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6530972U - 轮毂电机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轮毂电机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30972U
CN216530972U CN202122700389.9U CN202122700389U CN216530972U CN 216530972 U CN216530972 U CN 216530972U CN 202122700389 U CN202122700389 U CN 202122700389U CN 216530972 U CN216530972 U CN 2165309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s
rotor
fan
motor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0038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波
沈词书
郑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ma Vehicle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ma Vehicle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ma Vehicle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ma Vehicle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0038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309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309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309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毂电机散热装置,属于电动车电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电动车上换热电机结构相对较为复杂、不便装配设置的问题。结构包括风扇,风扇设于电机转子的端部外侧,在风扇与转子之间设有传动机构。风扇具有推风部和轴联部,推风部设置在轴联部的外周,轴联部周向转动轴向固定地套接在电机轴上;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转子端部的若干启动磁铁,这些启动磁铁沿转子周向均布,相邻两启动磁铁的同侧端部以极性相反的方式布置;在轴联部上设有若干驱动磁铁,这些驱动磁铁沿转子周向均布,相邻两驱动磁铁的同侧端部以极性相反的方式布置;驱动磁铁的数量少于启动磁铁的数量。

Description

轮毂电机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毂电机,特别是涉及应用在轮毂电机内用于对电机内部进行散热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车作为一种便捷式的交通工具,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电动车可以载人和载物,是居家特别重要的工具。电动车是由电机提供行走动力的,现有电动车上的电机通常是设置在后车轮的轮毂位置处。电机在电动车行进过程中,会得电而持续给电动车输出动力,并且电机中的定子和转子在工作过程中会持续的发生相对转动,这些物理和机械作用而使得电机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电机内所产生热量不能够充分导出,而在电机内聚积,这会给电机的机械和物理性能带来影响,长时间的工作后,会给电机带来疲劳性的损伤,从而会影响到电机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6160340 A)公开了一种永磁电机冷却结构,具体是一种永磁电机全封闭强迫通风冷却结构。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永磁电机冷却性能差、适用范围有限的问题。一种永磁电机全封闭强迫通风冷却结构,包括机座、前端盖、后端盖、前轴承、后轴承、定子结构、转子结构;径向进风孔、第三通风间隙、轴向通风孔、第一通风间隙、径向出风孔共同构成主冷却风路结构;轴向前进风孔、第二通风间隙、轴向前出风孔共同构成前部辅助冷却风路结构;轴向后进风孔、第四通风间隙、轴向后出风孔共同构成后部辅助冷却风路结构;转子铁心的前端面固定有前扇叶;转子铁心的后端面固定有后扇叶。本发明适用于永磁电机。
为了适应电机的散热,这种电动车永磁电机的结构相对较为复杂,不便设置,在电动车低转速的情形下,并不能很好地实现对电机内部进行散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轮毂电机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便于设置,能够很好地适应电动车在工作过程中的散热要求。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轮毂电机散热装置,包括风扇,所述的电机包括同轴地设置在一起的定子和转子,转子的轴线位置处设有电机轴,风扇设于转子的端部外侧,在风扇与转子之间设有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风扇具有推风部和轴联部,推风部设置在轴联部的外周,轴联部周向转动轴向固定地套接在电机轴上;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转子端部的若干启动磁铁,这些启动磁铁沿转子周向均布,相邻两启动磁铁的同侧端部以极性相反的方式布置;在轴联部上设有若干驱动磁铁,这些驱动磁铁沿转子周向均布,相邻两驱动磁铁的同侧端部以极性相反的方式布置;驱动磁铁的数量少于启动磁铁的数量。
