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84680U - 一种用于共享单车的刹车锁和共享单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共享单车的刹车锁和共享单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684680U CN216684680U CN202120728366.6U CN202120728366U CN216684680U CN 216684680 U CN216684680 U CN 216684680U CN 202120728366 U CN202120728366 U CN 202120728366U CN 216684680 U CN216684680 U CN 21668468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ck
- side wall
- brake
- hole
- shared bicy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gulating Braking Fo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共享单车的刹车锁。刹车锁包括:刹车盒和锁壳,所述刹车盒呈一侧敞口的结构,所述刹车盒具有第一前壁和第一侧壁,所述第一前壁与所述敞口相对,所述锁壳具有第二底壁和第二侧壁,所述锁壳设置在所述刹车盒内,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贴合,所述第二底壁从所述刹车盒的敞口处露出,所述锁壳至少通过两个螺纹连接件锁紧固定在所述刹车盒上,所述第二侧壁的不与所述第一侧壁贴合的部分设置有锁销孔;锁具组件,所述锁具组件包括锁销,所述锁销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锁壳内,所述锁销被配置为能从锁销孔伸出至锁止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共享单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共享单车的刹车锁和共享单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共享商业运用模式的迅速发展,共享单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共享单车的服务模式具有自助特点,用户在城市道路上自行租用、骑行、停放锁车即可。这种服务模式要求共享单车的运营方能够对共享单车进行系统、可靠的控制和管理,共享单车自身需要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不易损坏或被盗。否则,用户在使用共享单车时很容易遭遇车辆故障等问题,造成用户体验下降。由于人为破坏和盗车行为的存在,共享单车的运营成本也会增高。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共享单车的防盗性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尝试将锁具及其相关部件隐藏在车身中,或者隐藏在车辆上安装的其它部件中。这种设计方式虽然能一定程度上提高防盗性,但如何集成结构、提高固定可靠性等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刹车锁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共享单车的刹车锁,包括:
刹车盒和锁壳,所述刹车盒呈一侧敞口的结构,所述刹车盒具有第一前壁和第一侧壁,所述第一前壁与所述敞口相对,所述锁壳具有第二底壁和第二侧壁,所述锁壳设置在所述刹车盒内,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贴合,所述第二底壁从所述刹车盒的敞口处露出,所述锁壳至少通过两个螺纹连接件锁紧固定在所述刹车盒上,所述第二侧壁的不与所述第一侧壁贴合的部分设置有锁销孔;
锁具组件,所述锁具组件包括锁销,所述锁销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锁壳内,所述锁销被配置为能从锁销孔伸出至锁止位置。
可选地,所述刹车盒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锁壳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螺纹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旋紧在所述第二螺纹孔中。
可选地,所述第一前壁上开设有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侧壁上开设有所述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侧壁的高度方向。
可选地,所述第二螺纹孔靠近所述锁销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壁上开设有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侧壁上开设有所述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侧壁的高度方向。
可选地,所述前壁上开设有两个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对应的所述第二螺纹孔。
