN202220093869.5U CN202220093869U CN216720171U CN 216720171 U CN216720171 U CN 216720171U CN 202220093869 U CN202220093869 U CN 202220093869U CN 216720171 U CN216720171 U CN 2167201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ompartment
energy storage
storage container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9386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陈铃
刘越
王增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9386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201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201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20171U/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70155 priority patent/WO2023134501A1/zh
Priority to EP23739845.8A priority patent/EP4398398A4/en
Priority to JP2024519663A priority patent/JP2024534674A/ja
Priority to KR1020247010657A priority patent/KR20240049383A/ko
Priority to US18/622,423 priority patent/US20240243429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30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of gases
    • H01M50/342Non-re-sealable arrangements
    • H01M50/3425Non-re-sealable arrangements in the form of rupturable membranes or weakened parts, e.g. pierced with the aid of a sharp memb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5Heating or keeping wa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8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by thermal insulation or shi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86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sealing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9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93Organ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4Secondary casings; Racks; Suspension devices;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metho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8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8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 H01M50/293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30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of gases
    • H01M50/35Gas exhaust passages comprising elongated, tortuous or labyrinth-shaped exhaust passages
    • H01M50/367Internal gas exhaust passages forming part of the battery cover or case; Double cover vent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30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of gases
    • H01M50/375Vent means sensitive to or responsive to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00/00Safety devices for primary or secondary batteries
    • H01M2200/20Pressure-sensitive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Gas Exhaust Devices For Batterie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储能集装箱,能够兼顾具有保温性和安全性。储能集装箱,包括:电池仓(110),容纳有多个电池(10);多个电池(10)中每个电池(10)与电池仓(110)的仓壁(111)之间设置有排气通道(120),排气通道(120)用于将电池(10)的内部产生的气体排放至电池仓(110)的外部,排气通道(120)的内部空间与电池仓(110)的内部空间相互隔离;其中,电池仓(110)的仓壁(111)和/或排气通道(120)设置有保温件(130),保温件(130)用于对电池仓(110)的内部空间进行保温。

Description

储能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储能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储能集装箱。
背景技术
在全球加大对新能源技术发展支持力度的大背景下,各种与储能有关的技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其中,以集装箱作为储能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保证储能集装箱中储存的电池的性能,该储能集装箱的保温性和安全性的相关设计均十分重要。
