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91559U - 壳体结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壳体结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491559U CN216491559U CN202123267393.7U CN202123267393U CN216491559U CN 216491559 U CN216491559 U CN 216491559U CN 202123267393 U CN202123267393 U CN 202123267393U CN 216491559 U CN216491559 U CN 21649155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shell structure
- film
- frosting
- crystal struc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壳体结构及电子设备,壳体结构包括本体和膜层组件,本体包括内表面和外表面,膜层组件贴合于内表面,本体的外表面具有蒙砂层,蒙砂层包括多个不规则的晶体结构,其中,多个不规则的晶体结构将本体的外表面构造成雾度表面,雾度表面使壳体结构具备中粗中雾的外观效果,微观观察上,晶体结构粗糙度高,晶体结构的粒径跨度大,宏观观察上,不规则的晶体结构不均匀,使其表面的粗糙度更大,指纹的阻尼系数高,具备了极佳的抗指纹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壳体结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除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之外,消费者对电子设备的外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部分电子设备的壳体多采用透明材质,但是透明材质易留下指纹,影响其电子设备的美观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壳体结构及电子设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壳体结构,所述壳体结构包括本体和膜层组件,所述本体包括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膜层组件贴合于所述内表面;
所述本体的外表面具有蒙砂层,所述蒙砂层包括多个不规则的晶体结构;
其中,多个所述不规则的晶体结构将所述本体的外表面构造成雾度表面。
可选地,所述雾度表面具有预设粗糙度和预设雾度,所述预设粗糙度Ra为0.5μm-1.0μm,所述预设雾度为60-80%。
可选地,所述晶体结构的形状为弧形的山丘状。
可选地,所述弧形的山丘状的晶体结构的晶体粒径为3μm-10μm。
可选地,所述膜层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底层、纹理层和镀膜装饰层,其中,基底层贴设于所述本体的内表面。
可选地,所述基底层的厚度为20μm-60μm。
可选地,所述壳体结构还包括胶层,所述胶层覆盖所述本体的内表面,所述膜层组件覆盖所述胶层。
可选地,所述壳体结构还包括保护组件,所述保护组件设置于所述膜层组件的远离所述本体一侧的表面。
可选地,所述保护组件包括第一保护层和至少一层第二保护层,所述至少一层第二保护层设置于所述膜层组件的远离所述本体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一保护层设置于所述至少一层第二保护层的远离所述膜层组件一侧的表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保护层为黑色油墨层,所述第二保护层为浅色油墨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保护层的厚度为8μm-10μm。
可选地,所述壳体结构还包括防指纹膜层,所述防指纹膜层贴设于所述蒙砂层的表面。
可选地,所述本体由硅酸盐玻璃材料制成,所述本体的厚度为0.4mm-0.8mm。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壳体结构。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中的壳体结构具备中粗中雾的外观效果,微观观察上,晶体结构粗糙度高,晶体结构的粒径跨度大,宏观观察上,不规则的晶体结构不均匀,使其表面的粗糙度更大,指纹的阻尼系数高,具备了极佳的抗指纹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膜层组件和壳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壳体结构的蒙砂层的微观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相关技术中,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壳体多采用玻璃材质制成,并经过化学工艺处理,形成AG防眩玻璃(Anti-Glare Glass),使壳体的外观呈现哑光、防炫光的高级质感,达到抗指纹的效果。
