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17697U - 一种新型的双开全景窗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双开全景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517697U CN216517697U CN202123103240.9U CN202123103240U CN216517697U CN 216517697 U CN216517697 U CN 216517697U CN 202123103240 U CN202123103240 U CN 202123103240U CN 216517697 U CN216517697 U CN 21651769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window
- window frame
- frame
- ope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ng Frames And Configu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双开全景窗,涉及门窗技术领域,包括窗框,所述窗框的中部设置有横向中柱,所述横向中柱设置有排水组件,所述横向中柱将所述窗框的划分为封闭窗框架以及活动窗框架,所述封闭窗框架设置有玻璃板,所述活动窗框架可开合设置有双开窗户,所述双开窗户的上端两侧设置有滑板组件,所述滑板组件滚动连接在所述活动窗框架上。本双开全景窗的有益之处是,在横向中柱上设置有排水组件,有利于水分的排出,避免形成积水而导致产品受损或滋生细菌;滑板组件能令双开窗户能够在活动窗框架上顺畅地进行推动,结构巧妙,使用效果好,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的双开全景窗。
背景技术
门窗是家家户户比较常见的建筑构造,主要用于通风与采光,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有保温、隔热、防水以及防火等功能,在一些沿海的确的高层建筑当中,窗户连接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密封性显得格外重要。
目前,常见的全景窗以推拉窗为主,门窗组件通常包括窗框、横向中柱以及导轨,推拉窗在导轨上滑动进行启闭。但目前使用的全景窗的结构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窗户在开启或关闭的移动过程中不顺畅,推拉费劲,并且横向中柱缺乏相关的排水结构,长期使用后容易形成有积水,从而导致产品的受损以及细菌的滋生。基于此,急需研制出一款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的双开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的双开全景窗,在横向中柱上设置有排水组件,有利于水分的排出,避免形成积水而导致产品受损或滋生细菌;滑板组件能令双开窗户能够在活动窗框架上顺畅地进行推动,结构巧妙,使用效果好,实用性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的双开全景窗,包括窗框,所述窗框的中部设置有横向中柱,所述横向中柱设置有排水组件,所述横向中柱将所述窗框的划分为封闭窗框架以及活动窗框架,所述封闭窗框架设置有玻璃板,所述活动窗框架可开合设置有双开窗户,所述双开窗户的上端两侧设置有滑板组件,所述滑板组件滚动连接在所述活动窗框架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横向中柱包括柱身以及面板,所述面板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柱身上,所述柱身内设置有倾斜板、端板以及中部支撑板,所述排水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面板上的入水口、所述中部支撑板上的第一排水口以及设置在所述端板的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一排水口以及第二排水口位于所述倾斜板的表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活动窗框架包括顶框板、上导轨以及下导轨,所述下导轨位于所述面板的上方;所述上导轨与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有所述顶框板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卡板,所述顶框板包括有卡位,所述卡板滑动连接至所述卡位中。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侧方密封件,所述侧方密封件包括折弯探入杆,所述折弯探入杆上设置有卡头,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卡位,所述卡头与所述卡位配套使用。
更进一步地,所述滑板组件包括直杆以及装配板,所述直杆连接在所述装配板上,所述装配板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导向轮、两侧均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导向轮,两侧所述第二导向轮的圆心连线与所述直杆垂直,所述第一导向轮以及第二导向轮滚动连接在所述上导轨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装配板包括设置在背部的套座,所述直杆的上端连接在所述套座内,所述直杆的上端穿出所述套座并连接有转轮。
更进一步地,所述横向中柱连接有扶手板,所述扶手板的下端滑动设置有挂钩。