可选地,所述锁壳和所述刹车盒上对应形成有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锁壳的内表面上对应于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处固定设有螺母,螺纹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与所述螺母旋紧。
可选地,所述第二通孔形成在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一侧壁的相互贴合的部分上。
可选地,所述锁壳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固定槽,所述螺母呈四方螺母,所述螺母嵌于所述固定槽内,所述固定槽的形状与所述螺母的形状相匹配。
可选地,在所述锁销孔周围的区域,所述第二侧壁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其它区域的厚度。
可选地,在所述锁销孔周围的区域,所述第二侧壁的顶部形成有台阶结构。
可选地,在所述锁销孔周围的区域,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二底壁之间形成有过渡圆角结构。
可选地,还包括条形固定件,所述条形固定件跨过所述敞口并覆盖所述第二底壁的外表面,所述条形固定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侧壁的两个相对的部分上。
可选地,所述条形固定件上形成有定位孔,所述第二底壁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嵌于所述定位孔中。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共享单车,包括:
车身主体和车轮组件,所述车轮组件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车身主体上,所述车轮组件上设有锁定件;
上述刹车锁,所述刹车盒固定设置在所述车身主体上,锁销被配置为能够在锁止位置与所述锁定件锁定。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锁壳与刹车盒形成可靠的装配关系,刹车锁整体的结构可靠性得到提高。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是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刹车锁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刹车锁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刹车锁的零部件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锁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刹车盒;11、第一前壁;12、第一侧壁;13、敞口;14、第一通孔;2、锁壳;21、第二底壁;211、定位凸起;22、第二侧壁;23、锁销孔;24、第二螺纹孔;25、螺母;26、固定槽;27、台阶结构;28、过渡圆角结构;3、锁销;4、螺纹连接件;5、第二通孔;6、条形固定件;61、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共享单车的刹车锁,该刹车锁将刹车组件与用于锁车的锁具组件集成设置在一起,以形成对锁具、锁销等结构的隐藏,提高锁具的防盗性能。
所述刹车锁包括刹车盒1、锁壳2和锁具组件。刹车锁还可以包括刹车组件。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刹车盒1呈一侧敞开的半开放式壳体结构。所述刹车盒1具有第一前壁11和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不与所述第一前壁11连接的一端是敞开的,也即,所述刹车盒1敞开的一侧为敞口13,所述敞口13与所述第一前壁11相对。所述锁壳2则具有第二底壁21和第二侧壁22。所述锁壳2可以呈完整的封闭壳体结构,也可以呈一侧敞开的壳体。所述锁壳2固定设置在所述刹车盒1内。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二侧壁22以及所述第一侧壁可以围成一圈完整的侧壁结构,其中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侧壁22与第一侧壁形成贴合关系。例如,第二侧壁22的外表面贴合在所述第一侧壁的内表面上。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侧壁22有三面与第一侧壁贴合。而所述锁壳2的第二底壁21的背面则可以从所述刹车盒1的敞口13处露出。
该技术方案将刹车盒的侧壁形状设计成与锁壳的侧壁形状相匹配,从而实现刹车盒与锁壳的可靠定位与装配,两者装配在一起后不易出现松动、错位等情况。而敞口结构则方便了锁壳以及其它刹车组件、锁具组件的装配。
所述锁壳至少通过两个螺纹连接件锁紧固定在所述刹车盒上。所述锁壳上可以开设有螺纹孔或用于配合螺纹连接的孔洞结构,进而实现锁壳与刹车盒之间的螺纹连接固定。在锁壳与刹车盒结构形状相适配的情况下,利用螺纹连接件的紧固稳定性,能够有效保证两者的相对固定。
在所述第二侧壁22的不与所述第一侧壁相互贴合的部分上,设置有锁销孔23。如图2和图3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二侧壁22包括围成一周的四个侧壁结构,其中一个侧壁结构不与第一侧壁相贴合。第二侧壁22的该侧壁结构上形成有所述锁销孔23。所述锁具组件包括锁销3,所述锁销3以可移动的形式设置在所述锁壳2内,所述锁销3被配置为能从锁销孔23伸出至锁止位置。所述第二侧壁22的不与第一侧壁贴合的部分的外围有足够的空间供锁销3伸出。而由于锁壳2整体设置在刹车盒内,所以锁销3从锁销孔23中伸出并不会从刹车盒中伸出,其仍在刹车盒的空间范围内。
