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6607512U - 数控滚齿机的自动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控滚齿机的自动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07512U
CN216607512U CN202122953880.2U CN202122953880U CN216607512U CN 216607512 U CN216607512 U CN 216607512U CN 202122953880 U CN202122953880 U CN 202122953880U CN 216607512 U CN216607512 U CN 2166075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mounting seat
screw rod
sliding block
driv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5388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学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Chengf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Chengf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Chengf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Chengf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5388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075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075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075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数控滚齿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有主控台、水平工作台、存放机构、前后向驱动机构以及用于从存放机构上夹取待加工件后送至加工机构进行加工的取放机构,取放机构包括两夹爪、驱动气缸、旋转装置、用于驱动旋转装置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以及用于驱动升降驱动机构沿左右方向往复位移的左右向驱动机构;前后向驱动结构和左右向驱动机构均设置于水平工作台上,所述主控台分别电连接于前后向驱动机构、驱动气缸、旋转装置、升降驱动机构以及左右向驱动机构;其实现对待加工件的角度变换,可以满足不同的加工需求,通用性较好,同时,能够提高本装置的灵活性,整个工作过程自动化程度较高,有利于提高上料效率和整体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数控滚齿机的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滚齿机的自动上料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数控滚齿机的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对片齿轮胚料进行上料一般是采用人工上料的操作方式来实施的,而人工在上料的过程中还需要对片齿轮胚料先进行选取方向后再传送,此种上料方法不但导致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和劳务成本高,其还导致片齿轮胚料的上料效率低、上料精确度差和上料所需时间长。
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申请人精心研究了一种数控滚齿机的自动上料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控滚齿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其实现对待加工件的角度变换,可以满足不同的加工需求,通用性较好,同时,能够提高本装置的灵活性,整个工作过程自动化程度较高,有利于提高上料效率和整体加工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数控滚齿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有主控台、水平工作台、用于存放待加工件的存放机构、用于驱动存放机构沿前后方向往复位移的前后向驱动机构以及用于从存放机构上夹取待加工件后送至加工机构进行加工的取放机构,其中:
所述取放机构包括有相向设置的两夹爪、用于驱动两夹爪相互夹紧或松开的驱动气缸、用于带动驱动气缸和两夹爪在竖向上旋转的旋转装置、用于驱动旋转装置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以及用于驱动升降驱动机构沿左右方向往复位移的左右向驱动机构;
所述前后向驱动结构和左右向驱动机构均设置于水平工作台上,所述主控台分别电连接于前后向驱动机构、驱动气缸、旋转装置、升降驱动机构以及左右向驱动机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存放机构包括有料盘,所述前后向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料盘,所述料盘的上端面沿前后方向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凸条,所述凸条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凸条上沿其长度延伸方向等间距设置有用于定位待加工件的若干定位柱。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前后向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一驱动电机、前后向滑轨、第一滑块、第一支撑件以及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丝杆;
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丝杆的一端,所述第一丝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轴承与第一支撑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设置于水平工作台上,所述存放机构连接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丝杆螺纹连接;
所述前后向滑轨连接水平工作台,所述前后向滑轨设置有两条且分别设置于第一丝杆的左右侧,每一前后向滑轨上滑动连接有一第一平移滑动座,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一平移滑动座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一传动单元连接第一丝杆的后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传动单元包括有主动轮、从动轮以及套设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传动带,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主动轮,所述第一丝杆的后端安装有从动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第一丝杆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一联轴器与第一丝杆的后端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前后向驱动机构还包括有第一安装座,所述前后向滑轨、第一滑块、第一支撑件、第一轴承、第一丝杆以及第一平移滑动座均装设于第一安装座内,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置于第一安装座外,且所述第一丝杆的后端伸出第一安装座外,所述存放机构位于第一安装座的上方;
