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6655927U - 一种新型的折弯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折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55927U
CN216655927U CN202220077268.5U CN202220077268U CN216655927U CN 216655927 U CN216655927 U CN 216655927U CN 202220077268 U CN202220077268 U CN 202220077268U CN 216655927 U CN216655927 U CN 2166559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coil
guide rail
plate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7726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强
邱国梁
顾魏健
吴开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Youjia Met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Youjia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Youjia Met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Youjia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7726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559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559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559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折弯结构,该结构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所述的上模部分设于冲床的上模座上,所述的下模部分设于冲床的下模座上,料带位于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中间;所述的下模部分包括卷圈导正凸模,所述的料带在冲床冲压的过程中套在所述的卷圈导正凸模上进行位置导正;所述的下模座上设有与卷圈导正凸模位置相对应的成型位,所述的上模部分包括卷圈凹模、卷圈凸模、顶杆、卷圈导轨,设于该成型位处,所述下模部分内还设有插刀,所述的插刀驱动所述的卷圈凹模从外侧向成型位的中心靠拢,所述的顶杆驱动卷圈凸模沿着卷圈导轨朝向卷圈凹模靠近,所述的料带设于卷圈凹模和卷圈凸模之间,实现对料带的成形作用。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对产品的侧面微小结构处进行模内卷圈工艺,工作行程可靠,产品成形效果好,自动化生产方式生产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的折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成形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的折弯结构。
背景技术
本公司有一款产品,该产品是手枪钻上用的止退衬套,产品材料65Mn,经热处理后电镀即为成品,由于产品是旋转件,所以对内径以及圆度的要求很高;产品顶部采用折弯工艺,卷圆部分是弹片,对疲劳强度有严格的要求,产品施加20N▪M的扭矩进行反复旋转疲劳测试,力会直接作用到卷圆处,要求旋转疲劳次数至少在10000次以上不会造成卷圆处断裂。这无论是对产品模具成型工艺还是对产品热处理来说,在行业内都是不小的挑战,所有坏的影响因素都要尽可能的避免。因此在产品模具成型工艺上需要采用合适的半包圆工艺,必须要避免反复成形作用下,可能会导致产品的加工硬化,从而对使用功能造成影响。原有工艺采用多工程模成形和机加工,且极不稳定,产能低,造成市场上流通后接受投诉过多。面对日益增长的订单需求,客户急需优秀的供应商去解决上述难点,所以亟需开发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以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以及产品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折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折弯结构,该结构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所述的上模部分设于冲床的上模座上,所述的下模部分设于冲床的下模座上,料带位于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中间;所述的下模部分包括卷圈导正凸模,所述的料带在冲床冲压的过程中套在所述的卷圈导正凸模上进行位置导正;所述的下模座上设有与卷圈导正凸模位置相对应的成型位,所述的上模部分包括卷圈凹模、卷圈凸模、顶杆、卷圈导轨,设于该成型位处,所述下模部分内还设有插刀,所述的插刀驱动所述的卷圈凹模从外侧向成型位的中心靠拢,所述的顶杆驱动卷圈凸模沿着卷圈导轨朝向卷圈凹模靠近,所述的料带设于卷圈凹模和卷圈凸模之间,实现对料带的成形作用。
优选的,所述下模座的上方从下至上依次设有下垫板、下模板和下脱板,所述的下模板和下垫板固定在所述的下模座上,所述的下脱板与下垫板之间设有等高套筒,所述的下脱板与下模座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的卷圈导正凸模设置在所述的下模板上,当上模下行时,下脱板的上方受力可向下挤压复位弹簧,所述的卷圈导正凸模向上伸出于所述的下脱板之上,撤销受力复位弹簧可驱动下脱板向上复位。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下模板上设置有限位柱,用于限制止脱板的下行极限。