更进一步地,所述封闭窗框架包括底框板以及中部框板,所述封闭窗框架内设置有预埋固定件,所述预埋固定件包括连接设置的底板以及直板,所述底框板设置有朝向下的容纳腔,所述底板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中部框板锁定在所述直板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封闭窗框架内预留有玻璃板放置位,所述玻璃板放置位的前方四周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固接在所述封闭窗框架上,所述玻璃板放置位的后方设置有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卡接在所述封闭窗框架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双开窗户包括左窗体以及右窗体,所述左窗体与所述右窗体之间设置有合页板,所述左窗体与合页板的一边连接,所述合页板与所述右窗体的一边连接,所述左窗体和/或右窗体上设置有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全景窗在横向中柱上设置有排水组件,有利于水分的排出,避免形成积水而导致产品受损或滋生细菌;滑板组件能令双开窗户能够在活动窗框架上顺畅地进行推动,结构巧妙,使用效果好,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双开全景窗的立体图一;
图2是双开全景窗的立体图二;
图3是双开全景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圆圈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预埋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滑板组件连接在上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滑板组件的立体图一;
图8是滑板组件的立体图二;
图9是顶框板、上导轨、连接件以及侧方密封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10是侧方密封件的示意图;
图11是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12是下导轨与横向中柱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横向中柱,101-柱身,1011-倾斜板,1012-端板,1013-中部支撑板,1014-入水口,1015-第一排水口,1016-第二排水口,1017-第二卡钩,102-面板,1021-第一卡钩,2-封闭窗框架,201-底框板,2011-容纳腔,202-中部框板,203-玻璃板放置位,204-限位板,205-限位挡块,3-活动窗框架,301-顶框板,3011-卡位,302-上导轨,303-下导轨,4-玻璃板,5-双开窗户,501-左窗体,502-右窗体,503-合页板,504-把手,6-滑板组件,601-直杆,602-装配板,603-第一导向轮,604-第二导向轮,605-套座,606-转轮,7-连接件,701-卡板,702-卡位,8-侧方密封件,801-折弯探入杆,8011-卡头,9-扶手板,901-挂钩,10-预埋固定件,1001-底板,1002-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12所示,一种新型的双开全景窗,包括窗框,窗框的中部设置有横向中柱1,横向中柱1是位于室外的一侧,横向中柱1通过螺丝连接固定有扶手板9,扶手板9是位于窗框朝向室内的一侧,扶手板9供人们扶手或放置物品用,充当窗台的作用,扶手板9的下端滑动设置有挂钩901,具体是扶手板9的下表面设置有轨道,挂钩901横向滑动连接在该轨道上,令挂钩901可以左右滑动调节位置,挂钩901可供悬挂日常用品。
横向中柱1将窗框的划分为封闭窗框架2以及活动窗框架3,封闭窗框架2位于下方,活动窗框架3位于上方,封闭窗框架2设置有玻璃板4,玻璃板4是安装固定在封闭窗框架2内,不能移动开启,结合图4看,封闭窗框架2内预留有玻璃板放置位203,玻璃板4是放置在玻璃板放置位203中,玻璃板放置位203的前方四周设置有限位板204,限位板204焊接固定在封闭窗框架2上,玻璃板放置位203的后方设置有限位挡块205,限位挡块205是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在封闭窗框架2上,卡接结构是现有技术,此处不作赘述。限位板204以及限位挡块205对玻璃板4有限定夹紧的作用,避免玻璃板4发生脱离,即玻璃板4是位于限位板204以及限位挡块205之间所包围形成的凹槽位中;具体地,限位板204是位于室外的一侧,限定玻璃板4发生外翻,限位板204固定连接在封闭窗框架2上,然后装入玻璃板4,接着安装限位挡块205至封闭窗框架2上,从而对玻璃板4进行限定,令玻璃板4不会发生内翻,限位板204以及限位挡块205分布在玻璃板4的四周,限定效果好。
活动窗框架3可开合设置有双开窗户5,双开窗户5是可开启的。具体地,双开窗户5包括左窗体501以及右窗体502,左窗体501以及右窗体502均是滑动连接在活动窗框架3上,左窗体501与右窗体502之间是通过合页板503连接,左窗体501与合页板503的一边连接,合页板503与右窗体502的一边连接,左窗体501和/或右窗体502上设置有把手504,通过拉动把手504即可联动开启或关闭左窗体501与右窗体502。
本实用新型的进步之处在于,横向中柱1设置有排水组件,排水组件有助于将流下至横向中柱1水流排放出去,从图12可以看出,横向中柱1包括柱身101以及面板102,面板102可拆卸安装在柱身101上,柱身101内设置有倾斜板1011、端板1012以及中部支撑板1013,排水组件包括设置在面板102上的入水口1014、中部支撑板1013上的第一排水口1015以及设置在端板1012的第二排水口1016,第一排水口1015以及第二排水口1016位于倾斜板1011的表面,具体地,面板102上设置有入水口1014,中部支撑板1013设置有第一排水口1015,端板1012设置有第二排水口1016,第一排水口1015以及第二排水口1016位于倾斜板1011的表面,端板1012的一侧是朝向室外的一侧的;活动窗框架3包括顶框板301、上导轨302以及下导轨303,在图12可以看出,下导轨303位于面板102的上方,下导轨303是通过打入螺丝的方式固定在面板102上,因此下导轨303与面板102之间会存在有缝隙,因此落下至面板102上的水会通过该缝隙流入至入水口1014中,从而,当有雨水或窗户清洗时落下的水会从入水口1014落下至横向中柱1内部(由于下导轨303是通过螺丝拧紧的方式固定在面板102上,因此下导轨302与面板102之间是有缝隙的,水分会从缝隙流入至入水口1014中),然后顺沿着倾斜板1011在第一排水口1015以及第二排水口1016上流出至外界,避免形成积水;面板102的上表面形成水平状,有助于下导轨303平整安装,面板102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卡钩1021,柱身101设置有第二卡钩1017,第一卡钩1021与第二卡钩1017配套使用,通过第一卡钩1021与第二卡钩1017的配套使用,令面板102通过卡接的方式安装在柱身101上,安装便利。