鉴于此,如何兼顾储能集装箱的保温性和安全性,是一项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储能集装箱,能够兼顾具有保温性和安全性。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储能集装箱,包括:电池仓,容纳有多个电池;多个电池中每个电池与电池仓的仓壁之间设置有排气通道,排气通道用于将电池的内部产生的气体排放至电池仓的外部,排气通道的内部空间与电池仓的内部空间相互隔离;其中,电池仓的仓壁和/或排气通道设置有保温件,保温件用于对电池仓的内部空间进行保温。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储能集装箱的电池仓中,每个电池与电池仓的仓壁之间均设置有排气通道,该排气通道用于将电池的内部产生的气体等高温高压物质排放至电池仓的外部,以防止该高温高压物质对电池仓中其它部件造成影响,保证电池仓的安全性能。在此基础上,电池仓的仓壁和/或排气通道设置有保温件,该保温件能够对电池仓的内部空间进行保温,以保证该电池仓中电池的性能。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排气通道包括第一排气通道段和第二排气通道段;多个电池一一对应的连接于多个第一排气通道段,多个第一排气通道段连接于至少一个第二排气通道段,且至少一个第二排气通道段连接于电池仓的仓壁。
通过该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排气通道包括两个排气通道段,多个电池对应的多个第一排气通道段连接于至少一个第二排气通道段,该第二排气通道段的数量较少,可以避免多个排气通道连接于电池仓的仓壁影响电池仓的保温性能。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个电池一一对应的连接于多个排气通道,多个排气通道均连接于电池仓的仓壁。
通过该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每个电池对应的排气通道的尺寸可以相同,因而便于排气通道标准化的生产制造,且该排气通道也能较为方便的安装于电池与电池的仓壁之间,从而提高储能集装箱的生产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池仓的仓壁设置有薄弱区,排气通道连接电池与薄弱区;其中,薄弱区的厚度小于仓壁的其它区域的厚度,薄弱区用于在排气通道内的气体压力大于阈值时破裂以泄放气体压力。
通过该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在电池仓的仓壁上设置薄弱区,该薄弱区的实现方式简单,且能实现泄压的效果。相比于该薄弱区所在区域设计为通孔的技术方案,该薄弱区能够阻隔排气通道与外界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对排气通道的内部温度的影响,从而有利于提升电池仓的保温性能。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池仓的仓壁设置有第一泄压机构,排气通道连接电池与第一泄压机构;第一泄压机构用于在排气通道内的气体压力大于阈值时致动以泄放排气通道内的气体压力。
通过该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电池仓的仓壁通过第一泄压机构排出电池的排放物,该第一泄压机构的可靠性较高,能够可靠的保证电池的排放物通过该第一泄压机构排出到电池仓的外部,从而保证储能集装箱的安全性。另外,该第一泄压机构也能阻隔排气通道与外界环境,有利于提升电池仓的保温性能。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池设置有第二泄压机构,第二泄压机构用于在电池的内部的气体压力大于阈值时致动以泄放电池的内部的气体压力;排气通道连接第二泄压机构与电池仓的仓壁。
通过该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排气通道直接连接于该电池上的第二泄压机构与电池仓的仓壁,可以便于电池排放的全部排放物通过排气通道排出,该方式对电池排放的气体等排放物的收集效率较高,能够较为可靠的保证储能集装箱的安全性能。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排气通道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适配于第二泄压机构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第一方向平行于排气通道的径向方向。
通过该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排气通道能够可靠连接于电池的第二泄压机构,从而进一步对提高排气通道对电池排放的气体等排放物的收集效率,以进一步保证储能集装箱的安全性能。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池设置有安装孔,排气通道的第一端插入至安装孔,以实现排气通道与电池之间的连接。
通过该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排气通道的安装方式较为简单,可以提高储能集装箱的整体制造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安装孔朝向电池的内部对应设置有电池的第二泄压机构。
通过该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安装孔内的排气通道对应于电池的第二泄压机构设置,电池排放的大部分排放物可以通过排气通道排出,从而保证储能集装箱的安全性能。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排气通道的第二端具有环状结构的第一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平行并抵接于电池仓的仓壁,以实现排气通道与电池仓的仓壁之间的连接。
通过该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排气通道的第二端具有第一安装部,该第一安装部为环状结构,且该环状结构平行于电池仓的仓壁设置。排气通道通过该第一安装部附接于仓壁,可以提高排气通道与仓壁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排气通道在仓壁上的安装可靠性。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池仓的仓壁具有朝向电池仓的内部延伸的第二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套合于排气通道的内壁或者外壁,以实现排气通道与电池仓的仓壁之间的连接。
通过该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排气通道与第二安装部相互套合,以实现排气通道与电池仓的仓壁的相互连接,该方式实现简单,且排气通道与仓壁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较高,有利于提高排气通道在电池仓中的安装可靠性,且提高储能集装箱的生产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排气通道的至少一端设置有密封件,排气通道通过密封件连接至电池和/或电池仓的仓壁。