本技术方案通过将锁壳整体设置在刹车盒内,实现对锁具组件的完全隐藏。用户在对共享单车实际使用时,基本无法观察到锁销所在的位置。由此,锁销被人为破坏而出现盗车的风险也得到降低。另一方面,本技术方案通过对刹车盒以及锁壳的结构改进,使得锁壳在刹车盒内的装配可靠性得到提升。而且,在螺纹连接件的锁紧作用下,即使刹车盒从外部受到撞击、人为破坏的冲击等,其内部的锁壳出现松动、损坏、脱落的可能性也得到大幅降低。本申请采用至少两个螺纹连接件进行锁紧,两个螺纹连接件的限位功能能综合提高刹车盒与锁壳的固定可靠性。
可选地,所述刹车盒1上可以开设有第一通孔14,所述锁壳2上则开设有第二螺纹孔24。所述第二螺纹孔24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螺纹连接件4穿过所述第一螺孔并旋转锁紧在第二螺纹孔24中。第一通孔、第二螺纹孔24的位置可以根据不同实施方式的需求在刹车盒和锁壳上进行选择。本申请提供了多种实施方式。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所述刹车盒1的第一前壁11上开设有两个所述第一通孔14,所述锁壳2的第二侧壁22上则对应开设有两个第二螺纹孔24。第二螺纹孔24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侧壁22自身的高度方向,也即第二螺纹孔24在第二侧壁22内延伸。如图3所示,在锁壳2装配在刹车盒1中的状态下,第二侧壁22基本垂直于第一前壁11,第一通孔14对着第二侧壁22的端面。通过设计上述第二螺纹孔24,螺纹连接件4可以沿着第二侧壁的高度方向深入至第二侧壁内,第二螺纹孔可以具有较长的螺纹线以便于螺纹连接件形成稳定、可靠的锁紧关系。所述刹车盒1与锁壳2通过螺纹连接件能够形成紧密的装配固定关系。
可选地,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孔也可以开设在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第二螺纹孔则形成在所述第二侧壁上。第二螺纹孔的延伸方向可以平行于第二侧壁的高度方向。其中,所述第二螺纹孔可以形成在与第一通孔的轴向平行延伸的第二侧壁的部分结构上。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第二螺纹孔需要形成在两段相互弯折的第二侧壁的侧壁结构拐角处。螺纹连接件从第一通孔穿入刹车盒内,并旋入位于拐角处、沿着第二侧壁内水平延伸的第二螺纹孔中。或者,所述第二螺纹孔也可以形成在与第一通孔的轴向垂直延伸的第二侧壁的部分结构上。在这种实施方式中,螺纹连接件穿过第一通孔并旋入第二螺纹孔,如果第二螺纹孔是两端贯通的孔,则螺纹连接件可以直接延伸至锁壳内。进一步地,也可以增加第二侧壁的厚度,或者增加在第二螺纹孔周围的第二侧壁的厚度,以增加第二螺纹孔的螺纹长度,提高锁紧可靠性。
本申请至少采用了两个第二通孔5以及与其对应的两个第二螺纹孔。可选地,两个第二通孔5可以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前壁11上,如图1和图3所示,两个螺纹连接件4沿相同的方向锁紧锁壳2。两个第二螺纹孔24均形成在所述第二侧壁22上,两个第二螺纹孔24可以均平行于所述第二侧壁22的高度方向延伸。
本申请还提供了另外一种将锁壳与刹车盒螺纹连接固定的方式。可选地,所述锁壳2和所述刹车盒1上对应形成有连通的第二通孔5,如图3所示。所述锁壳2的内表面处设置有螺母25,该螺母25与第二通孔5的位置相对应。螺母25在设置后不能移动、旋转,所述锁壳2的内表面设计成能够对螺母25形成稳定限位。所述螺纹连接件4从所述刹车盒1外部插入所述第二通孔5,其穿过刹车盒1与锁壳2连通的第二通孔5并旋转锁紧在螺母25上。
这种实施方式无需在锁壳上直接开设第二螺纹孔。采用螺母提供螺纹连接的部分,其螺纹本身的可靠性更高,更不易出现滑丝、螺纹损坏等情况。螺纹连接件能够形成更牢固的锁紧作用,是锁壳与刹车盒1牢固连接。
可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第二通孔5形成在所述第二侧壁22以及第一侧壁上。所述第二通孔5位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22的相互贴合的位置。在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壁上形成有两个第二通孔5,两个第二通孔5的位置分别在第二侧壁22的两段相对称的位置上。所述第二侧壁22上也对应形成两个第二通孔5,这两个第二通孔5所在的区域是第二侧壁22上与第一侧壁能够贴合的区域,第二侧壁22上的两个第二通孔5也是对称分布的。这种实施方式能够从刹车盒1以及锁壳2的侧壁上对两者侧面的限位作用。进一步地,将这种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通孔14和第二螺纹孔24的固定方式结合实施,能够更有效的形成固定作用。螺纹连接件4从刹车盒1的第一前壁11以及第一侧壁两个方向对锁合形成限位固定,可靠性显著提高。图1和图2结合示出了这种综合设置螺纹连接件4的技术方案。
所述第二通孔5也可以形成在第一前壁上,相应的所述锁壳上则需要在第二侧壁22上形成平行于其自身高度方向的第二通孔5,或者在第二底壁上形成第二通孔5,以供螺纹连接件4穿过。