但是,目前AG防眩玻璃的抗指纹效果和寿命有限,当抗指纹效果失效时,用户握持壳体时,在壳体表面留下过多指纹,影响用户的观感。且透过玻璃面,用户可以看到电子设备的内部,影响其美观。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壳体结构,壳体结构包括本体和膜层组件,本体包括内表面和外表面,膜层组件贴合于内表面,本体的外表面具有蒙砂层,蒙砂层包括多个不规则的晶体结构,其中,多个不规则的晶体结构将本体的外表面构造成雾度表面,雾度表面使壳体结构具备中粗中雾的外观效果,微观观察上,晶体结构粗糙度高,晶体结构的粒径跨度大,宏观观察上,不规则的晶体结构不均匀,使其表面的粗糙度更大,指纹的阻尼系数高,具备了极佳的抗指纹效果。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壳体结构,壳体结构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后盖,电子设备比如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
壳体结构包括本体1和膜层组件2,本体1包括内表面和外表面,膜层组件2贴合于内表面,使壳体结构具备装饰效果,提升壳体结构的美观性,满足用户对壳体结构的外观的需求。
本体1由硅酸盐玻璃材料制成,本体1可以为康宁玻璃、熊猫玻璃或南玻玻璃,康宁玻璃可以使其具有高耐用度和防刮伤性,能够承受强力的挤压和反复的触摸,能够满足大批量用户的需求。熊猫玻璃可以使其具有抗弯曲、抗划伤、抗冲击、透光率高等特点。南玻玻璃可以量产,且具有颜色白差异小、化学强化效率高、性能优等特点。本体1的厚度常选择0.4mm-0.8mm,易于加工,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后盖时,利于实现电子设备的薄型化设计。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体1的外表面具有蒙砂层(图中未示出),蒙砂层包括多个不规则的晶体结构。
一个示例中,蒙砂层可以采用以下工艺形成:
在一定温度下,通过液刀对本体1喷淋蒙砂药水,使本体1的表面形成蒙砂层。
其中,蒙砂药水包括蒙砂药粉和水,蒙砂药粉包括氟化钠、氟化钾和硫酸铵。
蒙砂药粉和水的配比为1:1-0.6:1。其中,本体1所需的初始粗糙度越高,蒙砂药粉在蒙砂药水中的占比就越多。
采用液刀喷淋的方式形成蒙砂线,调整蒙砂线的温度,使其低于常规的28℃±3℃,用以改变本体1表面的反应速率,使本体1表面具有均匀的腐蚀效果,最终形成包括多个不规则的晶体结构的蒙砂层。
所采用的液刀的尺寸大于常规的1.50±0.5mm,液刀的尺寸是指喷淋时液体流的宽度,比通常液体流的宽度大,可以保证蒙砂药水的液体流量,避免局部反应。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多个不规则的晶体结构将本体1的外表面构造成雾度表面,雾度表面具有预设粗糙度和预设雾度。
在蒙砂药水的作用下,本体1的表面生成均匀的氟硅酸盐,使本体1的外表面形成了中粗中雾的玻璃效果,其表面形成粗糙结构,微观上(参照图2所示)可以观察到本体1表面形成粗糙度高、不规则的晶体结构,晶体结构表现为尖锐状的晶型,外观上呈现为磨砂质感。其中,雾度表面的预设粗糙度Ra范围为0.5μm-1.0μm,预设雾度范围为60-80%,进一步提升了本体1的磨砂质感。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晶体结构的形状为弧形的山丘状。其中,晶体结构表现为尖锐状的晶型,需要经过化学抛光处理,以形成具有光滑效果的弧形的山丘状,进而改变光线投射至本体1的光学路径。
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对具有蒙砂层的本体1利用抛光液进行喷淋,通过化学抛光将晶体结构的形状打磨形成弧形的山丘状,最终将本体1的外表面构造成雾度表面。
抛光液比如包括氢氟酸和水,二者配比为1:2-1:5,使蒙砂层可以达到最优的化学抛光效果。
其中,壳体结构量产生产线中,随着抛光液的消耗,氢氟酸和水的配比逐渐降低,浓度过低,易造成蒙砂层表面流痕不良,影响蒙砂层的化学抛光效果,因此,需要每隔一定时间补充抛光液内的氢氟酸,避免壳体结构产生外观上的不良效果。
打磨后的山丘状的晶体结构的晶体粒径为3μm-10μm,粒径跨度大,更不均匀,本体1宏观表现为本体1表面的粗糙度更大,对于指纹的阻尼系数更好,具有更优的抗指纹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膜层组件2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底层21、纹理层22和镀膜装饰层23,形成复合型膜层组件2,提升膜层组件2的美观性。其中,基底层21贴设于本体1的内表面。
基底层21为装饰膜片基材,装饰膜片基材为透明的树脂膜片,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制成,使基底层21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冲击强度好,高、低温时对其机械性能影响很小,且气体和水蒸气渗透率低,具有优良的阻气、水、油及异味性能。同时,基底层21透明度高,可阻挡紫外线,光泽性好,比较适用于本体1内。其中,基底层21的厚度为20μm-60μm,既可以为膜层组件2提供基础支撑,又达到了最薄化状态,能够实现膜层组件2的薄型化,避免增加本体1的厚度。
纹理层22为UV纹理层,具有高透光、耐黄变、低收缩率、高硬度、耐水煮及耐高低温性能好等特点。纹理层22外观上具有透镜纹理,能够进一步提升本体1的美观性。UV纹理层可以基于纹理模具,采用UV转印的方式,形成于基底层21的表面,实现方式简单,易于操作。其中,纹理模具可以通过光刻形成。