通过该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排气通道可以通过密封件连接于电池和/或电池仓的仓壁,从而保证排气通道与电池和/或电池仓的仓壁之间的连接密封性,电池排放的高温高压气体等排放物可以通过该密封性较好的排气通道顺利排放至电池仓的外部,保证储能集装箱的安全性。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密封件为密封垫或者软胶。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排气通道上和/或电池仓的仓壁上设置的保温件包括:岩棉。
通过该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保温件易于在仓壁和/或排气通道上进行安装设置,且能够提供较佳的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储能集装箱的外形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储能集装箱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公开的另一储能集装箱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公开的另一储能集装箱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公开的另一储能集装箱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公开的另一储能集装箱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气通道连接电池仓的仓壁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排气通道连接电池仓的仓壁的示意性结构图。
在附图中,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申请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即本申请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垂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垂直,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平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平行,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申请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申请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申请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储能集装箱是一种集成度相对较高的储能装置。具体地,储能集装箱内可包含电池仓,电池仓内可布置多个电池、主控部件、汇流部件以及热管理部件等等组件。
其中,一个电池也可称之为一个电箱,其包括箱体以及被该箱体封装的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可选地,电池单体可以包括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离子一次电池、锂硫电池、钠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或镁离子电池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电池单体可呈圆柱体、扁平体、长方体或其它形状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限定。
可选地,电池仓内布置的多个电池可以实现相互串联、并联或者串并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电池可通过汇流部件连接至主控部件,并通过主控部件实现多个电池之间的电连接。
除了多个电池、主控部件以及汇流部件以外,储能集装箱中还包括:热管理部件。该热管理部件包括但不限于是空调组件、风扇组件、水冷管道等等,其可用于对储能集装箱的内部进行热管理,以调整储能集装箱内部的温度。
对于电池的箱体而言,为了防止外界环境对其容纳的电池单体造成影响,该电池的箱体具有一定的密封性。对于电池中的电池单体而言,在该电池单体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其内部的化学反应,会使得该电池单体的内部压力或温度发生变化。为了保证电池整体的安全性,电池的箱体以及电池单体会设置有泄压机构。
对于电池单体上的泄压机构,其是指电池单体的内部压力或温度达到预定阈值时致动以泄放内部压力或温度的元件或部件。当电池单体上的泄压机构致动时,电池单体内部的高温高压物质通过该电池单体上的泄压机构泄放至箱体中。进一步地,当箱体的内部压力或温度达到预设阈值时,该箱体上的泄压机构也会发生致动,来自电池单体内部的高温高压物质通过该箱体上的泄压机构泄放至电池仓中。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电池的安全性能,但当电池箱体上的泄压机构致动时,来自电池内部的高温高压物质会进入储能集装箱体中的电池仓,在电池仓中引入一定的安全隐患。
另外,对于电池而言,其性能与所处的环境温度息息相关。例如,若环境温度过高,会增大电池发生故障和爆炸的风险,若环境温度过低,会影响电池内部的电化学反应,影响电池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因此,用于储存电池的储能集装箱需要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以降低外界环境变化对于电池的影响,保证电池的性能。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储能集装箱,在该储能集装箱的电池仓中,每个电池与电池仓的仓壁之间均设置有排气通道,该排气通道用于将电池的内部产生的高温高压物质排放至电池仓的外部,以防止该高温高压物质对电池仓中其它部件造成影响,保证电池仓的安全性能。在此基础上,电池仓的仓壁和/或排气通道设置有保温件,该保温件能够对电池仓的内部空间进行保温,以保证该电池仓中电池的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技术方案适用于各种类型、各种尺寸的储能集装箱。例如,该储能集装箱可以为40英尺或20英尺的标准集装箱,或者,也可以为具有定制尺寸的特定集装箱。该储能集装箱中容纳的电池包括但不限于是:锂电池,例如:磷酸铁锂电池、锰酸锂电池或者钴酸锂电池等等。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集装箱100的外形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储能集装箱100可以为规则的长方体结构,其中,长方体的六个面为储能集装箱100的六个外壁。将储能集装箱100设置为长方体结构,能够便于该储能集装箱100的固定放置和运输。
该储能集装箱100的内部为中空结构,该中空结构可以包括电池仓,以便于在该电池仓中设置多个电池。另外,除了电池仓以外,该储能集装箱100的内部还可以按照实际需求划分为多个功能仓,每个功能仓中设置有对该多个电池进行管理或者辅助操作的其它功能设备部件,例如:汇流部件、主控部件、热管理部件等等。
图2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储能集装箱100的示意性结构图。