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右端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避让孔,所述存放机构通过第一连接件穿过第一避让孔连接第一滑块;
或者,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左、右端分别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避让孔,所述第一滑块的左右端一体水平往外延伸形成延伸连接部,所述延伸连接部穿过第一避让孔连接第一滑块。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平工作台上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左右向驱动机构设置于安装支架上以悬空于水平工作台的上方;
所述左右向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二驱动电机、左右向滑轨、第二滑块、第二支撑件以及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丝杆;
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二丝杆的一端,所述第二丝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与第二支撑件转动连接,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连接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丝杆螺纹连接;所述左右向滑轨设置有两条且分别设置于第二丝杆的上下侧,每一左右向滑轨上滑动连接有一第二平移滑动座,所述第二滑块和第二平移滑动座连接;
所述左右向驱动机构还包括有第一风琴罩、第二风琴罩以及前端开口的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支撑件和左右向滑轨均设置于第二安装座的后侧板上,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位于第二安装座外;
所述第一风琴罩与第二风琴罩均设置于第二安装座的前端开口处,所述第一风琴罩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安装座的右侧板和第二滑块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风琴罩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安装座的左侧板和第二滑块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风琴罩、第二风琴罩以及第二滑块共同遮覆第二安装座的前端开口;
或者,所述左右向驱动机构还包括有第二安装座,所述左右向滑轨、第二滑块、第二支撑件、第二轴承、第二丝杆以及第二平移滑动座均装设于第二安装座内,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下端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避让孔,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位于第二安装座的前方,所述升降驱动机构通过开口朝上的第二连接件穿过第二避让孔连接第二滑块。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置于第二安装座外,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二传动单元连接第二丝杆的右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置于第二安装座外,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第二丝杆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二联轴器与第二丝杆的右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
其主要是通过旋转装置的设计,实现对待加工件的角度变换,可以满足不同的加工需求,通用性较好,同时,通过多个方向的驱动机构配合,能够提高本装置的灵活性,整个工作过程自动化程度较高,有利于提高上料效率和整体加工效率;
其次是,通过前后向驱动机构和左右向驱动机构两者分别模组化设计,使得两者的安装和拆卸变得简单和方便,便于组装和后续维修,可选择性地将两者装在水平工作台相应位置以配合数控滚齿机的加工,其具有较好的灵活性;
再者是,通过第一风琴罩和第二风琴罩的配合,能够相应安装座内部结构起度保护作用,延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多个保护罩的配合,能够对相应传动机构和相应驱动电达起到保护作用,进一步延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以及,各机构于水平工作台的结构布置巧妙合理,整个装置的运行及调节稳定可靠,确保上料的质量。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前后向驱动机构分解结构示意图(显示第一连接件);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前后向驱动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未显示第一驱动电机、第一保护罩以及第一滑块);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取放机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左右向驱动机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左右向驱动机构另一角度分解结构示意图(未显示第二安装座的前侧板);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前后向驱动机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取放机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1、主控台 12、水平工作台
121、安装支架 13、待加工件
20、存放机构 21、料盘
211、凸条 212、定位柱
30、前后向驱动机构 31、第一驱动电机
311、第一联轴器 312、第一保护罩
32、前后向滑轨 33、第一滑块
331、滚珠螺母 34、第一支撑件
35、第一丝杆 351、第一轴承
36、第一安装座 361、第一避让孔
37、第一平移滑动座 38、第一连接件
39、第一传动单元
391、主动轮 392、从动轮
393、第二保护罩
40、取放机构 41、夹爪
42、驱动气缸 43、旋转装置
44、升降驱动机构 45、左右向驱动机构
451、第二驱动电机 4511、第二联轴器
452、左右向滑轨
453、第二滑块 4531、滚珠螺母
454、第二支撑件
455、第二丝杆 4551、第二轴承
456、第二平移滑动座
