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6701628U - 电子烟雾化装置以及电子烟 - Google Patents

电子烟雾化装置以及电子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01628U
CN216701628U CN202122534653.6U CN202122534653U CN216701628U CN 216701628 U CN216701628 U CN 216701628U CN 202122534653 U CN202122534653 U CN 202122534653U CN 216701628 U CN216701628 U CN 2167016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electronic cigarette
metal plate
lower cover
guide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3465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建国
金奇斌
候贵平
阳小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3465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016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016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01628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06673 priority patent/WO2023065743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10Devices using liquid inhalable precur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8Fluid transfer means, e.g. pump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烟雾化装置以及电子烟。电子烟雾化装置包括:壳体和下盖,所述壳体具有开口端,下盖盖设在所述壳体的开口端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壳体内设有储液腔,壳体上设有出气通道,所述下盖上设有进气通道;雾化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雾化组件与下盖之间形成有腔室,腔室分别与出气通道和进气通道连通,储液腔位于雾化组件远离腔室的一侧;导气金属板,设置于所述下盖上且位于腔室内;导气金属板覆盖进气通道,导气金属板上开设有贯穿导气金属板的多个气流孔,每一个所述气流孔与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出气通道连通。

Description

电子烟雾化装置以及电子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子烟雾化装置以及电子烟。
背景技术
电子烟作为一款健康方便的消费品,近年来得到消费者的青睐,使用越来越普及。电子烟产品采用对烟油进行雾化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可抽吸的烟雾。为了便于用户携带和使用电子烟,电子烟产品必须具有紧凑、小巧的外形设计,以及在抽吸电子烟时,电子烟产品具备良好烟雾量并确保烟油不可外漏。
电子烟与真烟产品相比,优点在于其对用户的健康危害大幅度下降;并且电子烟大多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体型小、外观精美且便于携带。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电子烟存在一大问题,即用户在抽吸电子烟时,外界气流进入电子烟很容易产生明显的噪音,从而导致用户的使用体验度下降。因此,如何降低电子烟在抽吸时的噪音成为电子烟生产厂家普遍关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烟雾化装置以及电子烟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烟雾化装置。电子烟雾化装置包括:
壳体和下盖,所述壳体具有开口端,所述下盖盖设在所述壳体的开口端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壳体内设有储液腔,所述壳体上设有出气通道,所述下盖上设有进气通道;
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雾化组件与下盖之间形成有腔室,所述腔室分别与所述出气通道和所述进气通道连通,所述储液腔位于所述雾化组件远离所述腔室的一侧;
导气金属板,所述导气金属板设置于所述下盖上且位于所述腔室内,所述导气金属板覆盖所述进气通道,所述导气金属板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导气金属板的多个气流孔,所述气流孔与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出气通道连通。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多个所述气流孔在所述导气金属板上呈阵列方式排布。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导气金属板的厚度范围为0.1mm-0.5mm。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进气通道包括设置于所述下盖的底面上的通气孔和在底面上形成的朝向所述雾化组件的管状凸起,所述管状凸起具有管道侧壁和顶端板,所述顶端板上具有进气口;所述导气金属板覆盖所述进气口。