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08829U - 一种多用途的四连杆反向避震山地电动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用途的四连杆反向避震山地电动自行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508829U CN216508829U CN202123242730.7U CN202123242730U CN216508829U CN 216508829 U CN216508829 U CN 216508829U CN 202123242730 U CN202123242730 U CN 202123242730U CN 216508829 U CN216508829 U CN 21650882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rod
- seat
- shock
- li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四连杆反向避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多用途的四连杆反向避震山地电动自行车,包括车主架,车主架斜杆上设有铰接座,车主架后轴架端部处设有四连杆避震架,四连杆避震架与第一销孔对应处均设有卡座,四连杆避震架底部设有固定杆,立柱底部与固定杆对应处设有转筒,转筒下方设有插柱,插柱圆周外壁上套设有避震弹簧;该多用途的四连杆反向避震山地电动自行车,车主架上安装四连杆避震架,在卡座与第一销轴的配合下,与车主架上的后轴架转动连接,四连杆避震架上配合立柱,便于连接对应的车坐垫,在避震弹簧的配合下,减缓震荡的影响,四连杆避震架实现减震的同时,灵活的与车座垫组合安装,便于使用者骑座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四连杆反向避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用途的四连杆反向避震山地电动自行车。
背景技术
山地电动自行车是指公路外骑行的自行车,在摩托车比赛的越野场地上驾驶自行车进行花样比赛而派生发展起来的车型;
一般的山地电动自行车四连杆避震,使用连接件复杂,构造成本高,不易组合安装使用,四连杆反向避震不具多用途,不便于与车座垫结合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的四连杆反向避震山地电动自行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用途的四连杆反向避震山地电动自行车,包括车主架,所述车主架斜杆上设有铰接座,所述车主架中心凸柱处设有固定块,所述车主架后轴架上对称开设有第一销孔,所述车主架后轴架端部处设有四连杆避震架,所述四连杆避震架与第一销孔对应处均设有卡座,所述卡座上均设有第一销轴,所述四连杆避震架底部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方设有立柱,所述立柱底部与固定杆对应处设有转筒,所述转筒下方设有插柱,所述插柱圆周外壁上套设有避震弹簧。
优选的,所述立柱与车主架之间还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端均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均设有第二销轴,所述立柱上与第二销轴对应处开设有第二销孔。
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座通过第二销轴与第二销孔转动连接,另一个所述连接座通过第二销轴与铰接座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座与四连杆避震架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卡座呈U型状,所述卡座通过第一销轴与第一销孔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与四连杆避震架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转筒与立柱焊接固定,所述转筒与固定杆转动连接,所述插柱与转筒焊接固定,所述插柱与固定块插接配合,所述避震弹簧一端与转筒焊接固定,另一端与固定块粘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立柱上方还设有车座垫,所述车座垫与立柱插接配合,并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车主架上安装四连杆避震架,在卡座与第一销轴的配合下,与车主架上的后轴架转动连接,四连杆避震架上配合立柱,便于连接对应的车坐垫,在避震弹簧的配合下,插柱与固定块插接配合,稳定的进行上下移动,减缓震荡的影响,四连杆避震架实现减震的同时,灵活的与车座垫组合安装,便于使用者骑座使用。
2.本实用新型连接杆两端均配合连接座,分别与车主架上的铰接座转动连接、立柱上的第二销孔转动连接,增加立柱与车主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让使用者骑座在车座垫上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主架与四连杆避震架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车主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四连杆避震架与活动杆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四连杆避震架与立柱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1、车主架;10、固定块;11、铰接座;12、第一销孔;
2、四连杆避震架;20、卡座;200、第一销轴;21、固定杆;
3、立柱;30、转筒;31、插柱;32、避震弹簧;33、第二销孔;
4、车座垫;
5、连接杆;50、连接座;500、第二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多用途的四连杆反向避震山地电动自行车,包括车主架1,车主架1斜杆上设有铰接座11,车主架1中心凸柱处设有固定块10,车主架1后轴架上对称开设有第一销孔12,车主架1后轴架端部处设有四连杆避震架2,四连杆避震架2与第一销孔12对应处均设有卡座20,卡座20上均设有第一销轴200,四连杆避震架2底部设有固定杆21,固定杆21上方设有立柱3,立柱3底部与固定杆21对应处设有转筒30,转筒30下方设有插柱31,插柱31圆周外壁上套设有避震弹簧32。
本实施例中,立柱3与车主架1之间还设有连接杆5,连接杆5两端均设有连接座50,连接座50上均设有第二销轴500,立柱3上与第二销轴500对应处开设有第二销孔33,连接杆5的安装,便于连接立柱3与车主架1增加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的,其中一个连接座50通过第二销轴500与第二销孔33转动连接,另一个连接座50通过第二销轴500与铰接座11转动连接,两个连接座50分别在两个第二销轴500配合下,便于连接杆5与立柱3、车主架1转动组合,实现在行驶中振动影响。
具体的,卡座20与四连杆避震架2为一体成型结构,卡座20呈U型状,卡座20通过第一销轴200与第一销孔12转动连接,固定杆21与四连杆避震架2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销轴200配合,便于连接卡座20与车主架1,方便手动组合安装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转筒30与立柱3焊接固定,转筒30与固定杆21转动连接,插柱31与转筒30焊接固定,插柱31与固定块10插接配合,避震弹簧32一端与转筒30焊接固定,另一端与固定块10粘接固定,插柱31与固定块10配合,有助于立柱3稳定的在竖直方向上移动,避震弹簧32具有伸缩弹性,减缓振动带来颠簸的影响。
