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72592U - 一种防雷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雷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672592U CN216672592U CN202122978976.4U CN202122978976U CN216672592U CN 216672592 U CN216672592 U CN 216672592U CN 202122978976 U CN202122978976 U CN 202122978976U CN 216672592 U CN216672592 U CN 21667259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tection circuit
- resistor
- piezoresistor
- circuit
- prot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25274 Lightning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APTZNLHMIGJTEW-UHFFFAOYSA-N pyraflufen-ethyl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C(=O)OCC)=CC(C=2C(=C(OC(F)F)N(C)N=2)Cl)=C1F APTZNLHMIGJTE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lead(0) Chemical compound [Pb]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雷装置及电子设备,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工作电路,连接工作电路并延伸至壳体外、分别用于连接交流输入的L端、N端和PE端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连接端;工作电路包括:第一防护电路、第二防护电路、第三防护电路、第四防护电路和第五防护电路;第五防护电路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连接端,第五防护电路的第二端连接第一防护电路的第一端和第二防护电路的第一端,第一防护电路的第二端和第三防护电路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第二连接端,第二防护电路第二端和第三防护电路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四防护电路的第一端,第四防护电路的第二端连接第三连接端。实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有效抑制雷击浪涌,减小雷击损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防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一种防雷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LED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照明光源,在各个照明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城市道路基础照明建设水平已经成为城市发展速度快慢与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照明工程质量优劣不仅影响到车辆及行人的安全与否,也关系到节能环保目标能否实现。
由于户外照明需要在晴朗天还是雷雨都要能正常工作,如果电源没有防雷击、浪涌电路或防防雷击、浪涌电路处理不当,轻则导致电源和灯损坏,重则引起火灾或人员伤亡,产生巨大的损失。最终会带来各种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
同时,户外照明电源除了电源基本的电气性能要达到要求外,还必须符合各国家和地区的电网电压要求、安规要求、EMC要求。尤其是防雷击防浪涌,一定要符合IEC61000-4-5或GB/T17626.5 2008标准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雷装置及电子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防雷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工作电路,连接所述工作电路并延伸至所述壳体外的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端用于连接交流输入的L端,所述第二连接端用于连接所述交流输入的N端,所述第三连接端用于连接所述交流输入的PE端;
所述工作电路包括:第一防护电路、第二防护电路、第三防护电路、第四防护电路和第五防护电路;
所述第五防护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五防护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防护电路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防护电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一防护电路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防护电路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防护电路第二端和所述第三防护电路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第四防护电路的第一端,所述第四防护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端。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防护装置中,所述第五防护电路包括保险管F1;所述保险管F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保险管F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防护电路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防护电路的第一端。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防护装置中,所述第一防护电路包括压敏电阻MOV1、压敏电阻MOV2、电阻R1和气体放电管FDG1;
所述压敏电阻MOV1和所述压敏电阻MOV2并联连接后一端连接所述第五防护电路的第二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和所述气体放电管FDG1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和所述气体放电管FDG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防护装置中,所述电阻R1为玻璃釉电阻。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防护装置中,所述第四防护电路包括电阻R2和气体放电管FDG2;
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和所述气体放电管FDG2的第一端相互连接后连接所述第二防护电路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防护电路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和所述气体放电管FDG2的第二端均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端。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防护装置中,所述第二防护电路包括压敏电阻MOV3和压敏电阻MOV4;所述压敏电阻MOV3和所述压敏电阻MOV4并联连接后一端连接所述第五防护电路的第二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和所述气体放电管FDG2的第一端;和/或