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进气口的数量为1个。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气流孔的孔径小于所述进气口的孔径。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气流孔的孔径范围为:0.25mm-0.65mm。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进气口的孔径范围为:0.7mm-1.1mm。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相邻两个所述气流孔之间的中心距离为 1mm~1.5mm。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气流孔的数量范围为:5个至18个。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导气金属板将所述腔室分隔为朝向所述出气通道一侧的雾化腔和朝向所述进气通道一侧的缓冲腔;
所述雾化腔与所述出气通道连通,所述缓冲腔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所述雾化腔和所述缓冲腔通过所述气流孔连通。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下盖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导气金属板上形成有卡槽,通过所述定位柱和所述卡槽嵌合,以使所述导气金属板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下盖上。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导气金属板上设置有卡舌;所述下盖上设置有与卡舌相配合的卡槽,所述卡舌与所述卡槽卡接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电子烟雾化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上盖;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多孔体和发热体,所述多孔体具有雾化面和吸液面,所述发热体设于所述雾化面。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电子烟雾化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密封元件,所述第一密封元件套接在所述上盖的外沿形成密封,且所述第一密封元件的外缘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抵接以围合形成所述储液腔。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雾化组件包括第二密封元件,所述第二密封元件套设在所述多孔体的外缘形成密封,且所述第二密封元件的外缘抵接在所述上盖的内壁。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电子烟雾化装置还包括导电钉,所述下盖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导电钉贯穿所述定位孔并与所述发热体电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电子烟雾化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下盖底面的吸油元件,所述吸油元件环绕设置在所述进气通道的外周。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烟,所述电子烟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
本申请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本申请提供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包括壳体、下盖、雾化组件以及导气金属板。本申请实施例将导气金属板设置在下盖上。其中导气金属板上设置多个气流孔,所述气流孔连通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从外界进入的气体通过进气通道、气流孔之后,与被雾化组件加热雾化形成的烟雾混合,然后进入出气通道。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在导气金属板上形成多个气流孔,多个气流孔可以对气流进行缓冲,延缓气流的流速使得气流的流向更具有稳定性;因此用户在抽吸时,气流会以一个比较平缓的流速进入到该电子烟雾化装置的内部,其所产生的振动不会太过明显,从而达到降低噪音的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电子烟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电子烟雾化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导气金属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下盖的结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1、储液腔;12、出气通道;121、保护部;
2、下盖;20、进气通道;201、进气管;202、进气口;203、通气孔; 21、第三密封元件;22、定位柱;
3、雾化组件;31、多孔体;311、吸液面;312、雾化面;32、第二密封元件;
4、导气金属板;41、气流孔;42、缺口部;43、限位部;44、卡舌;
A、腔室;A1、雾化腔;A2、缓冲腔;
5、上盖;51、第一密封元件;52、注液通孔;53、出气通孔;