所述的风扇在转子轴向上的尺寸相对较小,风扇设置在轮毂内轴向尺寸内。风扇上推风部用于在周向运动时,而在电机内部产生扰流作用,在电机内部形成气流,以加速散热;轴联部实现风扇与电机轴之间的套接。风扇与电机转子上分别设置磁铁,通过磁铁实现电机转子与风扇之间的非接触式驱动,两者磁铁之间数量的限定,而可以实现电机转子对风扇的加速驱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推风部包括联接环和若干叶片,叶片在联接环的周向上均布,叶片在联接环径向上的外端侧与联接环连为一体。通过联接环把这些叶片连为一个整体,能够有效保证叶片的强度,使得叶片不需要被制得较厚,能够有效减轻风扇的整体重量,便于对风扇进行驱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联接环为两只,两只联接环同轴地设置在一起,所述的叶片一体成型在两联接环之间。通过两联接环把所有的叶片连为一个整体,进一步保证了叶片的强度,叶片不需要太厚,能够有效减轻风扇的重量,便于对风扇的驱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联接环为片状体,联接环整体为圆筒形;两联接环在轴向上的两端分别相平齐,叶片在联接环轴向上的两端分别与联接环的端部相平齐。联接环的轴向尺寸要大于联接环的厚度,叶片位于联环轨的轴向尺寸范围内,结构紧凑性好,便于保证叶片的强度。两联接环能够为叶片提供充分的强度支持,能够有效保证叶片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叶片在联接环轴向上的两端之间的部分为C形。这很好地适应了两联接环的设置,便于叶片对电机内部的气流进行搅动。
进一步地,在驱动磁铁和启动磁铁之间设有导磁板,导磁板的材质为铁,在导磁板的外缘处形成有若干导磁爪,在相邻的两导磁爪之间具有空口,导磁爪的数量大于驱动磁铁的数量,启动磁铁的数量大于导磁爪的数量,导磁爪在转子径向上的位置与启动磁铁所处的位置相对应。通过导磁板的设置,而在导磁板的外缘处形成有若干导磁爪,导磁爪的存在而便于启动磁铁与驱动磁铁之间实现磁力的传导,减少磁损耗,提高对风扇的驱动效率。
进一步地,在导磁爪朝向转子的端面上设置有嵌槽,嵌槽与驱动磁铁在转子径向上的位置相对应。嵌槽本身具有聚磁作用,而能够提高磁力的传导效率。也可以在嵌槽内嵌入磁铁,通过磁铁的设置,而能够使得风扇更好地适应启动磁铁的驱动。
进一步地,在启动磁铁与驱动磁铁之间设有加速环,加速磁铁在加速环上沿圆周方向均布,相邻的两加速磁铁的同侧端以极性相反的方式布置,加速磁铁的数量介于启动磁铁和驱动磁铁两者的数量之间。通过加速环的设置,并结合加速磁铁的布置,使得风扇与转子之间可进行二级增速,一方面起到缓冲作用,使得风扇能够适应启动磁铁的驱动;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提高风扇在工作时的转动速度,即使在电动车低速行驶时,也能够使得风扇会产生有效的转动,对电机内部的空气进行有效搅动形成气流,以平衡电机内部的热量分布,提高电机壳体的传热效率。采用二级增速的结构,使得电动车在低转速、大扭矩、高产热的工况下,也能够实现风扇的有效转动,有利于电机内部的热量平衡,能够为电机提供良好的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加速磁铁的数量是驱动磁铁数量的整数倍;启动磁铁的数量是加速磁铁数量的整数倍。这使得启动磁铁与驱动磁铁之间磁力传动稳定性好,方便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在电机内设置有风扇,通过风扇在电机内转动,而可搅动电机内部的气流,以免热量在电机内部的聚积,有利于使电机内部的热量得到平衡,能够有效提高电机壳体的传热效率,保证了电机工作的稳定性。通过在电机内设置非接触式的启动磁铁与驱动磁铁,这很好地适应了电机内部的空间,方便了设置,便于通过转子的转动而驱动风扇在电机内运动,以搅动电机内的空气而形成环形的气流。通过启动磁铁与驱动磁铁之间数量的限定,而得以对风扇实现加速,使得在转子转动时,风扇可以产生有效的相对转动,能够保证风扇的工作稳定性,对电机内部的热平衡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带本散热装置的轮毂的爆炸图。
图2是风扇与启动环、加速环装配在一起的立体结构图。
图3是图2所示结构的爆炸图。
图4是风扇的爆炸图。
图5是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导磁板的结构图。
图中,1、轮毂;2、定子;3、电机轴;4、转子;5、启动环;51、启动磁铁;6、加速环;61、加速磁铁;7、轴承;8、风扇;81、驱动磁铁;82、叶片;83、轴联部;84、联接环;9、端盖;10、导磁板;101、导磁爪;102、嵌槽。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说明书附图,本轮毂电机散热装置设置在电动车后车轮的轮毂1内,用于为轮毂1内所设的电机进行散热,以免电机在工作时内部产生局部聚热,而实现电机内的热平衡,使得轮毂1和端盖9能够充分参与到对热量的传导,提高散热效率。图1示出了一种爆炸图,电机设置在轮毂1圆心位置处的空腔内。在轮毂1的该空腔内壁面上设有若干线圈,而构成了电机的定子2。转子4同轴可转动地设置在定子2内,在转子4的轴线位置处设置有电机轴3,电机轴3也作为电动车后轮的轮轴,电机轴3的两端分别伸出到轮毂1空腔的两外侧。在轮毂1上于空腔的两端处分别设置有一端盖9,端盖9用于把空腔的口部封闭住。电机轴3的两端穿过端盖9后而与电动车的后平叉相联接,而实现后车轮对电动车进行支撑。
