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6520081U - 一种夹紧限位环及气管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夹紧限位环及气管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20081U
CN216520081U CN202122993690.3U CN202122993690U CN216520081U CN 216520081 U CN216520081 U CN 216520081U CN 202122993690 U CN202122993690 U CN 202122993690U CN 216520081 U CN216520081 U CN 2165200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ipe
ring
ring body
clamping
col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9369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高球
徐义滔
黄飞
黄泰硕
廖银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9369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200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200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200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夹紧限位环及气管连接结构。该夹紧限位环包括环本体,所述环本体的侧壁开设有豁口部,所述豁口部沿所述环本体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在所述环本体未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所述豁口部具有第一开口宽度,在所述环本体受到径向压力的情况下,所述豁口部具有第二开口宽度,所述第二开口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开口宽度;所述环本体具有内侧壁,所述内侧壁凸出设置有止逆棘齿,所述止逆棘齿被配置为与外部管道配合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夹紧限位环及气管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管道连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夹紧限位环及气管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气管接头的使用非常广泛,许多施工现场以及机械设备等都需要使用到气管接头。气管接头连接的牢固性、密封性十分重要,如果气管接头连接不够牢固而在使用中发生松脱,则有可能给设备造成损伤,严重时还会引发安全事故。
有鉴于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提高气管接头连接的牢固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夹紧限位环及气管连接结构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夹紧限位环,该夹紧限位环包括:
环本体,所述环本体的侧壁开设有豁口部,所述豁口部沿所述环本体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在所述环本体未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所述豁口部具有第一开口宽度,在所述环本体受到径向压力的情况下,所述豁口部具有第二开口宽度,所述第二开口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开口宽度;
所述环本体具有内侧壁,所述内侧壁凸出设置有止逆棘齿,所述止逆棘齿被配置为与外部管道配合连接。
可选地,所述环本体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豁口部贯通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设置。
可选地,所述环本体的外壁设置有第一锥面部,沿着从所述第一端面到所述第二端面的方向,所述第一锥面部的外径呈逐渐减小设置。
可选地,所述止逆棘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齿面及第二齿面,所述第一齿面与所述第二齿面之间形成锐角夹角;
所述第一齿面相较所述第二齿面更加远离所述第一端面设置,且所述第一齿面从所述内侧壁朝向靠近所述第一端面的方向倾斜设置。
可选地,沿所述环本体的轴向方向,所述内侧壁设置至少两个所述止逆棘齿。
可选地,所述环本体的中心轴所在的剖面与所述第一锥面部具有第一相交线,所述第一相交线与所述中心轴之间的夹角为15°-20°。
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口宽度与所述止逆棘齿的高度的比值为2π。
可选地,所述环本体具有切面部,所述切面部具有第一壁厚,所述切面部以外区域具有第二壁厚,所述第一壁厚小于所述第二壁厚;所述切面部与所述豁口部相对于所述环本体的中心轴对称设置。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气管连接结构,其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夹紧限位环,还包括气管本体及气管接头;
所述气管接头及夹紧限位环均套接于所述气管本体外,所述止逆棘齿与所述气管本体连接,所述气管接头被配置为与外部设备连接。
可选地,所述夹紧限位环的外壁具有第一锥面部,所述气管接头的内壁具有第二锥面部,所述第一锥面部与所述第二锥面部匹配抵接。
可选地,所述止逆棘齿的高度为所述气管本体侧壁的壁厚的0.35倍。