6、导电钉;7、吸油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申请改进前的电子烟雾化装置是在下盖的底面设置进气通道,进气通道包括设置于所述下盖的底面上的第一通气孔和在底面上形成的朝向所述雾化组件凸出的管状通道,管状通道结构具有侧壁和顶端板,顶端板上设有有第二通气孔和第三通气孔,第一通气孔、第二通气孔和第三通气孔相互连通,其中,第一通气孔的孔径较大,第二通气孔和第三通气孔的孔径较小,并且第二通气孔和第三通气孔间隔设置,第二通气孔和第三通气孔之间具有挡壁。当外界气体从第一通气孔进入第二通气孔和第三通气孔处进行分流时,由于受到挡壁的阻碍,部分气流需绕过挡壁的壁面后才能够分别进入第二通气孔和第三通气孔中,此部分气流将与直接流入两个进气通道的气流发生碰撞并汇合,从而在此处产生较大的涡流,并与其周围壁面发生较为激烈的碰撞振动,进而产生较大的声响。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烟雾化装置。参照图1-图5所示,电子烟雾化装置包括:
壳体1和下盖2,所述壳体1具有开口端,所述下盖2盖设在壳体1 的开口端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壳体1内具有储液腔11,所述壳体1上设有出气通道12,所述下盖2设有进气通道20。
雾化组件3,所述雾化组件3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所述雾化组件3 与下盖2之间形成有腔室A。即所述腔室A位于所述雾化组件3与所述下盖2之间。所述储液腔11位于所述雾化组件3远离所述腔室A的一侧;
导气金属板4,所述导气金属板4设置于所述下盖2上且位于腔室A 内,所述导气金属板4覆盖进气通道20,所述导气金属板4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导气金属板4的多个气流孔41,所述气流孔41与所述进气通道20和所述出气通道12连通。
换言之,电子烟雾化装置主要包括壳体1、下盖2、雾化组件3以及导气金属板4。
壳体1内具有储液腔11,壳体上设有出气通道12。储液腔11用于储存液态基质。出气通道12能够传输被加热组件加热雾化形成的烟雾,以供人体吸食。
壳体1具有相对设置的两端,其中一端具有与外界连通的出气口,其中出气口与出气通道12连通;另外一端为开口端,下盖2盖设在开口端以围合形成容纳空间。或者其中下盖2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插接在壳体1内部,或者下盖2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套设在壳体1外部,在此不作限定。
雾化组件3设置在容纳空间内,其中腔室A位于雾化组件3和下盖2 之间,例如雾化组件3与下盖2围合形成腔室A。
当用户抽吸时,电子烟的传感器被触发,驱使雾化组件3开始加热时,储液腔11中的液体例如烟油传导至雾化组件,被雾化组件3加热雾化形成烟雾。外界气体经由进气通道20进入腔室A,然后经由导气金属板4上的气流孔41与烟雾混合,并经由出气通道12导出,供用户抽吸。
本申请通过在电子烟雾化装置的下盖2上设置导气金属板4,导气金属板4位于腔室A内导气金属板4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导气金属板4的多个气流孔41,所述气流孔41与所述进气通道20和所述出气通道12连通。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导气金属板4可以为平板状结构,导气金属板4与下盖2过盈配合。所述下盖2具有侧壁和地板,导气金属板4可以卡设在下盖2的两侧壁之间。根据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导气金属板4可以为具有边沿结构的板状结构,所述边沿结构从板状结构的边沿部分朝向雾化组件的一侧延伸,或者所述所述边沿结构从板状结构的边沿部分朝向下盖的一侧延伸。例如导气金属板4通过边沿结构卡设在下盖2内。
本实施例中导气金属板4的材质为金属材质,便于在导气金属板4上形成较小和较密的气流孔41。例如采用冲压方式在导气金属板4上形成多个气流孔41。
若导气金属板4的材质为橡胶材质,一方面,不便于在橡胶材质上形成多个较小较密的气流孔。另一方面,即使在橡胶材质的导气金属板上形成气流孔,由于橡胶材质的形变,气流孔很容易出现堵塞现象,不便于气体的流通。
导气金属板4覆盖所述进气通道20,因此从进气通道20流出的气体通过多个气流孔41进而被分散。导气金属板4上开设有多个气流孔41,外界气体通过进气通道20进入到腔室A内,在腔室A内进行缓冲,然后均匀地通过多个气流孔41进行分散,使得分散后的气体与被雾化的烟雾混合流向出气通道12。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下盖2上设置导气金属板4,导气金属板4位于雾化组件3和下盖2之间形成的腔室A内。导气金属板4上的多个气流孔41 起到均匀分散气流的作用。外界气体从进气通道20流向气流孔41时,外界气体通过导气金属板4下方的腔室以及导气金属板4上的气流孔41对外界气体进行缓冲,外界气体的压强不会产生突变,因此气流可以以一个较为缓和的流速进行流动,减小碰撞振动,从而降低噪音。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气流孔41在所述导气金属板4上呈阵列方式排布。
本实施例中多个气流孔41呈阵列方式排布在导气金属板4上。例如多个气流孔41呈矩形阵列方式排布或者多个气流孔41呈圆形阵列方式排布。
由于导气金属板4上设置有呈阵列方式排布的多个气流孔41,气流在气流孔41内流动时,呈阵列方式排布的多个气流孔41可以对气流进行缓冲,延缓气流的流速,使得气流均匀的进入导气金属板4上方的腔室。当外界气体经过下盖2进入到该电子烟雾化装置的内部结构时,能够减轻气流对雾化面312的碰撞振动,从而进一步达到降低噪音的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气金属板4的厚度为0.1mm-0.5mm。例如导气金属板4的厚度可以为0.1mm、0.2mm、0.3mm、0.25mm、0.35mm、0.5mm。
本实施例中导气金属板4的厚度较薄,便于在导气金属板4上形成多个气流孔41。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所示,所述进气通道20包括设置于所述下盖2的底面上的通气孔203和在底面上形成的朝向所述雾化组件 3的管状凸起,所述管状凸起具有管道侧壁和顶端板,所述顶端板上具有进气口202;所述导气金属板4覆盖所述进气口202。