优选的,所述上模座的下方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上垫板、上夹板、止挡板,所述的上垫板和上夹板固定在所述的上模座上,所述的止挡板与上垫板之间设有导柱和等高限位块,所述的止挡板与上模座之间设有氮气弹簧,止挡板的下方受力可向上挤压氮气弹簧,撤销受力氮气弹簧可驱动止挡板向下复位;所述的卷圈凹模、卷圈凸模、顶杆和卷圈导轨之间相互匹配连接,且设于卷圈导正凸模上方的成型位中。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卷圈导轨固定于所述的上垫板的下表面,且正对下方的卷圈导正凸模,所述的卷圈导轨的外周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导轨槽,所述的卷圈凸模设于卷圈导轨的外周两侧,且末端位于卷圈导轨的导轨槽内,可沿导轨槽进行滑动;所述的卷圈凹模设于所述的止挡板的下方,且位于所述卷圈凸模的外侧,所述的卷圈凸模可以沿导轨槽靠近或远离所述的卷圈凹模。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卷圈凹模分别设于卷圈导轨的前后侧,卷圈凹模的外侧设有复位弹簧,所述的卷圈凹模的外端设有楔形坡,所述的下模座上与该楔形坡对应处设有插刀,当上模下行,插刀插入到该楔形坡处时,两个卷圈凹模相对靠拢;所述的卷圈凸模的上端分别设有一根顶杆,该顶杆的上端设有复位弹簧,当上模下行,所述顶杆可推动所述的卷圈凸模沿着卷圈导轨的导轨槽滑动,该导轨槽将卷圈凸模引导移动至相近一侧的卷圈凹模,卷圈凹模和卷圈凸模夹紧料带上的工件实现卷圈成型工序。
作为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止挡板的下表面设有限位导轨,该限位导轨夹持卷圈凹模,对卷圈凹模的移动方向进行限位。
作为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止挡板的下表面还设有压料块,该压料块设于成型位的两侧。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导柱的下端设有限位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是根据上模下行的时间顺序利用限位装置来使卷圈凹模和卷圈凸模分别到达指定位置,对工件进行夹紧成型加工。利用插刀和卷圈凹模末端的楔形坡结构将上模部分的上下运动改为水平运动,将插刀镶入楔形坡中,首先可以防止折弯产生偏载导致掰断,再者小空间内满足于强度和稳定性的需求。
2.本实用新型采用此种方式后,产品的生产质量得到了保障,且能实现料带连续加工,加工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从前侧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从左侧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零件加工位置指示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卷圈导轨的从前侧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卷圈导轨的从左侧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卷圈导轨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卷圈凸模的主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卷圈凸模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
1:上模座;2:氮气弹簧;3:上垫板;4:上夹板;5:止挡板;6:上盖板;7:复位弹簧;8:顶杆;9:卷圈导轨;10:卷圈凸模;11:压料块;12:导柱;13:成型位;14:料带;15:下脱板;16:等高套筒:17:下模板;18:下垫板;19;下模座;20:卷圈导正凸模;21:限位柱;22:卷圈凹模;23:插刀;24:限位导轨;25:等高限位块;26: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所述的上模部分设于冲床的上模座1上,所述的下模部分设于冲床的下模座19上,料带14位于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中间;所述的下模部分包括卷圈导正凸模20,所述的料带14在冲床冲压的过程中套在所述的卷圈导正凸模20上进行位置导正;所述的下模座19上设有与卷圈导正凸模20位置相对应的成型位13,所述的上模部分包括卷圈凹模22、卷圈凸模10、顶杆8、卷圈导轨9,设于该成型位13处,所述下模部分内还设有插刀23,所述的插刀23驱动所述的卷圈凹模22从外侧向成型位13的中心靠拢,所述的顶杆8驱动卷圈凸模10沿着卷圈导轨9朝向卷圈凹模22靠近,所述的料带14设于卷圈凹模22和卷圈凸模10之间,实现对料带14的成形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模座19的上方从下至上依次设有下垫板18、下模板17和下脱板15,所述的下模板17和下垫板18固定在所述的下模座19上,所述的下脱板15与下垫板18之间设有等高套筒16,等高套筒16用于限制下垫板18与下脱板15之间的间距,所述的下脱板15与下模座19之间设有复位弹簧7,所述的卷圈导正凸模20设置在所述的下模板17上,当上模下行时,下脱板15的上方受力可向下挤压复位弹簧7,所述的卷圈导正凸模20向上伸出于所述的下脱板15之上,撤销受力复位弹簧7可驱动下脱板15向上复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下模板17上设置有限位柱21,用于限制下脱板15的下行极限。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模座1的下方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上垫板3、上夹板4、止挡板5,所述的上垫板3和上夹板4固定在所述的上模座1上,所述的止挡板5与上垫板3之间设有导柱12和等高限位块25,等高限位块25用于限制止挡板5于上垫板3之间的间距,所述的止挡板5与上模座1之间设有氮气弹簧2,止挡板5的下方受力可向上挤压氮气弹簧2,撤销受力氮气弹簧2可驱动止挡板5向下复位;所述的卷圈凹模22、卷圈凸模10、顶杆8和卷圈导轨9之间相互匹配连接,且设于卷圈导正凸模20上方的成型位13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卷圈导轨9固定于所述的上垫板3的下表面,且正对下方的卷圈导正凸模20,所述的卷圈导轨9的外周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导轨槽,所述的卷圈凸模10设于卷圈导轨9的外周两侧,且末端位于卷圈导轨9的导轨槽内,可沿导轨槽进行滑动;所述的卷圈凹模22设于所述的止挡板5的下方,且位于所述卷圈凸模10的外侧,所述的卷圈凸模10可以沿导轨槽靠近或远离所述的卷圈凹模22。