所述第三防护电路包括压敏电阻MOV5和压敏电阻MOV6;所述压敏电阻MOV5和所述压敏电阻MOV6并联连接后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和所述气体放电管FDG2的第一端。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防护装置中,所述电阻R2为玻璃釉电阻。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防护装置中,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和所述第三连接端均包括在所述壳体外部延伸预设长度的导线,所述防雷装置用于通过所述导线与交流输入对应连接。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防护装置中,所述导线与所述交流输入焊接连接或所述导线与所述交流输入通过接线端子紧固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构造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面任意一项所述的防雷装置。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雷装置及电子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能够有效抑制雷击浪涌,减小雷击损害。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雷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雷装置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雷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雷装置第一实施例中,包括:壳体120,设置在壳体120内的工作电路,连接工作电路并延伸至壳体120外的第一连接端111、第二连接端112和第三连接端113,其中,第一连接端111用于连接交流输入的L端,第二连接端112用于连接交流输入的N端,第三连接端113用于连接交流输入的PE端;工作电路包括:第一防护电路131、第二防护电路132、第三防护电路133、第四防护电路134和第五防护电路135;第五防护电路135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连接端111,第五防护电路135的第二端连接第一防护电路131的第一端和第二防护电路132的第一端,第一防护电路131的第二端和第三防护电路133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第二连接端112,第二防护电路132第二端和第三防护电路133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四防护电路134的第一端,第四防护电路134的第二端连接第三连接端113。具体的,防雷装置中的防雷电路即工作电路置于装置的壳体120内部,壳体120外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端111、第二连接端112和第三连接端113,这些连接端用来与交流输入的L端、N端和PE端对应连接。即相当于,将该装置通过第一连接端111、第二连接端112和第三连接端113并联接入电网中。第五防护电路135连接第一连接端111,对交流L端输入的高电压和大电流进行初级防护。在正常工作时,即没有雷击浪涌信号输入时,该装置内防护电路不工作,即该装置不工作,电网的交流输出直接经过原电路给后级电路如LED驱动电源供电。第一防护电路131连接在第一连接端111与第二连接端112之间,其用来对雷击浪涌信号在第一连接端111和第二连接端112之间产生的差模信号(L-N)进行防护。第二防护电路132和第四防护电路134连接在第一连接端111与第三连接端113之间,用来对雷击浪涌信号在第一连接端111与第三连接端113之间产生的共模信号(L-PE)进行防护。第三防护电路133和第四防护电路134连接在第二连接端112与第三连接端113之间,用来对雷击浪涌信号在第二连接端112与第三连接端113之间产生的共模信号(N-PE)进行防护。其最终实现对电网中的雷击浪涌信号进行防护,以免该雷击浪涌信号进入后级工作电路。
如图2所示,第五防护电路135包括保险管F1;保险管F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连接端111,保险管F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防护电路131的第一端和第二防护电路132的第一端。具体的,保险管F1连接在交流输入的L端,其用来对L端输入的高电压和大电流进行防护,以防止该高电压和大电流对装置内部的其他防护电路或其他工作电路带来损害,在该装置的输入端能量过大时此保险丝(F1)会出现开路,保护防雷装置。
可选的,第一防护电路131包括压敏电阻MOV1、压敏电阻MOV2、电阻R1和气体放电管FDG1;压敏电阻MOV1和压敏电阻MOV2并联连接后一端连接第五防护电路135的第二端,另一端连接电阻R1的第一端和气体放电管FDG1的第一端,电阻R1的第二端和气体放电管FDG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连接端112。具体的,雷击浪涌信号在第一连接端111与第二连接端112之间产生的差模信号使得压敏电阻MOV1、压敏电阻MOV2、气体放电管FDG1和电阻R1直接导通动作,以将电压钳位在极限值上,使得电路中的残压不会对后级工作电路造成影响或损害。其中电阻R1可以采用玻璃釉电阻,以提高电路的可靠性。压敏电阻MOV1和压敏电阻MOV2可以采用相同的10D小体积压敏电阻。
可选的,第四防护电路134包括电阻R2和气体放电管FDG2;电阻R2的第一端和气体放电管FDG2的第一端相互连接后连接第二防护电路132的第二端和第三防护电路133的第二端,电阻R2的第二端和气体放电管FDG2的第二端均连接第三连接端113。具体的,第四防护电路134为第一连接端111和第二连接端112分别与第三连接端113的共模防护的共用电路,经第一连接端111和第二连接端112分别输入的共模信号分别经对应的第二防护电路132和第三防防护电路后,经过第四防护电路134中的电阻R2和气体放电管FDG2的进一步钳压,以降低共模信号的残压。在气体放电管FDG2和电阻R2导通动作时,气体放电管导通后将瞬间的浪涌电压和浪涌电流绝大部份能量通过地线(PE)释放到大地去了,剩下的残压与能量输入到后级工作电路如LED驱动电源中就不足以使电源损坏,最终有效的保护了LED驱动电源和LED灯。其中电阻R2可以采用玻璃釉电阻,以提高电路的可靠性。
可选的,第二防护电路132包括压敏电阻MOV3和压敏电阻MOV4;压敏电阻MOV3和压敏电阻MOV4并联连接后一端连接第五防护电路135的第二端,另一端连接电阻R2的第一端和气体放电管FDG2的第一端;具体的,第一连接端111输入的共模信号可以通过压敏电阻MOV3和压敏电阻MOV4进行电压抑制。其中,压敏电阻MOV3和压敏电阻MOV4可以采用相同的10D小体积压敏电阻。
可选的,第三防护电路133包括压敏电阻MOV5和压敏电阻MOV6;压敏电阻MOV5和压敏电阻MOV6并联连接后一端连接第二连接端112,另一端连接电阻R2的第一端和气体放电管FDG2的第一端。具体的,第二连接端112输入的共模信号可以通过压敏电阻MOV5和压敏电阻MOV6进行电压抑制。其中,压敏电阻MOV5和压敏电阻MOV6可以采用相同的10D小体积压敏电阻。
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端111、第二连接端112和第三连接端113均包括在壳体120外部延伸预设长度的导线,防雷装置用于通过导线与交流输入对应连接。具体的,第一连接端111、第二连接端112和第三连接端113均设置一定长度的导线,以方便该装置在电网中的连接。该导线外部可设置保护层。其中不同的连接端分别采用不同的保护层颜色,以方便区分各连接端,避免安装中出现连接错误。在一实施例中,其在壳体120上、与各连接端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识别标识,以区分各连接端,保证准确连接。在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将识别标识设置在导线上。
可选的,导线与交流输入焊接连接或导线与交流输入通过接线端子紧固连接。具体的,连接端与交流输入对应连接时,其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其也可以通过设置在导线上的连接端子进行紧固连接。
通过上述电路可以实现差模10KV-5KV-2欧模阻抗和共模10KV-5KA-2欧姆阻抗,在8/20us组合波信号雷击浪涌测试后,其对应的输出残压小于1800V,完全符合IEC61000-4-5和GB/T17626.5 2008和IEC/EN 61000-4-12国际标准要求。
另,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面的防雷装置。其中,该防雷装置安装在设备的交流输入端,其通过防雷装置的连接端与电子设备的交流输入端进行对应连接,实现对电子设备内工作电路的雷击防护。其中该电子设备可以为LED灯具。
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工作电路,连接所述工作电路并延伸至所述壳体外的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端用于连接交流输入的L端,所述第二连接端用于连接所述交流输入的N端,所述第三连接端用于连接所述交流输入的PE端;