具体地,进气通道20包括进气管201和进气口202。其中进气口202 为独立地、完整的进气口202。进气口202处不设置有挡壁。外界气体通过进气管201和进气口202进入腔室A内。即使外界气体从进气管201流向进气口202时,气体压强增大,但是由于外界气体从进气口202是进入腔室A内的,外界气体在腔室A内缓和,并平缓地、分散地流向每一个气流孔41。相比于现有技术,避免了压强较大的气体直接朝向雾化面流去,避免了气体与雾化面产生碰撞振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202的数量为1个。
在现有技术中,进气口的数量设置为2个,两个进气口之间设置有挡壁,现有技术中从外界进入的气体容易与两个进气口之间的挡壁产生碰撞,用户在抽吸过程中容易产生噪音。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将进气口202 的数量设置为1个,即本实施例中去掉了挡壁,避免了气体与挡壁发生碰撞产生噪音的现象。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流孔41的孔径小于进气口202的孔径。
进一步地,所述气流孔41的孔径范围为:0.25mm-0.65mm。优选地,气流孔41的孔径可以为0.4mm、0.5mm或者可以为0.6mm,显然,气流孔 41的孔径可以为0.25mm或者0.65mm。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202的孔径范围为:0.7mm-1.1mm,优选的,进气口202的孔径可以为0.8mm或者0.9mm,显然,进气口202的孔径也可以为0.7mm或者1.1mm。
本实施例中在导气金属板4上开设多个气流孔41,进一步地对气流孔 41与进气口202的孔径进行限定,以使气流孔41的孔径小于进气口202 的孔径,使得在导气金属板4上形成又密又小的气流孔41,使得气体通过又密又小的气流孔41被均匀地分散。
本实施例进一步对进气口的孔径进行了限定,进气口的孔径过大时,用户抽吸感不强烈,不能满足抽吸的快感;进气口的孔径过小时,用户在抽吸时更费劲,用户体验感不佳。将进气口的孔径限定在此范围内,提升了用户抽吸时的体验感。
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对气流孔41的孔径间距进行限定,使得导气金属板4为网状结构,这样就能够让外界气体的气流的力度不会过于集中,使气流均匀分布,可以使气流平稳柔和,用于抽吸时会很大程度上降低气流流动燥音,提升用户体验。需要说明的是,多个气流孔41的孔径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例如气流孔41的孔径间距过小,在导气金属板4下方腔室中的气体通过气流孔41流出时会增大气体压强,不利于降噪。气流孔41的孔径间距过大,多个气流孔不能够起到分散气体作用,从气流孔41流出的气体不能够与被雾化的烟雾均匀混合,容易造成烟雾味道过浓或者过淡。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5所示,相邻两个所述气流孔41之间的中心距离为1mm~1.5mm。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相邻两个所述气流孔41 之间的中心距离可以为1.2或者1.3或者1.35mm,显然,相邻两个所述气流孔41之间的中心距离也可以为1mm或者1.5mm。
本实施例对相邻两个气流孔41之间的中心距离进行限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从进气通道20流出的气体与导气金属板4产生碰撞的现象。
具体地,相邻两个气流孔41包括第一气流孔和第二气流孔。第一气流孔具有第一中心,第二气流孔具有第二中心,其中第一中心和第二中心之间的距离为相邻两个气流孔41之间的中心距离。
本实施例将相邻两个气流孔41之间的中心间距限定在此范围内,一方面避免了避免了从进气通道20流出的气体与导气金属板4(相邻两个气流孔之间的区域)产生碰撞的现象。另一方面使得从进气通道20流出的气体能够均匀地被分散地流向每一个气流孔41。
相邻两个气流孔41之间的中心间距过大,从进气通道20流出的气体容易与导气金属板4靠近下盖2的表面产生碰撞。相邻两个气流孔41之间的中心间距过小,容易出现混流现象,从气流孔41流出的气体不能够与被雾化的烟雾均匀混合,容易造成烟雾味道过浓或者过淡。
在一个实施例中,气流孔41的数量范围为:5个至18个。优选地,气流孔41的个数为12个。
其中气流孔41的数量影响了用户的抽吸效果。例如气流孔41的个数较少,用户在抽吸时比较费劲,影响了用户体验感;气流孔41的个数较多时,气体通过多个气流孔时过于分散,影响了混合气体与被雾化的烟雾的混合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所述导气金属板4将所述腔室分隔为朝向所述出气通道12一侧的雾化腔A1和朝向所述进气通道20一侧的缓冲腔A2;所述雾化腔A1与所述出气通道12连通,所述缓冲腔A2与所述进气通道20连通;所述雾化腔A1和所述缓冲腔A2通过所述气流孔41连通。
具体地,导气金属板4将腔室A分隔成了雾化腔A1和缓冲腔A2。其中沿电子烟雾化装置的轴向方向,雾化腔A1位于缓冲腔A2上方。雾化腔 A1与出气通道12连通,缓冲腔A2与进气通道20连通。
导气金属板4位于腔室A内,导气金属板4的上表面与雾化面312相对设置。导气金属板4与雾化面312之间空间形成雾化腔A1。雾化腔A1一方面起雾化作用;另一方面雾化腔A1容积小于腔室A,雾化腔A1能够让混合气体尽量朝向出气通道12方向流动。导气金属板4与下盖2之间的空间形成缓冲腔A2。缓冲腔A2主要作用是从进气通道20流出的气体进入缓冲腔A2 内,气体在缓冲腔A2内缓冲,均匀分布后在通过网状导气金属板流向雾化腔 A1。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雾化组件3与导气金属板4之间形成了雾化腔A1。储液腔11中的液态基质在雾化面312中被加热雾化形成烟雾,烟雾存在于雾化腔A1内。因此雾化腔A1起到了对液态基质雾化的作用。从外界进入的气体与雾化腔A1中的烟雾混合,由于雾化腔A1的体积小于腔室A的体积,限定了混合气体的流动空间,从外界进入的气体能够及时带走存在于雾化腔A1中的烟雾进入出气通道12,进而被用户吸取。相对于现有技术,外界进入的气体能够及时带走存在于雾化腔A1中的烟雾进入出气通道12,降低了混合气体在雾化腔A1内产生冷凝液的概率,减少了冷凝液的产生。
