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30972U - 轮毂电机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轮毂电机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530972U CN216530972U CN202122700389.9U CN202122700389U CN216530972U CN 216530972 U CN216530972 U CN 216530972U CN 202122700389 U CN202122700389 U CN 202122700389U CN 216530972 U CN216530972 U CN 2165309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gnets
- rotor
- fan
- motor
- driv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858 star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77 Nyl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778 nyl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04 phys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56 stainless stee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5 wor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毂电机散热装置,属于电动车电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电动车上换热电机结构相对较为复杂、不便装配设置的问题。结构包括风扇,风扇设于电机转子的端部外侧,在风扇与转子之间设有传动机构。风扇具有推风部和轴联部,推风部设置在轴联部的外周,轴联部周向转动轴向固定地套接在电机轴上;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转子端部的若干启动磁铁,这些启动磁铁沿转子周向均布,相邻两启动磁铁的同侧端部以极性相反的方式布置;在轴联部上设有若干驱动磁铁,这些驱动磁铁沿转子周向均布,相邻两驱动磁铁的同侧端部以极性相反的方式布置;驱动磁铁的数量少于启动磁铁的数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毂电机,特别是涉及应用在轮毂电机内用于对电机内部进行散热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车作为一种便捷式的交通工具,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电动车可以载人和载物,是居家特别重要的工具。电动车是由电机提供行走动力的,现有电动车上的电机通常是设置在后车轮的轮毂位置处。电机在电动车行进过程中,会得电而持续给电动车输出动力,并且电机中的定子和转子在工作过程中会持续的发生相对转动,这些物理和机械作用而使得电机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电机内所产生热量不能够充分导出,而在电机内聚积,这会给电机的机械和物理性能带来影响,长时间的工作后,会给电机带来疲劳性的损伤,从而会影响到电机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6160340 A)公开了一种永磁电机冷却结构,具体是一种永磁电机全封闭强迫通风冷却结构。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永磁电机冷却性能差、适用范围有限的问题。一种永磁电机全封闭强迫通风冷却结构,包括机座、前端盖、后端盖、前轴承、后轴承、定子结构、转子结构;径向进风孔、第三通风间隙、轴向通风孔、第一通风间隙、径向出风孔共同构成主冷却风路结构;轴向前进风孔、第二通风间隙、轴向前出风孔共同构成前部辅助冷却风路结构;轴向后进风孔、第四通风间隙、轴向后出风孔共同构成后部辅助冷却风路结构;转子铁心的前端面固定有前扇叶;转子铁心的后端面固定有后扇叶。本发明适用于永磁电机。
为了适应电机的散热,这种电动车永磁电机的结构相对较为复杂,不便设置,在电动车低转速的情形下,并不能很好地实现对电机内部进行散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轮毂电机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便于设置,能够很好地适应电动车在工作过程中的散热要求。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轮毂电机散热装置,包括风扇,所述的电机包括同轴地设置在一起的定子和转子,转子的轴线位置处设有电机轴,风扇设于转子的端部外侧,在风扇与转子之间设有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风扇具有推风部和轴联部,推风部设置在轴联部的外周,轴联部周向转动轴向固定地套接在电机轴上;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转子端部的若干启动磁铁,这些启动磁铁沿转子周向均布,相邻两启动磁铁的同侧端部以极性相反的方式布置;在轴联部上设有若干驱动磁铁,这些驱动磁铁沿转子周向均布,相邻两驱动磁铁的同侧端部以极性相反的方式布置;驱动磁铁的数量少于启动磁铁的数量。
