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6532389U - 供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供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32389U
CN216532389U CN202123110680.7U CN202123110680U CN216532389U CN 216532389 U CN216532389 U CN 216532389U CN 202123110680 U CN202123110680 U CN 202123110680U CN 216532389 U CN216532389 U CN 2165323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unit
processing unit
control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1068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窦海波
杨宜楠
彭辉
陈琼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1068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323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323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323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供冷系统,供冷系统,包括供冷设备和与供冷设备连接的控制设备;供冷设备包括多个冷水机组,每个冷水机组对应一个冷水机组电动阀门,冷水机组电动阀门用于控制冷水机组的开启和闭合;控制设备包括数据采集单元和处理单元,数据采集单元与处理单元连接;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供冷系统的第一供冷数据;处理单元还与每个冷水机组电动阀门连接,用于根据第一供冷数据生成第一控制指令,控制多个冷水机组电动阀门的通断,通过控制设备对供冷设备进行集中监测、控制和管理,跟随负荷工况,系统可自动调节,使供冷系统设备协调高效运行,提高了供冷效率,降低了能源损耗。

Description

供冷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暖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冷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应用的增多,数据中心的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多的位置,为了保证数据机房的正常运行,为机房服务器提供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数据中心供冷系统非常重要。
目前,数据中心通常配置有按照满负荷运行时设计建造的数据中心供冷系统,该系统采用独立制冷源制冷,机房制冷源冗余来解决机房高温问题,可在数据中心高负荷时通过人工管理方式和简易的开关控制设备来调节机房的温度。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供冷系统无法满足数据中心遇到低、高负荷或市电停电、闪断或机器故障等不同复杂工况,调节方式灵活性低、效率低,造成大量的能耗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供冷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供冷系统,无法满足数据中心遇到低、高负荷或市电停电、闪断或机器故障等不同复杂工况,调节方式灵活性低、效率低,造成大量的能耗浪费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供冷系统,包括供冷设备和与所述供冷设备连接的控制设备;
所述供冷设备包括多个冷水机组,每个所述冷水机组对应一个冷水机组电动阀门,所述冷水机组电动阀门用于控制所述冷水机组的开启和闭合;
所述控制设备包括数据采集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数据采集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供冷系统的第一供冷数据;
所述处理单元还与每个所述冷水机组电动阀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供冷数据生成第一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多个冷水机组电动阀门的通断。
这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冷系统包括供冷设备和控制设备,相比较于目前的需要人工手动控制的供冷系统,增加了控制设备,控制设备包括数据采集单元和处理单元,控制设备可以通过数据采集单元采集供冷数据,根据供冷数据来实时监测供冷设备,针对低、高负荷或市电停电、闪断或机器故障等不同复杂工况,控制设备可以通过处理单元进行快速、实时地自动化调整,使得供冷设备能够适应,以适应各种各样的复杂工况,通过控制设备对供冷设备进行集中监测、控制和管理,跟随负荷工况,系统可自动调节,使供冷系统设备协调高效运行,提高了供冷效率,降低了能源损耗。
可选地,所述供冷设备还包括多个蓄冷罐,每个所述蓄冷罐对应一个蓄冷罐放冷阀,其中,所述蓄冷罐放冷阀用于控制所述蓄冷罐的工作模式;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供冷系统的第二供冷数据;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供冷数据生成第二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多个蓄冷罐的工作模式。
这里,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对供冷设备的蓄冷罐进行控制,通过数据采集单元采集供冷系统的供冷数据,这里的供冷数据可以是供冷设备的冷水机组的运行状态和冷热供水温度等,通过对蓄冷罐的控制,保证了供冷设备在冷水机组、冷冻水泵等部件故障时,供冷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进一步地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保证了供冷系统的持续供冷。
可选地,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包括温度采集单元。