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夹紧限位环,通过设置豁口部使该夹紧限位环的环本体可以沿径向方向发生收缩,从而环本体可以将套接在其内的外部管道牢牢抱紧;通过设置止逆棘齿可以进一步对外部管道起到紧固的作用,防止外部管道发生松脱,从而提高安全性能。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夹紧限位环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夹紧限位环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夹紧限位环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气管连接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气管连接结构与外部设备配合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气管连接结构与外部设备配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气管连接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8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气管连接结构的部分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气管连接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图10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气管连接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三;
图11所示为夹紧限位环的尺寸参数标记图示;
图12所示为气管本体的尺寸参数标记图示。
附图标记说明:
1、气管本体;11、第一端部;12、第二端部;2、第一密封圈;3、第二密封圈;4、气管接头;41、第二锥面部;42、螺纹部;43、凸台部;5、第三密封圈;6、夹紧限位环;60、环本体;601、第一端面;602、第二端面;61、内侧壁;62、止逆棘齿;621、第一齿面;622、第二齿面;63、第一锥面部;631、第一相交线;64、豁口部;65、切面部;7、电磁分配阀。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参照图1-图10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夹紧限位环,所述夹紧限位环包括环本体60,所述环本体60的侧壁开设有豁口部64,所述豁口部64沿所述环本体60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在所述环本体60未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所述豁口部64具有第一开口宽度,在所述环本体60受到径向压力的情况下,所述豁口部64具有第二开口宽度,所述第二开口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开口宽度;所述环本体60具有内侧壁61,所述内侧壁61凸出设置有止逆棘齿62,所述止逆棘齿62被配置为与外部管道配合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夹紧限位环在使用使,将外部管道套接于该夹紧限位环的环本体60内;由于环本体60开设有豁口部64,因此可以通过给环本体60施加沿其径向的压力,使环本体60沿其径向方向发生收缩,从而环本体60可以将套接在其内的外部管道牢牢抱紧。并且,又由于环本体60的内侧壁61凸出设置有止逆棘齿62,当环本体60抱紧外部管道的同时,止逆棘齿62可以进一步对外部管道起到紧固的作用,止逆棘齿62可以勾住外部管道,防止其发生松脱,从而提高安全性能。
参照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本体60具有第一端面601和第二端面602,所述豁口部64贯通所述第一端面601和所述第二端面602设置。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贯通设置的豁口部64可以让夹紧限位环6很容易实现沿其径向方向的收缩;进一步具体地,夹紧限位环6采用金属材质制成,其具有一定的塑性变形能力。
参照图1、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环本体60的外壁设置有第一锥面部63,沿着从所述第一端面601到所述第二端面602的方向,所述第一锥面部63的外径呈逐渐减小设置。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第一锥面部63的设置有助于该夹紧限位环6与外部结构进行配合。
参照图1、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止逆棘齿6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齿面621及第二齿面622,所述第一齿面621与所述第二齿面622之间形成锐角夹角;所述第一齿面621相较所述第二齿面622更加远离所述第一端面601设置,且所述第一齿面621从所述内侧壁61朝向靠近所述第一端面601的方向倾斜设置。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止逆棘齿62的截面形状类似于三角形,其中,第一齿面621与第二齿面622之间形成了一个尖角结构;进一步具体地,止逆棘齿62为硬质材料,例如金属材质,而环本体60内套接的外部管道一般为软质材料,例如塑胶材质,上述尖角结构可以勾住外部管道的外壁面,从而将外部管道牢牢抓紧。
进一步地,外部管道从第二端面602朝向第一端面601的方向套入到环本体60内,第一齿面621与第二齿面622设置的位置,以及第一齿面621的倾斜方向可以对外部管道的套入起到导向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外部管道的套入;并且在外部管道套入到环本体60内后,当外部管道欲反向拔出时,第一齿面621与第二齿面622所形成的尖角结构会勾住外部管道的外壁面阻止外部管道拔出,从而有效防止外部管道发生松脱。
参照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环本体60的轴向方向,所述内侧壁61设置至少两个所述止逆棘齿62。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沿轴向方向至少设置两个止逆棘齿62可以保证给予外部管道足够的轴向拉伸强度,进一步确保外部管道不会发生松脱。
参照图4-图8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管连接结构,其包括如上所述的夹紧限位环6,还包括气管本体1及气管接头4;所述气管接头4及夹紧限位环6均套接于所述气管本体1外,所述止逆棘齿62与所述气管本体1连接,所述气管接头4被配置为与外部设备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管连接结构中,气管本体1具有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2;气管接头4及夹紧限位环6均套接于所述气管本体1外,夹紧限位环6与气管接头4沿着从气管本体1的第一端部11到第二端部12的方向依次设置,且气管接头4及夹紧限位环6均连接于靠近气管本体1的第一端部11的位置处;气管接头4进而与外部设备,例如电磁分配阀7进行连接。夹紧限位环6可以对气管本体1起到夹紧加固的作用,确保该气管连接结构与外部设备连接的紧固性,防止气管本体1发生松脱,从而提高安全性能。
