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15097U - 一种桥梁墩柱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桥梁墩柱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515097U CN216515097U CN202122744253.8U CN202122744253U CN216515097U CN 216515097 U CN216515097 U CN 216515097U CN 202122744253 U CN202122744253 U CN 202122744253U CN 216515097 U CN216515097 U CN 21651509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er
- pile foundations
- bearing platform
- pier body
- bridge pi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路基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桥梁墩柱系统,该桥梁墩柱系统包括多组布置在地层内的桩基,多组所述桩基顶部连接有承台,该承台将多组桩基连接成整体结构,所述承台上设有用于支承盖梁的墩柱,该墩柱为内设有墩身钢筋架的钢混结构,所述盖梁用于铺设箱梁,通过在地层内布置多组桩基,使墩柱承受的荷载通过承台传递到桩基,并依靠桩基嵌入在坚实的地层内,保证桩基稳固,在桩基顶部连接承台,承台将多组桩基连接成整体结构,能加大桩基与地层的接触面积,同时增加桩基整体结构在土体内的摩擦力,从而解决了高填方路基地段中采用单柱或独立式双柱桥墩所存在的由于受力集中导致塌陷、倾覆的风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梁墩柱系统。
背景技术
桥梁作为一种跨越山川、峡谷、河流的建筑结构,在我国的交通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桥梁墩柱作为桥梁的支撑结构,承受着桥跨部分向下的力并将力传到地基部分,对于桥梁结构的稳定起着很大作用。目前的桥梁墩柱结构通常采用单柱结构,也有采用双柱结构的,但双柱结构通常为相互独立的独立式双柱结构,不论是单柱结构,还是独立式双柱结构,都存在结构重量轻、施工便利、工程造价低的优点,同时能减轻墩身重力节约材料,可以配合多种基础实用。
然而,对于高填方路基地段来讲,由于其土质松软,单柱或双柱结构形式的桥墩并不适用,存在塌陷、倾覆的风险,而且地表水容易渗透到路基基础,导致路基失陷,单根墩柱底部基础存在受力集中,容易失稳的问题。此外,桥梁墩柱在制作、吊装及浇筑的过程中,墩柱钢筋笼易产生变形,两节钢筋笼匹配安装时存在着连接牢固的问题,墩柱浇筑完成后的墩柱养护装置也比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之一至少在于,针对在高填方路基中单根墩柱底部基础存在受力集中,容易失稳的问题,提供一种桥梁墩柱系统,该墩柱系统通过提高桩基受力面积,同时增大摩檫力的方式,解决了高填方路基地段中现有技术采用单柱或独立式双柱桥墩所存在的由于受力集中而塌陷、倾覆的风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各方面。
一种桥梁墩柱系统,包括多组布置在地层内的桩基,多组所述桩基顶部连接有承台,该承台将多组桩基连接成整体结构,所述承台上设有用于支承盖梁的墩柱,该墩柱为内设有墩身钢筋架的钢混结构,所述盖梁用于铺设箱梁。
在地层内布置多组桩基,从而保证桥梁墩柱系统的基础稳定性,使墩柱承受的荷载通过承台传递到桩基,并依靠桩基嵌入在坚实的地层内,保证桩基稳固,在桩基顶部连接承台,承台将多组桩基连接成整体结构,能加大桩基与地层的接触面积,同时增加桩基整体结构在土体内的摩擦力,从而解决了高填方路基地段中采用单柱或独立式双柱桥墩所存在的由于受力集中导致塌陷、倾覆的风险;
通过在墩柱内设墩身钢筋架,提高墩柱的承载能力,保证布置在高填方路基中的桥梁结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墩身钢筋架包括周向设置的主筋,沿所述主筋长度方向间隔连接有外侧箍筋。