其中,这里的温度采集单元可用于采集冷冻水供水温度、冷冻水总管供水温度等温度情况,通过温度采集单元可以获取到准确的温度数据,为控制单元对供冷设备的控制提供准确的数据。
可选地,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包括电流采集单元。
其中,这里的电流采集单元可用于采集末端冷水机组电流、冷水机组电流等电流情况,通过电流采集单元可以获取到准确的电流数据,为控制单元对供冷设备的控制提供准确的数据。
可选地,所述控制设备还包括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用于实现数据存储。
这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还包括服务器,服务器可以实现数据同步、存储功能,通过服务器可实现数据的长久存储,控制系统可以将自身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存储至服务器,也可以根据服务器中存储的历史数据等对供冷设备的情况进行判断,进一步地提高了供冷系统的智能性。
可选地,所述控制设备还包括工作站单元;
所述工作站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用于实现人机交互功能。
这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还包括工作站单元,工作站单元可以实现控制设备和工作人员的人机交互,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
可选地,所述控制设备还包括网络控制单元;
所述网络控制单元的一端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所述网络控制单元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服务器和所述工作站单元连接;
所述网络控制单元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单元与所述服务器的网络连接,以及所述处理单元与所述工作站单元的连接。
这里,本申请在处理单元和服务器之间、处理单元和工作站单元还设置了网络控制单元,通过网络控制单元,无需不同设备、部件之间的网络协议转换,实现了信息的传输。
可选地,所述工作站单元包括显示子单元;
所述显示子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用于显示所述供冷系统的运行信息。
可选地,所述控制设备包括输入子单元;
所述输入子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操作信息。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包括故障判断子单元,用于对所述供冷系统进行故障识别。
这里,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故障判断子单元,用于实现供冷系统的故障识别,以进一步的保证供冷系统的稳定性,提高了供冷系统的供冷效率。
本申请提供的供冷系统,包括供冷设备和控制设备,相比较于目前的需要人工手动控制的供冷系统,增加了控制设备,控制设备包括数据采集单元和处理单元,控制设备可以通过数据采集单元采集供冷数据,根据供冷数据来实时监测供冷设备,针对低、高负荷或市电停电、闪断或机器故障等不同复杂工况,控制设备可以通过处理单元进行快速、实时地自动化调整,使得供冷设备能够适应,以适应各种各样的复杂工况,通过控制设备对供冷设备进行集中监测、控制和管理,跟随负荷工况,系统可自动调节,使供冷系统设备协调高效运行,提高了供冷效率,降低了能源损耗。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供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供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供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随着数据中心的快速发展,实现高效连续供冷已成为数据中心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数据中心供冷系统是按照满负荷运行时设计建造的,在数据中心遇到低、高负荷或市电停电、闪断或机器故障等不同工况时,供冷系统会出现供冷系统设备不稳定、耦合性差、能耗高、供冷中断等问题,基于供冷系统是多设备、多参数、多变化的复杂系统。
示范性的,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供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供冷设备包括:蓄冷罐100、蓄冷罐放冷阀101、蓄冷罐放冷总阀103、冷水机组104、冷冻水泵105、集水器106、分水器107、冷水机组电动阀门108、供冷管网109和回水管网110。目前数据中心无自动化的控制设备控制系统、蓄冷罐,多采用独立冷源制冷的供冷系统。传统机房采用独立制冷源制冷,机房制冷源冗余来解决机房高温问题,故障点多,电力资源浪费,不节能;机房中央空调供冷系统采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和简易的开关控制设备,不能实现供冷系统中冷冻水流量跟随末端负荷的变化而动态调节,冷却水泵、冷冻水泵和电机无变频调节,造成能源浪费;机房无蓄冷罐放冷系统冷冻水系统制冷,供冷设备故障后,机房温升快,服务器高温容易宕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供冷系统,通过增加控制设备,能全面有效对供冷系统的冷水机组、水泵、阀门、冷却塔等设备的功能进行集中监测、控制和管理,跟随负荷工况,系统自动调节,使供冷系统设备协调高效运行,取得明显节能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冷系统包括供冷设备和控制设备,可以理解的是,图1中的供冷设备仅是示意性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控制系统可适用于所有安装有多个冷水机组的供冷设备。
可选地,这里的控制设备可以为楼宇设备自控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System,RTU),是以一台微机为中心,由符合工业标准的网络,对分布于监控现场的区域智能分站进行连接,通过特定的末端设备,实现对楼宇机电设备集中监控和管理的专业楼宇自动化化控制系统。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冷系统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供冷系统包括供冷设备201和与供冷设备连接的控制设备202;