参照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紧限位环6的外壁具有第一锥面部63,所述气管接头4的内壁具有第二锥面部41,所述第一锥面部63与所述第二锥面部41匹配抵接。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夹紧限位环6与气管接头4相互套接,具体地,夹紧限位环6靠近气管接头4的部位可套接到气管接头4内,这样,随着气管接头4进入到电磁分配阀7内与电磁分配阀7连接时,气管接头4朝向夹紧限位环6的方向移动,夹紧限位环6靠近气管接头4的部位进入到气管接头4中,气管接头4对夹紧限位环6施加沿夹紧限位环6径向方向的力,夹紧限位环6由于豁口部64的存在而沿其径向方向进行收缩,从而使夹紧限位环6更加抱紧气管本体1,进而更加提高气管本体1连接的紧固性。
进一步具体地,夹紧限位环6的第一锥面部63进入到气管接头4的第二锥面部41中,第一锥面部63与第二锥面部41的配合连接能够确保夹紧限位环6靠近气管接头4的部分可以顺利进入到气管接头4中;并且,在气管接头4与电磁分配阀7连接的过程中,第一锥面部63进入到第二锥面部41中时,第二锥面部41对第一锥面部63施加沿斜面方向的作用力,该作用力会沿夹紧限位环6的径向存在一个较大的分力,这一分力有利于压紧夹紧限位环6从而使夹紧限位环6抱紧气管本体1。
参照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环本体60的中心轴所在的剖面与所述第一锥面部63具有第一相交线631,所述第一相交线631与所述中心轴之间的夹角为а,а的角度范围为15°-20°。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由于а的角度过小,会导致夹紧限位环6的轴向尺寸过大;而а的角度过大,在气管接头4与电磁分配阀7连接的过程中,分解在夹紧限位环6上的径向分力较小,这样夹紧限位环6无法较好地抱紧气管本体1。
参照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本体60具有切面部65,所述切面部65具有第一壁厚,所述切面部65以外区域具有第二壁厚,所述第一壁厚小于所述第二壁厚;所述切面部65与所述豁口部64相对于所述环本体60的中心轴对称设置。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将壁厚较薄的切面部65设置在豁口部64的对面,当夹紧限位环6受到外力作用时,例如气管接头4给夹紧限位环6施加压力时,由于切面部65的壁厚较薄、强度较弱,因此非常容易发生变形,有利于豁口部64发生收紧。
进一步地,由于止逆棘齿62为硬质材料,而气管本体1为软质材料,因此,止逆棘齿62会嵌入到气管本体1的侧壁设置。这样当夹紧限位环6靠近气管接头4的部位进入到气管接头4中,气管接头4对夹紧限位环6施加沿夹紧限位环6径向方向的力时,止逆棘齿62的尖角结构很容易就扎进到气管本体1的侧壁中,从而进一步勾住气管本体1,确保气管本体1无法被拔脱。
参照图11、图1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逆棘齿62的高度H为所述气管本体1侧壁的壁厚T的0.35倍,即H=0.35T。并且,所述第一开口宽度S与所述止逆棘齿62的高度H的比值为2π,即S=2πH。
上述参数范围确保了止逆棘齿62嵌入气管本体1侧壁的深度不大于气管本体1侧壁的壁厚的三分之一,从而在确保止逆棘齿62牢牢勾住气管本体1的同时不会对气管本体1造成损伤。
参照图4、图9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管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一密封圈2及第二密封圈3,所述第一密封圈2及所述第二密封圈3设置在所述气管本体1与所述气管接头4之间。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第一密封圈2及第二密封圈3的设置有利于提高气管本体1与气管接头4之间的密封性,从而提高整个气管连接结构的密封性。
参照图8、图10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管接头4的外壁设置有螺纹部42,所述螺纹部42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气管接头4与电磁分配阀7之间采用螺纹连接进行装配,螺纹部42拧入到电磁分配阀7中,该连接方式简单易操作。
参照图8、图10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气管接头4的外壁凸出设置有凸台部43,所述气管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三密封圈5,所述第三密封圈5套接于所述气管接头4外,且所述第三密封圈5位于所述螺纹部42与所述凸台部43之间。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当气管接头4与电磁分配阀7螺纹拧紧连接到一起之后,第三密封圈5跟随气管接头4进入到电磁分配阀7中实现与电磁分配阀7的密封连接,凸台部43暴露在电磁分配阀7外,第三密封圈5夹紧在凸台部43与螺纹部42之间,提高气管接头4与电磁分配阀7之间的密封性能。
进一步具体地,参照图4、图8所示,沿着从所述第二端部12到所述第一端部11的方向,所述第一密封圈2、第二密封圈3及第三密封圈5依次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申请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1)

1.一种夹紧限位环,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本体(60),所述环本体(60)的侧壁开设有豁口部(64),所述豁口部(64)沿所述环本体(60)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在所述环本体(60)未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所述豁口部(64)具有第一开口宽度,在所述环本体(60)受到径向压力的情况下,所述豁口部(64)具有第二开口宽度,所述第二开口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开口宽度;