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储能集装箱100包括:电池仓110,容纳有多个电池10,该多个电池10中每个电池10与电池仓110的仓壁111之间设置有排气通道120,该排气通道120用于将电池10的内部产生的气体排放至电池仓110的外部,且该排气通道120的内部空间与电池仓110的内部空间相互隔离。另外,电池仓110的仓壁111和/或排气通道120设置有保温件130,该保温件130用于对电池仓110的内部空间进行保温。
具体地,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仅示意性示出了储能集装箱100中的电池仓110,且仅示意性示出了储能集装箱100中的部分电池10。该储能集装箱100除了可以包括电池仓110以外,还可以包括其它功能仓,本申请实施例对该储能集装箱100的内部结构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电池仓110的仓壁111可以为储能集装箱100的外壁,接触于储能集装箱100所在的外部环境。或者,电池仓110的仓壁111也可以为储能集装箱100的内壁,例如,该仓壁111可以为电池仓110与储能集装箱100中其它功能仓之间共用的壁。
具体地,电池仓110中容纳的某个电池10爆炸时,其内部产生的高温高压物质泄放至电池仓110,会对其它电池10以及电池仓110中其它相关的电学部件造成影响,进而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安全问题。因此,为了防止该现象的发生,电池仓110中每个电池10与电池仓110的仓壁111之间设置有排气通道120,当电池仓110中任意一个电池10爆炸时,其内部产生的高温高压物质均可以通过该排气通道120排放至电池仓110的外部,以保证电池仓110的安全性。
可选地,该排气通道120的通道壁可以为刚性材料或者也可以为柔性材料,旨在能够抵抗从电池10中泄放的高温高压物质的冲击以及温度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该排气通道120的通道壁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电池10中泄放的高温高压物质包括但不限于是:电解液、被溶解或分裂的固体碎片、反应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火焰,等等。
可选地,如图2所示,该排气通道120为直线形通道,其轴向尺寸可以为电池10至电池仓110的仓壁111之间的直线距离,以使得从电池10中泄放的物质能够快速的通过排气通道120,以到达电池仓110的仓壁111。
或者,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电池仓110中相关部件的布置,该排气通道120还可以呈折线或曲线形连接于电池10与电池仓110的仓壁111之间。本申请实施例对该排气通道120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定。
另外,由于排气通道120的内部空间与电池仓110的内部空间相互隔离,为了防止排气通道120的内部空间的温度变化影响电池仓110内电池10的性能,如图2所示,该排气通道120可设置有保温件130,以进一步隔离排气通道120的内部空间与电池仓110的内部空间,且对该电池仓110的内部空间进行保温,从而保证电池仓110中容纳的电池10的性能。
再者,电池仓110的仓壁111也可设置有保温件130,该仓壁111上设置的保温件130同样可以对电池仓110的内部空间进行保温,从而保证电池仓110中容纳的电池10的性能。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保温件130包括但不限于是岩棉,其易于在仓壁111和/或排气通道120上进行安装设置,且能够提供较佳的保温效果。
综上,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储能集装箱100的电池仓110中,每个电池10与电池仓110的仓壁111之间均设置有排气通道120,该排气通道120用于将电池10的内部产生的气体等高温高压物质排放至电池仓110的外部,以防止该高温高压物质对电池仓110中其它部件造成影响,保证电池仓110的安全性能。在此基础上,电池仓110的仓壁111和/或排气通道120设置有保温件130,该保温件130能够对电池仓110的内部空间进行保温,以保证该电池仓110中电池10的性能。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多个电池10一一对应的连接于多个排气通道120,该多个排气通道120均连接于电池仓110的仓壁111。
具体地,在该实施方式中,排气通道120的数量与电池10的数量相等,电池10对应的多个排气通道120相互分立设置,不同电池10对应的排气通道120互不连通。
在该实施方式中,每个电池10对应的排气通道120的尺寸可以相同,因而便于排气通道120标准化的生产制造,且该排气通道120也能较为方便的安装于电池10与电池110的仓壁111之间,从而提高储能集装箱100的生产效率。
图3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储能集装箱100的示意性结构图。
如图3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排气通道120包括第一排气通道段121和第二排气通道段122,多个电池10一一对应的连接于多个第一排气通道段121,多个第一排气通道段121连接于至少一个第二排气通道段122,且该至少一个第二排气通道段122连接于电池仓110的仓壁111。
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同电池10对应的排气通道120相互连通。与多个电池10相互连接的第一排气通道段121的数量与电池10的数量相等。而与多个第一排气通道段121相连的第二排气通道段122的数量小于电池10的数量。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如图3所示,第二排气通道段122的数量为1。
可选地,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排气通道段121与第二排气通道段122均可看成是直线形的排气通道段,该第一排气通道段121与第二排气通道段122的轴向方向均垂直于电池仓110的仓壁111。多个第一排气通道段121通过第三排气通道段123连接至第二排气通道段122,以实现电池10至仓壁111之间的完整的排气通道120。该第三排气通道段123也可以看成是直线形的排气通道段,且该第三排气道段123的轴向方向平行于电池仓110的仓壁111。
可以理解的是,图3仅作为示意而非限定,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排气通道段121与第二排气通道段122的形态以及连接方式,除了如图3中所示,第一排气通道段121和第二排气通道段122均为直线形通道段,且第一排气通道段121通过第三排气通道段123连接至第二排气通道段122以外,该第一排气通道段121也可直接连接于第二排气通道段122,且该第一排气通道段121和第二排气通道段122也可为曲线或折线形的通道段,本申请实施例对该第一排气通道段121与第二排气通道段122的形态以及连接方式不做具体限定。