供冷设备201包括多个冷水机组,每个冷水机组对应一个冷水机组电动阀门,冷水机组电动阀门用于控制冷水机组的开启和闭合。图2中以供冷设备包括3个冷水机组为例,供冷设备包括冷水机组2011、冷水机组2012和冷水机组2013,还包括冷水机组电动阀门2014、冷水机组电动阀门2015和冷水机组电动阀门2016。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供冷设备中冷水机组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作具体限制,这里的冷水机组可以为图1中的冷水机组104,这里的冷水机组电动阀门可以是图1中的冷水机组电动阀门108。
控制设备202包括数据采集单元2021和处理单元2022,数据采集单元2021与处理单元2022连接。
数据采集单元2021用于采集供冷系统的第一供冷数据。
处理单元2022还与每个冷水机组电动阀门连接,用于根据第一供冷数据生成第一控制指令,控制多个冷水机组电动阀门的通断。
可选地,处理单元中可以包括网络控制器和直接数字控制器,用于运行逻辑程序、逻辑判断、故障判断和发送指令。
可选地,处理单元中还可以包括设备执行器,用于接收网络控制器或者直接数字控制器发送的指令,并将指令传输给对应的冷水机组电动阀门。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供冷数据包括末端冷水机组电流百分比和冷冻水供水温度等,第一供冷数据还可以包括冷水机组(冷水机组)、阀门、冷却塔、冷冻泵和冷却泵的可用数量。
可选地,数据采集单元包括温度采集单元。
其中,这里的温度采集单元可用于采集冷冻水供水温度、冷冻水总管供水温度等温度情况,通过温度采集单元可以获取到准确的温度数据,为控制单元对供冷设备的控制提供准确的数据。
可选地,数据采集单元包括电流采集单元。
其中,这里的电流采集单元可用于采集末端冷水机组电流、冷水机组电流等电流情况,通过电流采集单元可以获取到准确的电流数据,为控制单元对供冷设备的控制提供准确的数据。
可选地,数据采集单元可以为传感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采用上述控制设备控制供冷设备的操作过程如下:
操作过程1、在控制设备上发送命令开启,开启轮循时间最少的冷水机组,然后根据末端冷水机组电流百分比和冷冻水供水温度来决定是否加机;根据来决定是否减机。
操作过程2、控制设备根据冷水机组、阀门、冷却塔、冷冻泵和冷却泵的可用数量判定冷水机组最大可用台数;当冷水机组启动数量未达到最大可用数量时进行加机运算,当冷水机组启动数量超过1台时系统进行减机运算,每次自动加减机后15(此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此仅是示意性的)分钟内不再进行加减机运算。
操作过程3、系统开启15(此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此仅是示意性的)分钟后检测冷冻水总管供水温度和冷水机组实际负荷,若供水温度高于加机设定温度(14摄氏度,可调,此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此仅是示意性的)或冷水机组实际负荷高于加机设定负荷(90%,可调,此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此仅是示意性的)且保持5分钟(可调,此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此仅是示意性的),系统自动开启下一台冷水机组,直到所有可用冷水机组全部开启。
操作过程4、系统稳定后若冷冻水总管供水温度不高于加机设定温度(14摄氏度,可调),冷冻水总管回水温度低于减机设定温度(16摄氏度,可调)同时冷水机组实际负荷低于减机设定负荷(50%,可调)且保持5分钟(可调),系统自动关闭累计运行时间最长的冷水机组,直到仅剩1台冷水机组运行。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操作步骤中的数据都仅是示例性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这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冷系统包括供冷设备和控制设备,相比较于目前的需要人工手动控制的供冷系统,增加了控制设备,控制设备包括数据采集单元和处理单元,控制设备可以通过数据采集单元采集供冷数据,根据供冷数据来实时监测供冷设备,针对低、高负荷或市电停电、闪断或机器故障等不同复杂工况,控制设备可以通过处理单元进行快速、实时地自动化调整,使得供冷设备能够适应,以适应各种各样的复杂工况,通过控制设备对供冷设备进行集中监测、控制和管理,跟随负荷工况,系统可自动调节,使供冷系统设备协调高效运行,提高了供冷效率,降低了能源损耗。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冷系统还可以实现对蓄冷罐工作模式的控制,相应的,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供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图2的基础上,供冷设备还包括多个蓄冷罐,每个蓄冷罐对应一个蓄冷罐放冷阀。
其中,蓄冷罐放冷阀用于控制蓄冷罐的工作模式。
图3中以3个蓄冷罐为例,供冷设备包括蓄冷罐301、蓄冷罐302、蓄冷罐303、蓄冷罐放冷阀304、蓄冷罐放冷阀305和蓄冷罐放冷阀306。
其中,这里的蓄冷罐可以对应于图1中的蓄冷罐100。
可选地,还可以包括蓄冷罐放冷总阀,蓄冷罐防冷总阀可以一端连接处理单元,另外一端分别连接多个蓄冷罐防冷阀,用于实现对所有蓄冷罐的控制。
数据采集单元2021用于采集供冷系统的第二供冷数据;处理单元2022还用于根据第二供冷数据生成第二控制指令,控制多个蓄冷罐的工作模式。
可选地,第二供冷数据可以包括冷冻供水温度平均值和冷水机组的运行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采用上述控制设备控制供冷设备的蓄水罐的操作过程如下:
蓄冷罐充冷模式: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满足下面3个条件,从控制设备进自动蓄冷罐蓄冷模式:
条件1:系统总命令开启,检测到系统至少有1台冷水机组正常无故障冗余。
条件2:蓄冷罐充冷阀门和总阀门都有效。
条件3:冷冻供水温度平均值<=充冷启动温度设定值-1摄氏度且持续600秒(上述数值仅为示意性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满足上述3个条件后,通过蓄冷罐301、蓄冷罐302和蓄冷罐303内平均温度与充冷启动温度设定值进行比较来开启阀门进行充冷。当蓄冷罐301、蓄冷罐302和蓄冷罐303进行充冷,蓄冷罐301、蓄冷罐302和蓄冷罐303根据阀门全开的时间累积来决定蓄冷罐的充冷顺序,时间最短的先进行充冷。当正在充冷的蓄冷罐内平均温度小于等于充冷启动温度设定值(可调)-1度持续180秒,该蓄冷罐停止充冷,然后系统自动给下一个温度高的蓄冷罐进行充冷。