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进步之处在于,双开窗户5的上端两侧设置有滑板组件6,滑板组件6滚动连接在活动窗框架3上,结合图6至图8看,滑板组件6包括直杆601以及装配板602,直杆601连接在装配板602上,通过在直杆601中拧入螺丝,将直杆601与左窗体501以及右窗体502连接固定,装配板602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导向轮603、两侧均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导向轮604,两侧第二导向轮604的圆心连线与直杆601垂直,第一导向轮603以及第二导向轮604滚动连接在上导轨301内。第一导向轮603以及第二导向轮604存在高度差设置的目的在于,将第一导向轮603以及第二导向轮604在上导轨301内行走的槽道称之为A槽道,第一导向轮603是位于上方,则是与A槽道的上内壁面滚动相接,第二导向轮604是位于下方,则是与A槽道的下内壁面滚动相接,从而能该滑板组件6在行走过程中是抵接在A槽道的上内壁以及下内壁中行走的,令结构紧凑,使左窗体501以及右窗体502与上导轨301装配紧密,不会存在松动;装配板602包括设置在背部的套座605,直杆601的上端连接固定在套座605内,直杆601的上端穿出套座605并连接有转轮606,转轮606的作用在于,当装配板602受到垂直于装配板602表面方向的外力时,如人手压力或外部风的压力通过左窗体501以及右窗体502传递至装配板602上时,即令装配板602侧压在窗框时(此侧压力与装配板602的前进方向垂直),转轮606的设置令装配板602还能以滚动摩擦的方式在窗框上运动,不影响左窗体501以及右窗体502移动的顺畅度,结构巧妙。
上导轨302与连接件7连接,连接件7有顶框板301连接,从而令上导轨302连接在顶框板301上,
先是将连接件7放置在上导轨302上,从下往上打入螺丝令螺丝贯穿上导轨302连接至连接件7上,即可将上导轨302与连接件7固定连接为一体;连接件7包括卡板701,顶框板301包括有卡位3011,卡板701滑动连接至卡位3011中,从而连接至顶框板301上,
即可将上导轨302、连接件7以及顶框板301三者进行固定。本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可以生产出不同厚度规格的连接片7,在现场施工时,可以通过选择不同厚度规格的连接件7,或者可以采用在上导轨302与连接件7之间加入垫片连接后,再将连接件7连同上导轨302连接至上导轨302中,能调节上导轨302的高低,从而调节左窗体501以及右窗体502安装的松紧,由于左窗体501以及右窗体502的下方还有其他配件,而窗框包围形成框状的内部高度已经是固定的了,因此通过这样微调上导轨302的高低,即调节左窗体501以及右窗体502的高低,以更好地匹配现场的实物安装,实用性强。
还包括侧方密封件8,侧方密封件8是达到密封、美观的作用,当顶框板301与上导轨302连接完毕后,再插入安装侧方密封件8,避免顶框板301与上导轨302之间的缝隙外露,达到一定的遮蔽、密封以及美观作用,具体地,侧方密封件8包括折弯探入杆801,折弯探入杆801上设置有卡头8011,连接件7上设置有卡位702,卡头8011与卡位702配套使用,将折弯探入杆801的卡头8011插入安装至卡位702即可将侧方密封件8如图9所示固定安装在上导轨302的侧方。
封闭窗框架2包括底框板201以及中部框板202,封闭窗框架2内设置有预埋固定件10,预埋固定件10包括连接设置的底板1001以及直板1002,直板1002焊接固定在底板1001上,底板1001上设置有螺栓孔,通过在螺栓孔中打入螺栓,即可将整个预埋固定件10固定在地面上,中部框板202是通过打入螺丝锁定连接在直板1002上,由于封闭窗框架2与活动窗框架3是连接成一体的,从而预埋固定件10有助于将整个窗框固定在地面上,令安装稳固;从图3看出,底框板201设置有朝向下的容纳腔2011,底板1001是位于容纳腔内,从而达到很好的隐藏收纳的作用,从而将预埋固定件10隐藏在封闭窗框架2内,美观度高,底板1001容纳在容纳腔2011内,也令底框板201也能平稳地安装,有利于结构稳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的双开全景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框,所述窗框的中部设置有横向中柱,所述横向中柱设置有排水组件,所述横向中柱将所述窗框的划分为封闭窗框架以及活动窗框架,所述封闭窗框架设置有玻璃板,所述活动窗框架可开合设置有双开窗户,所述双开窗户的上端两侧设置有滑板组件,所述滑板组件滚动连接在所述活动窗框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的双开全景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中柱包括柱身以及面板,所述面板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柱身上,所述柱身内设置有倾斜板、端板以及中部支撑板,所述排水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面板上的入水口、所述中部支撑板上的第一排水口以及设置在所述端板的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一排水口以及第二排水口位于所述倾斜板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新型的双开全景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窗框架包括顶框板、上导轨以及下导轨,所述下导轨位于所述面板的上方;所述上导轨与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有所述顶框板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卡板,所述顶框板包括有卡位,所述卡板滑动连接至所述卡位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新型的双开全景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方密封件,所述侧方密封件包括折弯探入杆,所述折弯探入杆上设置有卡头,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