通过沿墩柱周向设置一圈主筋,主筋的长度方向与墩柱长度方向一致,并沿主筋长度方向间隔连接外侧箍筋形成墩柱钢筋架结构,并浇筑混凝土形成钢混结构的墩柱,能进一步提高桥梁墩柱系统的结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沿所述墩身钢筋架内侧每隔1-3m焊接有加强箍,在加强箍内焊接有十字撑或三角撑。
通过在墩身钢筋架内侧焊接加强筋,解决了钢筋笼制作过程中的钢筋局部变形问题,保证墩身钢筋架在吊装、浇筑等施工过程中保持原来的形态尺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主筋的一端滚扎有长螺纹,另一端滚扎短螺纹,且长螺纹的长度大于短螺纹的长度,在所述外侧箍筋处绑扎有混凝土保护层垫块,两节所述墩身钢筋架连接有直螺纹套筒形成对接接头。
该结构形式能将将墩柱结构加长,使得墩柱结构适用于多种高度的场合,提高桥梁墩柱系统的适用范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该桥梁墩柱系统还包括用于固定墩柱的墩身模板在安装过程中的防风装置,所述防风装置包括缆风绳以及设置在缆风绳上的紧绳器,紧绳器一端连接在墩身模板上口,另一端连接在地锚上,所述紧绳器用于收紧缆风绳。
通过布置缆风绳,能将墩身模板固定牢固,避免墩身模板受到风荷载时发生倾倒或影响位置准确的移动。
进一步地,在墩身模板四周均匀对称布置4道缆风绳,缆风绳从模板顶部拉至地下锚固位置,缆风绳上设置紧绳器,缆风绳地锚采用C30砼预制块,尺寸为2m×1m×0.2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承台为长方体结构,多组所述桩基均匀布置在承台底部。
长方体结构的承台不仅便于安装墩柱,而且与土体的接触摩擦力更大,能进一步提高桩基整体结构在土体内的摩擦力,更大程度上解决了高填方路基地段中采用单柱或独立式双柱桥墩所存在的塌陷、倾覆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桩基的数量在三组及以上,且桩基内的钢筋与承台内的钢筋连接后整体浇筑成整体结构。在地层中设置三组及以上数量的桩基,能进一步保证桩基结构的稳定性,避免在高填方路基基础上,因局部桩基失稳后产生失衡而影响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墩柱数量与桩基数量一致,且墩柱布置在与桩基上下对应的部位。
将墩柱数量设置为与桩基数量一致的方式,从而使盖梁承载的箱梁荷载通过多组墩柱均匀地传递到承台,降低单根墩柱承担的荷载力,保证桥梁墩柱系统的稳定性,将墩柱布置在与桩基对应的部位,从而墩柱承担的荷载能绝大部分传递到桩基上,避免承台承担多大荷载,进一步保证墩柱结构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盖梁的两侧设置有用于限位箱梁安装的限位凸台。通过在盖梁两侧设置限位凸台,使得限位凸台之间的距离与箱梁宽度保持一致,便于安装箱梁,并保证箱梁固定在盖梁上,避免产生倾覆、滑落等风险。
进一步地,所述盖梁两侧限位凸台的距离略宽于预制箱梁的宽度,相差在50mm-200mm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承台与多组所述桩基整体埋设在土体内,该桥梁墩柱系统还包括混凝土后浇面层,所述混凝土后浇面层布置在承台上方的地面上,使得墩柱从该混凝土后浇面层穿出。
通过设置混凝土后浇面层,能避免布置有桥梁墩柱系统的区域存在地表渗水的问题,进一步降低地表水对地基造成浸泡而产生沉降、塌陷的问题。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地层内布置多组桩基,从而保证桥梁墩柱系统的基础稳定性,使墩柱承受的荷载通过承台传递到桩基,并依靠桩基嵌入在坚实的地层内,保证桩基稳固,通过在桩基顶部连接承台,通过承台将多组桩基连接成整体结构,能加大桩基与地层的接触面积,同时增加桩基整体结构在土体内的摩擦力,从而解决了高填方路基地段中采用单柱或独立式双柱桥墩所存在的由于受力集中导致塌陷、倾覆的风险;
2、通过在钢筋笼内部设置十字形或三角形支撑架,并将该支撑架设置在环形支撑圈内部,形成对钢筋笼整体环形支撑,避免了因对钢筋笼局部支撑导致变形的问题;
3、通过在固定墩柱的墩身模板上布置防风装置,防风装置能将墩身模板固定牢固,避免墩身模板受到风荷载时发生倾倒或影响位置准确的移动;
4、通过在墩身模板处设置稳定系统,增加了桥梁墩柱的稳定性;