图6-8为卷圈导轨的三视图。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卷圈凹模22分别设于卷圈导轨9的前后侧,卷圈凹模22的外侧设有复位弹簧7,所述的卷圈凹模22的外端设有楔形坡,所述的下模座19上与该楔形坡对应处设有插刀23,当上模下行,插刀23插入到该楔形坡处时,两个卷圈凹模22相对靠拢;所述的卷圈凸模10的上端分别设有一根顶杆8,该顶杆8的上端设有复位弹簧7,当上模下行,所述顶杆8可推动所述的卷圈凸模10沿着卷圈导轨9的导轨槽滑动,该导轨槽将卷圈凸模10引导移动至相近一侧的卷圈凹模22,卷圈凹模22和卷圈凸模10夹紧料带14上的工件实现卷圈成型工序。顶杆8和卷圈导轨9的设置,将上模的上下运动转变为卷圈凸模10向卷圈凹模22靠近,从而实现将位于卷圈凹模22和卷圈凸模10之间的料带14上工件的待加工部分进行挤压成成型。图9-10分别为卷圈凸模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止挡板5的下表面设有限位导轨24,该限位导轨24夹持卷圈凹模22,对卷圈凹模22的移动方向进行限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止挡板5的下表面还设有压料块11,该压料块11设于成型位13的两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导柱12的下端设有限位块2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5为俯视状态下的零件加工位置指示图。为料带14上的三个工位,从左至右依次表示为工件未进行卷圈状态,第一次卷圈状态,第二次卷圈状态的示意图,图中的箭头指示了零件上的加工位置。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就是用于对零件的第一次卷圈加工的模具。工作时,料带14位于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之间,上模下行,位于成型位13两侧的压料块11先接触到料带14,同时位于导柱12下端的限位块26接触到下脱板15,在氮气弹簧2的作用下,将下脱板15下压;上模继续下行,压料块11将料带14上的工件压入到卷圈导正凸模20中,实现对待加工工件的定位工作;上模继续下行,所述的下脱板15接触到固定在下模板17上的限位柱21时,下脱板15停止下行,同时插刀23插入到卷圈凹模22末端的楔形坡内,两个卷圈凹模22在插刀23的作用下,向成型位13的中心靠拢,并到达预定位置;上模继续下行,止挡板5停止下行,卷圈凸模10开始接触下方的卷圈导正凸模20,由于卷圈凸模10的上方设有顶杆8,卷圈凸模10在顶杆8的作用下将卷圈凸模10向下推行,且同时卷圈凸模10沿着卷圈导轨9上的导轨槽的作用下开始向外运动,靠近已经到达预定位置的卷圈凹模22,由于料带14上工件的待加工位置位于卷圈凹模22和卷圈凸模10之间,当上模继续下行,模具到达下死点,卷圈凸模10到达指定位置,与卷圈凹模22配合完成对工件待加工部位的折弯工作。模具上行,卷圈凸模10在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复位,止挡板5在氮气弹簧2的作用下复位;模具继续上行,料带14在下脱板15和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从卷圈导正凸模20上脱开,卷圈凹模22在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回到原始位置;模具到达上死点,送料机送料,一次加工完成。
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新型的折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所述的上模部分设于冲床的上模座(1)上,所述的下模部分设于冲床的下模座(19)上,料带(14)位于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中间;所述的下模部分包括卷圈导正凸模(20),所述的料带(14)在冲床冲压的过程中套在所述的卷圈导正凸模(20)上进行位置导正;所述的下模座(19)上设有与卷圈导正凸模(20)位置相对应的成型位(13),所述的上模部分包括卷圈凹模(22)、卷圈凸模(10)、顶杆(8)、卷圈导轨(9),设于该成型位(13)处,所述下模部分内还设有插刀(23),所述的插刀(23)驱动所述的卷圈凹模(22)从外侧向成型位(13)的中心靠拢,所述的顶杆(8)驱动卷圈凸模(10)沿着卷圈导轨(9)朝向卷圈凹模(22)靠近,所述的料带(14)设于卷圈凹模(22)和卷圈凸模(10)之间,实现对料带(14)的成形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折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19)的上方从下至上依次设有下垫板(18)、下模板(17)和下脱板(15),所述的下模板(17)和下垫板(18)固定在所述的下模座(19)上,所述的下脱板(15)与下垫板(18)之间设有等高套筒(16),所述的下脱板(15)与下模座(19)之间设有复位弹簧(7),所述的卷圈导正凸模(20)设置在所述的下模板(17)上,当上模下行时,下脱板(15)的上方受力可向下挤压复位弹簧(7),所述的卷圈导正凸模(20)向上伸出于所述的下脱板(15)之上,撤销受力复位弹簧(7)可驱动下脱板(15)向上复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折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板(17)上设置有限位柱(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折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的下方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上垫板(3)、上夹板(4)、止挡板(5),所述的上垫板(3)和上夹板(4)固定在所述的上模座(1)上,所述的止挡板(5)与上垫板(3)之间设有导柱(12)和等高限位块(25),所述的止挡板(5)与上模座(1)之间设有氮气弹簧(2),止挡板(5)的下方受力可向上挤压氮气弹簧(2),撤销受力氮气弹簧(2)可驱动止挡板(5)向下复位;所述的卷圈