可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锁壳2的内表面上可以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螺母25的固定槽26。所述固定槽26可以贴在所述第二侧壁22和/或第二底壁21的内表面上设置,其与锁壳一体成型。所述螺母25嵌入到所述固定槽26中,固定槽26的形状与螺母25的整体形状相匹配,螺母25放入固定槽26后即无法移动、旋转。这种设计方式一方面简化了将螺母固定在锁壳中的结构复杂度,锁壳自身的结构只需简单的改变既可以形成固定槽,固定槽可以利用第二侧壁、第二底壁的拐角连接处,从而实现对螺母的准确固定。另一方面,螺母的装配方式也相对简单,只要将螺母插入或卡入固定槽即可。无需采用将螺母一体成型在锁壳内部等相对复杂的加工方式。
可选地,所述螺母25为四方螺母25,所述固定槽26也呈矩形槽。四方螺母25与矩形固定槽26能够形成良好、稳定的定位配合,矩形槽能够有效限制螺母25自转,防止螺母在于螺纹连接件4锁紧时出现转动、晃动等情况。
可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锁壳2的在所述锁销孔23周围的区域,所述第二侧壁22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侧壁22的其它区域的厚度。所述锁销3从锁销孔23中穿出以便于锁定件形成锁止,阻止共享单车的车轮或车把转动,实现锁车。而如果共享单车受到盗车行为或外界的冲撞等,锁销极有可能与锁定件之间受到破坏性的作用力,进而使锁销会与锁销孔产生碰撞、摩擦。本申请将第二侧壁在锁销孔周围的厚度增大,以提高第二侧壁在此处的结构可靠性。这种设计方式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刹车锁的防盗性能,降低其被破坏的可能性。
可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锁壳2的在所述锁销孔23周围的区域,所述第二侧壁22的顶部可以形成有台阶结构27。所述台阶结构27增加了第二侧壁22在此区域抗击冲撞、抑制自身变形的能力。台阶结构形成了更多的拐角、尖角等结构,其产生了更多的应力集中点,更多的应力集中点意味着受到的外界机械作用力能够分散到各个应力集中点,第二侧壁在锁销孔周围整体的结构可靠性显著提高。台阶结构也能够以阶梯形式改善第二侧壁的高度变化特点,使得第二侧壁整体具有更平滑的高度变化,该设计也有利于提高结构可靠性。
可选地,本申请所述的第二螺纹孔24可以形成在所述台阶结构27上,如图4所示。该技术方案利用台阶结构27出的结构可靠性更高的特点,将第二螺纹孔24布局在此处,能够整体提高刹车盒1与锁壳2的连接可靠性。而且台阶结构27自身的高度更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位第二螺纹孔24提供更长的延伸空间。
可选地,如图4所示,在所述锁销孔23周围的区域,所述第二侧壁22与所述第二底壁21之间形成有过渡圆角结构28。所述过渡圆角结构28能够降低第二侧壁22与第二底壁21的连接处的应力集中,将受到的外界作用力平滑的分散到第二底壁21和第二侧壁22上。过渡圆角结构28还能够提高第二侧壁22与第二底壁21之间的结构强度,增加的过渡圆角结构28增加了两者交界处的厚度,结构强度得到提升。
以上几种可选实施方式可以综合应用于一套技术方案中,如图4所示。这些结构特征综合作用,能够对锁销孔23所在的第二侧壁22的这部分区域起到整体强化的作用,使得这部分结构能够承受更大的外界冲击力。
可选地,所述第二螺纹孔24设置在靠近所述锁销孔23的位置。其可以利用这锁销孔23周围的部分结构强度更高的特点,进一步整合提高锁壳2与刹车盒1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如图4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第二螺纹孔24分别位于所述锁销孔23的两侧。螺纹连接件4连接在锁销孔23周围,其自身也能够起到加固锁销孔23,防护锁销孔23受到锁销3碰撞的作用。
可选地,所述刹车锁还可以包括条形固定件6,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条形固定件6跨过所述敞口13并覆盖所述第二底壁21的外表面,所述条形固定件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侧壁的两个相对的部分上。所述条形固定件6对所述锁壳2形成半环抱的姿态,用于进一步强化锁壳2与刹车盒1的连接可靠性,防止锁壳2在意外情况下从刹车盒1的敞口13处脱落。所述条形固定件6可以与所述第二底壁21的外表面接触、压合。
可选地,所述条形固定件6的两端通过上述螺纹固定件一同固定在第一侧壁上。例如图2所示,所述条形固定件6的两端的固定位置与所述第二通孔5正对,所述条形固定件6的两端通过所述螺纹连接件4固定在侧壁上。这种固定方式不仅节省了需要固定连接的连接点,减少了零件数量,又能够整体提高刹车锁的装配可靠性。
可选地,所述条形固定件6上形成有定位孔61,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底壁21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定位凸起211,如图2所示。所述定位凸起211嵌入到所述定位孔61中。这种设计方式实现了条形固定件6与锁壳2的相对定位,而条形固定件6自身与刹车盒1的第一侧壁固定连接。这种结构设计方式提高了刹车锁整体的装配准确性和结构可靠性。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共享单车,该共享单车可以是自行车,也可以是电动自行车、助力自行车、电动两轮车。能够适用于共享租赁的骑乘代步车均符合本申请所述的共享单车。