本散热装置的结构包括风扇8,风扇8通过传动机构而接受转子4的动力,使得在电机工作转子4转动时,而实现风扇8的相对转动,通过风扇8转动的方式而对电机内部的气体进行搅动而形成气流,加速电机内部的热量平衡。
风扇8整体为圆盘形,按功能区分,风扇8上具有推风部和轴联部83,推风部为圆环形,推风部设置在轴联部83的外周,轴联部83用以周向转动轴向固定地套接在电机轴3的外周上。推风部在风扇8转动时,用以对电机内部的气体进行搅动;轴联部83转动地套接在电机轴3上,以实现对推风部的径向支撑。所述的推风部包括两只圆环状的联接环84,两联接环84同轴间隔地设置在一起。两联接环84通过若干片叶片82而连为一体,这些叶片82在联接环84的圆周方向上均布在两联接环84之间的间隔内,整个推风部为塑料或尼龙材质一体注塑成型。
联接环84为片状体所构成的闭环,联接环84整体为圆筒形,所述叶片82为弧形。两联接环84在轴向上的两端分别相平齐,叶片82在联接环84轴向上的两端分别与联接环84的端部相平齐。叶片82在联接环84轴向上的两端之间的部分为C形,这些C形部分的开口在联接环84的周向上均朝向同一侧。通过叶片82所述的设计,而使得在风扇8转动时,叶片82会对电机内部的空气进行搅动,从而在电机内部形成循环的气流,以促进电机内部各处的热平衡,提高电机壳体的热传递效率,以免热量在电机内部局部聚积而对电机的使用稳定性带来影响。
所述的轴联部83为片状体,在轴联部83的圆心位置处联接有轴承7,轴联部83的外缘与内侧联接环84的内周面相联接。推风部和轴联部83可以是同质材料一体注塑成型。
风扇8设置在转子4一端部的外侧,并位于轮毂1的轴向尺寸范围内,所述的端盖9用于把轮毂1的外口部遮盖住。所述的传动机构设置在转子4与定子2之间,用于驱动所述风扇8的转动。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在转子4上的若干启动磁铁51,通常是在转子4的端部固定有片状的启动环5,启动环5塑料、不锈钢或铝合金等非导磁材料制成。启动环5通过螺钉而固定在转子4的端部上,启动环5垂直于电机轴3设置。在启动环5上沿一圆周方向设有若干嵌口,一只启动磁铁51嵌入在一个嵌口内。在进行启动磁铁51的设置时,相邻的两启动磁铁51的同侧端以极性相反的方式布置,该同侧端是指在转子4轴向方向而言的。在风扇8的轴联部83上,对应于启动磁铁51的位置而设置有若干驱动磁铁81,驱动磁铁81均布在一圆周上,相邻两驱动磁铁81的同侧端以极性相反的方式布置,该同侧端也是指转子4的轴向方向。驱动磁铁81的数量少于启动磁铁51的数量,通常情况下,启动磁铁51的数量是驱动磁铁81数量的四到五倍,从而相对于启动环5的转速可给风扇8带来接近四到五倍的增速。在电动车吃力慢速行进时,风扇8也能够产生有效的转动,而在电机内部进行气流的搅动。
启动环5与风扇8之间具有间隔,为了便于对风扇8进行磁力驱动,在驱动磁铁81与启动磁铁51之间设有导磁板10,导磁板10是由铁制成的,导磁板10也通过轴承7而周向转动轴向固定地套接在电机轴3上。在导磁板10的外缘处设有若干导磁爪101,相邻的两导磁爪101之间具有空口。导磁爪101与驱动磁铁81和启动磁铁51的位置相对应,导磁爪101的数量介于驱动磁铁81和启动磁铁51两者的数量之间,而使得在启动环5与风扇8之间形成二级增速,使得风扇8能够很好地适应启动环5的驱动,风扇8在工作过程中运动平缓。导磁爪101上朝向启动磁铁51的表面上设置有嵌槽102,嵌槽102在导磁板10的圆周方向上贯透导磁爪101。可以在嵌槽102内设置有磁铁,在进行磁铁安装时,磁铁在转子4轴向的端部上,相邻的两磁铁之间的极性相反布置。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可以是在驱动磁铁81与启动磁铁51之间设有加速环6,加速环6可以是塑料或不锈钢材质,也可以是铝合金材质。在加速环6上设有若干加速磁铁61,相邻的两加速磁铁61的同侧端以极性相反的方式布置,加速磁铁61的该端部是指位于转子4的轴向上的。加速磁铁61在转子4径向上的位置与驱动磁铁81和启动磁铁51两者在转子4径向上的位置相对应,它们三者在转子4径向上的位置均相重叠,在转子3的轴向上,它们三者之间具有间隙,而实现非接触式作用。加速磁铁61的数量介于驱动磁铁81和启动磁铁51两者的数量之间,启动磁铁51的数量是加速磁铁61数量的整数倍,加速磁铁61的数量是驱动磁铁81数量的整数倍,它们之间通常是两倍的关系,即启动磁铁51的数量是加速磁铁61数量的两倍;加速磁铁61的数量是驱动磁铁81数量的两倍,理论上,在启动环5跟随转子4转动时,风扇8会获得近四倍的增速。

Claims (9)

1.一种轮毂电机散热装置,包括风扇,所述的电机包括同轴地设置在一起的定子和转子,转子的轴线位置处设有电机轴,风扇设于转子的端部外侧,在风扇与转子之间设有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风扇具有推风部和轴联部,推风部设置在轴联部的外周,轴联部周向转动轴向固定地套接在电机轴上;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转子端部的若干启动磁铁,这些启动磁铁沿转子周向均布,相邻两启动磁铁的同侧端部以极性相反的方式布置;在轴联部上设有若干驱动磁铁,这些驱动磁铁沿转子周向均布,相邻两驱动磁铁的同侧端部以极性相反的方式布置;驱动磁铁的数量少于启动磁铁的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电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风部包括联接环和若干叶片,叶片在联接环的周向上均布,叶片在联接环径向上的外端侧与联接环连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