所述的风扇在转子轴向上的尺寸相对较小,风扇设置在轮毂内轴向尺寸内。风扇上推风部用于在周向运动时,而在电机内部产生扰流作用,在电机内部形成气流,以加速散热;轴联部实现风扇与电机轴之间的套接。风扇与电机转子上分别设置磁铁,通过磁铁实现电机转子与风扇之间的非接触式驱动,两者磁铁之间数量的限定,而可以实现电机转子对风扇的加速驱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推风部包括联接环和若干叶片,叶片在联接环的周向上均布,叶片在联接环径向上的外端侧与联接环连为一体。通过联接环把这些叶片连为一个整体,能够有效保证叶片的强度,使得叶片不需要被制得较厚,能够有效减轻风扇的整体重量,便于对风扇进行驱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联接环为两只,两只联接环同轴地设置在一起,所述的叶片一体成型在两联接环之间。通过两联接环把所有的叶片连为一个整体,进一步保证了叶片的强度,叶片不需要太厚,能够有效减轻风扇的重量,便于对风扇的驱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联接环为片状体,联接环整体为圆筒形;两联接环在轴向上的两端分别相平齐,叶片在联接环轴向上的两端分别与联接环的端部相平齐。联接环的轴向尺寸要大于联接环的厚度,叶片位于联环轨的轴向尺寸范围内,结构紧凑性好,便于保证叶片的强度。两联接环能够为叶片提供充分的强度支持,能够有效保证叶片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叶片在联接环轴向上的两端之间的部分为C形。这很好地适应了两联接环的设置,便于叶片对电机内部的气流进行搅动。
进一步地,在驱动磁铁和启动磁铁之间设有导磁板,导磁板的材质为铁,在导磁板的外缘处形成有若干导磁爪,在相邻的两导磁爪之间具有空口,导磁爪的数量大于驱动磁铁的数量,启动磁铁的数量大于导磁爪的数量,导磁爪在转子径向上的位置与启动磁铁所处的位置相对应。通过导磁板的设置,而在导磁板的外缘处形成有若干导磁爪,导磁爪的存在而便于启动磁铁与驱动磁铁之间实现磁力的传导,减少磁损耗,提高对风扇的驱动效率。
进一步地,在导磁爪朝向转子的端面上设置有嵌槽,嵌槽与驱动磁铁在转子径向上的位置相对应。嵌槽本身具有聚磁作用,而能够提高磁力的传导效率。也可以在嵌槽内嵌入磁铁,通过磁铁的设置,而能够使得风扇更好地适应启动磁铁的驱动。
进一步地,在启动磁铁与驱动磁铁之间设有加速环,加速磁铁在加速环上沿圆周方向均布,相邻的两加速磁铁的同侧端以极性相反的方式布置,加速磁铁的数量介于启动磁铁和驱动磁铁两者的数量之间。通过加速环的设置,并结合加速磁铁的布置,使得风扇与转子之间可进行二级增速,一方面起到缓冲作用,使得风扇能够适应启动磁铁的驱动;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提高风扇在工作时的转动速度,即使在电动车低速行驶时,也能够使得风扇会产生有效的转动,对电机内部的空气进行有效搅动形成气流,以平衡电机内部的热量分布,提高电机壳体的传热效率。采用二级增速的结构,使得电动车在低转速、大扭矩、高产热的工况下,也能够实现风扇的有效转动,有利于电机内部的热量平衡,能够为电机提供良好的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加速磁铁的数量是驱动磁铁数量的整数倍;启动磁铁的数量是加速磁铁数量的整数倍。这使得启动磁铁与驱动磁铁之间磁力传动稳定性好,方便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在电机内设置有风扇,通过风扇在电机内转动,而可搅动电机内部的气流,以免热量在电机内部的聚积,有利于使电机内部的热量得到平衡,能够有效提高电机壳体的传热效率,保证了电机工作的稳定性。通过在电机内设置非接触式的启动磁铁与驱动磁铁,这很好地适应了电机内部的空间,方便了设置,便于通过转子的转动而驱动风扇在电机内运动,以搅动电机内的空气而形成环形的气流。通过启动磁铁与驱动磁铁之间数量的限定,而得以对风扇实现加速,使得在转子转动时,风扇可以产生有效的相对转动,能够保证风扇的工作稳定性,对电机内部的热平衡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带本散热装置的轮毂的爆炸图。
图2是风扇与启动环、加速环装配在一起的立体结构图。
图3是图2所示结构的爆炸图。
图4是风扇的爆炸图。
图5是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导磁板的结构图。
图中,1、轮毂;2、定子;3、电机轴;4、转子;5、启动环;51、启动磁铁;6、加速环;61、加速磁铁;7、轴承;8、风扇;81、驱动磁铁;82、叶片;83、轴联部;84、联接环;9、端盖;10、导磁板;101、导磁爪;102、嵌槽。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说明书附图,本轮毂电机散热装置设置在电动车后车轮的轮毂1内,用于为轮毂1内所设的电机进行散热,以免电机在工作时内部产生局部聚热,而实现电机内的热平衡,使得轮毂1和端盖9能够充分参与到对热量的传导,提高散热效率。图1示出了一种爆炸图,电机设置在轮毂1圆心位置处的空腔内。在轮毂1的该空腔内壁面上设有若干线圈,而构成了电机的定子2。转子4同轴可转动地设置在定子2内,在转子4的轴线位置处设置有电机轴3,电机轴3也作为电动车后轮的轮轴,电机轴3的两端分别伸出到轮毂1空腔的两外侧。在轮毂1上于空腔的两端处分别设置有一端盖9,端盖9用于把空腔的口部封闭住。电机轴3的两端穿过端盖9后而与电动车的后平叉相联接,而实现后车轮对电动车进行支撑。
本散热装置的结构包括风扇8,风扇8通过传动机构而接受转子4的动力,使得在电机工作转子4转动时,而实现风扇8的相对转动,通过风扇8转动的方式而对电机内部的气体进行搅动而形成气流,加速电机内部的热量平衡。