在图3所示实施方式中,第一排气通道段121垂直于与其连接的电池10的壁,因而,电池10内部的排放物能够快速经由第一排气通道段121排出。另外,通过竖直的第三排气通道段123,可以便于连接第一排气通道段121以及第二排气通道段122,排气通道120整体的设计较为规则,也易于该排气通道120在电池仓110中的安装。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排气通道120包括两个排气通道段,多个电池10对应的多个第一排气通道段121连接于至少一个第二排气通道段122,该第二排气通道段122的数量较少,可以避免多个排气通道120连接于电池仓110的仓壁111影响电池仓110的保温性能。
可选地,如图3所示,由于第二排气通道段122连接于仓壁111,该第二排气通道段122易于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第一排气通道段121远离于仓壁111设置,该第一排气通道段121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保温件130可以仅设置于第二排气通道段122,而未设置于第一排气通道段121。
或者,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保温件130也可以完全覆盖排气通道120的所有排气通道段,即覆盖第一排气通道段121、第二排气通道段122以及第三排气通道段123。
在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图4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储能集装箱100的示意性结构图。
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池仓110的仓壁111设置有薄弱区112,排气通道120连接电池10与薄弱区112,其中,薄弱区112的厚度小于仓壁111的其它区域的厚度,该薄弱区112用于在排气通道120内的气体压力大于阈值时破裂以泄放该气体压力。
可选地,该薄弱区112的材料可以不同于仓壁111的材料,例如,该薄弱区112的材料强度小于仓壁111的材料强度,以使得该薄弱区112相较于仓壁111更容易受压破裂。或者,该薄弱区112的厚度可以小于仓壁111的厚度,也可以使得该薄弱区112相较于仓壁111更容易受压破裂。
可选地,该薄弱区112可以包括凹槽、刻痕等多种形式,其实现方式简单,且能实现泄压的效果。相比于该薄弱区112所在区域设计为通孔的技术方案,该薄弱区112能够阻隔排气通道120与外界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对排气通道120的内部温度的影响,从而有利于提升电池仓110的保温性能。
在图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图5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储能集装箱100的示意性结构图。
如图5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池仓110的仓壁111设置有第一泄压机构113,排气通道120连接电池10与该第一泄压机构113,该第一泄压机构113用于在排气通道120内的气体压力大于阈值时致动以泄放排气通道120内的气体压力。
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泄压机构113可以为一种压敏型部件。该第一泄压机构113具有预设的致动压力阈值,当排气通道120内的气体压力大于该预设的致动压力阈值时,该第一泄压机构113能够发生致动,以泄放排气通道120内的气体压力。作为示例,该第一泄压机构113可以为防爆阀、防爆板或防爆片等防爆泄压部件。
通过该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泄压机构113排出电池10的排放物,该第一泄压机构113的可靠性较高,能够可靠的保证电池10的排放物通过该第一泄压机构113排出到电池仓110的外部,从而保证储能集装箱100的安全性。另外,该第一泄压机构113也能阻隔排气通道120与电池仓110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提升电池仓110的保温性能。在此基础上,若电池仓110内多个电池10通过较少数量的第二排气通道段122连接至电池仓110的仓壁,则连接于该第二排气通道段122的第一泄压机构113的数量也较少,从而能够降低储能集装箱100的整体制造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所示示例中,第一泄压机构113设置于图3所示实施例中第二排气通道段122的一端,除该示例所示的方式以外,该第一泄压机构113也可以设置于图2所示实施例中每个排气通道120的一端。
类似地,在图4所示示例中,薄弱区112设置于图2所示实施例中每个排气通道120的一端,除该示例所示的方式以外,该薄弱区112也可以设置于图3所示实施例中第二排气通道段122的一端。
图6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储能集装箱100的示意性结构图。
如图6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池10设置有第二泄压机构101,该第二泄压机构101用于在电池10的内部的气体压力大于阈值时致动以泄放电池10的内部的气体压力,排气通道120连接第二泄压机构101与电池仓110的仓壁111。
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池10上设置的第二泄压机构101为电池10的箱体上的泄压机构,该第二泄压机构101也可以为压敏部件,例如,防爆阀、防爆板、防爆片等等。
当电池10内部的至少一个电池单体发生爆炸泄放出高温高压气体等排放物时,该排放物会经由该第二泄压机构101排出,排气通道120直接连接于该电池10上的第二泄压机构101,可以便于电池10排放的全部排放物通过排气通道120排出,该方式对电池10排放的气体等排放物的收集效率较高,能够较为可靠的保证储能集装箱100的安全性能。
可选地,为了保证该排气通道120与第二泄压机构101的连接效果,该排气通道120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适配于第二泄压机构101在该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其中,该第一方向平行于排气通道120的径向方向。
通过该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排气通道120能够可靠连接于电池10的第二泄压机构101,从而进一步对提高排气通道120对电池10排放的气体等排放物的收集效率,以进一步保证储能集装箱100的安全性能。
除了上述排气通道120连接于电池10的第二泄压机构101,以实现排气通道120与电池10之间的连接以外,可选地,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池10设置有安装孔,排气通道120的第一端插入至该安装孔,以实现排气通道120与电池10之间的连接。
具体地,在该实施方式中,电池10的箱体上设置有安装孔,该安装孔的尺寸可以适配于排气通道120的径向尺寸,以便于该排气通道120的插入。通过该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排气通道120的安装方式较为简单,可以提高储能集装箱100的整体制造效率。
在此基础上,为了便于提高排气通道120对电池10排放的气体等排放物的收集效率,上述安装孔朝向电池10的内部可对应设置有电池10的第二泄压机构101。在该情况下,安装孔内的排气通道120对应于电池10的第二泄压机构101设置,电池10排放的大部分排放物可以通过排气通道120排出,从而保证储能集装箱100的安全性能。