457、第二安装座 4571、第二避让孔
46、第二连接件 47、第三保护罩
481、第一风琴罩 482、第二风琴罩
49、第二传动单元 491、主动轮
492、从动轮 493、第四保护罩
13a、加工件
31a、第一驱动电机
33a、第一滑块 331a、延伸连接部
35a、第一丝杆 36a、第一安装座
361a、第一避让孔
45a、左右向驱动机构 451a、第二驱动电机
452a、左右向滑轨 453a、第二滑块
454a、第二支撑件 455a、第二丝杆
457a、第二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11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一种数控滚齿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有主控台11、水平工作台12、用于存放待加工件13的存放机构20、用于驱动存放机构20沿前后方向往复位移的前后向驱动机构30以及用于从存放机构20上夹取待加工件13后送至加工机构进行加工的取放机构40,其中:
所述存放机构20包括有料盘21,所述前后向驱动机构30驱动连接料盘21,所述料盘21的上端面沿前后方向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凸条211,所述凸条211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当同一凸条211上的所有待加工件13被取走后,所述前后向驱动机构30驱动料盘21往前或往后调节位置以便于下一凸条211上的待加工件13被取走。
所述凸条211上沿其长度延伸方向等间距设置有用于定位待加工件13的若干定位柱212。在实施例二中,所述定位柱212的高度大于待加工件13a的高度。
所述取放机构40包括有相向设置的两夹爪41、用于驱动两夹爪41相互夹紧或松开的驱动气缸42、用于带动驱动气缸42和两夹爪41在竖向上旋转的旋转装置43、用于驱动旋转装置43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44以及用于驱动升降驱动机构44沿左右方向往复位移的左右向驱动机构45;优选地,所述升降驱动机构44包括升降气缸,所述驱动气缸42为手指气缸。
所述前后向驱动机构30和左右驱动机构45均设置于水平工作台12上,所述主控台11分别电连接于前后向驱动机构30、驱动气缸42、旋转装置43、升降驱动机构44以及左右向驱动机构45。
所述前后向驱动机构30包括有第一驱动电机31、前后向滑轨32、第一滑块33、第一支撑件34、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丝杆35以及第一安装座36,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连接第一丝杆35的一端,所述第一丝杆35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轴承351与第一支撑件3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34设置于水平工作台12上,所述存放机构20连接第一滑块33,所述第一滑块33通过滚珠螺母331与第一丝杆35螺纹连接;
所述前后向滑轨32连接水平工作台12,所述前后向滑轨32设置有两条且分别设置于第一丝杆35的左右侧,每一前后向滑轨32上滑动连接有一第一平移滑动座37,所述第一滑块33和第一平移滑动座37连接;所述存放机构20位于第一安装座36的上方。
所述前后向滑轨32、第一滑块33、第一支撑件34、第一轴承351、第一丝杆35以及第一平移滑动座37均装设于第一安装座36内,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1设置于第一安装座36外,且所述第一丝杆35的后端伸出第一安装座36外,所述存放机构20位于第一安装座36的上方。所述前后向滑轨32、第一滑块33、第一支撑件34、第一轴承351、第一丝杆35以及第一平移滑动座37均装设于第一安装座36内,
如图1至图7所示,在实施例一中,所述第一安装座36的右端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避让孔361,所述存放机构20通过第一连接件38穿过第一避让孔361连接第一滑块33;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1设置于第一安装座36外,且所述第一丝杆35的后端伸出第一安装座36外;
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和第一丝杆35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通过第一联轴器311与第一丝杆35的后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1的外围罩设有第一保护罩312。
如图8至图11所示,在实施例二中,所述第一安装座36a的左、右端分别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避让孔361a,所述第一滑块33a的左右端一体水平往外延伸形成延伸连接部331a,所述延伸连接部331a穿过第一避让孔361a连接第一滑块33a。
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1a的输出轴通过第一传动单元39连接第一丝杆35a的后端。所述第一传动单元39的外围罩设有第二保护罩393,所述第一传动单元39包括有主动轮391、从动轮392以及套设于主动轮391和从动轮392之间的传动带,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1a的输出轴上安装主动轮391,所述第一丝杆35a的后端安装有从动轮392。
接下来对左右向驱动机构45进行大致说明:
所述水平工作台12上设置有安装支架121,所述左右向驱动机构45设置于安装支架121上以悬空于水平工作台12的上方;
所述左右向驱动机构45包括有第二驱动电机451、左右向滑轨452、第二滑块453、第二支撑件454以及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丝杆455;
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51的输出轴连接第二丝杆455的一端,所述第二丝杆455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4551与第二支撑件454转动连接,所述升降驱动机构44连接第二滑块453,所述第二滑块453通过滚珠螺母4531与第二丝杆455螺纹连接;所述左右向滑轨452设置有两条且分别设置于第二丝杆455的上下侧,每一左右向滑轨452上滑动连接有一第二平移滑动座456,所述第二滑块453和第二平移滑动座456连接;
如图1至图7所示,在实施例一中,所述左右向驱动机构45还包括有第二安装座457,所述左右向滑轨452、第二滑块453、第二支撑件454、第二轴承4551、第二丝杆455以及第二平移滑动座456均装设于第二安装座457内,所述第二安装座457的下端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避让孔4571,所述升降驱动机构44位于第二安装座457的前方,所述升降驱动机构44通过开口朝上的第二连接件46穿过第二避让孔4571连接第二滑块453;
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51设置于第二安装座457外,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51的输出轴和第二丝杆455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51的输出轴通过第二联轴器4511与第二丝杆455的右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51的外围罩设有第三保护罩47。