除此之外,立柱3上方还设有车座垫4,车座垫4与立柱3插接配合,并通过螺丝固定连接,车座垫4的安装,便于使用者骑座使用,实现四连杆避震架2一边减震,一边给使用者骑座提供支撑力。
本实施例的多用途的四连杆反向避震山地电动自行车在使用时,使用者手动将四连杆避震架2通过第一销轴200与车主架1组合连接,立柱3通过转筒30与固定杆21组合连接,插柱31与固定块10插接配合,在避震弹簧32的配合下,减缓震荡带来的损伤,连接杆5通过连接座50,连接铰接座11与立柱3,车座垫4与立柱3插接配合,四连杆避震架2实现减震与提供支撑力作用,构造成本低,便于组合安装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多用途的四连杆反向避震山地电动自行车,包括车主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主架(1)斜杆上设有铰接座(11),所述车主架(1)中心凸柱处设有固定块(10),所述车主架(1)后轴架上对称开设有第一销孔(12),所述车主架(1)后轴架端部处设有四连杆避震架(2),所述四连杆避震架(2)与第一销孔(12)对应处均设有卡座(20),所述卡座(20)上均设有第一销轴(200),所述四连杆避震架(2)底部设有固定杆(21),所述固定杆(21)上方设有立柱(3),所述立柱(3)底部与固定杆(21)对应处设有转筒(30),所述转筒(30)下方设有插柱(31),所述插柱(31)圆周外壁上套设有避震弹簧(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的四连杆反向避震山地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与车主架(1)之间还设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两端均设有连接座(50),所述连接座(50)上均设有第二销轴(500),所述立柱(3)上与第二销轴(500)对应处开设有第二销孔(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途的四连杆反向避震山地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座(50)通过第二销轴(500)与第二销孔(33)转动连接,另一个所述连接座(50)通过第二销轴(500)与铰接座(11)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的四连杆反向避震山地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20)与四连杆避震架(2)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卡座(20)呈U型状,所述卡座(20)通过第一销轴(200)与第一销孔(12)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21)与四连杆避震架(2)为一体成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的四连杆反向避震山地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30)与立柱(3)焊接固定,所述转筒(30)与固定杆(21)转动连接,所述插柱(31)与转筒(30)焊接固定,所述插柱(31)与固定块(10)插接配合,所述避震弹簧(32)一端与转筒(30)焊接固定,另一端与固定块(10)粘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的四连杆反向避震山地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上方还设有车座垫(4),所述车座垫(4)与立柱(3)插接配合,并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242730.7U CN216508829U (zh) | 2021-12-22 | 2021-12-22 | 一种多用途的四连杆反向避震山地电动自行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242730.7U CN216508829U (zh) | 2021-12-22 | 2021-12-22 | 一种多用途的四连杆反向避震山地电动自行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508829U true CN216508829U (zh) | 2022-05-13 |
Family
ID=81502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242730.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508829U (zh) | 2021-12-22 | 2021-12-22 | 一种多用途的四连杆反向避震山地电动自行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508829U (zh) |
-
2021
- 2021-12-22 CN CN202123242730.7U patent/CN21650882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166975A (zh) | 一种汽车座椅折叠桌 | |
CN107244206A (zh) | 全地形车及其摇臂结构 | |
CN216508829U (zh) | 一种多用途的四连杆反向避震山地电动自行车 | |
CN207128537U (zh) | 全地形车及其摇臂结构 | |
CN201457650U (zh) | 用于助动车上的避震器 | |
CN209925510U (zh) | 用于组合电器的减震结构 | |
CN215205215U (zh) | 一种可折叠的双驱电动车 | |
CN216887069U (zh) | 一种带有座位下减震结构的折叠式车架 | |
CN214875318U (zh) | 具有减震结构的电动独轮车 | |
CN205931134U (zh) | 一种用于儿童电动车的悬挂车架 | |
CN211222945U (zh) | 一种汽车独立悬挂式减震器 | |
CN211223697U (zh) | 一种自行车用减震型手机支座 | |
CN112706864A (zh) | 具有减震结构的电动独轮车 | |
CN113697017B (zh) | 一种减震性能好的滑板车 | |
CN114228890A (zh) | 一种适用于倒三轮机车的驻车系统 | |
CN103350733B (zh) | 一种车辆前轮悬挂及车把总承的组合结构 | |
CN220734712U (zh) | 一种车载折叠桌机构 | |
CN207683695U (zh) | 折叠电动自行车的辅助轮 | |
CN219750020U (zh) | 一种多功能共享单车 | |
CN101863298B (zh) | 用于助动车上的避震器 | |
CN211766060U (zh) | 一种新型减震车架 | |
CN205589381U (zh) | 一种电动滑板车 | |
CN218949242U (zh) | 一种便于折叠的收纳车 | |
CN212797188U (zh) | 一种高效减震的车架 | |
CN221293957U (zh) | 一种折叠车中置悬挂减震车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51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