图7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排气通道120连接电池仓110的仓壁111的示意性结构图。
如图7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排气通道120的第二端具有环状结构的第一安装部124,该第一安装部124平行并抵接于电池仓110的仓壁111,以实现排气通道120与电池仓110的仓壁111之间的连接。
作为示例,在图7所示实施例中,排气通道120的第一端连接于电池10的第二泄压机构101,排气通道120的第二端抵接于电池仓110的仓壁111。或者,作为替代的实施方式,排气通道120的第一端也可插入电池10的箱体的安装孔中。
作为示例,在图7所示实施例中,仓壁111上可设置有薄弱区112,排气通道120的第二端可以朝向该薄弱区112。或者,作为一种替代的实施方式,仓壁111上也可设置有第一泄压机构113,排气通道120的第二端可以连接于该第一泄压机构113。又或者,作为另一种替代的实施方式中,仓壁111上还可设置有通孔,排气通道120的第二端可以朝向该通孔。
另外,在图7所示实施例中,排气通道120的第二端具有第一安装部124,该第一安装部124可以为环状结构,且该环状结构平行于电池仓110的仓壁111设置。排气通道120通过该第一安装部124附接于仓壁111,可以提高排气通道120与仓壁111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排气通道120在仓壁111上的安装可靠性。
可选地,该第一安装部124附接于仓壁111后,二者之间可以通过相关技术中的各种连接手段进行可靠连接,例如,二者通过焊接工艺实现连接,或者,螺栓等机械结构件实现连接,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该第二安装部124与仓壁111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不做限定。
图8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排气通道120连接电池仓110的仓壁111的示意性结构图。
如图8所示,电池仓110的仓壁111具有朝向电池仓110的内部延伸的第二安装部114,该第二安装部114套合于排气通道120的内壁或者外壁,以实现排气通道120与电池仓110的仓壁111之间的连接。
作为示例,在图8所示实施例中,排气通道120的第一端连接于电池10的第二泄压机构101,排气通道120的第二端套合于第二安装部114。或者,作为替代的实施方式,排气通道120的第一端也可插入电池10的箱体的安装孔中。又或者,作为另一替代的实施方式,排气通道120的第二端被第二安装部114套合。
作为示例,在图8所示实施例中,仓壁111上可设置有薄弱区112,第二安装部114设置于该薄弱区112的周围。或者,作为一种替代的实施方式,仓壁111上也可设置有第一泄压机构113,第二安装部114设置于该第一泄压机构113的周围。又或者,作为另一种替代的实施方式中,仓壁111上还可设置有通孔,第二安装部114设置于该通孔的周围。
另外,在图8所示实施例中,第二安装部114为管状结构,其截面形状可以与排气通道120的截面形状相同,以使得二者之间能够良好适配并相互套合。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排气通道120与该第二安装部114相互套合,以实现排气通道120与电池仓110的仓壁111的相互连接,该方式实现简单,且排气通道120与仓壁111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较高,有利于提高排气通道120在电池仓110中的安装可靠性,且提高储能集装箱100的生产效率。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排气通道120的至少一端设置有密封件140,排气通道120通过该密封件140连接至电池10和/或电池仓110的仓壁111。
例如,参见图7,排气通道120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安装部124,且该第一安装部124通过密封件140附接于电池仓110的仓壁111。
又例如,参见图8,在排气通道120套合于第二安装部114的情况下,该排气通道120靠近其第二端的外壁可设置有密封件140,该排气通道120与第二安装部114之间通过密封件140相互连接。
可选地,在图8所示实施例中,密封件140除了可靠近于排气通道120的第二端设置以外,还可以靠近于第二安装部114朝向电池10的一端设置。在图8所示实施例中,该密封件14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
可选地,该密封件140包括但不限于是:密封垫或者软胶。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排气通道120可以通过密封件140连接于电池10和/或电池仓110的仓壁111,从而保证排气通道120与电池10和/或电池仓110的仓壁111之间的连接密封性,电池10排放的高温高压气体等排放物可以通过该密封性较好的排气通道120顺利排放至电池仓110的外部,保证储能集装箱100的安全性。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4)

1.一种储能集装箱(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仓(110),容纳有多个电池(10);
所述多个电池(10)中每个电池(10)与所述电池仓(110)的仓壁(111)之间设置有排气通道(120),所述排气通道(120)用于将所述电池(10)的内部产生的气体排放至所述电池仓(110)的外部,所述排气通道(120)的内部空间与所述电池仓(110)的内部空间相互隔离;
其中,所述电池仓(110)的仓壁(111)和/或所述排气通道(120)设置有保温件(130),所述保温件(130)用于对所述电池仓(110)的内部空间进行保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集装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120)包括第一排气通道段(121)和第二排气通道段(122);
所述多个电池(10)一一对应的连接于多个所述第一排气通道段(121),多个所述第一排气通道段(121)连接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排气通道段(122),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排气通道段(122)连接于所述电池仓(110)的仓壁(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集装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池(10)一一对应的连接于多个所述排气通道(120),多个所述排气通道(120)均连接于所述电池仓(110)的仓壁(1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集装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110)的仓壁(111)设置有薄弱区(112),所述排气通道(120)连接所述电池(10)与所述薄弱区(112);