在导气金属板4上开设有多个气流孔41,从外界进入的气体通过进气通道20进入缓冲腔A2,从缓冲腔A2被分散地进入每一个气流孔41,进而进入雾化腔A1后与烟雾混合,混合气体后的烟雾流出出气通道12,最后通过出气通道12被用户吸入。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导气金属板4上开设有气流孔41,这种布置方式使进气通道20内的气体经过缓冲腔A2后,被分散地流向气流孔41并扩散至雾化腔A1内,使得气体与雾化腔A1内的烟雾较为充分的混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从进气通道20流出的气体被分散地流向气流孔41,并扩散至雾化腔A1内,使得从进气通道20流出气体的力度不会过于集中的直接流向雾化面312,本申请实施例对从进气通道20流出的气体分散处理,让气体的力度不会过于集中,使得气体的力度趋于平稳柔和状态,避免了气体带着烟雾在雾化腔A1内“乱窜”现象,气体带着烟雾能够及时的流向出气通道 12内,最后通过出气通道12被用户吸入。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2、图4和图5所示,所述下盖2上设置有定位柱22,所述导气金属板4上形成有卡槽,通过所述定位柱22和所述卡槽嵌合,以使所述导气金属板4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下盖2上。
具体地,在下盖2内设置有定位柱22,定位柱22固定在下盖2内。导气金属板4上形成有卡槽。导气金属板4通过定位柱22和卡槽与下盖2 过盈配合,提升了雾化腔A1和缓冲腔A2之间的密封性。
另外导气金属板4通过定位柱22和卡槽嵌合固定,使得导气金属板4 与下盖2可拆卸地连接,以便于用户将导气金属板4从下盖2上拆卸下来,对导气金属板4进行清洗或者更换。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示,例如卡槽包括形成在导气金属板4外周面上缺口部42,定位柱22卡设在缺口部42内,提高了导气金属板4与下盖2的连接强度。
参照图4所示,例如在下盖2内腔的左侧设置有两个定位柱22,两个定位柱22沿内腔的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在内腔的右侧设置有两个定位柱 22,两个定位柱22沿内腔的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其中第一方向为下盖2的长度方向,第二方向为下盖2的宽度方向。
在导气金属板4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形成缺口部42。位于内腔左侧的两个定位柱22卡设在缺口部42内。位于内腔右侧的两个定位柱22卡设在缺口部42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卡槽包括缺口部42和限位部43。缺口部42和限位部43通过凸出壁连接。在缺口部42包裹定位柱22的情况下,凸出壁与定位柱22的周面抵接,避免缺口部42与定位柱22出现连接脱离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4所示,所述导气金属板4上设置有卡舌44。所述下盖2内设置有与卡舌44配合的卡槽(图中未示出),所述卡舌44与所述卡槽卡接连接。
具体地,在导气金属板4设置在腔体A内的情况下,卡舌44向靠近进气通道20方向延伸并卡设在下盖2内,提高了导气金属板4与下盖2的连接强度。例如在导气金属板4上设置有两个卡舌44,两个卡舌44相对设置。两个卡舌44分别卡设在下盖2的卡槽内,提升了导气金属板4与下盖2的连接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所示,所述电子烟雾化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的上盖5,所述雾化组件3包括多孔体31和发热体,所述多孔体31具有雾化面312和吸液面311;所述发热体设于雾化面312上。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上盖5具有注液通孔52,所述储液腔11通过所述注液通孔52与所述吸液面311的流体连通,所述上盖5还具有出气通孔53,所述出气通孔53分别与所述雾化腔41和所述出气通道12连通。
参照图1-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烟雾化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存储在储液腔11中的液态基质经过上盖5的注液通孔52不断渗透至多孔体31的吸液面311中,多孔体31的吸液面311吸收液态基质以供雾化面312对液态基质进行加热产生烟雾;当用户使用该电子烟雾化装置抽吸时,内部的传感器被触发,从而发出信号驱使多孔体开始加热,液态基质在雾化腔A1中被加热雾化,外界气流经由下盖2的进气通道20进入缓冲腔A2,在从缓冲腔A2内经过气流孔41扩散至雾化腔A1,扩散至雾化腔 A1内的气体带走雾化腔A1中的烟雾,再依次经过上盖5的出气通孔53及壳体1内的出气通道12,进而从吸入口进入到用户口腔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所示,所述电子烟雾化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的上盖5和第一密封元件51,所述第一密封元件51套接在所述上盖5的外缘,所述第一密封元件51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密封抵接,以围合形成所述储液腔11。