5、采用双层养护方式,在桥梁墩柱外表面围设浸水材料,并用薄膜进行包裹,可以对桥梁墩柱进行有效养护,结构简单,操作容易,养护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桥梁墩柱系统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墩身钢筋架布置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墩身钢筋架接头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墩身模板防风装置的布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桥梁墩柱系统施工步骤图。
图中标识:1-桩基,2-承台,3-墩柱,300-墩身钢筋架,301-主筋,302-外侧箍筋,304-十字撑,305-长螺纹,306-短螺纹,307-直螺纹套筒,4-盖梁,41-限位凸台,5-箱梁垫石,6-箱梁,7-混凝土后浇面层,8-装配式爬梯,9-墩身模板,10-防风装置,100-缆风绳,101-紧绳器,102-地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桥梁墩柱系统施工方法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桥梁墩柱系统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桥梁墩柱系统包括多组布置在地层内的桩基1,多组所述桩基1顶部连接有承台2,该承台2将多组桩基1连接成整体结构,所述承台2上设有用于支承盖梁4的墩柱3,该墩柱3为内设有墩身钢筋架300的钢混结构,所述盖梁4用于铺设箱梁6,在地层内布置多组桩基1,从而保证桥梁墩柱系统的基础稳定性,使墩柱3承受的荷载通过承台2传递到桩基1,并依靠桩基1嵌入在坚实的地层内,保证桩基1稳固,通过在桩基1顶部连接承台2,通过承台2将多组桩基1连接成整体结构,能加大桩基1与地层的接触面积,同时增加桩基整体结构在土体内的摩擦力,从而解决了高填方路基地段中采用单柱或独立式双柱桥墩所存在的由于受力集中导致塌陷、倾覆的风险。所述墩身钢筋架300的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周向设置的主筋301,沿所述主筋301长度方向间隔连接有外侧箍筋302,通过在墩柱3内设墩身钢筋架300,提高墩柱3的承载能力,保证桥梁结构稳定性,沿所述墩身钢筋架300内侧每隔1-3m焊接有加强箍,在加强箍内焊接有十字撑304或三角撑,通过在墩身钢筋架300内侧焊接加强筋,并采用十字撑304或三角撑进行支撑,解决了钢筋笼制作过程中的钢筋局部变形问题,保证墩身钢筋架300在吊装、浇筑等施工过程中保持原来的形态尺寸,主筋301的一端滚扎有长螺纹305,另一端滚扎有短螺纹306,且长螺纹305的长度大于短螺纹306的长度,在所述外侧箍筋302处绑扎有混凝土保护层垫块,两节所述墩身钢筋架300连接有直螺纹套筒307形成对接接头。
作为多种实施方式中的一种,该桥梁墩柱系统还包括用于固定墩柱3的墩身模板在安装过程中的防风装置10,如图4所示,所述防护装置10包括缆风绳100以及设置在缆风绳100上的紧绳器101,紧绳器101一端连接在墩身模板9上口,另一端连接在地锚102上,所述紧绳器101用于收紧缆风绳100,通过在墩身模板9四周均匀对称布置4道缆风绳100,缆风绳100从墩身模板9顶部拉至地下锚固位置,缆风绳100上设置紧绳器101,固定缆风绳100的地锚采用C30砼预制块,尺寸为2m×1m×0.2m。
本实施例中,所述承台2采用长方体结构形状,桩基1数量在三组及以上,本实施例中以三组说明,每组为并排布置的两根桩基1,共计六根桩基1,三组桩基1均匀布置在承台2的底部,桩基1内的钢筋与承台2内的钢筋绑扎成一体式结构后再安装模板浇筑成整体结构,长方体结构的承台2便于安装墩柱3,与土体的接触摩擦力大,能进一步提高桩基整体结构在土体内的摩擦力,三组桩基1能避免在高填方路基基础上,因局部桩基失稳后产生失衡而影响稳定性,优选将墩柱3的数量设置为与桩基1数量一致的方式,且墩柱3布置在与桩基1上下对应的部位,在实际应用本技术方案时,多组桩基1均匀布置在承台2的底部,使得同样将墩柱3均匀布置在承台3上,从而使桩基1和承台2构成的整体支撑结构具有良好的受力,均匀作用在高填方路基中,保证桥梁结构安全。