如图8至图11所示,在实施例二中,所述左右向驱动机构45a还包括有第一风琴罩481、第二风琴罩482以及前端开口的第二安装座457a,所述第二支撑件454a和左右向滑轨452a均设置于第二安装座457a的后侧板上,所述升降驱动机构44位于第二安装座457a外;
所述第一风琴罩481与第二风琴罩482均设置于第二安装座457a的前端开口处,所述第一风琴罩481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安装座457a的右侧板和第二滑块453a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风琴罩48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安装座457a的左侧板和第二滑块453a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风琴罩481、第二风琴罩482以及第二滑块453a共同遮覆第二安装座457a的前端开口;
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51a设置于第二安装座457a外,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51a的输出轴通过第二传动单元49连接第二丝杆455a的右端。所述第二传动单元49的外围罩设有第四保护罩493,所述第二传动单元49包括有主动轮491、从动轮492以及套设于主动轮491和从动轮492之间的传动带,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51a的输出轴上安装主动轮491,所述第二丝杆455a的后端安装有从动轮492。
接下来大致说明下工作原理(默认情况下,两夹爪41纵向设置,滚齿机的加工位位于存放机构20的左侧):
首先,所述左右向驱动机构45驱动两夹爪41移动至待加工件13的正上方,接着,旋转装置43驱动两夹爪41顺时针旋转以将两夹爪41从纵向设置转为水平向设置,所述驱动气缸42再控制两夹爪41松开,然后升降驱动机构44驱动两夹爪41下降至待加工件13外围,此时,所述驱动气缸42控制两夹爪41夹紧以夹取待加工件13,所述升降驱动机构44和旋转装置43依次复位,最后左右向驱动机构45驱动两夹爪41移动至加工处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旋转装置的设计,实现对待加工件的角度变换,可以满足不同的加工需求,通用性较好,同时,通过多个方向的驱动机构配合,能够提高本装置的灵活性,整个工作过程自动化程度较高,有利于提高上料效率和整体加工效率;
其次是,通过前后向驱动机构和左右向驱动机构两者分别模组化设计,使得两者的安装和拆卸变得简单和方便,便于组装和后续维修,可选择性地将两者装在水平工作台相应位置以配合数控滚齿机的加工,其具有较好的灵活性;
再者是,通过第一风琴罩和第二风琴罩的配合,能够相应安装座内部结构起度保护作用,延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多个保护罩的配合,能够对相应传动机构和相应驱动电达起到保护作用,进一步延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以及,各机构于水平工作台的结构布置巧妙合理,整个装置的运行及调节稳定可靠,确保上料的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控滚齿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主控台、水平工作台、用于存放待加工件的存放机构、用于驱动存放机构沿前后方向往复位移的前后向驱动机构以及用于从存放机构上夹取待加工件后送至加工机构进行加工的取放机构,其中:
所述取放机构包括有相向设置的两夹爪、用于驱动两夹爪相互夹紧或松开的驱动气缸、用于带动驱动气缸和两夹爪在竖向上旋转的旋转装置、用于驱动旋转装置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以及用于驱动升降驱动机构沿左右方向往复位移的左右向驱动机构;
所述前后向驱动结构和左右向驱动机构均设置于水平工作台上,所述主控台分别电连接于前后向驱动机构、驱动气缸、旋转装置、升降驱动机构以及左右向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滚齿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机构包括有料盘,所述前后向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料盘,所述料盘的上端面沿前后方向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凸条,所述凸条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凸条上沿其长度延伸方向等间距设置有用于定位待加工件的若干定位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滚齿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向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一驱动电机、前后向滑轨、第一滑块、第一支撑件以及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丝杆;
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丝杆的一端,所述第一丝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轴承与第一支撑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设置于水平工作台上,所述存放机构连接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丝杆螺纹连接;
所述前后向滑轨连接水平工作台,所述前后向滑轨设置有两条且分别设置于第一丝杆的左右侧,每一前后向滑轨上滑动连接有一第一平移滑动座,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一平移滑动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控滚齿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一传动单元连接第一丝杆的后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控滚齿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单元包括有主动轮、从动轮以及套设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传动带,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主动轮,所述第一丝杆的后端安装有从动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控滚齿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第一丝杆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一联轴器与第一丝杆的后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控滚齿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向驱动机构还包括有第一安装座,所述前后向滑轨、第一滑块、第一支撑件、第一轴承、第一丝杆以及第一平移滑动座均装设于第一安装座内,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置于第一安装座外,且所述第一丝杆的后端伸出第一安装座外,所述存放机构位于第一安装座的上方;