蓄冷罐放冷模式:供冷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满足下面3个条件,控制设备自动进行蓄冷罐放冷:
条件1:当所有冷水机组或冷却水泵、水塔都无效或者故障。
条件2:监测到所有冷水机组供电状态显示为无电。
条件3:蓄冷罐放冷阀门和总阀门有效
满足上述3个条件,系统会自动切换到蓄冷罐放冷模式。此时系统开启所有放冷阀门和总阀门;当蓄冷罐放冷和总阀门开状态反馈正常后,关闭冷水机组冷冻阀门;在此过程中,冷冻水泵一直处于启动和变频控制当中,不会停止运行。在放冷模式情况下,保持断电前运行的冷冻水泵进行放冷。
可选地,为保证供冷系统的稳定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蓄水罐的防冷阀门和总阀门还可以通过手动操作。在出现机房高温告警或控制设备控制逻辑失效、所有冷水机组或冷却塔停机等情况,便于运维人员快速到冷冻站控制箱,按制定的紧急手动放冷方法进行操作,针对于每个阀门,通过设置将控制方式由自动转手动,再通过手动将阀门关阀转开阀。
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实现供冷系统蓄冷罐紧急放冷,将冷水机组冷水机组冷冻水供水阀关闭,蓄冷罐供水阀打开,蓄冷罐内部的低温8度冷冻水通过蓄冷罐供水阀进入环网中,再进入到分水器中,供给末端各微模块机房,通过末端微模块机房后的形成高温冷冻水回水进入集水器,通过与冷冻水回水环网相连的蓄冷罐回水阀返回蓄冷罐中,完成蓄冷罐紧急供冷循环。
这里,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对供冷设备的蓄冷罐进行控制,通过数据采集单元采集供冷系统的供冷数据,这里的供冷数据可以是供冷设备的冷水机组的运行状态和冷热供水温度等,通过对蓄冷罐的控制,保证了供冷设备在冷水机组、冷冻水泵等部件故障时,供冷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进一步地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保证了供冷系统的持续供冷。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冷系统还可以实现人机交互,相应的,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供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图2的基础上,供冷设备还包括工作站单元401。
工作站单元401与处理单元连接,用于实现人机交互功能。
工作站单元提供人机界面,通过界面可了解供冷系统的冷水机组运行状态和参数、冷冻水系统设备运行状态和参数、冷却水设备运行状态和参数、冷却塔系统设备运行状态和参数、蓄冷罐系统设备运行状态和参数,运维人员可通过人机界面进行控制设备操作管理。
可选地,控制设备还包括服务器;服务器与处理单元连接,用于实现数据存储。
这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还包括服务器,服务器可以实现数据同步、存储功能,通过服务器可实现数据的长久存储,控制系统可以将自身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存储至服务器,也可以根据服务器中存储的历史数据等对供冷设备的情况进行判断,进一步地提高了供冷系统的智能性。
可选地,控制设备还包括网络控制单元;网络控制单元的一端与处理单元连接,网络控制单元的另一端分别与服务器和工作站单元连接;网络控制单元用于实现处理单元与服务器的网络连接,以及处理单元与工作站单元的连接。
这里,本申请在处理单元和服务器之间、处理单元和工作站单元还设置了网络控制单元,通过网络控制单元,无需不同设备、部件之间的网络协议转换,实现了信息的传输。
可选地,工作站单元包括显示子单元;显示子单元与处理单元连接,用于显示供冷系统的运行信息。
可选地,控制设备包括输入子单元;输入子单元与处理单元连接,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操作信息。
可选地,处理单元包括故障判断子单元,用于对供冷系统进行故障识别。
这里,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故障判断子单元,用于实现供冷系统的故障识别,以进一步的保证供冷系统的稳定性,提高了供冷系统的供冷效率。
这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还包括工作站单元,工作站单元可以实现控制设备和工作人员的人机交互,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冷系统能全面有效对供冷系统的冷机、水泵、阀门、冷却塔设备功能进行集中监测、控制和管理,跟随负荷工况,系统自动调节,使供冷系统设备协调高效运行,取得明显节能效果;根据数据中心负荷情况,用控制设备控制蓄冷罐在白天用电量高峰时进行放冷,晚上低谷峰时段进行充冷蓄能,节约数据中心运营成本;遇到机房高温情况,能够迅速用蓄冷罐放冷;通过该系统,运维人员无需掌握复杂的设备原理,也不用在现场对相关的冷水机组、阀门、水泵等众多设备进行识别判断再操作,降低了人员误操作率、设备误动率,极大提高运维抢修时间、速度、效率、质量,实现数据中心持续供冷。

Claims (10)

1.一种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冷设备和与所述供冷设备连接的控制设备;
所述供冷设备包括多个冷水机组,每个所述冷水机组对应一个冷水机组电动阀门,所述冷水机组电动阀门用于控制所述冷水机组的开启和闭合;
所述控制设备包括数据采集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数据采集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供冷系统的第一供冷数据;
所述处理单元还与每个所述冷水机组电动阀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供冷数据生成第一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多个冷水机组电动阀门的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冷设备还包括多个蓄冷罐,每个所述蓄冷罐对应一个蓄冷罐放冷阀,其中,所述蓄冷罐放冷阀用于控制所述蓄冷罐的工作模式;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供冷系统的第二供冷数据;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供冷数据生成第二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多个蓄冷罐的工作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包括温度采集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包括电流采集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还包括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用于实现数据存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还包括工作站单元;