作为多种实施方式中的一种,本实施例的盖梁4的两侧设置有用于限位箱梁6安装的限位凸台41,限位凸台41沿箱梁6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通过在盖梁4两侧设置限位凸台41,使得限位凸台41之间的距离与箱梁6的宽度保持一致,便于安装箱梁6,并保证箱梁6固定在盖梁4上,避免产生倾覆、滑落等风险,优选将盖梁4两侧限位凸台41的距离设置为略宽于预制箱梁6宽度的方式,两者相差在50mm-200mm之间。
承台2与多组所述桩基1整体浇筑完成后再回填土体,使得两者浇筑成整体钢混结构后埋设在土体内,该桥梁墩柱系统的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混凝土后浇面层7,所述混凝土后浇面层7布置在承台4上方的地面上,使得墩柱3从该混凝土后浇面层7内穿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桥梁墩柱系统的施工方法,图5是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桥梁墩柱系统施工步骤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搭设预制平台,进行钢筋下料,分节预制墩身钢筋架(300);
步骤二:将预制的墩身钢筋架(300)分节运输至施工现场;
步骤三:安装墩身钢筋架(300);
步骤四:从下到上逐层安装墩身模板(9);
步骤五:浇筑混凝土;
步骤六:采用分段浇筑分段包裹的方式养护混凝土;
步骤七:重复进行步骤一到步骤六的施工直至施工完成。
步骤一中,在进行钢筋下料时,通过钢筋直螺纹滚丝机在主筋301的一端滚扎长螺纹305,另一端滚扎短螺纹306(其中,长、短均为相对描述,也可以描述为,第一螺纹、第二螺纹,且第一螺纹的长度大于第二螺纹的长度);采用钢筋直螺纹滚丝机滚扎工艺简单,适合钢筋尺寸公差小的工况,钢筋直螺纹滚丝机滚扎的直螺纹接头强度高,连接质量可靠;主筋301两端车丝前,端口用砂轮片打磨,确保切口端面平整;直螺纹滚扎完成并检验合格后,在主筋301两端戴上保护帽或直螺纹套筒307,避免丝头受到损伤;外侧箍筋302采用数控弯箍机下料,采用数控弯箍机下料可保证外侧箍筋302的制作精度,使墩柱混凝土保护层满足要求。主筋301和外侧箍筋302下料完成后,安装固定绑扎胎架,将主筋301和外侧箍筋302人工垂直绑扎或点焊成墩身钢筋架300,使墩身钢筋架300连接牢固,强度高。
墩身钢筋架300在进行分节时,根据汽车吊的最大起重重量,每节墩身钢筋架300的标准长度为12m;根据墩柱3的实际高度,可预制长度小于12m的墩身钢筋架300作为调节段。墩身钢筋架300在预接时,主筋301两端车丝的螺纹和直螺纹套筒307的规格一致,钢筋和套筒的丝扣干净、无缺损;墩身钢筋架300在预接时,先用扭力扳手或管钳将锁定螺母和直螺纹连接套筒307顺时针旋入第一节墩身钢筋架300主筋301车丝有长螺纹305的一端,再逆时针拧入第二节墩身钢筋架300主筋301车丝有短螺纹306的一端,使两端在直螺纹套筒307的中间位置处相互顶紧,最后用锁定螺母锁定直螺纹连接套筒307,接头拧紧力矩不小于260N·m;墩身钢筋架300预接完成后,在相邻两节墩身钢筋架300的接头处打上相同颜色,相同长度的标记,同一节墩身钢筋架300相邻的5根主筋301使用不同颜色的油漆标记,以便在实际对接时能够快速识别,实现两节墩身钢筋架300的精确对接;第二节和第三节墩身钢筋架300、第三节和第四节墩身钢筋架300的对接方式与第一节、第二节墩身钢筋架300的对接方式相同。按照预定技术要求,主筋301的接头错开的距离不小于35d(d为主筋301的直径),配置在搭接长度区段内的受力钢筋,每个断面的接头数量不大于50%。每节墩身钢筋架300加工完成后根据墩柱3尺寸要求分节、分类在主筋301上编号,存放在专用的砼条形基础上。
当墩身钢筋架300的长度超过4m时,在墩身钢筋架300内侧每隔2m焊接一道加强箍,提高钢筋的受力能力;为防止墩身钢筋架300在运输、吊装过程中变形,在墩身钢筋架300的加强箍内焊接十字撑304或三角撑,十字撑304或三角撑的钢筋直径为25mm。
为使墩身钢筋架300的保护层厚度满足要求,在墩身钢筋架300的外侧箍筋302处用双扎丝绑扎梅花式混凝土保护层垫块,每平方米绑扎数量不小于3个;梅花式混凝土保护层垫块的侧面和平面有不同程度的凹槽,可以增加墩身钢筋架300的保护层厚度;绑扎的梅花式混凝土保护层垫块水平及竖向间距为60cm。