具体地,第一密封元件51将外界与壳体1内的储液腔11进行隔离,第一密封元件51的设置用于提供该电子烟雾化装置内部必要的密封性,避免储液腔11存在非必要的导通,有效避免漏油的发生。进一步具体地,第一密封元件51内开设有用于导通储液腔11和注液通孔52的第一连通孔,以及用于导通壳体1的出气通道12和上支架的出气通孔53的第二连通孔,便于气体和烟油的流通。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壳体1内设置有支撑筋。支撑筋可以沿着壳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支撑筋与下盖2分别从雾化组件3的上、下两侧对雾化组件3形成限位抵接。或者,在雾化组件3外周设有第二密封元件32 的前提下,支撑筋与下盖2分别从第二密封元件32的上、下两侧对第二密封元件32形成限位抵接。这样,雾化组件能够得到可靠、稳定的定位。壳体1以及下盖2之间也无需再设置其它用于固定雾化芯相关的结构,简化了电子烟的内部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2-图3所示,所述雾化组件3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的第二密封元件32,所述雾化组件3包括第二密封元件32,所述第二密封元件32套设在所述多孔体31的外缘,所述第二密封元件32 的外沿与所述上盖5的内壁密封抵接。
具体地,第二密封元件32填充上盖5和多孔体31之间的间隙,其可以提供该电子烟雾化装置内部必要的密封性,避免存在非必要的导通,有效避免漏油的发生。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烟雾化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的第三密封元件21,所述第三密封元件21套接在所述下盖2的外周,且所述第三密封元件21的外缘抵接所述壳体1的内壁。第三密封元件21的设置可以隔离壳体1的下部与外界空气,进一步防止液态基质的泄漏。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2-图3所示,所述电子烟雾化装置还包括导电钉6,所述下盖2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导电钉6贯穿所述定位孔并与所述发热体电连接。
具体地,导电钉6穿过下盖2并与发热体相抵接,以接通电路,从而对发热体进行通电加热。进一步具体地,下盖2设置有两个用于安装导电钉6的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内安装一个导电钉6。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2-图3所示,所述电子烟雾化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下盖2底面的吸油元件7,所述吸油元件7环绕设置在所述进气通道20的外周。
具体地,吸油元件7的设置可以吸收腔体内雾化时由于壁部冷热不均所产生的冷凝液;下盖2内开设有用于放置吸油元件7的容纳槽,下盖2 的进气通道20整体高于该容纳槽,这样可以起到阻挡液态基质经由进气通道20泄漏的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烟雾化装置包括保护部121。出气通道12远离雾化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出气口。用户通出气口进行抽吸。在用户在使用电子烟雾化装置的情况下,保护部121嵌设在出气口内,以对出气通道12进行保护,避免出气通道12内进入灰尘等杂质。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烟。电子烟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
电子烟还包括电气组件,电气组件与发热体形成电连接,电气组件被配置为向发热体供电。
电子烟雾化装置对烟油等液态基质雾化产生烟雾,雾化腔A1的气体与发热体加热雾化产生的烟雾在混合后能够通过出气通道12被导出。该液态基质可以为烟油等烟油,烟油可以被电子烟雾化装置雾化并产生烟气。
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申请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9)

1.一种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和下盖(2),所述壳体(1)具有开口端,所述下盖(2)盖设在所述壳体(1)的开口端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壳体(1)内设有储液腔(11),所述壳体(1)上设有出气通道(12),所述下盖(2)上设有进气通道(20);
雾化组件(3),所述雾化组件(3)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雾化组件(3)与下盖(2)之间形成有腔室,所述腔室分别与所述出气通道(12)和所述进气通道(20)连通,所述储液腔(11)位于所述雾化组件(3)远离所述腔室的一侧;
导气金属板(4),所述导气金属板(4)设置于所述下盖(2)上且位于所述腔室内,所述导气金属板(4)覆盖所述进气通道(20),所述导气金属板(4)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导气金属板(4)的多个气流孔(41),所述气流孔(41)与所述进气通道(20)和所述出气通道(1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气流孔(41)在所述导气金属板(4)上呈阵列方式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金属板(4)的厚度为0.1mm-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20)包括设置于所述下盖(2)的底面上的通气孔(203)和在底面上形成的朝向所述雾化组件(3)的管状凸起,所述管状凸起具有管道侧壁和顶端板,所述顶端板上具有进气口(202);所述导气金属板(4)覆盖所述进气口(2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202)的数量为1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孔(41)的孔径小于所述进气口(202)的孔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孔(41)的孔径范围为:0.25mm-0.65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202)的孔径范围为:0.7mm-1.1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气流孔(41)之间的中心距离为1mm~1.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孔(41)的数量范围为:5个至18个。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金属板(4)将所述腔室分隔为朝向所述出气通道(12)一侧的雾化腔和朝向所述进气通道(20)一侧的缓冲腔;