所述共享单车包括车身主体、车轮组件以及上述刹车锁。所诉车轮组件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车身主体上,所述车轮组件包括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可以是带孔的锁盘、带有锁销插槽的固定块等,车轮组件的轮毂或辐条也可以作为所述锁定件。所述锁定件能够随着车轮组件一同转动。
所述刹车锁的壳体固定设置在所述车身主体上,在所述锁销移动到关锁位置的状态下,所述锁销与所述锁定件锁定,锁销阻止所述车轮组件相对于所述车身主体旋转。
可选地,所述锁定件可以为锁盘,所述锁盘可以设置在刹车盘上。所述壳体可以包括刹车盒和锁壳。所述锁盘以及刹车盘位于所述刹车盒内,两者可以在刹车盒内随车轮组件转动。而所述锁壳以及其中的锁销不随车轮组件转动。锁销从锁壳内伸出并插入锁盘后,即可阻止车轮组件转动。而锁销执行关锁动作时至少不会从刹车盒中完全露出。刹车盒起到了隐藏、保护锁销的作用。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申请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4)
1.一种用于共享单车的刹车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刹车盒和锁壳,所述刹车盒呈一侧敞口的结构,所述刹车盒具有第一前壁和第一侧壁,所述第一前壁与所述敞口相对,所述锁壳具有第二底壁和第二侧壁,所述锁壳设置在所述刹车盒内,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贴合,所述第二底壁从所述刹车盒的敞口处露出,所述锁壳至少通过两个螺纹连接件锁紧固定在所述刹车盒上,所述第二侧壁的不与所述第一侧壁贴合的部分设置有锁销孔;
锁具组件,所述锁具组件包括锁销,所述锁销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锁壳内,所述锁销被配置为能从锁销孔伸出至锁止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共享单车的刹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盒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锁壳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螺纹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旋紧在所述第二螺纹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共享单车的刹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壁上开设有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侧壁上开设有所述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侧壁的高度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共享单车的刹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孔靠近所述锁销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共享单车的刹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壁上开设有两个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对应的所述第二螺纹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共享单车的刹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和所述刹车盒上对应形成有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锁壳的内表面上对应于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处固定设有螺母,螺纹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与所述螺母旋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共享单车的刹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形成在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一侧壁的相互贴合的部分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共享单车的刹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固定槽,所述螺母呈四方螺母,所述螺母嵌于所述固定槽内,所述固定槽的形状与所述螺母的形状相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共享单车的刹车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销孔周围的区域,所述第二侧壁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其它区域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共享单车的刹车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销孔周围的区域,所述第二侧壁的顶部形成有台阶