步骤三中,在墩柱钢筋架300安装之前,对承台2的顶部进行凿毛,可提高混凝土的粘结力,使承台2和墩柱3结合处的混凝土密实,结合牢固;在墩身钢筋架300安装之前搭设装配式爬梯8可方便施工人员的施工。预制的墩身钢筋架300运到施工现场后,预埋首节墩身钢筋架300;将首节墩身钢筋架300吊入承台2时,为保证每节墩身钢筋架300顺利对接和后续墩身模板9的顺利安装,用吊锤线确定墩身钢筋架300的平面位置,平面位置确定后,将墩身钢筋架300固定在承台钢筋上,调整垂直度。
在进行第一节墩身钢筋架300与已安装的首节墩身钢筋架300匹配安装时,采用汽车吊大小钩对预制的墩身钢筋架300进行水平起吊并翻身,翻身后将墩身钢筋架300缓慢吊起至垂直状态并缓慢平移至安装位置;当起吊的墩身钢筋架300距对接位置1m时,汽车吊缓慢下钩,人工配合使第一节墩身钢筋架300的主筋301的对接位置与首节墩身钢筋架300的主筋301标记的位置一致;对接位置一致时,及时连接并上紧对接位置的直螺纹连接套筒307,依次绑扎梅花式混凝土保护层垫块,绑扎外侧箍筋302;第一节墩身钢筋架300与首节墩身钢筋架300对接完成后,依次对接第二节、第三节及后续节段的墩身钢筋架300,直至对接到墩柱3的要求高度。墩身钢筋架300对接完成后,在墩高8-12m处设置一道防风揽,墩高超过12m的,高度每增加10m设置一道防风揽,可防止墩身钢筋架300倾覆,增加墩柱钢筋架300的稳定性。
步骤四中,为适应直径为1.8m的墩柱3,安装的墩身模板9采用钢面板加型钢背肋组合成的大块钢模板,结构简单;墩身模板9的次肋采用槽钢,主肋采用背靠背双拼槽钢,墩身模板的板面厚6mm、长2m、内径1.8m,分块制作,制作完成后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用数控机床切割模板板面可减少模板板面的加工偏差,减小模板成型的变形量。墩身模板9分块制作完成后,在加工处预拼装,提高模板的安装精度和拼缝质量;墩身模板9运输时,将板面朝上;堆放时,用木方做支垫,将堆放场地整平,使墩身模板9的板面与板面相对,避免模板板面变形和污染。
墩身模板9安装前,对墩身模板9的表面进行处理,在墩身模板9表面涂水泥浆,等水泥浆干硬后用木方敲除,除去表面油污;油污除去后,用钢丝刷轮机除去墩身模板9的表面氧化物和锈斑,用干净棉纱擦亮,涂上脱模剂,确保浇筑而成的墩柱3外观光滑、整洁;在清洗完成的墩身模板9板面覆盖薄膜,使板面不被污染。
墩身模板9安装在墩身钢筋架300的外侧,底节墩身模板9安装前,在承台2顶面放样墩柱外边线,控制底节墩身模板9的安装精度;用砂浆对承台2的顶面进行找平,确保墩身模板9的平面位置;在墩柱外边线设置一圈高5cm的砂浆,方便底节墩身模板9拆除;底节墩身模板9采用10mm厚的海绵胶带密封,防止漏浆;底节墩身模板9安装时,底节墩身模板9的轴线偏位小于5mm,顶面四角高差小于3mm,确保底节墩身模板9安装的垂直度;底节墩身模板9安装完成后,为防止底节墩身模板9移动、歪斜,在底节墩身模板9的四周打上斜撑和底撑。
墩身模板9分节分层安装,每2m为一节,施工人员通过装配式爬梯从下到上逐层安装墩身模板9;墩身模板9安装时,用吊垂线和水平尺控制墩身模板9的垂直度,使模板安装时没有拼缝和错台。为使墩柱保护层在墩身模板9安装时不被损坏,墩身模板9单块安装,每8m一个循环;墩身模板9安装时用汽车吊将第一节墩身模板9吊至底节墩身模板9安装处,使两节墩身模板9的螺栓孔对齐,打入定位销,用螺栓连接两节墩身模板9;第一节墩身模板9安装完成后,用汽车吊将第二节墩身模板9吊至第一节墩身模板9的上口,第三节墩身模板9吊至第二节墩身模板9的上口,依次用螺栓连接第二节、第三节;安装到8m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混凝土养护完成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再循环分节安装墩身模板9至墩柱要求的高度。
为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漏浆,在墩身模板9安装前,对墩身模板9进行试验施工,在底节墩身模板9的底口与承台2接触位置处铺设水泥砂浆带,并在模板底口贴2层止水双面胶带,进行底节墩身模板9的安装,底节墩身模板9安装完成后,为达到双保险作用,在底节墩身模板9与砂浆带基础位置处,用砂浆对模板底口进行封堵;墩身模板9拼装前,检测拼缝大小,在拼缝位置处粘贴3mm厚的双面胶,使模板对接完成后不发生漏浆;多节墩身模板9安装时,施打定位销,安装连接螺栓;连接螺栓安装时,多次对连接螺栓进行紧固,防止漏浆。