所述雾化腔与所述出气通道(12)连通,所述缓冲腔与所述进气通道(20)连通;所述雾化腔和所述缓冲腔通过所述气流孔(41)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2)上设置有定位柱(22),所述导气金属板(4)上形成有卡槽,通过所述定位柱(22)和所述卡槽嵌合,以使所述导气金属板(4)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下盖(2)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1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金属板(4)上设置有卡舌(44);所述下盖(2)上设置有与卡舌(44)相配合的卡槽,所述卡舌(44)与所述卡槽卡接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3)包括多孔体(31)和发热体,所述多孔体(31)具有雾化面(312)和吸液面(311),所述发热体设于所述雾化面(312)。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烟雾化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的上盖(5)和第一密封元件(51),所述第一密封元件(51)套接在所述上盖(5)的外缘,所述第一密封元件(51)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密封抵接,以围合形成所述储液腔(11)。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3)包括第二密封元件(32),所述第二密封元件(32)套设在所述多孔体(31)的外缘,所述第二密封元件(32)的外沿与上盖(5)的内壁密封抵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烟雾化装置还包括导电钉(6),所述下盖(2)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导电钉(6)贯穿所述定位孔并与所述发热体电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烟雾化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下盖(2)底面的吸油元件(7),所述吸油元件(7)环绕设置在所述进气通道(20)的外周。
19.一种电子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
CN202122534653.6U 2021-10-20 2021-10-20 电子烟雾化装置以及电子烟 Active CN2167016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34653.6U CN216701628U (zh) 2021-10-20 2021-10-20 电子烟雾化装置以及电子烟
PCT/CN2022/106673 WO2023065743A1 (zh) 2021-10-20 2022-07-20 电子烟雾化装置以及电子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34653.6U CN216701628U (zh) 2021-10-20 2021-10-20 电子烟雾化装置以及电子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01628U true CN216701628U (zh) 2022-06-10

Family

ID=81875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34653.6U Active CN216701628U (zh) 2021-10-20 2021-10-20 电子烟雾化装置以及电子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01628U (zh)
WO (1) WO2023065743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65743A1 (zh) * 2021-10-20 2023-04-27 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电子烟雾化装置以及电子烟
CN116763004A (zh) * 2023-07-28 2023-09-19 深圳市斯科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装置及雾化设备
WO2023241098A1 (zh) * 2022-06-13 2023-12-21 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5037097A1 (en) * 2023-08-17 2025-02-20 Nicoventures Trading Limited Components for aerosol provision systems