毂电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接环为两只,两只联接环同轴地设置在一起,所述的叶片一体成型在两联接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毂电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接环为片状体,联接环整体为圆筒形;两联接环在轴向上的两端分别相平齐,叶片在联接环轴向上的两端分别与联接环的端部相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毂电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叶片在联接环轴向上的两端之间的部分为C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轮毂电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驱动磁铁和启动磁铁之间设有导磁板,导磁板的材质为铁,在导磁板的外缘处形成有若干导磁爪,在相邻的两导磁爪之间具有空口,导磁爪的数量大于驱动磁铁的数量,启动磁铁的数量大于导磁爪的数量,导磁爪在转子径向上的位置与启动磁铁所处的位置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毂电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导磁爪朝向转子的端面上设置有嵌槽,嵌槽与驱动磁铁在转子径向上的位置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轮毂电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启动磁铁与驱动磁铁之间设有加速环,加速磁铁在加速环上沿圆周方向均布,相邻的两加速磁铁的同侧端以极性相反的方式布置,加速磁铁的数量介于启动磁铁和驱动磁铁两者的数量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毂电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加速磁铁的数量是驱动磁铁数量的整数倍;启动磁铁的数量是加速磁铁数量的整数倍。
CN202122700389.9U 2021-11-05 2021-11-05 轮毂电机散热装置 Active CN2165309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00389.9U CN216530972U (zh) 2021-11-05 2021-11-05 轮毂电机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00389.9U CN216530972U (zh) 2021-11-05 2021-11-05 轮毂电机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30972U true CN216530972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26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00389.9U Active CN216530972U (zh) 2021-11-05 2021-11-05 轮毂电机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309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333561A2 (en) Rotor cooling apparatus
CN101645629B (zh) 一种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的自通风冷却装置
CN112383194B (zh) 一种带内置离心风机的自扇冷轴向磁通电机
CN101170266A (zh) 外转子式车用永磁发电机
CN118677175B (zh) 一种强迫式风冷内转子轴向磁通电机
CN111628621B (zh) 无刷盘式双转子电机
CN112383191A (zh) 一种带外置离心风机的自扇冷轴向磁通电机
CN114069966A (zh) 带散热装置的轮毂电机
CN216530972U (zh) 轮毂电机散热装置
CN112491198B (zh) 一种混合集成离心风机和轴流风机的自扇冷轴向磁通电机
CN107482848B (zh) 电动车用带制动盘的轮毂电机
CN213511284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电机风扇结构
CN220510917U (zh) 一种有散热风扇的有齿轮毂电机的转子
CN216530971U (zh) 电机散热风扇
CN216290556U (zh) 电动车电机内的风扇传动装置
CN217183127U (zh) 一种外转子电机的散热装置
CN216699731U (zh) 轮毂电机内磁动力驱动装置
CN213817535U (zh) 一种阵列式双定子电机
CN216699734U (zh) 轮毂电机内励磁式驱动装置
CN114583891A (zh) 一种分时段自主散热式电动机
CN204928522U (zh) 一种发动机直驱无刷爪极发电机
CN215897393U (zh) 电动车电机
CN202091211U (zh) 一种耐高温稀土永磁无刷直流自吸泵
CN216699733U (zh) 轮毂电机内磁动力风扇
CN216699732U (zh) 轮毂电机内的风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