墩身模板9安装完成后,检查墩身钢筋架300的保护层,调整保护层垫块;检查模板错台和拼缝,设置测量点,调整墩身模板9的垂直度,使墩身模板9的轴线偏位小于3mm、顶面四角高差小于3mm;墩身模板9的垂直度调整完成后,拧紧竖缝处的螺栓使墩身模板9紧固。
墩身模板9安装完成后,在墩身模板9的上口均匀设置四道缆风绳100;缆风绳100的一端连接在墩身模板9的上口,另一端连接在地锚102上。缆风绳100上的紧绳器101将缆风绳100拉牢,使得墩身模板9垂直度满足要求,增加了墩柱稳定性;地锚102采用C30砼预制块,长2m、宽1m、高0.2m,采用C30的砼预制块的硬化快,强度高,锚固作用好。
步骤五中,用强度为C30或C40的混凝土进行浇筑。为使混凝土用料充足,混凝土按浇筑总量的120%进行备料;浇筑混凝土前,准备浇筑混凝土所需的混凝土商混车、汽车泵、振捣棒、电箱和串筒。
浇筑混凝土时,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每层浇筑的厚度为30-40cm,防止混凝土因水化热过大而产生裂缝;墩高8m内的墩柱3一次浇筑完成,超过8m的墩柱3分次浇筑,每次浇筑高度不高于8m;墩高不高于15m的墩柱3采用25吨吊车吊装砼进行浇筑,每次吊装的砼不大于1m3,墩高大于15m的墩柱3用汽车泵进行浇筑。
混凝土浇筑时,墩柱3顺桥向设置两个串筒进行布料,横桥向设置一个串筒进行布料,使混凝土自由落体高度不大于2m,防止混凝土产生离析,影响墩柱质量;为使混凝土结合密实,消除混凝土的蜂窝麻面,提高墩柱强度,在混凝土浇筑时用振捣棒充分振捣至该处的混凝土不再下降,气泡不再冒出;振捣时快插慢拔,将振捣棒插入混凝土内,上层混凝土振捣时将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内5~10cm,振捣间距为50~60cm。振捣时,振捣棒与墩身模板9保持50~100mm的距离,防止振捣棒碰撞模板,避免墩身模板9变形。
步骤六中,为使混凝土的硬度满足要求,方便进行下一段墩柱的施工,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小于7天。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或砼初凝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养护混凝土,覆盖的塑料薄膜不接触砼面;混凝土终凝后在墩柱顶面放置滴水桶,覆盖土工布进行蓄水养护;蓄水养护前,清理凿毛位置的砼碎渣及粉末,防止养护水沿模板位置流至墩柱表面,造成墩柱表面污染;拆模后对墩柱全断面包裹塑料薄膜进行洒水养护。
为减少混凝土表面收缩裂纹,确保墩柱3的外观质量,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进行两次收面。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立即进行第一次收面,确保墩柱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确保墩柱施工缝平整;混凝土快要初凝时人工用铁抹子沿模板四周将接缝位置的混凝土压实,进行第二次收面,保证混凝土在拆模后和在后期养护过程中,接缝位置的混凝土不开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由所述步骤一到步骤七的桥梁墩柱系统施工方法所得的桥梁墩柱系统包括三组或多组桩基1、承台2、三组或多组墩柱3、盖梁4、箱梁垫石5和箱梁6;所述桥梁墩柱系统的墩柱3采用三柱或多柱式结构,承台2和盖梁4采用整体式结构;采用整体式结构可方便承台2和盖梁4的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增大了桥梁墩柱的受力面积,能够有效避免桥梁支墩的局部塌陷问题,保证桥梁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则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的各种替换、变型以及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桥梁墩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布置在地层内的桩基(1),多组所述桩基(1)顶部连接有承台(2),该承台(2)将多组桩基(1)连接成整体结构,所述承台(2