镀膜装饰层23为NCVM镀膜装饰层,由氧化硅、氧化铌等非金属材料堆叠制成。镀膜装饰层23采用磁控溅射镀或蒸发镀将其镀于纹理层22的表面,使其具有不同颜色的金属外观效果,起到美化膜层组件2表面的效果。镀膜装饰层23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耐蚀性、镀层厚度均匀性、致密度高等特点。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壳体结构还包括胶层3,通过胶层3实现膜层组件2与本体的贴合。在膜层组件2的表面涂布OCA胶,然后贴合于本体1的内表面),以便于结合膜层组件2,使膜层组件2与本体1的贴合更加可靠,避免膜层组件2发生脱落的现象。
胶层3比如是OCA光学胶层(Optically Clear Adhesive,简称OCA),具有无色透明、光透过率在95%以上等特点,且胶结强度良好,可在室温或中温下固化,固化收缩小,使其表面更平整。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壳体结构还包括保护组件4,保护组件4设置于膜层组件2的远离本体1一侧的表面。其中,保护组件4包括多层油墨层,多层油墨层相同或者不同。
一个示例中,保护组件4包括第一保护层41和至少一层第二保护层42,至少一层第二保护层42设置于膜层组件2的远离本体1一侧的表面,第一保护层41设置于至少一层第二保护层42的远离膜层组件2一侧的表面。
第二保护层42为浅色油墨层,通过丝网印刷工艺形成于膜层组件2的镀膜装饰层23的表面,以凸显膜层组件2的镀膜装饰层23的颜色和图案,赋予膜层组件2更纯净的视觉效果。
其中,第二保护层42可以具有1-3层的浅色油墨层,浅色油墨层为蓝色油墨层,使其既可以保护膜层组件2,也能够保证凸显膜层组件2的颜色和图案。
第一保护层41为黑色油墨层,设置有单层即可,通过丝网印刷工艺形成于第二保护层42的远离膜层组件2的一侧表面,以便于保护第二保护层42和膜层组件2的结构,避免温度对膜层稳定性的影响。其中,第一保护层41的厚度为8μm-12μm,第一保护层41的厚度比如可以为10μm,其既可以达到保护的作用,也不会影响膜层组件2的装饰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壳体结构还包括防指纹膜层5,防指纹膜层5贴设于蒙砂层的表面。
防指纹膜层5为高透防指纹AF膜,简称AF膜,采用镀膜或者喷涂的方式,形成于本体1的外表面,使本体1的表面还具有更强的疏水、抗油污以及抗指纹能力,与本体1的蒙砂层结合,能够进一步提升本体1的抗指纹效果。
本公开中所提供的壳体结构,本体的外表面具有蒙砂层,蒙砂层具有不规则的晶体结构,对晶体结构进行化学抛光处理,将其尖锐的外表打磨成弧形的山丘状,提升壳体结构的外观效果,使壳体结构更加具有磨砂质感,提升了壳体的精致度。
被打磨后的晶体结构的粒径跨度大,粗糙度大,对指纹的阻尼系数更好,使本体本身具有更优的抗指纹效果。同时,结合防指纹膜层,为抗指纹提供双层保护,使其壳体结构既能有效防指纹、防油、防灰尘,又具有非常高的透光率。
膜层组件通过基底层覆盖于本体的内表面,与本体的外表面的蒙砂层形成叠加效果,提升本体的抗指纹能力以及本体的美观性,满足用户对电子设备的外观的需求,使本体更加具备市场竞争力。利用保护层保护壳体结构的膜层组件,有效降低膜层组件的损耗,延长了膜层组件的使用寿命。
本公开还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的壳体结构。其中,电子设备比如是手机、平板电脑、穿戴式设备,以提升电子设备的美观性,以及用户握持时的手感度,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施方案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4)
1.一种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结构包括本体和膜层组件,所述本体包括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膜层组件贴合于所述内表面;
所述本体的外表面具有蒙砂层,所述蒙砂层包括多个不规则的晶体结构;
其中,多个所述不规则的晶体结构将所述本体的外表面构造成雾度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度表面具有预设粗糙度和预设雾度,所述预设粗糙度Ra为0.5μm-1.0μm,所述预设雾度为60-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结构的形状为弧形的山丘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的山丘状的晶体结构的晶体粒径为3μm-1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层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底层、纹理层和镀膜装饰层,其中,基底层贴设于所述本体的内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的厚度为20μm-6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结构还包括胶层,所述胶层覆盖所述本体的内表面,所述膜层组件覆盖所述胶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