CN117016867B (zh) * 2023-08-25 2025-07-11 深圳市斯科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雾化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337599U (zh) * 2015-10-22 2016-06-29 深圳麦克韦尔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烟及其雾化组件和雾化元件
CN210158012U (zh) * 2019-05-17 2020-03-20 常州市派腾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110693088A (zh) * 2019-10-29 2020-01-17 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电子烟雾化器以及电子烟
CN211861815U (zh) * 2019-11-25 2020-11-06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3344341U (zh) * 2020-05-14 2021-06-04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烟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11972714A (zh) * 2020-07-31 2020-11-24 深圳市斯永威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雾化装置
CN216701628U (zh) * 2021-10-20 2022-06-10 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电子烟雾化装置以及电子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65743A1 (zh) * 2021-10-20 2023-04-27 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电子烟雾化装置以及电子烟
WO2023241098A1 (zh) * 2022-06-13 2023-12-21 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116763004A (zh) * 2023-07-28 2023-09-19 深圳市斯科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装置及雾化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65743A1 (zh) 2023-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701628U (zh) 电子烟雾化装置以及电子烟
WO2018188353A1 (zh) 加热装置、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2212684U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114698876A (zh) 雾化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设备
CN111109664A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US20240206549A1 (en) Electronic atomization device and power supply apparatus thereof
CN216292995U (zh) 电子烟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US20250017278A1 (en) Atomization device of electronic cigarette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CN216961539U (zh) 用于电子烟的烟弹和电子烟
CN112931972A (zh) 雾化芯的内底部设有雾化腔的雾化器
WO2023174054A1 (zh) 用于电子烟的雾化芯组件、用于电子烟的烟弹和电子烟
CN111588084A (zh) 雾化装置的雾化核心件、电子烟的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217309185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WO2023124498A1 (zh) 雾化顶座、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771471U (zh) 用于电子烟的雾化芯组件、用于电子烟的烟弹和电子烟
WO2023045473A1 (zh) 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216493517U (zh) 电子烟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CN216255444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电源装置
WO2023065593A1 (zh) 电子烟雾化装置以及电子烟
CN216961537U (zh) 电子烟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CN215422809U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216088866U (zh) 电子烟雾化装置的壳体、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211675546U (zh) 一种雾化芯、雾化装置及香薰机
CN206507313U (zh) 电子烟
CN218551271U (zh) 一种具有高效导油结构的烟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