)上设有用于支承盖梁(4)的墩柱(3),该墩柱(3)为内设有墩身钢筋架(300)的钢混结构,所述盖梁(4)用于铺设箱梁(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墩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墩身钢筋架(300)包括周向设置的主筋(301),沿所述主筋(301)长度方向间隔连接有外侧箍筋(3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墩柱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墩身钢筋架(300)内侧长度方向上每隔1-3m焊接有加强箍,在加强箍内焊接有十字撑(304)或三角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墩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筋(301)的一端滚扎有长螺纹(305),另一端滚扎有短螺纹(306),且长螺纹(305)的长度大于短螺纹(306)的长度,在所述外侧箍筋处(302)绑扎有混凝土保护层垫块,两节所述墩身钢筋架(300)连接有直螺纹套筒形成对接接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墩柱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桥梁墩柱系统还包括用于固定墩柱(3)的墩身模板(9)在安装过程中的防风装置(10),所述防风装置(10)包括缆风绳(100)以及设置在缆风绳(100)上的紧绳器(101),紧绳器(101)一端连接在墩身模板(9)上口,另一端连接在地锚(102)上,所述紧绳器(101)用于收紧缆风绳(100)。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桥梁墩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2)为长方体结构,多组所述桩基(1)均匀布置在承台(2)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桥梁墩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1)的数量在三组及以上,且桩基(1)内的钢筋与承台(2)内的钢筋连接后整体浇筑成整体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桥梁墩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墩柱(3)数量与桩基(1)数量一致,且墩柱(3)布置在与桩基(1)上下对应的部位。
9.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桥梁墩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梁(4)的两侧设置有用于限位箱梁(6)安装的限位凸台(41)。
10.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桥梁墩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2)与多组所述桩基(1)整体埋设在土体内,该桥梁墩柱系统还包括混凝土后浇面层(7),所述混凝土后浇面层(7)布置在承台(2)上方的地面上,使得墩柱(3)从该混凝土后浇面层(7)穿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744253.8U CN216515097U (zh) | 2021-11-10 | 2021-11-10 | 一种桥梁墩柱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744253.8U CN216515097U (zh) | 2021-11-10 | 2021-11-10 | 一种桥梁墩柱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515097U true CN216515097U (zh) | 2022-05-13 |
Family