所述环本体(60)具有内侧壁(61),所述内侧壁(61)凸出设置有止逆棘齿(62),所述止逆棘齿(62)被配置为与外部管道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紧限位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本体(60)具有第一端面(601)和第二端面(602),所述豁口部(64)贯通所述第一端面(601)和所述第二端面(602)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紧限位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本体(60)的外壁设置有第一锥面部(63),沿着从所述第一端面(601)到所述第二端面(602)的方向,所述第一锥面部(63)的外径呈逐渐减小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紧限位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逆棘齿(6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齿面(621)及第二齿面(622),所述第一齿面(621)与所述第二齿面(622)之间形成锐角夹角;
所述第一齿面(621)相较所述第二齿面(622)更加远离所述第一端面(601)设置,且所述第一齿面(621)从所述内侧壁(61)朝向靠近所述第一端面(601)的方向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紧限位环,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环本体(60)的轴向方向,所述内侧壁(61)设置至少两个所述止逆棘齿(6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紧限位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本体(60)的中心轴所在的剖面与所述第一锥面部(63)具有第一相交线(631),所述第一相交线(631)与所述中心轴之间的夹角为15°-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紧限位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宽度与所述止逆棘齿(62)的高度的比值为2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紧限位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本体(60)具有切面部(65),所述切面部(65)具有第一壁厚,所述切面部(65)以外区域具有第二壁厚,所述第一壁厚小于所述第二壁厚;所述切面部(65)与所述豁口部(64)相对于所述环本体(60)的中心轴对称设置。
9.一种气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夹紧限位环(6),还包括气管本体(1)及气管接头(4);
所述气管接头(4)及夹紧限位环(6)均套接于所述气管本体(1)外,所述止逆棘齿(62)与所述气管本体(1)连接,所述气管接头(4)被配置为与外部设备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限位环(6)的外壁具有第一锥面部(63),所述气管接头(4)的内壁具有第二锥面部(41),所述第一锥面部(63)与所述第二锥面部(41)匹配抵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逆棘齿(62)的高度为所述气管本体(1)侧壁的壁厚的0.35倍。
CN202122993690.3U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夹紧限位环及气管连接结构 Active CN2165200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93690.3U CN216520081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夹紧限位环及气管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93690.3U CN216520081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夹紧限位环及气管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20081U true CN216520081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65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93690.3U Active CN216520081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夹紧限位环及气管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200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74834A1 (en) Pipe connector
DE69715689D1 (de) Verbindungsanordnung zwischen flexiblem anschlussstück und druckrohrleitung
US7096543B2 (en) Clamp
US20100045032A1 (en) Tube Coupling Device
CN216520081U (zh) 一种夹紧限位环及气管连接结构
US20040004354A1 (en) Pipe fitting having strengthened starter threads
CN212615760U (zh) 组合式多通连接件
CA2199882A1 (en) Barbed tubular connectors
US20140299721A1 (en) Hose Clamp Brace
CN201925632U (zh) 一种扣压式复合压力管接头以及管道连接结构
JP2011069484A (ja) ホース継手
CN207421596U (zh) 一种软管的咬合式接头
CN201081067Y (zh) 一种农用管道连接管件
CN211059581U (zh) 一种拉挤加筋frp管的连接结构
KR101308401B1 (ko) 파이프와 고강도 연결구를 일체로 하는 하수관 연결 조립체
CN215000009U (zh) 一种用于管道对接的不锈钢紧固装置
CN220379112U (zh) 一种用于卡压连接结构的高抗拔性能的卡圈
CN111022799A (zh) 一种钢管卡环接头
CN214331731U (zh) 一种管道嵌入式管夹及空调外机管路组件
KR20100094048A (ko) 플랜지 타입 메카니컬 조인트
CN221221871U (zh) 一种高压高气密度直插管接头
CN216344554U (zh) 一种超高压整体式扣压接头
CN221294689U (zh) 一种自锁扎带
CN2663710Y (zh) 束紧管件的束紧装置
CN217927805U (zh) 一种耐高压的高压油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