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右端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避让孔,所述存放机构通过第一连接件穿过第一避让孔连接第一滑块;
或者,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左、右端分别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避让孔,所述第一滑块的左右端一体水平往外延伸形成延伸连接部,所述延伸连接部穿过第一避让孔连接第一滑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滚齿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工作台上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左右向驱动机构设置于安装支架上以悬空于水平工作台的上方;
所述左右向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二驱动电机、左右向滑轨、第二滑块、第二支撑件以及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丝杆;
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二丝杆的一端,所述第二丝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与第二支撑件转动连接,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连接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丝杆螺纹连接;所述左右向滑轨设置有两条且分别设置于第二丝杆的上下侧,每一左右向滑轨上滑动连接有一第二平移滑动座,所述第二滑块和第二平移滑动座连接;
所述左右向驱动机构还包括有第一风琴罩、第二风琴罩以及前端开口的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支撑件和左右向滑轨均设置于第二安装座的后侧板上,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位于第二安装座外;
所述第一风琴罩与第二风琴罩均设置于第二安装座的前端开口处,所述第一风琴罩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安装座的右侧板和第二滑块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风琴罩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安装座的左侧板和第二滑块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风琴罩、第二风琴罩以及第二滑块共同遮覆第二安装座的前端开口;
或者,所述左右向驱动机构还包括有第二安装座,所述左右向滑轨、第二滑块、第二支撑件、第二轴承、第二丝杆以及第二平移滑动座均装设于第二安装座内,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下端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避让孔,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位于第二安装座的前方,所述升降驱动机构通过开口朝上的第二连接件穿过第二避让孔连接第二滑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控滚齿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置于第二安装座外,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二传动单元连接第二丝杆的右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控滚齿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置于第二安装座外,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第二丝杆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二联轴器与第二丝杆的右端连接。
CN202122953880.2U 2021-11-29 2021-11-29 数控滚齿机的自动上料装置 Active CN2166075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53880.2U CN216607512U (zh) 2021-11-29 2021-11-29 数控滚齿机的自动上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53880.2U CN216607512U (zh) 2021-11-29 2021-11-29 数控滚齿机的自动上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07512U true CN216607512U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99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53880.2U Active CN216607512U (zh) 2021-11-29 2021-11-29 数控滚齿机的自动上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075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991666U (zh) 一种可角度调节的数控铣床
CN210306940U (zh) 一种自动取送料装置及机床
CN109108310A (zh) 一种双主轴、双刀塔的倒正立式数控车床
WO2019071638A1 (zh) 攻牙机
CN104759637A (zh) 复合车床
CN113291798B (zh) 一种镜片加工设备上下料装置
CN216607512U (zh) 数控滚齿机的自动上料装置
CN114433964A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攻牙机及其控制系统
CN217097806U (zh) 一种自动送料机械手
CN218341604U (zh) 一种自动化刻字机工作站
CN218136648U (zh) 一种多主轴立式数控机床
CN216549238U (zh) 一种螺杆上下料用吊具及车铣复合加工生产线
CN214558966U (zh) 一种镗铣组合机床
CN216830861U (zh) 一种便于操作的桁架式机械手及加工设备
CN216607511U (zh) 便于维修的数控滚齿机自动上料装置
CN212217200U (zh) 一种高效多头数控铣床
CN216607513U (zh) 紧凑型数控滚齿机的自动上料装置
CN209532296U (zh) 全自动上下料的pcb成型机
CN208662519U (zh) 一种新型双头车床
CN113044562A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数控加工设备
CN112974995A (zh) 自动循环cnc精雕机
CN214135068U (zh) 龙门加工中心
CN218874011U (zh) 一种自动攻丝系统
CN204711199U (zh) 一种新型的正倒立车
CN220993715U (zh) 一种双工位同步配合搬运加工的龙门机械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