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共享单车的刹车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销孔周围的区域,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二底壁之间形成有过渡圆角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共享单车的刹车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条形固定件,所述条形固定件跨过所述敞口并覆盖所述第二底壁的外表面,所述条形固定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侧壁的两个相对的部分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共享单车的刹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固定件上形成有定位孔,所述第二底壁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嵌于所述定位孔中。
14.一种共享单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身主体和车轮组件,所述车轮组件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车身主体上,所述车轮组件上设有锁定件;
权利要求1-13任意之一所述的刹车锁,所述刹车盒固定设置在所述车身主体上,锁销被配置为能够在锁止位置与所述锁定件锁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728366.6U CN216684680U (zh) | 2021-04-09 | 2021-04-09 | 一种用于共享单车的刹车锁和共享单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728366.6U CN216684680U (zh) | 2021-04-09 | 2021-04-09 | 一种用于共享单车的刹车锁和共享单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684680U true CN216684680U (zh) | 2022-06-07 |
Family
ID=81821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728366.6U Active CN216684680U (zh) | 2021-04-09 | 2021-04-09 | 一种用于共享单车的刹车锁和共享单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684680U (zh) |
-
2021
- 2021-04-09 CN CN202120728366.6U patent/CN21668468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694781B1 (en) | Tow-deterrent lock for camping trailers | |
US20060037371A1 (en) | Door handle for vehicle | |
US6829915B1 (en) | Trailer lock | |
CN216684680U (zh) | 一种用于共享单车的刹车锁和共享单车 | |
US5435158A (en) | Steering wheel lock | |
US6389858B1 (en) | Lock structure for steering wheel locking by turning the wheel | |
EP3106377B1 (en) | Lid supporting structure | |
US6349580B1 (en) | Lock for a steering wheel of a vehicle | |
US10308305B2 (en) | Structure for mounting luggage basket | |
CN214084538U (zh) | 一种共享单车 | |
US5906122A (en) | Semi circular disc steering wheel lock | |
JP3120942U (ja) | 自転車の車輪施錠機構付き折たたみハンドル | |
TWI821016B (zh) | 機車之座墊鎖組防護構件 | |
JPH0615781Y2 (ja) | 自動2輪車等のハンドルロツク装置 | |
KR100578906B1 (ko) | 자동차의 테일게이트 가니쉬 조립체 | |
CN211076146U (zh) | 锁具和车辆 | |
JP2005132319A (ja) | 自転車用ワイヤー錠内蔵反射鏡 | |
CN215322996U (zh) | 一种共享车辆停车桩用轮锁机构 | |
CN213502664U (zh) | 一种用于共享电动自行车的防盗装置 | |
CN211308834U (zh) | 具有后扶手的摩托车 | |
CN212201609U (zh) | 锁具和车辆 | |
CN2170892Y (zh) | 防盗自行车 | |
KR200156499Y1 (ko) | 방향제 수용부를 갖는 자동차용 핸들 | |
US5878609A (en) | Antitheft locking device for a vehicle | |
KR200196520Y1 (ko) | 자전거 잠금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