卡位,所述卡头与所述卡位配套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新型的双开全景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组件包括直杆以及装配板,所述直杆连接在所述装配板上,所述装配板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导向轮、两侧均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导向轮,两侧所述第二导向轮的圆心连线与所述直杆垂直,所述第一导向轮以及第二导向轮滚动连接在所述上导轨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新型的双开全景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板包括设置在背部的套座,所述直杆的上端连接在所述套座内,所述直杆的上端穿出所述套座并连接有转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的双开全景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中柱连接有扶手板,所述扶手板的下端滑动设置有挂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新型的双开全景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窗框架包括底框板以及中部框板,所述封闭窗框架内设置有预埋固定件,所述预埋固定件包括连接设置的底板以及直板,所述底框板设置有朝向下的容纳腔,所述底板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中部框板锁定在所述直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一种新型的双开全景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窗框架内预留有玻璃板放置位,所述玻璃板放置位的前方四周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固接在所述封闭窗框架上,所述玻璃板放置位的后方设置有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卡接在所述封闭窗框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的双开全景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开窗户包括左窗体以及右窗体,所述左窗体与所述右窗体之间设置有合页板,所述左窗体与合页板的一边连接,所述合页板与所述右窗体的一边连接,所述左窗体和/或右窗体上设置有把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103240.9U CN216517697U (zh) | 2021-12-11 | 2021-12-11 | 一种新型的双开全景窗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103240.9U CN216517697U (zh) | 2021-12-11 | 2021-12-11 | 一种新型的双开全景窗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517697U true CN216517697U (zh) | 2022-05-13 |
Family
ID=81469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103240.9U Active CN216517697U (zh) | 2021-12-11 | 2021-12-11 | 一种新型的双开全景窗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517697U (zh) |
-
2021
- 2021-12-11 CN CN202123103240.9U patent/CN21651769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376019B2 (en) | Window assembly with movable interior sash | |
JP2002506157A (ja) | 調節式戸および戸口構造体 | |
US6123135A (en) | Window-screen combination and method of use | |
CN216517697U (zh) | 一种新型的双开全景窗 | |
CN216446805U (zh) | 一种双开全景窗的窗框结构 | |
CN212454116U (zh) | 一种铝包木推拉侧移密封门窗 | |
CN208380404U (zh) | 一种隐扇窗 | |
CN216894049U (zh) | 一种新型结构提升推拉门 | |
CN216641848U (zh) | 一种单开全景窗的窗框结构 | |
CN216641793U (zh) | 一种新型的全景窗窗框结构 | |
CN111706223A (zh) | 一种铝包木推拉侧移密封门窗 | |
CN112796617A (zh) | 一种具有隐纱窗扇的平开窗 | |
CN2821106Y (zh) | 一种高气密铝合金推拉门窗结构 | |
CN2563265Y (zh) | 一种双面双向开启自动密封安全门 | |
CN210003135U (zh) | 一种隔热保温防盗推拉窗 | |
CN219691382U (zh) | 一种带有降噪功能的推拉式门窗 | |
CN216641834U (zh) | 一种全景窗窗框的横向中柱的连接结构 | |
CN210003119U (zh) | 一种防盗推拉窗 | |
CN216641847U (zh) | 一种新型的单开全景窗 | |
CN2731044Y (zh) | 双隐型推拉窗户 | |
CN219281528U (zh) | 内推门 | |
CN216894071U (zh) | 一种内倒平移窗 | |
CN216841380U (zh) | 一种便于纱盒快装的隐形纱扇结构 | |
CN221096112U (zh) | 一种高度可调式门窗拉手 | |
CN221256532U (zh) | 一种推拉门上轨的隐装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