其中,所述薄弱区(112)的厚度小于所述仓壁(111)的其它区域的厚度,所述薄弱区(112)用于在所述排气通道(120)内的气体压力大于阈值时破裂以泄放所述气体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集装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110)的仓壁(111)设置有第一泄压机构(113),所述排气通道(120)连接所述电池(10)与所述第一泄压机构(113);
所述第一泄压机构(113)用于在所述排气通道(120)内的气体压力大于阈值时致动以泄放所述排气通道(120)内的气体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集装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10)设置有第二泄压机构(101),所述第二泄压机构(101)用于在所述电池(10)的内部的气体压力大于阈值时致动以泄放所述电池(10)的内部的气体压力;
所述排气通道(120)连接所述第二泄压机构(101)与所述电池仓(110)的仓壁(1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集装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120)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适配于所述第二泄压机构(101)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排气通道(120)的径向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集装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10)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排气通道(120)的第一端插入至所述安装孔,以实现所述排气通道(120)与所述电池(10)之间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能集装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朝向所述电池(10)的内部对应设置有所述电池(10)的第二泄压机构(101)。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集装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120)的第二端具有环状结构的第一安装部(124),所述第一安装部(124)平行并抵接于所述电池仓(110)的仓壁(111),以实现所述排气通道(120)与所述电池仓(110)的仓壁(111)之间的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集装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110)的仓壁(111)具有朝向所述电池仓(110)的内部延伸的第二安装部(114),所述第二安装部(114)套合于所述排气通道(120)的内壁或者外壁,以实现所述排气通道(120)与所述电池仓(110)的仓壁(111)之间的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集装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120)的至少一端设置有密封件(140),所述排气通道(120)通过所述密封件(140)连接至所述电池(10)和/或所述电池仓(110)的仓壁(11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储能集装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140)为密封垫或者软胶。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集装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120)上和/或所述电池仓(110)的仓壁(111)上设置的保温件(130)包括:岩棉。
CN202220093869.5U 2022-01-14 2022-01-14 储能集装箱 Active CN2167201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93869.5U CN216720171U (zh) 2022-01-14 2022-01-14 储能集装箱
PCT/CN2023/070155 WO2023134501A1 (zh) 2022-01-14 2023-01-03 储能集装箱
EP23739845.8A EP4398398A4 (en) 2022-01-14 2023-01-03 ENERGY STORAGE TANK
JP2024519663A JP2024534674A (ja) 2022-01-14 2023-01-03 エネルギー貯蔵コンテナ
KR1020247010657A KR20240049383A (ko) 2022-01-14 2023-01-03 에너지 저장 컨테이너
US18/622,423 US20240243429A1 (en) 2022-01-14 2024-03-29 Energy storage contain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93869.5U CN216720171U (zh) 2022-01-14 2022-01-14 储能集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20171U true CN216720171U (zh) 2022-06-10

Family

ID=81891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93869.5U Active CN216720171U (zh) 2022-01-14 2022-01-14 储能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243429A1 (zh)
EP (1) EP4398398A4 (zh)
JP (1) JP2024534674A (zh)
KR (1) KR20240049383A (zh)
CN (1) CN216720171U (zh)
WO (1) WO2023134501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77811A1 (zh) * 2021-11-04 2023-05-1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预制仓及储能系统
WO2023134501A1 (zh) * 2022-01-14 2023-07-20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集装箱
WO2024065210A1 (zh) * 2022-09-27 2024-04-0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装置