凹模(22)、卷圈凸模(10)、顶杆(8)和卷圈导轨(9)之间相互匹配连接,且设于卷圈导正凸模(20)上方的成型位(13)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折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圈导轨(9)固定于所述的上垫板(3)的下表面,且正对下方的卷圈导正凸模(20),所述的卷圈导轨(9)的外周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导轨槽,所述的卷圈凸模(10)设于卷圈导轨(9)的外周两侧,且末端位于卷圈导轨(9)的导轨槽内,可沿导轨槽进行滑动;所述的卷圈凹模(22)设于所述的止挡板(5)的下方,且位于所述卷圈凸模(10)的外侧,所述的卷圈凸模(10)可以沿导轨槽靠近或远离所述的卷圈凹模(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折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圈凹模(22)分别设于卷圈导轨(9)的前后侧,卷圈凹模(22)的外侧设有复位弹簧(7),所述的卷圈凹模(22)的外端设有楔形坡,所述的下模座(19)上与该楔形坡对应处设有插刀(23),当上模下行,插刀(23)插入到该楔形坡处时,两个卷圈凹模(22)相对靠拢;所述的卷圈凸模(10)的上端分别设有一根顶杆(8),该顶杆(8)的上端设有复位弹簧(7),当上模下行,所述顶杆(8)可推动所述的卷圈凸模(10)沿着卷圈导轨(9)的导轨槽滑动,该导轨槽将卷圈凸模(10)引导移动至相近一侧的卷圈凹模(22),卷圈凹模(22)和卷圈凸模(10)夹紧料带(14)上的工件实现卷圈成型工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折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挡板(5)的下表面设有限位导轨(24),该限位导轨(24)夹持卷圈凹模(22),对卷圈凹模(22)的移动方向进行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折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挡板(5)的下表面还设有压料块(11),该压料块(11)设于成型位(13)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折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柱的下端设有限位块(26)。
CN202220077268.5U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新型的折弯结构 Active CN2166559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77268.5U CN216655927U (zh)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新型的折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77268.5U CN216655927U (zh)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新型的折弯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55927U true CN216655927U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61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77268.5U Active CN216655927U (zh)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新型的折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559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140701A (zh) * 2024-11-13 2024-12-17 格力电器(赣州)有限公司 一种钣金件加工机构及钣金件的加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140701A (zh) * 2024-11-13 2024-12-17 格力电器(赣州)有限公司 一种钣金件加工机构及钣金件的加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22585B (zh) 一种精确定位的汽车零部件冲压成型模具
CN112792227B (zh) 连接器外壳采用连续模加工方法及其加工装置
CN216655927U (zh) 一种新型的折弯结构
CN107685107B (zh) 一种触头支撑座成型工装
CN112264516A (zh) 一种钣金胀形冲压装置及基于模具的冲压方法
CN106944543A (zh) 一种级进模弯曲机构
CN212216777U (zh) 用于物联网智能燃气表外壳成型的侧冲孔装置
CN211386579U (zh) 一种一步完成上下折弯冲压模具
CN210676616U (zh) 一种折弯板材的压扁成型模具
CN209953621U (zh) 一种三合一冲压模
CN218361628U (zh) 一种落料拉伸复合模具
CN215845186U (zh) 一种钣金胀形冲压装置
CN215143919U (zh) 一种连接器外壳的加工装置
CN110216194B (zh) 支撑管连续模具
CN209953642U (zh) 高电流接触片连续冲压端子二次折弯模具
CN213728866U (zh) 一种多方位侧边冲压模具
CN210023460U (zh) 座椅卷轴器固定板及其模具
CN112893577A (zh) 一种汽车钣金件冲压成型设备
CN222625937U (zh) 一种显卡支架冲压模具
CN219944327U (zh) 一种汽车罩板固定架整形模具
CN113523089A (zh) 用于物联网智能燃气表外壳成型的侧冲孔装置及其方法
CN216027500U (zh) 一种双头螺母板冲压拉延模具
CN213915751U (zh) 一种高精度折弯模具
CN215467411U (zh) 一种汽车底盘用套管的旋切模
CN217748924U (zh) 一种分体式成型的五金精密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