风扇8整体为圆盘形,按功能区分,风扇8上具有推风部和轴联部83,推风部为圆环形,推风部设置在轴联部83的外周,轴联部83用以周向转动轴向固定地套接在电机轴3的外周上。推风部在风扇8转动时,用以对电机内部的气体进行搅动;轴联部83转动地套接在电机轴3上,以实现对推风部的径向支撑。所述的推风部包括两只圆环状的联接环84,两联接环84同轴间隔地设置在一起。两联接环84通过若干片叶片82而连为一体,这些叶片82在联接环84的圆周方向上均布在两联接环84之间的间隔内,整个推风部为塑料或尼龙材质一体注塑成型。
联接环84为片状体所构成的闭环,联接环84整体为圆筒形,所述叶片82为弧形。两联接环84在轴向上的两端分别相平齐,叶片82在联接环84轴向上的两端分别与联接环84的端部相平齐。叶片82在联接环84轴向上的两端之间的部分为C形,这些C形部分的开口在联接环84的周向上均朝向同一侧。通过叶片82所述的设计,而使得在风扇8转动时,叶片82会对电机内部的空气进行搅动,从而在电机内部形成循环的气流,以促进电机内部各处的热平衡,提高电机壳体的热传递效率,以免热量在电机内部局部聚积而对电机的使用稳定性带来影响。
所述的轴联部83为片状体,在轴联部83的圆心位置处联接有轴承7,轴联部83的外缘与内侧联接环84的内周面相联接。推风部和轴联部83可以是同质材料一体注塑成型。
风扇8设置在转子4一端部的外侧,并位于轮毂1的轴向尺寸范围内,所述的端盖9用于把轮毂1的外口部遮盖住。所述的传动机构设置在转子4与定子2之间,用于驱动所述风扇8的转动。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在转子4上的若干启动磁铁51,通常是在转子4的端部固定有片状的启动环5,启动环5塑料、不锈钢或铝合金等非导磁材料制成。启动环5通过螺钉而固定在转子4的端部上,启动环5垂直于电机轴3设置。在启动环5上沿一圆周方向设有若干嵌口,一只启动磁铁51嵌入在一个嵌口内。在进行启动磁铁51的设置时,相邻的两启动磁铁51的同侧端以极性相反的方式布置,该同侧端是指在转子4轴向方向而言的。在风扇8的轴联部83上,对应于启动磁铁51的位置而设置有若干驱动磁铁81,驱动磁铁81均布在一圆周上,相邻两驱动磁铁81的同侧端以极性相反的方式布置,该同侧端也是指转子4的轴向方向。驱动磁铁81的数量少于启动磁铁51的数量,通常情况下,启动磁铁51的数量是驱动磁铁81数量的四到五倍,从而相对于启动环5的转速可给风扇8带来接近四到五倍的增速。在电动车吃力慢速行进时,风扇8也能够产生有效的转动,而在电机内部进行气流的搅动。
启动环5与风扇8之间具有间隔,为了便于对风扇8进行磁力驱动,在驱动磁铁81与启动磁铁51之间设有导磁板10,导磁板10是由铁制成的,导磁板10也通过轴承7而周向转动轴向固定地套接在电机轴3上。在导磁板10的外缘处设有若干导磁爪101,相邻的两导磁爪101之间具有空口。导磁爪101与驱动磁铁81和启动磁铁51的位置相对应,导磁爪101的数量介于驱动磁铁81和启动磁铁51两者的数量之间,而使得在启动环5与风扇8之间形成二级增速,使得风扇8能够很好地适应启动环5的驱动,风扇8在工作过程中运动平缓。导磁爪101上朝向启动磁铁51的表面上设置有嵌槽102,嵌槽102在导磁板10的圆周方向上贯透导磁爪101。可以在嵌槽102内设置有磁铁,在进行磁铁安装时,磁铁在转子4轴向的端部上,相邻的两磁铁之间的极性相反布置。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可以是在驱动磁铁81与启动磁铁51之间设有加速环6,加速环6可以是塑料或不锈钢材质,也可以是铝合金材质。在加速环6上设有若干加速磁铁61,相邻的两加速磁铁61的同侧端以极性相反的方式布置,加速磁铁61的该端部是指位于转子4的轴向上的。加速磁铁61在转子4径向上的位置与驱动磁铁81和启动磁铁51两者在转子4径向上的位置相对应,它们三者在转子4径向上的位置均相重叠,在转子3的轴向上,它们三者之间具有间隙,而实现非接触式作用。加速磁铁61的数量介于驱动磁铁81和启动磁铁51两者的数量之间,启动磁铁51的数量是加速磁铁61数量的整数倍,加速磁铁61的数量是驱动磁铁81数量的整数倍,它们之间通常是两倍的关系,即启动磁铁51的数量是加速磁铁61数量的两倍;加速磁铁61的数量是驱动磁铁81数量的两倍,理论上,在启动环5跟随转子4转动时,风扇8会获得近四倍的增速。
Claims (9)
1.一种轮毂电机散热装置,包括风扇,所述的电机包括同轴地设置在一起的定子和转子,转子的轴线位置处设有电机轴,风扇设于转子的端部外侧,在风扇与转子之间设有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风扇具有推风部和轴联部,推风部设置在轴联部的外周,轴联部周向转动轴向固定地套接在电机轴上;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转子端部的若干启动磁铁,这些启动磁铁沿转子周向均布,相邻两启动磁铁的同侧端部以极性相反的方式布置;在轴联部上设有若干驱动磁铁,这些驱动磁铁沿转子周向均布,相邻两驱动磁铁的同侧端部以极性相反的方式布置;驱动磁铁的数量少于启动磁铁的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电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风部包括联接环和若干叶片,叶片在联接环的周向上均布,叶片在联接环径向上的外端侧与联接环连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毂电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接环为两只,两只联接环同轴地设置在一起,所述的叶片一体成型在两联接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