ID=81528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744253.8U Active CN216515097U (zh) | 2021-11-10 | 2021-11-10 | 一种桥梁墩柱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51509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288021A (zh) * | 2022-07-11 | 2022-11-04 | 中交基础设施养护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下穿高速桥梁施工方法 |
-
2021
- 2021-11-10 CN CN202122744253.8U patent/CN21651509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288021A (zh) * | 2022-07-11 | 2022-11-04 | 中交基础设施养护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下穿高速桥梁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982181B (zh) | 一种上承式钢箱连续拱桥钢混结合段施工方法 | |
CN110184941B (zh) | 一种桥梁主塔施工方法 | |
CN113605771B (zh) | 一种预应力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 | |
CN113638304B (zh) | 混凝土梁式桥隐盖梁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4164764A (zh) | 一种高填方桥梁承台结构施工方法 | |
CN111877129B (zh) | 连续拱桥的拱圈施工方法 | |
CN114851374A (zh) | 桥接隧道内t梁预制与安装施工工法 | |
CN216515097U (zh) | 一种桥梁墩柱系统 | |
CN112942808A (zh) | 一种结合机械化施工的组合模板施工方法 | |
CN111705664A (zh) | 一种装配式桥梁预制墩柱的吊装工艺 | |
CN109972512A (zh) | 一种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的现浇施工方法 | |
CN114164763A (zh) | 一种桥梁墩柱系统的施工方法 | |
CN114438896A (zh) | 100t跨墩龙门吊装配式节段梁拼装施工工法 | |
CN113494055A (zh) | 一种大跨径桥梁合龙段双重锁定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09235482B (zh) | 基于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塔吊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6515083U (zh) | 一种高填方桥梁承台结构 | |
CN216108007U (zh) | 混凝土梁式桥及其现浇隐盖梁 | |
CN115142666B (zh) | 倒锥壳水塔施工装置及其方法 | |
CN117449216A (zh) | 一种桥梁下横梁施工方法 | |
CN114277672B (zh) | 一种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盖梁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7586068B (zh) | 一种立柱混凝土及混凝土立柱的施工方法 | |
CN216129955U (zh) | 一种上承式钢箱连续拱桥钢混结合段结构 | |
CN210621475U (zh) | 现浇盖梁装配式钢管支架 | |
CN113152978A (zh) | 一种基于倒锥壳水箱的液压自提升的施工方法 | |
CN113005902A (zh) | 灌浆套筒连接式盖梁整体预制施工工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