结构还包括保护组件,所述保护组件设置于所述膜层组件的远离所述本体一侧的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包括第一保护层和至少一层第二保护层,所述至少一层第二保护层设置于所述膜层组件的远离所述本体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一保护层设置于所述至少一层第二保护层的远离所述膜层组件一侧的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层为黑色油墨层,所述第二保护层为浅色油墨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层的厚度为8μm-10μ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结构还包括防指纹膜层,所述防指纹膜层贴设于所述蒙砂层的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由硅酸盐玻璃材料制成,所述本体的厚度为0.4mm-0.8mm。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267393.7U CN216491559U (zh) | 2021-12-23 | 2021-12-23 | 壳体结构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267393.7U CN216491559U (zh) | 2021-12-23 | 2021-12-23 | 壳体结构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491559U true CN216491559U (zh) | 2022-05-10 |
Family
ID=81426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267393.7U Active CN216491559U (zh) | 2021-12-23 | 2021-12-23 | 壳体结构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491559U (zh) |
-
2021
- 2021-12-23 CN CN202123267393.7U patent/CN21649155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724858B (zh) | 电子装置的外壳、电子装置及外壳的制造工艺 | |
US9477346B2 (en) | Display for mobile device with abrasion resistant siloxane coating | |
CN111049959B (zh) | 壳体组件、壳体组件的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 |
WO2019129110A1 (zh) | 移动终端壳体以及移动终端 | |
JPWO2019049958A1 (ja) | カバー部材および携帯情報端末 | |
US20210080778A1 (en) | Antiglare transparent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with same | |
CN111901996B (zh) |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 |
CN114114727A (zh) | 高透过、低反射的功能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JP2021070590A (ja) | カバーガラス、およびインセル型液晶表示装置 | |
CN108966538A (zh) | 塑胶壳体和电子设备 | |
CN216491559U (zh) | 壳体结构及电子设备 | |
CN112256161A (zh) | 一种超薄超窄多功能触摸屏及其制备方法 | |
CN205112587U (zh) | 一种防眩光手机导电薄膜 | |
CN204605045U (zh) | 一种防爆膜 | |
CN216960426U (zh) | 膜层结构、壳体及电子设备 | |
CN214845849U (zh) | 一种抗静电的ar膜 | |
CN213342333U (zh) | 一种光学镀膜手机壳 | |
CN110049644A (zh) | 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6332523A (zh) | 蒙砂玻璃的制造方法、壳体的制造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 |
CN217047792U (zh) | 设备壳体及电子设备 | |
CN209162180U (zh) | 一种钢化膜结构和3c盖板 | |
CN203410119U (zh) | 一种钢化玻璃保护屏结构 | |
CN218951308U (zh) | 一种uv成型防刮保护膜 | |
JP2004050734A (ja) | 転写フィルム及び該転写フィルムを用いた反射防止膜の形成方法、並びに該形成方法により得られる反射防止膜を備えた部材 | |
CN221575340U (zh) | 一种磨砂触控按键面板结构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