EP4468496A4 (en) * 2022-10-14 2025-07-09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Hong Kong Ltd BATTERY AND ELECTRICAL APPLIAN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579916A1 (en) * 2023-12-27 2025-07-02 Eve Energy Storage Co., Ltd.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energy storage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27011A (ja) * 2005-07-20 2007-02-01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源装置
JP5507173B2 (ja) * 2009-09-25 2014-05-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池モジュールとそれを用いた電池パック
JP2011175844A (ja) * 2010-02-24 2011-09-0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電池パック
JP2014175128A (ja) * 2013-03-07 2014-09-22 Sanyo Electric Co Ltd 車載用の電源装置及び電源装置を備える車両
US20220320678A1 (en) * 2019-07-29 2022-10-06 Sanyo Electric Co., Ltd. Battery pack
CN110393875B (zh) * 2019-08-05 2024-10-25 清华大学 锂离子电池防火装置
CN210535737U (zh) * 2019-10-29 2020-05-15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电池包的隔热组件
CN112208949A (zh) * 2020-10-26 2021-01-12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集装箱
CN112103445B (zh) * 2020-11-17 2021-02-09 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消防装置、箱体组件、电池、用电装置及制备电池的方法
CN213660489U (zh) * 2020-12-25 2021-07-09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监测装置及其电池系统
CN216720171U (zh) * 2022-01-14 2022-06-10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集装箱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77811A1 (zh) * 2021-11-04 2023-05-1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预制仓及储能系统
WO2023134501A1 (zh) * 2022-01-14 2023-07-20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集装箱
WO2024065210A1 (zh) * 2022-09-27 2024-04-0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装置
EP4468496A4 (en) * 2022-10-14 2025-07-09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Hong Kong Ltd BATTERY AND ELECTRICAL APPLIAN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243429A1 (en) 2024-07-18
EP4398398A1 (en) 2024-07-10
WO2023134501A1 (zh) 2023-07-20
EP4398398A4 (en) 2025-01-08
JP2024534674A (ja) 2024-09-20
KR20240049383A (ko) 202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720171U (zh) 储能集装箱
ES3031425T3 (en) Battery, and related device, preparation method and preparation apparatus thereof
CN216928766U (zh) 一种电池包的下壳体及电池包
CN216488385U (zh) 一种定向排气装置、电池及储能预制仓
WO2022120851A1 (zh)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电池及用电装置
EP4254631A1 (en) Energy storage prefabricated compartment and energy storage system
CN219457923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117937011A (zh) 电池子封装单元及包括该电池子封装单元的电池模块
EP4501416A1 (en) Vehicle battery fire prevention system using liquefied carbon dioxide, and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module and electric vehicle including same
CN218939874U (zh) 电池及用电装置
US20240234932A1 (en) Energy storage container,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energy storage container
WO2022082393A1 (zh) 用于电池的箱体、电池、用电装置、制备电池的方法和设备
CN217182277U (zh) 一种储能预制箱和换电站
CN119029472A (zh) 电池单体及电池单体的制备方法
US20240186648A1 (en) Directional exhaust device, battery, and energy storage prefabricated chamber
CN116964847A (zh) 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装置、制备电池单体的方法和装置
US20230238640A1 (en) Energy storage system
CN116231222A (zh) 电池箱体及电池包
CN222146496U (zh) 一种电池以及用电设备
CN222530661U (zh) 一种电池包
CN218182410U (zh) 电池装置
CN116964846A (zh) 电池、用电设备和电池的制造方法
CN118715665A (zh) 储能设备及储能系统
CN119674365A (zh) 单体电池及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