所述工作电路包括:第一防护电路、第二防护电路、第三防护电路、第四防护电路和第五防护电路;
所述第五防护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五防护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防护电路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防护电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一防护电路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防护电路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防护电路第二端和所述第三防护电路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第四防护电路的第一端,所述第四防护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防护电路包括保险管F1;所述保险管F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保险管F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防护电路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防护电路的第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电路包括压敏电阻MOV1、压敏电阻MOV2、电阻R1和气体放电管FDG1;
所述压敏电阻MOV1和所述压敏电阻MOV2并联连接后一端连接所述第五防护电路的第二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和所述气体放电管FDG1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和所述气体放电管FDG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1为玻璃釉电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防护电路包括电阻R2和气体放电管FDG2;
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和所述气体放电管FDG2的第一端相互连接后连接所述第二防护电路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防护电路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和所述气体放电管FDG2的第二端均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防护电路包括压敏电阻MOV3和压敏电阻MOV4;所述压敏电阻MOV3和所述压敏电阻MOV4并联连接后一端连接所述第五防护电路的第二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和所述气体放电管FDG2的第一端;和/或
所述第三防护电路包括压敏电阻MOV5和压敏电阻MOV6;所述压敏电阻MOV5和所述压敏电阻MOV6并联连接后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和所述气体放电管FDG2的第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2为玻璃釉电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和所述第三连接端均包括在所述壳体外部延伸预设长度的导线,所述防雷装置用于通过所述导线与交流输入对应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与所述交流输入焊接连接或所述导线与所述交流输入通过接线端子紧固连接。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防雷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978976.4U CN216672592U (zh) | 2021-11-29 | 2021-11-29 | 一种防雷装置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978976.4U CN216672592U (zh) | 2021-11-29 | 2021-11-29 | 一种防雷装置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672592U true CN216672592U (zh) | 2022-06-03 |
Family
ID=81791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978976.4U Active CN216672592U (zh) | 2021-11-29 | 2021-11-29 | 一种防雷装置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67259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996705A (zh) * | 2023-12-26 | 2024-05-07 | 南京世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避雷器监测装置前端保护系统 |
-
2021
- 2021-11-29 CN CN202122978976.4U patent/CN21667259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996705A (zh) * | 2023-12-26 | 2024-05-07 | 南京世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避雷器监测装置前端保护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50956B (zh) | 光伏发电系统防雷电控制装置 | |
WO2014029772A1 (en) | Method of and system for isolating led luminaires from electrical surges | |
CN103795054A (zh) | 直流远供电源设备的防雷系统及其方法 | |
CN216672592U (zh) | 一种防雷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04009455A (zh) | 用于防雷的输电线路监测系统保护装置 | |
CN105720567B (zh) | 用于电网的三维防雷系统 | |
CN201075679Y (zh) | 油库油站现场仪表防雷系统 | |
CN202586322U (zh) | 一种脱扣式防雷保护电路 | |
CN205829164U (zh) | 一种带遥信端子的spd防雷器 | |
CN205123248U (zh) | 抗雷击浪涌电路 | |
CN212323722U (zh) | 一种led路灯防雷装置 | |
CN208820468U (zh) | 一种应用于806mhz~2500mhz射频信号的电磁脉冲防护装置 | |
CN203839936U (zh) | 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监测系统的防雷装置 | |
CN202633929U (zh) | 一种电涌保护装置 | |
CN202888821U (zh) | 一种网络信号防雷器 | |
CN112290507B (zh) | 一种方便与断路器集成使用的防雷模块 | |
CN2737046Y (zh) | 通信信号防雷电、电涌保护器 | |
CN205407236U (zh) | 用于电网的三维防雷系统 | |
CN204012686U (zh) | 一种具有防雷功能的串行接口电路 | |
US20170098934A1 (en) | Surge arrester of an airfield lighting system and a secondary circuit of an airfield lighting system | |
CN203086775U (zh) | 一种加装避雷器的led路灯装置 | |
CN208190248U (zh) | 一种led驱动电源雷击浪涌防护电路 | |
CN201490716U (zh) | 信号浪涌保护器 | |
CN201466699U (zh) | 一种防爆型浪涌保护装置 | |
CN206135408U (zh) | 带触发式复合型防雷保护器和防雷保护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