所述工作站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用于实现人机交互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还包括网络控制单元;
所述网络控制单元的一端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所述网络控制单元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服务器和所述工作站单元连接;
所述网络控制单元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单元与所述服务器的网络连接,以及所述处理单元与所述工作站单元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站单元包括显示子单元;
所述显示子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用于显示所述供冷系统的运行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包括输入子单元;
所述输入子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操作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包括故障判断子单元,用于对所述供冷系统进行故障识别。
CN202123110680.7U 2021-12-10 2021-12-10 供冷系统 Active CN2165323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10680.7U CN216532389U (zh) 2021-12-10 2021-12-10 供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10680.7U CN216532389U (zh) 2021-12-10 2021-12-10 供冷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32389U true CN216532389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69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10680.7U Active CN216532389U (zh) 2021-12-10 2021-12-10 供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323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239665A1 (zh) * 2023-05-25 2024-11-28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水多联机系统、末端设备、计算设备以及控制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239665A1 (zh) * 2023-05-25 2024-11-28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水多联机系统、末端设备、计算设备以及控制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512740A (zh) 一种模块化储能电池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5680559B (zh) 一种变电站直流系统
CN104534617A (zh) 一种基于能耗监测的冷源集中数字控制方法
CN106020036A (zh) 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1592946A (zh) 一种通信网蓄电池远程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8332355A (zh) 一种用于通信基站的节能系统及节能方法
CN216532389U (zh) 供冷系统
CN201503063U (zh) 全自动无人值守换热机组
CN114087683A (zh) 一种无人值守控制室温湿度监测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8704104U (zh) 一种空调系统的无人值守机房控制系统
CN208475526U (zh) 一种水系统空调
CN114893886B (zh) 一种集中式暖通空调综合节能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7423930A (zh) 一种储能冷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系统
CN205692007U (zh) 智慧能源管理系统
CN114759737B (zh) 一种大功率电机冷却系统及冷却控制方法
CN204498535U (zh) 一种单排机柜封闭冷通道一体化机房
CN212565996U (zh) 一种换热站智能控制系统
CN211451299U (zh) 末端空调分布式控制箱
CN111594990A (zh) 一种中央空调用高效节能控制系统
CN211151595U (zh) 具有掉电保护与报警功能的远程终端单元
CN115371219A (zh) 一种冷水机组节能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Zhou et 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Design of Power Data Center Based on Automatic Control Technology
CN209840261U (zh) 云控智能供热机组
CN209978171U (zh) 一种智能化供热控制系统
CN207051715U (zh) 水电站智能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