毂电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接环为片状体,联接环整体为圆筒形;两联接环在轴向上的两端分别相平齐,叶片在联接环轴向上的两端分别与联接环的端部相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毂电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叶片在联接环轴向上的两端之间的部分为C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轮毂电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驱动磁铁和启动磁铁之间设有导磁板,导磁板的材质为铁,在导磁板的外缘处形成有若干导磁爪,在相邻的两导磁爪之间具有空口,导磁爪的数量大于驱动磁铁的数量,启动磁铁的数量大于导磁爪的数量,导磁爪在转子径向上的位置与启动磁铁所处的位置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毂电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导磁爪朝向转子的端面上设置有嵌槽,嵌槽与驱动磁铁在转子径向上的位置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轮毂电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启动磁铁与驱动磁铁之间设有加速环,加速磁铁在加速环上沿圆周方向均布,相邻的两加速磁铁的同侧端以极性相反的方式布置,加速磁铁的数量介于启动磁铁和驱动磁铁两者的数量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毂电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加速磁铁的数量是驱动磁铁数量的整数倍;启动磁铁的数量是加速磁铁数量的整数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700389.9U CN216530972U (zh) | 2021-11-05 | 2021-11-05 | 轮毂电机散热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700389.9U CN216530972U (zh) | 2021-11-05 | 2021-11-05 | 轮毂电机散热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530972U true CN216530972U (zh) | 2022-05-13 |
Family
ID=81526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700389.9U Active CN216530972U (zh) | 2021-11-05 | 2021-11-05 | 轮毂电机散热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530972U (zh) |
-
2021
- 2021-11-05 CN CN202122700389.9U patent/CN21653097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333561A2 (en) | Rotor cooling apparatus | |
CN101645629B (zh) | 一种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的自通风冷却装置 | |
CN112383194B (zh) | 一种带内置离心风机的自扇冷轴向磁通电机 | |
CN101170266A (zh) | 外转子式车用永磁发电机 | |
CN118677175B (zh) | 一种强迫式风冷内转子轴向磁通电机 | |
CN111628621B (zh) | 无刷盘式双转子电机 | |
CN112383191A (zh) | 一种带外置离心风机的自扇冷轴向磁通电机 | |
CN114069966A (zh) | 带散热装置的轮毂电机 | |
CN216530972U (zh) | 轮毂电机散热装置 | |
CN112491198B (zh) | 一种混合集成离心风机和轴流风机的自扇冷轴向磁通电机 | |
CN107482848B (zh) | 电动车用带制动盘的轮毂电机 | |
CN213511284U (zh) | 一种高效散热的电机风扇结构 | |
CN220510917U (zh) | 一种有散热风扇的有齿轮毂电机的转子 | |
CN216530971U (zh) | 电机散热风扇 | |
CN216290556U (zh) | 电动车电机内的风扇传动装置 | |
CN217183127U (zh) | 一种外转子电机的散热装置 | |
CN216699731U (zh) | 轮毂电机内磁动力驱动装置 | |
CN213817535U (zh) | 一种阵列式双定子电机 | |
CN216699734U (zh) | 轮毂电机内励磁式驱动装置 | |
CN114583891A (zh) | 一种分时段自主散热式电动机 | |
CN204928522U (zh) | 一种发动机直驱无刷爪极发电机 | |
CN215897393U (zh) | 电动车电机 | |
CN202091211U (zh) | 一种耐高温稀土永磁无刷直流自吸泵 | |
CN216699733U (zh) | 轮毂电机内磁动力风扇 | |
CN216699732U (zh) | 轮毂电机内的风动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